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公示信息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站内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国家动态
  • 向着科技强国不断前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科技创新发展纪实
    新华社记者吴晶、胡浩、胡喆、张泉“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就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对建设科技强国进行全局谋划和系统部署,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站在我国和世界发展的历史新方位,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方法进行系统总结,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的新境界,开辟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新境界,开辟了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新境界蓝天梦、创新药、智能造、未来车……上海张江科学城未来公园,前来参观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的人络绎不绝。20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细致看完每个展位,有感而发:“上海取得的这些科技创新成果,让我感到很踏实,有了更大的信心、更足的底气。”位于上海张江科学城的“上海光源”(2024年2月2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方喆摄从一颗螺丝钉也要进口到大国重器彰显创新底气,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推动国家进步、造福人民生活。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建成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研发体系和工业体系,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生产力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科技创新风起云涌,为人类社会带来深刻变革和重大影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国家兴衰的“历史逻辑”,提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强调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提出到2035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科技强国……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工作人员监测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工作情况(2024年6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科技事业发展全局,不断拓展新视野、提出新命题、作出新论断,推出一系列奠基之举、长远之策,为建设科技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科研院所、高校、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一次次踏入创新要素最活跃的地方。在新年贺词中“点赞”重大科技成就,在贺电回信中致敬科技工作者……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国之大者”,见证中国创新爬坡过坎的拼搏。“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这是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与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全家福”(2023年10月26日摄)。新华社发(韩启扬摄)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博弈,习近平总书记从应对风险挑战的维度揭示科技创新的“倒逼逻辑”,提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从时代进步的维度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逻辑”,提出“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这是直面复杂多变内外部环境的清醒研判:“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一个互联网企业即便规模再大、市值再高,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解决这些“卡脖子”问题,最终要靠自己。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2020年6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我国在农作物种子、石油天然气、基础原材料、工业软件、科学试验用仪器设备、化学制剂等方面全力攻坚,加快突破一批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设备、疫苗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统筹科技创新对发展和安全的支撑能力,党中央、国务院2016年发布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接续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前瞻谋划2021-2035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加强战略、规划、计划、项目的相互衔接和压茬推进,在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核心领域瞄准前沿,部署一批战略性重大科技项目。进行新型举国体制的安排,提出持续深入的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2024年5月27日,编号为B-919G的国产大型客机正式交付东航,这是东航接收的第六架C919飞机,也是东航增订100架C919飞机订单的首架机。一架中国商飞公司C919客机在新加坡航展上做飞行表演(2024年2月20日摄)。新华社发(邓智炜摄)就在1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商飞公司考察时登上C919大型客机展示样机,详细了解有关设计情况。他指出:“我们要做一个强国,就一定要把装备制造业搞上去,把大飞机搞上去,起带动作用、标志性作用。”C919大飞机实现商业运营,国产大型邮轮投入运营,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锂电池、光伏产品扬帆出海……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停靠在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2024年1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丁汀摄奋进在建设科技强国的大道上,我们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我国科技实力和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在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实现“后发先至”,为推动国家发展转入创新驱动轨道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擘画指引下,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施,我国科技创新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党的二十大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同意将其中涉及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内容提交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统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部署同步推进。2023年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其中一项备受关注——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中央科技委员会办事机构职责由重组后的科学技术部整体承担……向深水区挺进,啃难啃的骨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科技体制改革正确方向。