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市司法局开展“信用宣传月”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诚信建设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弘扬诚信理念,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增强群众的诚信守法意识。6月24日,凤城市司法局以各种宣传形式开展“信用宣传月”活动。活动中,局机关利用LED屏幕更新标语进行宣传,工作人员发放诚信宣传资料并向群众讲解诚信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深了群众对法律知识的认知。通过此次信用宣传月活动,不仅让居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信用和法律知识,也增强了社区居民的权益保护意识。下一步,司法局将继续加大信用普法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形式和内容,推动信用普法工作深入基层、深入人心,为建设诚信社会贡献力量,共同营造诚信和谐的社会环境。
凤城市文旅广电局开展“信用宣传月”活动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公民诚信意识,全面推进文旅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切实维护市场秩序,近日,凤城市文旅广电局多措并举开展诚信宣传活动,推动信用理念深入人心,助力优化文旅市场营商环境。活动期间,市文旅广电局通过微信群的方式向全市歌舞娱乐场所、电影院、剧本娱乐场所、网吧等场所发放诚信经营宣传资料,向经营者宣传讲解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普及法律法规知识,引导企业树立“诚信为本、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此次宣传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深化企业经营者对诚信经营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下一步,市文旅局将持续开展诚信经营宣传活动,不断提升文旅市场经营者的诚信意识和服务水平,着力营造文明有序的文旅市场环境。
凤城市审计局积极开展“共建信用丹东,诚信赋能发展”信用宣传月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提升审计监督公信力,强化审计干部诚信意识,凤城市审计局于近期全面开展以“共建信用丹东,诚信赋能发展”为主题的信用宣传月活动,取得显著成效。活动期间,审计局全方位开展诚信宣传活动,局办公楼电子屏滚动播放诚信宣传标语。广泛宣传纳税信用政策和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信息,营造“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社会氛围。审计局将诚信宣传与审计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坚持将深化信用体系建设与审计监督职责同步推进。在审计工作中,严格遵守审计“八不准”工作要求,强化对被审计单位履约行为的监督,及时披露审计监督发现的失信行为。通过精准定位、主动作为,积极推动政策落实,促进财政提质增效,进一步提升审计监督的公信力和权威性。通过此次信用宣传月活动的开展,审计局进一步巩固了审计干部的诚信意识,提升了审计监督的公信力,为“共建信用丹东,诚信赋能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今后的工作中,市审计局将继续加强诚信建设,将诚信理念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审计保障。
共青团元宝区委员会开展“共建信用丹东 诚信赋能发展”信用宣传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求,营造“知信、用信、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近日,团区委以“信用宣传月”为契机,开展“共建信用丹东诚信赋能发展”信用宣传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宣传的方式,全方位、多层次推进信用知识普及。团区委组织青年志愿者到辖区内商户通过讲解、发放传单的方式引导青年经营者自主履行诚信经营义务。青年经营者纷纷表示会将诚信经营理念融入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依托微信公众号平台“元宝共青团”发布两期主题鲜明信用宣传知识,通过新媒体渠道向广大市民传递诚信价值观。第一期公众号《元宝团团邀请您到“诚信小课堂”上课啦!》向大家介绍“诚信”的具体体现,将“诚信”践行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二期公众号《元宝团团带您了解征信知识》围绕着征信相关内容,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什么是信用记录、如何查询信用报告,以及合法享有的征信权益等,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信用观念。此次“信用宣传月”,团区委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的宣传方式,有效传递了诚信价值观。
凤城市四门子镇开展“信用宣传月”活动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为提高社会公众的信用意识和维权意识,加快“信用凤城”建设步伐,大力推进社会诚信建设,进一步凝聚全社会共识,积极营造诚信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凤城市四门子镇积极响应号召,在四门子镇大街组织开展“信用宣传月”集中宣传活动。在全镇范围内尤其是商超、学校、企业等区域进行了“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宣传。活动现场,四门子镇通过LED大屏、发放活动宣传手册、现场答疑等方式,向群众宣传、讲解诚信的重要性,引导群众做诚实守信的人,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道德风尚,为创建文明社会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使讲诚信成为广大村民的普遍自觉行动。活动期间发放各类宣传单1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30余人次。此次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公众的信用意识和维权意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信用环境的优化,并为信用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奠定坚实基础。