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结合信用风险分类实施差异化监管
为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近日,河南省市场监管局举行2020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取仪式。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郑文超启动按钮抽取检查对象。省市场监管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成员参加仪式,省纪委监委驻省局纪检监察组对抽查过程进行监督。 据介绍,2020年度省局“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适当降低抽查比例,助力市场主体复工复产。今年全省企业“双随机、一公开”总体抽查比例从不低于5%降至4%,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个体工商户比例分别为3%和1%。二是结合信用风险分类,实施差异化监管。本次抽查依据国家“互联网+监管”平台的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系统对全省企业进行风险分类,对不同风险类别的企业设置了不同抽查比例,其中高风险企业抽查比例为100%,中高风险企业为20%,中风险企业为8%,中低风险企业为4%,低风险企业为1%,既对所有企业利剑高悬,同时又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合理运用有限的行政资源。三是注重职能整合,实施综合性抽查。本次注重各业务条线的职能整合,重点检查登记事项、公示信息、广告行为、商标使用行为等7个抽查类别、19个抽查事项,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郑文超要求,一是要加强协同配合,确保年初制订的抽查计划落到实处。二是要按照“谁检查、谁录入,谁办案、谁录入”的原则,及时将检查结果归集到企业名下,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南)向社会公示。三是要加强后续衔接,确保本次抽查的实效:对具有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情形的,要做到应列尽列;发现违法行为符合立案条件的,要及时立案查处,以维护“双随机”抽查的严肃性;对抽查发现的违法违规案件线索属于其他部门管辖的,要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及时做好案件移交工作,防止失职、渎职行为发生。四是要大力宣传抽查工作动态、成效和经验,扩大抽查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赢得市场主体更多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本次仪式通过省“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共抽取企业57,50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5842户、个体工商户52,998户,并派发至各相应登记机关,由各地通过系统随机匹配执法人员开展检查工作。
文旅部:规范在线旅游市场秩序 将不合理低价游纳入监管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于2020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规定》填补了在线旅游领域立法的空白,将不合理低价游、评价权保障、旅游者信息使用等热点纳入监管,旨在规范在线旅游市场秩序,促进在线旅游行业可持续发展。 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指出,近年来,我国在线旅游市场快速增长,在线旅游企业和平台的数量不断增多,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出游,促进了旅游消费,带动了行业发展。同时,一些在线旅游经营者上线不合规旅游产品,给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要求加强法治建设、强化行业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成为社会共识。此外,随着《旅游法》《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等法律的颁布实施,出台《规定》的上位法基础初步完备,立法时机基本成熟。 关于适用范围和相关主体,《规定》明确,在线旅游经营者包括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自建网站或通过其他网络服务提供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的经营者。 在监管方面,《规定》要求,在线旅游经营者不得滥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基于旅游者消费记录、旅游偏好等设置不公平的交易条件,侵犯旅游者合法权益。在线旅游网站不得擅自屏蔽删除评价。 在压实平台企业责任方面,《规定》遵循“政府管平台,平台管供应商”基本思路,要求在线旅游平台经营者坚守人身财产安全、信息内容安全、网络安全等底线,诚信经营、公平竞争,承担产品和服务质量责任,切实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规定》还回应了社会热点问题,将不合理低价游、评价权保障、旅游者信息使用等热点纳入监管,做出相应规定,既体现了行业监管的刚性,也保持了一定的开放性。
以“信”换“贷” 松原“银税互动”为企业送实惠
面对疫情期间企业迫切的资金需求,吉林省松原市税务局通过“税银互动”协作机制,利用数据共享机制,将纳税信用等级为A、B、M级的企业推介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帮助有贷款需求且依法诚信纳税的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渡过资金难关,为企业送上“真金白银”,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今年年初,新冠疫情的爆发加重了企业负担,随着企业逐步有序复工复产,一些企业受疫情影响资金紧张问题凸显。面对疫情期间企业迫切的资金需求,松原市税务局通过“税银互动”协作机制,积极与金融机构沟通联系,利用数据共享机制,将纳税信用等级为A、B、M级的企业推介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帮助有贷款需求且依法诚信纳税的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渡过资金难关,为企业送上“真金白银”,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松原市福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制造橡胶制品、石油化工等产品企业,受疫情影响,公司现金流出现问题。