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个装配式变电站投运
11月13日,我省保障区域能源安全可靠供给和高耗能产业的重要工程——220千伏汤城变电站投入运行。近年来,随着西鞍山铁矿项目建设不断推进,对鞍山南部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有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汤城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于2022年8月20日开工。建设方国网鞍山供电公司积极探索节能降碳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采用模块化施工模式,安装效率提高30%至40%。该变电站成为我省首个采用模块化装配式施工建设的变电站。图为建成投运的汤城变电站。
我省三项目入选革命文物主题“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推介名单
本报讯记者王笑梅报道近日,国家文物局办公室、教育部办公厅公布2024年度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推介项目名单,我省有3个项目入选。我省入选项目中,“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联合辽宁大学的“守望丰碑薪火相传辽宁‘六地’红色文化系列思政课”,入选优质资源建设推介示范项目名单;抗美援朝纪念馆联合辽东学院的“‘荣光传颂信念之炬’抗美援朝文物与思政教育融合课堂”、辽宁省博物馆联合沈阳市浑南区创新教育集团的“‘笔墨映丹心:馆藏革命诗抄的跨时代对话’主题思政课”,入选优质资源建设推介精品项目名单。据了解,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组建了一支由历史、文学、艺术等专业讲解教育员组成的红色大思政宣讲团队,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现场讲解与情景再现相呼应,多样化再现近代史、抗战各时期的重大事件和感人事迹。抗美援朝纪念馆按照“大学讲抗美援朝精神传承、中学讲抗美援朝历史、小学讲抗美援朝故事”的思路,开展“纪念馆里思政课”等一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自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辽宁省博物馆与浑南区创新教育集团深度合作,将革命文物资源覆盖从幼儿园到高中各个学段,既注重知识传授,又强调情感体验和能力培养,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还在他们心中播下“红色种子”。
10月份辽宁CPI同比上涨0.3%
本报讯记者唐佳丽报道11月12日,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发布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10月份,我省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3%,涨幅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列全国第13位。其中,城市上涨0.3%,农村上涨0.3%;食品价格上涨3.3%,非食品价格下降0.3%;消费品价格上涨0.4%,服务价格上涨0.3%。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2%。10月份,我省CPI环比下降0.6%,降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3个百分点,列全国第31位。其中,城市下降0.6%,农村下降0.3%;食品价格下降2.2%,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下降0.8%,服务价格下降0.2%。1月—10月,我省CPI比上年同期上涨0.3%,涨幅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列全国第14位。
我省完成特殊食品生产企业首轮全覆盖体系检查
为提高特殊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近日,省市场监管局对特殊食品生产企业开展首轮全覆盖体系检查。本次体系检查是对全省特殊食品生产企业全方位、深层次的“体检”。省市场监管局组织不同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监管执法人员共同组成检查组,保障检查的专业性和覆盖面。检查过程中,检查团队依据严格标准和规范,对企业的生产环境、原料采购、生产工艺、质量控制、产品追溯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检查。通过这一轮全面检查,及时发现、纠正部分企业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并有效指导督促特殊食品生产企业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提升自身管理水平。接下来,省市场监管局还将开展特殊食品生产企业体系检查问题“回头看”,强化问题整改落到实处,确保问题整改率达到100%,帮助企业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会议
11月6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学习中央及省委有关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陈向群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牢牢把握、始终坚守守正创新的重大原则,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坚持破和立的辩证统一,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处理好部署和落实的关系,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以及省委《意见》的贯彻落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会议强调,要围绕省委贯彻党中央大政方针的决策部署,聚焦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锚定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民主法治领域改革,在依法履职各项工作中自觉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从法治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省委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实施。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11月6日,省委副书记、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李乐成主持召开省政府党组会议和常务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工作要求,研究政府系统贯彻落实工作。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凝心聚力推动改革行稳致远,提供了重要思想和方法指引。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以及省委《意见》的贯彻落实,加快推动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进一步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决心。要牢牢把握坚持守正创新这一重大原则,保持道不变、志不改的强大定力,“小切口”谋划实施一批创新性的改革举措。要运用科学的改革方法,处理好改革和法治、破和立、改革和开放、部署和落实等关系,强化改革系统集成,在“半步走”“小步快跑”中提升改革实效。要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筑牢共抓改革的思想基础、群众基础。要做好当前重点工作,积极对接国家各项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努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大抓园区,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压实党委、政府责任,理清管理体制和职责职能,确保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切实发挥好开发区、高新区等各类园区作为经济增长极的龙头带动作用。要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聚焦新目标、适应新要求,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强化清单化管理,敢为人先,拼抢争实,着力打造经济体制改革试验田。要加强党的建设,锻造过硬干部队伍,切实提高能力、转变作风,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加快完善政策制度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监督管理体系、社会参与体系,认真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积极探索辽宁养老新路径,以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丹东:下足“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
