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公示信息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站内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信用 > 行业信用
  • 山东青岛:出台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效能18条措施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成长的“沃土”,知识产权保护作为营商环境的基础保障,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日,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出台《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效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就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效能、支持创新主体和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并从3个方面部署了18项工作任务,不断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品质服务和高效益运用,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  在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质量方面,《若干措施》提出要开展企业商标品牌价值提升专项行动,培育“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新兴品牌,推动大型“龙头企业”等打造国际知名品牌,支持“传统品牌”创新升级;实施“专精特新”企业专利导航工程,建立健全政府、企业、服务机构之间的专利导航供需用对接机制,促进创新链和技术链深度融合;积极推进专利开放许可工作,鼓励专利技术通过省级平台公开发布,降低中小企业专利技术获取门槛和交易成本;做好优势示范企业梯队培育,支持企业参加优势示范企业申报,打造知识产权强企建设第一方阵;实施“地理标志品牌+”专项计划,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区域品牌,探索地理标志“标志-产品-品牌-产业”发展新路径;开拓知识产权国际化交流合作,围绕企业海外业务拓展,强化企业知识产权国际化宣传,发挥区域品牌引领带动作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发展成果。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方面,在质效上聚焦发力,加快推进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建设,提升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能力;推进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试点工作,建立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简易案件书面处理机制,增强基层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实施《青岛市企业知识产权保险扶持项目管理实施规程》,帮助企业降低侵权风险和维权成本;规范专利、商标申请及其代理行为,做好非正常专利申请核查、打击商标恶意抢注工作;加强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加强重点商品、重点领域及关键环节执法,严厉打击知识产权违法行为;推进地理标志示范区创建,建立健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动态管理机制,推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覆盖率达到50%以上;支持企业开展海外维权,指导企业开展海外知识产权风险评估和安全预警,开展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能力提升培训。  在创优知识产权服务水平方面,建立青岛市知识产权智库,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解决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特色化服务,增加高校院所、产业园区专利信息服务网点,完善海洋、橡胶产业专题数据库,开展对科技型、创新型、专精特新、高新技术等企业点对点服务;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创新发展,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的作用,服务创新主体不少于200家,引导知识产权服务链上下游多业态协同发展,打造业态多样、优势互补的服务链;深化专利权质押贷款服务,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助力企业实现“知产”变“资产”
    05/16 行业信用
  • 山东:构建省市一体化公共信用信息平台 155亿条数据如何织成一张网
