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高考后 谨防八类诈骗“陷阱”
紧张的高考结束,各种借着高考为由头的诈骗手段也随之而来,从提前查分、花钱获得补录名额、填报志愿指导,到暑期兼职刷单赚钱……骗子们时刻变换手法实施诈骗。6月14日,甘肃省兰州市公安部门发布八类高考诈骗套路解析,希望考生和家长们能够增强防骗意识,不要落入高考诈骗陷阱。 “提前查分”骗局 高考完,学生和家长最想知道的必然是分数,于是诈骗分子会利用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通过家长群、考试群、手机短信等渠道发送“提前查询分数”的虚假广告链接实施诈骗。链接中会要求填报身份证、准考证等相关信息,并交纳一定的查询费用,一旦上当不但会有财产损失,还会泄露个人信息。警方提醒:考生及家长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 “补录名额”骗局 “补录”骗局常常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骗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也有嫌疑人在考前就用各种借口,让家长交钱保留名额。还有一些骗局中,骗子也会谎称有特殊关系,可以购买“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警方提醒: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100%是诈骗。 “补助金”骗局 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考生身份信息后,假冒教育部门工作人员等身份,以符合“奖学金”或“高考补助金”资格为由,骗取押金或手续费。警方提醒:当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时,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 “填报志愿指导”骗局 不法分子假冒“权威专家”,自称掌握“内部大数据”,利用中介或网站、App等对考生进行志愿填报指导骗取钱财。警方提醒:填报志愿可在网上寻找参考资料帮助,但对于收费的指导一定要提高警惕,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勿让骗子乘虚而入。 “伪造录取通知书”骗局 骗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类似骗局还有制造虚假的钓鱼网站,骗子的目的就是骗取学生的生活费、学杂费。警方提醒:此类骗局中,骗子的准备工作都会非常专业。不仅会使用和原学校相似的校徽、logo,还配备了所有的课程资料,填写的大学地址也和正版一模一样。为此,考生和家长在登录学校和教育部门网站时,一定要有鉴别真伪的意识。要通过官网认证的链接或学校、教育部门官方发布的网址进入,转账汇款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账号真伪。 “兼职刷单”骗局 骗子以高薪诱惑学生,抓住涉世未深和急于挣钱的心理,让学生暑假在网上帮忙刷单。警方提醒:切记所有刷单都涉嫌诈骗,也是违法行为,请大家不要贪图小利落入诈骗犯罪分子的圈套,如需兼职一定到正规平台或者中介。 “租号赚钱”骗局 微信号出租几天,就有几百块到手,这样不劳而获,躺着稳赚不赔的好事,让学生不免心动,但是你出租的微信号可能被不法分子用来实施诈骗、洗钱等犯罪活动,而你一不小心就会成为诈骗团伙的“帮凶”。警方提醒:在找兼职的过程中看到任何类似“租售微信”“出租QQ号”“借用身份证”等信息都要提高警惕,不要被一些蝇头小利所迷惑。 “缴费”骗局 骗子以学校老师等身份要求家长尽快将本学期学费打到学校财务账户(其实是骗子的个人账户)上,并声称如不及时缴费将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警方提醒:遇到此类情况,不要盲目相信,及时通过电话或其他联系方式与子女联系,确保信息真实。警方提醒:考生和家长牢记接电话,不管是谁,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只要一谈到是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一律挂掉;所有短信,但凡让点击链接的,一律挂掉;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风险提示】又到一年毕业季 求职警惕这些陷阱
六月已至,又是一年毕业季。很多同学将走出校园,踏上求职之路。如何让初入社会的新人避免落入职场圈套?近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消保委发布提示,提醒广大毕业生如何警惕各种职场陷阱。 一、核实了解招聘单位情况。求职者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招聘单位相关信息,了解公司成立日期、经营范围、住所、行政处罚信息等情况,也可通过网站、论坛等途径搜索该公司情况,看公司官网设置及运行情况,是否存在一些负面新闻报道等。如果查不到招聘单位任何信息,只有手机号码或电子邮件的单一联系方式,则大概率是有问题的,求职者应千万谨慎。 二、仔细斟酌招聘岗位信息。正规招聘信息应该是岗位职责清晰,对应聘者的学历、专业技能、年龄等要求十分具体,薪资区间也相对明确。如果招聘信息中岗位内容含糊不清,看不懂到底要做些什么工作,动不动就用到“急聘”、“高薪”等字样,任职门槛又非常低,比如不限专业,不限学历,直接面试、上岗等,薪资范围又远远超出同行标准,该类招聘通常是陷阱大于机会,求职者需要多加留意。如果不是通过企业自身渠道来的招聘信息,求职者还应当拨打企业的联系电话核实招聘信息是否真实。 三、谨慎签订用工合同。在正式被入取后,求职者应当与用人单位签订正规的用工合同,签订合同前应仔细阅读每一项条款,对一些自己关心的问题要问明写清,比如薪资结构、休假待遇等,避免因合同内容含糊不清,遇到纠纷时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对自身明显不利的条款要及时提出,待商议修改后再作考虑,下笔签字之前一定要再三思量。如果用人单位只是草草提供一份协议,且协议内容权利义务明显对求职者不利,建议求职者直接绕道而行。 四、高度警惕“岗前收费”。岗前收费的名目可谓五花八门,有“押金”“体检费”“培训费”等等,还有类似“准员工培养计划”、“名企定制培养计划”等各种名目的费用,求职者在遇到此类情况时千万要擦亮眼睛,有些公司就是靠赚这些钱来生存的。交费之前建议先与家长或老师进行交流沟通。如果遇到费用很高,又诱导你办理贷款进行支付的,多半就是骗子公司,建议直接掉头走人。 五、严格保护好个人信息。求职者在填写简历是要避免泄露太多个人信息,在网络投简历时应选择相应的服务,如隐私保护和信息隐藏等,在找到工作后应及时更改或删除个人信息。任何招聘单位和个人都没有权利扣留他人证件原件,求职者千万不要随意将证件原件交付他人,如有需要,仅向有关人员出示即可。需要提供证件复印件时,要在合适位置注明具体用途等。 六、发现问题要勇于维权。如不慎踏入“培训贷”陷阱或者遇到疑似“培训贷”诈骗的情形,求职者应积极收集、留存有关证据,及时向家长或老师反映情况,向有关行政部门寻求帮助,切忌自认倒霉、息事宁人,要勇于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时,萧山区消保委再次提醒,切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分耕耘才能有一分收获。毕业生们在求职时一定要擦亮双眼,提高风险意识,增强辨别能力,认清骗局。遇事多向老师和家长请教,多向有关部门求助,自觉筑起一道坚固的防御长城,这样才能找到安全可靠的工作。
