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理性消费 预付式消费需谨慎
在教育培训、美容美发、洗车、健身等服务领域,预付式消费已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消费模式,以其优惠和便利等特点受到一些消费者追捧。 日前,广州市番禺区消费者委员会发出提醒,许多商家通过夸大折扣力度、承诺各类虚假优惠信息诱导消费者付出几千甚至几十万元办理预付卡,而在其后消费中往往出现霸王条款、不兑现承诺、甚至擅自中止服务等各类侵权问题,更有甚者以欺诈为目的,在开业初期或收到预付款后便卷款跑路。 从近几年番禺区消委会受理涉及“预付式消费”的投诉情况来看,部分商家擅自变更服务承诺或拒绝履行服务承诺,以装修、维护为由停止营业、地址发生变更等不予退费等售后问题,成为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 对此,番禺区消委会提示广大消费者:一是理性消费,警惕过长周期、过多金额的预收费。不要因为商家宣传优惠折扣而冲动消费,预付款的消费使用周期越长,消费者的风险越大,消费者尽量不要一次支付过多金额,以免商家停业走人、携款潜逃而导致损失。二是谨慎选择商家。尽量选择规模较大、证照齐全、市场信誉好、经营状态佳的企业。三是签订合同,警惕不公平格式条款。不要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务必要签订书面合同。签订合同时,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重点关注预付款的使用期限、如何退款、违约责任等方面规定。四是索取合法收费凭证,保留维权证据。索要以商家名义开具的正规发票,警惕商家以收款收据等“白条”替代消费凭证。同时,务必要保管好经营者的有关宣传册页、预付款协议、付款凭证和个人消费记录等,便于在发生消费纠纷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五是主动维权。消费发生纠纷,消费者可及时拨打广州市12345热线投诉;一旦发现商家有骗取预付款或卷款潜逃情况,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风险提示】“亏本生意”隐含诈骗套路
近日,由浙江省新昌县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的梁某诈骗一案,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处被告人梁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16万元。 “内部渠道,中石化、中石油油卡9折出售!”2020年12月,朱某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声称可低价购买油卡,很是心动。于是,她联系了卖家,一个月内共购买了价值87.6万元的油卡,实际支付78.6万元。 “便宜”来得如此轻松,尝到“甜头”的朱某便加大“投资”。然而,随着“投资”越来越大,油卡到账的进度却越来越慢,卖家谎称春节期间油卡紧俏,需要领导层层审批放款,一等再等,一催再催,却总也到不了账。后朱某感觉被骗,遂报警。短短两个月,朱某被骗61万余元。除了朱某,还有30多人先后被骗。 经查,“卖家”梁某,30多岁,怀有身孕,疫情期间赋闲在家,没有固定收入,且身负大笔债务。面对不断增加的经济负担和催债压力,朋友圈的一条油卡广告让她找到一个快速来钱的方法:先在朋友圈发送“内部渠道有打折油卡”的消息吸引顾客购买油卡,然后将顾客的打款用来还债和个人消费,待第二个顾客“上钩”后,再用这个顾客的钱购买油卡给上一个顾客,利用时间差获得资金来填补债务漏洞。 梁某通过朋友圈发布了第一条出售打折油卡的信息后,没想到生意还挺好,不断有人付款预定打折油卡,梁某拿着预收款到中石化原价购买油卡后交付给购卡人,取得购卡人的信任。一传十,十传百,购买打折油卡的人越来越多,从最初的几千元到几万元,更有人主动联系愿意做她的专门代理。随着代理人数的不断增加,梁某也不停地扩大客户群、拓宽客户源,通过以新还旧的方式维持着资金链,就这样,2000万元的资金源源不断流入梁某的口袋,梁某先后从中获利370余万元。 艰难维系8个月后,通过原价购买油卡再打折出售造成的亏空越来越大,预收款和实际交付油卡之间差额已有300多万元。因为新顾客交钱的金额远远达不到买卡需要的金额,梁某交付油卡的速度越来越慢,顾客在催促之余便起了疑心,客源不断流失。最终,梁某资金链彻底断裂,被害人报警,梁某的骗局被彻底揭露。
【风险提示】临期食品真的物美价廉吗?中间商揭露一些临期食品翻新销售以次充好等问题