      “还少一份材料?我要再回济南办理吗?”手捧一沓材料,李申伟眉头紧蹙。  李申伟是山东华特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公司位于济南。前阵子,他到青岛西海岸新区参加一项政府采购活动,来到政务服务大厅办手续时,才发现还差一份投标证明材料。“采购活动马上要开始,等材料补齐了,活动都结束了,怎么办?”李申伟慌了神。  “您别急。”工作人员递上一份承诺书,“您的企业信用良好,只需在上面签字,我们就可以为您办理审批。”  昔日繁琐的证明材料,如今可由一张薄薄的承诺书代替,这得益于山东省推行的省市信用信息一体化建设工作。近年来,山东整合各类平台政务数据,逐步建立信用信息归集、管理、共享、应用一体化系统,构建起省市一体化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截至目前,山东省信用平台归集数据超155亿条。日前,记者实地调研,探究这155亿余条信用数据如何织成一张网。  数据归集进展缓慢,难有突破——  如何打破信息壁垒?  在山东省社会信用中心3楼的会议室,负责对接信用信息归集工作的省发改委财金信用处四级调研员陈蕾和另一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围坐一桌。  “真的不能给了吗?”陈蕾问。  “真有难处啊!你们要的其他数据还好说,剩下这两项数据有些敏感,我们也不敢随便给啊!”对方也很为难。  看着陈蕾一时说不出话,对方说:“如果你们能拿出相关法律法规依据,咱都好说。”  陈蕾出了会议室,叹了一口气。沟通了四五次,差点磨破嘴皮子,可剩下两项关键数据,对方就是给不了。  “过去,归集数据时难免会碰壁,对方吐露的难处也可以理解。由于缺乏相关依据,在归集一些关键数据时,会遇到部门、地区之间的信息壁垒。此外,省、市两级还存在数据多头归集、重复采集的问题,导致省信用平台最初在数据归集上进展缓慢、难有突破。”陈蕾告诉记者。  几年前,山东引进专业人才完善省信用平台的技术架构,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打通,实现信息联通、互推互用。“‘联’只是第一步,把切实有用的数据归集到平台上,才算联得有意义。”陈蕾说。  据统计,2016年至2020年,各方归集的数据总量不足20亿条,而这20亿条也是一点点“磨”出来的。“归集数据种类多、维度广,要提前列好清单,再往一个个部门跑。不少部门向我们‘倒苦水’,许多数据都在纸上,要归集就得手动输入电脑,再导入我们的平台系统,很占用时间精力。”陈蕾说。  如今,再来到省社会信用中心3楼的会议室,在省信用平台展示屏幕上,一张全省数据归集总量整体情况表跃然眼前。“几年之隔,平台归集的数据总量已突破155亿条。”陈蕾指向图表。  从20亿条到超155亿条,信息归集的壁垒如何打破?  法规铺路开启“绿灯”。2020年,《山东省社会信用条例》正式出台,强化了数据安全管理,明确了落实数据共享的责任,为推进数据应用提供了法规支撑。  推进信用信息平台一体化建设是个融合的过程,要打破壁垒,仅靠法规还不够。2021年,山东又迈出关键一步——经过前期调研,决定选取烟台、临沂两市作为试点城市来推进建设。  “试点市信用平台向省信用平台全面开放数据,同时,我们破除纵向壁垒,在省信用平台部署了信用信息服务库,向试点城市开放了访问权限,将数据共享给他们使用。”陈蕾补充。  眼见着试点效果不错,去年3月,山东省决定将试点经验推广至全省,全面推进平台一体化建设。  如今,在山东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省信用平台再“链”新资源:与省一体化大数据平台、“互联网+监管”系统等互联互通,基本实现了应归集尽归集、应共享尽共享。  检索效率低,整合成本高,安全保护难——  如何处理海量数据?  “你知道吗?信用平台提供的信息虽然更全,但管理弊端也会逐渐显露。”省信用平台工程师高辉一见到记者,就自曝其短。  “有哪些弊端?”记者追问。  “由于网站数据量太大,最初不少用户抱怨,检索效率太低。”高辉一一举例,“此外,由于数据量激增,原先归集数据时没有统一标准,后期整合的难度也很大。”  有一次,高辉接到任务——梳理企业信用信息。结果,仅是企业名称这一项,就让他头疼不已。  “各个部门提供的格式不一,有的写了全称‘某某有限公司’,有的简写‘某某公司’,有的甚至都不带‘公司’二字,信息五花八门。”高辉说,“用了不短的时间,好不容易才把这些数据梳理规范好。”  “此外,在处理数据时,数据安全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如果没处理好,网站公示的信息就可能被恶意扒取,被不法分子利用。”高辉补充。  面对海量的数据,如何解决检索、整合、安全保护等方面的难题?  先看检索。要提升网站检索效率,必须优化平台数据库。高辉和同事们打破传统数据库结构,将数据库分成业务库、标准库、专题库三大分库,并进行目录化管理。“如此一来,查询一项信息,能立马定位到相关库、相关目录,检索效率提了上来。”  再看整合。高辉拿出一沓厚厚的文件,这是近年来山东省出台的各类数据规范,记者简单翻阅目录,发现其对基础登记类、公共信用类、评价类等数据归集都作了明确规范指导。“等数据到了我们这儿再整合,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所以有必要在数据源头就进行规范归集。这些规范的出台,解决了头疼事。”高辉说。  山东省社会信用中心信用工作部副部长王军告诉记者,山东把好数据入口关,指定各地市专人负责数据工作,定期召开培训会议,解读数据标准,确定报送规范,明确报送时限,已将数据管理环节前移至数据源头。  重头戏还有安全保护。“我们使用了国密算法,安全指数更高了,对数据的存储、传输进行了加密,对关键信息进行了脱敏公示,即使不法分子窃取了信息,得到的也是一串乱码;在查询敏感信息时,又使用了数据核验方式,能有效保障企业和个人的隐私。”高辉说。  “确保数据安全,仅靠技术还不够。省里建立起数据安全边界制度,明确数据的安全责任和检查机制,对数据的归集、共享和使用进行规范。”陈蕾说,技术与制度双重保障,让数据安全“堤坝”筑得更坚实牢固。  数据不统一,使用效果不如人意——  如何激励各方使用?  一体化信用平台建起来了,怎么用好?  起初,有的部门在使用省信用平台时,拿着从这里生成的信用报告和市信用平台生成的一比,发现信息对不上。“到底该以哪个信息为准?”这让不少部门摸不着头脑。  王军分析:“最初平台归集信息质量参差不齐、服务流程标准不统一,导致报告不一致,部门使用起来不顺畅。”  这两年,得益于山东信用平台数据归集总量提升、质量变优,之前的问题迎刃而解,“信易阅”“信易购”“信易批”“信易游”等各类信用应用场景也在山东“遍地开花”。打开“信用山东”微信公众号,记者仔细梳理发现,应用场景覆盖市场、医疗、养老、旅游等多个领域。  山东华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刘庆云是平台的受益者之一。