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3月20日,在赴莫斯科对俄罗斯联邦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报》和俄新社网站发表题为《踔厉前行,开启中俄友好合作、共同发展新篇章》的署名文章。文章全文如下:踔厉前行,开启中俄友好合作、共同发展新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应普京总统邀请,我即将对俄罗斯联邦进行国事访问。10年前,我当选中国国家主席后,俄罗斯是我访问的首个国家。10年来,我8次到访俄罗斯,每次都乘兴而来,满载而归,同普京总统一道开启了中俄关系新篇章。中俄两国互为最大邻国和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同为世界主要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两国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都将中俄关系置于本国外交优先方向。中俄关系发展有着清晰的历史逻辑和强大的内生动力。10年来,双方各领域合作得到长足发展,阔步迈入新时代。——高层交往发挥重要战略引领作用。中俄两国建立了完备的高层交往和各领域合作机制,为两国关系发展提供了重要体制机制保障。这些年来,我同普京总统保持密切工作联系,在双边和国际场合先后40次会晤,为两国关系和各领域合作擘画蓝图,就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及时沟通对表,为双边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牢牢定向把舵。——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巩固,打造大国关系新范式。中俄双方秉持世代友好、合作共赢理念,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坚定支持彼此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支持彼此发展振兴。两国关系在发展中愈加成熟、坚韧,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树立起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典范。——双方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合作格局。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去年中俄双边贸易额突破1900亿美元,比10年前增长了116%,中国连续13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两国双向投资规模持续增长,能源、航空航天、互联互通等领域大项目合作稳步推进,科技创新、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合作势头强劲,地方合作方兴未艾,为两国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为双方各自发展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双方践行世代友好理念,传统友谊历久弥坚。双方隆重纪念《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我同普京总统宣布《条约》延期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双方先后举办8个国家级主题年,续写友好合作新篇章。两国人民在抗击新冠疫情斗争中彼此支持,相互鼓劲,又一次见证“患难见真情”。——双方在国际舞台密切协作,履行大国责任担当。中俄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等国际多边机制内密切沟通和协作,共同致力于推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积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俄关系已经走过70余年风风雨雨。抚今追昔,我们深深感受到,今天的中俄关系来之不易,中俄友谊历久弥新,必须倍加珍惜。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中俄关系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关键在于找到了国与国正确相处之道。我即将对俄罗斯的访问,是一次友谊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我期待同普京总统一道,共同擘画未来一个时期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新愿景、新蓝图、新举措。双方要加强统筹规划,聚焦两国各自发展振兴事业,开拓新思路,创造新机遇,增添新动力。要增进互信,激发潜能,始终保持中俄关系高水平运行。要推动投资经贸合作量质齐升,加强政策协调,为两国投资合作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扩大双边贸易规模,打造更多利益契合点和合作增长点,形成传统贸易和新兴合作互为补充、同步发展格局。持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为双边和区域合作提供更多制度性安排。要密切人文交流,办好中俄体育交流年。用好地方合作机制,推动两国友好省州、友城积极开展对口交往,鼓励双方人员往来,积极恢复两国旅游合作。开展好夏令营、联合办学等活动,不断增进两国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相互了解和友谊。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大势不可逆转。同时,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错综交织,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世界经济复苏道阻且长。国际社会忧心忡忡,亟盼驱散危机的合作良方。2013年3月,我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提出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此后,我又相继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和实践路径,为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提供了中国方案。10年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日益深入人心,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同追求。国际社会清楚地认识到,世界上不存在高人一等的国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国家治理模式,不存在由某个国家说了算的国际秩序。一个团结而非分裂、和平而非动荡的世界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去年以来,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中方始终着眼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我相继提出多项主张,包括应该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尊重各国合理安全关切,支持一切致力于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努力,确保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成为中方处理乌克兰危机的根本遵循。前不久,中国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吸纳了各方合理关切,体现了国际社会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最大公约数,为缓解危机外溢、推动政治解决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复杂问题没有简单解决办法。我们相信,只要各方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平等、理性、务实对话协商,就一定能找到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合理途径,找到实现世界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光明大道。要办好世界上的事,首先要办好自己的事。中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奋斗,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概括起来说,就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些中国特色凝结着我们长期以来的实践探索,体现着我们对国际经验的深刻总结。未来,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相信这将为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我们有理由期待,作为发展振兴道路上的同道人,中俄两国必将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市政府召开第20次常务会议
3月16日,市政府召开第20次常务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郝建军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学深悟,结合丹东实际抓好贯彻落实。要深入学习贯彻,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国两会安排部署上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把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同落实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结合起来,全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强化工作作风,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对标全国两会确定的目标和省工作部署,坚持清单化管理、项目化落实、工程化推进,把握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这条工作主线,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会议听取了我市一季度经济运行工作情况汇报,部署下步工作。会议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开门红”的重要意义,紧盯“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目标任务,紧抓冲刺关键期,全力确保实现首战之年首季“开门红”。要坚持稳中求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强化系统思维,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善作善成,久久为功,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加强调度推进,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奋力确保一季度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会议听取了全市渔业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强调要明确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做好渔业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要严肃管理、严格执法、严惩不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全力推进“木改钢”,总结经验做法,完善体制机制,做好宣传引导。尤其是伏季休渔期将至,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始终如履薄冰的紧迫感,做实做细各项安全生产工作。 会议传达了全省推进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要压实责任,做到责无旁贷。要全面整治,做到不留死角。要突出重点,排查治理风险隐患。要加大智能燃气表等安全装置推广工作力度,强化瓶装液化石油气安全整治,持续做好“关阀行动”安全宣传,做到家喻户晓。 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丹东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会议强调,《丹东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作为我市全面振兴新突破的“施工图”,各地区各部门要上下贯通抓好落实,细化实化措施抓好落实,更新思想观念抓好落实,锤炼工作作风抓好落实,促进消费加快复苏,加快扩大有效投资,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品位,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防范化解风险,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贡献丹东力量。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凤城市宝鑫炭素有限公司
