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增桓服饰有限公司主动信用承诺书
【风险提示】当心落入骗子冒充“京东金融”诈骗陷阱
大兴公安分局昨天通报,近期有骗子继续打着“京东金融”旗号猖狂诈骗,有事主被骗137万元。 案例有网贷记录需要清理?被骗137万! 事主邓某接到自称京东金融客服的电话,称受中国银保监会委托需要对非法网贷进行清理,并声称查到邓某在网上有贷款记录。在邓某否认后,对方便说有可能是别人通过非法手段或者渠道利用邓某信息进行过网贷,并要求邓某必须配合进行清理,随后向邓某邮箱内发送了带有银监会字样的假文件和工作证。 经过一系列洗脑操作,邓某按对方要求下载网络会议App,一步步进行贷款、转账,对方还称审查后资金随后会原路返回。最终邓某被骗137万余元。 揭秘骗局主要针对学历较高且重征信人员 针对学历偏高且重视征信的人员,一旦听到会影响自己征信等字眼很快就能引起事主的注意力。 冒充身份多为京东金融客服工作人员,或其他大平台金融产品客服以及银保监会工作人员,使被害者更容易相信对方的“官方”身份。 当事主邮箱内收到带有银保监会字样等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工作证后,在前期提到非法盗用事主身份或提高贷款额度、征信信息等,就可以让事主上钩,完全相信对方身份。 事主完全相信后便会顺着对方思路走,且对方还一再保证资金验证后会原路退回,以此来完全消除事主顾虑。 对方多数会通过各种聊天软件共享屏幕或电话中的实时通话来指导事主进行贷款或转账,让事主没有单独思考的时间。 对方永远会以差一点点为借口,让事主继续贷款转账,直到事主无法承担至醒悟为止。 提示听到“征信”二字不要慌 市民生活中注意保护好个人隐私,听到“征信”二字不要慌,有疑问寻求官方或警方的帮助;转账之前动动脑,不轻信、不转账。总之,凡自称“京东金融”等客服以影响征信、需注销账户、调整利率为由,让您下载软件、共享屏幕填写信息的,均为诈骗!96110反诈专线来电务必接听!
湖北武汉:加快推进全市文旅行业信用承诺制建设
“针对旅行社建立信用等级评级制度,有失信行为的旅行社,其信用等级随即降为C级并采取相关失信惩戒措施。”长江日报记者在全市文旅行业信用承诺制推进会中获悉,为推动武汉市旅行社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旅行社经营行为,促进行业诚信自律,提升服务品质,武汉持续加快推进全市文旅行业信用承诺制建设。 日前,湖北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各区文旅局和行政审批局召开文旅行业信用承诺制专题推进会,并在会上就《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推行文化和旅游行业信用承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武汉市旅行社信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完善文旅行业信用制度。 《武汉市旅行社信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是为推动武汉市旅行社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行业诚信自律,对旅行社进行信用等级评价、建立旅行社信用信息资料库、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制度、建立信用修复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形成一套以信用评价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制度,优化信用承诺工作流程,打造信用承诺工作闭环,完善协同联动机制。此《办法》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将持续至2022年8月28日,登录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官网可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推进文旅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下一步,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将加快出台《武汉市旅行社信用管理暂行办法》,完善信用体系建设配套制度,发挥信用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价值与作用,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文化和旅游市场新型监管机制,助推市场全面恢复和高质量发展。
丹东辰朋置业有限公司主动信用承诺书
【风险提示】万能“神药”?别被骗子忽悠了
