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甸满族自治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信用承诺书
宽甸春城物流有限公司 信用承诺书
辽宁东运集团有限公司 信用承诺书
失信修复是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
7月20日报道,福建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此前由于办税疏忽,未在规定期限内补缴税款及滞纳金,纳税信用等级被评为D级。受此影响,该公司一度无法参与投标。当地税务局接到该公司纳税信用修复申请后,利用信息系统,查找扣分原因,帮助企业完成补救流程,修复失分,使企业2019年的纳税信用等级回升至B级。统计显示,今年福建全省共有1.8万家企业通过纳税信用修复实现了纳税信用提档升级,其中6412家企业信用等级升至A级。 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大众创业,市场准入门槛大幅降低,登记注册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宽进”的同时,“严管”措施也在不断完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企业进行联合惩戒。来自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2月底,各部门共签署51个联合奖惩合作备忘录。 从全面完整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角度来看,惩戒失信实际上并非事情的全部。一方面,一部分企业由于对法律法规不熟悉或无心之失,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甚至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致使其经营活动受到极大限制,甚至有可能因此无法存续。另一方面,针对那些已经发生的失信行为,如何“鼓励和引导不良信息主体主动改正违法失信行为”,也是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近年来,各地相继建立了失信企业信用修复机制。越来越多的地方给知错能改的企业送去一粒“后悔药”。从各地发布的信用修复办法来看,都对相关适用范围和具体条件进行了细致的规定。相关企业应该珍惜信用修复这粒来之不易的“后悔药”,守法经营,不再失信,给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国家层面也在不断探索信用修复机制,让失信企业有“路”可走。统计显示,信用修复机制实施以来,大约有70万户企业实现了评定档次“升级”。接下来,相关部门还需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和实施细则,严格操作规程,防止出现信用修复领域的腐败现象。 各地建立失信企业信用修复机制,是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也是监管部门依法行政、增强服务意识的必然要求。注重信用激励和信用修复,促进惩戒、教育、修复之间的平衡,才能积极引导全社会真正树立知信、守信、用信的观念。这无论对于国家还是社会来说,都意义重大。
中资协信用评级机构评价结果出炉 大公国际垫底
7月20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以下简称“中资协”)发布2020年度信用评级机构评价结果,其中,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公国际”)综合素质得分及最终得分均位列10家评级机构最低。 据了解,本次2020年年度评价结果分为综合素质得分和最终得分两部分。其中,综合素质得分由基本素质、评级质量、监管评价得分加权汇总形成,反映了评价期内信用评级机构的整体评级能力。 而最终得分在综合素质得分基础上,由评审专家根据评价对象在评价期内是否发生重大信用评级事故、是否存在人员或机构违规等方面的问题,按照问题的性质、发生频率以及后果,对相应信用评级机构进行减分,反映了评价期内信用评级机构的整体评级表现。 本次评级结果显示,大公国际综合素质得分和最终得分分别为65.84分和56.56分,两项得分均位列10家评级机构最低。事实上,这并非大公国际首次垫底,2018年,大公国际两项得分均排第10位。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为更好地服务于保险行业,促进信用评级机构评级质量持续提升,充分发挥外部信用评级在维护保险资金安全方面的作用,中资协根据监管规定及相关自律规则,组织行业力量,从保险机构投资者角度,对10家为保险资金投资提供信用评级等专业服务的信用评级机构开展自律评价。 此外,中资协表示,2019年,信用债券市场违约达到历史高值,各监管机构均加大评级机构监管力度。2020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更加严峻复杂,对整个评级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维护保险资产安全运行,有效防控风险,仍需进一步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测分析和自律管理。 在市场竞争加剧,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中资协建议,一是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对信用评级的重大失真行为从严从重处罚;二是加强对评级结果的监控,定期公布各评级机构的评级质量检验结果;三是加强评级机构自律管理,进一步明确评级机构信息披露义务及责任,保障评级程序执行的合规性;四是明确私募债和非标产品等评级报告、跟踪评级报告的披露要求;五是加强与投资人交流,进一步探索为投资人提供差异化服务的机制与措施;六是评级机构需在人才培养、信息化系统建设、内控管理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扎实地提升基础素质。
丹东市振兴区福斯特幼儿园信用承诺书
丹东市振兴区华彩幼儿园信用承诺书
丹东鹿羚庄酒店有限公司信用承诺书
丹东市振兴区加贝卓尔幼儿园信用承诺书
7项补贴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7月20日,从市人社局获悉,为积极落实省、市鼓励就业创业政策,市人社局出台7项补贴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用人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招用2020届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按其为高校毕业生实际缴纳社会保险费(不包括高校毕业生个人缴纳部分)给予最长12个月的社会保险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招用2020届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按其为高校毕业生缴纳的最长6个月社会保险费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受理期限截至2020年12月31日。就业见习补贴。2020年丹东市就业见习指标300人。见习期3个月,每月给予每人1000元的基本生活费和每人150元的指导管理费,鼓励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应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对实现就业的按照每人2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就业创业服务补助。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发放范围包括我市高校已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应届毕业生、有就业意愿并积极求职的残疾高校毕业生、低保家庭高校毕业生。创业场地补贴。在创业孵化基地以外初次创业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给予每人3000-10000元补贴。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对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后缴纳的社保费,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技能提升补贴。企业新招用离校2年内高校毕业生,按月给予职业培训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其中,农村户籍和符合困难条件的,补贴标准可上浮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