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公示信息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站内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高考志愿咨询鱼龙混杂,“天价”服务或是诈骗陷阱
      高考过后,填报志愿成为考生和家长最关注的话题,一些良莠不齐的“咨询师”“规划师”也活跃起来。专业人士提醒,志愿填报专业性强,目前这一领域鱼龙混杂,广大考生选择咨询服务时要擦亮眼睛。  高考志愿规划师突击培训,有的只需“三天两晚”  近年来,越来越多考生热衷高考志愿咨询。“2020年,一个40多人的毕业班中,几乎一半学生参与了咨询。”从业30余年的高中教师龚老师说,“咨询费四五千元。”  这些“出谋划策”的高考志愿规划师,水平如何?  一家高考志愿规划师培训机构负责人邝老师说,“零门槛”就能学,机构还可以代为申请“高级高考志愿填报师证书”。  听到记者说“对大学专业不熟”时,邝老师痛快地说,只要能熟练使用电脑,训练一下推销能力,就能上岗。  除了门槛低,相关人员的培训时间也很短。记者在多个高考志愿规划师培训机构主页上发现,规划师的培训时长不等,最长不过一个月,短的线下培训班只需要“三天两晚”。  刚需之下,高考志愿规划成“热门生意”  近年来,我国多个省份实行“新高考”模式,采用“专业+院校”平行志愿填报形式。在新模式下,多地考生最多能填报上百个志愿。  中华教育改进社副理事长蒋永红认为,我国有3000多所高校,除了“双一流”等评价标准之外,考生还关注地理位置、专业水平、就业前景等,这让高考志愿填报有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有“志愿填报”服务的企业1500余家,近八成成立时间不足三年。  记者了解到,这些咨询企业的“核心资产”是各高校专业的考分数据库,但咨询的费用却各不相同。以志愿卡为例,价格为200元~600元不等,考生输入成绩、目标城市、专业等信息后,系统会自动生成相应的报考方案;而志愿规划师线下“一对一”服务,收费在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  吉林省一家高考志愿规划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2021年报考季,5人组成的团队就有近200万元的收入。“5分钟出方案,一人一天赚几万。”  高考志愿填报需要擦亮眼睛  面对鱼龙混杂的高考志愿咨询,2021年教育部发布预警称,谨防“高价志愿填报指导”诈骗陷阱,目前没有任何招生考试机构、高校与社会机构或个人开展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合作,切勿轻信所谓的“天价”志愿填报指导服务。众多考生和家长也在呼吁完善促进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服务。  南开大学招生办主任金柏江介绍说,高校招生办根据考生特点提供更精准的志愿填报咨询,结合就业情况可以把专业前景讲解得更透彻。金柏江说,许多大学每年志愿填报期间都会举办线上线下咨询,也会在直播间回答考生提问,方便考生对学校有更全面的了解。
    07/01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警惕!毕业生要远离五个求职陷阱
      又到毕业季,为避免求职者上当受骗,人社部门6月28日发出提示:高校毕业生要远离五大求职陷阱。  陷阱一:不规范招聘。不要毫无防备地就把自己的简历等材料交给招聘单位,不要通过小广告、社会人员等渠道落入招聘骗局。  陷阱二:不签订劳动合同。如不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或就业协议,求职者的人事档案、户籍等人事关系就无法转入工作单位及所在的城市。而这些关系的办理涉及求职者的切身利益,如办理社会保险、购买经济适用房、评审职称等。求职者应主动要求用人单位解决这些问题,有需要的可以通过当地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人事档案、户口等关系的接收。  陷阱三:预先收费。如果出现一个不熟悉的单位提供高薪酬时,求职者应该引起注意,因为不少不法人员企图利用高新待遇的幌子,骗取求职者所谓的押金、培训费、服装费等。对有些单位提出的类似收费要敢于说不。  陷阱四:窃取创意。一些设计公司或营销公司要求应聘者做案例,进行创意阐述。这些公司并无实际岗位,求职者不仅会损失自己的劳动成果,还会失去别的工作机会。  陷阱五:误入传销。求职者在求职的过程中如遇到用人单位对你非常主动,并要你介绍朋友和同学一起加入时,要想想“天上不会掉馅饼”这句话。  针对常见的求职陷阱,人社部门给出防范办法:一是拒交各种名义的费用;二是不轻信许诺到外地上岗;三是不要将重要的证件作抵押;四是掌握劳动法规和相关政策;五是多种途径了解公司的背景;六是谨慎签订劳动合同。
