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解放军辽宁省丹东军分区信用承诺书
2020/12/01 主动公示型信用承诺书
- 丹东易农易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信用承诺书
2020/12/01 主动公示型信用承诺书
- 辽宁全德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信用承诺书
2020/12/01 主动公示型信用承诺书
- 宽甸满族自治县退役军人事务所信用承诺书
2020/11/27 主动公示型信用承诺书
- 省文明办授予市公益助残组织“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荣誉称号
2020/11/20 典型案例
- 省政府残工委授予我市4家社会组织“助残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省政府残工委授予我市4家社会组织“助残先进集体”荣誉称号.docx
2020/11/20 典型案例
- 良好纳税信用让企业发展路更长
纳税信用作为纳税人履行税收义务的客观反映,是衡量企业信用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一系列政策完善纳税信用管理制度,良好的纳税信用能够帮助企业快速获得银行贷款,缓解融资难问题。在“银税互动”的加力下,纳税信用真正转化成了企业的真金白银,守信企业发展之路一路畅通。 在广西梧州,“银税互动”为疫情期间受到打击的企业增添了继续前进的动力,仅2020年第一季度,梧州市各大金融机构通过“银税互动”为该市纳税人提供2.1亿以上贷款,有效缓解了企业复工复产流动资金短缺问题。 广西西投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是一家水泥制品制造业企业,经营稳定,信誉良好,主要向建筑公司销售不同标号的混凝土。该公司通过对传统的混凝土制造的研究、自身产能的提升和产品的研究创新,在2019年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称号。但在今年初,受到疫情影响,许多建筑业因为工人未能返工迟迟没有开工,而企业的研发费用和各项成本一直增加,公司面临资金困难。该企业的负责人韦军说:“税务部门得知我们的困难,主动宣传税收优惠政策,帮助我们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解决了燃眉之急。”据了解,该企业由于纳税信用良好,获得了中国建设银行小微企业信用贷款300万元。 同样受益于良好纳税信用的还有广西苍梧恩义竹藤厂。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许多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处于关停或者严控状态,且竹藤编织产品不属于生活必需品,广西苍梧恩义竹藤厂无法签订新的合同,出口业务遭到严重打击。在此背景下,国家税务总局梧州市龙圩区税务局积极帮助该企业由出口转内销,争取到“诚税易贷”的资金支持,使得企业实行良性转型。今年上半年企业内销部分销售额同比增长近55%,预计2020年内销收入达到350万元以上。 为了更好地支持企业发展,税务部门和银保监等部门不断加大税收信用贷款支持力度,可申请信用贷款的企业由A级、B级扩大到M级的企业。此外,梧州市税务部门还开通了电子税务局在线客服,“屏对屏”答疑解惑,“面对面”宣传政策,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相关业务数据的梳理、比对、分析,以提高数据服务经济发展大局水平,实现银、税、企三方共赢,从而不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2020/11/20 典型案例
- 打好纾困惠企“组合拳” 激活市场主体活力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我国市场主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针对市场主体经营的难点、发展的堵点,江苏多地税务部门坚决落实各项纾困惠企措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政策红利为市场主体“减压” 国际疫情的蔓延,一度让众多出口企业经营压力倍增。如今,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等政策,帮助企业打通国内增值税的抵扣链条,降低生产成本。 “国家出台的综保区试点政策,极大的减轻了我们企业压力,帮助我们渡过经营难关。”扬州荣德新能源财务总监熊喆轩多说。 扬州荣德是一家位于扬州综合保税区内的外向型企业,主打太阳能硅片业务,荣德的销售收入90%源于出口,但疫情在海外蔓延后,出口受阻公司面临停摆风险。为尽快改变形势,公司管理层决定开拓国内市场,推动出口转内销。因为公司地处保税区,过去以出口为主,在内销的时候会遇到很多政策性的障碍,公司很多的原辅材料进项税不能抵扣,从而造成了成本上升。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部门第一时间上门服务,帮助该企业申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试点资格,在获得资格后,企业取得了和保税区外企业同等的税收政策待遇。 目前,荣德内销订单源源不断,即将实现满产,企业经营压力得到缓解。公司预计到年底能够实现2.5亿片的内销,大大减少因为出口下降带来的损失。 “东方不亮西方亮。税务部门和综保区及时将新政策落地实施,不仅为企业降低了税负、减少了成本,还横向打通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给我们企业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在盐城综合保税区1号标准厂房前,耀崴光电(盐城)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徐海龙谈及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对企业的影响,直言获得感满满。 之前,耀崴光电产品基本是外销,但随着手机整机在国内生产比率的逐年增加,手机摄像头外销量不断下降。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耀崴不具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因此公司产品转内销时需承担高额关税。今年2月1日试点获批后,企业只需向税务机关、海关申请登记,便可进行增值税全流程抵扣,简化了与国内企业交易流程,已为企业节省税费成本300多万元。 