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警惕这些求职陷阱!
应聘主播,没想到干了几个月想离职发现要补交培训费用;应聘销售助理,一进面试公司就发现大堂是培训区,还坐满了盯盘的现货交易员;突然收到某未投递简历公司的面试邀请,点开测评邮件,竟是一个不明软件的下载链接…… 招聘骗局花样百出,求职者该如何避坑?10月30日,BOSS直聘安全中心公布了一批虚假招聘典型案例,其中涵盖“招转培”、加盟收费、刷单等多种当前“以招聘为名,行引流之实”的典型问题。BOSS直聘相关安全负责人说,“招聘骗局有很多,但都万变不离其宗。关键是记住一点,凡是不符合常规的,都要格外小心”。 什么叫不符合常规?如明明可以通过招聘平台的功能交换联系方式,招聘者却使用变体数字、二维码等引导求职者在站外联系他;岗位标注的工资很高,但职位门槛很低,甚至居家可做。上述负责人向求职者提示:谨慎发送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尽量留在平台沟通。求职时如果遇到异常招聘者,一定要第一时间固定证据,向平台举报。“在求职过程中养成‘留痕’的习惯,保存和招聘者的聊天记录、来往的文件等。举报的内容越详细,平台判断越准确、迅速。” 案例一:培训骗局变身,花600元就能当老板? 今年7月,BOSS直聘线下职位审核团队“铁壁”在上门核验过程中,发现一家美容店以招聘“美容学徒”的名义,诱导求职者消费。 “铁壁”成员在实地探访过程中,发现该公司现场挂着“消费就能当老板,600元招股东,招合伙人”的标语。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交钱后,公司将免费培训无经验求职者做美容,学成后求职者可以使用公司床位设备,自己找客户,按单日结工资。相当于只需消费600元,即可成为公司的合伙人,“不用投资开店、交房租即可轻资产创业”。 公司以“美容学徒”的名义诱导求职者消费,可能构成虚假招聘。根据平台规则,BOSS直聘将该公司职位拦截。 BOSS直聘安全官提醒:求职收费骗局千变万化,不管是找你要“培训费”,还是“加盟费”,只要收费,就要谨慎。我们工作是来挣钱的,不是来花钱的。 案例二:“服装主播”合同陷阱多 近年来,直播带货成为电商新增长点,相应岗位需求随之快速上涨,随之该行业滋生了“浑水摸鱼”者,他们利用求职者对相关岗位的向往与信息差开展违规引流。 “铁壁”此前曾重点对直播类公司进行线下拜访,发现有少数公司会在入职时,诱导求职者签订存在“霸王条款”的主播经纪协议,而非劳动合同协议。如要求求职者需至少在职一定时间,或直播一定时间,若提前离职或直播时长不足,需缴纳培训费用或巨额违约金。求职者如果不仔细查看,签订了不公平的主播经纪协议,在后续解约时可能面临诉讼/仲裁风险。 BOSS直聘安全官提醒:首先,入职前一定要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其次,要注意合同里的约定。有些公司会让求职者签订合作协议而非受劳动法保护的劳动合同,协议里还常常存在“霸王条款”。 案例三:应聘销售竟成“现货交易员” 一类公司名义上是招“销售专员”“销售助理”,实际招聘的是无经验交易员。 在这类骗局中,公司通常会统一培训,让求职者在现货交易平台上入资操盘。也有公司会让求职者使用公司资金操盘,亏损超过一定范围需要掏钱赔偿。同时,在公司话术的诱导下,赚钱心切的求职者还可能赔上更多自有资金与所谓的“代理费”。 BOSS直聘安全官提醒:到达面试地点,多注意观察公司环境。如线上和线下公司的名称不符,一定要注意。如果公司实际业务和职位描述不符,更要打个问号。 案例四:天上掉馅饼小心被诱导下载不明App 今年10月,某求职者突然收到一封未投递过简历的公司发来的邮件。邮件邀请该求职者参加面试,并详细地写明了面试的岗位、薪资和福利等。该求职者按照要求回复了所在地区后,该公司又发来了办公地址。 该办公地址真实存在,但并非该公司所在地。在回复了第二封邮件后,该公司又发邮件邀请求职者下载App,进行“综合能力测评”,且仅支持手机打开。如果求职者下载App,可能会被引诱进行刷单等违法活动,更严重者则是会被套取银行卡账户信息。 需要警惕的是,除了用邮件发邀请外,这类诈骗公司还会用电话、短信等形式联系求职者。 BOSS直聘安全官提醒:首先,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没投简历主动邀请你面试甚至入职,就要多留个心眼。其次,不停诱导你下载不明软件的,千万不要信。 案例五:职位虚假还收费原是黑中介 今年6月,某求职者应聘一家传媒公司的文书助理工作,岗位仅要求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工资7-10k。交换简历后,招聘者表示实际薪资6k,试用期过后有五险。该求职者有点犹豫,对方又表示“有项目提成,纯文职,无销售性质”。之后,该公司发来面试地址,该地址和招聘平台上的地点不符。求职者提出疑问,对方表示:“平台上是上班的地点,面试的地点是总部。” 面试通过后,对方又表示,入职需要交600元定制工服,该求职者表示拒绝。之后,对方又提出,需要交六七百元参加公司统一安排的体检,后期可报销。该求职者表示自己去医院做,但体检报告出来后,招聘者以“不是三甲医院开的报告”为由,再次让求职者交钱去公司安排的医院体检。 实际上,这类公司为披着传媒公司皮的黑中介,常以“低要求,高工资”的文员类工作引流,骗取求职者的体检费、工装费等。 BOSS直聘安全官提醒:事出反常必有妖,警惕一切“低要求,高工资”的诱人岗位,更不能接受一切入职前还收费的岗位,无论是出于什么理由。