最近,你和家人朋友有没有收到这条提示性短信——“凡以养老服务、养老项目、养老产品、以房养老、养老保险、养老帮扶等为名骗取老年人钱财就是诈骗!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不断增加,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老年人群体。他们利用老年人辨识能力不强、渴望健康、权益保护能力弱等特点,以销售“养老产品”、代办“养老保险”、提供“养老服务”、宣称“以房养老”、组织“养老旅游”等名义进行诈骗,严重侵害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那么,针对老年人的骗局通常有哪些形式?不法分子是如何一步一步实现诈骗的?老年人要如何警惕和防范此类诈骗套路?如何提高防骗能力? 近几年,卫生健康领域涉老诈骗屡有发生。一些经营者把准老年人大多有基础性疾病,重视生命健康的心理,“黑诊所”“假义诊”“假白大褂”打着“祖传秘方”“神秘配方”“包治百病”的幌子,使用“长寿”“黄金”等词汇渲染产品功效,误导老年消费者购买产品,诈骗老年人钱财,危害老年人健康。 诈骗套路 此类违法犯罪主要表现为通过提供免费旅游观光、情感陪护、虚假宣传等手段,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会议营销、养生讲座等方式,诱骗中老年人购买价格虚高的保健品或者假冒伪劣产品,涉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和普通诈骗。 案例一:包治百病的“神药”实为淀粉!老人被骗数十万元 据广东政法,近日,广东广州天河警方捣毁一个特大养老诈骗团伙,抓获以周某(男)为首的犯罪嫌疑人62名,捣毁门店及窝点13个,现场查扣现金26万元,冻结资金200余万元,查获电脑、手机、“保健品”等一大批。 2017年底,邓伯(化名)经过天河区仙某堂门店,看到店铺能免费测量血压,于是进店测量。随后有店员给邓伯把脉,并称他有肾虚、肾亏等疾病。在店员的游说下,邓伯体验了中药包敷疗,感觉挺舒服,再加上店内有不少老人都在做,他十分放心。 2017年底到2022年5月这4年半的时间里,邓伯多次到店里免费测量血压,并购买了一些中药包敷疗的疗程。在做中药包敷疗的过程中,店员不断称邓伯患有多种疾病,需要吃各类“保健品”。为了让邓伯相信诊断结果,还专车接送邓伯去听“专家、老教授”举办的讲座。 在讲座中,“专家”推销各种高价的“保健品”,称包治百病,可放心购买。一来二去,邓伯在仙某堂门店共花费40万元。 “经我们检验发现,他们售卖的产品极少一部分为普通保健品,一部分为淀粉类制品,其余的还有‘三无’产品。没有一种属于药品,都不具备治疗病痛的作用。”民警表示,团伙售卖的产品不仅对老人的基础病无效,还价格昂贵。一款拿货价为500元的产品,团伙成员以10800元的高价出售给老人们。 “更恶劣的是,他们为了售卖产品,会建议老人停止正规医院开具的药物,大量购买产品。但因为产品没有任何治疗效果,导致不少老人病情更加严重。”据天河区公安分局预审大队民警介绍,店内所有看诊的“专家”均无正规的医师资格证。 案例二:老人花2万元买的“神药”,竟是“三无”劣质茶包 云南长安网近日公布一起涉养老诈骗案件。今年5月,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分局接到87岁老人毛某求助:因轻信广告,自己花费2万余元购买了号称可以治疗各种疾病的中药包。 收到货后,毛某发现中药包无任何商标标识、使用期限等。看着这些包装粗糙的“三无”产品,毛某心里犯了嘀咕,不敢轻易服用,遂主动联系卖家退货退款,但对方早已联系不上。 接到报警求助后,红塔分局刑侦大队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调查。耗时数月连续奋战,通过深度研判分析,警方初步锁定河北平泉市杨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摸清该人具体行踪后,侦查民警立即赶赴河北平泉实施抓捕行动,并于7月9日在当地警方的大力配合下成功将杨某某抓获归案,并为受害人毛某全数追回被骗养老金2万余元。 经初步调查,该团伙所骗被害人涉及全国各地,涉案价值7万余元。经初步鉴定,这些价值不菲的治疗“神药”实际只是一些成本价值几块钱的劣质茶包。 案例三:“冰丝凉席”能治病?假的! 近日,河南省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养老诈骗案例,不法分子虚构廉价“冰丝凉席”可以治病,诱骗老年人购买,骗取40余名受害人近2万元。 为攫取利益,2018年7月份,艾某某伙同程某某经过预谋后,决定以健康养生、治疗疾病为噱头通过网络购进一批廉价席子到乡下出售。2018年9月份,二人以每床65元的价格在网上购进一批“冰丝凉席”,并雇佣司机驾车到南召县某镇所属的两个村进行销售。 期间,艾某某等人为扩大影响,打开销路,采取送礼品的方式进行宣传,吸引众多农村留守老人前去围观。艾某某二人利用部分老年人患病渴望恢复健康的心理,借机虚构该款凉席由中药浸泡,有治疗关节病、偏瘫、“三高”等疾病功效的事实,诱骗老年人购买。 2018年9月8日,艾某某等人在南召县某镇某村骗取15名村民现金6300元后逃离现场。9月10日,在某镇某村再次骗取29名村民现金12180元后,被南召县公安局刑事拘留。 南召县法院审理认为,艾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伙同他人采取虚构所销售凉席具有治疗疾病的手段,骗取多名被害人的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判决被告人艾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并处罚金五千元。 案例四:伪装成“名医”“教授”夸大疗效推销药品 河南省政法委近日在中原盾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消息称,河南郑州警方摧毁一针对老年人进行网络诈骗团伙。 “我被骗了!我在网上购买了一种治疗脑血管病的药,我本来是轻度脑病,可以自己走路,但吃了两个疗程药后,病情反而加重了,现在站都站不起来,只能躺在床上。”近日,河南省郑州市公安局经开分局接到群众电话求助,求助人是80多岁的田某。 经初查,民警发现,田某从未与销售方见过面,问诊、推销、付款等都是通过电话咨询,在网上完成购买手续后,由快递公司发货。民警通过田某提供的快递信息、电话等,分析调查后发现,药品寄出地址是虚假地址,固定电话的装机地址也人去楼空。民警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位于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某公司院内的郑州某商贸有限公司。 6月9日,郑州市公安局经开分局副局长耿现庭带领专案组民警迅速出击,将郑州某商贸有限公司23名员工成功抓获,现场查获笔记本电脑、账本、话术单、银行卡、药品等相关涉案物品。 民警经讯问发现,该诈骗团伙经过伪装,针对老年人群体精准实施诈骗活动。该团伙在新媒体等平台投放广告,广告中经过所谓的“专家”“教授”的专业讲解和“被治愈患者”的“真实感受”来夸大药品疗效,一旦有人“心动”拨打购买电话,销售员便会采用固定话术进一步宣传夸大药品疗效,谎称药品可以有效治疗脑梗、偏瘫等脑血管疾病,通过花言巧语来取得老年患者群体信任,再以高于进价10倍以上的价格将药品出售。 经查,该案被害人涉及全国各地1970人,涉案金额460余万元。目前,23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诈骗罪已被刑事拘留。 案例五:“神药”可防癌?实为普通“压片糖果” 近日,湖北十堰茅箭警方成功捣毁一养老诈骗窝点。据悉,这起养老诈骗案涉案资金160余万元,200余名老人受骗。 今年7月,十堰市公安局茅箭区分局平安义警队员在辖区巡逻时,发现某处居民楼有老年人频繁进出。他们大多空手进,然后拎着保健品回家。义警队员将这一情况报告给社区民警。经前期摸排,民警发现,该楼可能存在养老诈骗窝点。 7月底,经过缜密侦查,办案民警联合辖区派出所一举捣毁该养老诈骗窝点。当时,窝点内只有几名老年人,涉案嫌疑人不知所踪。民警询问在场的老人,他们此时还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 据了解,该窝点的负责人是48岁的江西籍女子王某。她冒充“农科院”推广部主任,对老年人进行虚假宣传,然后推销售卖假药。 警方很快发现嫌疑人王某的藏匿地点。随即,民警驱车远赴江西,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在吉安市永新县一处租住房内,将嫌疑人王某抓获。 经讯问,民警发现,该诈骗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员工”上岗前会经过“专业培训”。为了体现其“专业性”,嫌疑人专门针对老年人制定“话术单”。他们通过所谓“农科院专家”讲解和“体验者”的“真实经历”来夸大保健品的疗效,声称产品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癌、长命百岁”等功效。利用花言巧语取得老年患者群体的信任后,他们将普通的“压片糖果”冠以“桑蚕基肽”的名号,以每份4000元的高价进行售卖。 如何识破保健品类养老诈骗套路? 不法分子往往瞄准老年人渴望健康的心理,打着根除疾病,药有奇效的幌子推销保健品,他们往往夸大保健品的作用,使用让利、附赠等优惠,借机推销能够“包治百病”“延年益寿”的高价保健品,骗取老人钱财。 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神药,而且保健品是特殊食品,不能代替药物,宣传保健品有疾病治疗、预防作用,都是法律所禁止的。 一旦陷入保健品骗局,老年人损失的不仅仅是养老钱,严重的还会耽误病情。 要识破保健品类骗局其实并不难,首先要警惕各种以免费为名的保健品推销活动,不轻信、不购买;其次要养成正确的就医看病习惯,不要相信所谓专家的夸张宣传,更不要相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老年人在购买药品、保健品和医疗器械等产品时,一定要去正规药房、医院等具备合法资质的地方。若无法鉴别产品真假和价格是否虚高,请告知子女陪同购买。
国常会: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的措施,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部署加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力度的举措,兜牢民生底线;确定支持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的措施,帮扶渡过难关、恢复发展;决定延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购税等政策,促进大宗消费。 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但仍有小幅波动。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有针对性加大财政、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进一步巩固经济恢复基础,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依法盘活地方专项债限额空间。