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甸满族自治县宽甸镇同裕加油站信用承诺书
黑龙江伊春:加快信用体系建设 强化新型信用监管
伊春市高度坚持“依法依规、改革创新、协同共治”原则,以信用制度建设、信用信息公示、“红黑名单”认定管理、信用联合奖惩、信用修复、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及专项治理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坚持高位推动,强化制度设计 该市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到全市整改工作台账,持续推动重点行业领域信用建设,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信用宣传及诚信文化建设等工作;连续召开了信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信用建设座谈会,对该市信用工作进行了总结和部署;组织召开了全市信用信息共享系统调研会、信用平台建设推进会等会议,不断强化对信用建设的组织协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紧密配合、协同共进,持续加大工作力度,逐步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互动的良好局面。 印发了《伊春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考核指标》,采取月统计、季通报的形式加强对信用建设工作的考核,在“双公示”、信用工作考核、诚信宣传教育、信用监管等方面出台方案制度11个,成员单位制发信用相关文件82个,县(市)区制定辖区方案制度35个,市人社局、交通局、友好区等在出台行业(辖区)方案基础上,制定实施信用监管制度。出台了《伊春市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信用建设制度框架。 聚焦重点领域,实施信用监管 该市生态环境、卫健、住建等部门建立协调机制,共享疫情信息,开展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及定点医疗机构环境信用监管。市场部门对全市外卖平台进行约谈,指导企业建立完善相关机制,保障网络餐饮食品安全。嘉荫县公安交警、环卫、邮政、申通、美团等14家部门企业建立警企联合管理机制,推行骑手文明交通记分制。友好区组织辖区医疗药品销售企业召开集体约谈,消除药品流通安全风险隐患。 该市市场、税务、交通部门持续推进“红黑名单”认定管理和信用分级监管,通过“信用伊春”网站向社会公开“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纳税AD级名单”。市场监管系统共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4824户,累计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企业2462户。税务部门评出A级纳税人135户,D级纳税人751户。交通部门对43户出租企业、153户汽修企业、11户客运企业、39户货运企业进行了信用等级评价。 开展专项治理,深化联合奖惩 年初以来,该市教育、公安等部门多次开展专项治理行动,育部门成立了随机检查民办教育机构包片小组,对民办教育机构进行专项检查,查处了2起失信民办教育机构办学行为,并在全市通报。公安部门开展了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治理、交通领域失信行为专项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及假药问题专项治理等行动,破获相关案件100余起,查处交通违法行为7470起,通过一系列专项行动,让危害群众利益的违法失信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 6月中旬,该市建设完成涵盖36家单位在内的市级联合奖惩应用系统,录入国家级联合奖惩合作备忘录40余个,逐步完善信用联合奖惩制度流程。市税务局提供“银税互动”贷款申请、审批、授信、放贷“一站式”服务,帮助90户守信企业申请贷款9787万元。市市场局对106户严重违法失信企业的法人实行3年内不得担任公司董监高职务的惩戒措施,市卫健委、南岔县根据要求对被推送的主体给予了相应奖惩措施。 服务企业发展,推行容缺受理 该市金融、财政、发改、工信、卫健等部门建立疫情防控信贷支持重点企业名录,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了“医疗贷”“白衣贷”等产品,为格润药业、忠芝集团、林宝药业、宝宇生态等疫情防控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生产企业发放贷款2.55亿元,同期推行涉农金融机构“线上”渠道办理业务,累计发放涉农贷款15.09亿元,切实发挥出信用服务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近年来,该市发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人防等部门在相关领域持续推进信用审批容缺受理机制。疫情防控期间,人社部门实行业务办理“容缺机制”,对由于特殊原因缺少要件的参保企业,给予先办理后期再通过微信、邮箱提交电子版材料的便利。公安交警部门实行驾驶证期满换证容缺办理,对暂时无法提供身体条件证明的,先予办理驾驶证换证,允许申请人在疫情结束后补交身体条件证明,既节约了服务窗口资源,又降低了群众到人多场所交叉感染的风险。 宣扬诚信文化,营造诚信氛围 根据《伊春市2020年信用宣传活动方案》要求,该市在十大重点行业领域组织开展信用宣传教育活动。市人防办开展了首席专员信用宣传服务,在大厅办事窗口开展“守信用、利发展、共促文明”诚信主题宣传。该市市场局、交通局、公安局、人民银行、金林区、伊美区等各自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了诚信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开展信用修复,提供信用保障 出台了《市场主体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指南(试行)》,在“信用伊春”网站开辟了“企业信用修复绿色通道”,并由该市营商环境局安排专人24小时受理企业信用修复,市应急局、乌翠区等部门(县区)主动开展信用修复指导工作,帮助相关失信主体进行信用修复。截至目前,全市18家被行政处罚企业通过线上进行了信用修复申请,上半年,共计完成了28条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为企业继续良好发展提供了信用保障。