    06/30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花钱可补录、低分能“跳档”录取……这些涉高考诈骗套路要警惕
      目前全国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及录取工作接踵而至,一些不法分子也在此时动起了“歪脑筋”。“预留名额”就是一种常见的涉考诈骗话术。前不久,北京一中院就公布了这样一起案件。  谎称托关系、“预留名额”骗了9名家长  前不久,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网公布一起涉考诈骗案件。被告人刘某谎称自己与多家知名高校有内部协议,可以通过“预留名额”“托关系”等多种方式,帮助高考分数未达到相应高校录取分数线的考生进入知名音乐学院或者国外名校就读,并承诺办理不成全额退款。  北京一中院刑二庭副庭长刘璐:被告人刘某他本身是一个教育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很多受害人都是培训机构的学员和家长,这些学员在参加培训的过程当中,刘某就有意地跟大家宣称说自己从事了教育行业很多年,与一些高校都有合作,然后也会得到一些计划内的预留名额,这些学员如果通过他去运作,就可以不通过高考直接被名校去录取,那么很多家长和学员也是有一种投机和侥幸的心理,同时也是在教育机构进行了培训,觉得他应该有这样的能力和人脉,就轻信了刘某。  最终刘某骗取9名高考学生家长共计80余万元。被告人刘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一万元。  北京一中院刑二庭法官助理魏晓田:对于高考诈骗类的案件,我们一般在审理的过程中会根据诈骗多次的情节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对被告人酌情予以从重处罚。  误信“高考加分”家长被骗130余万元  几天前,浙江省瑞安市人民法院也披露了一起高考诈骗案件,2019年12月,林某听朋友介绍周某有门路可以弄到一个保送浙江大学的名额,便加到周某的微信。周某告诉林某自己有熟人在浙大,需要一笔8万元的联络费。收到钱之后,周某自己将钱挥霍。  尝到了第一笔“甜头”且见林某深信不疑,周某陆续告诉林某“给领导送礼需要10万元”“以学生名义向校方捐款150万元可以额外加分”。为消除林某怀疑,周某又创建了一个微信账号,自导自演,每隔一段时间将聊天截图发给林某。  此外,周某还在网上找人伪造了浙大奖励审批表、招生资格审批表、教育部批复等文件,让林某误以为“上浙大”这个事情,已经办得差不多了。  2021年9月28日,被告人周某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据统计,2019年12月至2021年9月期间,被告人周某骗取被害人林某钱款共计1343505元。  浙江省瑞安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员额法官蔡蕾:达到了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我们综合了这个被告人周某能够自首、自愿认罪认罚等情节,最后认定他构成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9万元,同时他责令退赔被害人的经济损失。  反诈中心总结话术套路考生家长擦亮双眼  高考骗局虽然花样繁多,但骗子的伎俩并不高明,之所以屡屡得手,只是因为营造了“内部有人、有关系”的神秘感,迎合与利用考生和家长的焦虑情绪。各地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民警也总结几种“诈骗套路”,提醒考生和家长。  不法分子对考生及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和家长的钱财。也有嫌疑人在考前就用各种借口,让家长交钱保留名额。还有一些骗子谎称有特殊关系,可以购买“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  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王东旭:正规的考生招录平台,并不存在所谓的内部名额,也不会收取任何的附加费用。如果遇到收取附加费用的情况,请第一时间向官方平台进行核实,并请拨打96110进行报警。  