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构建全链条闭环式信用监管新机制
截至2021年底,广州市市场主体总量已突破300万户。面对持续蓬勃发展的市场主体,广州如何实施有效市场监管,构建良好有序市场秩序? 3月4日,记者从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广州市场监管部门以市场监管总局赋予的“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试点”为抓手,通过广泛调研、深入研究、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构建起“信用风险判定分类→风险监测预警→风险研判处置→信用监管约束”的全链条闭环式信用监管新机制,推动事中事后监管由常规监管向关口前移转变、由被动监管向主动监管转变、实现精准监管、有效监管、公正监管、差异化监管,形成富有成效的“广州经验”。 广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9月1日《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以来,广州市场监管部门强化信用监管约束,将广州市采洁化妆品有限公司等少数严重违法企业依据《办法》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对其实施信用联合惩戒,会同相关部门在准入、融资、信贷、征信等方面依法予以限制或禁止,让违法失信企业“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广州市采洁化妆品有限公司案被市场监管总局遴选为首批8起市场监管领域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典型案例之一,对违法企业形成强有力的震慑。
陕西:两年半办理虚假诉讼监督案338件
近日,陕西省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该省检察机关虚假诉讼领域深层次违法行为监督专项活动开展情况,并对常态化持续开展虚假诉讼监督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据陕西省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葛迪介绍,2019年7月至2021年底,陕西省检察机关办理虚假诉讼监督案件338件,向法院提出抗诉、再审检察建议202件;提出审判程序违法检察建议24件,法院采纳23件;提出执行活动违法检察建议27件,法院采纳26件;提出工作检察建议6件,法院采纳6件。 虚假诉讼监督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发布会透露,陕西省检察机关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坚决扛起虚假诉讼监督的政治责任、法治责任、检察责任,扎实履职主动作为,常态化深入推进虚假诉讼监督,进一步提高监督办案质效,努力实现对虚假诉讼问题标本兼治,深入推动社会共治,营造诚实守信社会环境。
山东青岛试点创建“信用交通市” 打造“信用交通”品牌
《青岛市交通运输局信用体系建设暨“信用交通市”创建工作方案》近日印发,标志着青岛市全面启动山东省“信用交通市”试点创建工作。《方案》明确了青岛市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以工程建设、道路运输、水路运输、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五大重点领域为抓手,强化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深化事前、事中及事后环节信用监管,推动诚信文化建设,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着力打造具有青岛特色的“信用交通”品牌。 深化交通信用体系建设是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要求,是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新要求,也是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的新要求。2021年9月,为深入推进全省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建设,结合“信用交通省”创建工作,经各市申报,省交通运输厅筛选、审核研究,将济南、青岛、淄博、济宁、泰安、威海、德州等7市交通运输局作为第二批“信用交通市”创建试点,将济南历城区、莱西市和平度市等21个县(市、区)交通运输局作为第一批“信用交通县(市、区)”试点,试点创建期为一年。省交通运输厅要求,各试点单位结合本地实际,突出创建重点和亮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经验,发挥信用交通建设示范和带动作用。 获批创建山东省“信用交通市”试点以来,市交通运输局加快研究明确试点工作任务,以“信用交通市”创建工作为载体,推进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建设,在全市营造“学信用、懂信用、用信用、守信用”的浓厚氛围。按照《方案》,青岛市将通过抓紧抓牢三个方面的工作,推动试点工作持续开展。突出抓制度建设方面,工程建设、道路运输、水路运输、安全生产、行政执法5个专项组将结合工作实际,按照各自职责,对照上级法规政策,借鉴先进经验做法,探索制定差异化的信用管理制度措施。突出抓场景应用方面,研究创新开展“信易+”应用工作,强化“信易+”工作的守信激励作用,落实分级分类监管制度。突出抓平台生态方面,充分利用相关行业资源优势,加强沟通联合,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出对行业监管有利、对市场主体有利、对消费者有利的应用场景,实现共融共生、互利共赢。
云南昆明将开展“信用就医”试点工作
预计2022年3月末起,昆明将开展“信用就医”试点工作,探索“先看病后付费”的便民服务模式,这是昆明市2022年确定的“10件惠民实事”之一。 据介绍,“信用就医”是“先看病后付费”,患者凭个人征信纪录,在医保局或医院的微信平台上签约,就能获得一定的就医额度,挂号、检查、治疗、购药等看病过程全部结束后,由金融机构垫付费用。 昆明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后看病,老百姓即使身上没有装钱,也可以先去看病。在医保报销的基础上,剩余部分由金融机构进行担保,看完病之后在规定时间内如期把钱还给金融机构就可以了。 目前,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延安医院、儿童医院和昆明同仁医院成为首批“信用就医”试点医院,相关的数据共享、端口对接等工作正抓紧进行,预计3月末可试行。 “信用就医”核定额度1000至8000元,免息期56天,惠及18岁到60岁的医保参保人,超出这一年龄段的市民可通过亲情付功能与参保亲属共享“信用就医”额度。据了解,年内昆明市20家定点医院门诊将陆续实现“先看病后付费”,为10万名医保参保人提供“信用就医”服务。
农业农村部:“十四五”期间将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监管
日前,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发展目标,提出要创新监管制度机制,推进信用监管。 围绕推进信用监管,《规划》明确,加快出台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管理试行办法,制定信用体系建设基本规范和信用评价等标准。健全完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加快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广泛开展信用动态评价。强化试点应用,推动试点地区依据主体信用等级开展差异化、精准化监管。创新信用场景应用,探索“信用+合格证”“信用+产品认证”“信用+保险信贷”等模式。对严重失信主体,落实联合惩戒措施,严格限制其参与展示展销、品牌推选、项目申报等。 在实施全链条监管方面,《规划》提出,要强化生产过程监管,对标“最严格的监管”,实施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构建“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动态管理名录,推广应用信息化手段,依据风险和信用等级实施分级管理、分类指导。同时,加快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制定出台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开证主体信用记录,推动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 此外,《规划》还提出,支持各类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第三方社会组织的优势,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强自律、提升能力,鼓励各地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行业协会参与法规政策宣贯、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绩效评价、问题隐患排查等工作。