【风险提示】主播为博流量虚构学历经历,如此引流变现涉嫌虚假宣传
近日,一名拥有2000多万粉丝的网络主播被质疑学历造假——其主页个人简介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但遭到北大校友的否认。事件发酵后,该主播将个人简介中有关北大毕业的内容删去,称其账号的学历信息是账号注册之初随意填写的,自己从未伪造北大毕业证书,也从未在直播以及任何地方使用北大的标签进行营销活动。 主播给自己贴上虚假标签的行为并非个例。《法治日报》记者通过采访和梳理发现,一些主播为了制造话题、增加流量,给自己贴上了各种虚假标签,这些虚假标签五花八门,有的标榜学历,如“北大高才生”;有的强调身份,如“农村接地气大姐”;还有的突出经历,如“原生家庭伤痛”等。 受访专家认为,主播通过贴虚假标签增加公众信服度、扩大用户规模、提高用户黏性,以此获利的行为不仅构成虚假宣传,还侵犯了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相关部门应强化监管特别是对主播背后MCN(多频道网络)机构的监管,并通过法治宣传让主播和平台意识到虚假标签的法律后果;平台也应加强对相关内容的审核和监管。 学历经历都是编造 为流量贴虚假标签 主播被曝给自己贴上虚假“高学历”标签的事件还有很多。 短视频博主“我就是梁××”在社交账号分享从县城中专到伦敦留学的完美逆袭经历获得了热度与关注。他在视频中说:“读过中专,做过洗碗工,创过业,留过学,看过世界,我就是你远在国外的人脉。” 在他的视频中不仅自述了自己是“不一样的留学生”——无需拥有学士学位甚至高中毕业证书,就拿到了葡萄牙新里斯本大学商业经济学院(NovaSBE)的硕士项目,还能去英国伦敦交流学习,而且还宣称可以帮助像他一样低学历背景的人进入NovaSBE,实现海外留学的梦想。 然而,今年4月NovaSBE在其官网中文页面发表声明称梁同学非该校学生,学校也没有他说的项目,同时校方还特意强调在官网公布的硕士课程申请条件中对不符合学历背景的申请者是无法被录取的。随着进一步深挖,发现其实梁同学当时拿到的是葡萄牙另一所大学米尼奥大学的语言班录取通知,但因为基础太差,上课经常听不懂,所以去了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进修英语。但在虚荣心作祟下,他编造出逆袭留学的经历博取流量,假借“留学经验分享”与“项目申请辅导”之名获取利益。 某平台游戏主播“××小桀”曾在直播中称自己为中南大学毕业。后在其电脑装机店收费过高割韭菜事件发酵后,在道歉时承认因虚荣心作祟,谎称自己是中南大学毕业的学生。 除了伪造学历之外,一些主播通过编造虚假人设,包括虚构的身份背景和经历等,以此赚取关注。 近期,一记录农村生活、粉丝人数超千万的网红被曝出其售卖的农产品成分有问题,其本人也并未真正居住在农村,“农村生活”这些标签误导了公众购买她所售卖的产品。 该网红以拍摄农村生活的短视频收获了大量粉丝,其短视频中主要的生活地点是一个小村子。当地村民说,该网红的徒弟们也在村里租了民房,专门用来拍摄短视频和直播。在村民看来,这些人并不是在记录农村生活而是在表演农村生活。目前,该短视频账号首页显示,该用户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已被禁言。 主播“××爱吃猪蹄”在发布其吃播视频的同时,讲述了自己原生家庭的伤痛,给自己打上了“原生家庭伤痛”下艰难成长的标签,在视频中一边哭一边吃生日蛋糕、一边吃饭一边与母亲吵架等,通过这些行为塑造自己原生家庭不幸的形象以吸引流量、带货获利。在今年8月底被扒出其“表演痕迹过重”、有“剧本嫌疑”等,原生家庭的不幸为凭空捏造,与母亲吵架等也都是为了吸引热度故意设计。 MCN机构提供剧本 虚假宣传误导公众 主播的虚假人设从何而来? 一位MCN机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他们有不同的打造人设的剧本,一些主播身上的标签实际上都是剧本演绎。 记者加入一个名为“爆款直播培训营”的社交群,培训营的课程展示了如何通过打造虚假人设的方式获利,并建议培训营中的学员购买系统课程。 在“打造获利账号”的课程中,“老师”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虚假标签达到实现营销目的的操作方法:在注册账号后,上传几个自己悲惨经历的短视频吸引流量;有一定粉丝后立马开直播,并购买水军进行推广,让人气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上升;直播间进入“真网友”后,此时主播不要一味卖惨,而是要讲述自己的逆袭故事,以此获得更多推送机会;最后,通过卖课或带货让自己获取收益。 近日,网红“小小努力生活”因涉嫌编造虚假身世,在直播平台上卖惨牟利,严重扰乱公共秩序,被警方在直播过程中抓获。据警方通报,这位网红及其团队通过精心策划的虚假人设和情感营销策略,在直播间内博取网友的同情与支持。他们编造了一个被亲生父母抛弃、由精神失常的养母抚养长大的故事,以此来吸引观众的关注和打赏。在短短几个月内,该账号的粉丝数量增长至112.8万。