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公示信息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站内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信用 > 行业信用
  • 金融监管总局: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资本监管规则
      为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11月1日对外发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资本监管规则,推动银行强化风险管理水平,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办法》构建了差异化资本监管体系,按照银行规模和业务复杂程度,划分为三个档次,匹配不同的资本监管方案。其中,规模较大或跨境业务较多的银行,划为第一档,对标资本监管国际规则;规模较小、跨境业务较少的银行纳入第二档,实施相对简化的监管规则;第三档主要是规模更小且无跨境业务的银行,进一步简化资本计量要求,引导其聚焦县域和小微金融服务。  金融监管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差异化资本监管不降低资本要求,在保持银行业整体稳健的前提下,激发中小银行的金融活水作用,减轻银行合规成本。  风险权重是维护资本监管审慎性的基石。《办法》要求银行制定有效的政策、流程、制度和措施,及时、充分地掌握客户风险变化,确保风险权重的适用性和审慎性。办法全面修订风险加权资产计量规则,提升资本计量的风险敏感性。  金融监管总局表示,将指导商业银行做好《办法》实施工作,发挥资本要求对商业银行资源配置的导向性作用,引导银行优化资产结构,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
    11/13 行业信用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不得以信用评价评分等方式变相设立招投标交易壁垒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招标投标领域信用评价应用的通知》,明确各地方不得以信用评价、信用评分等方式变相设立招标投标交易壁垒。  《通知》指出,当前,一些地方通过信用评价、信用评分等方式设置招标投标隐性壁垒,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必须坚决纠正规范。  《通知》要求,各省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部门(以下简称“信用牵头部门”)、招标投标指导协调部门要推动本地区相关部门规范实施招标投标领域信用评价应用工作,深入开展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科学设置信用评价指标,客观公正评价企业信用状况。  各地方不得以信用评价、信用评分等方式变相设立招标投标交易壁垒,不得对各类经营主体区别对待,不得将特定行政区域业绩、设立本地分支机构、本地缴纳税收社保等作为信用评价加分事项。  各省级信用牵头部门、招标投标指导协调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立即对本地区信用评价、信用评分以及信用监管有关制度规定进行全面排查,聚焦评价主体、评价标准、结果应用等关键环节,推动相关部门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修订或废止有关规定,切实为各类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建立统一的招标投标信用评价体系。国家发改委将加强动态监测,对涉及招标投标信用评价应用中的违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各省级信用牵头部门要通过信用平台网站畅通投诉渠道,收集问题线索,推动相关部门立行立改。  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选取一批招标投标领域规范实施信用监管的典型案例进行通报表扬,并在“信用中国”网站、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予以发布。
    11/13 行业信用
  • 国办:建设文化和旅游领域诚信体系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建设文化和旅游领域诚信体系,健全信用承诺制度,推进信用品牌建设,优化信用消费环境。  记者了解到,《若干措施》旨在丰富优质旅游供给,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发挥旅游业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若干措施》从5个方面提出30条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措施。一是加大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实施美好生活度假休闲工程,实施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开展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行动,发展生态旅游产品,拓展海洋旅游产品,优化旅游基础设施投入,盘活闲置旅游项目。二是激发旅游消费需求,改善旅游消费环境,完善消费惠民政策,调整优化景区管理,完善旅游交通服务,有序发展夜间经济,促进区域合作联动。三是加强入境旅游工作,实施入境旅游促进计划,优化签证和通关政策,恢复和增加国际航班,完善入境旅游服务,优化离境退税服务,发挥旅游贸易载体作用。四是提升行业综合能力,支持旅游企业发展,加强导游队伍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五是保障措施方面,要健全旅游工作协调机制,强化政策保障,拓宽融资渠道,加强用地、人才保障,做好旅游安全监管,完善旅游统计制度。  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上,《若干措施》提出完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开展监测评估和品牌建设,健全有关标准。建立完善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依法认定失信主体并实施信用惩戒。  在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上,《若干措施》提出加强旅游市场执法,深入开展旅游市场整治。建立健全跨部门旅游市场举报投诉和执法协作机制,加强数据信息共享和线索移交,开展联合执法,坚决维护游客合法权益。  同时,《若干措施》明确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结合自身业务和旅游企业生产经营特点,优化信贷管理,丰富信贷产品,支持旅游设施建设运营。探索在部分地区开展旅游项目收益权、旅游项目(景区)特许经营权入市交易、备案登记试点工作。鼓励在依法界定各类景区资源资产产权主体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依托景区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11/10 行业信用
  • 商务部:消费者可查服务人员信用信息 “家政信用查”上线
      近日,由商务部牵头建立的“家政信用查”小程序全新上线,该程序将支持家政企业为家政服务员建立信用记录,开展职业背景信息验证核查,同时,为消费者免费提供家政企业和家政服务员信用信息查询服务。  家政服务员可通过小程序查询本人已获得的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信息,并纳入个人信用记录向消费者展示。小程序还增设了技能培训模块功能,免费提供母婴护理、育婴启蒙、养老照护、营养配餐等方面800多课时视频培训课程,考核合格后可获得培训证书并纳入信用信息记录。  消费者经家政服务员授权,可查询其个人信用记录及已获得的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信息,将有利保障消费者知情权,进一步畅通家政供需对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消费者直接在微信、支付宝首页搜索“家政信用查”即可获取家政服务员信用查询服务。据了解,“家政信用查”小程序是全国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平台已归集1.9万家家政企业、1500余万条家政服务员信用信息。
    11/07 行业信用
  • 财政部:推动会计诚信建设融入国家治理及行业管理
