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公示信息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站内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别让“剩菜盲盒”陷入安全盲区
      最近出现了一种叫“剩菜盲盒”的食品销售方式。对于“剩菜盲盒”,有人低价捡漏,也有人不幸踩雷。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提示称,“剩菜盲盒”存隐患,切忌盲目消费。  “剩菜盲盒”其实是销售处理“临期食品”的变种,只不过引入“盲盒”一词自带的未知惊喜属性,进一步提升了消费趣味性与吸引力。理论上来说,临期食品销售处理,既减轻商家的库存积压,避免食物浪费,又让消费者得到实惠,确实算是一举多得。  然而,在特别低价的刺激下,加之盲盒的随机属性,“剩菜盲盒”稍有不慎就可能成为消费侵权问题的多发区。而“剩菜盲盒”主要集中在烘焙类糕点以及部分咖啡饮料、熟食、便捷式快餐等,确保食品在流通、贮存和销售过程中的安全,至关重要。食品销售花样无论如何翻新,都须以食品安全为前提。  “剩菜盲盒”经营,必要的规范与监管须跟上,避免沦为食安的盲区。首先,尽快完善临期食品流通方面的法规,使临期食品的流通符合安全条件,并遵循严格的程序。其次,实行临期食品流通销售渠道的严格管控制度。除了实体食品经营企业可以按规定处理自身正常经营产生的临期食品之外,任何商家未经批准都不得经营回收再销售临期食品业务,包括代理销售。要实行严格的资质准入制度,保证渠道的专业性、可靠性。  在相关法规健全之前,像“剩菜盲盒”之类的线上临期食品销售应受到限制,防止一些电商不顾食品安全,一味花式营销临期食品。如,《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第五条明确规定,不具备保障质量安全和消费者权益条件的食品、化妆品不应当以盲盒形式销售。对此,应当督促落实。此外,消费者亦当理性消费,别为“盲盒”之类的噱头所迷惑。   
    08/16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警惕“培训贷”套路涉世未深大学生
      近日,读大一的江西女孩张晓文向《法治日报》记者反映,自己可能遭遇了“培训贷”骗局——她参加了某培训机构的线上配音课程,并在机构工作人员引导下,办理了总计5860元学费的分期付款。后来,她发现课程内容与承诺的不符,机构也没有像先前承诺的那样给她提供兼职机会。她提出取消课程退款,但仍需要缴纳2023元违约金。  俗话说,技多不压身。很多大学生在就读期间或毕业前后,都想学得更多技能以增加就业的砝码,不良培训机构则看中了这一“商机”,诱导不少大学生落入“培训贷”陷阱。虽然相关部门对此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发出预警,但大学生被骗的事例仍屡见报端。  源于对配音行业的兴趣,大一学生张晓文平日经常在网上浏览学习配音的相关内容,一次在社交公众号的课程介绍链接中留下手机号后,培训机构主动添加了她为社交好友。  “工作人员极力推销,说可以边学习课程边做他们的兼职,赚来的钱分期付学费,而最终打动我的是那句‘学习技能不是消费,是投资’。”张晓文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回忆说,上了部分课程后她发现,培训课程极其不专业,也没有提供兼职,而培训机构还在不断向她推荐价格更高的进阶课程。  类似的遭遇远不止张晓文一人。记者采访了6名近期陷入了“培训贷”陷阱的学生,他们意识到被骗后都想维权、退还培训费、解决网贷问题,但困难重重。  所谓“培训贷”陷阱,是指一些不良培训机构以提供兼职与就业机会等承诺,诱导学生等在网络贷款平台进行借贷支付培训费。但课程开始后,学员并未得到机构承诺的兼职或就业机会,也未能掌握一门技能,却面临退费困难和高利贷风险。今年5月底,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过2023年第1号预警:警惕“培训贷”陷阱。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大学生身陷“培训贷”陷阱,既有社会层面的问题,也有大学生财商教育缺失的问题,应该通过常态化的金融理财教育,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理性的金融理财习惯和成熟的消费观。同时,还应加强对社会上各类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市场准入、资质审核、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监管,保持打击违规违法培训的高压态势,促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发展、合规经营。  以提供兼职为幌子  诱导学生付费培训  感觉上当受骗的张晓文决定退课也不再分期还款,但催款短信随即而来。  她这才知道,所谓的学费分期,其实是向网络借贷平台贷款支付学费后分期偿还。现在,她既希望从培训机构要回已付的钱,又担心不按培训机构的要求做,会导致无法取消分期贷款,从而影响个人征信。  记者采访6名陷入“培训贷”陷阱的学生后发现,他们年龄多在19、20岁,被套路的经历比较相似:一些机构承诺接受培训后“包找工作”,一些机构打出“边学边赚钱”“先学后付”“分期付款”的广告,学生或为获得就业机会,或为掌握一门技能,一步步被诱导向网络借贷平台贷款用来支付培训费用。  “分12期慢慢还,一个月仅需要还331元,没有任何压力”“下个月还第一期学费的时候,也可以做兼职了”“针对大学生有助学优惠,首付100元抵扣3000元的学费”……这是今年刚参加完高考的安徽女孩周娜接触某培训机构课程时收到的“培训贷”推销。  “这家教学PS技能的课程机构告诉我,参加培训后,他们会给我派单,最开始一个月也能赚900元。”周娜说,彼时她对借贷完全不了解,机构工作人员主动提出,培训费如果全额交纳有压力,可以选择分期付款。  最终,周娜在填写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和邮箱后,就获得了贷款批准,开启了每月331元的还贷之路。第一个月的331元,周娜是从父母给的零用钱中省下来的。  其他人遭遇的套路几乎如出一辙。  今年7月,山东某开设影视后期高薪就业班的机构让来自甘肃的大一学生袁圆选择分期付款时,是这样推荐的:“报名首付50元,分期12个月,每月支付550元”“正常第一个月需要从头学习,所以收入不会很高,基础单子在50元左右。不过只要你时间足够,每月差不多有1000元左右的收入。而且机构是持续性提供兼职机会的,所以还款费用方面不需要担心。”  在确认报名课程并选择分期付款后,该机构让袁圆签订了一份协议,协议其中一条标注,“如买方逾期支付相关款项,应以逾期支付款项为基数按照每日0.0667%的标准向保理商支付违约金直至款项全部结清”。  据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彭新林介绍,一方面,大量现实案例表明,相关课程质量不高,指望通过这样的线上培训获得技能几乎不可能;另一方面,如果培训机构是以招聘实习生、提供兼职或者就业机会为幌子,客观上并无真实的兼职或者就业机会,真实意图是诱导学生分期贷款交纳所谓的“培训费”,则属于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手法,让他人陷入错误认识,进而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涉嫌诈骗违法犯罪。  机构声称教育分期  实为网络信用贷款  “机构老师说这是‘教育分期’,没说是贷款。”今年3月,广东大学生林茜在寻找平面设计课程时,同样被某机构“边学习边赚钱”的广告吸引。