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公示信息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站内文章
  • 孙景坤:时代楷模 身边榜样
    2020年12月31日,室外滴水成冰。位于凤城市凤山路的丹东光荣院2号楼2号病房,阳光透过玻璃窗直洒屋里,暖意浓浓。在4个子女的轮流照顾下,志愿军老战士、时代楷模孙景坤在这里安享自己的晚年时光。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国家、省、市主流媒体先后报道了我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村民孙景坤的先进事迹。老英雄战争年代出生入死、战功赫赫,和平时期深藏功名、造福桑梓的故事脉络更加清晰。1948年1月,24岁的孙景坤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无比热爱,告别新婚5天的妻子报名参军,先后参加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海南岛等战役。战斗中,他火线入党,多次负伤,多次立功。1950年,刚从海南岛战场归来的孙景坤随部队集结安东(今丹东)待命。部队驻地离他家步行也就20分钟,已经两年没见亲人的孙景坤却只是默默地望着家的方向。抗美援朝初期,孙景坤因伤被送回国内治疗。后来,他不顾未愈的腿伤,再次过江奔赴前线。1955年,孙景坤放弃了留在城市的机会,毅然回家乡务农。他悄悄地把各种立功证明收藏起来,回乡第三天,就拿起农具到生产队劳动。后来,孙景坤当上了山城村生产队队长,带领乡亲大力发展粮菜生产,用几年时间栽下了大量的松树和板栗树。为了让村民尽快脱贫致富,孙景坤还组织村民先后成立了共同致富小组、扶贫致富小组。2020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10月24日,中央宣传部以云发布的方式,发布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徐振明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发布辞中说,孙景坤是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农民,现年96岁。他先后经历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海南岛等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在战争年代,他冲锋陷阵、英勇顽强,出生入死、屡立战功,负伤回国后又坚持重返战场,用热血青春诠释了革命战士的赤胆忠心,曾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多次,被授予抗美援朝一级战士荣誉勋章等荣誉称号,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英雄报告团成员,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在和平年代,他深藏功名、淡泊名利,几十年如一日扎根乡村,用执着坚守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孙景坤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没想到我们身边出来个可敬可学的大英雄。”山城村一组组长于淑梅说,时代楷模颁奖电视节目播出那天晚上,小山村像过年一样热闹。“我嫁到山城村时,孙景坤才40多岁,他带领村民修沙河大坝,改造荒山,处处带头干。”现年72岁的村民夏桂英回忆,当年建村鱼塘时,孙景坤卷起裤腿就往水里跳;在孔家沟植树造林时,挖坑、填土、浇水等环节他都冲在前面。“老英雄带领俺们发展生产,做人做事都是我们的榜样。”村党委书记邱大鹏感慨地说,正如电视采访中村民张德胜所讲,“老队长”虽然只是一位普普通通农民,但在生活和工作中处处像部队里的军人一样。女儿孙美丽有几次进城当工人的机会,都被他推让了,他心里想得更多的不是自己而是大家。2020年,我市广泛开展赞英雄、学英雄活动,弘扬和学习孙景坤深藏功名、淡泊名利的崇高精神。记者刁庆峰
    01/06 诚信建设万里行
  • 丹东市工信局荣获全国纺织行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12月24日,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12月22日在山西太原召开了2020年中国纺织大会,会议对全国纺织行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全国纺织行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年初新冠疫情发生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第一时间启动对具备生产条件企业的摸底排查、组织动员、资质认定和生产准备,先后20余次到隔离衣生产企业研究隔离衣生产事宜,沟通解决生产隔离衣原材料、无菌生产、生产标准等问题。同时,组织相关部门深入防护用品生产企业帮助现场办理备案、核发临时生产许可,并启动了多年停产企业的恢复生产工作。