【风险提示】“1元学理财”?小心掉入低价陷阱
参加理财培训可“稳赚不赔”?近日,广东省消委会针对目前理财培训消费领域存在的问题,向广大消费者发出消费提示:警惕低价陷阱、增强风险意识、摆正理财心态、切忌盲目从众。如消费者在购买理财培训课程或接受服务时发生消费纠纷,可通过全国12315平台网站、当地12345等渠道,或向当地消费者委员会进行投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近年来,大众理财观念不断增强,越来越多人希望通过专业培训来增强自身专业知识和理财能力。消费需求的增长也带动理财培训市场迅速扩张,各类理财培训机构大量出现,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乱象丛生。综合来看,消费者投诉反映的问题主要为商家低价虚假宣传、诱导高价消费、师资学历造假、推荐理财产品亏损严重、课程质量差、退费退款难等。近年来,媒体也多次报道不正规理财课、财商课骗局等导致不少消费者蒙受大额经济损失,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为引导大众科学理性消费,增强风险意识,远离理财培训消费陷阱,广东省消委会发出消费提示: 1.警惕低价陷阱 理财培训机构通常会先以“1元学理财”“12元小白理财课”等噱头吸引消费者,之后让消费者购买高价进阶课程。对于这类低价营销套路,消费者需提高警惕,不要轻易被低价宣传诱导,在购买课程前先自行查阅该机构的企业信息、资质及口碑等,充分了解清楚后再作决定,避免因贪图便宜而掉入消费陷阱。 2.增强风险意识 理财作为投资行为,必定存在风险。正规理财课、财商课一般不会以“稳赚不赔”“高额收益”“投资回报率多少”等作为宣传卖点,高收益高回报的承诺不仅不符合金融理财的规律,还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等相关规定。因此,消费者应理性看待此类宣传营销,碰到承诺保本、盈利的机构,一定要多留几个心眼。 3.摆正理财心态 理财培训机构往往会以过往学员成功获取高收益的虚假案例作为诱导,来获取消费者的信任,这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躺着赚钱”“来钱快”等想法。消费者应清楚认识到,即使是专业人士也难以保持稳定长期的高收益,理财培训机构更难短时间让学员实现无亏损、高收益。消费者不能抱着“一夜暴富”的心理,接受培训时应摆正心态,脚踏实地。 4.切忌盲目从众 一些理财培训机构会向学员推荐一些基金股票,消费者容易盲目跟风购买。机构的此类行为已涉嫌非法荐股,同时也让消费者财产安全承受较大风险。因此,消费者不应轻信理财培训机构单方面的所谓内部消息、专业推荐等,应在全面深入了解投资产品各方面信息后,结合所掌握的理财知识,以及自身承受风险能力进行理性投资。 5.合理选择课程 理财零基础的入门消费者在培训时,往往很难有效辨别商家宣传、培训等内容的真伪。建议消费者可先通过一些正规专业的线上平台进行视频学习,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后,再考虑是否需要购买理财培训机构的课程作进一步学习,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风险提示】提前查分、花钱补录……防“高考诈骗”是考后第一课
又是一年高考季,在考生们忙着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时,诈骗分子也跃跃欲试,忙着布置起了各种“陷阱”。为此,一些媒体和警方梳理了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高考骗局”,希望能够引起考生和家长的注意。 针对高考来说,从考生走出高考考场,到走进大学校门,中间所经历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程序,都可能被诈骗分子利用,设计成骗局。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其他网络电信诈骗,受害人损失的往往只是钱财,但对于“高考诈骗”,考生父母损失的不仅仅是钱财,还可能因此耽误孩子上学,误了孩子的前途,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所以,让防“高考诈骗”成为考后“第一课”,就显得很有必要。 “提前查分”谨防木马 比如高考结束十几二十天,就可以查询分数了,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短信发送带有木马链接的虚假提前查分网址,考生或家长一旦点击进入,木马病毒便会自动植入手机,从而获取手机所关联的银行卡等相关信息。此外,不法分子通过拦截获取支付验证码,还可经网购消费变现或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转账等方式获得钱财,所以考生和家长千万不要轻信所谓的“提前查分”,即便要查分,也要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里来历不明的链接。 花钱“补录”都是骗局 到了招录环节,“补录”骗局又开始兴风作浪。骗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也有一些不法分子在考前就用各种借口,让家长交钱保留名额。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明白,高校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百分之百是诈骗。 家长考生切莫偏听偏信 “高考骗局”五花八门,但考生和家长要做到“以不变应万骗”,那就是不管是从哪里来的信息,都不要偏听偏信,不存在提前查分,也没有所谓的花钱购买录取名额,尤其是涉及到收费的各种信息,一定要通过正规官方的渠道去进行验证,包括孩子就读的学校或老师,以及当地的教育部门等,不贪便宜,不走捷径,多方求证,骗子的伎俩,自然就露了原形。 此外,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加强此类防诈宣传,及时公布涉及查分、招录的相关权威信息,让不法分子没有可乘之机。
【风险提示】商品虚假打折套路调查:打完折比平时还贵,满减规则复杂
近日,屈臣氏北京延庆一分店因涉嫌利用虚假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与其进行交易被市场监管部门警告并罚款5万元。行政处罚书显示,该店开展促销活动期间,将两款面膜标原价49元,促销价44元,而实际上这两款面膜促销活动前20天,多次成交价均为44.1元。 这并非屈臣氏首次因虚假促销被处罚,也不是屈臣氏一家存在这样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网络购物平台的快速发展,线下线上各类门店进行虚假促销的情况屡见不鲜。随着“618”购物节的到来,一些网店提前上调商品价格,为后续“打折”预留空间。 为揭露不良商家开展虚假促销的手段,探究虚假促销整治方式,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前几天,湖北武汉的周女士经历了一件蹊跷事——她在某网络平台一家服装店购买了6件衣服,网店的页面宣传显示,购买服装达4件即可享受5.5折优惠,但她下单时却发现,衣服的总价依旧按照原价计算。 周女士在和客服的沟通中得知,这次打折活动的优惠方式与以往不同,需要先原价买下这些衣服,待确认收货、拍照上传好评后,客服再将优惠减免的金额返现给她。 面对周女士的疑惑,客服解释说:店铺即将迎来新一轮的打折活动,如果现在就按折扣价出售给周女士,衣服7天内最低交易价格就不再是原价了,之后活动开始的打折力度和宣传效果也会受到影响。