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行车记录仪的市场“水分”是该好好挤一挤
  • 发布日期:2021/5/8 7:17:49
  • 来源:光明网

  据第一财经报道,有业内人士爆料,一些生产行车记录仪的厂家采取送检产品与销售产品两套标准的模式,以次充好。而国内生产行车记录仪的头部企业并不多,许多是缺乏研发能力的中小型服务商以及从事OEM的低端代工生产厂家,且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与此同时,众多繁复的检测,变相增加了行车记录仪的使用成本。

  现在很多人买车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装行车记录仪,好为今后万一遇到行车纠纷提供证据。除了这种自发需求之外,相关部门也强制要求12吨以上大货车、一些客车、运输专用车等安装行车记录仪。如此庞大的需求,自然会催生庞大的市场,而无论车主感受还是业内现状,这一市场当下乱象很多。

  如报道中所揭示的,有些厂家送检的产品虽没问题,但交到车主手上的,却是以次充好的劣质品。行车记录仪虽然使用频次很高,但普通消费者并不能随时感受到产品好坏,需要调取画面的几率不高,即便偶尔遇到调取问题,也很难判定是设备问题还是使用问题。这为某些企业的投机取巧提供了便利。

  当然,板子也不能只打在企业身上。如一些中小企业所言,行车记录仪要想拿到市场入场券并不容易,既要通过公安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的认证,又要符合具体省份的地方技术规范标准。标准和程序多了,结果就是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据报道,行车记录仪通常要30万—60万的投入才能通过检测,如果后续市场销售不好,短时间很难挣回成本。企业以次充好,也就难以避免。

  细究起来,这是一种很矛盾的现象。理论上从国家到地方,层层重视行车记录仪的检测,市场应该会更规范,现实却是,无论企业还是消费者都没感受到有序和满意。显然,挤掉这个市场的水分,需要调整管理思路。

  首先,技术规范标准不是越多越好,行车记录仪的核心功能是为了安全,安全的标准应该全国通行。应是全国层面出台统一标准,而不需要各地再定地方标准。标准分得太细,就意味着切割市场,没法有效进行市场竞争,增加了寻租空间。只有尽快统一标准,才能让优质企业脱颖而出,做大规模,把一些没有竞争优势的劣质企业和产品挤压出去。

  其次,从过去的不少事故来看,监管不能总是看重门槛、看轻常态化,门槛定得很高,但后续监察执法跟不上。后续执法跟不上,就很容易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让市场停留在混乱的低水平竞争。门槛不在高,只要达到安全底线就行,确保企业出产的产品是达标有效的。

  总之,对这样一个乱象较多的庞大市场,应及早拿出应对思路。良性的市场秩序,才有利于企业和消费者双赢。(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