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预付式消费在多个行业开花 谨防预付卡陷阱
如今,“先交费后消费”的预付式消费模式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从最初的办卡、买券,到如今的各类付费会员、充值满减等,各行各业的商家都在不断拓展预付式消费的应用场景。预付式消费在多个行业开花,让大家享受着便利和实惠,然而,随之而来的“服务缩水”“办卡容易退卡难”“商家跑路”等纠纷也屡屡发生。 4月13日,说起预付卡,市民刘翔一肚子苦水。他说:“去年我在迎泽西大街一家理发店,充值1000元办了会员卡,但仅仅理了3次发后,理发店却关门了。”当时,店员表示:“办会员卡充值返现金,理发打7折,优惠多多。”想着每个月都要理发,又在家门口,还省钱,刘翔便同意了。 “无论何种原因关门停业,理发店都应该提前通知会员,妥善处理后续问题,我办卡时都预留有电话号码。”刘翔得知自己的会员权益被原理发店店主转让给“接盘”的另一家理发店时,提出了退钱的要求,但“接盘”的理发店却称,该店跟以前的理发店没关系,只是想维持客户,可以继续服务,但不能退款。 无独有偶,省城市民徐晶在平阳路一家美容院办理了消费预付卡,但再去消费时却发现商家早已换了人,她被迫继续消费。徐晶说:“之前的美容院转让,老板并没有通知我们。现在新店的套餐和服务根本不是我想要的,价格还高。但对方不给退款,我只能勉强用完算了。” “就因为觉得优惠,各种消费卡办了一大堆,但真正用上的却没有几个。”徐晶表示,自己各种健身、加油、旅游、美容、购物等的消费卡几乎办了个遍,但真正派上用场的却很少。 事实上,预付卡这一消费方式消费者并不陌生,不少消费者的钱包里或者手机里都可能有一种或者几种。大多商家本着优惠吸引顾客的心态搞促销活动,也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良商家。你消费时,他苦口婆心说办卡有多优惠,消费有多划算,很多人经不起诱惑办了预付卡。然而,当遇到店铺关门、老板跑路、服务不满意却很难退款,受伤害的永远是消费者。 对此,山西国晋律师事务所的张江鹏律师提醒消费者,要避免冲动消费,办卡应保持理性,不要被优惠折扣诱惑冲动办卡。对期限较长的或明显超出合理优惠幅度的预付卡要保持高度警惕,服务期限越长,承担的风险越大,应尽可能选择服务周期短、预付金额少的预付费服务;购买预付卡时,要与商家签订书面协议,约定预付卡的功能、使用范围、有效期限、退款条件、违约责任等细节。此外,消费者应妥善保管消费合同、收款票据等凭证,使用预付卡后要及时核对卡内余额,防止余额被盗用。 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也建议,消费者要回归消费初心,不要被预付卡商家的广告活动套路,在办理长期预付卡前可以购买一些短期体验服务,而且短期续费比长期续费更能抵御消费风险。办预付卡时要选择信誉度好的商家,核实商家是否具有合法的经营执照,是否与消费者签订书面协议,是否向消费者开具正规发票或收据,且发票或收据上盖章的主体和执照上登记的主体是否一致,消费者应保留好相关证据,便于产生纠纷时顺利维权。
【风险提示】“炒熊”?当心被割了“韭菜”!
