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当心传销披上数字货币“伪装”
自称“国币”、用“天河二号”运算,以提供虚拟数字货币增值服务为幌子,在全国发展传销成员近2000人,涉案金额超过2亿元……安徽省安庆市公安局日前破获一起特大网络传销案,犯罪嫌疑人炮制概念,炒作“空气币”,把传销披上数字货币“伪装”,在网络上“大行其道”。近年来全国多地类似案件频发,网络传销新动向值得警惕。 “国币”实则“国骗” 12省市8档会员吸金2亿元 今年1月,安庆市警方接到群众报案称:“环球财富熊猫金元”投资平台涉嫌传销。警方调查发现,2016年开始,犯罪嫌疑人孙某保在安徽省合肥市租赁办公场所,以当地一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载体,创立“环球财富熊猫金元”网络投资平台,拉拢他人搭建网站,以提供虚拟数字货币增值服务为幌子,制定相关投资档次、奖励方式、提现规定,进行网络传销。 据安庆市公安局大观分局经侦大队办案民警周晓枫介绍,该团伙通过微信群分享网站链接发展会员,新会员注册要缴纳168元的入门费,且需要分享人确认,才能取得会员资格,会员分为“学员级”“专家级”到“至尊董事”“金钻董事”等8个级别,按照一定比例投资或发展下线后,网站根据级别,按1:1.07至1:3不等的比例,返还“熊猫种子”给会员,用于兑换“熊猫金元”。 “熊猫金元”就是该平台主打的“虚拟数字货币”。记者在一篇名为《环球财富熊猫金元十八个为什么》的宣传文章上看到,平台自称“熊猫金元”为“国币”,用“天河二号”计算机系统进行自动运算,“可能未来5年内一枚熊猫金元会突破1万元。” 然而警方介绍,“熊猫金元”价格涨跌等后台数据均被孙某保等人操作控制。短短几年内,该平台在全国12个省市招募会员近2000人,累计涉案金额超过2亿元,除部分资金被用于返还投资人员所谓提成外,其余大部分资金均被孙某保转移或提现。 目前,包括孙某保在内的8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移送起诉。 “链”上传销,“新套路”防不胜防 “传销币”“空气币”“山寨币”……记者搜索互联网发现,辨别这些“劣币”的科普帖早已“刷屏”,一些网友甚至梳理出百余种“传销币”的名称,然而依旧挡不住受骗上当案例。 安庆市公安局大观分局经侦大队大队长周会告诉记者,类似“熊猫金元”这样披着区块链、数字金融的外衣开展的网络传销近年来呈现高发态势,以“静态收益”(炒币升值获利)和“动态收益”(发展下线获利)为诱饵,吸引公众投入资金,并利诱投资人发展人员加入,不断扩充资金池,具有非法集资、传销、诈骗等违法行为特征,让人防不胜防。 ——老把式“穿上”新概念。据警方介绍,传统传销经常鼓吹的“国家扶持”“政府背景”等“洗脑”方法一直沿用。“熊猫金元”团伙不仅伪造全球市场布局图等宣传材料,更搬出一些高大上概念进一步伪装自己。 与此同时,不法分子打着虚拟币、区块链等时髦概念的旗号,使一些缺乏辨别能力的群众以为自己抓住了投资机遇,不法分子更在受害者“上套”之初,承诺惊人收益。“熊猫金元”一案中,就设计了直推奖、对碰奖、管理奖等多个所谓的“业绩奖励模式”,让人在一夜暴富的幻想中轻易上当,越陷越深。 ——运营模式日趋专业化。警方介绍,这些传销从传播形式看,正呈现从线下、电子邮件向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转变;会员登录平台应用逐渐从传统的PC端向手机App、小程序转移;从支付形式上看,由银行卡、第三方支付向虚拟币领域支付转变,资金流动更难以查证;从区域看,不法分子逐渐将平台服务器从境内转移至境外,逃避公安机关打击。 ——参与人员呈年轻化趋势。周会告诉记者,“熊猫金元”一案中,参与传销的会员有不少为40岁以下的年轻人,不乏高学历人员,甚至有少数公职人员参与。颇为讽刺的是,该案的始作俑者孙某保系初中文化,过去以卖保健品为生。 打防并举狙击新苗头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局长郑文宝介绍,目前类似“传销币”这样的网络传销与传统的传销形式不同,复合型违法犯罪活动多。周晓枫等基层办案民警认为,蔓延速度加快的“传销币”考验着监管、公安等打击违法犯罪部门之间的联动效率。 