不法分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或者发送相关的录取短信,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  浙江省瑞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反诈中心民警林友岳:凡以收取保证金、录取费等名义的信息和电话均是诈骗,切勿相信。  高考后,不法分子会通过冒充教育部门工作人员、高校工作人员,主动与考生、家长联系,并准确报出考生的学籍信息,骗取家长或学生的信任,以领取“教育补贴”需先“激活账户”为名,让其带着银行卡到ATM机上操作,从而盗取其银行账户上的钱,或者直接谎称手上有项目,可以为考生申请大学助学金,要求家长先交报名费。  浙江省瑞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反诈中心民警林友岳:任何与高考相关的款项发放均不会通过ATM机进行。当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时,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  每年招生期间,都会有人自称有办法让低分学生能跳档到高分学校录取,或者有些不法分子制作假证件,假借高校自主招生、定向招生、“自费生”“国防生”等名义,谎称其有内部指标、机动指标、高校自主招生指标等可保送学生上名牌大学,很多考生和家长轻信后被诈骗。  浙江省瑞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反诈中心民警林友岳:考生分数没到投档线是无法提档的;不符合条件的根本不可能获得保送资格;军校招生无内部指标,更不会计划外扩招。不要相信犯罪分子虚假话术。
    06/30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保价耍心眼?别让赠品变“憎品”
      刚买到的酱油降价了,想申请保价,却发现原本的赠品秒变15元;300元的价差,平台只保价30元,因为赠品的价格为270元……近来,各大购物节、电商节你方唱罢我登场,商品的售后问题随之成为重灾区,其中有关“保价时赠品也算钱”的投诉引发不小关注。  顾名思义,赠品就是免费赠予物。订单里标价0元的东西,在保价环节忽然摇身一变成了有价商品,而且价格高低全凭商家一张嘴,这个“变身术”玩得真叫高明!然而,事实上“保价时赠品也算钱”既违背了诚信经营原则,法理难容;对商家来说,搞挖坑式、算计式促销也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必须予以纠正。  所谓“保价”服务,即平台承诺,针对同一店铺的同一商品,购买后在一定时限内(一般是七天或者十五天)如出现降价,由保险赔付消费者差额。然而,由于赠品的身价和功能随着商家的需求不断变换,其“秒变”出的身价填补了商品的差价部分,让“保价”沦为了空头支票。  如果赠品涉及价格问题,平台就应在价格保护条款中明确“保价时赠品也算钱”,并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确保消费者下单时充分知情,让消费者自主选择是否继续消费。平台未就相关内容进行显著提示,在消费者提出保价时却强制其接受赠品价格,限制了消费者获取全额价差补偿的权利,也限制了消费者自由选择是否需要赠品的权利,在法律上属于无效格式条款,也明显有失公平。此外,售货后根据需要随意给赠品定价,以便将差价缩小在可控范围内,如此“保价”等同于搭售“有价赠品”,也违反了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规定的,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  违法必究!确保赠品免费,确保“保价”服务兑现承诺,有关部门应加大市场监督力度、畅通投诉渠道,对类似违法行为及时予以纠正,并施以惩戒,以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退一步讲,商家在赠品和“保价”服务上玩套路,明显得不偿失。商家主动送赠品,无疑为了增强用户黏性,增加好感。“保价”并非标配服务,商家纷纷选择这一服务,同样是为了博得用户好感。对消费者来说,赠品也许“鸡肋”也许实用,无论如何并不吃亏,而“保价”服务,又为他们买了一份放心,这些本是买卖双方皆大欢喜的好事。但在投诉案例中,赠品在保价时变为有价商品,好像是渔人垂钓的诱饵,不仅一举抹杀了消费者的好感,甚至会引发憎恶感。  平心而论,货比三家这件事在当下已接近零成本,除了需要花费些时间,消费者只要动动手指,商品所有信息都能一目了然。哪个平台哪个店铺想通过虚晃一枪、偷梁换柱来蒙骗人,纯属自欺欺人。消费者吃亏上当也许未必都会去维权,但对“赠品”的反感会积淀下来,对这个商家不诚信的印象会沉淀下来。本身愉快的交易关系,因为赠品和“保价”这样本该是锦上添花的事变了味,哪头是便宜哪头是吃亏,值得商家仔细掂量!
