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公示信息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站内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警惕求职“十大陷阱”
      眼下正值求职旺季,个别不法分子打着招聘的幌子,在人力资源市场中布设骗局、坑害劳动者的现象时有发生。近日,山西省人社部门提醒求职者警惕10大求职陷阱,提高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警惕非法职业中介陷阱。求职者不要轻信中介机构的口头承诺,务必签订正式服务协议。如遇“黑中介”,请及时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投诉举报,若个人财物、人身安全等合法权益遭受侵害,请保留好相关证据并立即报警。  警惕入职前先交钱陷阱。根据相关法规,用人单位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均不能以收取押金、保证金、服装费、资料费等名目作为求职者的录用入职条件。  警惕求职“内推”陷阱。收费“内推”、保offer等多属虚假宣传,涉嫌违法违规,求职者千万不可抱着“走捷径”“靠关系”等心态轻信骗子的话术,应通过正规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或用人企业官网求职。  警惕招聘“套路贷”陷阱。求职者对有应聘意向的企业,最好事先通过第三方平台等渠道核查其相关资质,若企业在求职过程中以各种理由要求租用、购买各类工作设备或交钱、贷款才能够安排岗位的,应果断拒绝,以免上当受骗。  警惕入职捆绑付费培训陷阱。员工培训成本一般应由用人单位承担,对经过付费培训可录用、包就业等要求,求职者一定要谨防既被坑骗一笔培训费又得不到理想工作的骗局。  警惕兼职刷单陷阱。兼职刷单是诈骗更是违法行为,不要下载不明App、扫描可疑二维码或是缴纳押金。  警惕传销“拉新”陷阱。求职者要掌握辨别传销的基本常识,避免误入。一旦被骗、遭受侵害,求职者要立即报警求助。  警惕色情招聘陷阱。以招聘为名诱骗求职者从事色情服务等各类违法违规活动,是近年来的典型骗局。遇到“活少钱多、轻松来钱、躺平赚钱”等听上去很美的招聘信息,求职者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踩雷、掉坑。  警惕盗用个人信息陷阱。在求职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轻易泄露银行卡、网银和支付密码等信息,提供证件复印件时在合适位置注明用途。  警惕“猫腻”合同陷阱。求职者在入职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并认真签订劳动合同,尤其要核实清楚涉及个人权益的重点条款。若属于非全日制工作,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但应注意留存当初做出约定时的有关资料。若因故未能签订合同、订立协议,一旦遇到纠纷,应及时寻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的帮助,通过正规渠道予以妥善解决。
    06/24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警方发布“618”防诈攻略:这六类网购诈骗要当心
      618购物节正在进行时。北京朝阳警方发布防诈攻略,提醒消费者买买买的同时,警惕六类诈骗陷阱,提高防范意识。  1.警惕电商客服“退款”诈骗  有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消费者的网购信息后,冒充店铺客服与购买者联系,以交易订单故障、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或客服操作失误等各种名目谎称要给消费者退款,从而骗取消费者网银账户或第三方支付账户名称、密码及验证码。  警方提醒:遇到这类诈骗,要第一时间跟官方客服核实真伪。若有“客服”引导操作转账或者借贷,千万不要理会,验证码和各类密码更要小心保管。  2.刷单返利不要参与  一些不法分子会冒充电商,在QQ、微信、贴吧、短视频平台等随机发送刷单返现的广告,以帮店铺提高销量、信誉度、好评度为由,雇人兼职刷单、刷信誉。骗子通常会让受害人从小单刷起,一开始会连本带利返还,让受害人入套。待金额越来越大,骗子就会用各种借口拒绝返款,甚至诱导受害人继续刷单,直至将受害人“拉黑”。  警方提醒:凡是涉及兼职信息要求下载app进行点赞、刷单的都是诈骗,莫要因小利,上当受骗。  3.