最终,涉案的4名违法行为人,包括“小小努力生活”本人及其扮演养母的亲生母亲,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10日处罚。 接受记者采访的互联网营销专家认为,上述主播变现模式非常清晰,即通过贴虚假标签增加公众信服度,扩大用户规模,提高用户黏性。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文化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郑宁认为,如果标签内容真实,那么它只是一种个人表达方式,无可厚非。但如果标签内容虚假,就可能误导公众,尤其是对信息辨别能力较弱的未成年人。在实际操作中,虽然主播可能没有直接伪造学历证书等文件,但如果声称或暗示自己是某大学毕业,误导公众,同样涉嫌虚假宣传。 北京市伟博律师事务所主任、武汉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李伟民告诉记者,根据民法典规定,主播在提供服务过程中使用虚假标签,属于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直播利用虚假标签从事的相关民事行为,可能涉嫌民事欺诈,导致无效或者撤销等后果。如果情节非常严重,还可能涉嫌诈骗罪。 在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教授任成印看来,主播背后的MCN机构同样应当承担相应责任。MCN机构为网红和自媒体提供内容策划制作、宣传推广、粉丝管理、签约代理等各类服务,作为一种商业服务模式本无可厚非,但其宣传推广行为本质上属于广告法中的商业广告活动,应遵守广告法的规定。如果MCN机构虚构剧本,为网络主播打造虚假的人设,从而扩大其影响力,以达到促销的目的,就触犯了广告法,构成虚假广告行为。相关部门应强化监督管理,净化网络信息环境。 记者注意到,除了主动贴虚假标签,还有一种情况是,主播自己没有主动营销自己的高学历、假经历,但是也不否认网上流传较广的与自身有关的错误信息,并因此获利。 “主播尤其是网红主播作为公众人物,应保证在直播活动中自己信息的真实性,包括严格使用自己真实的信息,同时,也要对粉丝或公众的错误信息认知进行解释和澄清,防止发生信息误导。”任成印说。 加强内容审核监管 畅通举报反馈渠道 近期网络主播乱贴标签、虚假人设的事件不仅暴露了主播虚假宣传的问题,也引发了公众对平台监管责任的探讨。 记者近日尝试在多个平台中修改自己个人资料中的学历信息,部分平台除了30天内仅能修改一次的要求外没有其他限制,可以随意填写。 个人资料中不涉及隐私的部分(例如学历等)是否也应对其进行规范? 任成印认为,应当明确个人资料和个人认证的区别。个人资料是用户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填写的关于自己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兴趣爱好、联系方式等。这些信息主要用于展示用户的个人身份和特征,帮助其他用户更好地了解用户。个人认证则是指社交平台对用户身份或资格的验证过程。通过提交相关证明文件或经过第三方审核,用户可以获得平台颁发的认证标识。这种认证通常用于确保用户身份的真实性,防止虚假身份或欺诈行为。 在社交平台上,认证用户通常享有更多的特权和信任度,例如更高的曝光率、更多的功能权限等。而对于普通个体而言,过度的资料准确性要求可能侵犯其隐私权。如果要求每个人必须提供绝对准确的个人信息,那么这些信息的收集和存储就可能引发隐私泄露的风险。并且,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非关键性场景(如日常购物、社交等)对普通个体的个人资料进行严格的准确性验证可能并不划算。这些场景通常不需要高度敏感的个人信息,否则验证成本可能超过其带来的价值。对普通个体的个人资料,现有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往往侧重于保护而非严格的准确性要求。 公众人物作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他们的言行举止和背景信息往往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准确的个人资料信息能够增强公众对他们的信任感,从而维护其公信力。作为公众人物,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提供准确的个人资料信息,包括学历背景,是履行这一责任的重要方面。有一定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的言行和背景信息往往具有示范效应。如果他们的学历信息不准确,可能会误导公众,特别是容易受到影响的未成年人群体。他们在填写个人资料时,应当主动提供相关证明,由平台进行认证。已认证的平台要加上认证标识,没有认证的也应有提醒说明。 如何才能有效治理主播乱贴标签的行为? 任成印建议,平台应加强对内容的审核,可以利用算法、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视频内容进行智能识别和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虚假剧本和虚假人设。