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信用协会全力营造诚实守信社会氛围
廊坊市信用体系建设起步较早,2002年就将此项工作列入全市软环境建设十大工程。2010年,廊坊市信用管理协会经市民政局核准登记,是全省第一家组建的信用协会。自成立以来,协会开展了一系列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工作,承担政府采购、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市场主体信用评价工作,相继为4000多家企业提供信用评级服务。 协会成立10年来,围绕全市信用体系建设,以服务为宗旨,服务会员、服务企业、服务行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为全市信用体系建设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在社会上具有较大影响力,得到了广大会员和企业认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协会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组织会员单位,在各自行业和岗位主动作为,以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协会向全市各商会协会、会员单位及各社会企业提出了“关于诚信抗击疫情服务企业发展的四点倡议”,并助力破解资金难题。融资服务机构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放宽融资担保政策等措施,降低疫情期间融资成本,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周转困难。协会广大会员单位在做好经营、生产、防控的同时通过市红十字会、广阳区红十字会、河北省红十字会、武汉市慈善总会、韩红基金会等多种渠道进行捐款。据不完全统计,共捐款近百万元。
宿迁:纳税信用“金名片”换来企业发展新动力
近日,宿迁2020年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结果出炉。数据显示,A、B级纳税人数量不断增加,D级纳税人数量持续减少。一增一减,既是宿迁纳税人信用意识提高的有力佐证,也是纳税信用体系建设结出的“硕果”。 纳税信用是衡量企业信用的重要指标,也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宿迁作为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一直把信用作为经济发展助推器全力打造。近年来,宿迁市税务局不断探索和创新纳税信用建设,持续改善税收营商环境,在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宿迁市税务局纳税服务科科长王亚娜介绍说,今年全市共评出A级企业3327户,较上年增加1007户,增长43.4%,A级企业在评价总户数中的占比比上年提高了0.79个百分点。“B级和M级企业总量达到69753户,占评价总户数的75.1%,表明宿迁守信群体内部结构也在向好发展。”王亚娜说。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宿迁企业越来越重视纳税信用。这背后,除了加强监管,关键在于如何把纳税信用转化成实打实的“福利”。近年来宿迁在强化纳税信用评价结果运用上持续发力,深化“银税互动”,有效破除了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开展联合奖惩,鼓励和推动银行依托纳税信用创新信贷产品,帮助企业以“信”换“贷”,让纳税信用成为企业的一张“金名片”。 值得一提的是,宿迁税务还与市人民银行、发改委等部门积极合作,推出“宿易贷”融资服务平台。该平台推广以来,累计为6402户企业发放贷款1275.37亿元,其中4976户小微企业获贷482.44亿元,有效破解了小微企业融资之困。 宿迁海宏塑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塑料品加工制造的小微企业,疫情期间出现了资金周转困难。税务部门了解后及时介入,仅用3天时间企业就从银行贷款240万元,及时解了资金周转之困。“平时公司按时足额纳税,纳税信用良好,银行审批非常快!”公司财务负责人郑良华感动不已,“‘银税互动’,关键时刻帮了我们大忙!” 在宿迁,像海宏塑业有限公司一样受益的企业还有很多。据统计,今年1至4月份,全市银行机构通过“银税互动”共计发放贷款1万多笔,贷款总金额约13.6亿元,极大缓解了疫情防控期间小微企业资金紧张问题。 通过定期在税务网站、办税服务厅、电子税务局等渠道公开发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宿迁市税务局和发改、金融、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并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真正做到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今年的纳税信用评价中,宿迁的C级和D级企业共19786户,在评价总数中占比21.3%,较上年下降3.2个百分点,充分表明失信群体规模正越来越小。 与此同时,宿迁严格执行相关政策,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失信者申请信用修复,并及时将企业修复后的纳税信用等级情况更新至政府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使企业免于多部门联合惩戒,对失信者“网开一面”。在2019年到2020年的评价中,宿迁就有32740户企业实现了纳税信用修复,改善了自身纳税信用状况。 “宿迁税务将继续做好纳税信用的修复和动态调整工作,积极探索纳税信用的社会化应用,严格落实各项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积极营造‘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处处受限’的良好氛围,为宿迁信用城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宿迁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月明表示。
开放和双创政策企业获得感强部分城市管理部门诚信待提升