原价9.9元一盒的甜点只需5元能到手两盒;一箱牛奶的单价立降50%;网红饮料不仅降价还买一赠一……食品价格大优惠背后的玄机,是保质期即将到期,这类食品又被称为临期食品。 近年来,临期食品市场越来越火热。线上,“年轻人买临期食品来减少浪费”这一话题在微博上阅读量突破一亿;豆瓣上“我爱临期食品”小组创建一年多来聚集了近10万人;在各大短视频平台搜索临期食品,相关视频综合播放量达到千万以上;线下,各大超市设置临期食品促销专区、开设临期食品专卖店。 然而《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临期食品火爆后,一些问题随之而来:一些商家受利益驱使,篡改临期食品的生产日期,用过期食品冒充临期食品;一些消费者缺乏挑选临期食品的知识和经验,一次性购买大量临期食品,却无法在保质期内食用完,导致食品浪费…… 多位专家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规范临期食品市场需要多措并举,相关部门可以对临期食品的期限作出界定,除了标注保质期外,还可以再标注最佳口味时期、最佳食用期或最佳赏味期等内容,方便顾客辨别。 商家缺乏提醒意识未按规定分类陈列 2021年12月23日,家住天津的刘女士发现自家小区门口的零食店门前堆起了一摞某品牌绿豆饼。这款绿豆饼平日售价是一盒9.9元,如今3元一盒,两盒只要5元。 看到价格便宜,刘女士便买了两盒绿豆饼,没想到当天晚上她就发现保质期有问题。“保质期60天,生产日期是10月23日,买到手的时候已经是最后一天,不敢吃了,更何况一晚上也吃不完。”刘女士吐槽说。 次日早上,刘女士去找店家理论,却发现这款临期绿豆饼已经下架了,“没有购物小票,之前店家也没有提醒,只能自认倒霉”。 早在2012年6月,国务院就发布《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规定,食品经营者要建立并执行临近保质期食品的消费提示制度,严禁更换包装和日期再行销售。 2021年4月实施的反食品浪费法规定,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者应当对其经营的食品加强日常检查,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 但记者调查发现,线下实体店中,许多超市并没有设立专门的临期产品销售区,而是和正价产品混在一起出售,有不少消费者以为这是商家的促销手段,没看清保质期就购买,过几天准备食用时却发现已经过期;即使在销售临期食品的店铺中,一些商家也不会醒目地标注临期商品的具体生产日期和到期时间。 记者随机向某电商平台上5家销量靠前的临期食品专卖店客服咨询能否告知所卖商品还有多久到保质期,对方均回复说肯定在保质期内,具体什么时候到期却不再回复,还有店家甚至回复称不清楚还有多长时间过期。 还有一些商家会用“赏味期”代替“生产日期”印在食物包装上,食品是否过期根本无法得知。 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介绍,“赏味期”其实是日本的说法,是指食物最佳的品尝期。“赏味期”和“临期”食品,可能会在口味、风味上略有差异,但在质量和安全上没有差异,不过消费者却容易混淆,建议商家在食品上注明两个日期,一个是最佳品尝期,另一个就是保质期,便于消费者选择判断。 篡改日期以次充好货源品质难以保证 随着人们对临期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今临期食品收购已经从买方市场变成了卖方市场。 来自安徽的临期食品收购商王杰告诉记者:“以前进货的时候,对方恨不得赶紧脱手。现在临期食品火了,收货时要先报价,往往还正在商量价格,货已经被别人收走了,做临期食品的利润空间也越来越小。” 王杰说,临期食品一般的正规拿货渠道,包括经销商库存、品牌方直供、社区团购供应商、连锁超市退仓等。“大部分品牌退仓剩余保质期都是一两个月,只剩几个星期的也比较常见,我们很少拿这种货,临期食品是一个快进快销的行业,进货量都比较大,万一卖不出去,钱都要赔在里面。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商家会虚标原价,甚至篡改生产日期,用过期商品冒充临期商品,或者进购一些渠道不明的食品,欺骗顾客。”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咨询了5家店铺,对方均保证进货渠道正规,不会出现问题,但没有一位客服正面回应进货渠道。在一些商品的买家评论中,记者看到许多人提到“买到的八袋饼干全碎”“吃了几次都拉肚子”“和朋友在超市里买的东西不一样”等评价。 王杰发现,一些商家将已经过期的食品重新喷码后再上架,而容易重新喷码的过期产品往往是油墨印制的生产日期,烫印、激光印、钢印、热压印的生产日期很难改变。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注意周围是否有被擦拭的痕迹,喷墨是否均匀鲜亮、能否用水擦拭等。”王杰提醒道。 朱毅说,为了追逐不当利益,确实存在一些商家将过期食品换个“马甲”,贴上临期食品的标签再次流入市场等现象,这对于休闲食品行业健康发展不利,也会损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购买体验。 此外,记者调查发现,临期食品折扣店的商品并不一定是真临期,有的商家趁机将一些知名度不高的食品以临期名义出售吸引消费者购买。 记者在一些网店和实体店发现,放在货架上的许多商品都是刚生产出来的非大品牌产品,价格仅比原价略便宜。面对休闲食品行业迅速推陈出新的现状,一些商家另辟蹊径,转至临期商品店正价售卖。