公司是一家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按照规定,在项目开工前,必须缴存一笔工资保证金,用以预防欠薪。去年,受疫情影响,公司面临资金困境。“保证金金额不小,缴纳后现金流会非常紧张。”刘庆云说。  刘庆云将困难上报给相关部门,没想到,很快就得到了回应:由于华邦建设连续多年未发生工资拖欠,同时通过省信用平台查询到企业诚信良好,最终顺利享受到守信企业免缴保证金政策。好信用抵作“真金白银”,切实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成本。  守信者有所奖,失信者也要有所罚。去年,一家山东本地的企业成了信用“黑户”——由于存在税收欠缴问题,企业被省信用平台纳入违法失信名单,纳税信用等级被判定为D级。信用等级降级期间,企业无法参加项目招投标,损失不少。  在信用上跌了跟头,经营陷入困境,这家企业着了急,补缴税款、缴纳滞纳金,纠正失信行为后,第一时间在网站上申请信用修复。  “我们支持信用主体‘知错就改’,在纠正失信行为、履行相关义务后,可按要求在省信用平台网站申请信用修复,依法依规实现能修尽修。”王军说,为了提高修复审核规范性和效率,省里还组织了修复工作考核和业务培训班,及时化解行政处罚给信用主体带来的不良影响。据介绍,2022年,全省信用核查和联合奖惩系统累计查询1.34亿次。  建成不是终点,用好才是关键。“全省信用一张网已经织就,我们将采取更多激励措施,鼓励各地打通城市之间的应用壁垒。未来,信用主体即使走出自己所在的城市,也能‘一路畅行’。同时,继续扩大信用主体适用范围,让信用成为山东企业、群众的‘特别通行证’,实现失信者寸步难行、守信者畅达四方。”山东省发改委主任孙爱军表示。
    05/12 行业信用
  • 三部门:规范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选聘会计师事务所行为
      近日,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证监会联合印发《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选聘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选聘会计师事务所行为,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公平竞争,推动提升审计质量。  《办法》要求国有企业、股票在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加快完善选聘会计师事务所相关制度,规范选聘会计师事务所行为。  据悉,《办法》主要对四方面内容进行了规范:  一是遏制恶性竞争,突出质量导向。《办法》规定,质量管理水平的分值权重应不低于40%,审计费用报价的分值权重应不高于15%。要求将所有会计师事务所的报价平均值作为选聘基准价,并给出了审计费用报价得分公式。评价要素至少应当包括审计费用报价、事务所资质条件、执业记录、质量管理水平、工作方案、人力及其他资源配备、信息安全管理、风险承担能力水平等。  二是完善轮换规定,强化独立性要求。《办法》规定,国有企业(含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连续聘用同一会计师事务所的时间不超过8年,确有需要的,可按规定延长至不超过10年,之后须开展轮换。为做好平稳过渡,《办法》规定了衔接方式,如果国有企业当前执行的轮换规定与《办法》存在不一致或者没有规定的,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统筹安排,两年内完成衔接工作。  三是促进公平竞争。根据《注册会计师法》等法律规定,会计师事务所承接业务不受行政区域、行业限制,各类会计师事务所是平等经营主体,依法执业受法律保护。《办法》指标公开、规则明确,设定的各项标准适用于中国境内依法成立的所有会计师事务所,一视同仁。明确要求企业在选聘会计师事务所过程中,应当保障选聘工作公平、公正进行。  四是压实审计委员会责任。《办法》明确,审计委员会的职责包括:制定选聘会计师事务所的政策、流程及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提议启动选聘工作、审议选聘文件、确定评价要素和具体评分标准、监督选聘过程、提出拟聘任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费用建议,监督及评估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定期向董事会提交会计师事务所履职情况报告和审计委员会监督情况报告等。
    05/10 行业信用
  • 辽宁大连:信用信息破解企业融资难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一段时间以来,在注重财务报表、抵押物和担保人的传统信贷模式下,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资产轻、管理弱、风险高,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发展难题仍难以纾解。  针对这一状况,近年来,大连市深化信用数据应用,打造公共信用信息与金融信息融合应用信贷模式,为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助力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信动能”。  “工信e贷”提供“信动能”  春风浩荡,万物生长,大连恒宝四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恒鳌却曾每天心急如焚。恒宝四达是一家从事汽车散热装备研发制造的小企业,因经营回款周期,资金出现暂时性周转困难,现金流紧张,作为一家轻资产运营的高新技术企业,由于缺少足够抵押物,恒宝四达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其他融资渠道的利息又让企业难以承受。  