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线“信誉信息”板块
为进一步加大对守信企业的正向激励,满足企业对于信誉信息通过政府部门网站向社会广而告之的需求,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决定将“中国质量奖”“省政府质量奖”“中华老字号”等企业信誉信息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以下简称公示系统)中进行记名标记,并集中公示。社会公众要查询企业相关信誉信息,可实名登录公示系统,在查询栏输入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注册号,查询进入“基础信息”栏目,下拉页面至“信誉信息”板块,即可查询。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场监管总局逐步建立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但强调信用惩戒多,实施信用激励少,尤其是对守信企业的正向激励不足。此次上线“信誉信息”板块,将企业信誉信息在公示系统中进行公示,旨在通过正向的信用激励稳定市场预期,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激发企业活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未来,市场监管总局还将结合工作推进情况,继续扩大信誉信息公示范围。
12/04 行业信用
- 江苏省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规范18周岁以上自然人信用记录和共享使用,完善个人信用信息安全、隐私保护与信用修复机制,大力实施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积极营造知信守信用信的良好社会氛围。 《实施意见》提出,依托省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完善个人信用管理功能,推动与省人口信息库、省公共数据平台、有关行业信息系统的个人信用信息共享。制定统一的个人公共信用信息目录,以重点职业人群信用信息归集为突破口,规范开展个人资格资质、表彰奖励、公共事业费欠缴、金融活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用承诺及履诺等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加快推动省公共信用信息系统与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个人信用信息共享。 在广泛开展守信激励方面,实施“信用+”工程,在多领域打造信用惠民场景。对信用状况良好的行政相对人和诚实守信道德模范、优秀志愿者,行业协会商会推荐的诚信会员,以及新闻媒体挖掘的诚信主体等建立优良信用记录,提供更多便利服务和政策支持。深化税银合作,创新提供更多信用类金融产品。鼓励社会各方对信用状况良好的个人在公共交通、购物、租借租赁、旅游门票等方面提供优惠服务。 对有失信行为的个人,各地各部门在日常监督检查、行政许可、投资融资、政策扶持、考核表彰、高消费等方面依法依规采取限制措施,限制被招录(聘用)为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限制被推荐为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候选人。在对失信企事业单位进行惩戒的同时,对相关责任人员采取相应的惩戒措施。推动严重失信主体名单信息公示。
11/23 行业信用
- 韩家平:加强商务信用体系建设 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11月14日,在第五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上,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韩家平建议,加强商务信用体系建设,强化对大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的信息披露和信用惩戒,健全市场信用约束激励机制,规范分包合同,推动信用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调研发现,近年来企业应收账款问题比较普遍,中西部地区,建筑工程、医药、环保行业更为突出,有的项目两、三年收不回款。”韩家平说,据统计,2023年9月末,规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3.75万亿元,同比增长9.7%;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63.0天,同比增加5.9天。 韩家平表示,企业账款拖欠问题由来已久且成因复杂。既有经济增速持续下行、地方政府和大型企业去杠杆、国有企业降两金、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宏观层面的原因,也有实体行业产能过剩、利润下降,行业组织发育不成熟,信用服务业不发达等中观层面的原因,还有中小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不足、信用风险管理不健全,大企业供应链良性发展生态意识薄弱、甚至滥用市场优势地位等微观层面的原因。 “账款拖欠严重影响企业经营预期。”韩家平说,不仅对企业正常资金周转产生较大影响,还推高企业资产负债率,不利于企业再投资,严重影响企业经营意愿。 韩家平建议,一是完善法律法规和执法机制,强化源头清欠,规范政府投资;二是加强商务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市场信用约束激励机制;三是完善中小微企业征信、增信、风险分担和风险补偿机制,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四是高质量发展企业征信、供应链金融(商业保理)、信用保险、信用担保、商账追收等企业信用服务行业;五是加强行业自律组织信用管理机制建设,建立行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机制和信用调解机制等;六是提高中小微企业诚信合规意识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增强抗风险能力。 第五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11月13日至15日在郑州市举行,本届论坛以“信结天下诚赢未来”为主题,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新华通讯社、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通讯社河南分社、郑州市宣传部、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承办。
11/21 行业信用
- 中国人民银行:提升征信体系供给能力和运行质效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发布专栏文章《构建覆盖全社会征信体系推动征信行业高质量发展》称,推动征信业高质量发展是加强金融监管、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环节。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坚持征信为民的服务宗旨,紧紧锚定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金融风险的目标,不断完善覆盖全社会征信体系,提升征信体系供给能力和运行质效。 一是持续完善多层次征信体系,优化市场布局。要坚持“政府+市场”双轮驱动方向,推进央行基础征信和市场化征信体系建设:持续完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不断扩展信用信息种类,丰富服务渠道,夯实央行基础征信服务地位;深化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建设,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良性循环;以市场需求为基础、以释放数据要素活力为导向推动征信机构发展壮大,提供多元化征信产品与服务;深入推进地方征信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务及公用事业等领域信用信息共享与应用体制机制,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不断增强评级机构实力,提升国际竞争力。支持有实力的金融科技力量进入评级市场,鼓励存量机构整合壮大,增强市场实力,提高行业整体素质;营造健康有序的评级生态环境,提升评级机构独立性和公信力;鼓励评级机构“走出去”,拓展境外评级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三是推进社会信用立法,以严监管推动征信业高质量发展。