对涉及敏感话题或可能引发争议的内容,进行人工复审,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还可以鼓励用户积极举报虚假剧本和虚假人设,为举报者提供便捷的举报渠道和反馈机制。对举报信息进行及时核查和处理,对举报属实的情况给予举报者一定的奖励或激励。对确认存在虚假剧本和虚假人设的主播,平台应采取下架视频、限制获利、封禁账号等处罚措施。对情节严重者,平台应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进一步调查和处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任成印说。 在郑宁看来,要解决网络主播随意贴标签的问题,还要通过加大法治宣传力度,让各方进一步了解虚假标签行为及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对于主播来说,他们需要认识到,虚假标签不仅违法,还会损害自己的声誉和商业利益。对于平台来说,他们需要意识到,对主播的标签行为进行监管,不仅是履行法律责任,也是维护平台公信力的重要举措。还可以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虚假剧本和虚假人设的识别能力,避免其被虚假信息所误导。 “网络主播随意贴标签的现象,折射出数字化时代信息真实性的危机。在追求流量和关注的同时,主播和平台不能忽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只有增强法律意识,加强行业自律,才能构建一个健康、有序、诚信的网络环境。”郑宁说。
【风险提示】自制药丸能药到病除?小心“神药”陷阱
男子自制药酒、药粉、药丸后,流窜到各偏远乡镇摆地摊兜售,向不明真相的老人吹嘘能“药到病除”。今年3月以来,湖北省恩施市公安局民警辗转多地,历时近6个月,逐步揭开这场骗局背后的秘密,侦破一起生产、销售假药案。 集市巡逻发现线索 “发现这起案件,源于一次常规性的街面巡逻。”恩施市公安局盛家坝派出所民警黄思宇告诉记者。今年3月24日,适逢盛家坝镇大集,不少村民趁着这个时候到集镇“赶场”,这个时段也是盛家坝派出所巡逻的重点。 当天10时许,当黄思宇一行人巡逻至集镇菜市场路口时,路边一个售卖药材的摊点引起了黄思宇的注意,摊位上摆放着瓶装药酒和若干药粉、药丸,摊位边围上来的几名老年人正听着摊主介绍药酒的功效,不时有老人递去几十元、上百元钱购买摊主的药酒。 “正规药品是不会通过摆地摊的形式兜售。”警觉的黄思宇立即叫停了摊主的售卖行为,并联系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同年5月,经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认定,该摊主所配制、销售的药酒为假酒,销售药酒配套赠送的药丸为假药。因涉嫌销售假药,恩施州市场监管局将该案移交到恩施市公安局,而摊主也被“请”进了盛家坝派出所。 摊主自制“神药”行骗 面对民警讯问,摊主说出了实情。近年来,摊主张某瞄上了自制药酒“治病”赚钱的行当。张某把购买来的药物原料按照比例配制到食用酒精里面。 “我想着药酒外用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张某承认,为了让自己的药酒卖得更好,2023年4月,张某联系制作药丸的四川籍男子蒋某,多次在蒋某处邮购号称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小药丸,以买药酒送药丸、药粉的噱头,游走于恩施州各个县市的乡镇以及城区街道,向路人尤其是老人兜售。 73岁的杨大娘就是购买过张某药酒的老人之一。杨大娘在一次赶集时偶然遇到了正在路口卖药的张某。“他说‘神药’可以治疗很多疾病。”杨大娘说,她将身上仅有的80元钱给了张某,结果发现吃完药并没有任何疗效。 抓获售卖假药上线 随着侦查的深入,张某涉嫌生产、销售假药案脉络逐步清晰。“只有将向张某售卖假药丸的源头打掉,目前所收集的证据才能形成闭环证据链。”盛家坝派出所所长舒波表示。 在恩施市公安局森警大队和“情指行”一体化作战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侦查人员深入研判,掌握到蒋某在四川省资阳市的大体位置。7月上旬,抓捕民警赶赴资阳市,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将蒋某抓获。 经查,和张某一样,蒋某也没有生产、销售药品的任何资质,药粉系用自己购买的粉碎机将药材打成粉末,通过分装机分装打包后售卖。药丸是蒋某支付加工费后由某店铺加工成丸状,之后蒋某再自己分装打包,购买药丸和药粉的人以老年人居多。 9月底,随着蒋某被恩施市公安局移送审查起诉,这起打着“为老人治病”的幌子实则为售卖假药获取非法利益的生产、销售假药案告破。
【风险提示】搬运已公示个人信息构成侵权是一堂法治课