种种“套路”损害了公众利益,更污染了区块链等行业生态。不少专家认为,应聚焦新形势,补齐治理短板。 打防并举,形成全域管控。郑文宝建议,应协调网信、公安、金融、通信管理等部门建立信息互通会商制度,对涉传人员实行全量全域管控。周会则建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借助互联网公司技术优势,依托大数据,科学建立网络传销监测搜索模型,实现更加精准、更有价值的线上预警。 行刑衔接,织密法网。相关人士建议,及时调整传销和虚拟币非法交易的界定范围,适当加重“传销币”等网络传销犯罪的刑罚幅度,真正做到重罪重罚、轻罪轻罚,同时细化相关行政处罚条例,对未达到刑事处罚标准的网络传销人员进行惩治。 净化网络,普及教育。网信办等监管部门加强对涉传网站的监管力度,对涉及境外的传销网站采取技术反制措施,切断网络传销传播途径。郑文宝认为,应坚持把宣传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重点开展防范传销进校园、进社区、进人才市场等系列宣传活动;组织各地各部门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布传销动态警示、公益广告,公布剖析典型案例,揭露网络传销本质。 网络信息时代在带来诸多发展机遇的同时,网络传销违法犯罪分子也趁机编起了故事,吸引对新经济、新概念一知半解的投资者跟风“入套”。尽管传销从线下搬到了线上,但收入门费、拉人头、团队计酬这些本质特征没有变,社会公众在遇到所谓新型炒“币”炒“链”平台时,需要冷静下来、认真思考,对照这些特征仔细辨别,避免头脑一热就跳进陷阱。 根治网络传销,面对层出不穷的犯罪“变形记”,相关部门需加强联动,进一步织密监测预警防护网,封堵政策漏洞、补足制度短板、加强警示宣传,以不变的决心应对违法犯罪变换的“花招”。
宽甸鑫顺达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信用承诺书
宽甸如一家精品酒店有限公司信用承诺书
【风险提示】当心!冒充客服的诈骗又来了
网购商品后“客服”来了电话,说商品质量有问题,要给你“退款”,小心,这是诈骗!5月16日,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甘肃省反电诈中心提示:网络购物需谨慎,退款是假,骗钱是真,凡是接到电话自称要为你理赔退款的,不论是购物平台客服或快递服务客服,都是诈骗,一旦被骗,请立即拨打96110报警。 案例1 网络刷单返利诈骗案例 5月11日,平凉市A先生新添加的一个QQ好友告诉他,自己在做网络刷单赚佣金的兼职,后A先生在对方的指导下,下载了一款聊天软件。两人在该软件上互相添加为好友,对方还介绍了客服给A先生,客服向A先生介绍了操作流程后,发来了刷单购买商品的链接,并发了二维码让A先生进行支付,A先生按照对方的指导连做几单后都收到了小额的佣金且全部提现。后对方发来了需要支付1800元、1400元、4500元的3个交易链接,对方让A先生将这3笔钱转账到指定银行账户中,A先生照做后发现该给自己的佣金和本金对方都未返还,发觉被骗,遂向公安机关报案。 省反电诈中心提示: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被蝇头小利迷惑双眼,时刻谨记网络刷单都是诈骗。一旦被骗,请立即拨打96110报警。 案例2 杀猪盘(网络交友诱导赌博、投资)诈骗案例 4月24日,天水市居民M女士收到一条微博打招呼消息,便和对方在微博上聊天。后二人添加微信聊天渐生好感,对方经常给M女士说自己在做网络投资赚钱,让M女士跟着自己做。M女士在对方的指导下下载了一款APP,并按照对方所说在该APP内投注。刚开始,M女士投入520元,一个小时之后就赚到80元,M女士将600元提现。次日,M女士按照对方说的在APP内充值5200元,获利后M女士一并提现。5月6日,在对方的指导下,M女士在APP内充值13140元进行投资,提现时M女士点了二级会员,提现审核没有通过。APP客服告知M女士因为操作了会员升级所以不能提现,需要继续投资45748元。M女士将钱充进APP但并未投资,她试着提现,发现仍然操作不了,客服称必须进行投资才可以提现,M女士属于违规操作,需继续投资45784元。