    06/27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高考放榜在即 警惕诈骗陷阱
      2022年全国高考已拉开大幕,考生们迎来人生中的一次大考,备受社会关注。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趁机动起了“歪脑筋”——在填报志愿、录取等环节纷纷设“坑”,实施诈骗。高考成绩放榜在即,记者梳理了一些常见诈骗套路,广大考生和家长谨防上当受骗!  套路一:“山寨版”招生网站  不法分子假冒、仿冒高校或官方招生机构和学校网站、公众账号,并编造散布虚假信息等对考生和家长实施诈骗。  提醒:每年具有本专科招生资格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都会在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考生和家长可通过登录教育部官方网站“文献”栏目下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进行查询核实。广大考生在网上查询高校招生信息时,请认准“官网”标识,谨防山寨账号或网站骗局。  套路二:“提前录取”交费  录取环节中,不法分子往往以大学招生办的名义通知考生及家长,声称本学校为“提前批次”招生,如果想被录取,需要提前缴纳学费。否则或被退档,无法录取,后果自负。  提醒:提前批次录取主要针对军事、国防、艺术类院校考生,录取工作全部实行异地远程网上录取,由专门的计算机系统按志愿和投档规则投档,不受任何人为因素影响。对于收到的任何以招生为由要求提前交纳学费的电话或者短信,可通过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录取信息,以免上当受骗。  套路三:“内部指标”补录  不法分子通过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等方式,假冒高校招生人员、校领导亲戚等,与考生及其家长取得联系,谎称手中掌握高校“内部指标”“机动名额”“定向招生计划”“低分高录”“补录”等实施诈骗。  提醒:高校招生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高校招生计划由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统一向社会公布。未经有关省(区、市)公布的招生计划一律不得安排招生。高校在招生省份未完成的招生计划,须通过公开征集志愿录取。高考录取过程中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  套路四:伪造录取通知书  不法分子通过寄送自行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诱骗考生或家长将学、杂费打入指定银行账号。  提醒:考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可通过报考院校官网查询录取名单,也要及时通过官方认证或教育部门发布的查询平台对录取结果进行核实确认,避免上当。
    06/24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教育部门发布预警 提醒家长谨防高价志愿填报指导诈骗陷阱
     高考之后,填报志愿成为考生和家长的一件大事。有人说“七分考,三分报”,考生和家长对志愿填报十分重视,于是一门生意应运而生──高考志愿填报指导。这项服务颇受家长的青睐,但是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的收费不禁令人生疑──这靠谱吗?  家长心态“浪费”钱也不能“浪费”高考分数  天津市河西区的李女士刚为女儿报名了一对一高考志愿填报指导课程,花费19800元。“我没报最贵的,还有的家长报了四五万元的一对一服务呢。”李女士说,“这是以前孩子补课的教育机构开设的指导课程,我觉得咨询老师说得很有道理,填报志愿和考试成绩一样重要,高考成绩,一分都不能‘浪费’。”  李女士宁可“浪费”钱也不能“浪费”孩子高考分数的做法引发关注,“太贵了,简直是天价。”“花这么多钱就为报志愿,值吗?”“学校老师不是也能指导志愿填报吗?”“别再是智商税吧!”在周围同事的质疑声中,李女士也开始担心起来:高价的指导真能帮得上忙吗?  高考成绩下来之前,各类报考服务便瞄准了考生和家长,大量信息纷至沓来,压得家长喘不过气来。近两年很多省份实行新高考政策,合并本科批次,实行“专业+院校”“平行+顺序”等多线录取模式,一系列变革让家长和考生多了一份焦虑。于是,一些家长和李女士一样,选择花钱寻求外力帮忙。  