要在社会信用立法中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和征信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完善征信市场准入条件和业务规则,促进征信行业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从严加强征信监管,完善监管制度和监管标准,丰富监管手段,提升监管效能,筑牢信息安全的堤坝,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全力推动征信市场健康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覆盖全社会征信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遵循法治化、市场化、科技化原则,推动征信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具体表现为:坚持央行基础征信服务定位,持续提升服务质效;大力发展多层次征信市场,广泛覆盖社会征信需求;积极推动信用评级市场发展,提升我国评级机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全面加强征信监管,切实保障信息主体合法权益。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建设运维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成为全球覆盖人口最多、收集借贷信息最全的征信系统。截至9月末,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收录11.64亿自然人信息和1.27亿户企业和其他组织信息,建成人工窗口、自助查询机、网上查询等多元查询渠道,前9个月日均查询量约1400万次。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以机构管理为核心推动评级市场发展,不断提升我国评级机构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全国备案评级机构共计52家,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市场架构已基本形成。前9个月提供债券市场评级、信贷市场评级业务1.7万笔。信用评级对外开放稳妥推进,标普全球评级公司、惠誉国际评级有限公司以独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以合资方式展业。
11/16 行业信用
- 金融监管总局: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资本监管规则
为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11月1日对外发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资本监管规则,推动银行强化风险管理水平,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办法》构建了差异化资本监管体系,按照银行规模和业务复杂程度,划分为三个档次,匹配不同的资本监管方案。其中,规模较大或跨境业务较多的银行,划为第一档,对标资本监管国际规则;规模较小、跨境业务较少的银行纳入第二档,实施相对简化的监管规则;第三档主要是规模更小且无跨境业务的银行,进一步简化资本计量要求,引导其聚焦县域和小微金融服务。 金融监管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差异化资本监管不降低资本要求,在保持银行业整体稳健的前提下,激发中小银行的金融活水作用,减轻银行合规成本。 风险权重是维护资本监管审慎性的基石。《办法》要求银行制定有效的政策、流程、制度和措施,及时、充分地掌握客户风险变化,确保风险权重的适用性和审慎性。办法全面修订风险加权资产计量规则,提升资本计量的风险敏感性。 金融监管总局表示,将指导商业银行做好《办法》实施工作,发挥资本要求对商业银行资源配置的导向性作用,引导银行优化资产结构,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
11/13 行业信用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不得以信用评价评分等方式变相设立招投标交易壁垒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招标投标领域信用评价应用的通知》,明确各地方不得以信用评价、信用评分等方式变相设立招标投标交易壁垒。 《通知》指出,当前,一些地方通过信用评价、信用评分等方式设置招标投标隐性壁垒,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必须坚决纠正规范。 《通知》要求,各省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部门(以下简称“信用牵头部门”)、招标投标指导协调部门要推动本地区相关部门规范实施招标投标领域信用评价应用工作,深入开展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科学设置信用评价指标,客观公正评价企业信用状况。 各地方不得以信用评价、信用评分等方式变相设立招标投标交易壁垒,不得对各类经营主体区别对待,不得将特定行政区域业绩、设立本地分支机构、本地缴纳税收社保等作为信用评价加分事项。 各省级信用牵头部门、招标投标指导协调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立即对本地区信用评价、信用评分以及信用监管有关制度规定进行全面排查,聚焦评价主体、评价标准、结果应用等关键环节,推动相关部门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修订或废止有关规定,切实为各类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建立统一的招标投标信用评价体系。国家发改委将加强动态监测,对涉及招标投标信用评价应用中的违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各省级信用牵头部门要通过信用平台网站畅通投诉渠道,收集问题线索,推动相关部门立行立改。 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选取一批招标投标领域规范实施信用监管的典型案例进行通报表扬,并在“信用中国”网站、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予以发布。
11/13 行业信用
- 国办:建设文化和旅游领域诚信体系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建设文化和旅游领域诚信体系,健全信用承诺制度,推进信用品牌建设,优化信用消费环境。 记者了解到,《若干措施》旨在丰富优质旅游供给,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发挥旅游业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若干措施》从5个方面提出30条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措施。一是加大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实施美好生活度假休闲工程,实施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开展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行动,发展生态旅游产品,拓展海洋旅游产品,优化旅游基础设施投入,盘活闲置旅游项目。二是激发旅游消费需求,改善旅游消费环境,完善消费惠民政策,调整优化景区管理,完善旅游交通服务,有序发展夜间经济,促进区域合作联动。三是加强入境旅游工作,实施入境旅游促进计划,优化签证和通关政策,恢复和增加国际航班,完善入境旅游服务,优化离境退税服务,发挥旅游贸易载体作用。四是提升行业综合能力,支持旅游企业发展,加强导游队伍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五是保障措施方面,要健全旅游工作协调机制,强化政策保障,拓宽融资渠道,加强用地、人才保障,做好旅游安全监管,完善旅游统计制度。 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上,《若干措施》提出完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开展监测评估和品牌建设,健全有关标准。建立完善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依法认定失信主体并实施信用惩戒。 在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上,《若干措施》提出加强旅游市场执法,深入开展旅游市场整治。建立健全跨部门旅游市场举报投诉和执法协作机制,加强数据信息共享和线索移交,开展联合执法,坚决维护游客合法权益。 同时,《若干措施》明确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结合自身业务和旅游企业生产经营特点,优化信贷管理,丰富信贷产品,支持旅游设施建设运营。探索在部分地区开展旅游项目收益权、旅游项目(景区)特许经营权入市交易、备案登记试点工作。鼓励在依法界定各类景区资源资产产权主体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依托景区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11/10 行业信用