大牌产品引流,带动小品牌产品清仓营利,成为临期食品商店的营利新模式。 这些问题也导致购买临期食品成了开盲盒,一不小心就会踩坑。 一些社交平台上,针对此类问题的吐槽不胜枚举。有人称,某些网店售卖进口零食,调包商品复制正品,包装袋上全是英文,不仔细看发现不了端倪,但一尝就能判断出是调包的,体验感很差。“折扣力度大”“进口好物”“实现零食自由”等促销口号很容易让人上头,一下购买很多打折商品,实际上羊毛没薅成,还落入了促销噱头下的消费陷阱。 商家顾客注意自查相关部门加强监管 临期食品市场存在的浪费、标签不规范等问题引起了国家及各地相关部门的关注。 2021年6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临期食品,可以买吗?》等5条科普短视频,从选购、制作、食用、储藏等不同角度介绍和解读相关食品安全知识,提醒消费者按需购买临期食品,不要囤积,以免过期变质造成食物浪费;临期食品买回家后,最好在保质期内吃完。如果食品过期,出现膨胀、异味、霉变等情况,应当丢弃。 2021年11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要求健全临期食品销售体系,优化食品标识制度,鼓励食品生产者在食品包装上明确标识“最佳食用日期”和“保质日期”,支持食品生产经营者以优惠价格销售临近“最佳食用日期”的食品。指导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者加强日常检查,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识或者集中陈列出售。 近日,以江苏省苏州市临期食品试点工作为契机,江苏省张家港市市场监管局制定《临期食品安全管理规范》《临期食品反浪费指南》两项制度规范,明确临期食品安全管理规范,指导各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规范的临期食品专用、专人管理货架,完善临期食品专项管理制度。打造苏州首个临期食品网络交易平台,直接对接本地大型食品企业和各大商场超市,提高了临期食品处置能力及食品消费服务质量。 为规范临期食品市场,朱毅建议监管部门一定要加强行业监管,定期开展专项检查,严查临期、过期食品翻新销售等违法行为,商家也要提高自律意识,尤其是电商平台应履行好监督的社会职责。 据朱毅介绍,之前北京针对临期食品出台过一个很详细的标准,其中临界标准也非常清楚。比如保质期为一年或更长时间的临期设置在到期前45天,如糖果罐头;保质期在6个月至一年间的食品的临期是在到期前20天,如常温奶。保质期在3个月至6个月之间的,临期是指到期前的15天,比如一些真空包装的食品、冷冻食品等。 “国家相关部门可以根据这个标准研究并制定临期食品的相关管理制度,对临期食品的期限作出界定。”朱毅说。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成升魁告诉记者,临期食品管理措施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食物捐赠制度。比如,美国的食品银行是一个非营利的组织,会将超市中临期食品收集起来,部分用于捐赠,“我国也可以向食物银行方向慢慢规范发展”。 “此外,除了在食品包装上标注保质期外,还可以标注最佳口味时期、最佳食用期或最佳赏味期等内容。对过了最佳食用期的临期食品打折出售或直捐赠给慈善机构。对于临期食品中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和企业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在减少食物浪费的同时保证食品的安全。”成升魁说。
【风险提示】集五福也有诈?警惕!
又到了一年一度“集五福”的时候。集福虽有趣,但更要理智,特别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不要为了参与这个“亿元的大项目”,还没等到开奖,就被骗子盯上了。骗子以“福”骗人的套路有哪些?一起来看。 套路一:骗子借以互换“五福”诱导受害人扫二维码加入微信群,当受害人扫描植入木马病毒的二维码链接的页面后,嫌疑人盗取受害人的银行账户、密码等个人信息,进一步实施诈骗犯罪。 提醒:来路不明的二维码,不要扫! 套路二:一些人为了集齐“五福”,会在网上搜索购买“五福”,骗子利用了这一点在网上发布出售信息。一旦有受害人搜索到这些信息,骗子就会诱导对方添加QQ、微信等好友,然后要求受害人发不同金额的红包,并表示在收到红包后兑现“福卡”。实际上,骗子在收到红包后不仅不会兑现“福卡”,还会马上将受害人删除或拉黑。 提醒:集“福”只是图一乐,花钱买“福”很好笑! 套路三:不法分子冒充熟人向手机用户发送短信送“五福”,并附上“恶意链接”。当对方点击该链接后,不法分子就会盗取对方的个人信息,从而实施诈骗。 提醒:来路不明的链接,不要点! 套路四:不法分子通过添加支付宝好友后,以“达到福卡赠送上限,需要校验码”为由,骗取对方校验码信息。 然而,此时的校验码,正是重置支付宝账户登录密码的验证信息。在顺利通过验证后,不法分子会第一时间重置登录密码,进而将对方支付宝账户的钱转走或消费付款。 提醒:校验码信息别乱给! 如何预防“集五福”骗局 要警惕陌生人以送福卡为由添加好友,尤其是要小心那些头像虽然是熟人,但无法验证真伪的陌生好友申请。 不要从陌生人处买“福”,卖“福”或许只是不法分子设计的诈骗手段。 不要轻易扫描陌生人发来的“福”卡链接,其中很有可能夹带木马病毒,以窃取受害人个人信息。 不要告知陌生人你的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
