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大学生频频受骗该如何防范?警方列出“诈骗清单”
实施诈骗的人都认为,大学生的钱不但好赚更加好骗。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涉世未深、年少懵懂都不重要,对诈骗的忽视才是主因。 案例1、网购退款诈骗退款之前验资金 10月18日,某大学在校生小玉接到一个自称淘宝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其在网购的衣服有质量问题,可能会致癌,并主动提出给予赔偿。 小玉听从客服的指示,下载了“退款理赔软件”,同时在应用中输入了自己的银行卡账号、密码,以及验证资金流水的4999元。但随后客服又称小玉操作错误,资金被冻结,需要重新打款才能解冻。无奈之下小玉将卡内剩余的钱都转给了对方。 所幸在朋友的劝说下,小玉发现自己被骗,及时止损,最后共计被骗6000余元。 防骗提醒:网购退款诈骗在年轻女性群体中尤为高发,需要记住的是,接到客服退款电话的,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平台核实。 案例2、贷款诈骗放贷之前先交费 10月25日,某高校学生小杨接到一个自称贷款公司的电话,因为手头拮据,他便与对方添加了微信,对方通过微信发来了一张虚假借贷平台的二维码。 小杨不知其中有诈,扫码安装后,在APP内上传了本人身份证、银行卡等进行注册。 然而,客服称贷款前先要缴纳会员费、保证金、解冻费等一系列费用,但小杨累计转账9000余元后,也未收到一分钱的贷款,这才如梦方醒发现被骗。 防骗提醒:因为急需用钱才去贷款,没想到雪上加霜,如果绕过这个坑呢?记住:放贷之前要预交手续费、保证金、解冻费的100%诈骗。 3、游戏交易诈骗赔了账号又折兵 某大学学生小骆平时喜爱游戏,10月24日,一名游戏好友提出以320元的价格收购小骆的游戏账号,互加QQ好友之后,对方要求小骆通过“达岑购”游戏交易平台进行交易。 显示交易成功后,小骆遂对钱款进行提现,因小骆账户输入错误被平台客服告知账户已被冻结,需充值相同金额进行解冻。 小骆转账之后却又被告知转账备注错误,再次被冻结,需要充值5倍资金进行解冻,没有办法,小骆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充钱为之前的资金解冻,毫无例外,每次新充的钱又会被冻住。 就这样,当小罗发掘自己被骗时,已经损失了11000余元。 12月19日,西安警方对大学生群体发布防骗提醒:你无法控制自己不玩游戏,但可以想办法不让自己被骗。需要切记的是,游戏交易上正规平台,切勿私下交易,先交钱后提现的100%是诈骗!
【风险提示】“刷单吗? 无本万利那种!” 千万别动 那可是吞金陷阱
“警察叔叔,我在网上被人骗了好多钱啊……”12月14日,在高新区含谷镇某高职院校就读的女孩小莉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含谷派出所报警,称自己在网上刷单,本来想挣点零花钱,谁知不但没挣钱,反而被诈骗了10000多元。 原来,小莉是该校新生,前不久有人在自己所在的新生QQ群里发消息,称可以刷单挣钱。一番犹豫后,小莉还是加了那人QQ,对方在QQ上给了小莉一个网址链接,并称自己可以免费当小莉的“师傅”,手把手教小莉挣到钱。 “师傅”让小莉点开链接下载某APP,小莉将该APP下载下来注册后,便准备开始刷单,但APP却弹出2条提示,一是要刷满30单才能提现;二是不能刷价格高于账户余额的单子。小莉的账户一分钱没有,根本刷不了单。此时,“师傅”十分贴心地帮小莉出主意,说自己今晚有事刷不了单,提出把自己的账号给小莉,让其帮忙刷30单,完了给她提成。小莉心想这样正好,反正不用自己投钱进去,欣然同意了。不一会儿30单便迅速完成,此时“师傅”的账户上瞬间返现了400多元钱。随后,“师傅”发来一张银行转账截图,显示的是自己的银行账户转账给APP客服35元。“师傅”让小莉将这张截图发给该APP客服,当小莉再次登录自己的账号时,发现自己账户上果真多了35元“启动资金”。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小莉觉得这次遇到了“无本万利”的好“兼职”,于是便放心地用自己的账户在APP上刷单,前几次刷单,系统派送过来的都是10几块、20几块的单,很顺利地,小莉的账户上多了几毛的返现。可刷到十几单时,系统派过来一个42元的单子,小莉的账户上却只有32元不到,“师傅”告诉其往里面充值10块钱,让账户余额和刷单金额对等便又可以刷了。