- 商务部:消费者可查服务人员信用信息 “家政信用查”上线
近日,由商务部牵头建立的“家政信用查”小程序全新上线,该程序将支持家政企业为家政服务员建立信用记录,开展职业背景信息验证核查,同时,为消费者免费提供家政企业和家政服务员信用信息查询服务。 家政服务员可通过小程序查询本人已获得的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信息,并纳入个人信用记录向消费者展示。小程序还增设了技能培训模块功能,免费提供母婴护理、育婴启蒙、养老照护、营养配餐等方面800多课时视频培训课程,考核合格后可获得培训证书并纳入信用信息记录。 消费者经家政服务员授权,可查询其个人信用记录及已获得的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信息,将有利保障消费者知情权,进一步畅通家政供需对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消费者直接在微信、支付宝首页搜索“家政信用查”即可获取家政服务员信用查询服务。据了解,“家政信用查”小程序是全国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平台已归集1.9万家家政企业、1500余万条家政服务员信用信息。
11/07 行业信用
- 财政部:推动会计诚信建设融入国家治理及行业管理
在日前召开的第三届会计诚信与高质量发展论坛上,财政部会计司司长舒惠好表示,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推动会计诚信建设融入国家治理、行业管理。 舒惠好表示,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要求“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规范完善各领域各环节信用措施,切实保护各类主体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各类主体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征信市场积极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组织协调、示范引领、监督管理作用,形成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合力。”会计诚信建设应按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扎实推进会计诚信理念、信用制度、信用手段与社会信用体系各方面各环节深度融合,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同向发力、同步推进。 舒惠好认为,应将会计诚信建设放到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的总体要求中去推进。《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将财会人员加强自我约束,遵守职业道德作为进一步加强单位内部监督的重要内容;将加强行业诚信建设,健全行业诚信档案作为强化行业协会自律监督的重要抓手。“应充分发挥各单位和行业自律组织在会计诚信建设中的作用,将诚信建设纳入单位日常监督和行业自律管理的重要内容,为单位内部监督提供诚信文化土壤,为行业自律管理提供信用信息支持。”舒惠好说。 舒惠好还表示,要将会计诚信建设放到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推进。《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将诚信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会计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加强德治与法治的衔接与贯通,营造全行业守法、合规、诚信的向善向上氛围。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应注重会计诚信建设与会计法治建设的刚柔并济、长短相补,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使会计行业既能守住法律底线,又能攀登道德高峰。
11/01 行业信用
- 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现场会
10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现场会。会议围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现场交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经验做法,更好推动各地有效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做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丛亮主持会议并讲话,江苏省副省长胡广杰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议强调,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并就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江西等地考察时,再次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和致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成立70周年的贺信中,都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出明确要求。7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出了新的重大部署,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规划了蓝图、指明了方向。要切实把中央精神领会好,把发展方向把握好,把务实举措落实好,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汇聚各方力量打造工作合力,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 会议要求,要深刻领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大意义,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重大部署,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民营经济作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发展趋势长期向好。要科学把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各项工作部署,加强部门、地方密切协作配合,形成抓工作的“一盘棋”,推动各项重大举措早落地早见效,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同志发言,并在现场通过典型经验展板等形式与各地参会同志进行了深入交流,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全国工商联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参会同志实地调研了无锡市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和有关民营企业。
11/01 行业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