警惕促销短信中的红包链接  618购物节期间,很多消费者都会收到商家发来的促销短信。有不法分子会趁机发送包含木马病毒的链接。一旦点开,木马病毒就会植入手机,窃取用户信息,或者“秒”盗账户资金。  警方提醒:公众提高警惕,凡短信中含有优惠券或者红包的不明链接一定要慎点。  4.警惕打着“低价”旗号私下交易  还有骗子会在各个电商网站和社交软件中散布低价售卖物品的信息,要求买家添加微信或QQ联系,然后以网站交易系统故障等为由,要求买家直接通过手机银行、微信或支付宝转账进行交易。一旦买家付款后,就会将其拉黑。  警方提醒:网络购物一定要在正规的电商平台上进行,切勿绕过第三方平台监管进行转账交易。  5.“中奖免单”诱惑要谨慎  “中奖免单”骗局不新鲜,但总有人上当受骗。一些不法分子会冒充网店商家,声称回馈客户搞“中奖免单”,将老骗局翻新,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购物节期间,各种抽奖、免单活动较多,消费者收到这类信息后请仔细甄别,了解活动规则,跟正规客服求证,不轻易汇款、转账。遇到“账户异常”“缴纳保证金”等情况请谨慎对待,小心上当。  6.网购要量力贷款要慎重  一些消费者购物上瘾,为了买买买,不惜去贷款。诈骗分子会以“无抵押,低利息”等为诱饵,谎称可为受害人提供较高额度的网络贷款,要求受害人预先缴纳“保证金、税费、流水费”等各类费用实施诈骗,实际上受害人是贷不到款的。  警方提醒:网络购物要量力而行,如必须贷款请到正规平台办理业务,多跟官方客服核实。如遇要求提供银行卡信息、个人身份信息、验证码等私密信息的,要提高警惕。
    06/21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中考后,这些骗局要当心!
      随着中考结束,骗子们也“摩拳擦掌”,为考生及家长们“挖坑”布陷阱,6月18日,兰州公安发布警情预警,提醒广大中考生及家长务必保持清醒头脑、提高警惕,谨防落入诈骗陷阱。  1.“提前查分”骗局  考试结束后,很多家长及学生都希望可以早点知道考试成绩,于是骗子就利用考生和家长迫切知晓分数的心理,使用各种手段发送短信链接,让填写身份证号、准考证号以便查询分数,这些网站看似正规,实则是为了让考生及家长交钱。诈骗分子会以查询费等理由让考生及家长转账,直至发现是假的,对方就会将其拉黑或删除。  警方提醒:考生及家长查分时应按照教育部门公布的查询时间及查分网址查询,不要轻易相信他人,更不要随意点击短信里的不明链接,落入骗子的圈套。  2.冒充学校招生人员骗局  骗子冒充学校工作人员,称自己手中掌握有“内部指标”“补录入学”等资源,让家长付指标费、保证金,然后就杳无音讯。有的诈骗分子会自称是学校或负责招生领导的熟人、亲朋,有办法“低分高录”或争取特长加分,让中等分数或低分数考生能录取到学校的强化班等,以此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若有可疑的招生工作人员或“领导”上门,请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学校核实,考生分数如果没有达到录取分数线,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花钱买“计划外指标”。  3.伪造录取通知书骗局  骗子冒充学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费、学杂费等打入指定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此类骗局中,骗子的准备工作都会非常专业。不仅会使用和原学校相似的校徽和logo,还配备了所有的课程资料,填写的高中地址也和正版一模一样,让考生和家长难以分辨。  警方提醒:在登录学校和教育部门网站时,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有鉴别真伪的意识,通过官网认证的链接或学校、教育部门官方发布的网址进入,转账汇款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账号真伪。  4.助学金、补助金骗局  骗子利用考生家中经济困难,需要通过助学金交齐学费的情况,冒充教育工作人员,或谎称手上有项目,可为考生申请助学金,要求家长先交报名费。考生及家长信以为真,汇款给对方,后来发现就是一场骗局。  警方提醒:当接到自称学校或教育、财政等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要发放“国家助学金”“助学扶助款”时,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主动与当地相关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  5.“狸猫换太子”骗局  骗子利用QQ、微信等社交软件大肆发布虚假高中信息,并建立空壳网站,发送录取通知书,仿冒正规学校网站混淆是非,夸大学校教学资质,营造出学校真实存在的假象。  警方提醒:收到所谓的“名牌高中”录取通知书,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进行录取信息比照验证,对招生学校的办学类型进行确认,避免上当受骗。