想着金额也不大,小莉便往账户充值了10元。随后系统又派过来几个小单,小莉也顺利地刷了。谁知越往后,越接近30单时,系统派单的价格越来越贵,有1000多的,小莉犹豫了一下,便充值了;不多一会又派过来一个4000多的,小莉咬咬牙也充值了;最后再派过来一个1万的,小莉犹豫了,可看着自己账户上“即将可以提现”6000多元时,小莉便向室友借了6000多块充进去了。这一来二去,小莉前前后后竟往里打了1万多元。 事后,室友发现有异常,便询问起她借钱缘由,小莉这才说出事情真相,并在老师的陪同下来到了派出所报警。现此案正进一步调查中。 民警提醒:凡是刷单都是诈骗,陌生链接不要点开,更不能随意下载各类来路不明的APP。
【风险提示】警惕“1元购”背后的网购陷阱
打开一些网页和网购App,“1元购”广告让人眼花缭乱。用户只要忍不住点击,就可能掉进不良商家设置的陷阱里。有的被诱骗下载了购物App,有的虽抢购成功却买到劣质“三无”产品,还有的个人信息被套取转卖……“1元购”背后套路多多。 1元钱就可以买一部手机,或者是一件名牌羽绒服……看到这样的广告,很多网友难免心动不已,然后便积极行动。结果点进广告才发现,要么被要求下载某个购物APP,操作半天却发现要满足苛刻的条件才能抢购成功;要么什么都没有抢到,所填写的个人信息却被泄露。当然也有人花1元钱买到了商品,等待支付运费以后发现,自己拿到的商品和广告中所说的商品大相径庭,质量低劣,根本无法正常使用。 很多网友终于明白,所谓的“1元购”不过就是一种新型骗局。而“1元购”之所以如此火爆,从某种角度来说,其实是消费者和一些无良商家“合谋”的结果。消费者认为反正就是1元钱,万一真的买到东西了呢,于是在一种贪图小便宜的心理下积极参与其中。而在商家看来,即便自己的伎俩被识破,套路了消费者,对方损失的也不过是1元钱,不会和自己计较。于是双方“一拍即合”,最终让“1元购”大行其道。 殊不知,“1元购”打着“电商优惠”“电商放价”的旗号,迷惑、忽悠消费者,已经涉嫌多重违法违规。比如涉嫌虚假宣传,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广告法》关于禁止虚假广告等法律规定;再比如其销售给消费者的假冒伪劣产品,不但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同时违反了《电子商务法》《知识产权法》等法律规定。如果商家利用“1元购”为幌子骗取和倒卖消费者个人信息,更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由此可见,网络“1元购”问题多多,隐患多多,不应该任由其野蛮生长。要想遏制和抵制“1元购”乱象,首先需要消费者要认清“1元购”等网购陷阱背后的猫腻,理性消费,避免上当受骗,尤其是不要在一种贪图小便宜的心理下盲目参与其中,既不要相信天下可以掉馅饼这回事,也不要相信网络有真正的“1元购”这回事,两者都是骗人没商量;二是相关部门要依法用好用足法律赋予的市场准入、行政监管、行政指导和行政处罚等权限,进一步加强对平台及商家的监管力度,督促平台履行好自身的管理责任,同时净化网购环境,促进电商健康有序发展;三是电商平台要加强行业自律,做好对商家的遴选和对商品质量的把控,对入驻商家加强监督,对于无良商家要予以清除,不断完善平台的交易规则和维权渠道,积极受理处理消费者的维权诉求。
【风险提示】定制家具陷阱多 细签合同详约定
广西南宁市市场监管局12315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南宁市涉及家具的消费投诉已达到654起,纠纷原因涉及价格、质量、款式等方面,并且大部分投诉都与定制家具有关。南宁市场监管部门表示,目前,定制家具标准缺乏,消费者在选购定制家具时,还需多方留意,以防掉入陷阱。 今年9月,黄女士在南宁市经济开发区友谊路48-6号保利建材家居市场一家全屋定制店订购衣柜,支付订金500元。黄女士与商家约定10月1日前完成设计稿,但商家直到10月8日才提交草图。消费者要求商家进行修改,商家直接不再回复消息。 11月,陈先生在南宁市西乡塘区园艺路中段的一家具中心购买原木沙发,消费5280元。陈先生购买的是乳胶垫的原木沙发,但商家送上门的是海绵垫原木沙发,陈先生与商家协商更换,被告知需要增加价款。 据统计,截至12月15日,南宁市市场监管局12315中心今年以来共接到家具类商品投诉654起,主要反映家具尺寸、样式、材料与选购约定款不符,商家逾期交付,变更计价方式、临时加价,家具存在质量问题、甲醛超标、承诺退款未退、尾款纠纷等。经过调解,有300起纠纷得到妥善解决。 