该机构工作人员称,学员参加课程培训后可介绍兼职,培训费“轻轻松松赚回来”。  当时,林茜每个月生活费不超过1000元,拿不出培训费。一开始,机构工作人员邀请她在某互联网公司的信用贷款产品中开通分期付款,“说他们有合作关系”。林茜回忆,因为不常用该互联网公司产品,机构工作人员又推荐她在某贷款平台开通分期付款,“老师发了个二维码让我扫,说这是公司内部教育分期”。  这样的说法并非个例。调查中,张晓文也向记者反映,机构在推荐分期支付的时候,明确表示“不是分期贷款,只是签个合同分期支付学费”。  对此,上海某助贷机构人士告诉记者,以技能培训为目的的“培训贷”,本身是具备较大市场需求的,不少助贷机构、消费金融公司等机构都有布局。作为一款金融产品,它的业务模式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却被部分别有用心的人盯上,负面舆情时有发生,近些年一直是监管部门整治的重点。其所在机构也一直加强用户的权益保护建设及合作机构的资质审核,一旦发现合作机构存在风险会即刻停止合作。  但是,此次6名遭遇“培训贷”陷阱的受访学生都表示,他们的分期付款均是通过第三方借贷平台签署相关协议完成的。在办理分期的过程中,均没有收到任何关于借贷风险的提示。张晓文等5名受访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分期付款中是否包含利息。  “网贷行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存在办理贷款业务门槛低、身份审核形同虚设、风险提示不充分的问题,一些机构开始钻法律空子,通过‘培训贷’等套路涉世未深的学生,达到敛财的目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说。  “‘培训贷’本质上属于消费类贷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良说,这类培训机构若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的行为,则构成民事欺诈,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撤销合同。如果在校大学生落入“培训贷”陷阱,可向消费者协会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也可提起民事诉讼或报警由公安机关帮助协调,若涉嫌诈骗还可向公安机关报案。  2021年3月,银保监会等五部门就曾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监督管理。其中包括,放贷机构外包合作机构要加强获客筛选,不得采用虚假、引人误解或者诱导性宣传等不正当方式诱导大学生超前消费、过度借贷,不得针对大学生群体精准营销,不得向放贷机构推送引流大学生;未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或地方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机构手段不断升级  学员退费难维权难  记者在某第三方消费者投诉平台检索发现,目前仅针对“培训贷”的相关投诉就超过1.8万条。同时,还有不少受害者在网上晒出自己的经历。  但记者发现,仅有少数受害者能要回部分学费并取消分期付款。有的涉事机构甚至“理直气壮”地表示,培训就会产生费用,借款也是自愿行为,如果学员不满意,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有学员称,起诉到法院后,因证据不足而败诉。  刚从云南一所高校毕业的林晓娅,选择了某机构的韩语培训课程并办理学费分期,但上了几节课后发现直播课变成了录播课。一共262节课,林晓娅上了13节课后便向机构提出解除培训合同,退回学费和取消分期付款。对方“核算”了一番,表示已经交纳的4462.5元只能退回0.29元,另外他们不能取消分期,需要学员自行对接网络借贷平台进行操作。  据了解,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年2月公布的《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也提到了学员被诱导办理“培训贷”后退费难等问题。  在记者的调查中,周娜属于“幸运”的。她在参加培训后发现“货不对板”,所谓的兼职也是“遥不可及”,从而选择退课,历经波折最终成功。  “开始和推荐我分期的机构工作人员沟通,协商未果,然后就被机构冷处理,不再回复我。”周娜说,于是她选择去相关投诉平台举报,“一举报机构就立刻有回复了,机构法务联系我,协商结果是‘5到7个工作日解决,扣除100元报名费,退还其他全部费用’,但之后仍是拖字诀”。一个星期后,周娜联系机构法务,表示若再不解决,将再次举报或者请律师介入,才最终解决问题。  乔新生认为,从法律层面看,学员作为成年人,在签约时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与培训机构、借贷平台签订的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要界定其中是否存在民事欺诈甚至刑事诈骗,存在一定难度。  一位业内人士也表示,在受害者高投诉率的背景下,机构的手段不断升级,比如声称学员只要参加了培训,就已享受服务。很多机构还会留存学生视频、照片等上课信息,导致后期学员维权时非常被动。  对此,彭新林同样认为,实践中被害人维权确实存在一定的困境,主要是相关不良培训机构早就设计好了“套路”,采取各种措施规避法律风险,如存在形式上合法注册的实体机构(公司)、与学员签订有协议、制造贷款资金流水、保留培训上课信息等痕迹,要获取其实施违法犯罪的证据比较难。  “以‘培训贷’陷阱为例,其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欺骗性、迷惑性和衍生性,属于新型诈骗型违法犯罪活动范畴,不法分子往往以提供实习、兼职、就业机会等进行利诱或者巧立名目,进而变相获取被害人钱财,往往真假套路难辨。被害人对此类新型违法犯罪缺乏足够的认知乃至识别能力,司法实践中也存在取证难、刑民交叉识别难等难点。”彭新林说。  理性判断谨慎选择  健全风险防控机制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5月底发布的2023年第1号预警显示:“培训贷”骗局时有发生,且呈上升态势。个别不良培训类机构以只要报名参加培训课程就提供兼职与就业机会、学费可以分期付款等承诺,诱导学生在网络贷款平台进行借贷。但课程开始后,学生并未得到机构承诺的兼职或就业机会,而且面临退费困难和高利贷风险。  对此,记者注意到多家大专院校在其就业官方平台发表关于警惕“培训贷”陷阱的文章,提醒广大在校学生,增强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不要轻信培训机构所谓“边学边赚钱”“先学后付”等诱惑贷款的承诺,不要在陌生网络平台注册信息、转账汇款及办理贷款等,求职期间注意甄别招聘信息与公司资质,如遇搞不清、拿不准的情况,请及时与学校、家长沟通,理性判断,谨慎选择,避免落入“培训贷”陷阱。  实际上,近些年来监管部门也曾多次出台相关政策对“培训贷”进行整治和规范。  今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出台的《校外培训机构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对校外培训机构财务活动提出了全面规范要求。中消协亦发文提示消费者,应多方渠道了解相关培训机构的口碑,在签订培训服务合同前,要通过多种途径仔细查验了解培训机构师资力量,避免被商家虚假宣传误导。在支付培训费用时避免一次性交纳大量金额,不轻信不过包退等“赔本”承诺,防止因培训机构经营不善或蓄意圈钱跑路导致财产损失。要特别注意甄别打着包高薪就业的幌子诱导办理“培训贷”,避免掉入不良商家的“骗局”等。  