    06/21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货不对板霸王条款 警惕“囤旅游”成预付费新陷阱
      当前在旅游市场上火爆的“囤旅游”存在不少消费纠纷。问题多聚焦于:买后预约难,兑换门槛多,产品使用规则解释随意,商家擅自退单退款,平台监管不严……  不难发现,号称可“先囤货、后预约、随时退”的“囤”类旅游产品,也可算作预付式消费的一种。既是同根连枝,那就难免会染上同样的“病”——货不对板、霸王条款、退费维权“两难”等,可以说,预付费存在的问题,“囤旅游”几乎都能沾上边,若继续放任不管,它有可能沦为新的预付式“消费陷阱”。事实上,从眼下激增的投诉量可见,这并非危言耸听。  细数各类“囤旅游”产品的投诉,规则不清、责任不明是引发纠纷的重要原因。现实中,固然有不少消费者是未看清约束条款而产生误会,但一些过于复杂或藏着掖着的规则限制,更像是暗地里“使绊子”,让本就处于信息弱势方的消费者,等到吃亏了才后知后觉。对此,充分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应是底线,说白了,那些对消费者不利的条款应提前说清楚、讲明白。这仅靠商家自觉显然不够,还得用规则明确平台主体责任,以监管约束商家具体行为。  当然,“病症”相似,也意味着“药方”可以通用。目前,多部门出手整治预付费乱象,相关法规也进一步细化,如最高法近日明确格式条款无效的情形规定,赋予消费者合同解除权,让霸王条款再也“霸道不起来”。这些“诊治手段”,也不妨拿到“囤旅游”试试。
    06/17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严防各类招聘收费,警惕用人单位合同陷阱
      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关键期,在毕业生满怀热情忙于投简历、面试之时,一些不法分子也开始“躁动”起来,打着招聘的幌子挖坑设陷,致使诈骗钱财、盗用信息、诱导犯罪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毕业生的就业权益。  对此,教育部近日发布高校毕业生求职提示,提醒毕业生要增强风险防范、信息安全和依法维权等意识,防止跌入各类求职陷阱。如在求职中自身合法权益遭受侵害,要积极收集并留存有关证据,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非法中介虚假招聘频发  “想要一毕业就轻松拿高薪吗?”“选我们,职场升职加薪快!”……在求职市场上,这类充满诱惑力的宣传语总能吸引不少“涉世未深”毕业生的目光。  但实际上,看似待遇丰厚的招聘背后,隐藏的可能是非法职业中介的虚假招聘陷阱。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实践中,一些没有资质或冒用、伪造资质的“黑中介”经常打着介绍工作的幌子发布虚假招聘信息,他们以“拿高薪”“升职快”为诱饵,使用各种手段骗取毕业生钱财。比如,非法机构以介绍工作为名,向求职者收取高额中介费,却找借口拖延或直接不履行合同。还有的非法中介向求职者承诺提供高薪行业就业岗位,但须交纳相关服务费用,此类“付费内推”行为涉嫌不正当竞争和欺诈,求职者难以主张自身权益。  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诱导求职者参与违法行为。比如,有的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事先编造的招工信息,以“高薪急聘”“学历不限”等字眼诱导求职者逐步暴露个人信息、下载刷单App,骗取求职者钱财。还有的以“勤工俭学”“招聘兼职”“高额回报”为诱饵,吸引求职者落入传销组织圈套。  对此,教育部提醒高校毕业生,要积极参加学校及相关部门组织的就业指导和安全教育活动,增强识别就业陷阱和违法违规行为的能力。如果通过中介服务机构求职,应选择诚信可靠、经营规范的服务机构,核实中介机构或招聘企业的工商注册、企业信用等信息,不要轻信口头承诺,一定要在确认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签订正式服务协议。  