【风险提示】春节消费谨防“低价套路”甄别虚假促销和诈骗
1月20日,中国消费者协会针对春节期间的消费问题发布警示,提醒消费者谨防低价套路,加强防范。 中消协表示,随着2022年春节的日益临近,商场、超市、旅行社、电商平台等经营者纷纷推出优惠活动,其中,最直观、最普遍的活动方式就是降价促销。但低价并不等于实惠,一些不法经营者可能借低价之机,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甚至欺骗消费者。对此,中消协整理了近年来消费者反映比较突出的几种“低价套路”,希望广大消费者加强防范,防止“中招”。 低价“问题”食品安全风险高、营养价值低 中消协曾于2018-2020年连续3年开展了农村集贸市场调查体验活动,发现在售的食品中混杂着一些“山寨”食品和“三无”食品,由于这些“问题”食品大多使用不明原料,生产过程也不规范,食品安全难以保障。但因价格低廉,若消费者只关注价格就很容易“中招”。 近日,还有媒体公开揭露了低价水饺、低价肉丸的原料来源及“生存之道”,通过走访多家冻品批发市场、大型商超,并深入食品生产一线,发现个别速冻食品企业为降低成本,在销售的猪肉水饺中添加鸡肉,肉丸产品中添加鸡脖泥、鸡架泥等行为,且并未在包装上注明。 专家表示,使用鸡脖泥、鸡架泥等骨泥代替原有肉类的行为,本质是掺假和以次充好,会降低产品的营养品质和感官品质。 中消协提示,消费者挑选年货美食,在考虑价格的同时,更要重视安全和品质。要检查商家是否具有《食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等经营资质,建议到证照齐全的正规商家处购买食品。其次,关注食品的标签信息,特别是商标、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执行标准、食品生产许可证号、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等,了解产品基本情况,防范“山寨”食品、“三无”食品及过期食品,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社区团购“薅羊毛”,小心买到假货和劣质产品 社区团购是依托电商平台、社群等工具开展的消费品团购活动。消费者可以通过拼团的形式,购买到价格较为低廉的商品。中消协表示,社区团购凭借“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价格”,成功吸引大批社区消费者纷纷“跟团”。但在社区团购“光鲜”的背后,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商品质量差、虚假促销、低价倾销、退店保证金不退还等,其中低价低质问题最为突出。 中消协提示,消费者在进行社区团购时,一要认真甄别、查看商家资质,了解商家口碑及售后服务情况,谨慎选择微商、社交平台及个人组织的微信团购群。二要仔细查看供货渠道和供货商资质,收货时要及时查验产品品质,如肉禽产品是否经过检验检疫、农副产品是否经过检测、是否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否有产品合格证等。三要根据自身需要理性消费,不盲目囤积限期使用的商品,抵制低价的诱惑,避免过度囤积造成浪费。四要保留发票、电子订单、支付页面等消费凭证以及与团购平台“团长”的聊天记录、产品的宣传介绍与服务承诺等信息,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积极进行维权。 超低价促销暗藏“猫腻”,让利为假,盈利为真 中消协提示,一些价格明显不合理的低价促销看似让利消费者,用“免费”“0元购”“秒杀”“充多少送多少”等作为诱饵,实则是诱导消费者“上钩”。有的是质量特别低劣的不合格产品或是在服务质量上缩水;有的是产品免费赠送,但要使用该产品还需额外支付费用;有的是在消费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办理了贷款或者分期付款;有的是诱导消费者充值大量的预付款;有的是为了获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然后再推送各种广告或是出售盈利;有的是暗藏木马程序,消费者一旦点击链接或者扫码,将面临较大的财产安全风险等。 中消协提示,消费者一要警惕商家的超低价甚至免费促销行为,仔细辨别促销的真伪,特别要了解是否附带其他条件等。对于涉及分期付款的,要全面了解相关规则,并衡量自身的偿还能力。二要理性充值,对于“充多少送多少”“高额返现”等形式诱导消费者充值的,要结合商家的信誉度、消费者自身经济能力和消费需求等综合考虑,建议不要一次性充值较大金额。