报告分析认为,疫情期间推出的若干项营商环境优化政策中,企业对对外开放政策、双创和转型政策等的获得感较强;而部分城市管理部门的诚信有待进一步提升。 对政策环境,有60.79%的外资企业认为政策环境改善了,感觉政策环境变差的仅占2.82%。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不断缩短负面清单,对于外资企业的鼓励、支持等相关政策,得到了多数外资企业的认可。 在市场诚信环境中,企业普遍反映当前不正当竞争的情况得到了有效遏制。在被调查的外资企业中,有87.16%的外企认为所在城市市场竞争有序。这一比例显著高于国有企业的67.64%和民营企业的79.52%,表明前期我国出台多举措扩大开放,缩减负面清单,扩大外资准入领域,优化投资环境等工作,获得海外投资者认同。 从不同年限的企业来看,成立5~10年的企业和1年以内的企业的政策环境改善指数最高,说明2019年出台的鼓励转型升级和“双创”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家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这份评价报告还对市场监管部门、水务部门、城管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税务部门、应急管理部门、消防部门、商务部门等11个政府部门进行满意度调查。企业对于商务部门的满意度最高,其次是税务部门和公安部门,对城管部门的满意度相对较低。 调研中企业认为,商务部门研究推动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连锁企业的政策支持,以及发展夜间经济、举办购物街等举措,对于地方消费的促进和企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比如,在调研哪些部门会出现“承诺的优惠条件无法兑现”的现象时,有41.3%的企业选择了商务部门,有32.61%的企业选择了市场监管部门,生态环境部门和应急管理部门(除消防)此类现象较少发生。 部分企业反映,政府有关机构“在执法或罚款前,没有提前对相关法规或条款进行普法告知”“执法自由裁量权过大”“执法标准不一”“执法过当”“选择性执法,对于大型、中型和小微型企业不能一视同仁”“变相索贿”等现象一定程度存在。
丹东市举办节能宣传周活动
7月2日,由市公共机构节能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机关事务中心主办的“2020年节能宣传周暨丹东市创建节约型机关倡议活动”在政府大楼内举行。活动发出倡议,深入推进全市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助力建设节约型社会。同时,对辽宁省“节约型公共机构”和市优秀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者进行了表彰。据悉,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是党的十九大对推进绿色发展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也是提高政府工作效能的有效途径。我市各级党政机关作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率先垂范、先行一步,扛起政治责任,带头引领良好风尚,树立了标杆榜样,在建设节约型社会活动中充分发挥了表率和带头作用。活动中,机关干部代表宣读了《践行绿色办公创建节约型机关倡议书》。与会人员在倡议板上签字。13家辽宁省“节约型公共机构”和9名丹东市优秀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者获得表彰。又讯曹雪记者邢漫7月2日上午,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发展和改革委举办了2020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暨丹东市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集中宣传活动。活动围绕“绿水青山,节能增效”“绿色低碳,全面小康”主题,通过节能减排政策宣讲,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展示,布置展板条幅,发放倡议书、宣传册、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宣传节能低碳,促进绿色发展理念,强化公民环境意识,倡导绿色消费,推广低碳出行。现场群众通过微信转发朋友圈、节能知识答题等方式踊跃参与。活动当日,共发放倡议书560份,宣传册1200余册,宣传单1200余份,布置展板110多块,悬挂条幅15条。今年节能宣传周的时间为6月29日至7月5日。我市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参与了省节能宣传周线上宣传活动,除当天的集中宣传活动外,还将举办宣传活动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典型评选等系列活动,相关市直单位将以绿色生产、绿色家庭、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市场等为主题开展节能宣传。受疫情影响,我市号召广泛开展线上活动,希望借助网络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活动和节能工作,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支持我市的节能低碳事业。
“稳投资”“稳金融”组合拳发力带动经济向好发展
7月1日,从市发展和改革委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扎实做好“稳投资”“稳金融”工作,带动经济持续向好发展。截至5月末,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1%,增速在全省排第5位;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450.4亿元,增长8%,增速在全省排第9位。在“稳投资”方面,年初,市发展和改革委深入县(市)区企业调研,筛选100个重点项目由四大班子领导负责包扶推进。建立定期调度、项目管家、项目问题清单等制度,加强项目动态监测,对部分重点项目实行“日调度”。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制定医疗物资保障方案,实施驻企联络员制度,指导协调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稳产多产,同时确保开复工项目施工防疫物资保障。目前,全市开复工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90个,开复工率达76.6%。在“稳金融”方面,重点开展了包括加大政银企对接力度、进一步优化金融环境等一系列工作。组织保险机构向739家企业和9437名复产职工及防疫一线人员提供保险保障,协调53户工业企业对接银行机构融资4.6亿元,组织科技、文旅和农业等部门结合对口企业的136项融资需求,开展融资对接,实现融资3300万元。持续推动金融机构降低费率,全地区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6.79%,低于年初0.14个基点;推动财政贴息涉农创业担保服务,为近2000户农民发放创业贴息贷款2.27亿元;积极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风险,全市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由年初12.1%降至6.3%。