向华洋纺织、海合谷服装等9户重点企业指派驻企特派服务员,逐个企业落实产能、产量、复工情况,帮助企业解决原材料供应、物资调运等生产困难。疫情期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还协调有关部门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物资重点生产企业生产要素保障,累计为防护服、隔离衣、口罩等重要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出具原材料运输通行公函百余份。面对隔离衣原料紧缺的困局,1月25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派专人前往上海接收、押送由江苏企业捐赠的隔离衣原料,空运至丹东,交给首批转产防护用衣的华洋、海合谷、兰光、大安4户企业联盟进行生产。为解决众业服装、华洋纺织压胶胶条急缺难题,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系国家工信部,保障了15万米压胶胶条按时发货,确保企业生产不断档。此外,还通过多种渠道协调国家工信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北部战区空军医院和多家外贸企业,帮助企业找原料、找销路,不断扩大产能,提高产量……积极动员企业累计捐赠防护服、隔离衣40余万件,口罩200多万片。“今后,我们会继续发扬不怕吃苦、敢为人先的精神,坚定不移地做好疫情防控物资生产各项工作,为全市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说。
    12/24 诚信建设万里行
  • 国网丹东供电公司青年集体获团省委表彰
    近日,省青年文明号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活动启动仪式暨2019-2020年度省级青年文明号集体授牌仪式在辽阳市举行。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元宝分公司营业二班、国网凤城市供电公司业扩报装服务中心被授予辽宁省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元宝分公司营业二班作为丹东市唯一一家青年集体代表参加授牌仪式,并通过展演情景剧《生日》,讲述了供电一线服务人员任劳任怨、不计得失,解决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实际困难的典型事迹,生动展示了电网企业在疫情防控、优质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工作特色。据了解,今年以来,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团委充分发挥各级团组织的生力军和先锋队作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组织“义东”青年突击队坚守在各项急难险重任务最前沿,多次获得团省委、团市委表扬。
    12/22 诚信建设万里行
  • 丹东5位新闻工作者受表彰
    为庆祝第21个中国记者节,表彰优秀新闻工作者,激发全省新闻战线为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凝心聚力,11月8日,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在沈阳组织召开辽宁省新闻界庆祝记者节暨表彰优秀新闻工作者大会。丹东广播电视台记者童仕东获得辽宁省“十佳新闻工作者”称号;丹东日报社记者王强、刘青、龙慕云,丹东广播电视台记者石其智,获得辽宁省“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
    11/09 诚信建设万里行
  • “闭环管理”改善营商环境
    如何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近几年,宽甸上下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深入排查影响营商环境提升的痛点、难点和堵点,时刻拧紧解放思想入脑入行的总开关,提出工作闭环管理举措,将“营商环境就是我,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理念贯穿工作始终。位于宽甸东滨河附近的水岸豪庭项目,开工之初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一根电线杠正好处于施工现场中心位置,如果不能及时转移,将严重影响施工进度。项目负责人急得团团转。宽甸营商局项目代办中心接手此事后,立即启动“一对一”代办服务,派专人协调国土、供电等相关部门,以最快速度解决此事,使项目得以顺利推进。“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宽甸营商环境的变化。营商局项目代办中心为我们提供了‘保姆式、无缝隙’的服务。”水岸豪庭项目负责人说。优化营商环境,就要优化企业办事流程。宽甸实施工作闭环管理,全面提升改善原有的营商环境项目代办中心,实行代办项目认领制,代办人员自接受项目分工开始到项目落地运行为止,全权负责所有代办事宜,做到事有人管,责有人负,功有人记,过有人担,使“代办服务”模式成为推进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支撑,实现项目审批事项大幅减少、审批流程全面优化、审批效率显著提高,达到企业满意、政府收益、百姓受益的效果。