广西梧州:倡导“诚信”打造“信用梧州”
日前,记者从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点工作会议获悉,梧州市多举措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良好成效,2021年综合信用指数在广西地级市排名第三。 去年以来,梧州市以信用制度建设为核心,加强平台建设,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并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作为打造城市形象、优化发展环境、创建文明城市的一项重要抓手,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 梧州市研究制定了多个行动方案和实施细则,在政府采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招标投标、招商引资、地方政府债务、统计、街道等重点领域,建立健全信用承诺制度、违法违规记录、责任回溯机制等,依法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梧州市强化信息归集,提升信息质量,对作出的行政处罚和许可实现100%公示。此外,梧州市在培育信用环境中积极开展信用宣传,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及“6·14”信用记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向群众广泛宣传诚信人物、诚信企业、诚信群体,营造守信光荣的氛围,为推进全市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会议部署,今年梧州市将继续健全信用承诺机制,加强事中事后信用监管,加大“信易贷”模式推广力度,通过深入推进全市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公平、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投资环境,提升梧州市城市信用监测排名。
商务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要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 加大对外贸企业支持力度
近日,商务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发布《关于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工作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和中信保公司各营业机构要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做好跨周期政策设计,加大对外贸企业支持力度。 《通知》指出,提高政治站位,将出口信用保险作为稳外贸工作的有力抓手。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稳外贸对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重要意义,密切关注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不平衡因素,引导企业用足用好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工具,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风险保障和融资增信作用,为促进外贸平稳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中信保公司各营业机构要切实发挥好政策性金融机构作用,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进一步优化出口信用保险承保和理赔条件,强化产品联动,支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积极拓展产业链承保,加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服务保障以及对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的支持力度,帮助外贸企业稳定信心、增强抗风险能力。 《通知》明确要做好跨周期调节,加大对外贸企业支持力度。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加大对绿色低碳产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品等的支持。着力提升对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和示范地、加工贸易产业园内企业服务水平。二是强化中小微企业支持保障。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及时深入了解中小微外贸企业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金融需求,完善地方统保平台,在保持政策连续稳定基础上,加大“一对一”服务精准直达,增强企业政策获得感。三是促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对传统外贸企业、跨境电商和物流企业等建设和使用海外仓的承保支持,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试点承保市场采购贸易,探索支持保税维修,探索将条件成熟的新型离岸国际贸易纳入出口贸易险支持范围。要结合不同领域服务贸易特点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支持政策。四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深化对产业链细分领域的精准服务,为大型骨干外贸企业、高科技企业、重点加工贸易企业、海运物流企业等提供多元化产品和服务。继续保持对纺织品、服装、家具、鞋靴、塑料制品、箱包、玩具、石材、陶瓷、优势特色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服务力度,支持边境地区资源加工产业链延伸发展。发挥好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作用,积极支持一批“小而美”、惠民生项目,稳步开展健康、绿色、数字、创新等新领域合作,培育合作新增长点,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五是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六是强化短期险保单融资支持。 据悉,2021年中国信保全年承保首次突破8000亿美元,实现83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7.9%;支付赔款18.7亿美元;服务支持客户突破16.2万家;出口信用保险保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20.3%;支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和投资1699.6亿美元,同比增长11.3%;为企业提供融资增信保额支持2213.3亿元,同比增长22.5%。
陕西西安:“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助推项目审批再提速
虎虎生风往前赶,追风赶月抓项目。虎年伊始,古城西安处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今年,西安市共安排重点项目897个,总投资2.5万亿元。其中,产业项目640个、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项目172个、城建及基础设施项目56个、生态环保项目29个,总体呈现产业占比高、科技含量足、项目质量好的特点。 2月16日,西安市举行“遇见新西安”系列招商活动启动仪式暨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大会,以高质量项目为西安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会上,西安发布确保一季度国民经济恢复性增长的若干措施,提出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重点项目手续办理,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互联网+容缺办理”等措施,力争一季度市级重点项目开工率达到40%、完成投资650亿元以上。 推动重点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提高审批效率至关重要。