M女士再次充值45874元后,和M女士聊天的男子称帮M女士看走势指导购买哪一支股票。5月7日中午,对方告诉M女士有一支19万余元的股票让她购买,但M女士没有足够的钱,对方催促M女士找朋友借并蛊惑她购买此股,M女士感觉自己被骗,选择了报警。 省反电诈中心提示:网上认识的不明身份的好友,凡是主动提及投资或赌博,进而诱导你进行投资理财或者网络赌博的都是诈骗,如有疑问,请致电96110咨询。 案例3 网络贷款诈骗案例 5月7日,兰州市Q先生收到一条短信,内容为某借款APP对Q先生开放了借款资格,并附有链接。Q先生点击链接后手机自动下载了该款APP,Q先生在APP内填写了自己的相关信息并且申请了2万元贷款。随后APP内有客服联系Q先生,称Q先生的借款未成功,让他下载某款社交软件,与软件客服沟通解决,Q先生按照对方所说下载了该社交软件。该社交软件客服告知Q先生,在给Q先生借款的账户转款时输错了卡号,导致Q先生的银行卡被锁定,需要交纳1万元的押金,交纳的押金和借款会一同发放 到Q先生的账户中。Q先生向对方指定账户转款1万元,但Q先生申请的贷款和交纳的押金都没有到Q先生的账户中,对方要求Q先生继续转款,Q先生发觉被骗,遂报警。 省反电诈中心提示:若需要贷款请到银行或正规信贷机构,凡是在贷款发放前要求缴纳保证金、解冻费、做流水账或索要验证码的都是诈骗。一旦被骗,请立即拨打96110报警。 案例4 冒充公检法类诈骗案例 5月8日,定西市B女士接到一自称通信管理局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B女士在A市移动营业厅办理的一张电话卡存在发送违规短信的情况,导致有人上当受骗,对方称为了方便办案将电话转至A市公安局。随后,一位自称该公安局民警的警官接通电话,对方让B女士添加其QQ,并通过QQ发给B女士一张警官证的照片,还有一张表头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A市人民检察院”字样的图片。对方通过QQ语音通话告知B女士有人举报她,让她配合调查并且不能泄密,还让B女士添加了一个微信账号。添加后,对方给B女士打来微信视频电话说为了观察B女士身边是否有人,需要B女士将自己名下的所有银行卡以图片的形式发给对方,B女士照做后对方用QQ语音和B女士保持通话,指导B女士通过其在微信上发送的链接进行下载。B女士点击链接下载打开后显示的是经济犯罪侦查局的界面,B女士将该界面截图发送给了对方的QQ,对方称为了录音要问B女士一些个人信息并再次打来了QQ语音通话。之后,对方又通过QQ视频通话询问了B女士名下银行卡的办卡时间及办理账户的情况,QQ视频通话挂断后,对方称要通过微信再次调查B女士的情况,确定B女士名下银行账户中的钱是否为赃款。随后,对方让B女士将自己名下所有银行账户中的钱转到她的一个银行账户中,B女士该银行账户中的17894元钱全部被转走,B女士发觉被骗,遂报警。 省反电诈中心提示:公安机关不会在电话和网上办案,也不会和其他相关部门转接电话,一旦接到自称公检法等机关电话,对方提及银行卡、安全账户、转账等字眼要求的要立即挂断电话。一旦被骗,请立即拨打96110报警。 案例5 冒充购物客服退款类诈骗 5月10日,定西市J女士接到一自称洗发水厂家客服的电话,称J女士在网上购买的洗发水有质量问题,要给J女士退款300元。对方索要了J女士的支付宝账号,实际打款了500元,对方让J女士将多打的200元退还,否则进行起诉。J女士遂按对方要求下载注册某款APP,将支付宝上的200元提现到其邮政银行账户,再通过手机银行转到对方指定账户。随后,对方又指导J女士将微信上的1111.79元提现到其农信社账户,把其中1100元充值到支付宝上,并将支付宝中的3082元提现到其邮政银行账户。对方继续指导J女士将其农信社账户中的24590元充值到其支付宝账户,并把支付宝中的34575.24元提现到其邮政银行账户后,将邮政银行中的37499.88元转到了对方指定账户中。最后,对方让J女士下载注册了两款手机金融理财软件,并让其从中贷款,J女士发觉自己被骗,遂报警。 省反电诈中心提示:网络购物需谨慎,退款是假,骗钱是真,凡是接到电话自称要为你理赔退款的,不论是购物平台客服或快递服务客服,都是诈骗,一旦被骗,请立即拨打96110报警。
【风险提示】身陷“杀猪盘”,必定人财两空 谨防落入“温柔陷阱”