南宁市场监管局有关人士表示,定制家具陷阱多、纠纷多发的原因是标准缺失,部分消费者缺乏合同意识,或者在签订合同时对没有对家具细节进行约定,导致货不对板时商家不承认,消费者举证难。 南宁市场监管局建议消费者在定制购买家具时,将内容细化并写到合同中,包括家具的材料、用料范围、颜色、尺寸、规格、计价方式、交付时间、质保期限、售后服务标准及违约责任等内容。比如,要的是哪款花纹,哪个标号的颜色,什么时候交尾款,楼层高的搬运费由谁来承担等,都应该尽可能在合同中进行约定。消费者在收货时,应当仔细查验家具的样式、颜色、材质等是否与合同约定、设计图相符,是否有相关质量检验证明、零部件是否缺损、板材是否开裂,另外,收货后要留好相关合同、票据等证据,以便在事后发现问题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风险提示】斩断骗保黑手守住患者救命钱
近日,据《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在安徽省太和县,多家医院利用“免费”套路拉拢无病或轻症老人住院,涉嫌套取医保基金。中介专门搜罗老人专车送往医院,医生“量身定做”假病历。一位住院老人直言,自己一年在3家医院免费住院9次,“在家无聊才来住院,像游玩一样。” 从记者调查的情况看,太和县这些医院的骗保手法已相当娴熟——以“管吃管住、免费体检”作为诱饵,由中介物色对象并专车接送,进入医院后开始流水线式地走流程,患者象征性地交纳少量费用,医院则从医保费用中套利,用很少的治疗费用去骗取大量医保差额。结果众多假病人把医院当成疗养院,免费给身体进行保养,医院则以骗保而中饱私囊,让本就稀缺的医保资金被非法侵吞。 令人担忧的是,类似骗保行为并非孤例。比如2018年,央视《焦点访谈》曝光沈阳两家医院大肆骗保的惊人内幕,沈阳济华医院和沈阳友好肾病医院上演了一场“病人是演的、诊断是假的、病房是空的”的荒唐闹剧。透过这些典型案例,不难看出医疗领域骗取医保行为的严重性和复杂性,以及治理此乱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正如相关业内人士所说,坚决防范和打击违规违法使用医保基金行为、确保基金安全是国家医保局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近年来,随着典型骗保事件被媒体曝光,相关部门也采取了重拳整治的态势,相应的专项行动也不断开展,但每次严肃处理和严厉打击后,骗保行为仍然不时出现。究其原因在于,在利益驱使下,违法成本太低而未能形成震慑效应。通常情况下,医院骗保行为被发现后,若未产生社会负面效应,通常只会承担被取消定点医院资格,退还骗取的医保费用,或者被处以一定数额的行政罚款的后果,鲜有“吊销医疗机构许可证”或“吊销执业医师许可证”等触及骗保者根本利益的惩戒,更遑论给予刑罚。而由于骗保的核实和追溯较难,行政责任也往往停留在“就事论事”层面,威慑力和惩戒力远远不够。 事实上,骗取医保本质上是一种违法行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解释指出: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金或者其他社会保障待遇的,属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相关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266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简单来说,骗取医疗保险金额一旦达到3000元,就可以追究刑事责任。这是一个很低的门槛,但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却很少有医院医生因此被追究刑责,而一旦处罚方式过于轻描淡写,就会形成纵容之势,让一些医院心存侥幸继续铤而走险,导致骗保行为难以得到根治。尽管骗保的手法越来越多样且越来越隐蔽,但只要坚持存在违法事实就依法查处,让骗保的决策者、参与者、实施者付出应有的代价,那么医院等相关各方就不敢触碰法律红线,逾越法律底线。 目前,太和县多家医院骗保疑案,经过媒体调查已浮出水面,当务之急是有关部门要迅速介入调查和作出处理,给公众一个交代,这不仅是对公众关切和舆论期待的积极回应,更是对其他类似行为的警示警告。同时,还要从此案中举一反三,以点带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标本兼治,彻底斩断伸向患者救命钱的黑手。
【风险提示】加油卡充值返利可能是“陷阱”!