2023年2月上旬,王恒鳌通过大连信易贷平台了解到中国工商银行“工信e贷”产品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通过扫码在手机上完成了额度测试和业务申请,“没想到工行普兰店支行马上联系了我们,了解企业的经营及需求情况后,又为我们开辟了绿色通道,仅用两天时间就给我们审批并发放了200万元的信用贷款,年利率也只有3.75%,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王恒鳌感激地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像恒宝四达这样的中小微企业,在大连还有许多。因为缺少贷款抵押物、信息不对称等,中小微企业时常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情况。企业成长离不开金融活水滴灌,为充分发挥大连“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优势,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大连市信用中心联合工商银行大连分行历经15个月的研发,率先在全国试点破局,于2021年底创新推出了基于公共信用信息与金融信息联合建模的“信易贷”示范产品——“工信e贷”。  作为全国首个信易贷主动授信模式的融资产品,“工信e贷”上线至今,实际投放信用贷款超15亿元,同时为区域内近3万家信用良好中小微企业主动精准预授信110亿元左右,为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助力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信动能”。  大连创新推动公共信用信息与金融信息融合应用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成效得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的高度肯定,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专刊向全国推广,成功经验同时获评“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信用案例。  信用信息和金融信息  碰撞出企业“精准画像”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21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截至2021年末金融机构用于中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为50万亿元,占社会融资存量总规模的15.9%。  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银行业曾推出“公积金贷”“银税贷”等产品,但都是基于特定领域信息对企业进行信用评估,银行难以全面掌握企业信用状况。  “多年来,大连在全国36个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信用监测排名中,一直名列前茅,去年还获得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公共信用信息归集覆盖到了全市50余个单位11000余项事项,在建设好‘信用大连’的基础上,我们尝试打破信息融合应用壁垒,构建多元数据底座,创新数据共享模式,让信用赋能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大连市信用中心主任黄权告诉记者。  “工信e贷”以公共信用信息数据为基础,打通与金融数据的壁垒,基于企业经营、水电气费、五险一金、纳税、行政处罚等海量数据,运用“数据安全屋”“同态加密”等先进技术,在数据不出库前提下,让企业公共信用信息和金融信息充分碰撞,通过“联邦学习”建立评价模型,对企业精准画像,在全国率先探索出两类信息“可用不可见”的安全应用方案,并建立了全流程管控模式。  此外,“信易贷”基础平台提供“白名单”推送功能,将各区县、各部门推荐的优质“白名单”企业一键推送至各金融机构,供金融机构重点关注、主动对接,并在“信易贷”基础平台政府端创建“领导驾驶舱”,提供“信易贷”业务各维度信息可视化展现。“信易贷”基础平台还可通过“企业生命树”生长状态和树叶颜色变化展现企业经营状况和风险程度,通过订阅服务,主动向金融机构推送获贷企业经营异常、列入失信等情况,提示加强贷后跟踪管理,确保金融安全。  具备三大优势  “‘工信e贷’具备主动授信、一键知信、线上操作、用券降息等特点,贷款金额单笔最高300万元,额度可循环使用,期限最长一年,推出以来深受大连地区中小微企业的喜爱。”中国工商银行大连市分行副行长李秉章告诉本刊记者。  ——依托评价模型主动为企业预授信,让企业融资不再“难”。为防范风险,银行会严控信贷不良率,按照传统模式受理中小微企业的贷款申请,往往审批流程相对严格繁琐,“工信e贷”产品则是依托联合建模测算直接为企业进行主动预授信,打破企业跑银行找融资的惯例,金融机构急需的纳税、企业不动产、知识产权等信息均已纳入《大连市公共信用信息目录》,通过“你有需求我来征”,帮助金融机构提高“你有信用我来贷”的普惠金融服务比重,最终让企业受益。  ——打造“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申贷模式,让企业融资不再“慢”。过去企业申请贷款都是填完一张张报表后等待层层审批,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短、小、频、急”的特点,“工信e贷”线上操作、申请便捷、审批快速,满足了中小微企业高效办理的业务需求。企业通过登录“信用中国(辽宁大连)”网站挂载的大连“信易贷”基础平台或工行手机APP的“测一测”就可知道自身授信额度,然后通过手机银行申请,网上银行就可提款,线上申贷最快实现24小时内到账,同时“工信e贷”还具备随借随还特点,相当于一张“企业信用卡”,让企业享受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推出降息减费服务,让企业融资不再“贵”。“工信e贷”从低定价,面向首贷户等利率最低为3.7%,利率最高也不超过4.2%,对于科创型企业还可享受额外的扶持政策,融资100万元一年仅需1000元利息。