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推动商业银行提升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质量
为推动商业银行提升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质量,有效识别信用风险,及时充足计提信用风险损失准备,日前,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加强对预期信用损失法的管理,夯实其实施基础、规范其实施过程,并加强对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情况的监管。 据悉,《管理办法》是银保监会规范商业银行内控管理和风险管理的重要举措,对于夯实商业银行拨备管理基础,提高风险防范化解能力,促进银行稳健运行和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在明确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治理机制方面,《管理办法》规定了商业银行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牵头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在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管理中的职责,重点强化了董事会的管理审批责任和对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外部审计质量的监督责任。 在夯实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基础方面,《管理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完备的预期信用损失法管理制度,组建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管理团队,开发预期信用损失法相关信息系统,加强信用风险历史数据积累和信息收集维护等。 在规范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过程方面,《管理办法》要求商业银行提高信用风险敞口风险分组、阶段划分、模型搭建、前瞻性调整、管理层叠加、参数管理、模型验证等实施环节的规范性和审慎性水平。 在加强预期信用损失法监管方面,《管理办法》要求各级监管机构通过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等方式对商业银行预期信用损失法管理情况进行监督,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监管措施,依法进行行政处罚。 银保监会表示,下一步,将指导督促商业银行认真做好《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不断提升商业银行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水平,促进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
银保监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信用风险可控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支持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健康发展有关情况。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负责人毛红军在会上表示,在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信用风险总体可控。 毛红军介绍,在促进银行增加小微企业贷款投放时,银保监会一直坚持“促发展”与“防风险”并重的监管导向,引导银行健全“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利用内外部数据资源,开展数字化转型,提升银行为客户精准“画像”、有效管控信用风险的能力。 据悉,截至今年4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3.54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总额20.5万亿元,同比增速21.64%。初步统计,截至4月末银行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余额4476.21亿元,不良率为2.18%,较年初持平。毛红军表示,目前我国银行业保持稳健运行,风险抵御能力较强,为发挥监管逆周期作用、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提供了政策空间。 毛红军说,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监管政策靠前发力,助力有效稳定经济大盘,同时将督促银行业对未来可能暴露的不良贷款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做实资产分类,拓宽不良贷款处置渠道,加大处置力度。
海南已实现信用报告多渠道查询
一纸信用报告,关系着每个人和企业的金融生活,一旦出现不良记录就可能产生贷款通不过、企业信誉受损等负面影响。为了给市民和企业提供快捷、安全的信用查询服务,海南建设了多个信用报告查询渠道,目前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有3种渠道,企业查询有两种渠道。 2021年,海南居民自主查询个人信用报告44.78万笔,同比增长3.06%。企业查询方面,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企业活跃度明显提高,海南企业自主查询企业信用报告1.51万笔,同比增长29.12%。 为满足广大市民和企业信用报告查询需求,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大力推进信用报告查询“便利化工程”。除各市县人民银行查询点以外,目前个人信用报告查询还可通过互联网、手机App和银行外设自助查询点三种渠道进行查询,企业信用报告还可通过银行网银和银行外设自助查询点两种渠道进行查询。
中科院:倡导科技奖励申报过程中的诚实守信行为
日前,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发布《关于在科技奖励推荐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诚信提醒》,倡导在科技奖励申报过程中的诚实守信行为。 针对当前科技奖励推荐、申报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给出7条提醒:提醒推荐单位及推荐人对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反对任何弄虚作假行为;提醒推荐人充分征求所有完成人意见,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形成排名顺序;提醒推荐单位切实履行审核把关职责;提醒多机构合作的研究成果共同协商申报材料;提醒申报人提供原始的伦理审查结果,反对为申报奖项而临时补做伦理审查;提醒推荐单位及推荐人切勿夸大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示范效果和经济效益;提醒提高自律意识,不主动打听、私下联系评审专家,影响干预评审过程。 记者了解到,这是自2018年以来,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第5次以“提醒”的方式倡导诚实守信行为。五次提醒的内容涉及署名问题、生物伦理、原始记录、在媒体上发布学术成果等,基本上涵盖了科研活动的全过程,以帮助科研人员练好“自律”内功,涵养良好的科研学风。这些提醒内容,有的源自科学共同体的相关规范,有的来自学术界的基本共识,有的来自学术传统或惯例,并进行了重新阐释和再次强调。 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五年来以陆续发布科研诚信提醒的方式,突出重点、层层深入地不断筑牢科研诚信的基石,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