随着持卡加油消费群体日益增多,市场上出现打着“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官方平台合作”旗号,提供所谓高质量、低折扣加油卡在线充值服务的APP平台,以充值打折、返利优惠、多存多送等为诱饵,吸引消费者一次性缴纳套餐费用。这是天上掉下的“馅饼”,还是让你入坑的“陷阱”? 近期,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12315指挥中心共接到有关加油卡在线充值APP平台的投诉、举报共计11件。 11月10日,洪先生反映,其于9月8日通过一款加油卡在线充值APP平台充值4850元,商家承诺分12期(一年)每月返600元到其中石化加油卡,商家仅充值2期后未再返钱;10月22日与客服沟通,对方承诺扣除3%手续费后退还余款,15个工作日内处理好,但之后商家失联。 柳州市市场监管执法人员核实发现,平台方已搬离原登记住所且预留登记的联系方式也无法联系。执法人员依法终止调解,并告知投诉人可通过司法途径维权。 为此,柳州市12315指挥中心提醒消费者谨慎参与类似加油卡优惠活动,并发出消费提示: 谨慎选择购买:对于商家利用微信、QQ等社交媒体宣传的“打折加油卡”,很多人会买小面额尝试,尝到甜头后放松警惕,但“馅饼”背后往往隐藏风险。如果购买一个周期12个月按月返的套餐,这12个月中的变故难以预料。执法人员建议消费者查询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官网发布的信息,或致电核实此类平台或活动是否真实,了解详细信息后再考虑购买,以免权益受损。 此类“套路”无一例外都是利用了消费者“贪小便宜”的心理。 正规渠道充值:中国石化官网发布过相关声明,称未在任何中国石化以外的网站销售过加油卡和充值卡,中国石化自有售卡充值网点及加油卡网上营业厅为唯一正规销售渠道,在以外场所购买、使用中国石化加油卡充值卡所造成的损失,中国石化及售卡单位不予承担责任。 折扣过大需谨慎:要特别警惕折扣大的加油卡优惠信息,这往往意味着风险更高。尤其注意,充值金额不能立即到账或分期到账的,都可能是商家设置的“陷阱”。尤其像手机话费充值、油卡充值、公交卡充值等这类刚需品,很少打折或者打折力度较小,消费者要擦亮眼睛。 索凭证留证据: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发现自身利益受损,除了要掌握商家的名称、地址、发票或其他购买凭证,还应注意留存网页广告的内容(有条件的可以复制、记录下来)等证据,以备遇到纠纷时举证。而且应在最短时间内与商家交涉,也可拨打商家所在地的12315电话投诉,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风险提示】治理App刷榜须抓住源头
App刷榜并不是新闻,但是通过刷榜年收入千万,甚至成为违法犯罪帮凶的事情还是让人有些惊讶。据媒体近日报道,“80后”蒋德(化名)靠着帮App“刷榜”成为年入过千万元的“成功人士”,其牵涉的“刷榜”大案中的涉案人员不仅遍布北京、广东、福建等多个省市,甚至还有境外人员参与,涉案总金额高达两亿元。 伴随人们生活日益数字化,各类App几乎承包了人们的衣食住行及文化娱乐活动,彼此之间的竞争也达到了白热化程度。竞争排行榜名次、争夺用户注意力,成为不少App开疆扩土的必备策略。市场压力之下,通过刷榜提高排名的旁门左道便应运而生,甚至形成了黑色“产业链”。 刷榜的实质是数据造假,通过虚假的下载量来提升相关App在排行榜的名次,进而实现App运营者的商业利益。但刷榜的危害不仅在于对公平竞争环境的破坏,更严重的是那些“专业”的刷榜机构成为各类违法犯罪的帮凶,通过刷榜为涉嫌彩票、色情、赌博、金融等违法犯罪行为的App“引流”,误导用户,使其他违法犯罪分子能够侵入用户手机、侵害用户各类合法权益。上述新闻中的蒋德正是为涉嫌违法犯罪的App提供包装上架、广告推广等服务,从而赚取了巨额“利润”。 App刷榜并非孤立的行为,在严厉打击涉嫌违法犯罪的各类刷榜行为的同时,必须做好源头依法治理工作。一方面,各类App市场要不断优化排行榜的算法,完善排名的规则机制,从平台源头让刷榜者“刷不了”。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及时清理各类刷榜软件,依法严惩其生产制作者,让刷榜者“没法刷”。同时,加大对App运营者的监管力度,严禁各类刷榜行为,完善各类惩戒机制,让刷榜者“不想刷”,从而釜底抽薪地消除App刷榜的“市场需求”,营造良性健康的App竞争环境。
