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国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信用承诺书
华信置业(辽宁)有限公司信用承诺书
宽甸满族自治县市政建设管理处信用承诺书
【风险提示】二手平台出闲置物?小心遇到诈骗
新手卖家二手平台出闲置物,碰上一“爽快”买家留言要下单,火速添加了对方账号一番交流。没想到,对方发来的一张截图却险些让卖家丢了3000元!近日,浦东警方成功止付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2022年10月13日晚20时许,居民陈女士匆匆来到浦东公安分局金杨新村派出所向民警寻求帮助,称自己可能遭到了电信网络诈骗。值班民警倪可为一边安抚好当事人情绪,一边详细了解相关经过。 原来,陈女士前不久在某网络二手平台上挂网出售一盒闲置面膜,标价150元。后有一“买家”主动联系她称要下单,并留下了名字和网络平台支付账户,陈女士按照对方信息加了对方好友。双方简单交流后,“买家”竟发来一张截图,谎称已支付货款,并发了一链接让陈女士点开查看。 第一次接触二手平台的陈女士没细想,根据链接提示操作,结果被告知账户信用度不足无法正常进行交易,需支付3000元走下程序,等获取了卖家授权,3000元则会全部被退回原账户。陈女士信以为真,通过网银转账的方式,向对方账户转账人民币3000元,结果依旧未拿到货款,这才感觉被骗的她于是来所求助。 民警得知情况后,立即争分夺秒开展止付工作,终于抢在骗子转账前,成功将该涉案账户中的3000元人民币冻结,及时为被害人挽回了损失。得知被骗钱款已被及时冻结,案件侦办完毕就能返还后,陈女士欣喜不已,对民警的果断、高效表示感谢。民警则再次向对方进行反诈宣传,通过介绍多个真实案例,来提高对方安全防范意识,并向她推送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 警方提示:在二手交易平台购买物品或者转卖闲置物品时要慎之又慎,一定要通过平台内聊天系统联系,切记正规平台上买卖商品无需缴纳任何服务费用,同时不要随意点击陌生人发来的链接或二维码,不要相信所谓的转账截图。
【风险提示】当心!老年人防止跌入“数字陷阱”
一次交1800元,半年返利3万元,后期躺赚2000万元,微信群宣传的所谓“护贫保险”项目,让30余名老人接连“入坑”。近日,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法院对一起侵害老年人“养老钱”的诈骗案作出一审判决,5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拘役五个月至四个月不F等刑罚,缓刑六个月,并处罚金。 想远离孤独、想躲过疾病、想多攒点养老钱,老人们最普通的三个“小愿望”却让他们成为部分诈骗团伙的最大目标。加之他们对互联网不熟悉、信息获取相对闭塞、鉴别能力弱,他们往往容易成为网络诈骗受害者中中招较多的群体之一。不少老人感叹,好不容易跨过了“数字鸿沟”,却一不小心跌入“数字陷阱”。 花式骗局瞄准养老钱 移动互联网时代,伴随数字生活而生的各种新兴事物也成为犯罪分子利用的新手段。北京来硕律师事务所顾问、北京律维银龄研究与服务中心法律顾问林鸿雨在工作中发现,确实有一些老年人在“触网”过程中上当受骗了,“移动网络为人们的出行、饮食、购物等带来了极大便利,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爱上了上网,有一些不法分子就利用互联网向老年人实施消费欺诈等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去年10月25日晚,家住天津市北辰区的杨大爷在上网时添加了一个陌生人的微信,对方自称是“十二神之首”,能医治“怪病”。杨大爷信以为真,分5次向对方转账共计5366元。之后,杨大爷发觉被骗并报了警。今年6月16日,公安北辰分局民警在吉林省将犯罪嫌疑人王某某抓获。经讯问,王某某供述了以为他人医治“怪病”为名,骗取被害人钱财的犯罪事实。 这是天津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于近日发布的典型案例之一,而将犯罪黑手伸向“攒了半辈子钱”的老年群体的不法分子远不止王某某一人。2022年9月23日,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总结会召开。会上公布,自今年4月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以来,全国共立案侦办养老诈骗刑事案件41090起、破案39294起,打掉犯罪团伙473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6.6万余人。 林鸿雨介绍,瞄准养老钱的这些“花式骗局”包括不法分子利用微信社群、婚恋交友网站实施的骗婚骗财行为,开设App出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利用微信社群、App违法代销理财产品,甚至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等等。 老人为何更易跌入“数字陷阱” 戴大爷是江苏省兴化市的一名八旬老人,子女都在外地工作,老伴去世后,他一直独自居住,自从学会了智能手机后,他的生活有了许多乐趣,但也因为“网恋”被骗走12万余元。 无独有偶,浙江海宁一位六旬的刘阿姨也差点陷入一起网恋诈骗案。2022年10月7日上午,在银行工作人员苦口婆心的提醒下,被甜言蜜语“洗脑”的她终于醒悟,放弃了给“网恋老公”汇款15000元钱的做法。 “社会各界应加大对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的关心、关怀。”这是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智渝律师事务所主任邓智勇发自内心的呼吁。