记者调查高考志愿规划服务没有收费标准  记者调查发现,为家长和考生提供咨询服务的专业老师有一个特别洋气的名字──高考志愿规划师,2020年我市实施新高考改革后,不少于30家培训机构推出这项服务。  记者联系上一家名为“天津北洋升学规划服务中心”的机构,接受采访的王老师说:“我们公司有6名高考志愿规划师,收费在6000元到10000元不等。目前已预约的家长有20多人,但还未到预约高峰。”  高考志愿填报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学生个人情况以及各地区各院校方面的信息。记者发现,几乎每家开设志愿填报服务的机构都宣称自己有完备的大数据系统,掌握全国所有院校历年录取信息。吸引家长的正是推销老师关于报考统筹安排的理论以及大数据系统的数据。  王老师在采访中坦言,目前高考志愿规划服务没有收费标准,高考志愿规划师也没有正规的资格证,“这个行业经验比证书重要。目前,行业内部从业人员的水平良莠不齐。”  记者从天眼查上查询,发现这些培训机构的经营范围多为教育信息咨询、商务信息咨询等,并没有高考志愿填报等内容。这些机构大多是实施“双减”政策后由课外辅导教育机构转型而来的产物,专门从事过招生工作的老师并不多。  特别提醒谨防高价志愿填报指导诈骗陷阱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高考志愿规划师并未列入人社部公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不算是一种职业,更谈不上资格认证等。在天津市经营范围自主申报辅助查询平台上的经营项目目录中,记者也没查询到“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或与其相关的业务。  另外,高考志愿规划师的资质、服务定价以及服务流程,都尚未形成行业标准,定价基本上是机构自己说了算,行业监管方面也存在空缺,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出现家长投诉无门的情况。  在教育部官方网站上,记者看到一则2021年6月16日发布的预警,教育部表示,目前没有与任何招生考试机构、高校、社会机构或个人开展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的合作,切勿轻信所谓的志愿填报指导服务,提醒家长谨防高价志愿填报指导诈骗陷阱。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张立平提醒家长,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的高考志愿规划师。不可否认,有些专门从事高考志愿填报研究的机构,对于高等学校招生机制和原则做了大量的分析,可以为部分学生提供咨询意见,但并不是所有的机构都有相关教育资质和志愿填报指导的能力。高考志愿填报是有章可循的,市教育招生考试院会发布高考成绩统计情况和近年来各高校录取分数情况,家长可以根据学生在全市的排名,近三年的控制线、投档线、最低录取分数线等信息选择学校和专业。家长和学生也可以参加教育部门、考试机构和高校组织开展的考生志愿填报指导服务活动等,获取专业、规范和科学的指导。
    06/23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把个人信息“安全堤”筑得更牢
      置身移动互联时代,人们在享受智能设备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一些场景中面临个人信息泄露风险。随着时间推移,这样的风险日益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  一些App声称看视频、玩游戏甚至走路都能赚钱,但用户想提现却难上加难,还容易泄露个人信息;新型不法软件图标透明、没有名称,在手机屏幕上十分隐蔽,不仅不停推送广告,还会收集并转卖用户隐私信息;在处理废旧手机和平板电脑时,一些回收者违规恢复原物主的个人信息和资料……一段时间以来,有关报道频频进入公众视野。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话题引发关注,正说明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不容小视。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早已是社会共识。从相关部门对个人信息保护开展一系列专项治理,到拟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遏制数据使用乱象,再到要求相关企业建立个人信息保护“双清单”……近年来,个人信息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相关工作成效显著。