“工信e贷”还可以按需提款,还款无手续费,进一步降低了使用费率。  目前,“工信e贷”为近3万户优质信用中小微企业主动授信达110亿元左右,其中制造业25亿元、科技型企业10亿元、乡村振兴14亿元等,形成了“以信获贷、以贷促信”的良性循环,不仅激发了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还有力支撑了大连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为乡村振兴、东北振兴注入金融活力。  在此基础上,大连市信用中心又与11家国有银行和大型股份制银行签署了合作协议,依托大连“信易贷”基础平台为金融机构提供新产品研发、风控升级等信用服务,全力支持金融机构加大信用贷款投放。  “未来大连将进一步挖掘信用数据价值,打造更多创新信用金融产品,助力打造‘信用+金融’大市场,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让更多守信企业享受到信用红利,以信用体系建设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大连市信用中心主任黄权表示。
    05/05 行业信用
  • 国家知识产权局:推进知识产权领域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建设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第二批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试点验收情况。各地从建立工作基础、推进评价结果应用、开展协同监管、加强工作支撑等方面,推进知识产权领域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建设。参与综合评审的7个省级和12个市级试点地方均通过验收,其中山东省知识产权局及河南省漯河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浙江省台州市、广东省广州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试点工作验收结果为优秀。  建立工作基础方面,重庆、河南漯河、湖南株洲、浙江台州、福建福州、广东广州等地积极研究制定信用承诺有关政策文件,形成承诺事项清单、承诺文书以及信用承诺办理指南等,在开展项目申请、奖项申报等工作中引导签订信用承诺书。  推进评价结果应用方面,福建福州、厦门、广东惠州等地在政府审批事项“容缺受理”“绿色通道”以及知识产权发展资金申请等工作中结合信用评价结果实施差异化管理;贵州贵阳、浙江台州等地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等方面积极应用信用评价结果;河南漯河建立知识产权信用助企纾困实施办法,对信用评价为优的企业在利率优惠、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偿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开展协同监管方面,河北、辽宁、福建福州、广东广州等地积极加强与地方法院、海关等部门合作,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开展失信主体联合惩戒;陕西、浙江台州等地积极推进行业自律工作,指导产业联盟发布行业知识产权信用公约,强化行业信用意识。  加强工作支撑方面,山东、河南郑州、广西柳州、广东广州、惠州等地积极推进知识产权领域信用管理平台建设,有效支撑分级分类监管工作;福建厦门、海南海口等地积极建立面向市场主体的信用档案,加强档案管理,推进信用信息归集应用。
    05/05 行业信用
  • 山东:提升信贷服务质效 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日前,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数说山东看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进行经济数据发布。邀请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坤道,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副行长董龙训,山东银保监局二级巡视员付国才,济南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贾洪斐,介绍2023年一季度山东省金融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民营经济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重要支撑。发布会上,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坤道介绍,近年来,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深入贯彻党中央“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方针政策,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部署要求,强传导、优服务、促对接,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撑。  努力提升信贷服务质效。积极落实国家货币金融政策,加强与银行机构战略合作,完善无还本续贷、应急转贷、银税互动、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等政策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信贷投放力度。3月末,全省非国有企业贷款余额28892.0亿元,较年初增加1926.7亿元,同比多增635.1亿元。  全面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深入实施企业上市培育行动,用活沪深京交易所省级资本市场服务基地,有效发挥区域性股权市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塔基”和民营企业“孵化器”作用,积极推动优质民营企业借助资本市场融资。