凤城市宝鑫炭素有限公司
“丝路柯桥 布满全球” 走进丹东
3月9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指导,柯桥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主办,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丹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辽东学院、丹东市纺织服装协会支持的“丝路柯桥布满全球”走进丹东经纬对接会在我市举办。 对接会现场,绍兴鸿岳纺织品有限公司、中多控股有限公司、绍兴环佩纺织品有限公司等近30家柯桥优质面料供应商,与丹东华洋纺织服装有限公司、辽宁金凤凰服饰有限公司、丹东优耐特纺织品有限公司、丹东海河谷实业有限公司等40多家丹东服装纺织企业进行点对点、面对面的专场对接。 现场展示了千余款精心挑选的优质面料产品,为到场参会的服装品牌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绍兴鸿岳纺织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本次对接会是公司进一步打开丹东市场的举措之一,已经与部分面料采购商、服装品牌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柯桥中国轻纺城是全球规模最大、经营品种最多的纺织品集散中心。丹东市拥有“中国运动户外服装名城”“中国防护纺织名城”双名城荣誉称号,目前已形成1个核心基地、3个基础园区的整体空间发展格局,产品包括职业装、休闲装、羽绒服、登山装、滑雪服、风衣、医用和产业用防护用衣等。 对接会上,辽东学院服装与纺织学院还与柯桥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签订了《校企(地)合作联合培养协议书》,并在柯桥设立了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强对提交非正常专利申请的单位和个人信用监管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2023年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明确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和商标恶意注册行为。持续规范专利申请行为,建立快速处置联动机制,完善专利申请精准管理名单制度,健全主动核查和举报机制,加强对提交非正常专利申请的单位和个人的信用监管和政策约束。 《工作方案》从四个方面部署14项主要任务。一是加强行政保护法治保障,深入实施《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及其推进计划,切实发挥执法保护标准指南作用,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实施,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和商标恶意注册行为;二是筑牢行政保护工作基础,持续加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办案力度,扎实推进商标保护执法案件指导,深入开展地理标志保护监管;三是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行政保护,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护航第19届亚运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系列飞行任务等国际大型赛事、重大工程相关特殊标志保护,突出民生领域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食品药品、种业、水泥、公共卫生以及绿色低碳技术等重点领域保护,聚焦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电子商务平台等关键环节,紧盯五一、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强化保护;四是优化行政保护工作机制,持续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积极探索数字化保护新模式,着力发挥试点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工作方案》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切实保障各项任务落实到位,要强化组织领导,加强业务指导,要注重协同联动,加强宣传培训。 根据《工作方案》,要加强对冒用他人身份信息申请专利等重点违规行为治理,在工作中发现涉嫌犯罪的,及时通报或移送司法机关。及时处置上级交办和部门、地区转办的非正常专利申请重点问题线索和商标恶意注册申请案件线索。 同时,《工作方案》要求持续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高质量推进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建设布局和高效运行,深入开展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工作。持续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全国一张网”,提高维权援助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加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和队伍建设,持续推进知识产权纠纷在线诉调对接工作。严格落实知识产权信用管理规定,依法依规开展失信行为认定与惩戒。推进知识产权领域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工作,重点加强对非正常专利申请、商标抢注等行为的信用监管。 此外,不断健全行政部门和司法机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衔接。提高专利侵权行政裁决执行水平,确保行政处罚、联合惩戒、信用监管等措施手段落地实施。
20条举措激励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近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16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对辽宁省AAA级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实施联合正向激励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制定20条具体措施,对在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实施联合正向激励。全省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始于2008年,至今已开展4次评选认定活动,经过多年探索和制度完善,我省形成了健全的AAA级和谐企业管理体系,现有省级和谐企业259家、国家级和谐企业62家。《意见》明确,除认定为“辽宁省AAA级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享受激励政策外,被命名为“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企业”、被授予“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先进个人或先进集体”称号所在企业同样享受激励政策。激励政策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财税政策激励,实施财政性资金项目安排时优先考虑,税务机关提供绿色通道并建立重点联系制度。深化服务政策激励,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工会等部门推送用工人才需求、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住房公积金业务办理、组织一线职工活动等经办业务服务。信用政策激励,通过全国信用平台公告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名单,记入省级地方征信平台,作为银行授信融资的重要参考条件,加大信贷支持,适当降低利率,经审批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的,许可有效期可延长至两年或三年。行政检查减免政策激励,在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缴费检查、劳动保障主动监察、除重点监管领域外的市场监管领域,不同程度减少行政检查频次。评优评先政策激励,在推荐评选文明单位、劳动模范、青年文明号、优秀企业家等评优评先活动中予以优先考虑。此外,《意见》提出了加强和谐企业动态管理,健全动态退出机制,省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将定期组织开展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认定、复验(普查)及抽查工作,依据结果按照相关规定作出延续、取消称号决定。