去年11月实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安上了法律“安全锁”。目前,我国已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涵盖民法典、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电商法、网络安全法、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等。  如今,随着技术的演进、网络应用的迭代,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的角度来看,人们正面临着比以往更加复杂多样的信息使用场景。与之相应,非法采集、盗取个人信息的行为和手段也更具欺骗性、迷惑性。这些都给监管和治理增加了难度,带来了挑战。仔细推究,造成信息泄露的主要原因往往在于:前期未经同意擅自收集用户信息,或者过度索权、超限收集;后期对信息处理不当,甚至为了牟利出售信息。这启示我们,守护个人信息安全要有整体思维、系统思维,必须紧盯信息采集、储存、共享、披露等各环节,进行全链条管理。  筑牢信息安全边界,需要凝聚众力,相关部门、行业、平台和用户应共同作为。对于违法违规现象和行为,监管部门应加强治理,及时予以惩处。对企业和平台而言,理应秉持“合法、正当、必要”“最小够用”等收集和处理用户信息的原则,加强自查自律,谨守法律红线。作为用户,也应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敢于善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多措并举、久久为功,方能织密个人信息安全防护网,尽可能减少信息泄露带来的危害。  个人信息保护任重道远,仍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以务实举措推进个人信息保护工作。例如,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规范》征求意见稿,要求回收废旧手机等涉及个人隐私的电子产品时,回收经营者应当面清理用户个人信息,且不得向第三方透露客户相关信息。又如,深圳发布并实施《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对App“不全面授权就不让用”、大数据“杀熟”、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等行为给予重罚。这些尝试和努力,有益于在新形势下解决问题、破解难题,值得参考借鉴。  个人信息保护成效关乎人民群众利益,关涉全社会信息安全。第四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持续发力、攻坚克难,为个人信息安全筑牢堤坝,才能让人们安心遨游缤纷多彩的数字世界,也才能护航互联网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06/22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养老诈骗套路多 要“捂紧”养老钱包
      在巨大的养老需求面前,不法分子抓住老年人网络知识不足、辩识能力不强等特点,打着“服务老人”“关爱老人”“投资养老”的旗号,盯上了老年人的养老“钱袋子”。其诈骗手段和套路花样百出、环环相扣,具有极大的迷惑性,不少老年人就此落入“套”中,导致辛苦积攒的“养老钱”血本无归。  老年人的事,再小也要当大事。今日,广东梅州法院通报了涉养老诈骗案例,揭露养老诈骗套路,帮助老年人及其家人子女增强法治意识,提高识别和防范养老诈骗手段能力。  “我们会安排讲师以‘AB会’模式,A会讲课、B会推销,向中老年顾客销售双休溶酶因子。”被告人肖某在供述中交待。  先用邀约话术招揽中老年顾客参加“双休溶酶因子”的诊疗推销会,由虚构专家身份的讲师使用编造的视频向中老年顾客讲授健康知识,现场提供免费血液检测;接着通过虚拟的香港细胞基因检测中心网站后台制作虚假的检测报告,专家讲师利用虚假检测报告分别单独向各顾客讲解检测情况,并虚构双休溶酶因子对疾病的治疗、康复功效,骗取顾客的信任,高价向顾客销售双休溶酶因子。一群不法分子就是用这种手段,以进价20多倍的价格向大批中老年人销售“双休溶酶因子”5072盒,骗取金额1100多万,从中牟取暴利。  