8月21日,项目代办中心开始为第一批20个项目提供“一对一”代办帮办等一系列便捷服务,如今已完成10个项目的代办服务,极大地提高了项目的落地效率。“营商环境对一个城市的企业成长、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提升营商环境没有止境,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不断提升营商环境,从而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宽甸营商局局长刘铁兵说。通过工作闭环管理,宽甸营商环境大为改善,项目纷至沓来。辽宁省浙江商会、宁夏辽宁省总商会先后对投资宽甸表现出浓厚兴趣,双方从石柱参深加工、食药材产业建设、民宿开发、矿产品深加工等重点项目入手,进行了深入交流并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近日,由北京中高投资11亿元的“宽甸·相遇北欧啤酒艺术小镇”项目正式开工。为找准宽甸提升营商环境存在的短板,把短板补齐实现超越,宽甸满族自治县委县、县政府在工作闭关管理之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解放思想的成效落实在推进宽甸高质量发展上,实现宽甸全面振兴。抽调10名年轻后备干部充实到营商局工作,同时要求年轻后备干部必须经历基层一线营商和招商一线实践锻炼,才能提拔使用。促进放管服改革,全力推进一网通办理,引导群众使用网上办理,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共享。开展服务好差评活动,群众在办理完事项后对办事人当场评议,数据时时上传。宽甸纪委监委每月底到项目代办中心现场办公,对审批项目逐一审查,特别是对科室长进行严管,彻底改变“小二管大王”现象。记者曲丹凤
    11/04 诚信建设万里行
  • 金秋收获季 送油到地头
    11月2日,东港市北井子镇范家山村的稻田里,一台油罐车正在为农用收割机输油。种粮大户李师傅高兴地说,“多亏有中国石油的油罐车送油到地头,要不然我们这‘大家伙’加起油来可太麻烦了。”作为水稻主要产区,北井子镇周边每年秋收期间有大面积的水稻等待收割。李师傅说,“秋收时我们都专门从黑龙江、吉林一带租用大型收割机,如果到加油站去加油,来回就得需要一个多小时。气温马上就要下降了,收割时间短、任务重,再加上人工等因素,无形中增加了很多成本。现在我们打个电话,油罐车就开过来上门服务,解决了我们农户秋收用油的问题,也提高了收割的效率。”随着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快,收割机、拖拉机等各类大型农机已成为农业“秋季战役”的重要“武器”,油品自然成为秋收重要的“弹药”。为此,中国石油丹东销售分公司备足库存并推出农机卡加油优惠、换购润滑油等活动,开展送油到村屯、到农户活动,助力农民秋收。秋收保供有计划,不打无准备之仗。秋收前,加油站充分调研,了解农民需求,合理安排库存,通过流动宣传车、广播、张贴标语和走访入户等方式,宣传各项秋收惠农政策和油品信息,站经理与辖区内的农户组建微信群,通过微信群及时发布便民惠农信息,让农户们最大限度地享受到用油优惠,帮助农户“未雨绸缪”。优质服务有保障,不打无把握之仗。秋收期间,加油站开辟农机“绿色通道”,并为农民专门设立休息区,提供免费开水、手机充电、应急药箱等,让农民朋友有宾至如归之感。今年秋季,中国石油丹东销售分公司累计为农民提供秋收用油800多吨,赢得了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的高度称赞。曲艺记者姜慕馨
    11/04 诚信建设万里行
  • 永不磨灭的初心——记“时代楷模”孙景坤
    10月20日,“时代楷模”、抗美援朝老英雄孙景坤的生日。阳光从树叶间的空隙洒落,驱走深秋的凉意。不需要礼物,更不用庆祝,只要醒来一睁开眼,能看到那件一直挂在床头的旧军装,孙景坤便心满意足了。在女儿的搀扶下,孙景坤从丹东市光荣院特护区房间的床上艰难地坐起来,伸出颤抖的手,小心翼翼地抚摸着挂在旧军装上那8枚熠熠生辉的军功章,嘴里小声地述说着:“这是解放东北纪念章,这是解放华北纪念章,这是抗美援朝一等功奖章……”96岁高龄的孙景坤,用不太清晰的话语,讲述着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再现挥汗如雨建设家乡的日子。他奋不顾身保家卫国的荣光,数十年淡泊名利的坚守,那么厚重、深远……不远处,群山耸峙,江山如画!不说,是因为不舍“保证守住阵地!”跟着孙景坤的回忆,时间闪回至1952年10月的抗美援朝战场上,耳旁响起震耳欲聋的枪炮声,这是他军旅生涯中最惨烈的一次战斗。1952年10月26日黄昏,孙景坤所在的357团在炮火支援下,经过两个多小时激战,占领161高地,随后由8连副连长支全胜带领2排官兵坚守阵地。次日,不甘失败的敌军在飞机、坦克的配合下向161高地猛攻,2排官兵连续打垮敌人多次反扑,自身伤亡也很大。孙景坤临危受命,带领9名战士,扛着8箱手榴弹、2箱子弹,冲过多道封锁线,从敌人火力死角冲上161高地。此时,坚守阵地的2排几乎弹尽粮绝。整整一个排,打得只剩下几个人。“你们来得太及时了,马上投入战斗。”支全胜一把搂住孙景坤。“副连长放心,我们保证守住阵地。”孙景坤立即安排增援战士各就各位。敌人又开始进攻了,孙景坤和战友们奋力阻击。