三要保护好个人信息和个人财产安全,不随意填写手机号、地址等个人信息;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随意扫描二维码。 远离“不合理低价游”,当心“游游游”变成“买买买” 近年来,“不合理低价游”引发的强迫购物、产品质量纠纷、侮辱消费者等问题时有发生,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损害旅游景区形象,影响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不合理低价游”往往打着“团购价”“零团费”“免费游”“旅游补贴”等噱头进行包装,实际却暗藏着损害游客利益的“陷阱”,如在行程路线、交通工具、餐饮住宿等方面大打折扣,并在旅途中安排各种购物环节,或是在签订合同时将最精彩、需要付费的景点排除在低价团费之外变相加价。这些行为严重影响消费者的出行体验,容易产生消费纠纷。 中消协提示,消费者在选择旅游产品时,应抛却贪图便宜的心理,不能单纯以价格为导向,要多关注旅行社的口碑以及旅游产品的品质,同时考虑自身身体状况和承受能力等因素,并与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详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旅游行程安排及双方的违约责任。若发现旅行社的合同存在不合理之处,一定要提前与旅行社协商解决,切不可盲目签约。 中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要理性看待商家的打折促销行为,擦亮双眼,甄别所谓的“低价”是“真实惠”还是“设套路”,尤其要注意防范不法商家的超低价陷阱,精明消费,畅享实惠。
【风险提示】防范“假优惠、真套路”陷阱
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出春节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要理性看待商家的打折促销行为,低价不等于实惠,消费者要擦亮双眼,甄别所谓“低价”是“真实惠”还是“设套路”,尤其要注意防范不法商家的超低价陷阱。 每年春节前夕,都是“买买买”旺季。人们揣着满心的喜悦及鼓鼓的钱包,购置食品、服装、电子产品及旅游产品等各类“年货”,送给亲朋好友作为礼物,也犒劳辛苦了一年的自己。如此好的销售时机,商家自然不会错过。线上线下促销满天飞,看得人眼花缭乱,其中很多是“真实惠”,但也有一些是“假优惠,真套路”。 如,某些商家在年终岁末喜欢用“充多少送多少”“高额返现”等招数,复杂的算法及使用规则让消费者恨不能变身“数学家”。又如,每逢春节前夕便会在大街小巷冒出来的“清仓甩卖店”,多打着“年终清库存”“回笼资金”的旗号,卖的东西极其便宜,但其中的“杂牌品”或“无牌品”品质没有保障,所谓“品牌货”也是真假难辨。而且,此类“清仓店”多以短租形式租下闲置商铺,玩的是“快闪”,若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难以讨说法。 这些“假优惠,真套路”的存在,侵害了消费者权益,无益于消费市场的优化发展。怎么办?加强监管是一个方面。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市场的巡查,根据消费者投诉及时对某些商家的不良经营手段加以惩戒,清理某些不法商家,以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另一方面,消费市场的需求端和供给端也要一同“升级”。于消费者而言,要“升级”得更为理性,更懂得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于经营者而言,则要“升级”得更为尊重消费者。经营者须明白,消费者确实喜欢价廉,但如果利用消费者这种心理而耍一些“假让利”花招,短期内可能可以糊弄一些人,但从长远来看只会失去消费者信任。而为了追求低价牺牲品质就更不可取。消费者不仅看重价廉,亦看重物美。不少经营者的成功案例也告诉我们,通过生产流程的优化、销售渠道的改进等,完全可以同时实现价格的下调和品质的提升。只有更加尊重消费者,多些诚意,少些套路,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心,赢得未来的发展机遇。
【风险提示】年底谨防冒充“公检法”骗局
