一项科技成果转化后,能创造多大效益?
日前,辽宁滨海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的重大科技成果——乙撑胺项目在恒力石化(大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落地。该项目投产后,按现有价格预计,年产值达12亿元,经济效益可达5亿元。
不止这一项,辽宁滨海实验室成立一年来,已有74项科技成果在辽“开花”,合同总金额3.1亿元。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今年以来,我省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锚定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目标任务,以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统领,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聚焦全省22个重点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需求,全力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支撑先进装备制造、石化和精细化工、冶金新材料和优质特色消费品工业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建设,助力构建具有辽宁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重大平台全面布局
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突破科学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实力担当”,也是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座”。
今年,我省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在能源、信息、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代表辽宁科研实力和水平的11家实验室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
在建设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之外,我省还多措并举,全力推进辽宁实验室建设。
目前,4家辽宁实验室围绕我省重点产业方向启动实施56项重大科研项目,已与鞍钢、黎明、瓦轴等一批头部企业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7个。“大连先进光源”“超大型深部工程灾害物理模拟设施”“海洋工程环境实验与模拟设施”等预研项目全面启动,截至今年9月底,已完成投资8.87亿元。沈阳浑南科技城加快建设中国航发燃气轮机产业基地、沈阳航空动力产业园;大连英歌石科学城正在建设辽宁滨海实验室、辽宁黄海实验室综合体等重点科技类项目。
创新平台全面布局,科研攻关扎实推进。我省聚焦维护国家“五大安全”、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建设的创新需求,由头部企业牵头,探索创新项目组织方式,服务国家战略、引领产业升级。围绕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储能与氢能、金属材料、食品工业、集成电路等重大战略方向,组织实施创新联合体重大专项6项,组织实施“揭榜挂帅”科技计划项目120项、应用基础研究项目311项、先进技术计划项目16项。
今年以来,我省在“分子反应动力学”“超高强钢铁材料设计”“能量储存与转化”等方向取得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基础研究成果。全球首台“玲龙一号”反应堆核心模块在一重集团大连核电石化有限公司竣工发运;我省首颗卫星“大连1号”成功发射;辽宁自主研发的绿色液体推进技术、全球最大级别动力定位穿梭油轮、高海拔环境科考站辅助值守机器人等重大创新成果在航空航天、远洋运输、青藏科考等重大工程实现应用。
成果转化提速增效
“科研成果的产生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如何落地,落地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在不久前召开的辽宁滨海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实验室主任刘中民院士强调道。
科技成果只有产业化才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创新驱动。辽宁是科教大省,为了将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我省积极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让科学家和企业家深度合作。
11月初,黄海之滨,一场由大连海洋大学“科创中国”水产标准化科技服务团联合大连市科协举办的“北方(大连)水产标准化融合发展论坛”,为企业打开了科学开发利用乌蟒岛的新思路。
而类似的撮合对接会,今年以来,我省已举办200余场。
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牵线搭桥,我省积极组织双碳、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农业、石油化工领域等专场对接会及院所企业行活动,承办国家科技计划成果路演行动大连高新区专场,搭建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交流渠道,引导推动科技服务机构载体开展常态化、专业化、精准化科技成果对接路演活动。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的同时,我省聚焦转化链条上的断点、堵点,不断加强中试基地建设。围绕新能源、精细化工等领域新培育省级中试基地14家,总数已达到36家,实施中试验证项目171项,已有131项公共服务事项向省内开放共享。成立“三省一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战略联盟,健全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已在省内布局东北科技大市场、分市场、分中心100余个,累计培养专业技术转移人才2000余人。此外,我省还高质量建设可转化科技成果库,发布先进适用科技成果3763项,对接企业技术需求1122项,“甲醇制烯烃第三代技术”以1.3亿元在省内落地转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项目落户大连市,合同金额近2亿元,将填补大连光伏制造领域空白。
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良性互动,辽宁正在向“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目标定位扎实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