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公示信息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站内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风险提示 > 正文
  •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警惕预付消费掩盖下的非法集资陷阱
  • 发布日期:2021/1/28 7:34:23
  • 阅读量:2223
  • 来源:经济参考报
  • 专栏:风险提示

  理发卡、健身卡、就餐卡……如今消费者的钱包里总能找出几张预付卡,但是近几年预付消费引发的纠纷却频频被曝出,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商铺关停或跑路、使用期限受限、服务不满意却无法退款、暂停营业却无法退款等情况较为集中,预付卡变成了消费投诉的重灾区。更有不法分子假借办理预付卡或预付消费的名义,进行非法集资活动。

  贺女士在一家蔬菜配送店办了一张500元卡,之后,业务员告诉贺女士,该公司推出充1000返1000的优惠活动,充值1000元,公司还会返还1000元,贺女士考虑后购买了1000元的卡。没过多久,贺女士登录该公司网站下单,发现系统正在维护,无法正常买菜。她多次拨打售后电话,工作人员回应系统要升级,暂停营业。然而两个月过后,不仅网站关闭,售后电话也无人接听。

  贺女士办理的这类卡属于预付卡又叫储值卡、消费卡、积分卡等,顾名思义就是先付费再消费的卡片。根据商务部《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开展单用途卡业务之日起30日要向相关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同时单张记名卡限额不得超过5000元,单张不记名卡限额不得超过1000元。

  遭遇过类似经历的班女士则损失了上万元。2018年8月,家住北京丰台区的班女士在家附近的某健身店(方庄店)办理了一张健身年卡,并在店员推荐下购买了私教课程,总计花费一万余元,而在某健身店崩盘之际,其购买的大部分课程均未消费。“我是通过私教才了解到(方庄店)停业了,停业之后,我从来没有得到过来自健身店方面的任何回应。”班女士告诉记者。据她了解,她的私教王某带的50多名学员都碰到了相同的情况,大部分学员购买的私教课程在万元以上。

  上述案例中消费者“踩”的均是预付式消费的“坑”。所谓预付式消费,是指消费者预先向预付卡的发行者支付一定资金,获得消费凭证,按次或按期获得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方式,消费者从中享受一定的优惠。

  预付消费掩盖下的非法集资运作模式实际上是变相承诺高额回报,违背消费服务的价值规律,资金运转难以长期维系,一旦资金链断裂,参与者将面临严重损失。借用预付形式进行非法集资具有以下特征:一是通过传单、广告、业务员推广、购卡人员推荐等各种途径公开宣传;二是不以真实消费为目的,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返还购卡资金或支付一定利息;三是以购买“预付卡”“购物卡”或“预付消费”等名义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

  北京市打非办提醒广大消费者,近年来,非法集资花样不断翻新,欺骗性越来越强,其常见手段主要包括承诺高额回报、编造虚假项目、以虚假宣传造势等。对手段多样的非法集资行为要增强防范意识,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对所谓的“高额回报”“快速致富”项目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首先,理性选择。消费者应尽量选择规模大、信誉好、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不轻信广告和商家的口头承诺,不受促销的诱惑。办理预付卡时,应积极查询经营者的经营状况、预付业务备案信息等,对于优惠力度极大的充值返现方式要多问多想。

  其次,谨慎办卡。消费者与经营者应当签订书面合同,应载明价格、服务标准、优惠条件、使用商品品牌、有效期限、有效次数、使用权限、使用地点、续费升级、遗失补办等事项,并应明确预付款消费卡的功能、使用范围、有效期限、退卡(款)条件、违约责任等事项。对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做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最终解释权归本经营者所有”等提示,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加重消费者责任或排除消费者权利的内容,要坚决说“不”。消费者要仔细阅读预付规则及其他要求,对于不明确或涉及回报返现的内容,在取得商家明确协议内容后再决定是否签署。

  此外,适度消费。在办理预付款消费卡时,首先要弄清自己是否真的长期需要此类服务,应根据自身实际需要购买、充值预付款消费卡,每次充值金额不宜过多,谨慎选择预付额度过高、服务周期过长的预付款消费。要按照自己的实际需求量来购买预付款消费卡,不要贪便宜一下子大量购买,以避免承担过多风险。

  最后,合法维权。消费者发现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有异常时,要及时向消协、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反映情况,避免办卡容易退卡难现象发生。经营者需要变更经营地址、注销或整体转让经营资质,或商品质量、商品价格、服务质量、服务价格发生变化时,经营者应提前告知消费者,协商是退费还是继续履行合同承诺,若协商不成消费者可请求所辖地消费者协会调解,也可向有关行政职能部门申诉。对经营者未尽告知义务又无法履行合同承诺的侵权行为,消费者可向所在地行政职能部门提出申诉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一旦发现存在非法集资倾向时,消费者应及时向当地处非部门举报或向公安机关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