经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肖某等11人采取了捏造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目的是为了使老年人陷入错误认识,将没有相关治疗功效的保健品错误地认为能够治疗或改善其相关疾病,而自愿以高价购买、交付财物,被告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明显,且数额巨大,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法院遂依法判决肖某等11人犯诈骗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到二年不等,并处罚金200万元到5万元不等。  法院指出,针对中老年人健康需求的诈骗手段,其套路和诈骗“脚本”可谓层层递进:  第一步通过虚构专家身份,利用虚假宣传资料、视频等向中老年人传播产品相关的健康保健知识;  第二步以免费发放粮油米面、承诺免费旅游等方式,诱导中老人参与健康检测,捏造或夸大中老年人健康问题,引发中老年人对自身的健康状况的担忧和焦虑;  第三步虚构产品功效,诱导老年人对不法分子宣传能够“对症下药”的高科技产品或保健品产生购买需求,最终将老年人的“养老钱”“看病钱”一掏而空。  法官提醒广大中老年人:切莫贪图小利,轻信所谓的专家、权威、高科技,盲目尝试各种药物和保健品,以免伤身又伤钱。身体不适要及时告知子女亲属,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和保健方式,才能真正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06/21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假平台先免费,后面可“真贵”:新骗术盯上实体商家
      搭建虚假电商平台,制造商家入驻假象,步步引诱受害者投资……一种主要针对传统实体行业商家的互联网新骗术迷惑性强,亟须引起警惕。  投资40余万一场空  “刘总您好,我是D公司的客服,我们是做互联网运营推广服务的,了解您有这方面的需求,我们可以帮您搭建电商平台,免费做线上线下推广……”  以前接到广告推销类的电话时,四川的刘某都会习惯性拒绝并挂断。2020年9月,一通关于“互联网运营推广”的电话打来时,刘某犹豫了,考虑到想拓展自己的业务,便抱着试一下的心态答应了。  D公司经理周某线下约见刘某,提出通过免费提供运营推广服务,为刘某打造一个电商平台,并吸引其他商家入驻。“商家入驻需要缴纳入驻费用,我们按照三七分,我们三、你们七。入驻的商家如果在平台产生交易,你也会从中获得一定的收益。”周某说。  有推广,又有收益,刘某觉得这个生意可行,便与D公司签署合同。几日后,网络平台搭建完成,刘某爽快地支付了3020元以购买域名,并获得两张域名证书。  网络平台刚搭建不久,上海某科技有限公司联系刘某,表示有多个商家想入驻该网络平台,但服务器只能容纳50家,其余商家入驻失败,还提出平台支付有风险等问题。在D公司指引下,刘某先后购买服务器、安全控件和办理商品备案资格证等才解决问题。  安徽某科技招商公司联系刘某,提出平台存在安全风险,继续以商家无法使用平台等理由,让其在D公司扩容服务器、防火墙等服务。  刘某对D公司深信不疑,为解决平台的各种问题,先后花掉40余万元。2020年12月,当刘某再次联系D公司时,发现D公司已被公安机关查封。他恍然大悟,自己被骗了。  受害者多为实体行业商家  2020年11月,湖北警方与四川警方联手,一举捣毁D公司的两处窝点。据介绍,经审计,D公司一年内涉案总金额达3600余万元,受害者超100人,遍布全国各地。  承办此案的湖北省公安县检察官介绍,此类以免费提供电商运营服务为名义,不断收割受害者钱财的诈骗案件并不多见,诈骗套路环环相扣,具有很强迷惑性,大部分受害者后知后觉。  “当时我去了D公司,见到经理周某,参观了整个公司的环境和运行状态,周某还在公司专门组织会议向我详细介绍了他们的专业优势。”刘某告诉半月谈记者,当时完全没想到这会是一个诈骗公司。  检察官告诉半月谈记者,该电商平台并不具备正常的联网、入驻、交易等功能,平台上的商家、交易数据、动态信息等都是D公司团伙为迷惑受害者,通过技术手段虚构操作的假象。  该案中,电商平台搭建不久,便有招商公司向受害者咨询,以入驻电商平台为名义,提出平台存在“服务器容量不够”“支付出现安全警示”等问题,诱骗受害者购买服务产品。  在此期间,受害者并非只投资不获利,但投资远大于收益。民警介绍,刘某通过平台提现共获得8万元的商家入驻款项,他认为通过继续投资,解决平台的问题可以获得更多收益,但没想到D公司、招商公司、商家竟是一伙人。  检察官介绍,受害者多为从事传统实体行业的商家,他们对互联网一知半解,但又有网络推广的迫切需求,因此成为诈骗团伙的目标“客户”。  民警和检察官说,近年来,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施的新型网络犯罪活动多发,需要加大打击力度。同时,面对类似本案中所谓“三七分高收益”的诱惑,要提高警惕、认真分辨。