【风险提示】“按揭转抵押”陷阱
今年以来,为支持实体经济和进一步减费让利,各家银行均推出贷款优惠政策,贷款利率明显降低。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以下简称“一般贷款利率”)已连续三个季度低于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以下简称“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然而,上述利差让不少“聪明人”嗅到了“商机”。《中国经营报》记者多方采访、调查了解到,已有中介推出“房抵按揭转抵押”一条龙服务,从中收取一定比例佣金。美其名曰“绝对靠谱,节约成本”。 对此,一位资深银行人士告诉记者:“用经营贷资金去还按揭贷款,首先是合规风险,涉及到伪造企业背景、资金用途。最重要的还是利率风险,一旦经营贷利率上涨超过按揭利率,无论从贷款周期上还是利率上都是不划算的。” 看起来诱人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9月一般贷款利率为5.31%,比上年12月下降0.43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5.36%,比上年12月下降0.26个百分点。这已是连续三个季度,一般贷款利率低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银行推出抵押经营贷产品,利率颇有吸引力。如某国有行上线一款面向个私小微业主、工薪阶层人士等个人客户的数字化抵押贷款产品,年利率低至3.85%,最长可贷20年,额度高达1000万元。 而在一般贷款利率走低的背后,多家贷款中介机构在朋友圈推出“按揭房贷置换经营贷”的方案。 在记者调查过程中,上海某中介从业者王风(化名)介绍称,还没买第二套房或者已经按揭买二套房的客户一定要通过这种方案“转贷”,可以节约很多成本。 谈及具体操作,王风表示:“做这个业务必须有一套已全款购买的房子,然后我们帮你注册公司,办好营业执照、财务流水等数据,大概只需要1.5%(贷款总额)的费用,费用取决于你的实际情况。如果你名下有公司,我们操作起来相对省事,费用也会少收一点。我们可以给你申请下来4.5%成本的房抵经营贷,而你如果按照按揭的方式去买二套房,按揭利率至少5.25%,总归是划算的。” 根据王风给出的方案,若不考虑其他额外成本,以额度100万元的10年期贷款为例,贷款人用4.5%的经营贷款资金置换5.25%的按揭贷款,每年的贷款利率则降低0.75%。估算下来,贷款人总共可减少利息100万元×0.75%×10年=7.5万元,扣除需向中介一次性支付手续费100万元×1.5%=1.5万元,最终可节约贷款利息6万元。 然而,这看似诱人的方案是否真的可行?记者就此向银行人士求证。 上海某银行房贷客户经理表示:“按揭房贷和房抵经营贷对应的是两种产品,后者是针对企业客户的,企业将房产质押给银行而办理的经营贷,利率相对优惠。不过,房抵经营贷在申请中银行还会审核相应条件。对于个人而言,一旦银行查出来资金用途存在问题,就要承担断贷的风险。” “按揭房贷转成房抵经营贷,一方面是涉及到虚构贷款申请背景和资金用途,有一定的风险;另一方面,转贷需要在上一家银行解抵,把尾款结清才行,结清尾款的资金可以是自己的现金,也可以是过桥资金,这都是需要考虑的资金成本。”某股份行人士指出。 合规、利率双风险 除了上述“经营性贷款置换按揭房贷”的套路,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市场上还存在其他操作,手法如出一辙,都是利用银行提供的相对便宜的贷款去置换房贷。 前述受访资深银行人士告诉记者:“申请经营贷,需提供真实的经营背景和资金用途等相关资料。即使通过伪造材料侥幸申请到经营贷,在后期银行的贷后检查过程中,当要求贷款人提供纳税申报表等材料时,这笔背景造假的贷款很容易被监控出来。继而,贷款人就会被要求立刻清偿贷款。而此时,中介已提前收取佣金,并不会对贷款后期可能遇到的问题负责。” 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在“按揭房贷转抵押”操作中,主要存在合规风险和利率风险。其中,合规风险主要是银行对贷款用途的监测以及日常的贷后管理。