近日,哈尔滨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联动松北公安分局、阿城区公安局成功预警劝阻两起电信网络诈骗,避免群众损失44万元。 “如果你们再晚一步,密码就输进去了,我的24万元积蓄就被骗了,太感谢你们了。”回过神来的闫女士眼含泪水激动地对民警说道。 1月7日16时许,哈尔滨市公安局反诈中心经工作发现,家住松北区的闫女士疑似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立即指令松北公安分局反诈中心开展预警工作。经电话了解,闫女士称有公安局联系她,自己的银行卡涉及境外洗钱被通缉了,刚刚通过视频通话配合“警方”制作了询问笔录,且声称“不用管了”。 情况紧急,民警担心闫女士已经被严重洗脑,一面告知不要向对方转账,一面指派辖区北京路派出所上门预警,但家中无人,闫女士又拒不透露所在位置。几经周折,民警终于在南京路的一家邮政银行找到了正要汇钱的闫女士。为了揭穿骗子的真面目,民警随即拨通了骗子的视频通话,可对方直接挂掉。闫女士这才醒悟对方是骗子,差一点就把自己的辛苦赚来的24万元转走。随后,民警耐心地给闫女士揭露了冒充“公检法”的诈骗套路。 无独有偶。1月7日18时,一起冒充客服的电诈案件正在阿城区上演。市公安局反诈中心立即启动三级预警联动机制,指令阿城区公安局反诈骗中心紧急开展见面预警。辖区派出所民警赶到李女士家中,发现她正按照嫌疑人的诱导填写个人信息和验证码,“千万不要给验证码,那是骗子”,民警立即上前阻止。 原来,李女士下午接到网购客服的电话,称购买的面膜有质量问题,要进行双倍赔付,需要填写个人信息和一个验证码核实身份。这是一起典型的冒充客服退款类诈骗,民警结合以往的案例讲述了诈骗分子的手段套路,最后还向李女士宣讲预防电信诈骗的知识。“还真以为买的东西有质量问题要赔偿呢,这张银行卡里有20万呢,幸亏你们及时到来,不然这年都过不好。” 警方提示: 公检法工作人员不会通过电话、微信等社交软件进行办案,从未设立过“安全账户”,如涉及资金转账一律不要相信;网购平台客服不会主动添加微信、QQ好友等方式,来处理退货、理赔、提高信誉、消除不良征信等,所谓“客服”能准确说出消费者的详细信息,一定不要轻信。 广大市民朋友要提高识骗防骗意识,及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和“金钟罩”警民联防小程序,遇到可疑情况可拨打96345反诈专线咨询,如被骗请及时拨打110报警。
【风险提示】“免费体检”实为推销 年关将至老年朋友守紧钱袋子
年关将近,诈骗时有发生,而围绕老年人的常见骗术多围绕着“健康”,打着免费体检、健康讲座或者“知名专家”上门问诊等旗号,盯着老人手里的“钱袋子”。那么,具体骗术都有哪些?老年人该如何提高防骗意识? “免费体检”实为推销“保健品” 2021年7月25日,海淀分局花园路派出所接到事主王大爷报警,称前几天在家中接到一自称是某康复中心的工作人员的电话,可以免费提供体检,于是就约定好于次日一早来家中接王大爷及其老伴到名为“北京某中医医院”参加免费体检,并在体检之后向其推销产品,称能够治疗老年人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效果显著。王大爷对此深信不疑,花了5万余元购买了,回家服用后并无效果怀疑被骗,于是报警求助。 经过侦查,8月10日,办案民警迅速出击,对“医院”开展抓捕,一举抓获潘某等11名犯罪嫌疑人,并成功阻拦在场参加体检的4名老年人,避免了财产损失。经审查,犯罪嫌疑人潘某等11人对以“免费体检”为由头,后以患病为由销售假冒保健品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警方提示:老年人大多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治病还需到正规医院开处方药,保健品不是药品,不要相信有能包治百病的保健品。家中有老人的,要多关心老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多和老人讲一讲社会上常见的骗局,避免老人上当受骗。如果发现被骗,请保留证据后第一时间报警。 “健康讲座”让掏腰包都是骗子 2021年3月底,孙阿姨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对方自称保健品公司工作人员。在询问孙阿姨近期的身体状况和是否购买过相关的保健品后,对方便称孙阿姨前段时间购买的保健品是假的,可以向厂家申请补贴,而且到现场还有免费的“健康讲座”。第二天,孙阿姨参加了“健康讲座”后,在对方的忽悠下又花了1万余元,买了一份声称可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口服液。 4月初,该人又联系到了孙阿姨,称上次提到的假保健品补贴已经申请下来,但需要先交一部分个人所得税,孙阿姨没有多想便交了2万余元。直到4月中旬,孙阿姨并没有收到所谓的“补贴”,感觉有点不对劲,才报警求助。 接到报警后,海淀分局中关村西区派出所办案民警在掌握大量证据后,于5月14日在某写字楼内,将10余名团伙成员控制,并在现场起获大量口服液保健品。据嫌疑人交代,他们以事主购买到了假保健品可以申请补贴、免费小礼品等名义吸引老人参加“健康讲座”,之后进行“看病问诊”,推销可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等老年常见病的“特效”保健品;如果老人购买过其他保健品,便谎称其买到了假的保健品,自己可以向厂家申请补贴,但需要缴纳一部分的个人所得税。大多老人经不住哄骗,被骗取了钱财。 警方提示:老年人应增强防骗意识,提高识骗能力,不轻信、不参加不法人员组织的所谓健康讲座、健康公益等活动,不轻信所谓保健品能“包治百病”的谎言,不轻信虚假演示“神奇疗效”的伎俩,不要陷入不法人员设下的“申请补助”的圈套和骗局。 “知名专家”上门问诊却被高额收费 海淀区中关村街道辖区居民王阿姨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称可以联系医院专家免费上门问诊。在了解王阿姨的身体状况后,打电话的男子和医院的“专家”很快便上门了。 简单地号脉、拔罐后,“专家”给身患风湿关节炎的王阿姨打了一针,并称如果想要治好其风湿关节炎和心血管疾病,需要交5万多元进一步治疗。王阿姨交了钱,却发现自己的病症并没有得到缓解,她意识到可能遭到了诈骗,于是选择报警。 办案民警经过侦查,发现嫌疑人作案没有固定区域,每次上门问诊都会有一人在外放哨。在掌握大量证据后,办案民警将四名嫌疑人抓获。经查,嫌疑人之前从事过保健品相关行业,了解一些老人身患的病症。为了多挣钱,他们联系老人,谎称可以请来知名专家上门看病,通过简单的号脉、拔罐等治疗后,嫌疑人向事主索要高额的费用。 警方提示:通过电话了解老年人的健康需求,谎称可以联系医院知名专家上门问诊,实则只是简单的号脉、拔罐、打针等,继而收取数万元“治疗费”。广大群众特别是老年人,购买药品或者保健品应当认准国家相关认证字号;就医要到正规医院;如果遇到专家上门问诊、热心人推销等情况,要提高防范意识,多和家人沟通交流,多方查证辨识真相。子女或亲友应多关心家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情况,定期带老年人去正规医院体检,并向其宣传防骗知识,避免落入诈骗分子的陷阱。 延伸:其他常见骗术社保欠费需要补缴 2021年4月6日,市公安局海淀分局曙光派出所辖区的张女士急匆匆地来到社区警务室:“警察同志,我刚刚接到一个电话,说我社保卡欠费15万,您能帮我核实一下吗?”社区民警阿芒一听,便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判断老人很有可能遇到了电信诈骗。 原来,张女士刚刚接到了一个自称是“北京医保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她的社保卡在上海使用过并欠费15万元,现在需要补缴,但是张女士根本没有去过上海。 阿芒警官断定这是一起冒充社保中心的电信诈骗,告知老人不要相信,更不要汇款。叮嘱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泄露个人信息,接到陌生电话要求汇款时千万不要直接汇款,谨防上当受骗。 警方提示:遇到此类情况要坚决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要求把资金转到指定账户或提供银行卡号和密码等信息的都是骗子。如果您接到类似电话请直接挂断或立即拨打报警电话核实,以免中了骗子的圈套。 自称“公检法”人员要求转账 2021年3月24日12时,在朝阳区农展馆附近的中国光大银行里,一位神色慌张、不知所措的老人,称自己急需用钱要将自己银行账户内现有的50万理财产品赎回。因怀疑老人被骗,银行工作人员立即向属地派出所反映此情况,派出所民警火速赶到了现场。 经了解,3月19日,老人接到自称是天津市公安局民警的电话,称其被卷入一场违法犯罪活动中,名下的银行卡也涉嫌违法,均要被冻结处理,要求她将个人账户中的所有资金全部转入对方提供的“安全账户”中配合调查,并要购置一台能“监测位置”的新手机,到酒店房间进行沟通,不能与家人、亲戚等讨论“国家机密”。慌乱之下,老人便来到银行办理转账汇款业务,并且不听从周围人劝说,执意转账。 “你来,我在派出所门口等你。”为了让老人快速认清骗局,民警多次拨通电话与“骗子”对话,凭借一句掷地有声的“邀约”,吓退了机关算尽的假警察,老人50万元养老钱“安然无恙”。 警方提示: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的;凡是通知“家属”出事先要汇款的;凡是在电话中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的;凡是叫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凡是自称领导(老板)要求汇款的;凡是陌生网站(链接)要登记银行卡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的,都是诈骗。
【风险提示】谨防“征信修复”对征信的损害
“个人征信报告修复价格,一条1000元至2000元。如果修复不成功,可以退款。”当你因征信记录上有逾期信息而发愁时,恰好有人打出这样的广告宣传,你会相信吗?在大数据时代,一部分机构或个人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利用银行与征信报告主体的信息差,混淆征信异议、信用修复概念,以“征信洗白”“征信修复”为噱头,形成一条集征信修复培训、加盟代理、个人信息售卖于一体的灰色产业链。 近年来,由于信息主体的修复需求旺盛,“征信修复”市场非常火爆。而所谓的“征信修复”不是一种正规的征信权利救济路径,并不被法律、法规和相关监管部门认可。尽管《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赋予了信息主体针对错误、遗漏征信信息的异议权,但这种异议只是纠错程序,对本不该记载的错误信息或漏记信息进行修正,而非对信用污点进行事后修复。