同时,高校毕业生应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通过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高校就业网站以及地方和高校的校园招聘等正规途径获取就业信息,多渠道甄别,不随意打开陌生招聘网址链接,不盲目轻信一些职业中介所谓的“求职捷径”,警惕潜在的“高薪骗局”。一旦在求职中遭遇此类情况,应立即求助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或公安机关,拒绝支付相关费用。  严防各类招聘收费陷阱  “入职前需要先交一些押金,等办好入职手续就退还。”“单位需要为新员工统一购置新工服,要先交服装费。”……实践中,一些不法分子常以招聘为名变相向求职者收取各类费用,牟取非法利益。有的以押金、保证金、办证费、服装费、资料费等名目收费,再以各种苛刻要求迫使求职者自动放弃求职或离岗,已交费用以各种理由不予退还。  还有的用人单位以招聘为名变相招生,要求入职者付费参加入职或考证培训,一旦收取费用便以各种理由拒绝履行承诺,甚至直接“卷款跑路”。  对此,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指出,劳动合同法第九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因此,如果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以各种理由要求租用、购买各类工作设备或者要先交钱才能够安排入职,求职者应果断拒绝,以免上当受骗。如果交费一定要求相关机构出具正规发票并加盖单位公章,为可能发生的纠纷维权保留证据。  当前,还有一些不法分子与不良网贷平台勾结,利用毕业生初入职场、求职心切等特点,设置培训贷、购车贷、美容贷等新型招聘陷阱。  以培训贷为例,2023年5月,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的2023年第1号预警显示:“培训贷”骗局时有发生,且呈上升态势。个别不良培训类机构以只要报名参加培训课程就提供兼职与就业机会、学费可以分期付款等承诺,诱导学生在网络贷款平台进行借贷。但课程开始后,学生并未得到机构承诺的兼职或就业机会,而且面临退费困难和高利贷风险。  对此,教育部提示,不要轻信培训机构所谓“边学边赚钱”“先学后付”等诱惑贷款的承诺,更不要在陌生网络平台注册信息、转账汇款及办理贷款等,避免落入培训贷等各类招聘陷阱。  警惕用人单位合同陷阱  对于广大求职者而言,能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意味着工作终于有了着落。但实践中,却有个别用人单位出于降低用人成本、规避用工责任等目的,在和求职者签订劳动合同时设置“猫腻”合同陷阱,侵犯毕业生合法权益。  比如,有的用人单位仅与求职者签订就业协议书,或以谈话、电话等口头形式约定工作相关事项,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有的劳动合同内容简单,缺少工作岗位、工作地点、工资、劳动条件、合同期限等具体内容。有的用人单位以少缴税款为由,同时准备两份不同薪资的“阴阳合同”。还有的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设定“霸王条款”,要求员工几年内不得结婚、无条件服从加班、试用期离职不结算工资等。当毕业生到岗工作后,一旦和用人单位出现争议,就可能被用人单位以没有书面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合同相关条款为由,拖欠或拒发薪酬。  对此,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指出,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高校毕业生在签订劳动合同前,应与用人单位认真协商、慎重对待,不可草率签订。同时,在和用人单位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核实清楚是否具备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必备条款,比如,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条件等,特别要高度警惕合同中于法无据、明显不合理的条款,防止掉入陷阱,难以维权。若因故未能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订立协议,一旦遇到纠纷应及时寻求有关部门帮助,通过正规渠道予以妥善解决。
    06/14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鬼秤”8斤称出18斤,商家良心比榴莲还“臭”