网络交友诱导投资,关怀是假,骗钱是真……2019年以来,全国“杀猪盘”婚恋交友类电诈案件高发,已成为令群众损失最大、危害最突出的案类之一。 湖北省公安厅重拳出击,连破大案,保持对电诈严打高压态势,近日发布多起“杀猪盘”电诈案件。 “所谓‘杀猪盘’,通常指不法分子以恋爱结婚为幌子进行的金钱诈骗,将被骗的一方叫‘猪’,建立恋爱关系的过程叫‘养猪’,最后的诈骗叫‘杀猪’。这类骗子一般在各大交友平台、相亲网站比较活跃。”省公安厅反电诈中心民警介绍。 六个月接力奋战,跨三省抓捕嫌疑人 近日,襄阳市襄州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2020.10.18”诈骗案犯罪嫌疑人李某批准逮捕。至此,这起利用网络交友诱导投资、涉案金额高达500余万元的“杀猪盘”案件成功告破。 2020年10月18日,姜女士到襄阳市张湾水陆派出所报案称,被网恋“男友”骗了120万元。 当年4月,姜女士被朋友拉进某微信群,群友“沧海桑田”添加姜女士为好友。通过聊天,两人发展成男女朋友。“热恋”中,“沧海桑田”称自己在某投资平台购买产品,时间短、收益高,并将自己投资收益50余万元的截图发给姜女士。 姜女士心动,先后投入168万元,平台共返还176.4万元。姜女士再次投入120万元时,却发现平台APP突然关停,“沧海桑田”也拉黑了自己,姜女士意识到被骗了。 接到报案后,襄阳市区两级公安机关成立专案组,逐步探明该犯罪团伙组织架构。 “该团伙有统一的上班时间和业务考核,有固定的话术脚本和行骗技巧,是专业骗子。”反诈民警介绍。 经过近6个月的接力奋战,跨越三省不懈追踪,专案组将诈骗团伙16人全部抓获。 “身陷‘杀猪盘’,必定人财两空。受害人一旦在虚假APP投入巨额资金后,犯罪分子会突然关停APP,卷钱消失。”办案民警分析作案手段时表示,该类型骗局中,嫌疑人一是打感情牌,诈骗目标往往是年龄在30岁到50岁左右的女性,对受害人关怀备至,建立信任关系;二是打诱饵牌,嫌疑人在社交平台发布小投入有高回报的虚假广告,让受害人心动;三是打投资牌,先让受害人赚一部分钱,再引诱他们追加投资。 高额收益是诱饵,女子被骗170余万元 2020年12月,46岁的竹山县王女士刷某短视频APP时,被一同龄男子陈某关注,二人很快发展成网友。 陈某自称“军官”,逐渐博取王女士信任,还称自己有技术和渠道,可以合法通过境外投资网站的漏洞赚钱。 为让王女士打消疑虑,陈某以工作忙为由,请王女士帮忙操作其投资账户。按陈某“指导”多次操作成功后,王女士对该平台深信不疑。见时机成熟,陈某提出可以带王女士一起“投资”。在陈某诱导下,王女士把积蓄全部投入后,又网上借贷、向亲戚朋友借钱,陆续“投资”170余万元。 1月7日,王女士看到账户金额达到2700多万元,申请提现却失败。王女士立即联系陈某,发现自己被拉黑。预感不妙,王女士赶忙报警。 竹山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接到报警后,迅速展开调查。发现陈某为境外诈骗人员,所谓的有漏洞的网站实为诈骗团伙搭建的虚假投资平台,王女士转出去的资金早已流向境外。 该案被省公安厅列为督办案件,十堰市公安局组建联合专案组,先后辗转湖北、河北、云南、河南等地调查,陆续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15名,成功打掉该诈骗团伙。证据显示,该团伙涉及100余起电诈案件,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办案民警提醒,网络交友一定要谨慎,天上不会掉馅饼,拒绝高回报投资诱惑,不要给陌生账户转账;对熟人进行转账时,也要谨慎,与身边亲朋好友多沟通、多询问,防止落入“圈套”。一旦发现被骗,一定要第一时间报警,并保存好相关证据。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宽甸支行信用承诺书
国内首部信用题材电影短片《老杨的盛夏》
宽甸满族自治县永兴耐火材料总厂信用承诺书
宽甸永洪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信用承诺书
宽甸满族自治县步达远镇昌盛家禽养殖场信用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