    06/20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高考后 谨防八类诈骗“陷阱”
      紧张的高考结束,各种借着高考为由头的诈骗手段也随之而来,从提前查分、花钱获得补录名额、填报志愿指导,到暑期兼职刷单赚钱……骗子们时刻变换手法实施诈骗。6月14日,甘肃省兰州市公安部门发布八类高考诈骗套路解析,希望考生和家长们能够增强防骗意识,不要落入高考诈骗陷阱。  “提前查分”骗局  高考完,学生和家长最想知道的必然是分数,于是诈骗分子会利用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通过家长群、考试群、手机短信等渠道发送“提前查询分数”的虚假广告链接实施诈骗。链接中会要求填报身份证、准考证等相关信息,并交纳一定的查询费用,一旦上当不但会有财产损失,还会泄露个人信息。警方提醒:考生及家长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  “补录名额”骗局  “补录”骗局常常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骗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也有嫌疑人在考前就用各种借口,让家长交钱保留名额。还有一些骗局中,骗子也会谎称有特殊关系,可以购买“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警方提醒: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100%是诈骗。  “补助金”骗局  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考生身份信息后,假冒教育部门工作人员等身份,以符合“奖学金”或“高考补助金”资格为由,骗取押金或手续费。警方提醒:当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时,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  “填报志愿指导”骗局  不法分子假冒“权威专家”,自称掌握“内部大数据”,利用中介或网站、App等对考生进行志愿填报指导骗取钱财。警方提醒:填报志愿可在网上寻找参考资料帮助,但对于收费的指导一定要提高警惕,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勿让骗子乘虚而入。  “伪造录取通知书”骗局  骗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类似骗局还有制造虚假的钓鱼网站,骗子的目的就是骗取学生的生活费、学杂费。警方提醒:此类骗局中,骗子的准备工作都会非常专业。不仅会使用和原学校相似的校徽、logo,还配备了所有的课程资料,填写的大学地址也和正版一模一样。为此,考生和家长在登录学校和教育部门网站时,一定要有鉴别真伪的意识。要通过官网认证的链接或学校、教育部门官方发布的网址进入,转账汇款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账号真伪。  “兼职刷单”骗局  骗子以高薪诱惑学生,抓住涉世未深和急于挣钱的心理,让学生暑假在网上帮忙刷单。警方提醒:切记所有刷单都涉嫌诈骗,也是违法行为,请大家不要贪图小利落入诈骗犯罪分子的圈套,如需兼职一定到正规平台或者中介。  “租号赚钱”骗局  微信号出租几天,就有几百块到手,这样不劳而获,躺着稳赚不赔的好事,让学生不免心动,但是你出租的微信号可能被不法分子用来实施诈骗、洗钱等犯罪活动,而你一不小心就会成为诈骗团伙的“帮凶”。警方提醒:在找兼职的过程中看到任何类似“租售微信”“出租QQ号”“借用身份证”等信息都要提高警惕,不要被一些蝇头小利所迷惑。  “缴费”骗局  骗子以学校老师等身份要求家长尽快将本学期学费打到学校财务账户(其实是骗子的个人账户)上,并声称如不及时缴费将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警方提醒:遇到此类情况,不要盲目相信,及时通过电话或其他联系方式与子女联系,确保信息真实。警方提醒:考生和家长牢记接电话,不管是谁,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只要一谈到是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一律挂掉;所有短信,但凡让点击链接的,一律挂掉;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06/17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