国家能源局公开征求能源行业市场主体信用数据、行为两项清单
近日,为进一步提升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加强信息归集和应用,国家能源局对《能源行业市场主体信用数据清单(2018版)》和《能源行业市场主体信用行为清单(2018版)》进行了修订,形成了《能源行业市场主体信用数据清单(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和《能源行业市场主体信用行为清单(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能源行业市场主体信用数据清单(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明确,能源行业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包括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或能源行业市场主体在经济社会活动中所产生的、按要求申报的或自主申报的,可用于识别能源行业市场主体信用状况的数据和资料。能源行业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包括基本信息、优良信息、不良信息和其他信息。该清单由信源单位、主体类别、信息类别、信息项名称、数据项名称、公开属性、共享范围等要素构成,收录信息涉及国家能源局7个专业司,资质管理中心,大坝安全监察中心,可靠性和质监中心,18家派出机构;涉及信息项49项,其中法人信息项34项、其他组织信息项1项、自然人信息项14项。 《能源行业市场主体信用行为清单(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则明确,能源行业市场主体信用行为是指信用主体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影响其信用的各种行为。能源行业市场主体信用行为,是指能源行业市场主体在经济社会活动中产生的,经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等方式认定的行为。该清单是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依据法定职责,对能源行业市场主体信用行为实施分类管理的指导目录,用于列明违法违规事项、行政处罚标准和法规政策依据,进行信用行为分类。其中,包括信用行为清单(法人)、信用行为清单(自然人)两部分,列举的法人受惩戒行为事项共153项,自然人受惩戒行为事项共73项。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推进涉企信用信息整合共享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继续加大助企纾困力度,2022年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将重点组织落实好8个方面26项任务。 在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方面,《通知》明确,引导资金更多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保持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稳定性,继续对涉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提供普惠性、持续性的资金支持。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优化监管考核,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继续提升。引导金融机构准确把握信贷政策,继续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给予融资支持,避免出现行业性限贷、抽贷、断贷。积极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落地见效。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时,《通知》还提到,要提升企业融资便利度。推进涉企信用信息整合共享,加快税务、海关、电力等单位与金融机构信息联通,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对小微企业的覆盖面。持续优化应收账款融资服务,深化供应链融资改革,提升企业动产和权利融资便利度。加强银行服务市场调节价管理,鼓励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实施差异化定价和服务优惠。 在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方面,《通知》指出,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对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要同步落实监管责任和措施,建立损害营商环境案例归集和通报制度。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继续扩大市场准入,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试点,全面建立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案例归集和通报制度。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防止出台含有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指定交易等内容的政策举措。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依法查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湖南:“三农”开通“信贷直通车” 贷款贴息补“油费”