3次进攻都被英勇的志愿军战士打垮了,敌人恼羞成怒,便组织了30多人的突击队,开始新一轮的疯狂反扑。从中午一直到半夜,孙景坤他们打退了敌人6次进攻。战后,战友们从被炮弹掀起的泥土中,找到了受伤昏迷的孙景坤。“我们已准备好,敌人上来以后跟他们同归于尽!”说这话时,记者感受到老英雄那震撼人心的悲壮。为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志愿军战士入朝作战,根本没有想过个人的生死安危。回忆那一段出生入死的经历,老人眼中的泪光荡涤着在场所有人的心灵。“我伤心落泪,是因为那些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战友。有些战友的名字我已经记不清了,但他们的模样就印在我的脑子里。”“当年那么多战友在他面前倒下,他不愿回忆那段经历,那是他心里永远的痛。”多年后,大女儿孙美丽在与父亲的交流中,渐渐读懂了老人,“不说,是因为不舍!”不怕,是因为无惧“我们有百分之百的信心把敌人打败。”正是有了这种信念,孙景坤和他的战友们,以及千千万万的英雄们,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终于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1955年,南征北战的孙景坤复员返乡,回到老家丹东市金山镇山城村。他把党组织关系交给了村党支部,退伍手续交给了地方民政部门,将奋斗的“战场”转至亟待脱贫的家乡,却对自己的功绩只字未提。“当兵打仗的时候,他舍生忘死;复员回家了,他又抛家舍业地在生产队搞建设。”在二女儿孙美玲的童年记忆里,父亲孙景坤就是个“不着家”的人,“他的全部身心都用在为国家、为别人上了”。孙景坤当了生产队队长后,每天都忙得不着家,吃完饭就带上一把锄头或铁锹出门,走到哪,干到哪,一心扑在集体事业上。山城村的一条河常年发水,孙景坤与乡亲一起拦河造田,改造耕地,建起了简易大坝。“当时,没有机械化设备,孙景坤就带头用土篮挑、用肩膀扛,运送土石,每天起早贪黑,一干就是几个月。”山城村妇女主任刘玉慧回忆说。孙景坤拿出了战场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率先垂范、身先士卒,他的干劲鼓舞了所有人,全村男女老少都积极地跟着他干了起来。孙景坤带领着山城村的父老乡亲们起早贪黑、挥汗如雨。经过30年的苦干,他带领乡亲们一同修建水坝改造耕地,成立共同致富小组,大力发展粮菜生产,栽下13万棵松树和板栗树……山城村变美了,变富了,可孙景坤家却没变。清苦,一直伴着他。“和当年在坑道的苦相比,这点苦又算啥。”这是孙景坤时常挂在嘴边的话。英雄并非无惧,但为了祖国,孙景坤早已选择向死而生。“我还活着,已经很幸福了。”在他看来,安然归家,已是万幸。正是有了那段血与火的淬炼,在以后的生活中,老英雄孙景坤没有害怕过任何困难,也没有在任何困难面前低过头。不求,是因为无悔复员回乡几十年来,孙景坤投身家乡建设,过上了和平安宁的生活,他时刻教育自己的子女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我是一个兵,很普通的兵,为国家为人民,我从不后悔。”“从不后悔”,是共产党员、革命军人孙景坤的风骨,也是他忠诚的赤子初心!“从我参加革命那天起,从没想过什么叫吃亏,什么叫好处,也根本没有想过要捞点什么。”回乡后,孙景坤从不主动向别人提及自己的荣誉,更没有借着荣誉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就连他的儿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只知道父亲是一名老战士、上过战场,对他所获得的荣誉一无所知。孙景坤的大女儿孙美丽身患小儿麻痹症,腿脚不便。到了上学年龄,家里连4元钱的学费都拿不出来,她仅上了半年学就退学回家务农,“俺爸是生产队队长,只要写个介绍信,学费就能免,可他就是没给开。”孙美丽说。近些年来,孙景坤的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悉,一些爱心人士多次提出要帮助他,但都被老人拒绝:“不是我应得的,坚决不能拿。”“老人从来没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他身上那朴实纯粹的闪光点让人感动!”山城村党支部书记邱大鹏说。“他在生产队当了20多年队长,每每有单位招工,都毫不犹豫地把机会让给别人。家里姐弟7人,除了两个弟弟正常招工外,其余都是农民。”孙美丽说。年轻时,儿女们对父亲有很多抱怨,不理解父亲为何对家人、对自己这样“苛刻”。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儿女们终于明白:经历过生死的父亲,总想回馈社会更多,他是在替战友活着!采访接近尾声,孙景坤穿上军装,精神抖擞,徐徐抬起右臂,以军礼示人,郑重、庄严!老英雄辉煌的一生如镜头般闪过:72年前,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40军119师357团的一名战士,先后参加了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长沙、海南岛等战役,英勇奋战、舍生忘死;70年前,他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一员,告别家人,奔赴朝鲜战场,大大小小打了几十仗,九死一生,战功赫赫;65年前,他主动放弃复员后留在城市的机会,回乡成为一名农民,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建设乡村;战争年代,他有血与火交织的忠诚--辽沈战役中荣立三等功,平津战役中荣立二等功,解放海南岛战役中荣立二等功,抗美援朝战争中荣立一等功和三等功各一次;和平时期,他淡泊名利,深藏功名,不计个人得失,在平凡中映照出伟大,不忘初心,无愧使命;他最大的期盼不是自己健康长寿,而是抗美援朝精神薪火相传;他更期盼“最可爱的人”永远活在国家和民族的记忆中,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坚守初心的人,注定会被时代铭记。