因为从现实情况来看,独居老人更容易遭遇养老诈骗。 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养老产业心理服务工作部秘书长、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社会心理督导师熊德杰分析认为,在上网过程中好奇心和填补空虚后获得的满足感均有所增强,甚至会有成就感,这些都是老年人容易沉迷网络甚至会上当受骗的原因。 银发族数字生活“防骗指南” 防微杜渐,方能防患于未然。对于经常上网的老人和其家人而言,如何提前介入以防止老人跌入“数字陷阱”呢?北京市老龄协会老年人维权服务项目组服务律师团队建议,家庭成员应注意老人在使用网络、智能手机时是否出现人身财产权益被侵害的情况,并在发现异常时及时劝阻。老人自己也应正确看待和使用互联网,在利用互联网功能优势改善自身生活的同时,注意识骗、防骗,不断加强权益保护意识;一旦遭遇网络诈骗应及时与家属、亲友沟通,在他们的帮助下及时通过诉讼、报警等方式寻求法律救济,不要因担心子女、家属责备,或心存侥幸而放弃维权。 此外,在加强监管和发挥社会治理作用层面,北京市老龄协会老年人维权服务项目组服务律师团队还提供了几条具体建议:一是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环境,为老年人使用互联网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二是引导老年人在退休后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了解社会新生活、新事件,多提醒他们不要轻信网络信息;三是提醒老年人不要轻易参加各类带有诱惑性的活动,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要轻易向他人转账;四是多提醒老年人在网络上购买贵重商品、服务时,要慎重考虑或与家人商量;五是多为老年人举办一些学习法律知识的线上线下活动,帮助他们提高识骗防骗能力。 可喜的是,为老人堵住“数字陷阱”的行动已在开展。去年7月,全国首个沉浸式防骗展在北京启动,此后又陆续在上海、合肥、重庆、深圳等地巡展,老年人可以通过防骗电话亭、VR体验、诈骗档案袋等互动形式,沉浸式体验“受骗”过程,更好地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近日,由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指导,公安部、全国老龄办、中国老龄协会联合推出的《老年人预防养老诈骗手册》《老年人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手册》正式出版发行,亦为老年人防骗和预防“数字陷阱”提供了明确指南。 相信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通过各方合力,不断挤压网络诈骗的生存空间,银发族的数字生活会更安全、更安心。
山东:“信用+船检”让守信主体尽享便捷
为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社会信用条例》《山东省“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大力拓展信用信息应用场景,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日前,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了第二届“信易+”信用惠民便企应用案例征集活动,最终确定优秀案例12个、典型案例23个。其中,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报送的《“信用+船检”让守信主体尽享便捷,助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获评优秀案例。 为深入贯彻国家“放管服”要求,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深化改革推进船舶检验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交海发〔2020〕84号)有关精神,切实解决船舶检验领域人民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主动回应社会对船舶检验“简捷、便民、高效”的需求,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紧扣“安全为前提,信用为基础”的原则,决定在直属单位山东省青岛船舶技术服务中心开展以信用管理为基础的小型船舶检验优化试点工作,并于2021年10月正式批复《山东省青岛船舶技术服务中心船舶检验信用管理试点工作方案》(鲁交法〔2021〕15号),推出“信用+船检”惠民便企应用。 开展信用承诺。推动船舶设计、修造、运营等单位进行安全质量公开承诺,构建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管机制,强化企业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推动企业自我约束、诚信经营。结合信用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研究制定《船舶检验信用管理须知》,建立了29家船厂信用档案、5家船舶设计单位信用档案和243家船舶所有人及经营人信用档案。 实施信用监管。将船舶及其所有人或经营人、船舶设计单位、船舶修造厂、船用产品厂、检修检测机构5个责任主体纳入管理范围,主要推行守信激励和失信重点关注两个名单管理,其中重点关注名单细化了5类47项列入条件,作为实施惩戒特殊管理的底线、红线,利用“信用交通·山东”平台实施统一管理。