一些单位在招聘、录用人员时,会公示录用及候补人员的姓名、院校、专业、学历等信息。在社交媒体上“搬运”这些公示信息,是否会侵害名单上人员的隐私与个人信息权?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结一起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件,判令被告删除涉案侵权文章,在涉案微信公众号发布致歉声明向原告赔礼道歉,并向原告支付维权合理支出。(10月24日《工人日报》) 原告的姓名、院校、专业与学历等个人信息已被招录单位公示,被告只是原封不动地将其“搬运”,却被法院判决侵犯了原告个人信息权。这种判决结果,或许会让一些人感到困惑。实际上,从法理逻辑看,被告的“搬运”行为已符合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权的法定要件,被判令删除涉案侵权文章、赔礼道歉,并向原告支付合理维权费用,并无不妥。据介绍,被告未用侮辱、贬低性语言对原告作出负面评价,否则还可能构成对原告名誉权的侵犯,须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对于热衷“搬运”个人信息者而言,上述案件的判决可谓一堂生动的法治课。 在信息时代,个人信息受到法律严格的保护。我国民法典规定,未经自然人同意,不得向他人非法提供其个人信息;处理自然人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向其他个人信息处理者提供其处理的个人信息的,应当向个人告知接收方的名称或者姓名、联系方式、处理目的、处理方式和个人信息的种类,并征得个人的同意。 从上述法律规定不难看出,信息主体对个人信息有行使拒绝权的空间,任何人都不得僭越法律底线随意处理他人个人信息。信息主体对个人信息拒绝权的行使,是不以个人信息是否公开为前置条件的。即使信息主体的个人信息已经被公开,其仍有权自主决定对该个人信息的进一步处理,保证已公开的信息不被扭曲。上述案件中,被告在社交媒体上“搬运”原告的姓名、院校、专业与学历等个人信息,是未经原告允许的自作主张,违背了处理个人信息须征得信息主体同意的法律规定,理当为此承担法律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现实中类似的“搬运”侵权案例并不鲜见,可见一些掌握公民个人信息的机构或个人,尚未形成依法处理他人信息的法治意识。实际上,法院在网上公布裁判文书时,对涉及当事人的个人敏感信息都要作适当的遮蔽处理,没有个人信息处置权的机构或个人,显然更不能在这方面任性而为。 鉴于此,个人信息处理者在处理他人的个人信息时,正确的做法应当是首先甄别已公开的个人信息,在目的适当、手段合法等范围内合理处理,并充分尊重信息主体的事后拒绝权。如果处理已公开的个人信息存在对个人权益有重大影响的情形,应事先征得信息主体的同意。唯有严格依法依规行事,方能避免在个人信息处理中“一不小心”构成侵权。 个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任何机构和个人不能违法违规使用,这是基本法治常识。上述“搬运”已公示个人信息被判侵权的案件虽然不大,却具有突出的警示意义。相关职责部门应坚持以案说法,做好法治宣传,强化依法处理个人信息的法治共识,尽最大努力减少类似个案发生。
【风险提示】科技创新不能让“无脑爽文”带节奏
“中国一块钱打火机横扫全球,欧美日慌了!”“国产光刻机来了,芯片白菜化在即”……浏览社交媒体,时常会刷到此类推文,乍看令人热血沸腾,仔细读来却处处透着夸张虚浮。 科技进步深刻影响生产生活,早已成为重要的公共议题。随着国际竞争愈发激烈,凡涉及智能设备、材料能源等信息,都很容易在舆论场引发广泛关注,大家也期待在那些“卡脖子”的关键领域,中国科技创新能够有所突破。这种朴素的情感,却成了自媒体、营销号的流量密码。一些博主要么照扒相关单位的例行公示,自行换上耸人听闻的标题;要么截取只言片语故弄玄虚,动辄以“碾压”“终结”等夸张话术吸睛……左一个“诺奖级”,右一个“历史性”,逆袭反转的套路看似满满正能量,实则全是毒鸡汤! 在科研这个最需要“较真”的领域,造谣捧杀与污名诋毁一样贻害无穷。比如,此前我国新托卡马克装置运行温度超过1亿摄氏度,标志我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可到了某些自媒体笔下,就成了“宣告石油时代接近尾声”;此前有科技企业被一众大V“绑”着炒作,不得已发布辟谣公告“求放过”。多年来,我国科研工作者不懈奋斗,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为己任,在各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要突破。但必须看到,破围绝非朝夕可成,由于技术工艺、应用环境、市场需求等诸多条件限制,很多科技创新都少不了失败与波折,要投入应用和产业化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任由各色“爽文”传播,不仅误导公众、影响科普,让深耕于此的科研人员、企业莫名背上“雷声大雨点小”的骂名,更可能无形中打乱相关领域的创新节奏。特别是当前,科技领域自身短板、外部封锁依然严峻,急功近利、信马由缰的风气浓了,很可能会扼杀科研内生动力、错失发展契机。 重要成果不是靠嘴皮翻飞“自嗨”出来的。不同技术攻坚进程时快时慢,尤其在基础研究领域,“电光火石的瞬间”是少数,更多是成千上万次的铩羽而归。从这个层面来看,实事求是、有一说一,不仅是对科学工作者的要求,也是当前整个社会应当秉持的一种心态。不自怨自艾,也不盲目乐观,有包容失败与试错的土壤,更要有冷静看清前路的眼光。 最是聒噪扰人心。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把浮夸风掐灭在源头,才能让更多人心无旁骛投身所爱、顽强攻关,才能有更多厚积薄发成就真正的“大国骄傲”。