9月26日,孙景坤被授予“辽宁好人·时代楷模”荣誉称号;10月24日,孙景坤被授予全国“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转自《辽宁日报》
    10/28 诚信建设万里行
  • 丹东市一人荣获2019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日前从市妇联获悉,凤城市大梨树村党委副书记、旅游区总经理温红娟被全国妇联授予2019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今年疫情期间,温红娟带领全村妇女姐妹和巾帼志愿者积极参加排查摸底及卡点值班工作,巧用“村组微信群+宣传条幅+大喇叭+流动宣传车”形式,做到防疫宣传迅速快捷无“死角”,为抗击疫情贡献巾帼力量。在她的带领下,大梨树村妇联荣获2019年“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称号。
    10/28 诚信建设万里行
  • 丹东市消费扶贫案例荣获优秀典型
    前不久,经市发改委挖掘编报的“借力电商谋新路,消费扶贫开新篇”消费扶贫典型案例,荣获2020年全国消费扶贫论坛优秀典型案例。据介绍,此次评选,全国各部委、各省(市)区优秀典型案例50个,市发改委报送的消费扶贫典型案例是辽宁省惟一获奖案例。近年来,我市将消费扶贫作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举措常抓不懈,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互利共赢”的思路,通过抓产业、拓渠道、畅营销,将消费、流通、生产各环节串珠成链,有效激发生产“活力”、流通“潜力”和消费“动力”,全面构建起域内大循环、市内市外双循环的消费扶贫新格局。此次推荐的案例主要体现出宽甸以电商为平台,强化产销对接、做优销售渠道、扩大消费规模,让山区产品有了新出路,居民消费有了新期待,帮扶对接有了新载体,谱写了消费扶贫的新篇章。宽甸创新扶贫方式,把党建引领、智力支撑、品牌共建、平台推动作为开展消费扶贫工作的主要途径,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协会引领、品牌带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电商扶贫发展格局,以“满乡印象”“品味宽甸”“牛毛坞电商联盟”等电商企业为牵引,形成了两个电商扶贫示范村,15个乡镇电商扶贫服务站,179个行政村、204个服务点的农村电商网格化服务体系,消费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电商扶贫服务体系,宽甸共帮助贫困村民和合作社销售鸡鸭蛋、山野菜、板栗、蓝莓等农产品近500万元,人均增收500元-2000元;工业产品下行累计销售额达1000万余元;“满乡印象”“品味宽甸”与23家农村合作社达成合作伙伴,覆盖贫困户1230户,带动3650名贫困户脱贫,实现年销售交易额780余万元。
    10/20 诚信建设万里行
  • 中央主流媒体集中报道孙景坤先进事迹
    七十二载,军人本色从未改变——记抗美援朝老兵孙景坤辽宁丹东,凤凰山下。老兵孙景坤一身戎装,端坐在丹东光荣院特护区的房间中。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孙景坤胸前的8枚军功章上,熠熠生辉。72年前,孙景坤入伍,敬出了人生第一个神圣的军礼,从此南征北战。辽沈战役中,荣立三等功;平津战役中,荣立二等功;解放海南岛战役中,荣立二等功;抗美援朝战争中,荣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深藏功名,返乡务农1948年,24岁的孙景坤告别新婚妻子,毅然参军,一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他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征战中落下20多处伤疤。孙景坤选择了深藏功名,返回家乡务农。曾经和孙景坤一起生产劳动、如今86岁的老党员刘振发说:“只知道孙队长当过兵,去过朝鲜,带领山城村第一生产队过上好日子,但也是刚听说他立过一等功、当过大英雄。”“只有在睡不着觉的时候,父亲才偶尔会和我谈起抗美援朝的往事。”大女儿孙美丽说。一个夜晚,孙景坤给孙美丽讲:晚秋初冬,孙景坤所在排进入一片高粱地,子弹炮弹如同刮风下雨一般打来,一个排的战士除了孙景坤外全部牺牲。“每当谈起这些,父亲总是眼含热泪。”虽已96岁高龄,老人还清晰地记得自己共获得了8枚军功章。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平移重建征集资料,孙景坤默不作声地将立功证书、立功喜报和部分珍贵老照片捐出来。