“如果没有那300万元,我的养猪场可能就建不起来了。”近日,湖南省浏阳市志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李志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受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双重影响,一段时期猪肉的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为确保市场供给、稳定猪肉价格,近年来,湖南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生猪产业发展。 为响应政府号召,2021年,李志平的志顺农业决定兴建一个年存栏1万头,年出栏2万头的养猪场。 “原计划投入1000万元,但随着建设进度的不断推进,发现项目的资金缺口比较大,建完花了1800万元。”李志平回忆称,当时原材料价格上涨,原本预算内的资金根本不够,缺口较大。 “信贷直通车”解了燃眉之急 “身边能借的都借完了,找银行贷款的话,就算能贷到,手续太复杂时间太久,也等不了。”正当李志平一筹莫展时,农业农村部推出的“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活动进入了他的视野。 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是由农业农村部于2021年5月推出的一项金融支持“三农”的利好政策,通过运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系统,收集受理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需求有关信息,汇总审核主体身份基本情况、贷款用途、用贷额度等信息,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优质主体名单,特别是运营规范、经营正常却一直未获得信贷支持的主体,由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提供担保服务,对接银行发放贷款,打造“主体直报需求、农担公司提供担保、银行信贷支持”的信贷直通车体系,通过数据共享增信,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金融服务。 2021年5月15日,李志平通过“信贷直通车”申请了300万元融资需求,经过湖南农担担保,5月30日,志顺农业就收到了300万元的银行放贷。“300万元都用于了养殖设备的购买和安装了,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确保了工程如期进行。”对于李志平和志顺农业来说,这300万元犹如大旱之望云霓。 “关键是放款快” 与李志平不同,何志强的长沙恒达和信蔬菜有限公司虽然没有“迫在眉睫”的资金需求,但这家以果品、蔬菜、水产、家禽为主营商品的批发企业的资金链却也一直处于紧绷状态。 “我们在海吉星市场内一共经营7个档口,还有自己的基地,现金流需求比较大。”何志强告诉记者,尤其是每年的6月份,公司收购大量的大蒜仔,会面临阶段性资金压力。 虽然没有主动表达资金需求,但当地的农业农村部门还是关注到了这家企业,主动上门对接,推介了“信贷直通车”。 “很好用,我是2021年5月20日发起的300万元借款申请,7天就放款了,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此前,何志强曾向一家银行申请了300万元的商业贷款,抵押物是他在长沙的两套房子,手续办了一个多月。 何志强说,相比银行的普通商贷流程,农业农村部门推出的“信贷直通车”实在是太方便了,无需抵押,关键是放款快。 7天并非最快的,衡阳市的鳜鱼养殖大户王建平甚至体验了一次“秒放贷”,从申请120万元贷款,到完成放款仅用了3天。王建平成为了衡阳市首位搭上“信贷直通车”的农户。 2021年湖南为农业经营主体信贷贴息2.5亿元 据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2年5月11日,湖南省信贷直通车活动提出信贷申请的主体共有2942个,其中家庭农场1259个,农民合作社1390个。授信笔数1464笔,授信金额达13.17亿元。 2022年,农业农村部再次下发了《关于推进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常态化服务的通知》,持续完善“政银担”合作,进一步强化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支撑。其中提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具有地方特色和符合当地产业发展需求的金融支农专项行动。” “我们结合湖南实际,在原有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项目基础上,和‘信贷直通车’深度融合,利用信息化平台同步宣传、推广、申报,事前鼓励贷、事后帮助贴,成效明显。”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 “我算了笔账,按照政策贴息标准,可以为企业节约近6万元。”李志平的企业已经通过平台申请了贷款贴息,目前还在审批阶段。 尽管近期在外地出差,何志强通过手机在贷款贴息平台进行了申报。“等商业银行的贷款到期了,以后会更多通过‘信贷直通车’进行贷款申请。同时又能享受贷款贴息,对农业经营主体来说,身边的这两项惠农政策当然要用好,”何志强说。 “2021年度,湖南贴息主体数量为5872个,贴息金额为2.5亿元。”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领域,缓解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难题,实实在在地减轻了融资成本负担。
生态环境部:截至2021年底 绿色信贷余额增长至15.9万亿元
日前,中宣部就经济和生态文明领域建设与改革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叶民在会上介绍,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21年底,绿色信贷余额增长至15.9万亿元,绿色财税金融作用不断增强。 叶民介绍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重要制度保障。2020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了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基本内容。 叶民指出,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取得了一些成效。具体亮点如下: 一是夯实党政主体责任方面。中央和各省分别制定了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清单,各级人民政府每年向同级人大、省级政府每年向国务院报告生态环境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党中央对省级党委、政府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成效进行考核,开展并持续深化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各省也建立了省级环保督察制度,这些举措有力推动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落实。 二是生态环境法治建设方面。“十三五”以来,先后制修订了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法等13部法律和17部行政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开展生态环境领域的执法检查,基本完成全国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加大惩戒力度,形成高压态势。 三是健全市场机制方面。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长江、黄河建立了全流域的横向生态保护的补偿机制。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21年底,绿色信贷余额增长至15.9万亿元,绿色财税金融作用不断增强。 四是引导企业责任方面。将全国330多万个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管理,发布实施《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21年版)》《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方案》等,引导企业低碳绿色转型发展。 