【风险提示】培训贷、虚假招聘、就业歧视……求职时防范警惕“陷阱”
近期,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各地区对人力资源市场开展专项整治,集中查处了一批培训贷、虚假招聘、就业歧视、非法劳务派遣等违法案件,并对其进行通报。高校毕业生求职时要防范警惕类似“陷阱”,如遇到侵害就业权益情况,人社部门提醒应及时投诉反映。 承诺高薪就业,诱骗高额培训借贷 经调查,北京捌五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青岛莱牛教育有限公司、西安讯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通过虚假承诺介绍高薪工作的方式,吸引高校毕业生应聘。随后,诱导求职者参加“新媒体运营”“直播运营”等不同名目的技能培训,收取上万元的培训费用。如求职者无力承担,则诱导其办理小额贷款。但完成培训后,这些公司均未兑现承诺。 上述公司擅自开展职业中介、职业技能培训业务,并以此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严重侵害求职者就业权益。对此,人社部门依法责令上述公司退还所收费用,停止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停止办学,并对西安讯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罚款76.7万元。 提示:求职者要看中介机构经营范围是否包含培训内容,慎重签署贷款协议或含有贷款内容的培训协议,注意保留相关材料。 虚假招聘,岗位、待遇与实际不符 经调查,江苏苏州兆正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在未获昆山某科技公司委托的情况下,以其名义发布虚假招聘信息,意图吸引求职者应聘,增加社会关注度。甘肃红歌聚贤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在某直播平台发布招工信息,声称“月薪7500元,安排4人间空调房,转正后有五险一金”。但劳动者入职后发现,该厂实际月薪和住宿条件等与招聘承诺明显不符。 根据规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布的招聘信息应当真实、合法,不得采取欺诈等不正当手段。针对这两家公司发布虚假招聘信息、侵害求职者就业权益的违法行为,相关人社部门责令限期清除不实招聘信息,要求甘肃红歌聚贤公司赔偿求职者相应损失。 提示:求职时可以多种途径了解公司背景,详细询问岗位信息、工作内容,对长时间大量招聘、离职率高的要提高警惕。 未经许可,擅自经营劳务派遣业务 经调查,广东省清远市人才智力市场在未取得劳务派遣行政许可的情况下,与多家用工单位签订服务协议,将数百名劳动者派遣至相关单位。天门社区宏博网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通过自运营的微信公众号“新天门”“天门社区网”发布招聘信息。 经营劳务派遣业务、从事网络招聘服务,应取得人力资源服务许可。对清远市人才智力市场、潜江镇远公司未经许可擅自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违法行为,相关人社部门责令停止经营劳务派遣业务、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对天门宏博公司,当地人社部门责令清除已发布的网络招聘信息,停止从事职业中介活动。 提示:优先选择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正规市场中介机构。与中介机构签订协议时,要看清签约的内容,不要盲目签字。 发布歧视性招聘信息,影响公平就业 经调查,2023年底,上海银傲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发布招聘信息,特别备注“XX地已满”“XX、XX地免”等字样,对特定户籍的劳动者就业进行限制,侵害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益。 职业中介机构发布的就业信息中不得包含就业歧视性内容,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在户籍、地域、身份等方面设置限制人力资源流动的条件。对这一公司发布歧视性招聘信息的违法行为,上海人社部门依法责令限期整改,清除相关招聘信息,并罚款5000元。 提示:遭遇就业歧视,可拨打12333电话或前往人社部门投诉举报。 黑中介以购买保险为由,克扣工资 经调查,贵州先锋人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在经营劳务派遣业务过程中,以购买商业意外保险为由,克扣1.4万余名劳务派遣员工工资共计165.89万元,但所扣资金实际并未用于购买保险,而是被该公司截留挪作他用。 根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对该公司克扣被派遣员工工资报酬的违法行为,人社部门依法责令该公司限期整改,清偿被派遣员工相应工资。另对该公司拒不配合调查、不按要求报送书面材料的违法行为,处以1万元罚款。 提示:要谨记,应聘工作本身并不需要任何费用。如交费一定要求出具正规发票并加盖单位公章,为可能发生的纠纷维权保留证据。