      近日,广西南宁路边摊现“鬼秤”,顾客找摊贩购买的18斤榴莲复秤仅8斤,随后顾客与摊贩理论,摊贩嘲讽顾客并倒地不起。据报道,6月8日,南宁市监局对该摊贩做出行政处罚:没收经检定不合格的电子计价秤1台、没收违法所得290元并罚款2000元。  诚信经营本应是营商的底色,然而,利益熏心导向下的缺斤少两行为,却让诚信黯然失色。此次失信摊贩被惩治,也是向社会亮剑——在诚信上“缺斤少两”,无异于自毁长城。  须知,诚信的地基一旦垮掉,消费者的便很再次建立信任。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实打实花了钱,满心欢喜购买商品,最后却少了斤两、丢了品质。恐怕,没有消费者能经受得住这样的欺骗。缺斤少两的行为,不仅会降低消费者的购物体验,长期以往还会使他们对整个市场失去信心。富兰克林说过:“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全国各地被揭发出来的“鬼秤”事件,使得人们忧心忡忡,难道出个门还得随身带秤吗?  诚信缺失戳中了消费者的心,也将枪口指向其他无辜的经营者。“鬼秤”是对整个市场营商环境的破坏,任由其发展,会动摇市场秩序,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发生,让那些老实做生意的商贩遭受波连,遗憾退场,最终一堆“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市场交易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商家和消费者都应该遵守诚实守信的原则。做到明码标价、诚信公开,才是对彼此最起码的尊重。许多市场设立的公平秤就值得借鉴推广。必须让商品重量更公开透明,让市场环境更公平诚信,从而营造消费者信任、商家自律、信息透明的市场氛围。  法律应该充当好“铠甲”,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因此,在遇到类似情况时,消费者应当积极维权,用法律的武器保障自身的合法利益。同时,市场监督部门也应履行职责,为消费者保驾护航,杜绝成为不良商家的“保护伞”,营造正义市场氛围的洁净蓝天。  “利欲熏心”的风气,永远吹不出百业兴旺的“花朵”。诚信待客,才是使生意长红的“绵绵春雨”。
    06/14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免密支付存隐患 谨防“便捷”变“踩坑”
      当前,我国网购用户已超9亿人,越来越便捷的支付手段让网络消费体验更加“丝滑”。但免密支付、自动续费等方式在简化付款流程的同时,也成为一些平台“套路”消费者的手段,暗藏诱导消费陷阱。如何避免支付“便捷”变“踩坑”?怎样才能织牢消费者权益保护网?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免密隐患不容忽视  近期,消费者李女士在查看支付宝收支明细时,发现一笔来路不明的自动扣款,与客服沟通后得知,是因为点击了某购物平台上的抽奖链接,跳转至第三方支付平台后被自动扣款。未购买任何服务却因免密支付“被消费”,李女士气不过,投诉到中消协,追回了扣款。  李女士的遭遇不是个案。5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免密支付、自动扣款已成为诱导消费的主要元凶。一些网络保险销售广告以低价或免费为诱饵,诱导消费者购买或体验后连续自动扣款;有的短视频平台推送离奇浮夸的“微短剧”,以极低价格诱导观众观看并默认开通免密支付,自动播放下一集并按集扣费。  截至5月末,在网络投诉平台“黑猫投诉”的累积案例中,有近5万条投诉中包含搜索词“免密支付”,涉及众多网络平台和应用。大量投诉反映用户在不知情或未经同意的情况下被“私自”开通免密支付,也有用户在不知情时被免密扣款、盗刷。  江苏省消费维权公益律师团成员、北京市盈科(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孙韬认为,免密支付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减少支付过程中的繁琐操作。然而,不少消费者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免密”,甚至因此遭受经济损失。  留心套路小心“坑”  为推广免密支付、自动续费,不少网站和商家花样百出,消费者要留心这些套路,避免“踩坑”。  警惕默认勾选开通,以防扣款“悄无声息”——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魏先生最近查了下支付宝,意外发现自己居然与打车平台、共享单车租车平台、停车服务平台、电商平台等10多家机构,签约了免密支付或自动扣款的服务。  