这是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2024年3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牟宇摄——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番话讲到了科技工作者的心坎里,更找准了改革的关键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需填报的表格由57张精简为11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面实行“无纸化”申请,为科研人员节省大量“跑腿”报材料时间;国家科技计划按照不超过5%的比例开展随机抽查,检查数量和频次进一步减少。以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四唯”现象和“立新标”为突破口,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和“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氛围正在形成;以“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支持科学家大胆探索,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经费使用自主权,广大科技工作者勇闯创新“无人区”,更多青年在重大科研任务中挑大梁。参展商在第135届广交会新能源展区布置锂电池展品(2024年4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和政策环境。加快对分散在40多个部门的近百项科技计划优化整合,科技资源配置分散、封闭、重复、低效的痼疾得到明显改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143项政策措施,科技体制改革“施工图”一目了然;《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密集出台;……在西太平洋海域,“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离开“向阳红09”科学考察船准备进入水中,进行中国大洋38航次最后一潜(2017年6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摄全面发力、多点集成。改革对科技工作的系统性布局、整体性推进让创新资源的配置进一步优化,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2024中关村论坛为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项科技成果搭建交易共享平台;上百家科研院所集中在雄安新区发布大批前沿成果……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这是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中的重大科技成果发布环节(2024年4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任超摄“按比例赋权”“先确权后转化”“先使用后付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更多创新主体踊跃发明创造,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到货架,从实验室搬上生产线。“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墨子”传信、“神舟”飞天、“北斗”组网、“嫦娥”探月、“蛟龙”入海、“天眼”巡空……这是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镇赛什腾山拍摄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联合研制的大视场光学成像望远镜——墨子巡天望远镜(2024年4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张龙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3年的第12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科技强国建设必将一路壮阔,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助力赋能“要着眼国家战略需求,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全面释放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效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并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又一次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今天,科技创新渗透于生产力诸要素中,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这是2024年2月26日拍摄的位于贵州的“中国天眼”(无人机全景图片,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新华社记者欧东衢摄从在地方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从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到指出“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洞悉时代所需、发展所急、大势所趋,创造性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大论断,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加强量子科技发展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一次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展望科技前沿。浙江“要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湖南“要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方面下更大功夫”,重庆要“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次次深入基层考察调研,打开未来布局。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走进山西太钢的生产车间,“85后”技术员廖席正在进行“手撕钢”的艰难探索,总书记的鼓励让他燃起新的希望。在位于山西的太钢集团,员工展示用手撕开0.02毫米厚的超薄带状不锈钢(2019年5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曹阳摄三年后,全球最薄“手撕钢”研制成功,这家全球最大不锈钢企业从巨额亏损实现凤凰涅槃。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在高端制造业科技创新上不断勇攀高峰,在支撑先进制造业方面迈出新的更大步伐。”谁能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谁就将拥有新的战略资本和战略优势;谁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谁就能牢牢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动权。科研院所、工厂车间、青青校园,习近平总书记邀科学家交流座谈,向“大国工匠”慰问勉励,对青年学生谆谆教诲,弘扬中华民族尚贤爱才的优良传统,揭示人才对科技创新、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深时数字地球、海洋负排放……在一系列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中,我国科技工作者积极承担项目任务,深度参与运行管理,和各国科学家共同开展研究,为解决全球重大问题挑战贡献“中国智慧”。我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在位于长春的中车长客试验线进行运行试验(2024年3月21日摄)。新华社发(中车长客股份公司提供)“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作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曾经,科学史上著名的“李约瑟之问”,发人深省。回望中华民族苦难深重的岁月,习近平总书记一语揭示出历史演进中蕴含的深刻逻辑。“历史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能单就经济总量大小而定,一个民族是否强盛也不能单凭人口规模、领土幅员多寡而定。近代史上,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而今,向“新”而行、以“质”致远的中国,举世瞩目。北京亦庄,自动驾驶汽车往来穿梭;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通用大模型体系成为多个行业的智能助手;安徽合肥,超导量子计算机产业链基本形成;在位于长春的中车长客试验线上,我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成功以时速160公里满载运行……一辆自动驾驶车行驶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到亦庄的自动驾驶线路上(2024年3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图景日新月异,创新中国的逐梦征程步履坚实。“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引领下,创新驱动的“中国号”航船正在新时代航程中乘风破浪,向着科技强国的目标奋勇前进!