对此,彭新林建议,加强对社会上各类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市场准入、资质审核、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监管,保持打击违规违法培训的高压态势,促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发展、合规经营。学生群体也应增强防范意识,注意甄别招聘信息与培训机构资质,选择合法合规的培训机构,不要在陌生网络平台注册信息、转账汇款及办理贷款等,保护自己合法的权益,不要落入“培训贷”陷阱。  在刘德良看来,大学生身陷“培训贷”陷阱,既有社会层面的问题,也有大学生财商教育缺失的问题,应该通过常态化的金融理财教育,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理性的金融理财习惯和成熟的消费观,切实做理性的金融产品消费者,在遭遇“培训贷”套路和陷阱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判断。  乔新生认为,应增加合法借贷资源的供给,并以此为切入点,完善“校园贷”行业准入、运营监管体系,明确行业准入门槛,健全行业风险防控机制,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定制化、规范化、安全放心、真实透明、风险可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让真正有需求的大学生更便利地得到金融支持,有尊严也有能力进行贷款消费。
    08/14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AI模特“试衣”商品真实吗能买吗?
      小巧的面庞、无瑕的肌肤、完美的身材比,模特与身上的着装相得益彰,将服装衬托得更为合身、更显潮流……这是出现在某电商平台的一款商品图。但细细观察可以发现,试穿服装的模特似乎并非真人。私信店家后,对方爽快承认宣传图是由AI制图而成,“为了更好展现服装细节”。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多个电商平台的不少商家已采用AI模特试穿服装展示商品。不仅如此,在电商平台上,还有一些店铺开始提供AI模特图制作服务,如“AI绘图模特生成”“假人换真人模特”等。  用AI模特“试衣”图作宣传,呈现出的商品效果靠谱吗,消费者会买账吗?AI模特“试衣”图是否可以随意制作使用,可能会面临哪些法律风险?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展开了调查采访。  细节之处差异明显  可能涉嫌虚假宣传  AI模特“试衣”宣传图,衣服在模特身上严丝合缝,几乎一丝褶皱都没有,然而实物真的如此吗?  记者近日以“精美套装”等为关键词在各大电商平台上进行检索,发现有不少商品的宣传图为明显的AI模特“试衣”图。这些AI模特比较明显的特征是,身材曲线明显,四肢纤细,五官极其精致有漫画感,背景多为虚化的纯色底色。  例如,某电商平台一家有6000人收藏的店铺,居于店铺好评榜第二名的是销量超450件的套装,其商品图是由一金发碧眼的卡通头像模特呈现的,而套装和模特在照片中都像被柔焦(指摄影中使用柔焦镜头或在镜头前面加柔焦滤镜等方法,使拍摄的影像达到细腻柔和的效果)了,一眼看上去像是一幅漫画插图。  记者下单该商品,收到货后打开发现,到手的套装和宣传图上差异甚大:颜色有出入,凭空多出来一块褶子,领口高度也不符。更令人无语的是,模特图上的衣服是落肩的灯笼袖,长度正好在手肘上方,而实物衣服的袖子却盖过了手肘,袖口也不能收紧。  记者遇到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在某网店,一件以AI模特作宣传图、已售几百件的衣服,其评论区充斥着这样的评论:“可能是因为AI图,所以画上很贴身,但收到之后过于肥大了”“裙子上面都是褶子”“衣服的颜色和图中的不一样”。  在社交平台上,“AI模特”词条下,不少网友明确表示不愿为AI模特买单,不少网友认为,用AI模特展示衣服会增加网购踩雷的概率。有网友直言:“都不让真人上身试穿,真的有人买吗”“AI模特和人类的头身比例不符,哪有参考性呢”“AI模特图生成后,实体商品也变虚拟了,真实性如何保证呢”。更有网友明确表示,“不会买任何AI生成产品图的产品”。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孙颖说,人工智能在电商销售领域的应用,最好是真人模特或主播利用AI技术自动更换不同款式衣服进行展示。“目前AI制作模特图,在技术上还存在一些不能克服的障碍,在细节部位会有所不同,让消费者无法判断衣服的真实样子。”  “AI模特图因为不能完全真实展现商品外观、款式、颜色、花色等客观情况,必然会涉及损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违背了经营者对消费者应当承担的商品或服务信息全面、真实、准确的义务,甚至有可能涉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孙颖说。  制作成本低廉高效  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为什么一些商家会愿意选择AI模特“试衣”图进行商品宣传?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主要是一些网店为了节省拍摄成本。公开报道称,有商家将真人模特替换为AI模特之后,包括模特、摄影师等工作人员的费用及场地费、设备费等在内,当月成本节省了4万元左右。  “一些中小商家往往请不起模特,或者做不到十分精美的拍摄,AI模特可以帮助他们以较低的成本完成较高品质的产品展示。此外,一些特定拍摄需要外国模特等,选用AI模特会比现实中寻找一个合适的模特更方便快捷。”上述业内人士说。  在相应需求之下,提供AIGC(AIGeneratedContent,人工智能自动生成内容)功能的软件越来越多。相关软件生成AI模特图的方式主要为:使用纯文字描述、文字加图片、图片加图片的方式,即可一键生成AI模特“试衣”图。  记者调查发现,伴随着商家对AI模特“试衣”图制作的需要,生成AI模特“试衣”图的服务也正在成为一些商家的主打商品。在某网购App上,记者以“AI模特生成”“AI服装模特代做”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出现了多个相关商品。  在这些商品的详情介绍页面中,商家提供的服务包括:将假人试衣模型转换为真人模特、提供服装照片直接生成模特试衣图、可指定模特外形特征等。具体操作方面,多名商家均表示是用照片生成图片,“提供服装照片即可,最好是有假模或真人穿着的,效果会好些”“最佳素材模特图(假模/真模),多角度,多姿势”。  价格方面,记者询问多家店铺得知,若让他人帮忙生成图片,3张到10张图片的价格在100元到300元不等。电商经营者还可以自行购买软件和学习教程,运用软件人工智能生成所需的模特图。  记者选择了一家月销量4000多件的店铺,首单不到1元就可以体验一次“AI绘图代出图”服务。按照店家指引,记者提供了服装图片和“卷发少女”“可爱”“苗条”等关键词,几分钟后对方就给出了4张生成图片。  这些图片中,模特长相均符合预期,甚至较为逼真,看上去与真人差异不大。但服装样式的相似度却大相径庭,除颜色外,领口设计、袖子长度、袖子收边、有无腰带、装饰品位置等均与原图差别很大。  “您可以搜索下具体的关键词。”面对记者的疑问,店家表示可以通过限定关键词使得图片达到更令人满意的程度,“提供有真人或者假模穿着的图片,生成的效果图会更好些”。  在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副教授、网络空间治理研究院副院长郑志峰看来,利用AI技术生成模特图是AI技术具体应用情景的体现,有利于降低销售成本。