主管该公司的经开区税务局了解情况后,迅速与企业对接,帮助企业协调银行办理11万元贷款,解燃眉之急。“工人工资发下去了,情绪也都稳定了,干劲更足了。我们财务人员的压力也小了。谢谢税务局的帮忙,相信我们公司发展也会越来越顺利”,该企业财务刘昌道开心地说。为切实帮助企业,松原市税务局对守信企业开通“绿色通道”服务,提供办税事项随时办、方便办、立即办的深度服务。充分利用门户网站、办税服务厅、微信等多媒体渠道,对“银税互动”工作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建立“银税互动”工作微信群,实时解答企业在申请“银税互动”贷款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企业顺利获得贷款资金支持。 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松原市税务局以“银税互动平台”建设消除企业融资“痛点”,助力企业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松原市百家合一彩钢钢构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建筑用金属、新型建筑材料为主的企业,受疫情影响,复产初期销售额同比下降很大,周转资金告急。主管税务机关了解情况后,通过“银税互动”协作机制,搭建中小企业融资通道,为该企业贷款100万元,帮助企业度过这场危机。 截至目前,松原市税务局积极协调银行业金融机构,共计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69户企业发放贷款2883.3万元,为企业复工复产送来了“真金白银”,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文旅部:规范在线旅游市场秩序 将不合理低价游纳入监管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于2020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规定》填补了在线旅游领域立法的空白,将不合理低价游、评价权保障、旅游者信息使用等热点纳入监管,旨在规范在线旅游市场秩序,促进在线旅游行业可持续发展。 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指出,近年来,我国在线旅游市场快速增长,在线旅游企业和平台的数量不断增多,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出游,促进了旅游消费,带动了行业发展。同时,一些在线旅游经营者上线不合规旅游产品,给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要求加强法治建设、强化行业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成为社会共识。此外,随着《旅游法》《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等法律的颁布实施,出台《规定》的上位法基础初步完备,立法时机基本成熟。 关于适用范围和相关主体,《规定》明确,在线旅游经营者包括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自建网站或通过其他网络服务提供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的经营者。 在监管方面,《规定》要求,在线旅游经营者不得滥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基于旅游者消费记录、旅游偏好等设置不公平的交易条件,侵犯旅游者合法权益。在线旅游网站不得擅自屏蔽删除评价。 在压实平台企业责任方面,《规定》遵循“政府管平台,平台管供应商”基本思路,要求在线旅游平台经营者坚守人身财产安全、信息内容安全、网络安全等底线,诚信经营、公平竞争,承担产品和服务质量责任,切实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规定》还回应了社会热点问题,将不合理低价游、评价权保障、旅游者信息使用等热点纳入监管,做出相应规定,既体现了行业监管的刚性,也保持了一定的开放性。
延边州召开“信易贷”工作推进会
为破解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8月27日,延边州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联合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延边监管分局,组织全州各金融机构共同召开了全州“信易贷”工作推进会,以加快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信易贷”平台)应用推广工作。 本次“信易贷”平台落实推进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银保监会关于深入开展“信易贷”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通知》和《国家发改委关于对接入驻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应用价值,加大对守信主体的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支持金融机构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会上,延边州融资服务平台及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示范平台运营负责人还就两个平台的操作流程进行了讲解,帮助各金融机构掌握熟悉平台有关功能和操作流程。 下一步,延边州政数局、延边银保监分局将继续联合各金融机构建设好这项金融服务共享平台,并通过积极推广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借助该平台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信用“两缺”问题,搭建银企之间的信息、信用桥梁,致力形成“政府搭平台、银行唱好戏、企业好受益”的金融服务新模式,为优化小微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破解融资难题提供基础。
强化党建磁力效应 融合共建服务群众 振兴区着力打造“红色物业”工程