    06/24 国家动态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开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6月16日出版的第12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开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至2024年3月期间有关重要论述的节录。文章指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就是我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文章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更明确地说,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文章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成为领导干部政绩观的重要内容。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文章强调,我们必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把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等战略任务落实到位,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06/17 国家动态
  • 习近平向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6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6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习近平指出,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成立60年来,秉持共同繁荣的宗旨,积极促进南南合作,倡导南北对话,推动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为全球贸易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和平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我们要以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态度,把准正确方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营造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各国特别是大国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等多边机构更好发挥作用。——要顺应开放发展的时代潮流。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解决好发展失衡等问题,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要把握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打造开放、包容、非歧视的数字经济环境,坚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在联合国框架内加强人工智能规则治理,积极推进绿色转型,让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好融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潮流。习近平强调,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国正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将为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更大机遇。中国始终是“全球南方”的一员,永远属于发展中国家。中国将积极扩大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加强贸易、投资、发展合作,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方愿同各方一道,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美好未来。
    06/14 国家动态
  • 《习近平关于国家能源安全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国家能源安全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找到顺应能源大势之道,提出能源安全新战略,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能源保障基础不断夯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世界能源安全和能源发展转型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习近平同志围绕国家能源安全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新时代新征程统筹好新能源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述摘编》分8个专题,共计217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至2024年5月期间的报告、讲话、演讲、谈话、贺信、回信、指示、批示等130多篇重要文献。其中部分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06/11 国家动态
  •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让种粮也能够致富”
    “一亩地纯收入能有多少?”今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区,关切地问。听说种粮大户戴宏去年种田纯收入55万多元,政府还补贴了7万多元。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高兴:“种粮户不能吃亏,有钱赚,才有种粮积极性。”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党中央会继续鼓励支持我们广大农村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继续完善这方面的政策,让种粮也能够致富,让广大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不断过上更幸福更美好的生活。”保障粮食安全,亿万农民是主体。“谁来种地”,这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答题,也是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农业强国的大课题。“怎样实现农民增收和粮食增产同步发展?这是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农民愿不愿意种粮、愿意种多少粮,关键看种粮能给农民带来多少收益”……一次次在田间地头问成本、在农家炕沿算收成,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三农”情怀;一项项真金白银的富农政策举措,让广大农民尝到了种粮的甜头。政策给力,让农民种粮不吃亏。“这些年,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举措,就是要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是要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日子越过越好。”