继“炒鞋”之后,“炒熊”又成了当下“炒”局里的一个热点,一些其实很平常的积木类熊造型玩具,被炒到了十几万元甚至更高。 记者调查发现,“炒熊”背后黑幕重重,一些年轻人渴望“一夜暴富”,盲目入市“炒熊”,殊不知套路重重、暗藏风险,多数人或将面临被“割韭菜”的命运。 积木熊遭热炒,有的售价高达十几万元 广州的小严靠出售一只限量积木熊赚了一笔。他经常购买的服装品牌与日本某公司联名推出一款国内限量发售的积木熊。因为听说能升值,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花2000元买下了那只限量熊。“把熊挂在一个二手交易平台上,有人出价3000多元买走了。”小严说。 2001年8月,日本一家公司正式推出积木熊产品。其后,该公司创始人开始与各大品牌、人气IP联名,与全球不同领域的设计师或艺术家合作,在玩偶基础上进行改造,让其成为潮流品。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积木熊”,出现了近2000件商品,价格从一百多元到十万元以上不等。一款某品牌六周年限定版、尺寸72厘米的积木熊,售价高达144999元。 记者调查发现,近期,一些人已瞄准“炒熊”商机,开始大量收购并择机高价卖出。有粉丝量数万的博主在网上分享难辨真伪、靠“炒熊”套现发财的视频,评论区不乏羡慕声音。一些年轻人受暴利刺激入市,渴望靠“炒熊”挣钱。 “抢熊”“囤熊”“炒熊”,背后套路重重 原价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的积木熊,何以从“潮品”摇身一变成为“炒品”? 记者采访了解到,除了一部分真正的积木熊爱好者,越来越多人是嗅到商机跟风入市。 在朋友圈代购卖积木熊的“90后”小范表示,“炒熊”盛行的一大原因是门槛低,既不需要专门知识,也不需要大量本金,几千元就可上手,运气好的话,回报率很高。 据受访者反映,目前积木熊市场还出现了“囤熊”抬价、“抢熊”外挂、“洗熊”造假等套路。 小范介绍,一些人会从代购、“熊贩子”处大量“囤熊”,营造款式紧缺的表象,然后在电商平台高价卖出。“资金充足的玩家可以获取大量上游货源,逐步哄抬价格;随后一些有炒‘潮玩’经验的‘黄牛’、二手玩家入场继续将市场炒热,他们层层牟利,最后被收割的往往是‘小散户’。” “限量款数量少,需求多,除了极少数人能偶尔抢到原价积木熊,大部分积木熊都被一些炒家用外挂程序从积木熊官网抢走了。”小范告诉记者。 同时,一些热门款式也开始有了“山寨版”。为了将假货“洗”成正品,一些卖家甚至将国内生产的产品先寄往日本,再寄回国内,以伪装“海外发货”。 此外,由于购买渠道较少,积木熊买卖离不开交易平台,平台发挥着担保、鉴定等作用,会收取卖方的保证金和服务费,共计约占售价10%;且如果出现货物被平台鉴定为假货等情况,保证金不会被退回。 对平台操作规则较为熟悉的小严说,因为货品寄送、平台“验真”等环节都缺乏第三方监管,无法实现全过程追溯,所以一旦出现假货问题,到底“假”在哪个环节容易发生争议,维权难度大。 热炒“潮玩”藏风险,或催生一批“韭零后” 积木熊、盲盒、球鞋……近年来,一些“潮玩”引起的“炒”局越来越突破大众的认知底线。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潮玩”流行,背后多有电商平台和资本助推。平台通过设计营销话题、借助名人效应打造产品噱头,逐渐形成消费潮流,以此获利。不同于实体投资,这些消费品的价值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商家打造的“故事”和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其中泡沫成分很大,“投资”风险很高。一些炒家以多重套路抬高价格,将风险转嫁给普通消费者,需要引起警惕。 事实上,记者注意到,一款梵高2.0自画像积木熊就经历过价格由一万多元跌至3000多元的起伏,不少人在价格持续下跌时选择了亏本“抛售”。 湖南骄阳律师事务所律师朱卓奇认为,“潮玩”炒作往往是击鼓传花游戏,虽然经营者自主定价一般情况下不违反价格法,但销售时可能出现违法行为,比如相互串通,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等。而且,炒作“潮玩”背后,也可能存在诈骗、非法传销等违法犯罪问题。 多位受访人士提醒,任何投资都有不可规避的风险,面对价值虚浮不定的工业化产品尤要谨慎,避免为图“一夜暴富”而盲目跟风,防止“潮玩”被“炒完”、被“割韭菜”。
宽甸县信访局 信用承诺书
宽甸满族自治县城镇三味书屋 信用承诺书
宽甸满族自治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信用承诺书
辽宁火龙冰泉饮用水有限公司信用承诺书
辽宁钰泰矿业有限公司信用承诺书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宽甸支行信用承诺书
宽甸杰希教育培训学校信用承诺书
宽甸满族自治县审计局信用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