四川泸州:加强信用监管 推动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泸州市今年以来围绕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各项工作,以突出成效持续巩固泸州市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成果。 泸州市加强信用监管。“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监管是规范市场秩序的‘金钥匙’。加强信用监管就是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和工作措施,加快化解存量失信行为的社会影响,建立防范和减少增量失信行为发生的长效机制,更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今年,泸州市不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创造性地开展信用监管工作,建立了以市场主体诚信度、合规度、践约度“三维”信用信息和信用评价为基础,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跨部门协同联动的“三维联动”信用监管模式。即事前以信用承诺管理机制为重点、事中实施跨部门协同信用分类监管,事后注重联合奖惩的信用监管模式。“实现了从行为监管转向主体监管,提高了监管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帮助市场主体建立和维护自身信用。” 泸州市加快构建政府守信践诺机制。今年,泸州市深入推进政务诚信建设,研究制定了《泸州市乡镇(街道)政务诚信评价工作方案》,探索构建了乡镇(街道)政务诚信评价指标体系。泸州市已经在7个区(县)15个试点乡镇(街道)完成了政务诚信评价初评和复评工作。评价结果将由市政府统一向全市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及相关单位通报,供组织和人社部门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依据,供各区(县)政府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参考。对乡镇人民政府及街道办事处开展政务诚信评价,在改革试点、项目投资、社会管理等政策领域和绩效考核中应用政务诚信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具有公信力、执行力的服务型政府形象,有效保障民生,增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感。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泸州市将在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全面铺开政务诚信评价工作,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推进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泸州市推动信用惠民便企。今年,泸州市积极探索开展“信用就医”,研究制定了《泸州市关于开展“信用就医”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助力泸州打造区域医疗健康中心。开展“信用就医”试点,意味着信用好的市民今后或能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服务,将为守信市民提供更便利、高效的就医服务,大大缩短患者在医院滞留时间,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同时,泸州市加快推进“信易贷”工作落地实施,全市已有129家中小企业入驻“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全国信易贷平台)”泸州站,已累计授信15笔,授信资金1400万元。 泸州市深入推进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今年,泸州市联合奖惩信用信息系统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系统实现无缝衔接,形成信息“推送、比对、拦截、监督”的自动闭环,对录入系统中的失信者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联合惩戒。截至7月底,系统累计入库红黑名单数据650万余条,完成自动比对次数23万次,自动奖惩204次,做到对守信者无事不扰,让失信者时时不安。 泸州市今年还积极引导失信主体开展修复信用、推进川南经济区信用体系建设。泸州市将与宜宾、自贡、内江三市加快实施川南信用联合奖惩一体化,实现跨部门、跨领域、跨系统信用联合奖惩,构建川南经济区“一处守信处处受益、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联合奖惩大格局。
广东省深圳市松岗街道开展“信易+”服务进园区活动