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张槐村农民徐淙祥回信,暖心话语,纸短情长。习近平总书记谋划的,正是农民期盼的:“必须始终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不让种粮农民在经济上吃亏”……新时代以来,我国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实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稻谷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等政策,实施三大主粮生产成本和收入保险政策。徐淙祥朴素的话语,说出了广大农民真挚的心声:“种粮补贴、最低收购价、农资补贴,党的惠农好政策一个接一个,乡亲们种粮的劲头更足了。”科技种粮,让农民种粮多得利。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顶着烈日,来到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永丰村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基地。听说村里把农民组织起来,用上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后,水稻最高亩产900多公斤,总书记称赞道:“这很好!”“让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加大良种、良机、良法推广力度,在精耕细作上下功夫,进一步把粮食单产和品质提上去”……习近平总书记的深远思虑,在广袤田野落地生根。农机驰骋,良种良法配套,希望的田野铺展一幅幅“科技农耕图”。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越来越多的农民“慧”种地。经营增效,让农民多种粮、种好粮。2016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抚远玖成水稻种植合作社考察,听说乡亲们争相入社、社员刘延辉全家一年能挣10多万元,总书记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带动农户增加收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组织形式”。“重点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方式,延伸产业链条,实现节本增效”……行程万里,倾听民声,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放眼全国,54.2万家种粮专业合作社、176.5万个种粮家庭农场、9万多家县级及以上龙头企业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赚,超过107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全链条服务,越来越多“大粮仓”变身“大厨房”,务农种粮越来越有奔头。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温暖着亿万农民的心。(记者顾仲阳、常钦)
    06/11 国家动态
  •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强调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丁薛祥出席院士座谈会并讲话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在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致以热烈祝贺,向全院院士和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30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工程院团结凝聚院士和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大力推动工程科技发展,不断攻克科技难关,建设大国工程,铸造国之重器,为推动我国工程科技创新进步、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强调,工程科技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希望中国工程院在新的起点上,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3日上午,中国工程院在京举行“践行工程科技使命推进科技强国建设”院士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会议,宣读习近平贺信并讲话。丁薛祥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工程院成立30年来,坚决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推动工程科技发展,汇聚一流创新人才、产出一流科技成果、贡献一流咨询建议、打造一流学术平台,在国家发展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6月3日上午,中国工程院在北京举行“践行工程科技使命推进科技强国建设”院士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会议,宣读习近平贺信并讲话。新华社记者申宏摄丁薛祥强调,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工程院要牢记建院初心、传承光荣传统,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奋斗的进程中争当排头兵。要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排头兵,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奋力抢占科技制高点。要当工程科技创新的排头兵,解决好重大工程科技问题,推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要当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排头兵,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加强“卡脖子”技术攻关,力争在重要领域取得更多原创性突破。要当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排头兵,紧紧围绕具有战略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加强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战略研究,支撑党和国家决策。丁薛祥希望广大工程院院士带头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深怀爱国之心、秉持报国之志、勇攀科技高峰,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座谈会上,中国工程院负责人和院士代表作了发言。中国工程院成立于1994年6月3日。30年来,中国工程院牢记中国工程科技界最高学术机构职责使命,聚力科技创新、汇聚领军人才、建设高端智库、坚持学术引领,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06/04 国家动态