而利率风险主要表现在,如果抵押贷款利率上浮超过按揭贷款,那么出于“节约成本”考虑的贷款人此番操作反倒多花了钱。 某城商行普惠金融部人士告诉记者:“需要将利率的不确定性考虑在内。有些银行提供十年期无还本续贷产品,仅仅是表现有10年的授信,贷款利率会上下浮动。如果明年的贷款优惠政策不延续了,贷款利率上浮后超过房贷利率,置换反而不划算。” 除了合规风险、利率风险的考虑,贷款人还应考虑按揭贷款与抵押贷款的周期是否匹配。一般来讲,按揭贷款期限较长,而银行提供的其他如经营贷、消费贷产品期限普遍较短。 此外,上述受访某城商行普惠金融部人士亦指出,目前部分银行推出的十年期无还本续贷产品,很容易被贷款人利用去炒房,企业主将名下的房产做抵押,申请个人经营贷款,只要支付10年的利息,中间不需要转贷。 “无还本续贷产品设计本身没有问题,但只要市场有寻租空间,很难避免企业主将经营贷获得的资金投入房地产市场。”一位国有行某普惠金融部高级经理表示。 此前,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肖远企表示,如果是通过房产抵押申请的贷款,包括经营和按揭贷款都必须要真实遵循申请时的资金用途。银行一定要监控资金流向,确保资金运用在申请贷款时的标的上。 事实上,监测资金用途对银行的贷后管理提出挑战。“以银行现有的技术手段,只能监测到贷款资金的第一手流向,至于第二手及以后的资金流向,银行很难查到。从贷后资金监管的这个角度来说,银行已经做到了贷后监管。在贷后管理中,银行还会考察企业的主营业务是否正常,但通常是,这类客户主营业务是正常的,常规的贷后管理手段识别不了。”前述某城商行普惠金融部人士如是说。
【风险提示】揭秘黑中介融资骗招
“贷不到款怎么办?找中介啊。”对于不少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来说,这是他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融资中介不是新生事物。一方面,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服务触角有限,需要第三方市场渠道的助力;另一方面,对于那些不熟悉银行贷款流程,或无法制定科学合理融资方案的小微企业贷款人而言,可靠的助贷服务可以帮助他们便捷高效地获得适合自己的资金。 因此,不管是对银行还是对于贷款人而言,融资中介都有其独特作用。然而,《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不久前走访成都、北京、深圳等地了解到,一些游走于灰色地带的黑心融资中介,利用企业对资金的渴求心理,打着能帮助融资的旗号行欺骗之实,让不少小微企业上当。 手段一:“助贷帮手”竟是“骗子公司” 近段时间,不少小微企业主到位于成都市中心的西御河派出所报案,他们都曾是成都优联易迅金融外包服务公司的客户。该公司自称为商业银行第三方贷款服务平台,但在收取大量服务费、担保金、定金、资料包装费等费用后,却直接跑路了。 一位受害企业主介绍,该公司在营业期间打着“战疫贷”的名号,以月息低至2.8厘先息后本的5年期无抵押物贷款为诱饵,收取贷款金额3%~5%不等的费用,承诺10个工作日放款,否则退费。 然而,不少小微企业主在交费之后迟迟拿不到贷款,公司以各种借口一拖再拖。更令人没想到的是,这家7月初开门营业的公司,竟然在9月底失联了。 据受害企业主描述,该公司在3个月内成交客户约600人,目前有180多人报案,涉案金额400多万元。该公司还曾找人蹲守原营业场所,以帮助客户退款为由骗取客户合同,诱导受害者签下谅解书,降低客户报案率。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除了这家公司,还有四川启汇泰鑫、四川嘉裕捷程、成都智涵溪和等数家融资中介公司,因为类似原因被投诉。 手段二:借“共享办公”造“黑贷窝点” 作为商业银行和小贷公司等的获客渠道,融资中介的组织模式主要是聘用贷款经理。但今年以来,一种新的“贷款独立经纪人”模式快速涌现。 所谓“贷款独立经纪人”模式,就是平台公司以共享办公的形式为从事贷款中介的业务员提供工位,业务员只需每月缴纳1000元左右的工位费,就可以使用平台资源招揽客户,并获得比聘用模式更高的提成。平台与业务员之间没有劳务合同,只有租赁合同。 一位接触过该类经纪人的小微企业主告诉记者,“贷款独立经纪人”是以平台的名义接触客户,但单子谈成之后的后续服务是由另外的公司提供。 