但客服向周女士保证,现在购买的折扣和后面的“大促销折扣”是一样的。这样的套路,让周女士哭笑不得。 实际上,商品打折中暗藏了太多猫腻。记者近日调查发现,线上线下一些商家借打折来诱导顾客消费,有的大幅度提高“原价”,有的在满减优惠上做文章,层出不穷的套路让不少消费者屡屡“中计”。 明降暗升虚假打折兜兜转转仍是原价 不久前,北京市朝阳区一家超市搞蔬菜折扣促销活动,吸引了不少顾客购买。以西红柿为例,划线价8.9元,打3折后为2.67元。然而,市场监管部门调查发现,此前7天,该西红柿的最低成交价为5.34元。监管部门责令该超市立即改正违法行为,拟给予警告、处以5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而随着电商平台的兴起,网上购物更是引发了一股打折潮,特别是在“双11”“618”等节点,一些网店、直播间里,超低打折、“骨折”价的商品随处可见,吸引了流量,增加了销量。 记者近日在某短视频平台一间名为“酒醉人生”的直播间看到,带货主播正在卖力地吆喝一款白酒:“咱家这款酒,市面上都是卖1299元,现在直播间给各位家人福利,6瓶只要98元,这是我和厂家要来的内部折扣,欲购从速!” 不仅如此,主播还将这款酒在某购物平台上的标价展示了出来:398元一瓶。记者随即点击主播提供的链接看到,在某平台一家卖酒水的网店,对该酒的标价确实为398元一瓶。 然而,记者在另一电商平台搜索该酒的旗舰店后发现,这款酒的售价本就是6瓶98元。 虚假打折、比平时没便宜也就罢了,让安徽安庆的方先生尤为气愤地是,他准备在“618”活动时买几瓶打折白酒,结果发现活动优惠后的价格竟然比平时的价格还高。 他告诉记者,他关注的某平台网店中的一款组合套装白酒,平时标注原价为1297元,“满1200减200”,到手价1097元;最近“618”预售,原价变成了1477元,使用“满1200减200”、预售券后为1177元,同时下单赠送2瓶单价30元左右的低档白酒。 “搞半天打完折价格还比平时贵了,商家满满的套路。”方先生说。 对此,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说,关于促销中的“原价”定义,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有关条款解释的通知》规定:“原价”是指经营者在本次促销活动前七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有交易票据的最低交易价格;如果前七日内没有交易,以本次促销活动前最后一次交易价格作为原价。“因此,经营者在促销活动中采用‘原价’标示,或使用‘日常价’等类似表述实际传达‘原价’含义的,应当符合这一规定。”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新宝说,虚假打折常见的形式是在打折之前,商家对商品或服务先行涨价,涨到较高水平后再打折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对消费者的诱导和欺诈,监管部门应当进行查处。 满减优惠套路重重侵害消费者知情权 商家的折扣套路不仅限于“先提价后打折”上,在各种满减优惠、折扣券上也是下足了功夫。 “购物节的优惠越来越难搞了。”漫天的品类券和复杂的满减规则让北京的张女士头疼不已。她举例说,她在某电商平台的一家化妆品旗舰店购买了一件标价214元的护肤品,按照商家的宣传,她下了40元定金后,次日零点后就能使用两张满减优惠券(优惠总额共计105元)下单。 “我守到零点下单清空了购物车,结果下单后才发现,这两张优惠券被用于两家网店不同的商品,优惠力度大打折扣。”张女士颇为气愤地对记者说,如果没有那么大的优惠力度,她根本不可能买这件护肤品。 张女士准备退货后重新下单,客服却称不用重新下单了,到货后可直接退差价。然而,等张女士签收后找客服时,客服却以满减优惠券不能叠加为由拒绝退差价。 沟通无果后,张女士拨通了消费者协会的电话,在消费者协会的帮助下,经历近两周的时间,最后通过电商平台协调,张女士获得了补款。 无独有偶,山西晋城的李女士最近在一直播间下单了一件品牌防晒衣,也被各种优惠、折扣绕晕了。在直播间,主播号称该品牌防晒衣直播间价格远低于旗舰店售价,立即下单可享受直播间130元优惠券、跨店满300元减50元优惠,即一款339元的防晒衣,159元就能拿下。 然而,李女士下单时却发现,把各种优惠券用上,实付价格是214.38元,高于旗舰店售价。最后她询问客服,对方一通计算,也没让她明白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主任周旭亮说,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明确规定,经营者通过积分、礼券、兑换券、代金券等折抵价款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标明或通过店堂告示等方式公开折价计算的具体办法。经营者宣传虚假优惠折扣明显违法。 周旭亮指出,经营者宣传虚假优惠折扣,导致消费者无法获悉真实的交易价格,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合法权益,属于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要求商家承担商品价款三倍的惩罚性赔偿责任。 此外,经营者宣传虚假优惠折扣还将受到行政处罚,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乃至吊销营业执照。 督促平台履职尽责亮照亮证亮标经营 如何有效整治虚假打折行为?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朱晓峰建议,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把好平台准入关,落实审查核验义务,督促平台内经营者亮照、亮证、亮标经营;各互联网平台企业要提高促销行为的公开化和透明度,禁止采取“先提价后打折”、虚构原价、不履行价格承诺等违法方式开展促销。 同时,应严格规范广告发布行为,提升广告审核水平,杜绝虚假宣传、低俗广告,有效拦截虚假违法广告;严格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不得通过排除、限制竞争及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等开展促销。要妥善化解网络消费纠纷,完善高效、便捷的投诉受理、处理和反馈机制,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通道,及时受理、高效处理投诉举报,积极协助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 “还要强化政企沟通协作,积极配合监管部门依法查处平台内经营者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形成平台自治与政府监管的良性互动,共同引导平台内经营者提高守法经营意识。属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指导,通过线下约谈、线上指导和宣传教育等方式,督促指导平台企业履行法定义务,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监测监管,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畅通12315投诉举报渠道,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网络交易市场秩序。”朱晓峰说。 赵占领提醒消费者,购物前最好货比三家,对于特别关注的商品,可以平时多留意其售价,再与促销期间的价格对比,以确定是否真的优惠及优惠力度,而不是盲目相信商家所宣传的打折优惠信息。
【风险提示】电诈套路多,如何防,怎么破?