      在日前召开的第三届会计诚信与高质量发展论坛上,财政部会计司司长舒惠好表示,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推动会计诚信建设融入国家治理、行业管理。  舒惠好表示,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要求“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规范完善各领域各环节信用措施,切实保护各类主体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各类主体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征信市场积极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组织协调、示范引领、监督管理作用,形成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合力。”会计诚信建设应按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扎实推进会计诚信理念、信用制度、信用手段与社会信用体系各方面各环节深度融合,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同向发力、同步推进。  舒惠好认为,应将会计诚信建设放到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的总体要求中去推进。《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将财会人员加强自我约束,遵守职业道德作为进一步加强单位内部监督的重要内容;将加强行业诚信建设,健全行业诚信档案作为强化行业协会自律监督的重要抓手。“应充分发挥各单位和行业自律组织在会计诚信建设中的作用,将诚信建设纳入单位日常监督和行业自律管理的重要内容,为单位内部监督提供诚信文化土壤,为行业自律管理提供信用信息支持。”舒惠好说。  舒惠好还表示,要将会计诚信建设放到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推进。《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将诚信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会计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加强德治与法治的衔接与贯通,营造全行业守法、合规、诚信的向善向上氛围。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应注重会计诚信建设与会计法治建设的刚柔并济、长短相补,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使会计行业既能守住法律底线,又能攀登道德高峰。
    11/01 行业信用
  • 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现场会
      10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现场会。会议围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现场交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经验做法,更好推动各地有效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做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丛亮主持会议并讲话,江苏省副省长胡广杰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议强调,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并就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江西等地考察时,再次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和致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成立70周年的贺信中,都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出明确要求。7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出了新的重大部署,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规划了蓝图、指明了方向。要切实把中央精神领会好,把发展方向把握好,把务实举措落实好,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汇聚各方力量打造工作合力,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  会议要求,要深刻领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大意义,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重大部署,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民营经济作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发展趋势长期向好。要科学把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各项工作部署,加强部门、地方密切协作配合,形成抓工作的“一盘棋”,推动各项重大举措早落地早见效,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同志发言,并在现场通过典型经验展板等形式与各地参会同志进行了深入交流,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全国工商联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参会同志实地调研了无锡市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和有关民营企业。
    11/01 行业信用
  • 国务院: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普惠金融效能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10月11日,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已经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普惠金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必要继续做好顶层设计,明确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本次《意见》明确了未来五年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重点强调突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聚焦重点领域、保险和资本市场的作用、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重视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建设、统筹发展与安全六方面内容。  在重点领域方面,《意见》明确要推动重点领域信贷服务提质增效,着力加强对小微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金融支持,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投放。强化对民生领域的支持,丰富创业、助学等金融产品,加强对老年人、残疾人群体的服务。在普惠金融重点领域服务中融入绿色低碳发展目标。  《意见》要求,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普惠金融效能。一是拓宽经营主体直接融资渠道。健全资本市场功能,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差异化制度安排,适应各发展阶段、各类型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优化新三板融资机制和并购重组机制,提升服务小微企业效能。完善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和业务试点,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完善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募投管退”机制,鼓励投早、投小、投科技、投农业。发挥好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型小微企业支持。鼓励企业发行创新创业专项债务融资工具。优化小微企业和“三农”、科技创新等领域公司债发行和资金流向监测机制,切实降低融资成本。  二是丰富资本市场服务涉农主体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和并购重组。对脱贫地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延续适用首发上市优惠政策,探索支持政策与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相衔接。优化“保险+期货”,支持农产品期货期权产品开发,更好满足涉农经营主体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需求。  三是满足居民多元化资产管理需求。丰富基金产品类型,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资产管理需求特别是权益投资需求。构建类别齐全、策略丰富、层次清晰的理财产品和服务体系,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建设公募基金账户份额信息统一查询平台,便利投资者集中查询基金投资信息。  金融监管总局表示,下一步,将加强监测评估,探索开展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评价评估。对普惠金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加强调查研究,适时丰富完善和优化调整政策措施。