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批量高效率地生成各种模特图,甚至许多模特图都极具创意和美感,但生成的内容很难与现实模特一模一样,真实性、准确性都有待算法进一步发展。  商家应尽标识义务  警惕肖像侵权风险  为规范人工智能生成物的应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三部门审议通过了《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已于今年1月10日起施行,其中明确提到,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和技术支持者应当加强技术管理,定期审核、评估、验证生成合成类算法机制机理。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和技术支持者提供具有生成或者编辑人脸、人声等生物识别信息的功能的模型、模板等工具的,应当依法自行或者委托专业机构开展安全评估。  规定还明确,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提供人脸生成、人脸替换、人脸操控、姿态操控等人物图像、视频生成或者显著改变个人身份特征的编辑服务,可能导致公众混淆或者误认的,应当在生成或者编辑的信息内容的合理位置、区域进行显著标识,向公众提示深度合成情况。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七部门审议通过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将于今年8月15日起施行。其中再次强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对图片、视频等生成内容进行标识。  “在电商领域,特别是商品和产品服务展示图的过程中,AI的应用趋势不可避免。”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研究员刘金瑞说,商家若使用AI进行商品展示,则需要遵守上述两部法律规范,充分告知消费者模特图是由人工智能生成以尽到标识义务,同时,还要符合适用场景的特殊监管规定,如广告法、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无论是采用明显的动漫人物式AI模特图的商家,还是在社交平台上明确标榜自己拥有“高度拟人的AI模特”的商家,其在详情商品页面中都并未对是否为AI模特图进行标识。  “平台负担监督职责,对于商家使用AI模特图,如果平台同时也是技术服务的提供者,则需要遵守《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对运用人工智能推广宣传的行为理当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监督,确保平台秩序。”郑志峰说。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一些AI数据库中包含着海量人脸数据,一些AI模特图生成后可能和真人人脸具有高度相似性。对此,有网友表达了担忧,也提出了是否涉及侵权的疑问。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叶刚说:“如果商家通过AI生成的图片与他人的肖像具有高度的相似度,使得他人可以从该AI图片中识别出特定人的身份,则该AI生成的图片应当属于他人的肖像,商家在制作和利用该图片时,应当取得肖像权人的同意,否则将构成对他人肖像权的侵害。”  郑志峰说,商家当禁止故意以违法的目的使用AI技术,如故意向人工智能提供一些违规的关键词,以生成一些涉及不良内容的图片,或是侵害他人肖像权、名誉权、个人信息权益的内容;对于正常使用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也需要负担适当的注意义务,确保生成内容合规,若发现生成内容涉嫌违规时应当及时向技术服务的提供者报告。
    08/10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弹弓+橄榄,高速上的碰瓷新套路
      驾驶租来的豪车,在高速公路上碰擦过往车辆;在餐饮店附近蹲点,专门找疑似酒驾的车辆碰擦……骗子们的碰瓷套路花样不断翻新,让一些老司机们也难辨真伪,损失惨重。近日,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了这样一起案件,涉案被告人就是以这样的方式作案数起,诈骗了10余万元。  2022年9月,许先生驾驶一辆小型客车从安徽天长前往上海,行驶至沪蓉高速路,在变道时突然听到车身发出一声轻微异响。因为行驶正常,许先生并未在意。没多久,一辆银色奔驰车自后方赶来,与许先生并排行驶,奔驰车司机摇下车窗示意许先生停车并几次三番逼近,许先生无奈跟随奔驰车驶入应急车道。  随后,奔驰车下来3名男子与许先生交涉,称车辆后视镜被许先生撞坏,照价赔偿要大几千元,若选择私了价钱可以商谈。许先生仔细一看,发现自己车身上真的有擦碰痕迹。见对方人多势众,许先生为花钱消灾便同意私了,一番讨价还价谈到3400元。待回到家中,许先生越想越不对劲,便将手机拍摄的“私了”视频、微信转账记录等发布到网络短视频平台。  谁知竟有网友私信许先生,称自己在同一高速路段遭遇了类似事故,简直像是复刻了许先生的经历。两人沟通后发现遇到的肇事车辆、驾驶人员是同一伙人,遂报警。经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李某等犯罪团伙成员落网,2023年2月,该案被移送至惠山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经查,2022年8月以来,被告人李某、张某甲、何某、王某两两组合,驾驶租来的奔驰、宝马轿车,提前损坏汽车反光镜并换上假牌照,在沪宁、沪蓉高速路上寻找目标车辆,并使用事先准备的弹弓、橄榄等物品击打目标车辆,被害人许先生听到的车身异响便来源于此。李某等人把目标车辆逼停后,趁被害人不注意,用砂纸磨损目标车辆,造成剐蹭假象,让对方进行赔偿。上述4名被告人连续作案近40起,非法获利6万余元。  “事实上,被害人遭遇了典型的高速公路碰瓷骗局。”惠山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一级检察官王栋表示,该案系团伙作案,分工明确;豪车均为租来;成员流窜各地,作案次数频繁。同时在高速公路上以弹弓、橄榄击打他人车辆并超车逼停,极易造成驾驶员分心,对公共安全造成风险,“碰瓷事故”极易演变成交通事故。  在该案侦办过程中,检察机关又发现该团伙新的犯罪事实。李某等4人认为仅仅靠高速上实施诈骗,每次几百上千元进账太少,便拉拢张某乙入伙,一起在餐饮店附近寻找酒驾车辆“碰瓷”。  6月11日,经惠山区检察院提起公诉,被告李某等5人因诈骗罪、敲诈勒索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至一年不等,罚金五千元至三千元不等。  “车辆碰瓷手段多种多样,但也有很多共同点。”曾办理过一起“升级版”酒驾碰瓷案件的惠山区检察院检察官敖宇介绍,此类犯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对方会主动提出私了,以各种理由拒绝报警,不按正常程序处理。”他提醒驾驶员,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切不可心存侥幸,时刻谨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只要自身过硬就不惧任何骗局。
    08/07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空调维修“坑多水深”