我省再添5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印发2022年(第29批)新认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我省5家企业入选,分别是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富创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沈阳芯源微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入选数量创新高,居东北三省首位。截至目前,全省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已有47家。据介绍,依托行业领军企业建设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并充分发挥其对企业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举措,在推进应用基础研究,促进成果转移转化,引领行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在辽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已取得积极进展,一批创新成果在集成电路、仪器仪表、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优势产业领域涌现,为全省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撑。省发展改革委表示,下一步,我省将持续聚焦创新平台建设工作,鼓励各类平台持续完善创新条件、加大研发投入、集聚创新人才、扩大创新成效,加快打造一支体现国家使命、具有辽宁实力的科技力量。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通过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统领,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应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加强科学技术、金融监管、数据管理、乡村振兴、知识产权、老龄工作等重点领域的机构职责优化和调整,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障。一、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加强科学技术部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等职能,强化战略规划、体制改革、资源统筹、综合协调、政策法规、督促检查等宏观管理职责,保留国家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国家实验室建设、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学研结合、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监督评价体系建设、科研诚信建设、国际科技合作、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国家科技评奖等相关职责,仍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将科学技术部的组织拟订科技促进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和政策、指导农村科技进步职责划入农业农村部。将科学技术部的组织拟订科技促进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职责分别划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将科学技术部的组织拟订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规划和政策,指导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科技园区建设,指导科技服务业、技术市场、科技中介组织发展等职责划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科学技术部的负责引进国外智力工作职责划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加挂国家外国专家局牌子。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执行和专业机构管理体制,调整科学技术部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协调管理、科研项目资金协调评估等职责,将科学技术部所属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划入农业农村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划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划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仍由科学技术部管理。科学技术部不再保留国家外国专家局牌子。二、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统筹负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处置,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基础上组建,将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的日常监管职责、有关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投资者保护职责划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不再保留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三、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建立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为主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统筹优化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设置和力量配备。地方政府设立的金融监管机构专司监管职责,不再加挂金融工作局、金融办公室等牌子。四、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由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强化资本市场监管职责,划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企业债券发行审核职责,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负责公司(企业)债券发行审核工作。五、统筹推进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改革。撤销中国人民银行大区分行及分行营业管理部、总行直属营业管理部和省会城市中心支行,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省级分行,在深圳、大连、宁波、青岛、厦门设立计划单列市分行。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分行保留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牌子,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合署办公。不再保留中国人民银行县(市)支行,相关职能上收至中国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对边境或外贸结售汇业务量大的地区,可根据工作需要,采取中国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派出机构方式履行相关管理服务职能。六、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按照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相关管理规定,将中央金融管理部门管理的市场经营类机构剥离,相关国有金融资产划入国有金融资本受托管理机构,由其根据国务院授权统一履行出资人职责。七、加强金融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统一规范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支机构、派出机构均使用行政编制,工作人员纳入国家公务员统一规范管理,执行国家公务员工资待遇标准。八、组建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承担的研究拟订数字中国建设方案、协调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信息化、协调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协调国家重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共享、推动信息资源跨行业跨部门互联互通等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的统筹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组织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建设、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建设等职责划入国家数据局。九、优化农业农村部职责。为统筹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将国家乡村振兴局的牵头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组织拟订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重点地区帮扶政策,组织开展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社会帮扶,研究提出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相关资金分配建议方案并指导、监督资金使用,推动乡村帮扶产业发展,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发展等职责划入农业农村部,在农业农村部加挂国家乡村振兴局牌子。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的过渡期内,有关帮扶政策、财政支持、项目安排保持总体稳定,资金项目相对独立运行管理。不再保留单设的国家乡村振兴局。十、完善老龄工作体制。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承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具体工作等职责划入民政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改设在民政部,强化其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老龄事业发展职责。中国老龄协会改由民政部代管。十一、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将国家知识产权局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管理的国家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商标、专利等领域执法职责继续由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伍承担,相关执法工作接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业指导。十二、国家信访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更好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将国家信访局由国务院办公厅管理的国家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十三、精减中央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人员编制统一按照5%的比例进行精减,收回的编制主要用于加强重点领域和重要工作。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仍为26个。根据国务院组织法规定,科学技术部、农业农村部等国务院组成部门的调整和设置,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信访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数据局、国家乡村振兴局等国务院组成部门以外的国务院所属机构的调整和设置,将由新组成的国务院审查批准。
丹信办发市信用办关于贯彻落实《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2023】3号
丹信办发市信用办关于贯彻落实《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2023】3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