【风险提示】“无抵押”“免息”“低息” 警惕这些网络贷款“套路”
“无抵押”“免息贷”“自动审批秒放贷”,看到这样的网络贷款广告,你心动了吗?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网贷服务平台也凭借操作简单、无抵押、放款快、额度高等优势,其数量迅猛增长。截至2023年末,全国共有网络小额贷款公司179家,实收资本1590亿元,贷款余额1739亿元。与此同时,消费者被“高利贷”“砍头息”“黑网贷”“连环贷”等层层套路“套”住的问题也频频被爆出。 “本人从APP金融公司借款14800元,后续才知晓有3028.77元的担保服务费”“APP过度收集与其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同时借贷引流”……在平台上,关于网贷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投诉不在少数。 梳理发现,问题大多聚焦于——以查询信息为幌子诱导消费者点击链接,强制下款诱人入局;以低息、无抵押、高额度等虚假宣传诱导贷款;模糊利息费用,隐瞒实际息费标准,实放款时变相收取高额保证金、服务费、砍头息等费用;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贷款人及其亲友饱受销售电话骚扰;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连环贷款、以贷还贷,导致实际借款成本远超预期,债台高筑无力偿还;以暴力、恐吓、欺诈等不正当方式催收,影响消费者正常生活。 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安全监管保驾护航。今年8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研究制定《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具体到各地方,9月以来,多地金融监管部门已就网贷“套路”陷阱密集发文示警,如青海明确网贷“套路”风险包括模糊利息费用、泄露个人信息、诱导过度借贷等;广西提示消费者办理借款业务时,要认真阅读合同,看清个人隐私条款,明确个人还款能力。 一系列举措旨在强化互联网贷款业务监管,提醒消费者警惕网贷“套路”。结合多地消协、市场监管部门发布的相关内容,提醒广大消费者: 通过正规金融机构、正规渠道咨询或办理借款业务。无资质的网贷机构往往利用法律和监管漏洞,以低成本开展业务,不仅给借款人带来巨大风险,还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 充分了解产品信息。选择产品时应仔细甄别各类金融业务及产品广告、宣传信息,关注借款业务真实息费水平,切勿轻信“全额免息”“单日暴利”“保本高息”等诱导性营销宣传说辞。 与平台签订正规合同。签订合同前认真审核,并核实相关经办人员的身份信息,避免自己先签合同再由公司盖章;避免签订与实际借款金额不符的借款合同,避免借款合同中相关重要条款空白。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账户密码、验证码、个人生物识别等敏感信息,不轻易点击不明链接,谨慎进行信息授权行为。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性消费。准确评估自身经济承受能力,合理安排生活开支;避免盲目跟风攀比,杜绝不计后果盲目借贷、盲目消费的行为;避免“以贷养贷”“多头借贷”,陷入债务泥潭。 增强依法维权意识,积极维权。提高自身的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留存好相关凭证。当遭遇“网贷套路”诈骗时,迅速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诈骗分子违法犯罪线索,配合公安部门冻结或追回涉案资金。
【风险提示】给“花钱保过”的职称代评一个差评
“职称代评需要吗?”“发论文需要吗?”据10月21日《工人日报》报道,前不久,一年一度的职称申报开始后,从事工程监理工作的高业伟接到的职称代办推销电话就没断过。他曾在一家教育培训机构花8000元代评副高级职称,并留了电话号码,最终职称没评上,机构只退其3200元。 想走职称代评捷径却没走成,还损失了一笔代办费——现实中不少劳动者花钱买了教训,也给有心选择职称代评服务者上了一课。 市场上的职称代评机构,大都宣称“全程代办”“破格申报、保通过”“不过保退”等,一副神通广大、高效靠谱的形象,实际上职称代评机构天花乱坠的承诺,根本站不住脚。比如,按照职称申报评审的规范要求,在职工作人员只能通过所在单位的账号进行申报,由所在单位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后,逐级上报;自由职业者申报职称评审,则可由人事代理机构等履行审核、公示、推荐等程序,人事代理机构只能报送档案在该机构的人员的职称材料;职称不能异地参评。 