      炎炎夏日,不少人戏称“这条命是空调给的”。当前不仅是空调使用与维修的旺季,也是空调维修相关投诉的“旺季”。《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消费者遇到过空调维修乱收费、高收费,维修质量堪忧的情况。不少消费者反映,大热的天,空调出了故障,若再遇到不规范维修,不小心掉进“坑”,就真叫人“火大”了。  收费有点乱官方报价可维权  消费投诉  河北唐山消费者魏先生:由于家里空调突然就不制冷了,我就在某平台上约了维修师傅上门维修。师傅查看后说压缩机电容坏了,更换了一个新的,收费440元。师傅走后,我上网查压缩机电容的价格发现,多数都低于30元一个。这明显是坑顾客、乱收费。  南京消费者高先生:我在网络上搜索找到一名空调维修工,在没有更换家中柜机任何零件的情况下他收了5000元维修费。  市场调查  对于空调维修乱收费问题,网上有不少消费者吐槽说曾经被坑过,但大都是在网上“搜”来的维修,因为不知道其中的秘密而中招儿。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品牌官方维修价格如今非常透明,消费者感到维修价格混乱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个体维修者上门维修,现场任意开价。在服务平台上入驻的第三方空调维修商多数只留了维修电话,既没有标明收费标准,也没有展示相关的营业执照、从业资格证件。  价格参考  记者查看多家知名品牌的官方网站发现,品牌厂商一般都在相关网页上对维修价格进行了明示,维修师傅基本没有多少自己要价的空间。例如,海尔服务公众号显示的空调维修价格为:小修100—200元,中修350—500元,大修600—800元。啄木鸟维修公众号显示的空调维修价格为:简单维修98—128元,普通维修108—798元,中等维修208—688元,复杂维修378—1488元。而且品牌厂商的维修价格表都将每一类维修的具体项目进行了详细介绍,即便消费者不懂维修常识,也基本不怎么会被“坑”。记者发现,更换压缩机属于维修中较贵的项目,如空调挂机更换压缩机,格力的官方维修价格不超过550元,海尔的官方维修价格不超过600元。魏先生被收取了440元的压缩机电容更换费,格力对此的维修价格为90元,海尔则不超过150元。品牌厂商在相关网页上对维修价格基本都进行了明示。  消费提醒  北京马连道红莲小区一家开了近20年的电器维修店店主苟师傅:在网上家电维修店铺中,个体维修者多如牛毛。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今天搞空调维修,明天不一定就干什么去了。所以能蒙一个算一个,乱开价,一次就能收好几百甚至上千元。他们还会装成官方维修人员来赢得消费者信任。  北京汇祥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涛:价格围绕商品、服务的价值上下波动是正常的,但同时,《价格法》第十四条也规定了经营者不得有的一系列不正当价格行为,其中的第四款规定: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七条规定:经营者违反《价格法》第十四条的规定,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市场监管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消费者要通过正规维修平台下单维修,这样更方便出现问题后维护自己的权益。  加氟坑较多品牌标准可避险  消费投诉  北京消费者李先生:我家空调制冷效果不好,维修师傅上门后说是缺氟,加氟就可以了。然后直接给加了,并称加了7个压力的氟,一个压力80元,收费560元。当时加完氟启动空调后的确感觉出风口是比较凉,但是师傅走后,空调运转不到一个小时,就又不凉了,室外机依然在运转。再找这个师傅就找不到了,我的电话被拉黑了。最后我找到空调厂家的维修师傅,才知道根本不是缺氟,而是散热不畅,空调温度高自我保护停机了,我听到的机器运转声其实是风扇的声音。最后只花了80元换了一个电容就解决了。  市场调查  氟是冷媒的一种,空调制冷离不开冷媒,早期空调都是用氟作为冷媒,因此目前市场上习惯用“加氟”来代称加冷媒。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加冷媒的价格计算方式有两种,有的商家按空调的匹数以及加注的次数收费,有的则按压力收费。  价格参考  电商平台空调维修价格表显示,1—1.5匹空调加一次氟的价格为185元;格力官方维修价格表显示,2匹以下的空调加氟一次100元;海尔官方空调维修价格显示,加氟120—150元。与此同时,记者通过电商平台给多家第三方空调维修商打电话后发现,他们当中多是按照加冷媒的压力来收费,一个压力50元到100元不等。  消费提醒  环达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空调检测员刘鑫:按照压力收费显然是不对的。每台空调出厂时所需的冷媒型号和加入的重量已注明在机身,压力是空调冷媒在机器中的一个参考值。如果压力过低证明冷媒可能有泄漏。添加冷媒在压力表的测试下,不能超过机身标注的压力值。不同冷媒,压力不同,不同机型所需压力也有差异。冷媒在温度低的环境中是液态的,压力相对较低;高温情况下则是气态的,压力会升高。  维修店主苟师傅:空调加冷媒是最好的挣钱方式,消费者根本看不出来加没加、加了多少。所以不少维修者上门检测后说要加冷媒,然后随便报个什么压力值就收几百元。冷媒是按照重量来算的,比如R22(冷媒的一种)网上的售价是3公斤60元。维修时,3匹的柜式空调一般使用冷媒不会超过2公斤,1.5匹的挂机加1公斤冷媒就够了。所以,空调按照压力进行收费都是骗人的。  水平有高低选择师傅看资质  消费投诉  陕西商洛消费者王先生:我家空调6月初出现故障,显示故障代码为E6代码。从平台找了维修师傅花1200元维修后可以正常使用。但用了不到两个月又出现同样的错误代码。再找到原来的师傅维修,被告知再修一次需要1200元。  市场调查  空调维修不仅是技术活儿,还是良心活儿。有些维修人员并不是技术不好,而是在第一次维修的时候并没有完全将空调修好,留下伏笔以便过一段时间又出现故障时可以再次维修、收费。如今,随着维修平台的出现,平台上有大量从事空调维修的人员。这其中有不少人并不具备合格的维修资质,维修水平也不高。  选择参考  各品牌都有以自己品牌命名的公众号,里面可以直接下单维修。官方维修电话在打通后会在手机上显示品牌的名称,而且接线员能够通过电话、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立刻查到消费者所购买过的产品型号、安装地点,空调是否在保修期内等信息。正规维修师傅在收费时给出的价格可以比对该维修机构网上的公示价格,如果有异议当场就可以打客服电话询问或投诉。  消费提醒  环达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空调检测员刘鑫:空调维修不是想干就能干的。首先,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其次,空调维修涉及电器线路布线及安装作业,作业人员应持有《电工证》。最后,根据《安全生产法》《特种作业操作人员安全培训与考核管理规定》,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的高处作业被认为是特种作业,需要具备相应的特种作业操作证书。《劳动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北京汇祥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6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因此,不要找“游击队”式的维修商,以免自身权益受到侵害。
    08/07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选择成人教育培训,请注意!