对守信主体,结合小型船舶检验及其监督管理优化试点工作,实施以下便利优化措施:一是在开展行政确认或业务受理时,根据情况实施“绿色通道”“容缺受理”等便利化措施。二是实施批量检验。结合船舶建造单位规模化生产特点,对安全风险低且非首制船的同型船,实施批量建造检验。三是实施免检、便利发证等政策。根据船舶的不同风险等级,推行船舶自检和承诺声明书制,分类分级实施营运检验免检、集中检验、营运检验替代检验等。 加强信用共享。与青岛海事局、中国船级社青岛分社建立信用信息互通和共享、业务交流和联络等机制,实现更大范围内的信用监管协同。定期将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向各方进行反馈和同步,共筑水上安全。 “信用+船检”惠民便企应用开展近一年来,对守信船舶修造厂按照建造检验便利发证机制检验船舶43艘次,对守信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免于年度检验10艘次,开展替代检验3艘次,开展集中检验327艘次,为守信企业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益。2家船舶修造厂、1家船舶设计单位和6艘船舶被列入“船检信用重点关注名单”,对47艘船舶实施了加强检验;责令22艘游艇、8艘货船对违规改装实施整改;撤销船检证书6份,对其便捷和优化措施予以限制。这些举措,让信用良好的市场主体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下一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将把推动船舶检验信用管理作为落实船检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强化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优化船舶检验及其监督管理方式,推动信用与交通深度融合,打造“信用+船检”品牌,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贡献力量。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食品生产许可审查新规 申请人对申请材料真实性负责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了《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22版)》(以下简称《通则(2022版)》)。在申请材料审查方面,规定了申请材料应当符合《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的规定,申请人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据了解,《通则(2022版)》是落实《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规范许可审查工作、统一许可审查标准的重要技术规范文件。《通则(2022版)》全面总结食品生产许可工作,针对各地食品生产许可审查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新要求进行修改完善,进一步简化了食品生产许可审查工作的程序,严格了食品生产许可审查工作要求,夯实了生产者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通则(2022版)》共5章39条,包含5个附件: 在适用范围和使用原则方面,明确了《通则(2022版)》适用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对食品生产许可和变更许可、延续许可等审查工作,规定了《通则(2022版)》应当与相应的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结合使用。 在申请材料审查方面,规定了申请材料应当符合《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的规定,以电子或纸质方式提交,申请人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明确了对食品生产许可的申请材料应当审查其完整性、规范性、符合性,对申请人申请食品生产许可、变更许可、延续许可的申请材料审查要求分别作出了规定。 在现场核查方面,明确了需要组织现场核查的各种情形,规定了现场核查人员具体要求及其职责分工,规定了现场核查程序及特殊情况的处理要求,对现场核查项目及其评分规则进一步细化明确。在许可审查时限方面,现场核查完成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明确要求审批部门及时组织现场核查、及时向申请人和日常监管部门告知现场核查有关事项,对食品生产许可审查各主要环节完成时限提出了明确要求,提升了食品生产许可工作效率。 在审查结果与整改方面,规定了审批部门应当根据申请材料审查和现场核查等情况及时作出食品生产许可决定,要求申请人自通过现场核查之日起1个月内完成对现场核查中发现问题的整改,并将整改结果向其日常监管部门书面报告。 《通则(2022版)》将于2022年11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6年8月9日发布的《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同时废止。
辽宁三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信用承诺书
宽甸县供销社直属企业大众旧物市场信用承诺书
宽甸县供销社直属企业辽东大厦信用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