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久时吧号娱乐有限公司信用承诺书
凤城市青城子镇千乐音乐广场信用承诺书
凤城市爱阳镇福鑫楼KTV歌厅信用承诺书
凤山经济管理区春艺缘练歌厅信用承诺书
凤城市东汤镇久明红歌舞娱乐厅信用承诺书
宽甸满族自治县司法局主动公示型信用承诺书
金盛达旅行社信用承诺书
【风险提示】以“清朗”行动遏制网络传播秩序乱象
“入民日报”“央广新闻TB”等仿冒新闻单位账号,“某某说资讯”“某某说天下”等仿冒“新闻主播”账号,“第六次中东战争打响”等典型虚假新闻信息……近期,国家网信办开展了“清朗·规范重点流量环节网络传播秩序”专项行动。4月6日以来,各网站平台集中清理仿冒新闻单位、“新闻主播”账号10.7万个,清理虚假新闻信息83.5万条。 强力出击,释放鲜明信号。此次专项行动,紧盯短视频平台、热搜热榜等重点流量环节,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全面清理违规采编、违规转载、炮制虚假新闻等扰乱网络传播秩序信息,排查处置仿冒“新闻主播”等违规账号。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一些典型违规账号、违规行为被曝光、处理,既有效净化了网络环境,又起到了震慑作用。这再次表明,依法管网治网,必须瞄重点、出重拳,不断提升治理效能。 一段时间以来,扰乱网络传播秩序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通过伪造新闻演播室场景、模仿专业主持人播报、滥用AI虚拟主播等手段,伪装权威新闻媒体,以假乱真误导公众;以剪贴、拼凑等手段,炮制涉社会案事件、国际时政等热点议题相关虚假新闻,挑动网民情绪,博眼球、蹭流量……凡此种种乱象,广大网民反映强烈。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毒瘤”,切实维护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必须以强烈的责任、务实的工作、雷霆的手段,加强治理力度,抓紧抓实抓出成效,维护网上信息内容传播良好秩序。 清朗,一直在行动。3月28日,国家网信办发布了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的相关情况,将聚焦“自媒体”乱象、网络水军操纵信息内容等9方面问题开展整治。“规范重点流量环节网络传播秩序”专项行动是其中之一,旨在通过紧盯重点流量环节,坚决守住网上新闻信息规范有序传播重要关卡。当前的治理成效也表明,治理越有力度、越有精度,越能清理掉不良信息,越能激浊扬清、扶正祛邪。 也要看到,常治才有长效。一方面,针对清理整治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病灶,相关部门要督促指导网站平台建立健全重点流量环节规范传播秩序长效工作机制,总结经验、固化成果,进一步畅通权威信息网络传播渠道;另一方面,鼓励广大网民积极提供仿冒新闻单位、新闻主播账号及虚假新闻线索,凝聚治理合力。一次专项行动,是有的放矢、重点治理的开始,更应是将网络生态治理推向深入的继续。只有疏堵结合、标本兼治,才能不断提升正面宣传传播效能,确保大流量始终澎湃正能量。 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的网络空间,是广大网民的共同期盼,也是管网治网的重要目标。网络空间治理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各方履责、久久为功。正因如此,以这次“清朗·规范重点流量环节网络传播秩序”专项行动为重要契机,继续保持高压严管态势,继续集中各方优势力量,继续突出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继续总结治理的好思路、好办法、好经验,并形成管网治网的常态化制度,必能坚定遏制网络乱象蔓延的信心和决心。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应该一直在路上。期待专项行动持续发力、再接再厉,让“清朗”成为网络空间的常态,让网络空间充盈清风正气。
国际专家实地考察评估丹东鸭绿江口候鸟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
近日,世界遗产中心组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专家阿姆兰·本·哈姆扎教授、提尔曼·捷格先生来我市实地考察丹东鸭绿江口候鸟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国家林草局、辽宁省林草局、丹东市政府、东港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国家申遗技术支撑团队全程陪同。 国际专家按照迎检路线,实地走访考察海角路观鸟点、鸭绿江口湿地展示中心、保护区孤山管理站,参观鸭绿江口湿地孤山宣教馆,并深入孤山苇场核心区考察自然生境和生物多样性,全程根据申遗标准要求,对申遗提名地边界划定、环境整治情况、保护管理现状、监测能力建设、社区宣教工作等现场考察并提问。 为做好申遗迎检工作,市林草局历经三年精心准备,细化实地评估各项任务,围绕提名地的价值、原真性和完整性精炼考察现场路线,并开展2次模拟演练,圆满完成此次丹东申遗提名地实地评估工作。下步世界遗产评审机构将对提名地进行评审,最终结果将于2024年世界遗产大会表决。
住建部:逐步实现住建领域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公开
日前,住建部办公厅印发《2023年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加快推进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信用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作用,为推动新征程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通知》强调,要加快推进信用体系制度建设,加强信用信息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健全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并加强组织实施。 在加快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制度方面,《通知》明确加快建立健全信用管理制度,完成编制公共信用信息具体条目,推进信用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建立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信用管理标准体系,发挥标准在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应用中的规范性和引领性作用。编制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信用信息基础数据标准和信用信息系统技术标准,做好与相关规定的衔接。推动建立燃气、建筑工程质量等重点领域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符合行业特征的评价标准。探索研究工程造价咨询行业信用评价标准。 在加强信用信息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通知》要求组织开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信用管理数据基础与系统功能调研,逐步实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公开。明确持续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完善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数据归集、共享功能。适时选取部分省、市、县开展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数据归集、共享试点工作。继续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与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工程造价、工程质量安全等领域已有监管平台的信用数据统筹,逐步形成标准统一、互通共享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信用信息共享系统。推动房地产中介机构违法违规信息归集共享。 在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通知》要求落实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要求,用好信用手段,加大房地产开发企业失信联合惩戒力度,规范建筑市场主体行为,构建诚信守法、公平竞争、追求品质的市场环境。 推进信用信息服务市场主体能力。依法依规拓展公共信用信息应用路径,研究推广惠民便企信用产品。发挥住房公积金信用信息作用,统筹推进缴存企业融资增信和住房公积金制度扩面。优化信用信息服务,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在金融、保险、担保等领域的应用,探索通过与信息使用方联合建模等方式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 在建立健全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方面,推进建立基于信用的分级分类监管机制。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要求,强化信用赋能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创新质量监管方式,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规范开展建筑市场信用评价工作,促进信用评价结果应用。同时,积极探索开展跨部门联合信用监管。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的有关部署,会同相关监管部门探索建立燃气、建筑工程质量等重点领域跨部门综合监管事项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分级分类标准及相应的协同监管措施。 在加强组织实施方面,《通知》明确大兴调查研究。善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深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调查研究,不断提出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加强智库建设。加快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信用体系智库建设,吸收高校、科研院所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专家,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政策研究和创新应用提供智力支持。注重总结宣传。在2022年征集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优秀案例的基础上,梳理总结地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信用体系建设在改善营商环境、惠民便企、提升监管效能、构建公平诚信市场环境和社会文化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支持新闻媒体开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诚信宣传和舆论监督,深入报道诚实守信的先进典型,推动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