LED显示屏播放、张贴海报、推送短信、组建反诈防骗“好友群”,甚至在全员核酸检测的过程中都能“邂逅”反诈知识,宣传攻势如海浪般铺天盖地,但为何电信网络诈骗还是令人防不胜防? 从天津市公安机关获悉,过去五年,全市各级公安机关与电诈的较量从未间断过,组织开展“雷霆”“断卡”等专项行动,先后11次赴境外捣毁电诈窝点,包机押解回522名涉案嫌疑人,封停涉诈网址域名310万个、涉诈QQ和微信号4.3万个、涉诈电话9.1万个,成功劝阻900余万名疑似被骗群众。其间,通过警银联动,紧急止付账号13万个、止付资金30.4亿元。 公安部多次在全国推广天津市反诈经验,同时反诈任重道远。据介绍,当前,天津市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依然严峻。通过全面梳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类型,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客服、冒充公检法5种诈骗类型发案占比近80%,成为最为突出的五大高发类案,其中,刷单返利类诈骗发案率最高,占发案总数的1/3左右;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涉案金额最大,占全部涉案资金的1/3左右。 数字的背后都有一段让人追悔莫及的被骗经历,特别是当老年人看到自己一辈子的辛苦钱打了水漂,受到的打击可想而知。在被骗的人群中,相信还不乏有这样的人──不认为自己会成为骗子的“猎物”,却“鬼使神差”地将自己的钱财“拱手相让”于他人。为什么看似并不高明的骗术却击败了那些曾经“胸有成竹”的人?面对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我们该怎样提高防诈“免疫力”?五大反诈利器您都知道吗?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刷单就是诈骗!当心骗子改头换面 在高发诈骗类型中,刷单诈骗名列榜首。“刷单就是诈骗”,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防骗口诀。可是,依旧有人掉坑,这是什么原因呢? “多数受害人直到被骗报警时,都不知道自己在参与刷单。”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反诈中心三大队教导员高鹏说,当前,骗子绝口不提刷单这个词。因为打开手机搜索刷单这个关键词,弹出的几乎全是公安机关的防骗提醒,所以骗子会改变剧本,用“免费送”“轻松赚”为新诱饵,请君入瓮。 真实案例 家住西青区的李先生收到这样一条短信:“您好,因您多次将收货地点设在菜鸟驿站。作为奖励,给您发送一个迷你冰箱。”复制短信中的链接后,李先生被拉入一个支付宝“福利群”。“客服”表示想领取冰箱要先完成几个抖音点赞任务。随后,“客服”又邀请李先生下载一款App,称其余的任务需要在App上完成。注册登录后,“客服”表示需要先垫付资金向App账户内充值,然后按照提示对“春夏秋冬”四个选项进行投注,完成投注后不仅可以领取冰箱,还能获得30%以上的返利。面对可观的收入和免费的冰箱,李先生彻底放下了顾虑。向对方指定的账户转账5000元后,李先生的App账户内获得了5000积分,随后他在“客服”的指导下进行投注,很快赚取了1000多积分。 当李先生尝试提现时,账户却因“操作失误”被冻结了,“客服”称只有继续完成任务才能提现。为了尽快提现,李先生又先后向账户内充值4万余元。眼看自己的账户内已经有了7万多积分却仍无法提现,李先生十分着急,当他想向“客服”再次反映提现问题时,App却显示无法登录了。 高鹏说,“刷单+App”的合体,让刷单返利类诈骗蒙蔽了许多人,以往的刷单,“客服”会要求不要付款,而是以转账的形式进行刷单,这就等于并未下单,而是直接把钱给别人,引人怀疑。如今,套上看似正规App的马甲后,你以为的正规订单直接付款,其实既不能“到货”,也无法退款,而订单的钱则会直接打到卖家也就是骗子手中。 高鹏提醒:刷单诈骗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先以小利诱惑大额追加投资。因此,广大市民一定要牢记,切勿相信“中大奖”“免费送”等噱头,凡是需要先行充值或垫付资金的刷单行为都是诈骗。 网购警惕“维权客服”来电当心退款变贷款 因为网购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常态,所以冒充客服类诈骗很有“市场”,成为频发、高发类案件。 “冒充客服类诈骗的受害人群通常为网购用户,诈骗分子事先大肆非法窃取、收购买家网购信息及快递面单信息,以退款、理赔等为由对买家或平台商家实施精准诈骗。”高鹏说,诈骗分子主要犯罪手法为:一是冒充电商平台或者物流快递企业客服,谎称受害人网购商品出现问题,以退款、理赔、退税等为由,诱导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和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对受害人实施诈骗。二是声称误将受害人升级为VIP会员、授权为代理、办理商品分期业务等,以不取消上述业务将产生额外扣费为由,诱导受害人支付手续费。三是以受害人电商平台会员积分、支付宝芝麻信用积分不足为由,让受害人申请贷款从而提高会员积分,并诱骗受害人将贷款汇入其指定账户。 真实案例 因快递包裹丢失,“商家”主动联系张先生要进行理赔。因对方能说出具体订单编号、订单时间及商品物流单号,张先生信以为真,将对方添加为好友,并下载App进行语音联系。 按对方提示操作,张先生在支付宝内透支了备用金所有额度,后将透支的钱款转入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对方承诺后期会将备用金和理赔金一起返还,并让张先生继续下载网贷App透支额度转账。张先生发觉不对劲,遂不愿配合,当其与对方进行联系时,发现对方“失联”,最后损失金额2.5万元。 “接到自称电商、物流的客服电话,务必到官方平台核实。”高鹏说,退款退货通常由买家发起申请,陌生来电主动提出退款退货,往往都是骗子的陷阱。