    10/23 行业信用
  • 市场监管总局:要求药品使用单位建立药品质量管理体系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对外公布《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管理办法》加强药品使用环节质量管理,对医疗机构药品的质量管理部门和人员、储存和养护、药品质量问题处理和召回、药品追溯等作出规定,要求医疗机构和其他药品使用单位建立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对本单位药品购进、储存、使用全过程的药品质量管理负责。  《管理办法》完善药品经营许可管理,明确药品批发企业、零售连锁总部、零售企业的许可条件和申请材料要求,简化药品经营许可审批程序,优化药品批发企业开办标准,并明确药品批发企业、零售企业经营范围核定标准,对申请仅从事乙类非处方药零售活动的,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和承诺书后,符合条件的,当日颁发药品经营许可证。  《管理办法》还夯实经营活动中各相关方责任,强化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责任,细化其对药品购销人员、购销行为、储存运输等的管理要求,强调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经营企业委托储存、运输活动的质量管理要求,并对药品零售连锁提出总部对所属门店统一管理的要求。  《管理办法》强化药品经营和使用全过程全环节监管,进一步明确国家、省、市县各层级药品监管部门的职责划分,明晰跨区监管责任,丰富行政处理措施,明确行刑纪衔接等要求,确保监管责任全面落实。此外,还规定药品监管部门对医疗机构进行处罚,应通报卫生健康主管部门。
    10/17 行业信用
  • 国务院: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普惠金融效能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10月11日,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已经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普惠金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必要继续做好顶层设计,明确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本次《意见》明确了未来五年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重点强调突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聚焦重点领域、保险和资本市场的作用、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重视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建设、统筹发展与安全六方面内容。  在重点领域方面,《意见》明确要推动重点领域信贷服务提质增效,着力加强对小微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金融支持,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投放。强化对民生领域的支持,丰富创业、助学等金融产品,加强对老年人、残疾人群体的服务。在普惠金融重点领域服务中融入绿色低碳发展目标。  《意见》要求,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普惠金融效能。一是拓宽经营主体直接融资渠道。健全资本市场功能,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差异化制度安排,适应各发展阶段、各类型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优化新三板融资机制和并购重组机制,提升服务小微企业效能。完善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和业务试点,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完善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募投管退”机制,鼓励投早、投小、投科技、投农业。发挥好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型小微企业支持。鼓励企业发行创新创业专项债务融资工具。优化小微企业和“三农”、科技创新等领域公司债发行和资金流向监测机制,切实降低融资成本。  二是丰富资本市场服务涉农主体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和并购重组。对脱贫地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延续适用首发上市优惠政策,探索支持政策与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相衔接。优化“保险+期货”,支持农产品期货期权产品开发,更好满足涉农经营主体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需求。  三是满足居民多元化资产管理需求。丰富基金产品类型,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资产管理需求特别是权益投资需求。构建类别齐全、策略丰富、层次清晰的理财产品和服务体系,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建设公募基金账户份额信息统一查询平台,便利投资者集中查询基金投资信息。  金融监管总局表示,下一步,将加强监测评估,探索开展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评价评估。对普惠金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加强调查研究,适时丰富完善和优化调整政策措施。
    10/13 行业信用
  • 中消协:商家提供预制菜应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日前,中消协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其中“消费者因预制菜销售不够透明产生侵权隐忧”该话题关注度最高。  近段时间,有关预制菜“进婚宴”“进校园”的话题频频引发舆论争议。如,有消费者向媒体反映,其在知名酒店高价订购婚宴套餐,消费后发现16道菜中近七成是预制菜,质疑商家未提前告知相关信息。有家长称一些学校提供的预制菜午餐质量差、口感不佳,担忧影响学生健康。  “相关事件反映出一些餐饮商户或学校食堂未能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及选择权,而消费者对预制菜商品在食品安全、绿色健康方面存在不信任感。”中消协认为。  案例显示,一方面,消费者难以单纯从外观分辨预制菜商品,导致消费后与预期不符而心生不满;另一方面,消费者与商家若出现争议难以得到满意的答复,更加重了对此类商品的不信任情绪。  中消协提到,今年下半年以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作出对预制菜进校园持审慎态度的表态,对公众关切焦点予以回应;上海、深圳、廊坊等地市场监管部门采取发布消费提示、开展专项监管行动等举措,引导预制菜行业企业规范发展;福建省消委会等消协组织也呼吁让预制菜消费“更透明、更健康”。  舆论认为,消费者对预制菜商品的疑虑值得各方重视,商家在提供预制菜商品时,要落实对消费者知情权及选择权的保障,同时,相关部门还需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健全行业标准,以保障食品安全,让消费者在预制菜商品消费中“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另外,中消协等梳理发现,消费者反馈不合理设置的共享按摩椅增添困扰、消费者呼吁商家保障“扫码”数据安全、消费者认为智能电视“套娃”收费存在欺诈陷阱、消费者认为现制饮品难选“去冰”不合理等案例涉及的消费维权问题亦较为突出。
    10/13 行业信用
  •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