8月31日下午,虽然下雨,但振兴区“红色物业帮”活动仍如期举行。临江街道锦绣华城小区的居民纷纷撑伞走出家门,来到院内的服务台前,接受各种志愿服务。“师傅,帮我磨一把菜刀。”一位选择磨刀服务的居民对志愿者刘师傅说。磨刀现场热闹非凡,已经磨了20余把菜刀的刘师傅满头是汗,但他说:“居民用起来顺手,我累点儿不算啥。”“红色物业帮”活动只是振兴区打造“红色物业”工程的一个缩影。物业服务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居民群众日常生活,更是城市社区精细化管理“最后一公里”的重点和难点,为了理顺物业管理工作,振兴区委组织部坚持以“党建引领融合共建”为统揽,凝聚基层治理工作合力。小区的事谁来管?长期以来,作为小区治理的“三驾马车”,社区、小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者之间职责不清、力量分散。针对谁来管的问题,振兴区突出“引领+整合”,强化党建磁力效应,形成聚合态势。振兴区推进物业企业党组织和街道、社区“共建共治”,推动“交叉任职”,推荐符合条件的社区“两委”成员,通过法定程序兼任业主委员会主任或委员,推荐业主委员会委员、物业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中的党员担任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目前,共有两名社区“两委”成员通过法定程序兼任业主委员会主任或委员,6名物业管理人员任街道、社区兼职委员,多名小区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和楼长担任小区业主代表。在辖区各物业企业中,振兴区推行实施“一建二亮三提升”工程:建立“红色物业党建工作室”;物业党员亮党员身份、亮服务承诺;着力提升物业企业责任感,着力提升企业党员使命感,着力提升小区居民幸福感。“红色物业”工程加大物业企业建组工作力度,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工程实施以来,振兴区建立物业企业党组织9个,选派党建指导员22人,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物业企业和物业服务项目全部建立了党组织。此外,投入专项基金建设“红色物业”阵地,每个物业企业党组织都有一个党建活动场所。在锦绣物业党支部建立振兴区委“红色物业夏燕工作室”,这也是全市第一个以物业党支部书记命名的区级党支部工作室。“党建引领创新物业管理思路,成立工作室,肩上的责任和担子重了,但更多的是激励。”锦绣物业党支部书记夏燕说。“业主的事无小事”。前不久,锦绣华城4号楼一位业主家中漏雨,物业党支部的李静波得知后,先后3次冒雨来到业主家中查看漏水原因,经过反复与维修单位沟通,问题很快得到解决。疫情防控期间,物业党支部的党员站在防疫第一线,为身边有困难的企业送防疫物资,守护业主的平安,用实际行动阐释了责任与担当。为了让居民悦享品质生活,“红色物业”工程加强阵地建设,打造特色品牌,开展志愿服务,让“红”的阵地建起来,“红”的旗帜飘起来。振兴区7个街道和40余个社区党组织定期召开物业企业参加的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化解各类矛盾,共同为居民服务。同时,物业企业发挥自身优势,配合街道社区党组织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20余个物业企业,32名物业优秀骨干融入社区网格化管理,担任社区网格员,开展党建工作、综合治理、环境整治、疫情防控和便民服务等,解决群众难题,精准服务居民,促进小区和谐。振兴区发挥“红色引擎”作用,优化社区环境,将基层党建、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紧密结合,把企业物业服务打造成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纽带。“下一步,我们要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原则,发挥好‘红色物业’辐射带动作用,在全区范围内普遍形成共建、共治、共享良好局面,切实解决群众提出的难点、重点问题,提高辖区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振兴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松原市印发个人信用信息保护制度,保护用户合法权益
日前,松原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松原市个人信用信息保护制度》(市信用办发[2020]21号)(以下简称制度)的通知,进一步规范松原市信用综合服务平台和信用中国(吉林松原)网站信用信息公示情况,提升服务质量,保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推动信息安全工作的健康发展。 制度中明确列举了关于个人信用信息的获取和使用、管理和泄露的相关措施。 在个人信用信息的获取和使用方面,制度提出:平台和网站在提供信息服务过程中,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平台和网站未经用户同意,不得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如确需用户提供个人信息,应明确告知用户使用的目的、方式、范围和救济渠道,并告知拒绝提供信息的后果。 在个人信用信息的管理和泄露方面,制度提出:平台和网站要对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负责,明确落实相关人员安全管理责任,采取防泄露措施;对保管的用户个人信息发生泄露、毁损或者丢失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及时通报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调查和应急处置。 接下来,松原市社会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即刻实施此制度,规范各平台和网站系统和用户个人信息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言忠信,行笃敬——滨州市开展信用大讲堂巡讲活动
为持续深入开展“诚信建设万里行”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推进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8月18日至21日,滨州市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滨州市“信用大讲堂”巡讲活动。 此次活动聘请绿盾征信(北京)有限公司副总、高级信用管理师张鹏同志,围绕信用政策法规、信用修复、地方信用建设、企业信用服务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通过真实案例让大家对“知信、用信、守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引导政府及企业经营者把信用建设提上日程,共建和谐友好的诚信社会环境。活动中,参会企业签订了信用承诺书,部分企业代宣读了诚信倡议书,愿意以实际行动完善和优化我市信用体系和营商环境,助力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本次活动为期4天,共分市直及各县(市、区)8个场次。来自市、县(市、区)两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乡镇以及2019年度产生行政处罚信息的企业和其他自愿的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等共计700余人参加。市、县两级发改部门全力组织人员、场地、教学设备,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确保了宣讲活动的圆满完成。 通过巡讲,对10月1日即将实施的《山东省社会信用条例》进行了宣传,进一步普及了社会信用体系政策法规,加强了市、县信用体系的融汇贯通,提高了企业信用管理的水平,推动了失信联合惩戒、守信联合激励工作机制相关措施有效落地,营造了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达到了预期效果,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公众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诚信之策”,为“富强滨州”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河南:结合信用风险分类实施差异化监管