正规的退款退货,款项会由支付渠道原路退回,不需要买家再提供银行卡号,不会索取验证码,更不会以验证为幌子诱导其下载各种网贷软件贷款转账。 “高回报”“高收益”?当心“投”进坑 如今,随着理财观念深入人心,“钱能生钱”是很多人的迫切需求。随之而来的,就是骗子乘虚而入,设计出千变万化的骗局,等人上钩。 “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的受害人多为具有一定收入、资产的单身群体或热衷投资、理财、炒股的人群。”高鹏说,由于缺少经验和辨别能力,再加上“高回报”“高收益”等博眼球的宣传口号,使得一腔热血换来大把资金付之东流。投资理财类诈骗因为涉案金额巨大,成为诈骗“案值”之王。 针对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的犯罪手法,高鹏介绍,首先是社交平台找目标。锁定受害人的方式包括通过社交软件寻找受害人并建立联系、发布股票外汇等投资理财信息网罗目标人群、通过婚恋交友平台确定婚恋关系骗取信任等。在获得受害人信任后,以“‘炒股高手’带你零风险炒股”“高收益投资项目稳赚不赔”,或是“虚拟货币升值快,让你实现财富自由”等为借口,让受害人下载非法App进行投资,而这些平台往往已经被骗子掌控,能够随时控制后台数据,前期小额投资试水可获得返利,一旦受害人加大资金投入后,就会发现无法提现或全部亏损。 真实案例 今年4月,于女士在某直播平台上观看炒股知识直播时,在“主播”的推荐下进入炒股交流群。随后,该群管理员向于女士发送App安装包,让其下载安装并注册账号。一周时间里,于女士按照“主播”和该群管理员要求,先后向一个账户分10笔转账347万元,这期间按照对方的“投资指导”,在App内进行买入、卖出股票操作,并成功提现37.3万元。于女士感觉这样炒股获利丰厚,便继续在App内加大资金投入,一个月后,才发现App内307万元余额已无法提现。在其询问下,“主播”及该群管理员称平台出问题被突击检查,要求于女士交纳120余万元罚款后,才能使其账户内余额提现。于女士不愿交纳罚款,继续向对方索要投资本金后被对方拉黑。 “以动辄12%以上,甚至高达30%至50%的超高年化收益,而且‘稳赚不赔’作为诱饵,往往都是诈骗,大家千万不能被这些甜头所迷惑,一定要保持戒心。”高鹏提醒,对于投资理财类诈骗,不要被高利率迷惑双眼;不要轻信互联网平台上陌生人发布的荐股、释放内幕消息之类的信息;不要轻易下载陌生人推荐的无法验证是否合法合规的理财平台;不要向陌生的对公、个人账号汇款转账。 网贷放款之前先收费当心“越贷越穷” “只需要提供身份证信息就能拿到贷款”“可以做到大额度、低利息贷款,对征信没有要求”“零抵押零担保,手机闪电放款”……打着“零门槛”“零手续费”的幌子,层出不穷的网贷平台背后却是套路。 “受新冠疫情影响,网络贷款诈骗数量激增。”高鹏说,过去,网贷诈骗分子紧盯的是“低信用”群体。而近几年,一些中小企业、个体经营者、创业者因资金周转困难,向网络贷款平台融资,不法分子借机诈骗敛财,这样使得网贷的受害群体范围扩大。 高鹏介绍,此类诈骗之所以能屡屡得逞,就是能精准定位到目标对象。“需要钱的人往往在各类正规借贷平台或机构无法通过信用审核,犯罪分子恰恰抓住被害人急需用钱又不能通过正规渠道获得贷款的弱点,‘对症下套’实施诈骗。” 真实案例 樊先生接到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某平台“客服”,询问樊先生是否有贷款需求。樊先生因需要资金周转,便称想要贷款。在添加对方企业微信账号后,樊先生按照对方要求下载了某贷款App,并按照提示在App上申请贷款。随后,对方以交会员费、解冻金,证明还款能力等为由要求转账,樊先生通过手机银行进行了4笔转账共13.7万元,但对方仍称贷款条件不足以满足放贷要求。于是,樊先生萌生放弃贷款的想法,向对方索要之前转账的资金。对方告知其需等贷款审核通过才能返还资金,随后便失去联系,App无法登录。 “放款之前先收费,是网络贷款诈骗最常见的伎俩。”高鹏说,被骗者中十有八九就是掉入这个坑里。因此,贷款人要谨记:正规的贷款平台不会在贷款前收取任何费用,更不会收取保证金。 此外,高鹏提醒,有贷款需求的金融消费者要充分提高风险和防范意识,一是通过正规渠道、官方平台贷款;二是在进入借贷平台之后,可以通过企查查、天眼查等工具做必要的背景调查;三是借贷过程中切忌给个人转账。 公检法电话办案?当心骗局迭代升级 “你涉嫌藏毒、洗黑钱,这是你的通缉令、拘捕令,不要泄密,按我说的去做……”这些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套路”,想必大家都已经很熟悉,正是因为知道大家都有了防范意识,所以,骗子又出新花样。 “紧跟社会热点、不断迭代升级,这是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高鹏将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进行了梳理──谎称受害人名下银行账户、电话卡、医保卡等被冒用,或者身份信息被泄露,或者涉嫌洗钱、非法出入境、快递包裹藏毒等违法犯罪;一些诈骗分子还会冒充不同部门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以领取补助补贴、奖学金,证券、金融账户被冻结,出入境证件异常、失效等为由实施诈骗。特别是,近期一些诈骗分子以受害人涉嫌散布疫情谣言、贩卖假口罩、违反疫情防控规定等为由进行诈骗。 “此类诈骗让受害人深信不疑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诈骗分子通过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从而在诈骗过程中准确说出受害人姓名、工作单位、住址等,具有极强的迷惑性。”高鹏说。 真实案例 朱女士向公安机关报警,称接到自称“上海市公安局”的电话,对方不仅准确说出了其身份证号码,还称其身份证被冒用涉嫌非法集资。为证明清白,对方以需要监管财产为由,让朱女士将其名下银行卡所有钱款转存至1张本人的银行卡内进行集中监管。在按照要求操作的过程中,骗子已经套取了其短信验证码,并将朱女士银行卡内的64万元被划走。 