初冬的鸭绿江断桥景区,游人如织、车辆如流。作为丹东的地标性景点,滨江公路与景区入口之间新设立的交通灯让很多市民点赞:“以前去江边遛弯儿,在这里过马路,经常要与机动车抢道,现在有了红绿灯,安全又方便。”科学细致做好景区及周边规划、建设与管理,是丹东市高标准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下足“绣花”功夫提升城市颜值和气质的重要举措之一。“民有所盼,我有所为”。丹东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在优化营商环境、厚植生态底色、擦亮旅游城市名片等方面不遗余力,不断刷新城市更新“进度条”,让民生幸福在越来越宜居宜业宜游的环境中“原地升级”。经过大半年的准备和持续推进的“冬病夏治”“冬病秋治”,11月1日零时,丹东市供热管网全面开栓供热,23支应急抢修队伍655名应急抢险人员24小时待命,随时做好应急抢修准备,确保突发事件能够及时解决。冬季供热关乎千家万户冷暖。今年以来,丹东市多次召开会议,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调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供热企业和施工现场调研;编制问题清单和整改责任清单,投入2.67亿元,累计完成老旧管网及楼道立管改造224.8千米,完成改造计划的134.6%;开展“访民问暖”活动,解决供热问题万余件;全市供热行业10月10日前陆续进行冷态试运行,10月25日前全部完成,10月27日起全部转入热态试运行……“早”字当先,是丹东市将行动跑在企业、群众需求之前,自觉把群众期盼变成党委和政府想干、必须干好的事,让振兴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的一个缩影。立足长远、兼顾当下,从细微处入手,做细城市管理功课,把有限财力向民生实事倾斜:全力推进10件重点民生实事,大力发展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社会救助等民生事业,54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部开工……年初至今,全市75%以上的公共预算支出用于民生领域。
我省精准高效下达超235亿元防灾减灾救灾重建资金
11月1日,记者从省财政厅了解到,今年以来,省财政已精准高效下达资金235.3亿元,全力为防灾减灾、救灾救助、灾后重建等工作提供保障。据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省充分利用增发国债等资金政策,以问题为导向优化支出结构,筹措超200亿元精准支持灾害隐患排查治理,重点支持包括水利设施、危旧桥梁、老旧小区和高危农房改造,以及矿山、危化和地质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治理,支持全省预置抢险救援力量,建立省级救援队伍,开展省级应急物资储备和救灾演练等,全面提高我省洪涝等灾害防御能力。同时,年初编制省本级预算时,足额预留省级应急资金、预备费、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专项资金。相关努力,在今年的灾害防治和救灾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今年汛期,一系列灾情险情发生后,各级财政部门快速响应。省财政启动救灾和重建资金快速核拨机制,压缩各环节办理时限、容缺办理、增加拨付频次,做到收到上级资金后、相关受灾数据核准后、省启动应急响应后,即日下达资金,视情况将资金直拨到县(市、区)。在此期间,及时分配下达财政部下达我省的救灾和灾后重建资金7.25亿元,并快速下达和预拨省级救灾资金2.5亿元,高效精准支持灾区开展搜救受灾群众、抢通抢修、倒损房屋重建等应急处置工作。灾后重建工作关系百姓福祉。省财政厅成立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专班,加强与省直部门协调配合,会同应急、农业、水利、发改、交通等部门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全面梳理相关资金政策,对应灾后重建方案和规划任务,做好政策衔接,发挥财政资金政策叠加效益,并且分轻重缓急,归口筹措资金向灾区倾斜,形成各级各类资金合力。截至目前,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已筹措各类救灾和灾后重建资金41.5亿元,其中,省财政下达资金34.5亿元(中央资金22亿元,省级资金12.5亿元),市以下筹集7亿元。同时,针对葫芦岛、丹东等受灾地区救灾任务重,省财政加大对“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情况的监测调度力度,强化预警防控,定期调度,兜牢底线。
省政协举行“加强法治建设,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月度协商座谈会
10月31日,省政协以“加强法治建设,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为议题,举行月度协商座谈会。省政协主席周波主持会议并讲话。会上,省司法厅、省委政法委、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同志通报了我省加强法治建设,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总体情况。杨新立、刘政伟、刘为民、张鑫辉、马驰、何宜群、左佳等政协委员、省工商联会员、专家学者代表先后发言,提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惠企政策供给、持续优化产业园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对民营企业的司法保护、有效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深化执行服务保障工作、破除市场准入“隐形壁垒”等建议。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周波指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法治环境建设作为事关辽宁振兴发展的重大问题来抓,扎实推进法治领域改革,持续推动法治环境改善,法治护航民营经济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切实提升法治思维,大力涵养法治精神,严格落实法治主体责任,努力打造更高层次、更有竞争力、更可持续的一流营商环境,全力支持保障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周波强调,要聚焦法治需求“稳预期”,着力打造完备管用的政策环境、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要瞄准法治问题“破壁垒”,坚持诚信留商、依法安商、平等护商,更好释放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与活力。要立足法治服务“强功能”,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完善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强化数字赋能法治服务,努力营造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要坚持系统观念“增合力”,强化部门间联动协作,畅通政企常态化沟通渠道,有效发挥统一战线优势作用,不断汇聚助力民营企业发展的智慧和力量。省领导郑艺、温雪琼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工信厅、省公安厅、省商务厅、省数据局、省法院、省检察院有关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全省政协专门委员会工作会议在沈召开
10月30日,全省政协专门委员会工作会议在沈阳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学习全国政协专门委员会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加强和改进全省政协专门委员会工作。省政协主席周波主持会议并讲话。周波指出,近年来,全省政协专门委员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取得了丰硕的履职成果。党的领导在专门委员会有效落实,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持续深化,调研和协商工作质量得到提升,团结联谊广度深度不断拓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得到加强,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周波强调,全省各级政协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新时代新征程专门委员会工作总体要求,把好政治方向,坚持问题导向,在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紧紧围绕中心大局深入推进协商议政,做深做实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工作,提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更好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等方面下功夫、求实效,把专门委员会工作谋划好、推进好,切实发挥在政协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加强协同配合,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工作统筹,在强化自身建设、加强上下联动等方面持续开展探索实践,努力将好的经验做法总结上升为规律性认识,推动全省政协专门委员会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省政协副主席王明玉、余功斌、温雪琼、邵林出席会议。各市政协负责同志参加会议。省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及阜新、辽阳、盘锦、葫芦岛市政协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