专家提醒,一些网站或应用在支付页面,常常自动勾选开通免密支付选项,并用“0元下单”“极速付款”等模糊表述误导客户,而相关免密支付提示字体小、颜色浅,用户稍不留神就会“被同意”。  小心“价格刺客”,远离首月低价、次月高价——  免密支付通常和自动续费绑定开通,支付渠道可不验证会员账户密码、支付密码、短信校验等信息,从用户绑定的账户中直接扣划下一个周期的费用。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的留言中发现,有网友用0.88元购买了某音乐类App首月会员,并默认自动续费,次月被自动扣款时才发现会员价格变成每月15元。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相较于显眼的首月开通价格,自动续费说明和次月价格往往不明显,稍不注意极有可能忽视。不少消费者次月按高价自动扣费时,才发现价格相差较大。  切记逐个端口关闭,解除免密支付莫嫌烦——  与简单几步便开通相比,免密支付的解约相对复杂。个别平台或应用中,消费者要想取消免密支付,还会被以询问关闭理由、承诺持续改进等一再“挽留”,自动续费更是一键开通、N键取消。  北京的庄女士告诉记者,她曾开通某网盘包月会员,并立刻通过App关闭了自动续费,可次月仍收到了扣费消息。联系客服后得知,除了在App上取消续费,如果通过苹果订阅渠道开通的,还需要在苹果账号中退订;如果通过支付宝或微信购买,则要到相应App中进行取消操作。  织牢消费者权益保护网  “是否使用免密支付、自动续费的决定权在消费者,默认或诱导开通、设置小字条款等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刘俊海说,将于7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重点细化了经营者义务,对自动续费等新领域新问题作出了专门的规定,也有助于引导经营者合法合规提供免密支付服务。  根据条例,经营者采取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方式提供服务的,应当在消费者接受服务前和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日期前,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  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柳军近日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针对网络消费可能会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持续优化网络消费环境,更好维护广大网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提高警惕和加强自我保护也很重要。专家表示,目前支持免密支付的网站可设定单笔支付限额,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也能设置单笔、单日免密支付限额,消费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设置额度。  刘俊海说,消费者要仔细阅读相关服务条款、定期检查账户交易记录等,看好自己的钱袋子。
    06/11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职称评审要凭真能力,别掉进虚假代评陷阱
      两年多过去了,张健依然没有拿到期待已久的工程师中级职称证书。据中青报报道,2021年10月27日,张健和湖北武汉德育优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职称代评合同。合同约定,只要通过官方组织的能力测评,她就可以拿到证书。后来,她被告知通过了能力测评,但直到现在也没有拿到证书,6000元报名费也没有退回。一段时间以来,记者收到多条线索,不少年轻人与德育优才公司签订职称代评合同后,迟迟没有收到自己的证书,该公司也人去楼空。  “职称代评”如果只是提供咨询、代办有关手续的服务,这无可厚非。但如果变为帮当事人伪造评审材料,做出“包过”、“年限不够可评”、“不需提供业绩贡献直评”等虚假宣传、承诺,则涉嫌违规经营、虚假宣传。至于以“职称代评”为名,诱骗当事人签订虚假合同,却并不提供任何代办服务,则是以有偿代办职称为诱饵的诈骗。  其实,针对“职称代评”虚假宣传、虚假合同与代办诈骗问题,我国一些地方已经开展过对这一问题的专项治理,但是,还是有机构运作“职称代评”业务,且当事人花了钱没有办成功且机构人去楼空表明,“职称代评”乱象依旧存在。  