  • 习近平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5月30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新华社记者丁海涛摄新华社北京5月30日电(记者马卓言、曹轶)5月30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宣布,中方将于2026年在中国举办第二届中阿峰会,中方愿同阿方弘扬中阿友好精神,构建“五大合作格局”,推动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跑出加速度。维夏之月,万物茂盛。钓鱼台芳华苑内,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国旗以及阿盟旗帜相映成辉。习近平同巴林国王哈马德、埃及总统塞西、突尼斯总统赛义德、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阿盟秘书长盖特以及22位阿拉伯国家代表团团长一一握手并集体合影。5月30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这是习近平同巴林国王哈马德、埃及总统塞西、突尼斯总统赛义德、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阿盟秘书长盖特以及22位阿拉伯国家代表团团长集体合影。新华社记者黄敬文摄5月30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新华社记者殷博古摄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发表题为《深化合作、继往开来,推动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跑出加速度》的主旨讲话。习近平指出,中国和中国人民同阿拉伯国家和人民的友谊,缘自丝绸古道上的友好往来、争取民族解放时的并肩战斗、国家建设进程中的合作共赢。新世纪以来,中阿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2022年12月,我赴沙特利雅得出席首届中阿峰会,中阿双方一致同意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中方愿同阿方发挥好峰会战略引领作用,持续推动中阿关系跨越式发展。中方将于2026年在中国举办第二届中阿峰会,相信这将成为中阿关系又一座里程碑。习近平强调,当前,世界百年变局正在加速演进。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都肩负着实现各自民族振兴、加快国家建设的时代使命。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彰显我们开辟中阿关系新纪元、开创美好世界新未来的共同愿望。中方愿同阿方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鉴,紧密协作,把中阿关系建设成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标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样板、不同文明和谐共生的典范、探索全球治理正确路径的表率。5月30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新华社记者殷博古摄习近平指出,经过双方共同努力,我在首届中阿峰会期间提出的推进中阿务实合作“八大共同行动”取得重要早期收获。中方愿以此为基础,同阿方构建“五大合作格局”,推动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跑出加速度。一是更富活力的创新驱动格局。中方将同阿方在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现代农业、空间信息等领域共建10家联合实验室;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合作,共同促进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推动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体系;共建空间碎片联合观测中心、北斗应用合作发展中心,加强载人航天、民用客机等合作。二是更具规模的投资金融格局。中方愿同阿方设立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支持双方金融机构加强合作,欢迎阿方银行机构加入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系统,深化央行数字货币领域交流合作。三是更加立体的能源合作格局。中方将同阿方进一步加强油气领域战略合作,联合开展新能源技术研发和装备生产。支持中国能源企业和金融机构在阿拉伯国家参与可再生能源项目。四是更为平衡的经贸互惠格局。中方将继续积极推动实施中阿发展合作项目,加快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推动电子商务合作对话机制建设。中方欢迎阿方积极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愿扩大自阿方进口非能源类产品特别是农食产品。五是更广维度的人文交流格局。中方愿同阿方设立“全球文明倡议中国-阿拉伯中心”,加快智库联盟、青年发展论坛、大学联盟、文化和旅游合作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中方将每年邀请阿方200名政党领导人访华,未来5年力争实现1000万游客互访。5月30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新华社记者翟健岚摄习近平指出,中东是一片发展沃土,但这片土地上战火仍在延烧。战争不能再无限继续,正义也不能永久缺席,“两国方案”更不能任意动摇。中方坚定支持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享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支持召开更大规模、更具权威、更有实效的国际和会。中方将继续为缓解加沙人道主义危机和战后重建提供支持和紧急人道主义援助。习近平最后指出,阿拉伯谚语说,朋友是生活中的阳光。中方将继续同阿拉伯朋友一道,弘扬中阿友好精神,团结共创未来,让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的大道充满阳光!巴林国王哈马德、埃及总统塞西、突尼斯总统赛义德、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阿盟秘书长盖特分别致辞。他们均高度评价中阿合作论坛成立20年来阿中双方各领域合作取得的积极成果,表示进一步深化阿中全面合作是阿中人民的共同愿望,有利于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阿方高度评价中国发展成就和经验,高度重视中国在当今和未来世界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重申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支持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愿同中方进一步提升阿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水平,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阿中命运共同体。领导人们均高度赞赏中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秉持的公道正义立场,表示愿同中方密切协作,致力于推动缓解加沙地区紧张局势和人道危机,实现巴勒斯坦人民独立建国,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解决。蔡奇出席上述活动。王毅主持开幕式。
    05/31 国家动态
  • 李强会见韩国总统尹锡悦