今后,四门子镇将持续向广大村民宣传、讲解诚信的重要性,营造“社会重信、群众和信”的良好环境,结合各种宣传方式,提升居民的诚信理念,在全镇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凤城市经济开发区开展信用宣传月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企业及公众的诚信意识,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近日,凤城市经济开发区组织开展了以“守信光荣、失信可耻”为主题的信用宣传月活动。活动期间,通过个人微信朋友圈推送信用政策解读、典型案例等内容;在园区政务服务大厅等场所打印电子屏,设立信用咨询台。建立常态化信用宣传机制,定期开展“信用大讲堂”等活动。推动信用评价结果在融资、招投标等领域的应用,形成守信激励长效机制。此次宣传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信用知识,取得了良好成效。不仅使社会认知度提升,而且通过全方位宣传,企业和群众对信用政策的知晓率显著提高,诚信氛围更加浓厚。下一步将针对不同企业类型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并探索“信用+惠企”激励措施,增强宣传吸引力。
共建信用丹东,诚信赋能发展 ——凤城市教育局开展信用宣传月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丹东市关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部署,积极响应“共建信用丹东,诚信赋能发展”的号召,凤城市教育局在信用宣传月期间,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活动期间,充分利用教育局官方网站、“凤城教育”微信公众号、LED电子屏等平台,发布诚信宣传信息,包括诚信故事、诚信名言、信用政策法规等内容,让诚信理念深入人心;制作并发放诚信宣传手册、海报等资料,向师生、家长及社会公众普及信用知识。向高考、中考考生家长致一封信,宣传诚信考试内容和要求,扩大了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组织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文化活动,如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增强诚信意识;各校将诚信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等学科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系统地向学生传授诚信知识,培养诚信品质。同时,鼓励教师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将诚信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组织教师学习信用政策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开展诚信主题的师德师风培训和讨论活动,引导教师以身作则,诚实守信,做学生的表率。通过签订诚信承诺书等方式,强化教师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本次信用宣传月活动,凤城市教育系统的诚信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诚信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在今后的工作中,教育局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进诚信建设,不断完善信用体系,为“信用丹东”建设贡献教育力量。
凤城市鸡冠山镇开展信用宣传月活动
为全面加强辖区内居民诚信教育,推动“共建信用丹东,诚信赋能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近日,凤城市鸡冠山镇积极组织开展信用宣传月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活动现场,工作人员系统阐释诚信内涵及信用建设的核心价值,深入讲解诚信在个人生活、社会交往、市场经济等领域的基础性作用。同时,通过发放诚信倡议书与反诈宣传资料,引导居民筑牢诚信意识防线,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工作人员围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政策法规,聚焦信用修复流程、信用权益保护等居民关切的热点问题,进行专业的解答。通过零距离互动交流,不仅增进了居民对信用政策的理解,更让诚信理念在社区中落地生根,营造出知信、守信、用信的良好氛围。“建设诚信社会,人人都是参与者、践行者。”此次活动现场氛围热烈,居民们表示,将从自身做起,讲诚信话、办诚信事、做诚信人,积极传播诚信理念,以实际行动弘扬诚信精神,守护个人信誉,践行承诺,带动身边人以诚相待、以信立业,共同营造人人重信用、讲信用的良好社会环境。下一步,鸡冠山镇将持续推进“共建信用丹东,诚信赋能发展”系列诚信宣传活动,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扩大宣传覆盖面,提升辖区内居民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助力构建和谐、文明、诚信的社会环境。
东港市新兴街道碧海社区开展诚信文化宣传活动
碧海社区利用碧海小广场开展以“共建信用东港,诚信赋能发展”信用宣传活动。活动现场,社区工作者、志愿者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单、微信群等方式,为居民宣传信用在生活中起到的积极作用。通过开展“共建信用东港,诚信赋能发展”信用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了辖区居民和企业的诚信意识,夯实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群众基础;推动诚信理念融入社区治理与企业经营,优化了营商环境与社会秩序;搭建起政民企沟通桥梁,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信用建设合力;创新了信用宣传模式,探索出长效化、精准化的信用培育路径,为东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诚信动能,助力打造“守信受益、失信受限”的现代化信用生态圈。
东港市新兴街道大海社区开展诚信文化宣传活动
大海社区组织网格员、志愿者在辖区商户开展“信用政策进万家”活动。志愿者向周边商户、居民发放信用宣传明白纸,让其进一步了解信用相关知识,了解网上信用信息申报和个人信用信息查询,让大家对信用政策充分地了解。利用居民区LED电子显示屏播放信用宣传标语,引导居民群众树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意识,提升对诚信的认同感、信仰感,形成了守信重信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