治理这一乱象,一方面要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对虚假宣传、虚假合同、职称代办诈骗加大查处力度,另一面需要评职称者打消自己不努力、不具职称评审条件却幻想通过购买职称代评服务搞定职称评审的念头,提高对中介机构服务的识别能力。评职称要靠真本事,从本质上说,花钱请机构包装材料、违规运作职称评审,也属于当事人弄虚作假。除此之外,各地职称评审委员会要严格材料审核,让虚假材料、代写业绩及论文等,难以通过严格的评审,让违规运作职称代评、代办望而却步,以此斩断职称代评利益链。  有个别人虽然符合职称评审条件,但本人很忙,委托中介机构进行有关评审职称的事务性工作,如整理、提交材料等,这类中介服务是允许的。只要提交的材料完全是委托人本人的,不存在伪造、虚构,就符合规定。而这类服务的收费并不会很高,有此类服务需求的也不多。  花钱购买职称代评服务的,有很大一部分是本人材料并不过硬,甚至完全不具备相应资格,却想评上职称。一非法中介机构就盯着这一群体,通过虚假宣传来招揽生意,有的则进行诈骗。对于这些委托人来说,机构就是帮其把职称办下来,如果事后发现其职称材料是包装、伪造的,也将取消靠不法手段获得的职称。  因此,对于这些扰乱职称评审的非法机构、人员,要严格查处。与此同时,要加强对评审职称者的教育,不能谋求通过购买职称代评服务,靠伪造、包装材料评职称,掉进虚假代评代办的陷阱中。严格说来,在购买的“职称代评”服务中,包含伪造材料、代写论文等服务内容,本身就不合法。这类行为只要存在,就属于弄虚作假行为。考虑到现实中存在的“职称代评”服务,职称评审委员会必须坚持独立与专业评价,不能出现评审专家与中介机构里应外合,为伪造材料参加评审者“开绿灯”,破坏职称评审的公平公正。  对于购买“职称代评”服务这一需求,也有舆论指出,这源于“唯职称”评价体系,迫使有人为获得职称而购买代评代办服务,并由此遭遇诈骗。这需要理性看待,对于当前职称评审中的代评代办乱像,需要严厉治理,对弄虚作假零容忍,也要深入推进破除唯职称评价改革,重视人才的实际能力与工作贡献。
    06/11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高考临近 考生家长当心这些诈骗套路
     2024年高考临近,在高考前后的各个时间段,都可能存在不法分子以各种手段设置的“陷阱”。人民网“求真”栏目整理了与高考相关的诈骗套路,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  套路一:兜售“高考真题和答案”  不法分子通过制作钓鱼网站,用发短信、贴广告、网页弹窗等方式借口出售所谓的“高考真题和答案”,一旦点击后就会以“预付订金”等名义要求受害者付款,或是借传送“样题试卷”的名义向受害者发送非法链接,套取用户信息。  【提醒】高考试题(包括副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在考试前属国家绝密材料。高考命题人员的身份对外保密。按照相关规则要求,命题人员不准参加任何有关高考的补习、辅导活动,不准向任何人透露高考试题的内容和命题工作情况。同时,购买考题答案的行为本身也涉嫌违法,万万不可尝试。  套路二:出售考试作弊器  “无线耳机,隐蔽便捷”“远程输送,绝对清晰”“高级教师,保证高分”……骗子通过社交平台散布销售作弊器材信息,声称其器材可以通过高考安检,并承诺在考试过程中会有“考试高手”帮助作答,同步传递答案,帮助考生考出高分。  【提醒】高考安保措施非常严格,各考点会使用电子屏蔽器和无线电探测仪等设备来保障考场管理,并加强考试期间的网络和短信管理。按照相关处理办法,“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的”考试作弊者,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  套路三:可以提前查分  不法分子通过短信,向考生和家长发送带有木马链接的虚拟网址,声称有“内部渠道”可以提前查分。一旦点击链接,木马病毒便会自动植入手机,获取手机内关联的银行卡等信息。  【提醒】考生和家长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官方查分网址和查询方式,不要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  套路四:谎称有“内部指标”  不法分子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冒高校招生人员,谎称手中掌握高校“内部指标”“补录名额”“定向招生计划”等,或谎称自己是高校或招生办某领导的熟人、亲戚、朋友,有办法“低分高录”以此骗取考生和家长的钱财。  【提醒】正规招录过程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指标费等,都是诈骗行为。  