纪念上甘岭战役60周年时,相关部门邀请他去北京参加活动,需要穿军装拍照,他才从箱子底下找出军功章挂在胸前。吃苦在前,不求享受1955年,孙景坤复员。丹东市安排他到工厂当车间主任,但他却申请回故乡山城村,并担任第一生产队的队长。山城村处于鸭绿江支流大沙河转弯处,是防洪能力最薄弱的地方,修堤筑坝迫在眉睫。当时,没有机械化设备,独轮车都罕见,孙景坤就带头用筐挑、用肩扛,运送土石。经过几年的努力,大坝越建越高,越建越厚实,两岸土地得以保护,村民的生命财产有了保障。上世纪80年代以后,大沙河堤坝不断完善,原有的泥坝被石坝替代,但大坝的基础依然是孙景坤带领一队社员打下的。如今,大沙河河坝两岸,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他深爱家乡每一寸土地,那时候没有吃不了的苦!”刘振发曾是第二生产队队长,“村里种植蔬菜,要挑粪施肥,一个担子挑两个木桶,装满了有100多斤,还要走8公里的盘山土路,孙景坤每天都带头干。”回乡务农数十载,孙景坤吃苦在前、不求享受。“躺着享受,对得起牺牲的战友吗?”朴实纯粹,回馈社会“我之前以为父亲就从来没替我着想过,但两年前他的一句‘我对不起你’,让我知道他一直是爱我的。”孙美丽强忍着泪水说,“8岁上学,因交不起学费和腿有残疾,同学们欺负我。按说我爸是生产队长,只要开个介绍信就可以免学费,可他坚决不给开。”在生产队当了20多年队长,每每有单位招工,孙景坤都毫不犹豫地把机会让给别人。家里儿女7人,除了两个儿子正常招工外,其余都是农民。孙美丽16岁时,电话局选电话员,但当她报上名时,却被父亲拿下来给了别人。“父亲说,你文化低,别耽误了事儿。”年轻时,孙美丽对父亲有一些抱怨,不理解父亲为何这样“苛刻”。但随着年岁渐长,孙美丽终于渐渐明白,父亲总想更多地回馈社会。“老人从来没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他身上那朴实纯粹的闪光点让人感动!”山城村党支部书记邱大鹏说。近些年来,老人的生活来源主要靠低保金,随着上级部门发放的伤残金等待遇有所提高,老人的生活得到改善。一些爱心人士多次提出要帮助他,但都被老人拒绝:“不是我应得的,坚决不能拿。”只懂吃苦,不知享受,孙景坤一家在山城村日子过得清贫。就像战争年代深藏军功一样,孙景坤各种奖状一大摞,却从不拿出。转自《人民日报》(2020年10月18日4版)岁月无声英雄无悔——记96岁的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新华社沈阳10月17日电记者牛纪伟、梅世雄、于力、高爽男儿从军去,百战卫家邦。70年前,青春年少的他刚参加完解放战争,又踏上保家卫国、出国作战的征程,用铮铮铁骨,和将士们一道筑起血肉长城;解甲归田后,丹心系乡梓。战场归来,他收起军功章,拿起锄头,带领乡亲们改变家乡面貌,一干近30年。他躬下身躯,把自己延展成一条路、一座桥,全然奉献给群众……远去了金戈铁马,淡漠了碧血狂沙。今天,在如水的岁月里回望,我们看到的是96岁抗美援朝老英雄孙景坤的家国情怀、无悔初心。20多处伤疤,是刻在身体里的军功章深秋,清晨。丹东市光荣院里,孙景坤坐在床前,打量着挂在墙上的一件挂满军功章的旧军装。阳光照进屋里,军功章上泛起金光。“这是在辽沈战役中立的三等功,这是在平津战役、海南岛战役中分别立的二等功,这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立的一等功……”不久前刚做过一次手术,老人身体有些虚弱,但谈到战场上的过往,却历历如昨。1924年,孙景坤出生在安东(现丹东市)山城村。1948年1月,结婚后不到一周,他就参军入伍,成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的一名战士。临走前,他留给妻子一句话:“只有打了胜仗,咱老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长沙、解放海南岛战役……在一次次浴血奋战中,孙景坤快速成长起来,并火线入党。“最险的一次,子弹贴着我后脑勺过去了,用手一摸,全是血。”正是一次次和敌人的生死较量,让他养成了胆大心细、机智灵活的作战风格。1950年,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40军119师357团3营7连战士孙景坤随部队从海南战场撤回后集结在安东,待命过江。老家山城村就在眼前,战友们劝他回家看看,他却总是拒绝:“在外边打了三年仗,咋能不想家?但别人都不回家,就我特殊?”战场上,对敌人的勇猛痛击,就是对家人、对祖国最大的爱与告慰。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孙景坤印象最深的是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中守卫161高地的战斗。10月27日,已担任副排长的孙景坤接到命令,带领9名战士增援已连续驻守161高地12个小时的战友。彼时,161高地三面处于敌人的火力控制之下,天上飞机轰炸,地上众炮齐发,增援部队很难登上高地。“当战士的哪能讨价还价?让上咱就必须得上!”以敌军飞机轰炸升腾起的烟雾做掩护,孙景坤带领战士们扛起弹药箱冲上161高地。当时,高地上只剩几名战士活着。副连长支全胜在爆破筒里装满炸药,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孙景坤等人到来,令他精神为之一振:“一定要守住阵地!”孙景坤带领战士们立即投入战斗,从中午到深夜,他们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阵地守住了,但伤亡惨重。