五是构建全民行动体系方面。发布了“公民生态环境行为十条”,出台《“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行动计划(2021-2025年)》,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叶民强调,面向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对照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要求,环境治理体系建设仍然任重道远。下一步,一是进一步压实地方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完善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二是持续强化企业环境治理责任,依法实施排污许可管理制度。三是强化社会监督,继续推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四是强化市场体系建设,创新环境治理模式,提高市场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广东深圳:力争全年普惠小微贷款增量2000亿元 加大制造业信贷投放力度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深圳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以下简称“深圳外汇局”)制定出台《关于统筹做好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14条细化措施全力以赴助力深圳切实做好“双统筹”,夺取“双胜利”。 在以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支持稳增长方面,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更好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通知》提出,各金融机构按照2022年全年普惠小微贷款增量不低于2021年全年增量的要求,持续加大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的投放力度,力争实现全年普惠小微贷款增量2000亿元的目标。扎实开展小微企业首贷户培育“三年行动”,推动金融机构提高首贷户占比,力争2022年深圳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突破20,000户。 加大制造业信贷投放力度。在合理把握风险的前提下,研究通过中长期贷款支持制造业企业升级改造和研发投入,减少企业倒贷续贷压力,进一步提高中长期贷款余额占制造业贷款余额的比重;发挥供应链票据等金融工具及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作用,支持供应链企业融资。 《通知》还要求,加强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个人、新市民群体等的金融服务。对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以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金融机构及时优化信贷政策,对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灵活采取合理延后还款时间、延长贷款期限、延迟还本等方式调整还款计划;对出租车司机、网店店主、货车司机等灵活就业主体,金融机构可比照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加大对其经营性贷款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用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强化新市民创业就业金融支持。
广西出台措施激励守信志愿者
广西壮族自治区近日出台《关于实施广西优秀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加快推进志愿者信用体系建设的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在教育服务和管理、就业和创新创业服务、社会保障服务、金融与住房租赁服务等领域对广西优秀志愿者实施守信联合激励,进一步调动志愿者积极性,提升守信志愿者的获得感。 《行动计划》明确,守信联合激励对象为:在广西志愿服务云平台——“桂志愿”系统登记注册,有完整良好的志愿服务记录、连续三年无不良信用记录的星级志愿者。据悉,志愿者在“桂志愿”系统注册后,参加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达到100小时认定为“一星志愿者”;随着时长的增加,认定二星、三星、四星、五星志愿者。 在教育服务和管理方面,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期满2年并考核合格成为星级志愿者的,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在评优评先、公派出国等遴选中,鼓励有关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提供职业培训补贴等。 在就业和创新创业服务方面,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其他组织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星级志愿者。 在社会保障服务方面,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中的星级志愿者及时纳入低保、特困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救助范围;鼓励各医疗机构积极协调为四星及以上星级志愿者提供就医便利等。 在金融与住房租赁服务方面,鼓励相关金融机构为持有“广西注册志愿者证”的星级志愿者免费购买基本保险;将符合条件的五星志愿者优先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 在文化生活服务方面,鼓励博物馆、公共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和公园、旅游景点等场所,给予票价优惠等便利服务;鼓励城市交通系统给予购票优惠政策。 在评先树优方面,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最美人物等评选项目中,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星级志愿者;对符合广西劳动模范、广西五一劳动奖章等评选项目条件的星级志愿者,可推荐参加相应的评选;在“金秋助学”、困难职工帮扶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向星级志愿者及其子女倾斜等。 此外,《行动计划》还提出,按现行政策规定,对家庭困难的星级志愿者给予必要的补贴,对在偏远地区开展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发放特殊津贴;鼓励引导各类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通过“桂志愿”系统等平台常年给予星级志愿者让利优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