套路五:伪造录取通知书  不法分子通过伪造虚假高考志愿填报平台,冒充高校招生办工作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等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  【提醒】考生和家长在登录学校和教育部门网站时,要通过官网认证的链接进入,转账汇款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账号真伪。  人民数据研究院研究员和纳表示,伴随网络诈骗治理工作深入推进、用户防范意识有所增强,但是涉及高考的诈骗套路也不断翻新,呈现出新的特点。  “求真”栏目再次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来自不明来源的可疑电话、短信,更要警惕所谓的“高考内部消息”“高考提前查分”等陷阱。对于高考查分、报志愿、录取结果等关键信息,一定要认准各省区市教育考试院、权威媒体等渠道。
    06/04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当心误入App自动续费“套路”
      日前,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联合媒体共同发布App自动续费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报告显示,94%受访者遭遇过App自动续费“套路”,其中,音乐、视频等内容类排名第一。默认勾选自动续费方式虽然被禁止,但是仍有高达86.53%的受访者在订阅时遇到过默认勾选。  据介绍,截至5月22日,App(应用程序)自动续费情况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632份。问卷调查数据显示,App自动续费现象普遍,高达93.99%的受访者拥有被App自动续费的经历。其中,88.55%的受访者表示遭遇过音乐、视频、网文、漫画等内容类App的自动续费;40.57%和30.98%的受访者曾分别被“网盘类”“文档、扫描等工具类”App自动续费。  为了抑制App自动续费乱象,工信部曾发布通知要求采取自动续订、自动续费方式提供服务的,应当征得用户同意,不得默认勾选、强制捆绑开通。在自动续订、自动续费前5日以短信、消息推送等显著方式提醒用户,服务期间提供便捷的随时退订方式和自动续订、自动续费取消途径。但问卷调查显示,当前App会员订阅页面默认勾选的情况依然较为严重,86.53%的受访者表示在订阅时遇到过页面默认勾选。  同时,61.45%的受访者表示在扣费前并未收到任何提示。多数受访者还认为,遭遇App不规范自动续费行为后,寻求退费的过程存在一定难度。问卷数据显示,在65.15%(很不容易31.99%+太不容易33.16%)的受访者眼中,维权并不容易,只有11.45%的受访者认为容易,23.4%的受访者保持中立意见。  消费者希望App在用户订阅会员服务前,应当通过粗体、颜色明显的字体对自动续费选项进行标注,并在自动续费扣费前,通过短信、微信或电话等方式明确提醒,同时在站内私信、推送通知之处明确提醒,以保证用户知悉。北京京师事务所律师许浩表示,“App会员订阅页面默认勾选”这一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网络交易经营者在探索新商业模式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消费者的这两大权利。  另外,对于部分App的“套娃式收费”,超七成受访者认为这一行为属于“店大欺客”。会员分级对App开发者而言,是精细化运营、获取长尾效应的商业手段,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容易沦为受访者眼里的套娃行为。问卷数据显示,73.57%的受访者认为App设置VIP后又开通SVIP的行为属于“店大欺客”;20.54%的受访者将其理解为“市场行为”;5.89%的受访者认为“无所谓”或抱有其他看法。  对于目前盛行的“套娃式”收费,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表示,商家在制定服务会员或者VIP会员的规则和协议时,需要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是服务内容和标准。在推出新服务内容时,如果与原来的服务内容相关或者影响以前的服务内容,就不能收费。如果完全与现有服务内容不相关,只是增加服务内容或者提供不同类型服务内容时,可以适当收费。
    06/04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