3月末,全省境内上市公司294家,其中民营上市公司180家,占比达61.2%;2家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累计达8050家,帮助企业实现各类融资1347.6亿元。  扎实推行企业金融辅导员制度。金融辅导员制度作为山东推出的一项创新型制度安排,3年来,通过深化政策集成、促动多元对接、量身定制服务等,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急难愁盼,努力当好金融政策“宣传员”、金融服务“快递员”、资金融通“接线员”。3月末已结对辅导企业49863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80%以上。  持续优化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功能。打造绿色金融、科创金融、外贸金融和“三农”金融四大功能区,打通30余个省级数源部门、230余类数据资源,对企业信用进行“数字画像”,智能匹配企业融资需求和金融产品。截至3月末,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已接入金融机构147家,提供金融产品194种,累计为省内约8.6万户小微企业经营者及个体工商户提供信用贷款79.3亿元。  积极发挥地方金融组织助微支小作用。引导和支持地方金融组织坚持助微支小,根植地方,服务地方,提供特色化、差异化金融服务。截至3月末,全省共有融资担保机构240家,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在保余额1632.3亿元,占直接融资担保余额的61.6%;全省555家小额贷款公司和民资公司贷款(投资)余额935.1亿元,其中涉“三农”和小微企业余额占比达82.8%。
    05/04 行业信用
  • 人社部:建立探索人力资源市场信用管理等新型监管模式
      日前,人社部举行2023年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一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人社部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司副司长孙晓丽在会上表示,将建立探索人力资源市场信用管理等新型监管模式,完善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深入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行动,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更好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孙晓丽表示,人力资源市场对促进就业创业、优化人才配置、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近年来,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迅速。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6.3万家,从业人员104万人,年营业收入达2.5万亿元,全年共为3亿人次劳动者和5268万家次的用人单位提供了专业服务,充分发挥匹配供需、专业高效的优势,助力稳就业保就业,取得积极成效。  “下一步,我们将更好围绕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和提升人力资源配置效能为核心,加快推进高标准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孙晓丽表示,一是完善市场法规政策体系,包括:制定出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加快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建设,制定网络招聘服务规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评价规范等行业标准。  二是增强人力资源供求匹配效能,包括:持续举办国聘行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等专项招聘活动,引领带动更多的市场化就业服务活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作用,促进求职招聘信息对接,加强市场分析监测,提高供求匹配效率。  三是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包括:实施好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推介遴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着力加强制造业等实体经济人力资源服务支持,培育高水平猎头机构,开展市场化引才聚才行动,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出口基地建设,推进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促进行业集聚发展、开放发展、高质量发展。今年11月将在广东深圳举办第二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打造市场化就业服务品牌,培育壮大市场化就业服务力量。  四是强化市场规范管理,包括:深化人力资源市场领域“放管服”改革,规范实施人力资源服务许可告知承诺制,建立探索人力资源市场信用管理等新型监管模式,完善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深入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行动,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更好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同时,加强招聘风险案例宣传,提升各类求职群体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04/26 行业信用