“阵地上算上我,只剩下4个战士,其他人都牺牲了。”老人回忆着,两行清泪无声滑落。这次战役中,孙景坤毙敌多人,荣立一等功。后来,他被朝鲜授予一级战士荣誉勋章,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报告团回国,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连年征战,孙景坤身上留下20多处伤疤,“现在腿上还有一颗子弹没取出来。”他指着腿上一块已经变黑的皮肤说,“有一次战斗,我中了两枪,一枪打在手上,一枪打在腿上。子弹有毒,后来腿上、连带脚上的肉都烂了。”这些伤疤,成为刻在老人身体里永远的军功章。解甲归田,他默默拿起锄头秋意渐浓,群山环抱的山城村,山头层林尽染,田间金黄一片。“山城一队北部湾,当年就是烂泥滩。一遇水涝就不收,如今变成米粮川。”山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邱大鹏感慨地说,这首流传下来的顺口溜,是乡亲们对孙景坤带领大伙改天换地最好的感念。1955年,复员的孙景坤放弃到城里工作的机会,选择回乡务农。“咱没多少文化,还是回家本本分分做个农民。”孙景坤回忆。回乡后,孙景坤把各种奖章奖状精心包好放到箱底,扛起锄头下地种田。很快,正直能干的他被选为生产一队队长,带领村民们向着贫困这个“敌人”发起新的冲锋。村里有条河,经常泛滥引发水灾。孙景坤的倔劲上来了:“还能让条小河欺负了?”他带领村民开山碎石、肩扛手提,筑起一座堤坝,自此河水安澜。“他是军人出身,身上有一股威严劲儿,从不强迫乡亲们干这干那。”86岁的村民刘振山回忆,“他在前边干,我们在后边学,大家心服口服。”山城村是有名的蔬菜村,市里曾划分一片公厕供村里挑粪施肥用,村民都不愿意去挑粪。正犯胃病的孙景坤第一个站出来:“没有好的肥,菜怎么能长好,我来挑。”挑着100多斤粪,走七八里的山路,他硬是挑了回来。看他忍着胃痛满头大汗颤巍巍的样子,村民们纷纷挑起了粪桶。靠着孙景坤的带动引领,山城村把上百亩烂泥滩改造成良田,在数百亩荒山上种植板栗、落叶松等经济林,一跃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富裕村。村民刘玉慧说:“我们现在过上好日子,都得感谢这个老爷子。”老兵心语:“我是在替战友活着”英雄,在惊涛骇浪中向死而生,也在平凡的日子里甘守寂寞清贫。许多年后,孙景坤的赫赫战功才被村民们了解。65岁的村民张德胜回忆起最早发现孙景坤的“秘密”时,仍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当年我从废纸堆里捡回一本旧书,翻书时,我看到里面讲一位战斗英雄叫孙景坤,还有他的照片,我一看这不是孙大爷吗?”拿着这本书,张德胜跑到孙景坤家。孙景坤不识字,张德胜就把文章读了一遍,听到支全胜等战友的名字,孙景坤点了点头:“是,写的是我。”至此,孙景坤的英雄事迹才被外界了解。越是丰功伟绩,越是低调朴实。一直以来,孙景坤住在低矮的平房里,从不向组织开口、伸手。为什么对自己的功劳不提不念?为什么不向组织要求应得的待遇?外界不理解,孙景坤的7个儿女也不理解。在大女儿孙美丽看来,父亲对自己严苛,对孩子们也几近“无情”:小时候家里穷,交不起学费,老师说你爸是生产队长,开个证明来,学费就可以免了。孙景坤却火了:“就因为我是队长,才不能这样做。”孙美丽被迫辍学。在生产队干活时,她干得好,别人评3分工,生产组长给她评了7分工,孙景坤知道后,把组长批评了,硬逼着把多的工分给拿下去……大儿子孙福贵也遭遇了类似的境况。不少好的工作机会都被父亲逼着让给了别人,他一咬牙,参军入伍。这一次,孙景坤没有阻拦,拿出珍藏多年的抗美援朝时用过的茶缸和毛巾送给儿子。“到部队后,首长看到我的茶缸上写着‘赠给最可爱的人’,他举着茶缸给战友们说,孙福贵同志是革命战士的后代,我们为有这样的战友感到自豪!在战友们的掌声里,那一刻,我突然理解父亲了。”孙福贵说到这里,眼中泪光闪烁。摩挲着旧军装上的军功章,老人说出心底的想法:“当年村里10个年轻人一起参军入伍,回乡的只有3个。和牺牲的战友比,我做这点事算得了啥?条件再艰苦,能比战场上苦?我活着,是替战友们活,我要把他们想干却来不及干的工作干好,才对得起他们。”温煦的秋阳照在老人珍藏多年的泛黄的报功书上:“孙景坤同志在朝鲜守备战斗中,创立功绩,业经批准记一等功一次,这不仅是个人的光荣,全军的光荣,也是人民的光荣,祖国的光荣……”光线明丽而柔和,为这张历久弥新的报功书镶上了一层金边。老兵的底色——记九十六岁的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96岁的孙景坤身子骨已大不如前,表达吃力,耳朵也背。可是凑到耳边跟他大声说抗美援朝的故事,老人的双眸就亮了起来,进而润湿。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每一次钩沉往事都仿佛揭开伤疤那样锥心刺骨。退伍几十年来,孙景坤从未主动提及自己立功的过往,跟儿女念叨一句“那些牺牲的战友啊”,已然老泪纵横。战火压顶的真实残酷,远非电影所能描摹,所以,老兵孙景坤不看战争片。72年前,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战士,先后参加了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长沙、海南岛等战役,英勇善战,战功无数。70年前,当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家乡就在辽宁丹东的孙景坤毅然告别家人,奔赴抗美援朝战场,九蹈死地犹未悔。