“旅游+”让村民走上致富路
位于宽甸西北部的双山子镇,山高林密,景色秀丽,天桥沟景区闻名遐迩。多年来,村民依托天桥沟景区辐射带动作用,端上了旅游“饭碗”,甩掉了贫困“帽子”。“我原本是开卫生所的,近几年,随着天桥沟景区知名度日渐提升,村里的农家乐火了,我就把卫生所的另一半闲置房间改成了农家乐,每年能多收入好几万呢。”6月28日,双山子镇台头子村村民于丽杰兴奋地对记者说。台头子村山多地少,人均耕地只有1.2亩。在2013年之前,年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为了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村书记刘玉波与其他6户村民率先干起了农家乐。当年十一期间,这7户农家乐天天爆满,一天就能挣1000多元。持观望态度的村民们看到了农家乐的前景,纷纷加入其中。旅游火了,吸引来不少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回乡创业,村民宋晓郊就是其中一位。“2014年,我听朋友说村里的农家乐生意特别好,就辞掉了北京的工作,带着老婆孩子回到了家乡,经营起了农家乐,年收入能达到20万元以上。”宋晓郊笑着说。除了依托景区优势经营农家乐外,宋晓郊的妻子和父亲都在景区打工,每个月有近5000元的收入,景区还给他们交纳“五险”,让他们的生活有了“双保险”。为了把分散经营的农家乐统一规范、管理起来,台头子村成立了辽宁省第一个农家乐合作社——天桥沟枫情民俗旅游专业合作社。经过6年发展,如今,村里常年经营农家乐的有80多家,旅游黄金期会增加到120多家,人均年收入达到1.3万元。村民的生活有了质的飞跃。除了台头子村,天桥沟景区所在村——黎明村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变成远近闻名的旅游村、富裕村。“多年前,我们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基础薄弱,年人均收入仅有1500元左右,很多村民连买农药化肥都得贷款。如今,村民依靠开农家乐、到景区打工,人均年收入比之前翻了10倍,很多村民家盖起了二层小楼,全村至少有100户买了小汽车。”说起村民现在的好日子,村书记隋国龙语气中充满自豪。听说黎明村7组村民住的都是“小别墅”,好奇心驱使记者来到这里,只见54栋西式洋房整齐划一,每栋房子都是白色窗户、绛紫色外墙、紫黑色尖屋顶,大门是1人多高的铁门,红砖围起的院子有80多平方米,屋子前面建有西式门斗,两边竖着两根雪白的石柱……“以前,我们村的男人都外出打工,家家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自从辽宁参仙源股份有限公司到村里种植野山参、打造天桥沟景区,还出资2000万元给我们建房子,我们再也不用往外跑了,靠经营农家乐和去景区、基地打工就行了。”村民汤贵海兴奋地对记者说。近几年,双山子镇党委、政府借助景区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台头子村和黎明村尝到了“甜头”,其他村也得到了“实惠”,平坨村建冷棚种植洋菇娘;四平村借助景区优势,打造集采摘、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农业观光园;井峪村建起了食用菌示范基地……双山子镇的前景一片美好。
义务爱心送考车蓄势待发
高考将至,为帮助有需要的考生解决交通问题,轻松赴考,丹东日报社准备了50辆“高考爱心直通车”,高考期间为考生开辟快速、便捷、温馨的高考绿色通道,义务接送有需要的考生。送考车将在车前贴有“丹东日报社高考爱心直通车”统一标识,部分车辆在丹东一中、丹东二中、丹东四中、丹东十四中四个考点值守,以备考生不时之需。同时,四个考点还将义务发放爱心矿泉水。为保障考生安全顺利出行,送考车驾驶员全部为经验丰富的4S店试乘试驾销售员,每天出车前都要进行体温测量,全程佩戴口罩,并由4S店出具14天内无出省证明;送考车辆均为各4S店试乘试驾车,送考前将做好车况检查。同时,辽宁大谷家庭服务有限公司的专业消杀团队将在每天送考前后对车辆进行消毒处理。交警部门将为爱心送考车辆开通“绿色通道”,确保为考生营造“绿色、畅通、和谐”的交通环境。如果您家有考生,需要我们的帮助,就与我们联系吧!报名时间:2020年7月3日—7月6日报名热线:0415-217383815941524162主办单位:丹东日报社协办单位:丹东市教育局丹东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支持单位:辽宁大谷家庭服务有限公司丹东市北铭传媒有限公司丹东碧桂园置业有限公司丹东江通别克4S店丹东雪佛兰4S店丹东广汽丰田4S店丹东东风本田4S店丹东一汽大众4S店丹东上海大众4S店丹东信宝行宝马4S店丹东五菱宏光4S店丹东长城4S店丹东吉利4S店
丹东市开展打击非法营运专项行动
7月2日,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联合出击,开展全市非法营运行为专项整治行动。执法人员在重点场所、重点路段、重点线路实行定点排查、定期巡查、设卡盘查,全路面、全天候、全方位开展联合执法活动,整治非法组客“窝点”、非法经营“黑车”。此次专项整治行动还将对喊客拉客、抬价甩客、拒载绕行等不文明营运行为加大管理力度,让群众出行更安全、便捷、舒适。截至目前,执法人员对站前、月亮岛等重点区域的非法营运嫌疑车辆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和巡查,发现涉嫌非法营运车辆22台,已依法暂扣车辆,对有关人员开展执法调查。下一步,专项整治行动将在全地区全面展开。
信用修复承诺书模板
信用修复承诺书模板
丹东市信用办关于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对环境保护领域失信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的通知
丹东市信用办关于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对环境保护领域失信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