况且,只有经征信机构核查,确认相关信息确实有误、遗漏的,才能被予以更正。 然而,一些机构或个人以牟利为目的,把征信异议包装成商业性质的征信修复,忽悠信息主体,甚至通过一些违法失信的手段滥用征信异议权利,让征信异议变了味,走了形。或许,一些信息主体得到了想要的信用修复结果,但这种结果很可能是靠伪造数据、虚构事实、提供虚假材料,甚至是通过恶意投诉、施压银行等征信机构得来的。如果因银行等征信机构审核不严、无底线地对投诉让步“修正”数据或辅助造假,致使有问题的信用被“修复”,那么征信报告或征信惩戒机制就被注入了水分,在某种程度上失去其真实性,征信的公信力也会受到损害。这不仅会影响征信管理秩序、妨碍征信管理公平,也会直接降低征信管理的社会效果,产生一系列负面效应。比如,征信报告被广泛应用于商业银行贷款、申请信用卡、升学就业、人才引进、积分落户、高消费等多个领域,一旦问题信用被虚假修复、违规修复、不当修复,就会给相关应用领域埋下隐患,增加风险,影响到相关环节或行为的准确性、公正性、公平性,让一些人得到不应该得到的机会,享受不该享受的便利。实际上,以弄虚作假、恶意投诉等手段实施“征信修复”的服务机构、个人以及信息主体,已经触碰了法律底线、诚信底线,不仅可能面临民事责任、行政处罚责任、刑事责任,还会给己方的信用增添了新的问题和污点。 作为一门生意的“征信修复”很容易对征信构成二次损害,对此,社会各界需严加警惕和防范。公民、企业等信息主体应该增强法律意识、诚信意识,不要走“征信修复”的旁门左道,而要准择走征信异议的合法路径。银行等征信机构有必要加强对征信相关规则的宣传,畅通多元化征信异议路径,引导信息主体合理行使异议救济权。同时,对信息主体易出现违约问题的还贷、消费等环节,积极进行风险警示,做好常规常态的信息提示,从源头减少失信行为。相关监管部门还应加大对虚假征信修复、违规征信修复的监管查处力度,提高其违法违规的成本,打掉这一灰色产业链条,为征信管理与应用营造良好的环境。
【风险提示】非法的“测评中心”为何能行骗成功
又是冠名“全国”,又是打着“综合素质”的幌子,且命名非常之“权威”“端正”的“全国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等级测评中心”,原来是一家没有在任何部门登记的非法社会组织。该“中心”谎称权威部门授权,通过开展相关等级测评来牟利。据媒体日前报道,该非法社会组织已被取缔。 作为非法社会组织,“全国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等级测评中心”不仅把经营范围扩张到多个省份,而且竟然存在了长达数年之久,其经营能力由此可见一斑。而究其“成功”的策略核心,也并不新鲜,就是复刻“权威”。 从媒体报道的诸多细节中可知,该“中心”截取教育部之前印发的相关红头文件中与艺术素质或综合素质测评等有关的片段,并随意扭曲,作出有利于自己的解释,将其作为机构自身存在合法性、测评权威性的依据。在网上流传的内部资料中,官方媒体的新闻报道截图也被其作为政策支撑的资源进行宣传介绍。这些手段无非都是为了制造得到“政府部门认可”的假象。 不仅如此,在组织架构上,该“中心”也有样学样,任命了所谓“主任”“副主任”等领导职务,下设诸多分支机构,而且名字同样极具迷惑性。此外,该“中心”还很注重规范性与统一性,制作标识、私刻印章,搞活动宣传维护“人设”。连应对一些家长提出的资质质疑,都用让人产生诸多联想的“涉密”说辞来化解。这些细节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其权力属性的想象及确认。 该“中心”如此全方位复刻“权威”,其结果就是“比真的还像真的”。也正是利用这份包装起来的权威性,该“中心”通过自己搭建的考证生意链大肆敛财。如此唬人骗财,不仅是对学生及家长利益的侵犯,而且编造出综合素质测评成绩挂钩升学的这种说法,不免干扰人们对一些教育改革新举措的认识,变相提高了公共治理的成本。 在关于此事的公共讨论中,有一种略带揶揄的声音认为,该“中心”之所以能行骗成功,主要原因之一还是迎合并利用了“鸡娃”家长的焦虑心态。家长以为一纸等级证明能助力孩子升学,因而放松了警惕,并心甘情愿为此“买单”。可以说,该“中心”做的确实是“焦虑生意”,但就该“中心”展现出的包装水平来说,早已超出了一般家长的知识范围及甄别水平,就算家长不焦虑也未免就能认清其真面目。 在一个复杂的现代社会,单靠个人所掌握的知识或各种技巧,完全不足以抵挡各色骗局。且不说,个人所掌握的知识总有盲区也有极限,更重要的是,资质认定、排查社会组织合法性等事项本就是相关政府部门的分内之责,类似查缺补漏的责任不宜也无法转嫁给个体来承担。排查并治理非法社会组织,根本还是要靠制度。 近年来,民政部对非法社会组织重拳出击,先后公布了几批被依法取缔的非法社会组织名单。但由于失信获益高于成本,而且“隐身”“换身份”手段也多,不少人仍甘冒风险发起非法社会组织,类似“全国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等级测评中心”等非法社会组织的屡禁不止,也侧面说明了其治理难度。排查治理非法社会组织,有必要借力公众监督,更为长远的,仍是要规范社会组织的运作,廓清行政与市场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