  • 湖北:加强企业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
      对所有较大生产安全事故进行挂牌督办、检查和处罚要及时录入执法信息……日前,记者从湖北省应急管理厅获悉,该厅近日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调查评估和统计工作。  通知明确,着力加强企业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企业安全生产承诺、不良信用记录、诚信“黑名单”等制度,对诚实守信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对失信企业实施重点监管监察。同时,鼓励社会公众通过多种方式,举报重大安全风险隐患、非法违法行为和谎报瞒报生产安全事故,鼓励企业从业人员举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挂牌督办所有较大生产安全事故  在提升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质量方面,通知明确,严格依法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及时、准确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针对性整改措施,按时结案并按要求公开,推动各方面深刻汲取事故教训。  同时,要严格落实事故调查挂牌督办制度。省安委办对所有较大生产安全事故进行挂牌督办,工矿商贸较大事故提级调查或挂牌督办达到100%。事故调查挂牌督办要明确督办内容和督办措施,要加强被督办地区的检查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督促整改到位,确保事故调查高质量完成,确保事故教训得到深刻汲取,坚决杜绝只挂不督、一挂了之。对结案不及时的通报或约谈提高按时结案率。  此外,推进事故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评估。在事故结案后1年内,对事故调查报告提出的防范和整改措施落实情况组织开展评估,评估报告向社会全文公开发布,接受社会监督,所有事故调查报告都要公开发布(依法应当保密的除外)、所有事故调查处理结案一年内都要进行评估并公开发布达到100%,工矿商贸较大以上事故的整改评估达到100%。  检查和处罚要及时录入执法信息  在提升安全生产统计工作水平方面,通知要求,落实责任,依法依规开展安全生产统计。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统计、谁负责”的原则,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同时,要严格落实事故统计直报“24小时”入库、“7天”上报的时限要求,各地生产安全事故统计7天直报率必须达到90%以上,其中工矿商贸事故7天直报率必须达到100%,道路运输及其他事故7天按时直报率必须超过90%。  严格事故核销。通知要求,严格按照“先行填报、调查认定、信息公开、统计核销”原则核销事故。对未经正式调查就将事故草率定性为自然灾害、刑事案件、意外事故等行为坚决纠正,严肃问责。  通知还要求,加强道路运输事故统计直报工作。凡公路客运、公交客运、出租客运、网络约车旅游客运、租赁、教练、货运、危化品运输、工程救险、校车包括企业通勤车在内的其他营运性车辆或其他生产经营性车辆等十二类道路运输车辆,在从事相应运输活动中发生的事故,一律纳入道路运输事故统计直报,确保事故统计数据应报尽报、应统尽统。  通知明确,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工贸等行业领域开展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时,必须使用省应急管理厅“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系统”,每次检查和处罚要及时录入执法信息,并将执法数据上传至应急部“执法统计系统”。  鼓励企业从业人员举报事故隐患  在加强安全生产诚信和举报奖励工作方面,通知要求,加强企业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企业安全生产承诺、不良信用记录、诚信“黑名单”等制度,对诚实守信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对失信企业实施重点监管监察。  此外,还要加强安全生产举报工作。鼓励社会公众通过多种方式,举报重大安全风险隐患、非法违法行为和谎报瞒报生产安全事故,鼓励企业从业人员举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推动安全生产举报奖励政策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网站设置安全生产举报系统入口达到100%,规定时限内受理举报件核查要达到100%,做好举报及奖励工作的统计。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要在显著位置,张贴“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举报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记者了解到,省应急管理厅将加强督导检查,推动责任落实。对存在不按要求开展事故调查、事故调查敷衍了事、事故调查结案后不上传事故调查报告、不按规定时限统计上报事故信息、统计数据出现前后不一致或逻辑错误、随意核销事故、行政执法检查和处罚次数少等问题的地区,及时进行通报或约谈。生产安全事故和执法统计工作纳入安全生产年度考核,加大事故直报率的考核权重并实施“一票否决”。  对存在领导干部干扰或授意统计人员瞒报、谎报、虚报统计数据,统计人员对统计弄虚作假不抵制或参与造假、放任统计造假和骗取政绩造假,篡改统计数据,违规核销事故,上级部门多次督促仍拒绝上报统计信息等情况的,一律将情况通报属地纪检监察部门进行监督执纪问责。