      当前,就业市场“内卷”严重,许多年轻的职场人产生了“学历焦虑,能力焦虑”。成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持续升温,学历提升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在今天互联网社交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成人教育培训,也搭上了“网络快车”,在各类短视频平台上各机构竞争火热,但虚假宣传,引导贷款,退费纠纷等问题也接踵而来,为提高消费者对成人教培消费的认知,帮助消费者辨别消费陷阱,河南省济源市消保委发出以下提醒:  多方比较谨慎选择机构  消费者在选择教培机构前,可以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教培机构的营业执照,成立年限,经营场所,经营风险等信息,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了解其他消费者对该机构的评价,多方比较后再做决定。  保留证据口头承诺勿轻信  培训机构往往把师资作为主要宣传噱头,接待老师更是口头作出若干承诺。交费后,发现实际授课教师与宣传不符。这时,培训机构否认之前的宣传和口头承诺,并反过来要求消费者举证。  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要仔细查看合同服务条款是否与机构承诺一致,对于合同中没有体现的承诺,消费者可以要求机构提供补充协议。消费者要尽量以文字形式与机构沟通,也可以对机构承诺进行截屏或录音录像,以保留证据,便于日后维权。  不贪便宜退费规则要摸清  消费者在购买课程前要询问参与优惠活动的条件以及相应的限制性条款。付款时一定要充分了解机构的退费规则,以免在因个人原因要求退费时,被机构以“基于优惠购课”为由,扣除大部分的学费,要重点关注退费申请时限,退费比例等条款内容。此外要注意违约金条款,参照《民法典》的有关规定,若违约金高于可能造成的损失,消费者有权要求减少或拒绝签署违约金条款。  理性消费安全渠道去付款  消费者在购买课程服务时要考虑自身经济能力,理性消费。货款培训要考虑不能按时还款带来的失信风险,要选择交易环境安全的网购平台或店铺,并通过平台正规途径转账支付,切忌在个人社交媒体私下转账交易。不轻易透露证件号、银行账户资料等关键信息。  不信宣传考试政策要自知  消费者在购买课程前,不要轻信机构“与XX大学合作关系”“名师授课”“超短学制轻松拿证”等宣传,消费者可以联系目标院校核实机构宣传内容。关于学制年限、学费金额、报考条件、政策等信息,消费者可致电或前往目标院校所在地的教育考试院咨询,也可以登录教育部门官网查询,避免被培训机构利用信息差误导消费。  消费者可通过多渠道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消费知识,积极主动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08/03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能量大师”专骗中老年人
      在低价批发大量普通茶叶后,严某通过微信群等渠道,向大批中老年人虚假宣传“高维能量”茶,谎称其对身体有益,并称自己可替人“超度”“消除业障”,以此骗取高额费用。日前,经上海市青浦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严某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  2021年,做了8年快递员的严某失业在家。游手好闲一阵后,他听别人说以“高维能量”概念带货销售能赚不少。经过一番研究,他发现“高维能量”概念最近在中老年人群体中十分火热,销售的产品也是五花八门,遂觉得有利可图。在了解带货销售的模式后,他决定以茶叶作为自己的“高维能量”产品进行售卖。  2021年11月,严某低价批发了一批普通罐装茶叶,首先从自己认识多年的好友入手,以微信群、钉钉群内宣传及线下口口相传的方式,吸引了一批以中老年人为主的人群到他的住所来喝茶。其间,他大肆鼓吹自己售卖的茶是“高维能量”茶,能够治疗多种疾病,对身体有不可言说的妙处。一些好友出于信任向他买了一些茶叶后,严某又让顾客在固定的时间喝固定量的茶,并指出喝茶后需要静心打坐,释放身心能量,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顾客经打坐觉得心境舒缓,认为是“高维能量”起了作用,于是对严某更加信服,口口相传,严某“能量大师”的名号也逐渐打响。  随着“高维能量”茶销售额日益增多,严某也开始端起架子故作神秘,以此方式让新来的顾客对他深信不疑。渐渐地,仅仅售卖茶叶已经不足以满足严某的欲望。2022年初,他开始对外宣称可以“超度亡灵”和“消除业障”,做法事期间也需要服用“高维能量”茶来增加功效,由此收取更多费用,并借此夸大“高维能量”的效果。  不出所料,众多顾客都对严某新增的业务十分感兴趣。于是他开始明码标价,“消除业障”一次费用1万元,“超度亡灵”每个为1000元。而实际上,超度的流程是严某与顾客交流一番,问清楚需要超度人的姓名,随后神神秘秘地自言自语一番,再让顾客喝杯“高维能量”茶就结束了。而“消除业障”流程更加简单,严某与顾客面对面打坐一会儿,随后顾客喝完茶就结束了。如此简单的流程却被严某贴上能够“提升过世人的维度、令灵魂安息,还能提升在世人的福报”的标签,其实这些都是幌子,他自己对“维度”也一无所知。  一年来,严某主要针对中老年人行骗,利用中老年人身体素质下降,同时对健康有所追求、对宗教迷信活动较为推崇的特点,获利十余万元。2022年7月,部分中老年人在服用一段时间后发现所谓的“高维能量”茶毫无作用,于是在子女的劝说下向公安机关报案。  经查,严某利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涉嫌诈骗罪。经青浦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日前,法院经审理作出上述判决。
    07/31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警惕“吃播”“探店”短视频欺诈风险