为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近日,河南省市场监管局举行2020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取仪式。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郑文超启动按钮抽取检查对象。省市场监管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成员参加仪式,省纪委监委驻省局纪检监察组对抽查过程进行监督。 据介绍,2020年度省局“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适当降低抽查比例,助力市场主体复工复产。今年全省企业“双随机、一公开”总体抽查比例从不低于5%降至4%,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个体工商户比例分别为3%和1%。二是结合信用风险分类,实施差异化监管。本次抽查依据国家“互联网+监管”平台的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系统对全省企业进行风险分类,对不同风险类别的企业设置了不同抽查比例,其中高风险企业抽查比例为100%,中高风险企业为20%,中风险企业为8%,中低风险企业为4%,低风险企业为1%,既对所有企业利剑高悬,同时又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合理运用有限的行政资源。三是注重职能整合,实施综合性抽查。本次注重各业务条线的职能整合,重点检查登记事项、公示信息、广告行为、商标使用行为等7个抽查类别、19个抽查事项,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郑文超要求,一是要加强协同配合,确保年初制订的抽查计划落到实处。二是要按照“谁检查、谁录入,谁办案、谁录入”的原则,及时将检查结果归集到企业名下,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南)向社会公示。三是要加强后续衔接,确保本次抽查的实效:对具有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情形的,要做到应列尽列;发现违法行为符合立案条件的,要及时立案查处,以维护“双随机”抽查的严肃性;对抽查发现的违法违规案件线索属于其他部门管辖的,要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及时做好案件移交工作,防止失职、渎职行为发生。四是要大力宣传抽查工作动态、成效和经验,扩大抽查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赢得市场主体更多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本次仪式通过省“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共抽取企业57,50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5842户、个体工商户52,998户,并派发至各相应登记机关,由各地通过系统随机匹配执法人员开展检查工作。
安徽省消保委发布二手车行业诚信经营消费倡议书
近日,由长三角消保委联盟指导、安徽省消保委主办的汽车消费维权工作研讨会在六安市金寨县举办,江浙沪皖四省消保委及部分地市级消保委有关负责人、法律专家、企业和消费者代表参会。会上,安徽省消保委发布了《关于二手车行业诚信经营消费倡议书》,呼吁二手车行业尽快建立健全标准化、规范化售后服务体系,让更多消费者敢于并愿意消费二手车。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的消费投诉也逐年增高,尤其是二手车,由于其车况复杂,车辆信息不透明,消费纠纷更为突出,亟待社会关注。据统计,2018年以来,安徽省消保委系统共受理汽车消费投诉1313件,二手车投诉数量逐年增加。由于二手车存在车况复杂、车辆信息不透明,售后服务较难保障,处理标准不规范等问题,导致二手车的消费纠纷解决起来难度更大。 在研讨会上,安徽省汽车经销商商会秘书长韩震、车好多集团高级副总裁吕靖峰、安徽汽贸伟恒汽车公司总经理王劲松、北京中银(合肥)律师事务所律师孔华、安徽省消保委法律顾问龚英亮律师以及消费者代表侯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汽车行业尤其是二手车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发言。 为了响应中消协“凝聚你我力量让消费更温暖”的号召,维护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二手车行业更加规范、健康、快速发展,振兴汽车产业经济,安徽省消保委在会上发布了《二手车行业诚信经营消费倡议书》,提出了五项倡议:一是加强二手车电商平台企业与线下二手车经销企业的融合;二是二手车经销企业要严控车源质量、加强车况检测,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建立健全二手车行业规范化的售后服务体系;四是倡导二手车经营者主动履行法定职责,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及时快捷地处理消费纠纷;五是呼吁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同时,依法、合理开放二手车产权信息、保险信息、事故处理信息、维修保养信息等车况信息,落实二手车交易便利化的各项政策措施,促进二手车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安徽省消保委秘书长丁涛表示,二手车市场存在的问题确实亟待关注和重视。“希望二手车经营者诚信守法,履行职责,主动担责,在企业发展的同时,要维护好二手车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丁涛表示,下一步,安徽省消保委将针对二手车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开展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消费教育和消费维权工作,以引起二手车商家对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工作的重视,从而更好地规范二手车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