高鹏提醒,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QQ和微信等社交工具办案;也不会要求受害人转账至所谓的“安全账户”;骗子可以通过改号软件,改成真实公检法机关的座机号码,当遇到疑问时,一定要拨打110确认。 常见养老诈骗记住这六种 提供“养老服务”:以投资养老基地、旅游考察等项目为名,将老年客户诱骗至所谓的基地、福利院进行参观、游玩,描绘养老项目的未来,进而以预售床位等名义进行非法集资。 投资“养老项目”:抛出高额分红、保本高息、预订服务等说辞吸引老年人投资。这些机构的资金运作、流向不明,有很高的卷款跑路风险。 宣称“以房养老”:诱骗老年人将抵押房产的资金拿去购买其推荐的理财产品,最终导致老年人没了房子还背负贷款。 销售“养老产品”:一些企业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免费体验、赠送礼品、会议营销、养生讲座、专家义诊等方式欺骗、诱导老年群体,购买价格虚高或假冒伪劣产品。 开展“养老帮扶”:不法分子以空巢老人为目标,在老年人面前装儿子、扮孙子,假借心理关爱、志愿陪护、送温暖活动等方式,获得老人信任后,以多种手段实施诈骗。 代办“养老保险”:不法分子冒充银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谎称可以帮助未参保人员代办“养老保险”或者代办“提前退休”,收取老年人“材料费”“保险金”等。 五大反诈利器一定用起来 “增强防骗的‘免疫力’关键靠自己。”高鹏曾对一个个被骗的受害人进行走访,询问是否看到反诈的宣传单,多数人表示,接到过,也听过介绍,就是没有当回事,觉得这事摊不到自己头上,“由此可见,对于防骗知识一定要入脑入心。” 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除了要有警惕性和主动性之外,还需要行之有效的反诈手段。高鹏说,目前已经有“五大反诈利器”,多角度织密防诈安全网。 第一个反诈利器是国家反诈中心App。当用户收到涉诈电话、短信或登录涉诈网址时,可以及时进行预警提示。 第二个利器就是96110。这是全国统一的反诈预警劝阻咨询电话。如果接到了这个电话,就说明机主或者其家人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 第三个反诈利器是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系统。这是对电话提醒、手机端App提醒的补充,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自动分析发现潜在的被骗用户,并及时发送预警信息。 第四个反诈利器是全国移动电话卡“一证通查”服务。通过这项服务,居民使用自己的身份证,就可以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查询本人名下所持有的全国移动电话卡数量,从而避免自己名下移动电话卡被盗用的情况发生。 除了名下的电话卡,不少社会公众对自己名下究竟有多少张银行卡也不清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第五个反诈利器“云闪付App一键查卡”正式推出,便利了公众直接掌握个人名下银行卡数量、信息等情况。
【风险提示】骗子盯上养老、高考 近期当心“热点”陷阱
“花钱可以提前查询分数”“年中冲业绩,免费听养生课,登记信息就送鸡蛋”“这项投资高回报、低风险”……毕业考试季,又赶上年中消费旺季,一家三代恐怕都能接到这样的电话或信息。这难道是真的?日前,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市消协均发布相关防诈骗提示,提醒广大市民一定当心陷阱和套路,避免自身发生经济损失。 “最近因为孙子参加高考,我除了接到免费听理财讲座、养生课的短信外,还接到了诸如可以花钱提前查分、买‘内部指标’的短信,搞得我都懵了。”市民李大爷无奈地对记者说,“有的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也不知道真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围绕市民生活中的“热点”,一些市民又开始了遭遇类似短信或者电话的“轰炸”。 “这样的套路虽然都比较眼熟,但千万不能相信。”市市场监管委部门表示,“除了电话和短信、微信外,在公园、商场和小区里,一些‘热心’的推销员也总爱拉住遛弯买菜的大爷大妈进行免费体检按摩、介绍养老项目,但这背后可能就是陷阱——打着养老旗号的诈骗行为。”据介绍,伴随人口老龄化,老年群体成为骗子觊觎的对象,他们用五花八门的骗局将不少老年人拉入陷阱。“不法分子往往打着关爱老年人的幌子,对老年人嘘寒问暖再施以小恩小惠,不少老年人被骗子‘洗脑’后瞬间破防,辛劳一生的积蓄可能一夜之间就清零了,身心和家庭皆受重击。” “由于最近高考、中考相继来临,一些不法分子又将目光瞄向了考生及其家长。”消协人士表示,“他们正是抓住了考生和家长希望提前知道分数,以及家长愿意花钱给孩子买未来的心理,编造各种‘故事’套路考生与家长。”专业人士提醒广大家长,声称可以买到“内部指标”,还没录取就收取“保证金”“指标费”,都不要相信。凡是声称可以代办奖学金、补助金的都是诈骗。 有关人士表示,切除“养老诈骗”毒瘤,需要凝聚打击合力推动源头治理。作为养老保卫战的家庭成员,子女和其他家庭成员同样要提高防骗能力,关心和提醒家中老年人,不给骗子趁虚而入的空间,和全社会一起共同筑牢守护养老钱的安全防线。
【风险提示】无需高考“上名校”、内部运作“改成绩”……当心这些“高考陷阱”