贴心服务增强发展底气 政策落实贵在落到“点”上,各地税务部门全面摸排企业情况,及时跟进企业需求,加大政策宣传辅导力度,确保政策利好尽知快享。 “税务部门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让我们对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目前公司上市已经过审,出口额也已经基本达到去年同期水平,各方面都逐渐步入正轨。疫情的不利影响是暂时的,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更有底气投入产品研发,申请更多专利,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江苏共创人造草坪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肖辉曙表示。 淮安市税务部门精准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积极主动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醒企业通过电子税务局“不见面”提交退税申请,并开通“绿色通道”,安排专人加急完成业务受理及流程审核,通过出口退税网上申报“即报即审、即批即退”机制,企业实现当天申报、当天退税。 税务服务,不分企业大小。为帮助企业顺利渡过难关,东海县税务部门在全面梳理企业经营状况的基础上,积极向企业建言献策,辅导企业利用阶段性减免社保费30余万元进行技改项目申报,帮助企业办理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缓缴。 如今,技改项目的顺利推进,企业生产经营逐渐步入正轨,单季度产值也提升至600万元。连锐针布有限公司负责人臧溪感慨道,“税务部门手把手地辅导我们享受税费优惠,帮我们出谋划策,帮助我们在生产最困难的时候渡过难关,让我真切的体会到税企‘一家亲’的含义。” 资金活水澎湃发展动能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血液,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面临流动资金减少、生产成本增加等一系列难题。税务部门通过加快出口退税办理、积极开展“银税互动”等,为企业引来资金活水,澎湃企业发展动力。 “没想到线上申请后,不到一天出口退税款就到账了,真是太好了!”截至目前,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共办理免抵退税18625.63万元,其中应退4896.63万元,免抵13729.00万元。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张伶表示:“今年公司订单额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25%,复工率达98%,虽然国际疫情形势仍然严峻,但税务部门急速退税服务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滴灌式’辅导和‘非接触’办税也让我们更安心,我们有动力、有信心克服困难,实现企业全面复产稳产增产!” 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期间给了企业极强的安全感,启东市申海润滑设备有限公司也是其中之一。 “感谢税务部门和银行联手帮我们渡过难关。”企业法定代表人郁海丰高兴地表示,通过“税易贷”,企业成功获得100万元贷款,且三年内可以循环使用月息4.56%的贷款,比市场上的贷款利息低不少,可谓雪中送炭,为企业复工复产添足马力。 疫情发生以来,启东税务部门先后出台多项税收优惠政策,全方位优化税收服务。据了解,申海润滑设备一季度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1万元,2至6月享受社保费减免1万元。郁海丰说:“减税降费不仅保障了企业心无旁骛复工复产,也保障了近50名农民工的就业。”
2020/11/20 典型案例
- 金融“活水”滋润实体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金融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十三五”期间,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让实体经济发展动力十足。 ——加大支持力度,对实体经济发放的贷款增量不断创新高。 “300万元贷款很快审批到位。”提起今年的贷款经历,江西省遂川县盛世明天林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邹世明满怀感激地说,今年公司各方面支出压力加大,资金周转很紧张,有订单却无法生产。就在此时,江西银行遂川县支行结合央行支小再贷款政策,为公司提供了贷款,不仅利率低,还能享受13.5%的财政贴息,车间机器又轰鸣了起来。 “十三五”期间,我国货币政策持续发力,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充足资金支持。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33万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优化信贷投向,更多信贷资源投向制造业和小微企业。 “企业没有抵押物,找人担保成本又太高,多亏银行这两年的产品创新。”温州泰烽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飞一句话,道出了很多小微企业的心声。今年,农业银行温州分行与当地政府部门联合成立风险担保基金,帮助小微企业融资,李飞顺利获得了150万元贷款,利率仅4.15%。新的融资机制,让正在成长中的小微企业有了更多底气。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不断调整信贷投向,引导金融机构将更多信贷资源投向制造业和小微企业。截至今年7月末,我国制造业贷款新增1.6万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增量,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新增贷款占了近六成。 “码上贷”“鲜花贷”……如今,金融机构多措并举创新金融产品,全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截至7月末,我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3.7万亿元,同比增长27.5%,连续5个月创有统计以来新高。 ——创新政策工具,让更多资金直达实体经济。 