      随着自媒体平台兴起,越来越多的短视频博主变身“探店达人”进行消费推荐,催生出“种草经济”。达人探店是否属于商业广告?是否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可能?日前,吉林省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要警惕“吃播”“探店”短视频的欺诈风险。  “吃播”“探店”短视频应按要求显著标明“广告”。吉林省消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保障消费者知情权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基础性要求。今年5月1日实施的《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规定,互联网平台、商家和网红达人等网络主体,通过知识介绍、体验分享、消费测评等形式推销商品或者服务,并附加购物链接等购买方式的,广告发布者应当显著标明“广告”,否则将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市场监管部门可以依据《广告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责令停止发布广告,并对广告发布者处以罚款。  巨大的市场潜力为探店博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越来越多的短视频制作者加入赛道,纷繁复杂的情况不断出现,争议与纠纷也随之产生。吉林省消协提示,消费者要警惕四大“欺诈”风险:一是探店博主联合商家虚假营销;二是数据造假博取流量;三是促销活动暗藏猫腻;四是吃霸王餐恶意勒索。  短视频盛行的当下,部分美食类直播内容通过大胃王、多吃也不胖等人设标签吸引流量,一些吃播视频甚至存在严重的食物浪费现象。餐饮浪费违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违反《反食品浪费法》。吉林省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对网络宣传要保持理性,消费时尽量选择规模大、商誉好的平台,不要盲目跟从,避免上当受骗;在消费过程中要保留好凭证,将商家的活动信息、订单详情、支付信息等进行截图与留存,以备出现消费纠纷时能够有充足的证据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要秉承中华民族节俭美德,树立节约粮食意识,养成按需点餐习惯,自觉践行光盘行动,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  同时,吉林省消协提醒广大商家和短视频制作者,根据《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规定,以营利为目的的虚假探店行为涉嫌虚假宣传,利用虚假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的短视频营销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网红达人均需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互联网平台也应对网络种草、达人探店等行为加强审核,否则,同样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07/27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应聘高薪司机却背上14万余元车贷?当心遭遇“套路贷”
      近期,网络上出现不少以招聘货运司机为幌子,实际对司机进行“套路贷”的情况。近日,一篇《应聘司机却被贷款买车,合同承诺不能兑现,运都公司回应另有说法》的文章报道了一起疑似“套路贷”的事件,引起不少货运司机共鸣。日前,又有11名货运司机反映,他们在求职过程中也遭遇了相同的“套路”。  5月底,张峰、孙千等人在求职平台看到济南同鼎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鼎公司”)发布的招聘司机的信息,开出固定货源,提供车辆,月薪万元等条件。张峰等人心动并前去面试,却在面试当天,在工作人员引导下,以“零首付”贷款买了车,欠下近14.7万元车贷。后期工作时又发现,不仅固定货源和保底薪资等无法实现,公司还一夜间“跑路”,他们只能把车辆以二手车的价格贱卖还贷。  应聘高薪司机,货没拉成反欠车贷  “今年5月中旬,我在赶集网上浏览招聘信息时,发现一家名叫济南同鼎供应链管理公司招聘货运司机,招聘信息显示,工作内容是负责机场件的运输,并称货源稳定,点对点配送,不需要司机装卸货,月薪8000-12000元,而且公司提供车辆,只要司机有C1驾照就可以应聘。”看到如此优渥的条件,张峰不免有些心动。  5月21日,张峰来到同鼎公司应聘该岗位。“应聘过程中,在具体工作和薪资方面,面试人员所说的同招聘信息基本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原本由公司提供送货的车辆没有了,需要司机自己通过汽车金融公司贷款买。”张峰表示,当时他也曾询问过工作人员为什么要买车,不是公司提供车辆吗?工作人员解释称,公司提供的车辆需要记在司机自己名下,所以要用司机的身份去买,未来如果司机离职,可以把车和车贷转到公司。  “当时工作人员还劝导我,称他们和机场物流有合作,有固定货源,每天跑两趟,工资保底有600元,不用担心还款问题。”张峰解释说,虽然当时心里有所怀疑,但想到后期有高昂的工资,他也就同意了。最后,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张峰在一家名为瑞福德汽车金融公司进行贷款。  “当时,该工作人员还给我了一张A4纸,上面印满了关于购车贷款时会遇到的问题和答案。并告诉我,稍等汽车金融公司会有人给我打电话,询问我是否买车,买什么车,让我按他给的措辞回答,如果问首付款是否缴纳,就回答‘待贷款审批通过后,就会缴纳首付’,这样就不用缴纳首付。”张峰回忆说,就这样,自己“稀里糊涂”地把车贷办了下来。  根据张峰提供的贷款成功的短信,张峰申请贷款车辆品牌统一为江淮蓝猫M1,车价12.7万元,首付金额29450元,贷款117800元,贷款期限3年,每月还款4025.55元。计算发现,该车最终还款金额约为14.7万元。  不仅张峰如此,和他同期应聘的孙千等另外10名司机,原本都是奔着找工作的目的去应聘,结果都背上了贷款买了车。  公司一夜“跑路”,司机无奈卖车还贷  让张峰等人没想到的是,等车辆陆续交付,他们开始拉活时才发现,公司只给他们指派货拉拉、运满满等货运平台的单子,根本没有之前所说的机场物流件这种固定货源。“几乎很少能接到订单,拉一趟下来,也根本赚不到多少钱。”孙千解释。  孙千表示,当他们察觉到不对时,也找过机场物流的工作人员,询问他们是否和同鼎公司有合作,对方表示,根本没有任何合作。“这时我们才反应过来,自己可能是被骗了。”  7月3日,张峰、孙千等人怀疑被公司“套路”后,集体去找同鼎公司讨说法,工作人员表示需要询问领导具体情况。7月5日,他们再去询问进展时,发现办公室已经人去楼空。