据此,市场上职称代评机构的一些诱人的承诺明显存在逻辑上的悖论,其中不少都是骗人的噱头、收割的话术。当申报人催问申报结果时,又对其想方设法进行敷衍,甚至直接拉黑申报人,或关店失联、卷款跑路。 对申报人来说,选择职称代评,轻则损失“代评费”,重则因职称代评而背上信用污点、付出失信代价。人社部前不久印发的《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提供虚假材料取得的职称会被撤销,并记入职称评审诚信档案库,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记录期限为3年。可见,选择职称代评者,到头来可能聪明反被聪明误,落得个“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结局。 因此,必须态度鲜明地给职称代评一个大大的“差评”。申报人要充分看清其欺骗性、违法性、危害性,摒弃图省事、走捷径的想法,规规矩矩准备申报材料、履行申报程序,一旦不慎落入职称代评陷阱,要积极举报、维权,向监管部门提供治理线索。市场监管、人社、网信、公安等部门则应进一步健全监管机制,找准执法切入点,严肃曝光、查处存在虚假宣传、诈骗等违法行为的职称代评机构,同时向有职称申报需求的劳动者广泛开展法治宣传,使其看清职称代评的侵权套路和风险,增强防范意识。相关网络平台则应提高自身筛查、拦截、屏蔽职称代评违法宣传信息的能力,堵上一切可能的营销渠道。 此外,职称评审规则也需不断完善、优化,包括加强对评委的培训、考核和监督,加大对违规评审行为的惩治力度等,确保职称评审科学、透明、公平、公正,从根源上避免申报人“走捷径”。
【风险提示】小投资大回报?小心“馅饼”变陷阱!
张先生在刷短视频时,突然弹出来一个广告链接,称“梦想导师”指导炒股,低成本投入可获高额回报。张先生既好奇又心动,就点开了此链接,随后页面自动跳转到一款名为“XX股票”的APP。 按照要求下载注册该APP后,一位名叫“梦想导师”的客服联系张先生,称只要缴纳学费就可以提供一对一的炒股指导和股市精准消息,保你获得丰厚盈利,并且还提供了大量其他学员的盈利截图。 张先生立刻缴纳了8000元学费,然后按照“梦想导师”的指导购买股票。刚开始股票形势一片大好,几乎每天都在升值,张先生觉得自己这回真是碰到贵人、抓住机遇了。 有一天,张先生急需用钱,于是准备抛售股票提现时,却发现该APP一直提示系统错误无法操作。张先生这才醒悟自己遭遇了诈骗。 诈骗套路分析: 套路一 骗子通过网络社交工具、短视频平台、网页等多种渠道发布推广股票、外汇、期货、虚拟货币等投资理财信息,寻找受害人并建立联系。 套路二 在骗取信任后,骗子诱导受害人登录其提供的虚假网站或下载其分享的手机APP,指导受害人进行投资理财并获取低额返利,为诱导受害人加大投资力度做好铺垫。 套路三 骗子鼓吹“稳赚不赔”“高额回报”等诱导受害人加大资金投入,当受害人发现自己被骗时,就会被迅速屏蔽拉黑。 网警提示: 1、不被高回报诱惑 骗子塑造的投资项目都是超高年化收益,而且宣称“稳赚不赔”。千万别相信! 2、不被虚假App欺骗 骗子制作的“特定”App无法在手机官方应用市场上架,只能通过点击网址链接或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让用户下载。千万别下载! 3、不被账户转账迷惑 购买理财产品时,凡是要求事先转账到个人账户或“安全”账户的,千万别转账!
【风险提示】“双十一”来了,六大陷阱要警惕
据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双十一的热潮已经来袭,在大家尽情享受购物狂欢的同时,可千万要警惕网上购物诈骗。 陷阱一:假冒客服诈骗 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冒充商家的客服人员,向消费者发送虚假信息或邮件,要求消费者提供个人信息或进行转账操作。 陷阱二:虚假购物网站 不法分子会制作看似正规的购物网站,以超低价格吸引消费者下单。当消费者付款后,却发现根本收不到货,网站也无法再打开。购物一定要选择知名、可靠的电商平台。 陷阱三:预售骗局 有些不法分子以双十一预售为幌子,要求消费者提前支付定金或全款,结果却消失不见。正规的预售都有平台保障,不要轻易向陌生账号付款。 陷阱四:中奖诈骗 收到短信或邮件,告诉消费者在双十一购物中幸运中奖,要消费者缴纳手续费或税金才能领取奖品。这都是不法分子的套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陷阱五:快递诈骗 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冒充快递员,向消费者发送虚假信息或邮件,要求消费者关注其公众号,并骗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和钱财。 陷阱六:退货诈骗 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以退款退货为由进行诈骗,诱导消费者提供手机动态码,并骗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或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