受伤回国治疗的孙景坤本可以静养,但他主动拔掉针管三度奔向前线,与死神一次次擦肩而过。而1952年10月配合上甘岭战役的一场战斗,令孙景坤刻骨铭心。“孙景坤,你带弹药增援161高地!”接此命令的孙景坤略有犹豫,161高地三面处于敌人的火力控制之下,除了要背着重达90斤弹药箱还要冲过十几条封锁线。此前已有8批战友牺牲在增援的路上,自己能行不?孙景坤瞅准了一个空当,恰好敌人一轮进攻结束,施放烟雾掩护伤兵撤退,他带领战友一鼓作气冲上山头。刚冲上阵地,倚仗飞机大炮的敌人就开始了猛烈反扑,孙景坤和所剩无几的战士从中午战斗到半夜,他一人就击毙了21名敌人,6轮反击下来,高地守住了。事后战友在炮弹掀起的泥土碎石中,找到了昏迷的、浑身都是血的孙景坤,他的耳朵被震得几天都听不见声音。抖落征尘,解甲归田,军功章藏诸箱底。孙景坤的人生泾渭分明——上半场保家卫国,下半场回乡建设。1955年复员时,战功卓著的孙景坤放弃留城机会,回到老家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扛起锄头,又回归耕作本色。被村民推选为生产队长的孙景坤一刻也闲不住,近30年来,他带领乡亲们一同修建水坝改造耕地,成立共同致富小组,大力发展粮菜生产,栽下13万棵松树和板栗树……村民有困难,孙景坤想方设法解决,而自己的孩子却沾不上一点光。村里占地单位招工,孙景坤毫不犹豫地把机会让给别人。他的大女儿孙美丽至今回忆过往心情都很复杂,“后来当地电话局招工,原本有我一个,但我爸一看有我的名就跟对方说把我拿下去。我们兄弟姐妹都想不通,哪有老爸对自己的子女这么刻薄。”面对埋怨孙景坤只有一句话:“那么多同志为了祖国把性命都搭上了,我还活着,不能总想着自己家这点事。”山城村变美了,变富了,可孙景坤家没变。清苦,一直伴着他。家里的房子年久失修,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屋里仍没有卫生间,上个厕所都得儿女搀着跟着。身子骨单薄的孙景坤在阴湿的屋内夏天还要穿棉袄。政府想着他,送去慰问品,帮他换房子,孙景坤都一口拒绝。他常常说:“和当年在坑道的苦相比,这点苦又算啥。”直到今年,孙景坤作为特护区休养员住到丹东光荣院,空调、电视、卫生间等设施齐全,有护士为他提供24小时的护理服务,孙景坤过上了踏踏实实的好日子。孙景坤与护理员聊天不禁感慨:“好,这里真好,感谢党和政府安排这么好的环境和贴心的护理,我知足了。”转自《经济日报》(2020年10月18日3版)天地能知许国心辽宁丹东抗美援朝老战士孙景坤战场上英勇杀敌、转业后退守田园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事迹近来为人们所熟知。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年后的今天,这位96岁老英雄身上的战斗精神、使命担当、坦荡襟怀,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传承。英雄并非没有恐惧,不过为了祖国,他们选择向死而生。学习孙景坤,要学习他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战斗精神。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从祖国南疆到朝鲜半岛,他亲历战斗无数,腿上至今仍有一颗没有取出的子弹……正是有了成千上万像孙景坤这样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儿女,才使得我们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武装到牙齿”的所谓“联合国军”,捍卫了新生的共和国的安全和尊严。英雄并非不知疲倦,不过为了未来,他们选择永不停歇。学习孙景坤,要学习他建设祖国、热情如火的使命担当。从部队转业,他主动放弃进城工作的机会,毅然决然回到家乡,当起了村里的大队长,几十年如一日,带领村民改天换地,脱贫致富。他躬下身子,把自己化作一条路、一座桥,引领群众走向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把军人本色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写在田埂上,种到土地里,照进老百姓的心中。英雄并非没有亲情,不过为了人民,他们选择公而忘私。学习孙景坤,要学习他以身许国、淡泊名利的坦荡襟怀。战争胜利后,英雄收起军功章,默默回乡,勤勉工作,从不向人说起往昔的英勇与荣光。他一直勤勤恳恳,从没向组织上伸过一次手、张过一次嘴,子女们没跟着这位功勋卓著的父亲沾过一分光。这种无私,源于他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祖国的坦荡;这份淡泊,是久经沙场洗礼后的豁达。天地能知许国心。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波澜壮阔的伟大征程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像孙景坤一样的英雄。这些英雄楷模书写着历史,守护着家国,也激励着后来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向前,把祖国保护得更加安全,建设得更加美好。记者孙仁斌新华社沈阳10月17日电
    10/19 诚信建设万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