高考来临,学子们个个力争上游,但每年高考前后,也成为各类高考骗局的高发期。海淀法院总结常见的“高考陷阱”,提醒各位考生和考生家长,避免上当受骗。 陷阱1:无需高考“上名校” 李刚与张强是战友。 一次李刚到张强家里做客,吃饭间,李刚说起自己的侄女一直在北京上高中,想在北京参加高考,但因不是北京户口,按规定不能在京高考。李刚表示想让张强帮忙给侄女办理在北京参加高考的准考证,并表示只要事情办成,多少钱都愿意出。 一个月后,张强告诉李刚,自己的朋友高磊认识某单位领导,可以帮忙办事但至少需要50万元。 随后,李刚给张强转账50万元,张强称钱已经转给高磊,事情很快就能办好。但直到次年3月,事情还是没有任何进展,李刚只能一再催促。4月份,高磊称领导已经批了,但此事需要保密,并说还需要20万元。张强无奈,又给了高磊20万元现金。 5月份,高磊发给李刚一个准考证号,说还要10万元才可以把所有准考手续都办好并上网,于是李刚又给高磊银行账户转账10万元。可直到6月6日高考前一天,其侄女的准考证仍未办妥。 几番追问下,高磊又转口称李刚侄女不用参加高考了,可以直接上北京知名大学。李刚意识到被骗,于是报警。 法院最终以诈骗罪对高磊判处相应刑罚。 法官提醒:在上述高考骗局中,高磊这类人往往虚构身份或编造谎言称认识某领导,利用家长们想让孩子“走捷径”上重点大学的心理,以自己掌握人脉资源和录取权限为诱饵进行诈骗。 法官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长,应自觉遵守高考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维护高考公平性,不要试图投机取巧,否则可能影响考试资格,甚至造成终身遗憾。 陷阱2:高考答案“提前售” 高考前夕,小张手机连续多次收到陌生号码发送的“诚售高考答案,助您金榜题名,无效退款,需要私联”的短信。 小张禁不住诱惑,添加了对方微信。经联系,对方告诉小张,高考答案单科3000元、全科8500元,高考当天通过手机短信传送,答案有误全额退款。经协商,小张通过微信红包和支付宝转账等方式,向对方共支付3000元定金,用于购买高考试题答案。然而,付款后,对方并未向小张提供答案,反而将小张从微信好友中删除了。 小张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吞吞吐吐将事情原委告诉父母后,父母带小张到公安机关报案。 经公安机关侦查,犯罪嫌疑人陈磊通过网络购买了3个手机账号,分别注册微信、支付宝账户等,然后随机向陌生号码发送短信称自己有高考答案,共骗取包括小张在内的多名被害人钱款32万元。 法院审理认为,陈磊构成诈骗罪,且诈骗对象为在校学生,应从重处罚,最终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追缴违法所得。 法官提醒:每年高考期间,都会有不法分子以售卖“高考试题”“绝密答案”为名骗取考生和家长钱财。在我国,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级材料,其保管和运送都有极其严格的管理措施。 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考试的试题、答案的,属于犯罪行为。 此外,有不法分子在出售答案的同时还向考生和家长售卖无线考试作弊器材,同样属于违法犯罪行为。 法官提醒考生及家长,高考作弊轻则取消成绩,重则涉嫌犯罪,不要心存侥幸购买所谓的高考试题和答案,更不要以身试法贩卖、购买考试作弊器材,以免追悔莫及。 陷阱3:内部运作“改成绩” 白登的儿子要参加高考,因为儿子有美术特长,白登想让儿子通过艺术特长考取重点大学。因为艺术特长生需要参加学校的校考,白登就想着托人帮助儿子顺利通过考试。 后白登通过朋友找到一个叫杜鹃的老师,杜鹃又给白登介绍了杨树,并说杨树可以帮助把事办成。此后,白登一直跟杨树联系。杨树告诉白登,自己在很多学校都有“关系”,认识领导可以改成绩,确保白登儿子在某大学比赛中取得前三名的名次,但是需要30万元的运作费。 于是,白登按照杨树的要求在考试前支付了15万元。可考试结束,白登发现儿子并没有通过考试,杨树承诺的前三名成绩也没有兑现。杨树又说,因为这所学校风声太紧,可以再拿15万元运作其他学校。 白登付款后,又带儿子参加了两所学校的考试,依然没有通过。白登觉得自己被骗了,联系杨树退钱,但被杨树拒绝,于是报警。 后法院审理认为,杨树构成诈骗罪,对其处以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责令其退赔被害人损失。 法官提醒:一些不法分子谎称手中掌握高校“内部指标”“机动计划”,或者谎称可以通过内部运作修改考生成绩、提升名次等,诱导家长先付定金,达到骗取钱财目的。 法官指出,高考是通过公平公正的竞争,选拔出符合高校需求的合格人才,考生和家长应当按照正常招录程序考试,不要轻信“内部关系”“内部指标”“内部改成绩”等承诺,避免财产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风险提示】还没上班就背负上万元贷款 当心暑期兼职陷阱
暑假即将到来,许多年轻人会利用暑期,做一些兼职的工作,一来积攒社会经验,二来也能靠自己的劳动获得收益。 不过,每年都有不少人在假期求职时上当受骗,年轻的女孩小文就是之一,她还没开始上班就背上了上万元的贷款。 5月31日上午11点过,重庆市沙坪坝区110快处三大队民警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到位于ARC广场的某写字楼,见到了报警人小文。 小文说,自己马上毕业了,前几天在网上看到找工作的网站,于是就按照网站上的地址前来面试。工作人员李女士告诉小文,该岗位是面向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入职前需要进行为期3个月的培训,培训合格之后立马安排工作。 当时李女士还告诉小文,正式工作后月薪轻松过万,3个月的培训费总共才16800元,很快就能挣回来了。小文默默算了一下,感觉可以接受,但自己手上没有那么多钱。在李女士的一番“劝说”下,小文稀里糊涂地下载了一款网络贷款App,在App上贷款交了培训费。 培训进行了3天之后,小文的妈妈无意间看到女儿手机上收到还款信息,瞬间警觉起来,于是就问小文到底怎么回事,小文这才把情况如实说出来。妈妈意识到孩子被骗了,于是带着小文来公司要个说法。 民警了解情况后,找来公司负责人李女士。李女士这时说是小文自己要求培训的,如果不满意可以退款。最后在民警的监督下,李女士把贷款全额还上,小文无需再还款,也退掉了培训课程。 警方提醒这些求职陷阱千万当心 警方介绍,随着暑期的临近,也到了年轻人的求职高峰期,求职者们一定要警惕不法分子的这些陷阱: 1.