据同鼎公司所在的办公地点帝堂大厦的保安介绍,7月4日他们公司还有人,7月5日就没人了,一夜之间公司全部搬空。  同鼎公司法定代表人康某介绍,他们不存在“套路贷”的情况,当时贷款都是他们司机同意的,而且金融公司在批贷前也同他们电话确认过。“目前,张峰的车辆已经帮他过户,和他也协商解决了,至于其他人的车辆贷款,我不了解情况。虽然我是法定代表人,但实际操作是我的一个朋友,事情发生后,我就不干了。”  据天眼查显示济南同鼎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一家以从事商务服务业为主的企业。该公司自成立后,已进行过两次更名:此前公司名称为济南大舜速达运输有限公司,2023年2月,公司更名为济南同鼎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2023年7月,该公司又改名为山东五八物流有限公司。  对于康某说法,张峰、孙千等人并不认同,认为康某是在推卸责任。“我的车辆是自己折旧重新抵给了瑞福德汽车金融公司,用来偿还自己的贷款,为此还搭进去了2万多块钱。”张峰解释说。孙千则表示,“我的车辆是以二手车的价格转卖了,仅卖了7万元,我前后共搭进去了近6万元。”目前,张峰、孙千等人已向当地派出所报案,警方正在调查了解中。  “套路贷”纠纷频发,专家:薪资高出行情,90%是骗局  张峰等人的事件并不是个例。据了解,近两年部分网络平台、货运公司以“稳定货源”“月薪过万”等条件招聘货运司机,诱导司机贷款购买货运车辆以供“入职”使用。司机提车之后却遭遇接活难、退车难、退款难等情况,收入未达之前承诺,却背负高额债务。  今年4月份,重庆市民张先生称在货拉拉直聘平台的重庆啦一啦物流有限公司应聘货拉拉司机时,背上了15万元车贷;今年6月份,一则“应聘北京货运司机承诺月薪保底一万二?”的话题冲上热搜,主人公河北的陈先生在网上看到一则招聘信息,在北京当货运司机,月薪保底1.2万元。结果在离职时发现,不仅无法要回3万元的押金,每个月要还5000多元,连续还三年的车贷。  此外,在58同城、BOSS直聘等招聘网站以“货运司机”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发现有多家物流公司发布招聘信息,多数公司的招聘要求为“不限经验、不限学历,有C1驾驶证即可”,同时表示货源充足,有固定仓库,不需要司机装卸货物,给出的工资基本都是8000元~12000元/月。  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熊文杰曾解释,招聘公司若是给出了高出行情平均水平线且再翻倍的薪酬,那么,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骗局,此类公司就是拿捏了货车司机急于找活干的心理,用高薪为诱饵行骗。  5月29日,北京银保监局发布关于防范物流领域贷款购车纠纷的风险提示,提醒货运、物流等行业的从业人员审慎借贷,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切勿轻信口头承诺,切勿轻信“代理维权”骗局。其表示,部分网络平台、货运公司以“稳定货源”“月薪过万”“随时退车”“以租代购”等条件招聘货运司机,诱导司机贷款购买货运车辆以供“入职”使用。司机提车之后却遭遇接活难、退车难、退款难等情况,收入未达预期却背负大额债务,导致生活困难。  在裁判文书网上可见,有不少关于贷款买货车及物流派单相关方面的合作纠纷。对此,法官提醒,有意从事货运、物流等行业工作的从业人员,应当审慎评估相关网络平台、物流公司的宣传内容,遇到低门槛、高薪酬、承诺货源及收入等情况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仔细辨别相关广告宣传的真实性和可行性,结合自身条件自主决定是否要买车。如确需贷款购买车辆用于货运、物流,应当审慎评估实际收入是否可覆盖贷款月供,以及在收入未达预期的情况下,是否有其他还款来源。贷款合同签署后,贷款人应当珍惜个人信用,按时依约还款。
    07/25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造谣必严惩 赚流量别打歪主意
      近期,网上流传“不同人群使用不同颜色社保卡”,是假的;“考取社工证包分配,还能优先录取为公务员”,也是假的。而传言中的“水稻上山,实际上毁林造田”,根本上就是在故意歪曲事实。  7月15日,中央网信办通报了包括“水稻上山”等在内的多起典型案例。据报道,一些网络账号杜撰、歪解公共政策信息,误导群众、从中牟利,中央网信办指导网站平台开展重点排查整治,共处置违法违规账号373个。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坚决打击造谣传谣行为,从严查处发布谣言的账号主体,曝光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慑。  所谓的网络造谣传谣,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近年来,一些自媒体从业人员,为赚取点击率和关注度,假借社会热点事件编造传播网络谣言,其实亦不鲜见。但杜撰、歪解公共政策,公然自编自导自演,无中生有“造热点”“带节奏”以牟取私利,可谓是新趋势新动向。  相较于一般的社会热点事件,公共政策覆盖的人群更广,相关度更高。对某些流量“挖掘者”而言,他们对造谣引流的路数,已经纯熟于心。他们非常明确地知道,什么样的内容能够精准迎合人们的需求,以最快的速度散发,并且收获不菲的流量。  从通报的典型案例看,造谣者无疑是深谙受众心理的。社保卡但凡有一点风吹草动,当然人人关心;而“考取社工证,能优先录取为公务员”,则是有些培训机构,利用公众对职业资格认定的信息差,忽悠老百姓考证捞钱的花招。而在短视频时代,不仅有编造出来的文字,还嫁接视频来“佐证”。如今有图不一定有真相,网民们想要拨开迷雾看到事实,还真是不容易。  随着网络技术在移动终端的普遍运用,信息的高速传播就使谣言伤害的威力更大,它实际上成了一种病毒传播模式。试想一下,当一则事关公共政策的精制编造的谣言频频被转发,这种裂变式的传播,会对社会秩序造成怎样的干扰和破坏。  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人是真实的,其一言一行都留有痕迹,不可能是来去自如的“造谣场”。此次网信办严厉查处造谣传谣账号,就是在向那些只为博眼球、蹭流量的无良自媒体“亮剑”:别打杜撰、歪解公共政策的歪主意!想不择手段地赚流量,等待TA的还是那句老话,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造谣必被严惩。
    07/25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