    新华社首尔5月26日电(记者汪金福、杜白羽)当地时间5月26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首尔出席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期间会见韩国总统尹锡悦。李强表示,中韩建交30多年来,两国关系发展迅速,经贸合作成果丰硕,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双方坚持相互尊重、开放包容、互利共赢,这些宝贵经验值得双方倍加珍惜并长期坚持。希望韩方同中方一道,把握两国友好互信的大方向,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坚定做彼此信赖的友邻、相互成就的伙伴,推动中韩关系向好发展、走稳走实。当地时间5月26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首尔出席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期间会见韩国总统尹锡悦。新华社记者申宏摄李强指出,中韩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互嵌,经贸合作基础扎实、潜力巨大,双方要携手开拓新领域、拓宽合作面,共同抢抓更多发展机遇,抵制把经贸问题泛政治化、泛安全化,维护两国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中方愿同韩方在务实平衡基础上加快推进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深入推进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加强高端制造、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合作。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加强外商投资服务保障,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欢迎更多韩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双方要活跃开展地方、教育、体育、媒体、青少年等交流,持续增进民众相互理解和友谊。中方愿同韩方加强多边领域沟通协调,共促地区和世界和平发展。尹锡悦表示,韩中保持紧密合作不仅对推动两国发展,而且对实现世界和平与繁荣都具有重要意义。韩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一立场没有改变,将一如既往坚定致力于发展韩中关系。近期韩中各领域对话和地方交流活跃。韩方愿同中方在相互尊重基础上,保持高层交往和各层级密切沟通,扩大经贸合作,增进人文交往,拓展两国共同利益,深化韩中日合作,推动韩中关系进一步发展。双方同意适时举行外交部门高级别战略对话、副部级外交安全2+2对话,适时启动中韩1.5轨对话交流机制。加快推进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发挥好经济部长会议和产业投资合作、产供链合作、出口管制对话等沟通机制作用,重启中韩人文交流促进委员会和青年交流,进一步为两国人员往来提供便利。吴政隆参加会见。
    05/27 国家动态
  • 李强会见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新华社首尔5月26日电(记者邰背平、王超)当地时间5月26日晚,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首尔出席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期间会见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李强表示,去年11月,习近平主席同岸田首相在旧金山举行会晤并达成重要共识,重新确认全面推进两国战略互惠关系,为双边关系发展提供了重要政治引领。希望日方与中方一道更多相向而行,落实好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不断巩固互信,深化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努力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历史、台湾问题是事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的重大原则问题,也是基本的信义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也是一条红线。希望日方重信守诺,为两国关系不断发展营造积极氛围。当地时间5月26日晚,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首尔出席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期间会见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新华社记者刘彬摄李强指出,中日的发展对彼此都是重要机遇。中日经济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中日经济互补优势将长期存在,在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开拓第三方市场等方面还有巨大合作潜力。双方应当相互成就,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和全球自由贸易体系。中方愿同日方持续开展多领域、多渠道、多层级友好交流,进一步便利人员往来,积极开展青少年交流,不断夯实中日友好合作的民意基础。李强表示,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事关全人类健康、全球海洋环境和国际公共利益。中方是主要利益攸关方,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高度关切。希望日方在长期国际监测安排等问题上进一步拿出诚意和建设性态度,认真对待国内外正当合理关切,切实履行自身责任和义务。岸田文雄表示,日中关系保持积极发展势头不仅有利于两国,也有利于世界。日方愿同中方一道,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保持高层交往,加强绿色经济、医疗康养、第三方市场等领域合作,便利人员交流,深化区域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积极构建建设性、稳定的日中关系,全面推进日中战略互惠关系,推动两国关系行稳致远。日方在台湾问题上坚持1972年《日中联合声明》所确定的立场,这一点丝毫没有改变。双方同意加强各层级对话沟通,适时召开新一轮中日经济高层对话、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机制会议,在既有进展基础上继续推进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相关磋商对话,并就国际和地区事务保持沟通协调。双方还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吴政隆参加会见。
    05/27 国家动态
  • 习近平复信阿联酋中文教学“百校项目”学生代表
    新华社北京5月26日电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阿联酋中文教学“百校项目”学生代表,勉励他们学好中文、了解中国,为促进中阿友好贡献力量。习近平表示,我读了你们每个人的信,从字里行间、画里画外感受到了大家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对两国友好的期盼。5年前,我同穆罕默德总统共同启动阿联酋中文教学“百校项目”,如今看到“学中文”在阿联酋已经成为一种新风尚,培养了一批像你们这样的中阿交流小使者,我很欣慰。习近平指出,你们在信中说,中国和阿联酋“手拉手”40年了,希望中阿永远是好朋友,中国人民也抱有同样的愿望。青少年代表着中阿友好关系的未来。欢迎你们来中国看熊猫、登长城,长大后到中国读大学,也欢迎更多的阿联酋青少年学习中文、了解中国,同中国的青少年交流交心、互学互鉴,把友谊的种子根植在心里,为开创中阿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贡献力量。2019年7月,在习近平主席和时任阿联酋阿布扎比王储穆罕默德共同见证下,中阿双方在北京签署备忘录,正式启动阿联酋中文教学“百校项目”。截至目前,阿联酋已有171所学校开设中文课程,7.1万名学生学习中文。近日,阿联酋“百校项目”示范校哈姆丹学校和亚斯学校40名中小学生代表分别用中文致信习主席,表达对中国文化的向往和热爱,立志做中阿友好的使者。
    05/27 国家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