9月8日,松岗街道特邀宝安区信用促进会、“信易+”服务单位小熊U租、微众信科、京东企业购在健仓科技园开展“信易+”便民惠企专场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街道内37家企业代表参加,向他们重点介绍信易租、信易贷和信易购相关的便民惠企服务项目。其中,小熊U租的“信易租”项目是着眼于让信用好的企业享受更优惠的租金折扣,享受更长久的租赁期限、更低租赁押金或者免押金、更便捷的租赁手续办理等,实现“信用越好,租赁越便捷”;微众信科的“信易贷”项目是着眼于让信用好的企业享受更便捷的申请手续,更快的放款速度,提倡用信用就能贷的概念;京东企业购的“信易购”项目是着眼于让信用好的企业享受更优惠的价格购买商品,实现“讲信用,享实惠”。活动后,各企业代表纷纷联系“信易+”服务单位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 本次“信易+”便民惠企专场活动旨在宣传企业信用越好越易获得优惠便利的服务,引导企业诚信经营,营造企业信用氛围。松岗街道接下来将通过举办“大诚信讲座”、“诚信示范创建”等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建设松岗街道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全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石家庄新华区紧紧围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点改革任务,通过开展政务诚信宣传,推进政务信用承诺签约,实施信用核查,完善信用平台建设,建立联合奖惩机制等多项举措,全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石家庄新华区以“信用加速办”为目标,广泛开展信用承诺签约。组织政务主体和公务人员开展“守信践诺”政务诚信教育,鼓励市场主体和个人主动自愿作出信用承诺。2020年上半年各部门共签署政务诚信承诺书1.2万余份,市场主体共签署主动承诺书3562份。 在政府采购、政府投资项目、招标投标领域等重点领域,新华区全面实施信用承诺和信用核查,集中开展了政务失信问题排查整治,重点针对政府拖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新官不理旧账”、政府政策承诺和合同契约失信违约、履职尽责不到位等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建立工作台账,切实抓好整改落实。 石家庄新华区以公共信用目录为抓手,完善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编制了石家庄新华区首个公共信用信息归集目录规范《新华区公共信用信息目录》,作为共整合26个部门汇集的1299项公共信用信息,完善区级公共信用信息资源归集、管理、交换与共享,同时为各街道、村居公共信用信息资源的收集、报送与使用提供参考。 石家庄新华区还出台了新华区首个《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措施清单》,涉及全区21个部门,其中守信联合激励措施19条,失信联合惩戒措施44条。对涉及46个领域、8种激励对象、41种惩戒对象进行了全覆盖,推动在全区建立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形成多部门协同联动、共同治理的新合力。
云南省保山市开展“信易贷”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培训会
为加快推进信用建设服务实体经济工作,贯彻落实《关于深入开展“信易贷”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通知》精神,强化信用信息共享和应用,加大对守信主体的融资支持力度,2020年9月11日上午,保山市“信易贷”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培训会在人民银行保山市中心支行会议室成功召开。 会议通过设立主会场和各县(市、区)分会场的形式召开。市国资委、市工商联、市工信局、各园区管委会、各金融机构普惠部负责人、各企业融资负责人总计185人参加了会议。 “信易贷”平台是以信用信息服务为支撑的融资综合信用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便利,有利于营商环境的优化,创新了“政、银、企、信”多方合作机制。会上,市信用办包道光老师对“信易贷”平台业务操作指引进行了现场演示。随后,保山中支征信管理科吴同春老师对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相关内容进行了讲解。 保山平台根据培训会议的工作安排,积极组织保山科教电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保山骏泰物流有限公司、保山铭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云南众箔利商务有限公司等企业参与培训会议。此外,还认真学习“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入驻流程及相关知识,下一步,将发挥所长,积极组织企业入驻“信易贷”平台,享受便捷的融资对接服务。 通过此次会议,为做好金融机构入驻、融资产品发布、信用产品宣传等工作打下基础,创新工作方式,形成合力,切实利用信用信息加强对保山辖内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明大(丹东)商贸有限公司信用承诺书
绿水青山生态果业丹东有限公司信用承诺书
辽宁万龙物流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信用承诺书
辽宁省中野数控机床制造有限公司信用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