    04/20 行业信用
  • 证监会:加强对券商股东和实控人的穿透监管
      证监会日前发布消息称,证监会积极推动《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修订工作,对照新修订的证券法,立足监管实践,形成了《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条例》颁布至今已近15年,于2014年进行过小幅修订。近年来,证监会聚焦服务实体经济、服务高质量发展,持续强化证券公司监管,督促归位尽责,促进功能发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监管经验,同时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必要在制度层面固化经验、补足监管要求。  据介绍,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落实新证券法要求,取消、调整部分行政许可事项,落实审慎监管原则、提升风险防控主动性,对照证券法提高处罚力度。  二是加强对证券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穿透监管的要求,增强监管力度,规范公司治理。  其中,修订后的《条例》明确了证券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应当履行的义务及底线要求,包括不得违反规定干预证券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损害证券公司资产完整、人员独立、财务独立、机构独立和业务独立。  三是引导行业回归本源、集约经营,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培育“合规、诚信、专业、稳健”行业文化,建立长效合理激励约束机制。  四是补充业务规则,新增证券承销与保荐、做市交易、场外业务三节,针对性完善相关业务规范,促进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有效发挥。  五是强化合规风控,完善内外部约束机制,突出合规风控全覆盖,强化全面风险管理;补充恢复与处置计划、子公司和分支机构管理、利益冲突防控、关联交易管理、异常交易监控、廉洁从业、人员管理等重点制度要求,系统规定信息技术制度。  六是优化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明确差异化监管原则,完善法律责任设置、提升违法违规成本。
    04/07 行业信用
  • 文旅部:支持在线旅游经营者参与“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工作
      日前,文旅部发布《关于推动在线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升信用监管效能。支持在线旅游经营者参与“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发挥在线旅游平台的数据优势。  根据《意见》,加强和改进信用监管,依法依规对失信主体实施管理措施,强化信用监管的震慑作用。组织开展企业信用评价,推进分级分类监管。鼓励在线旅游经营者主动向社会作出信用承诺,将守信情况纳入质量等级评定。加强在线旅游行业诚信文化建设,树立一批诚信典型企业。支持在线旅游经营者参与“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发挥在线旅游平台的数据优势。  同时,《意见》提出要引导在线旅游经营者加强旅游者个人敏感信息保护,防止超出合理经营需要收集旅游者个人信息,采取切实措施避免大数据杀熟、虚假宣传、虚假预订等侵害旅游者权益行为。相关部门将重点巡查在线旅游经营服务信息内容安全,未经许可从事旅行社业务经营活动,售卖“不合理低价游”产品,违规收集、利用用户个人信息等问题。  《意见》要求,各级主管部门要指导在线旅游平台经营者强化平台内经营者资质审核,对市场主体、行政许可资质等信息进行真实性核验,记录并保存旅游合同履行情况、投诉处理情况。督促在线旅游平台经营者及平台内经营者加强审核人员培训、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建设和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审核,确保平台信息内容安全。  《意见》提出,要引导在线旅游经营者诚信经营、公平竞争,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强旅游者个人敏感信息保护,防止超出合理经营需要收集旅游者个人信息,采取切实措施避免大数据杀熟、虚假宣传、虚假预订等侵害旅游者权益行为。强化对未经许可从事旅行社业务经营活动、“不合理低价游”等违法违规产品的监测、发现、判定和处置,维护正常的行业秩序,切实保障旅游者合法权益。  《意见》明确建立健全以在线旅游平台经营者为核心的产业链监管机制,完善网络巡查、动态监测、情况通报、行政指导、行政约谈、问题移交等闭环监管机制,推进在线旅游产品和服务标准建设,规范在线旅游市场秩序。重点巡查在线旅游经营服务信息内容安全,未经许可从事旅行社业务经营活动,售卖“不合理低价游”产品,违规收集、利用用户个人信息等问题,对存在问题的在线旅游经营者通过行政约谈、行政指导等方式予以提醒、警示、制止,发现违法行为线索及时移交执法部门依法查处。  此外,《意见》提出,探索平台经营旅游预售业务。探索具备业务流程数字化和供应商信用评估能力的在线旅游平台经营者依法经营旅游产品预售业务,规范平台内经营者的旅游产品预售业务,进一步强化产业链的数字化管理水平。督促在线旅游经营者切实履行优先退赔承诺、供应商和产品审核义务、旅游产品的退改义务,加强预售资金监管,防控过度销售、履约困难和集资诈骗等潜在风险。
    03/31 行业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