有业内人士分析,这种“贷款独立经纪人”表面上是平台模式创新、业务员抱团取暖,实际上是陷入困境的融资中介公司压缩管理成本、剥离经营风险的举措,游走在灰色地带,其中潜藏多重风险。 具体来说,这种模式以共享办公的方式给没有经营资质的业务员个人披上了正规合法的外衣,但如果借贷人与“贷款独立经纪人”发生纠纷,后者一旦“跑路”,监管部门又难以对平台公司追责,致使借贷人利益受损。 “某种程度上,这就是‘贷款串串’的窝点。”上述人士说,“贷款串串”是四川人对融资中介领域一类特殊人群的说法,他们或为缺乏担保手段的客户提供地下高息贷款,或利用不法手段帮助客户从银行骗取贷款,其行为往往会扰乱金融市场。 手段三:借口“挂牌融资”挖“帮扶陷阱” 去年,普力海达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仁普接到一家名为中联双创(北京)企业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的电话。 “对方称有资质为小微企业提供双创板挂牌服务。”刘仁普说,双创板全称为中国青年创新创业板,由共青团中央与中国证券业协会联合发起。 普力海达科技有限公司是几位退休工程师创办的企业,有核心技术。刘仁普前去参会,对方承诺挂牌成功后企业可以得到各级政府的补贴和中联双创的资金支持,共计约五六十万元。对方称,普力海达科技有限公司完全符合双创板挂牌条件,愿意协助企业完成双创板挂牌,并保证如果挂牌不成可以退钱,刘仁普便交了1万多元的定金。 但不久之后,刘仁普了解到,双创板挂牌对企业负责人有年龄小于40岁的限制,自己已经70多岁,全体员工没有人小于65岁,显然不符合要求。 但当刘仁普索要定金时,对方以“你怎么知道我办不成”为由拒绝退款。经查,该公司根本没有组织挂牌的资质,出示的授权书连同授权书上的公章都是伪造的。直到现在,刘仁普的企业既没有挂牌成功,也没有要回退款。 手段四:“孵化基地”暗藏“挖坑设局” 2019年4月下旬,正在重庆出差的深圳光绘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梁鹏远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深圳“大唐孵化基地”的工作人员,正在遴选优质项目进行投资,请他携带商业计划书参加5月初的路演。 成立不久的深圳市光绘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工业软件与智能制造企业,当时,企业正面临两三百万元的资金缺口。梁鹏远听到这个消息后,匆忙于路演前一日晚上飞回深圳。 次日在会议现场,会议组宣称央企大唐电信有40亿元中小企业扶持基金要投资给小微企业,条件是必须入驻孵化基地,需要交5.8万元经办费用,如果审核不通过就全额退款。梁鹏远向考评官展示商业计划书,只简单介绍了三五分钟情况后,对方就说:“通过了。” 去年6月至8月,梁鹏远又参加了几次微信群里的线上路演(对项目语音介绍几分钟)。但到9月时,梁鹏远发现微信上的基地工作人员都已离职。 梁鹏远与几个参会企业沟通后,发现了更多疑点。比如大唐孵化基地的工商注册地找不到人,活动地点并非注册地。此后,报案企业越来越多,基地的员工也在告基地欠薪。去年11月,该“大唐孵化基地”已人去楼空。到2020年2月,收款公司华创(深圳)企业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也注销了。 记者了解到,在“大唐孵化基地”受骗的企业至少有100家,每家受骗约四五万元。截至目前,这起案件已经立案,但后续侦查进展缓慢。 灰色地带监管难度大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贺立龙说,当前监管机构对融资中介行业的规范比较少。从实践来看,该行业发生纠纷和风险的概率不低,但公安机关进行查处的成本较高、难度较大,小微企业维权困难。 对于“挂牌融资”和“孵化基地”等骗局,律师张冬光认为,这些中介机构的行为具备一些诈骗的特征,但是隐藏得比较深。 “其中一些套路利用了政策和执法方面的漏洞。如果公安机关没有接触过类似情况,可能接到案子就觉得不是诈骗,只是合同纠纷。”张冬光说,资本市场纷繁复杂,即使金融人士也不敢一上来就说这是个骗局。 专家指出,一方面,对融资中介行业需要投入更多监管资源、制定相应行业规范;另一方面,各类金融机构也要进一步加强对小微企业的产品开发和宣传引导,用便捷精细的融资产品和服务让黑心融资中介没有生存空间。
【风险提示】贷时心动,还款傻眼——一些网络贷款猫腻多!