为进一步优化投资项目审批办理模式,压缩审批时限,西安市发展改革委梳理完善“一流程三清单”,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推动行政审批事项“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集成服务模式,实现审批流程规范化、服务标准化、方式精准化、事项清单化。同时完善项目“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对建设时间紧、工程任务重、实行审批制管理的政府投资项目,采取容缺受理模式,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上高质高效完成项目办理;对实行备案制管理的企业投资项目,企业通过陕西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行全程网上申报办理,不需再提供纸质资料,实现企业告知承诺、备案即办的模式。 “‘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是指基本审批条件具备、申报材料主件齐全,在其他条件和申报材料暂缺的情况下,项目单位承诺在时限内将材料补齐补正后,可先予受理审批的服务模式,有效破解了审批环节多、耗时长、互为前置等问题。”西安市发展改革委行政审批处处长魏克让说,通过实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模式,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极大压缩了项目前期办理手续的时限,为企业松绑减负,推动项目审批全面提速。 去年5月,西安市印发第一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可实行告知承诺制事项清单和可实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事项清单。以企业投资项目核准事项为例,在提交了告知承诺书、项目申请报告、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及审查意见等材料后,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可在出具项目批复文件前补充提交。目前,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分别压减至60个和35个工作日内,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项目审批实现3个环节9天办结。 “容缺并不意味着放松管理。各部门会加强和规范项目建设事中事后监管,完善信用联合奖惩机制,持续打造‘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魏克让说。 疫情期间,为保障防疫、民生等重点项目审批手续正常开展,西安市发展改革委开通行政审批绿色通道,采取“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模式,组织财政、住建等部门和相关专家开展线上评审,完成了港务中路保障性租赁住房、渭阳九路保障性租赁住房、秦汉里保障性租赁住房等三个“平疫结合”项目的审批工作。 “通过容缺受理和线上评审,大大提高了项目建设的推进效率。在进行土方作业,开始桩基施工的同时,我们同步办理各项手续,确保项目如期建成。”西安市房总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皇甫鑫说。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优化审批模式、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千方百计抢时间、赶进度、提效率,全面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复工、开工建设,以高质量项目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西安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
河南平顶山依据信用等级差异化开展市场监管
“将抽查企业比例、频次与其信用风险等级结合,提高随机抽查的精准性,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日前,平顶山市出台《平顶山市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助力“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优化。 《方案》明确,要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监管机制,提高随机监管的精准性,做到监管效能最大化、监管成本最优化、对市场主体干扰最小化。企业信用风险等级包括A(低风险)、B(中风险)、C(中高风险)、D(高风险)四个等级。 《方案》要求,要按照信用风险类别实行差异化监管,根据不同风险类别合理确定抽查比例和频次。A等级的市场主体,以企业自治为主,合理降低检查比例和频次,减少对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比例一般不低于1%;B等级的市场主体,按照常规比例和频次进行检查,“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比例一般不低于3%;C等级的市场主体,提高“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的比例和频次,抽查比例一般不低于10%;D等级的市场主体,列为重点监管对象,适当提高检查比例和频次,“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比例一般不低于20%。 《方案》强调,要不断加大联合惩戒力度,及时将企业违法行为和行政处罚结果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归集到该企业名下,向社会进行公示,用市场手段倒逼市场主体增强诚信守法经营意识,让违法失信者“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云南昆明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改革
近年来,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持续推进市场监管领域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改革,营造一流、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 压缩事项办理时限。申请人办证速度更快了,为企业经营节省了时间成本。如食品相关产品、化肥的工业产品许可证的法定办理时限是60个工作日,推行告知承诺制后当场做出行政许可。 缩减事项审批环节。许可程序由原来的受理、现场核查或专家评审、审核、发证4个环节缩减为受理、审核、发证3个环节,使企业能快速开展经营活动。 提高经营者诚信经营意识。实施经营许可承诺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的一项尝试,是服务企业发展的一项举措,既有利于进一步落实市场主体责任,培育自觉诚信经营的意识,增强守法经营自律意识,又有利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破解“以批代管”问题。昆明市市场监管局推行信用审批打造“承诺即入”新模式是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助推器”。为了确保监管到位和创新落实,昆明市市场监管局实行宽进与严管同时发力,对通过告知承诺取得许可的市场主体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信用监管。从事前的直接把关转变为事前的间接把关,通过事中事后监管,督促申请人兑现承诺,行政执法资源从事前审批环节转移至事中事后监管环节,进一步堵塞监管漏洞,极大提高了监管效能,强化“承诺后监管”,推动告知承诺闭环管理建设。 2021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按告知承诺方式发出《食品经营许可证》34522件、《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2305件、《药品经营许可证》1554件、《重要工业产品许可证》45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33件;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按告知承诺制发出《食品经营许可证》7608件(其中:销售类食品经营许可4658件、餐饮服务类食品经营许可2950件);《食品生产许可证》(低风险食品)70件,直营连锁经营企业总部通过承诺制评审2家。 下一步,昆明市市场监管局将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上不断发力,着力解决企业、群众办事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扎实推进告知承诺制等改革措施,在实现既准入又准营上不断扩大“场景图”,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推昆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