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指导作用,支持信贷有效需求回升,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 会议指出,保障基本民生是群众突出关切,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受疫情、灾情等影响,困难群众增多。各地各有关部门强化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上半年全国财政累计支出低保等资金1200多亿元,同比增加7%。要进一步加大保障和兜底力度。一是全面落实低保扩围。加强动态监测,及时将符合低保标准的人口等纳入低保。向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众增发的一次性生活补贴,要尽快发放到位。二是加大遇困群众救助力度,抓紧把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的政策落到位。三是从今年9月到明年3月,阶段性调整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在现行覆盖低保对象、孤儿等7类群体基础上,将领取失业补助金人员、低保边缘人口新增纳入保障。扩围后政策覆盖6700万人。将启动条件中的居民消费价格单月同比涨幅由3.5%降到3.0%。四是中央财政对地方因低保等救助扩围、价格补贴联动机制调整而增加的支出,按因素法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补助,地方先发放、中央财政后结算。五是压实地方责任,提高帮扶精准性及时性,坚决查处骗取和侵占挪用资金等行为。 会议指出,养老托育服务业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是解决“一老一小”问题的重要力量。这两个行业受疫情影响大、普遍经营困难,要实施一系列帮扶措施。主要包括:对养老托育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租国有房屋的,一律免除租金至今年底;有条件的地方要采取管用举措,支持非国有房屋出租人减免租金;对养老托育服务业增值税留抵税额一次性退存量、按月退增量;各地今年内顶格减免地方“六税两费”。 为扩大消费、培育新增长点和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相关产业升级、绿色低碳发展,会议决定,一是将已两次延期实施、今年底到期的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再延期实施至明年底,预计新增免税1000亿元。二是保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其他相关支持政策稳定,继续免征车船税和消费税,在上路权限、牌照指标等方面予以支持。三是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坚持用市场化办法,促进整车企业优胜劣汰和配套产业发展,推动全产业提升竞争力。大力推进充电桩建设,纳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范围。
中消协:不能以清仓等名义擅自扩大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范围
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发文明确,经营者不能以“清仓”“尾货”“特殊商品”等名义擅自扩大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的范围。 中消协称,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规定,除法律规定四类特定商品以及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外,消费者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享有七日无理由退货的权利。 远程购物七日无理由退货是消费者法定权利,经营者不能以“清仓”“尾货”“特殊商品”等名义擅自扩大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的范围,限制消费者行使权力。 中消协明确,对于清仓商品,首先要看商品是否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四类特定商品;其次要看商品是否是“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如果均不属于前述两种情形,则消费者依法享有七日无理由退换货的权利。 因此,对于“擅自扩大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的商品范围”一类的格式条款,因其属于“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的情形,该类格式条款无效。
丹东市奥翔击剑俱乐部信用承诺书
宽甸满族自治县志化有限公司信用承诺书
宽甸乐通运输有限公司信用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