“缺钱花不用急、手机号就能借款、万元日息低至一瓶水、还不上可分期……”打开网络,类似极具诱惑的贷款广告不时跳入眼帘。网络贷款真如宣传中那般美好吗?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社交平台上,网络贷款广告通过构建消费场景、夸大宣传等套路,诱导借贷。 专家认为,不规范的网络贷款营销需加强治理,社交平台也应加大对相关广告的审核管理,人们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借贷观。 他根据社交平台广告借了一笔钱,还钱时傻了眼 “你还在用黑网贷吗?选择正规大平台,日利率低至0.027%起,还不上还可以分期。”玩手机时的一条广告,让22岁的汪明(化名)陷入了噩梦。 今年4月,着急用钱的他在社交平台上刷到了一则广告。心动之下,他打开了广告上的链接,成功借款6000元,没想到还钱时却傻了眼:“每个月还597.5元,12个月共还7170元,年利率接近20%,比广告中宣传的利率多了近一倍。” 为了堵窟窿,汪明开始“以贷养贷”。直到贷款逾期,催收电话频频骚扰,“爆通讯录”的威胁犹如一柄悬在他头上的剑,他才不得不向家里坦白,在家人的帮助下还清了贷款。 成功“上岸”的汪明终于卸下了心里的石头,并在社交平台上劝导人们不要“以贷养贷”。但令他担忧的是,一边是有人在高额利息、催收威胁中挣扎,另一边,打着“轻松易得”的旗号拉他进入网贷漩涡的广告,依旧大行其道。 记者在社交媒体上发现,部分网络贷款广告惯于通过情景构建的方式鼓励超前消费,直击一些人的痛点:办公室中最不起眼的女生摇身一变成了“女神”,原来是通过网络贷款自我投资;爱宠的进口狗粮太贵,网络贷款后宠物不用“断粮”;想要培养高雅爱好做“名媛”,网络贷款买了一台钢琴,分12期还款轻轻松松……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贷款平台通过网络开展营销活动本无可厚非,但应更加规范。一些网络贷款广告中存在误导行为,刺激过度超前消费,且未充分披露相关信息,有可能导致部分人多头借贷、过度贷款。 “套路”多多暗藏陷阱侵害用户权益 网络贷款广告一般通过申请方便、利息低、可分期、安全可靠等“卖点”,吸引用户点击申请。但记者发现,一些广告存在夸大宣传,轻松借钱的背后是满满的“套路”。 记者在某贷款平台的广告中看到30天免息的推广,但查询详细条款后发现,所谓30天免息,是指借款12期,按期正常还款,最后一期才能使用“免息券”,提前还款、逾期等均不可使用,且最多免息56元。 25岁的张琳(化名)告诉记者,11月中旬,她通过某贷款平台借款12100元周转,一周后,想要提前还款的她发现需要还完12期的全部利息,共计还款14582.92元。“广告中打着30天免息的旗号,怎么提前还款还要收12个月的利息呢?” 还有部分网络贷款平台通过低利息吸引客户贷款后,再通过收取高额“服务费”的方式提高还款金额。网友“程文君myway”称:“在某分期上借了10000元,分12期还,每月还款金额1004.33元,但没想到除了利息,每个月还有129元的服务费,一年下来,还款总金额13599.96元,年利率达到35%!” 部分平台所谓的“安全可靠”的背后,等待用户的却是隐私泄露、暴力催收。记者查询一些网络贷款平台的隐私条款发现,用户申请贷款时,平台会读取用户的手机使用习惯、设备信息、通讯录等信息。“程文君myway”称:“因为工作原因,资金链断了导致贷款逾期,我没说不还,但平台爆我通讯录,现在身边朋友、客户都知道了这个事。” 网络贷款营销行为应加强规范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李全认为,一些金融科技公司在业务推进的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营销行为,须加以制约。 事实上,早在2017年12月印发的《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开展金融广告治理工作的通知》中,就强调加强金融领域广告行为管理,建立并完善金融广告治理长效机制。其中提出重点关注持牌机构利用新媒体渠道发布广告和进行宣传行为的合规性。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起草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也提出督促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加强经营管理,规范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等,依法收集和使用客户信息,不得诱导借款人过度负债。 李全建议,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对相关违规事项或有可能在业务发展中触碰规则的事项,制定自查清单,引导相关广告运营合规、有序发展。 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院长彭正银说,针对一些夸大宣传、具有诱导性、风险性的网贷广告,社交平台有责任通过制定规则、算法治理等方式进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