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公示信息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站内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风险提示 > 正文
  •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警惕借“注销校园贷”诈骗 收好这六条防骗贴士
  • 发布日期:2021/3/1 7:50:31
  • 阅读量:2044
  • 来源:第一财经
  • 专栏:风险提示

  “请问是某某吗,您在大学时期申请了校园贷,跟您核实一下。”

  2月23日,第一财经记者接到一起消费贷款诈骗电话,对方声称是中邮消费金融工作人员,并在电话接通后第一时间准确说出了记者的名字和在校时间。

  记者回复说并未申请过校园贷,对方却熟练地背起了“剧本台词”:"那应该是有人盗用您的身份信息,先帮您注销,否则会影响征信。”随即准备诱导记者下载虚假APP。

  不过当记者追问对方,为何在身份信息被盗用的情况下仍能办理贷款时,对方回答不上,匆忙挂断了电话。

  事后,记者经证实确定,这是一起诈骗电话,且已不是个案。

  中邮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近日一种以"注销校园贷"为借口的新骗局在全国各地频繁出现,诈骗分子伪装成贷款机构的客服人员,以"校园贷的额度要清零、注销,不注销将会影响征信"为由行骗,不少消费者中招。

  据了解,诈骗团伙假借各大知名金融平台,诱导消费者下载虚假APP,接下来便以缴纳“保证金”“手续费”“工本费”等为由实施诈骗,或在系统后台植入病毒,窃取消费者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盗刷其账户里的钱。且此类虚假APP和正规贷款APP的名称、界面、功能都十分相近,难辨真假。

  由于身份信息泄露,记者随后向公安局报警,举报行骗电话。警方提醒称,消费者在接到诈骗电话提及部分身份信息后不要轻信,也不必担心,只要不进一步提供个人信息,骗子无法对个人征信造成影响,拉黑号码即可。且正规金融机构均不会用陌生电话联系办理注销账户业务,更不会通过微信或QQ指引办理业务。

  除了校园贷,其他类型的消费贷也是骗子常用的诈骗由头。上述中邮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介绍,比如一些诈骗电话会假装客服人员承诺高额度、低费率的贷款产品,诱导下载虚假金融APP。这类诈骗普遍以授信高额贷款额度作为噱头,在消费者降低防范心理之后,再通过缴纳工本费、押金、解冻费等借口一步步骗取财产,很多消费者因此上当受骗。

  因此,提醒消费者在接到陌生来电时切记提高警惕,远离任何未知身份人员表述的金融产品。

  对于当前的金融骗局乱象,中邮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总结了六条防骗贴士:

  1.个人信息不轻易泄露:在没有核实对方身份的情况下,千万不要将自己或家人的个人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账户等信息随意泄露给他人,谨防盗用。

  2.涉及转账汇款要谨慎:如果涉及转账、汇款等事项,切记三思而后行,莫随意汇钱。

  3.正规金融机构是保障:购买金融产品,首先一定要选择正规平台,勿轻信小广告、陌生来电等。其次要认准、记清正规消费金融机构或网络贷款机构的官方客服电话、微博、公众号及产品APP,明辨真伪。

  4.认真审核对接人身份:接到陌生来电,千万提高警惕,遇到可疑情况可通过正规途径查询并拨打相应的官方客服电话咨询核实。时刻谨记:不轻信、不转账、不透露个人信息。

  5.切记提前收费是陷阱:自觉抵制“低门槛”诱惑,看清收取不明缘由费用背后的真实目的。

  6.发现骗局时立即报警:在发现骗局后第一时间报警,注意截图保留证据,以方便后续合理维权,借助警方的力量将不法分子绳之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