6月,正值夏粮收购时节,看着一派丰收景象,广西银林粮食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永超却很着急,眼看500万元贷款即将到期,而下游企业未能及时回款,公司一时无力还贷。人民银行推出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后,广西北部湾银行第一时间与企业联系,为贷款办理延期3个月的手续,保证了夏粮收购顺利进行。 不搞大水漫灌、实现精准滴灌。“十三五”期间,我国不断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坚持精准发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打通融资“最后一公里”。今年6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再创设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预计延期政策可覆盖普惠小微贷款本金约7万亿元,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可带动地方法人银行新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约1万亿元。 “新工具让货币政策直达实体经济与基层民生,能降低政策阻滞和传导成本,有效激活微观市场主体的活力。”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说。 ——合理让利企业,减轻实体经济融资负担。 “贷款能办下来已经很高兴了,没想到银行还承担了评估费、保险费、抵押登记费等费用5300元,并主动给我们降了贷款利率!”福建南平市光泽县心语手感烘焙坊负责人吴金升说。 不仅给贷款,还要减负担。今年以来,金融部门通过降低利率、减免收费等多种方式,切实减轻实体经济融资负担。前7月,金融部门已向企业合理让利8700亿元,预计全年将为市场主体减负1.5万亿元。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金融部门要创新金融服务,进一步加大对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主动适应企业融资新要求,确保直达实体经济的政策落地见效,为稳企业保就业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2020/11/20 典型案例
- 用信用贷款解决企业燃眉之急
国家税务总局四平市税务局与四平市银监局以及四平市金融机构合作,积极发挥“银税互动”作用,根据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为小微企业办理无抵押贷款,把企业的纳税信用转化为“真金白银”。 “没想到信用也能贷款,真是给我解决了大问题。”朱伟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经营一家建设公司,盖楼,装饰,市政路桥,项目涵盖广泛,也是当地的主要纳税户。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建筑原材料供应不上,工人工资不能拖欠,资金又不能迅速回款,企业复工复产面临很大的压力。就在朱伟一筹莫展之时,梨树县税务局带来了好消息。税务部门采用金税三期系统纳税信用等级管理模块,根据企业日常的纳税申报、银行业务办理等多方面的综合情况自动为企业打分,并根据分值评定出5个信用级别,不同的信用级别会享受到不同的减税降费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梨树县税务局第一税务所所长李劲光介绍,税务部门将企业纳税信用级别和信用信息通过一个端口传递给银行,将信用等级评为ABM三级别的纳税人小微企业推送给银行,或者是金融机构,最终银行将守信的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贷款,将企业的信用贷款转化为融资信用,最终为小微企业简洁便利贷款。经过信用等级评定系统查询,朱伟的公司信用等级是A级,系统打分96分,完全符合信用贷款的标准。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梨树支行对公客户经理颜行说,通过系统查出朱伟是信用等级A级,不需要任何抵押,所以银行立马下款,达到百万以上。这个贷款有利率低放款速度快的特点,不需要任何抵押,纯信用贷款,能更好地为客户排除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 100万现金如雪中送炭。买原材料,召集工人,朱伟的建设公司承接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马上开展起来。 朱伟说,整个工地干的热火朝天,让百姓们很满意,这项惠民工程他们必须做好。他非常感谢政府,即支援了企业,也为老百姓办了实事。 同样将纳税信用转化成贷款的还有王艳。她经营的木业公司已经有14年了。多年的诚信经营让公司有了很多稳定的客户,每年要生产出1.1万立方米的木板成品。而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材料进不来,压着的货发不出去,资金无法回笼,王艳心里着急。就在这时,企业纳税信用无抵押贷款帮她解了燃眉之急。 王艳说,当她知道企业信用可以贷款这个消息的时候还不敢相信,后来银行的经理跟她详细地介绍了一下,后来到银行不到1个小时,就在手机上查到贷款额是100万元,随用随取,非常方便。 王艳的木材加工车间又恢复了往日的轰鸣。“银税互动”让企业纳税信用变成了真金白银。 截至目前,梨树县税务局先后帮助20多家纳税人获得了信用贷款1481万元。四平市税务局通过“银税互动”项目帮助276户纳税人获得信用贷款1.58亿元。 国家税务总局梨树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闵杰介绍,发挥银税互动作用,精准聚焦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把企业的纳税信誉与真金白银划钩。在抓六保、促六稳的工作大局中贡献一份税务力量。 四平市税务局通过银税智能服务平台为全市所有金融机构无偿推送纳税申报等20类317项涉税信息数据。仅2019年就向签约银行推送21000户企业700余万条信息,为银行优化信贷模型、向守信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提供了数据支撑。四平税务部门与银行金融机构签订“银税互动”合作协议、联手打造“云税贷”“吉税贷”等金融产品,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域内银行全覆盖。纾解小微企业困难,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2020/11/20 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