“熟人”帮忙找工作 骗子往往吹嘘自己门路广、关系多,可通过关系帮事主找到好工作,但为了疏通关系需要花钱。当事主交钱后,骗子要么逃之夭夭不见踪迹,要么好工作遥遥无期。 民警提醒:求职者切不可抱着轻松挣大钱的心态,更不能相信所谓走关系、找熟人、百分百安排好工作等说法,特别是涉及需要用金钱办理相关业务时,要多长个心眼,不要轻易缴纳各种费用,注意维护好自己的权益,以免上当受骗。 2.缴服装费、体检费、培训费 不法分子诱骗求职者面试后,以缴纳服装费、体检费、培训费等名义收取钱款或者承诺交了押金后就可以上班。应聘者缴费后,骗子要么迅速脱身,要么找借口不给事主安排工作。最后就是人去楼空,杳无音信。 民警提醒:任何招聘单位,以任何名义向求职应聘者收取押金、保证金、报名费、培训费等行为,都属非法行为。应聘者遇到此类情况,要坚持拒缴,也不要将暂住证等证件随意交给招工者。请不要轻信路边张贴的招工小广告、网上招聘,应到正规的人才市场或网站选择有工商营业执照的劳务中介单位。 3.求职短信诈骗 “诚招业务员,年龄18-40岁,月薪8000元……”不法分子一般以优厚的工作待遇为诱饵,抓住求职者急于找工作的心理,通过短信群发或是朋友圈群发招工信息的形式,等待受骗者上钩。如果求职者打电话过去咨询,往往被要求缴报名费、押金等。这些人在骗取钱财时,根据报名者的急切程度来决定报名费和押金的数额,200元、500元、1000元、2000元不等,每次得手后便把手机号和银行账号一同注销。 民警提醒:这是典型的电信诈骗手法,正规的单位发布招聘信息不会用手机短信的形式,手机接收到的招工短信多为诈骗信息。 4.皮包公司合伙诈骗 先由中介单位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报名费、服务费,后由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假装招聘工人,收取体检费、服装费、押金等费用。应聘者缴费后不久就被种种理由拒绝上岗或上岗后没几天就被莫名辞退。 民警提醒:求职者在面试之前要认真了解招聘单位的相关情况,不要轻信花言巧语。应聘时一定要看清对方营业执照,了解经营范围是否与其所称的相符。同时应要求看营业执照正本,不要被复印件糊弄。
【风险提示】“免费游”“低价游”别轻信 老年人出游注意四类陷阱
端午节将至,不少老年人选择节日出游,老年人出游要注意什么?近日,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发布“老年人出游常见消费陷阱”,并做出消费提示,提醒老年人出游注意三点。 陷阱一:“免费游”“低价游” 一些老年人旅游过程中更看中价格因素,有旅行社利用老年人这种心理,用超低价组团来诱惑老年旅游消费者,但往往到了目的地却发现根本不是景点,而是以旅游做幌子,迫使消费者购买质差价高的保健品、玉器等。例如:某游客参加“0元周边游”,途中被强制要求缴纳上百元的车费、餐费、补助费用,“免费游”变成了自费游,景区景点变成了购物店。某游客参加100元/人外地五日游,约定双飞无强制消费,在行程中,游客消费额不够标准,被导游强制下车甩团。 提醒:如何识别价格是否有陷阱?旅行社的行程报价应该是旅游者自己支付机票、住宿、餐饮、门票等消费总额的八成左右。旅行社与航空公司、酒店及景区等单位有协商的价格优惠,优惠幅度平均在57折,在此基础上再添加13成的利润,得到合理的行程报价,而超低的价格必定会有陷阱。 陷阱二:“旅游+看房” 不少老年人退休之后对养老居住环境有较高的要求。一些房地产商和机构瞅准商机,推出“旅游+看房”的营销活动。参与人一般只要交几百元钱,就能享受2-3天食宿,而且是跨省旅游,因为“一举两得”,一些老年朋友参与其中。 提醒:这种“旅游看房团”商业目的明显,看房期间,工作人员大部分讲解都是围绕价格多么优惠,配套设施有多好等进行介绍,引导对方购房。行程中真正的旅游项目非常少,甚至没有。 陷阱三:打着旅游的幌子卖保健品 一群打着为老年人健康保驾护航的旅行团以低价旅游为幌子,将老年人聚集起来,宣称会有参观养生基地、免费体检、讲座等项目。到了目的地后,工作人员先会特别热心,带着老人逛几个景点,套取对方的经济情况、身体状况、子女收入。然后开始安排欢迎晚会,会上播放一些主办方的宣传片,让大家唱歌跳舞做游戏,拉近彼此距离。之后,会邀请所谓的专家讲一些健康知识,推荐产品。最后,组织老年朋友体检,讲解体检报告,并故意夸大病情。 提醒:要注意的是,保健品是食品不是药品,不能起到治病的作用。同时,要保留好相关票据和凭证,如买到假冒伪劣产品一定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 陷阱四:年龄“附加费”陷阱 “年龄附加费”实际上是对年龄太大或者太小的游客额外收取的费用,比如年龄在28~60岁之间的游客消费能力较强,但这一年龄段之外的游客消费能力欠佳,因此,某些旅行社收取这笔费用保本。在收取额度上,300元、600元、1000元等是较为常见的收取额度。 提醒:旅行社针对老年群体加收费用,但并不会为老人提供特殊服务。老人消费能力偏低,少购物、不购物会让旅行社收入减少,旅行社会用“超龄收费”来弥补损失。“年龄附加费”是被明令禁止收取的。 老年人出游要注意这些: 1.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跟团游或者自助游。跟团旅游选择旅行社时,要提前确认旅行社资质许可,不要一味追求“低价”,“离奇”的低价可能存有陷阱;认真签订旅游合同,详细阅读合同条款,仔细了解旅游行程安排,付款同时要求旅行社出具正规票据,若商家拒签合同,其中可能藏有“猫腻”。缴纳出境游保证金应选择银行托管方式以保障资金安全。 2.出行前要签订旅游合同,如发现旅行社的合同有明显不合理处,一定要与旅行社协商解决,不可盲目签约。 3.老年人不同于年轻人,出门旅行绝不可说走就走,在出行前准备工作一定要做足做细。对于旅行中有可能遇到的旅行纠纷或其他问题,提前做好预案,以免遇到事时措手不及。同时,最好去医院做个简单体检,开一些必需药品,随身携带,防患于未然。除此之外,出行前可以询问一下旅行社,持有老年证是否可以免收门票,免收部分如何返还等细节,将相关证明提供给旅行社,可以省去一笔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