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公示信息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站内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项治理
  • 工信部:将完善App全链条治理长效机制
      记者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2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为信息通信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在便民利民惠民、应急通信保障、用户权益保护、网络安全保障四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在便民利民惠民方面,推动基础电信企业进一步提升电信业务线上办、异地办的能力,App和客服热线等线上渠道业务办理量占比超过90%,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全国3万家营业厅支持跨省通办,覆盖所有的区县。开展“数字适老中国行”活动,3000余家网站和App完成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助力老年人群体跨越“数字鸿沟”、乐享“数智生活”。  在应急通信保障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13个部门制定出台加强极端场景应急通信能力建设的意见,在灾害易发多发地区改建超级基站1200多个,配置应急通信无人机87架。  在用户权益保护方面,建成全国App检测及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常态化开展App检测,着力整治弹窗关不掉、“摇一摇”乱跳转等突出问题,全年责令整改和通报下架5200余款App,在架App抽检合格率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加大非应邀商业电子信息治理力度,“来电来信免打扰”服务9.7亿用户,用心守护人民群众安宁生活。  在保障网络和数据安全方面,深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类公共互联网安全威胁1.5万余个。健全电信领域数据安全保护制度,切实加强重点业务场景数据安全管理和个人信息保护。“一证通查”服务再迎重磅升级,实现主流互联网应用全覆盖,累计接受用户查询2亿余次。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着眼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数字生活的向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提升信息通信业治理水平。加快数字技术与居民消费场景深度融合,助力政务、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公平可及。完善电信和互联网服务标准规范,2025年力争全面实现电信业务线上办。深入推进网站和App适老化改造,引导行业企业推出更多的便民惠民服务。完善App全链条治理长效机制,筑牢开发运营、应用分发、终端运行“三道防线”。
    2025/01/24 专项治理
  • 安阳市持续深化招标投标领域专项整治
      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是市场主体茁壮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招标投标是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方式,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领域。  自2023年安阳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招标投标专项整治,安阳市的招投标环境不断优化。也因此,市发展改革委推行的招标投标专项整治做法,成功入选2023年度全省经济体制改革十大案例,又被评为市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案例。  2024年,全市共完成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1982个,交易总额198.6亿元,增收节支11.2亿元。招标投标领域,安阳市是如何通过改革创新进行全链条监管、实现增收节支的呢?1月15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向最难之处攻坚,哪里的矛盾和问题最突出,就把改革指向哪里。针对围标串标隐蔽性强、搜集证据难等痛点,安阳市成立市政府、市纪委监委两个工作专班,“两轮”驱动、顶层布局,形成监督“一张网”,聚力“一盘棋”,党委、政府主导,纪委、发改、法院、公安等分工协作、合力攻坚,每月召开工作例会,定期研判、集体会商,解决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  招标投标工作涉及点多面广,安阳市重点做到标前重防、标中重管、标后重诺。发改、住建、水利、交通等职能部门出台招标投标领域制度文件29项,对全市招标投标工作进行多角度、全方位规范,市场主体参与招标投标活动做到了有章可循,尤其是创新推出的“评定分离”办法,营造了公平公正的环境。利用大数据对交易活动进行监测预警,加强标中管控。对中标单位加强标后监管,在全省首创市场主体不良行为信用曝光举措,按规定将市场主体不良行为公布至“信用安阳”。去年,监管部门对30余名专家作出暂停期限或停止评标的处罚决定,形成了有效震慑。  数智赋能,安阳市进行了招标投标领域硬件、软件“双提升”。硬件提升方面,对市县一体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全方位升级,建智慧化监督平台,实现交易主体异常行为动态监管和交易风险行为“预防式”监管。软件管理方面,安阳市在全省首创智慧辅助评标办法,3000万元以下的工程建设项目取消技术标评审,由系统智能审核,实现了评标“试卷”统一化、“答案”标准化、“阅卷”智能化。  “评标时间大大缩短,原来评定时间需要五六个小时的项目,经过系统操作后,5分钟完成,最后的评标结果由专家进行复核。”市发展改革委公管办副主任张高炜说。截至目前,安阳市完成智慧辅助评标项目22宗,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评标专家的自由裁量权。  金额小的项目用智慧评标,金额大的项目如何进行评定?“这类项目仍由专家集中评标,但集中评标的过程实行物理隔离。”张高炜向记者解释,这也是硬件方面的创新。何为物理隔离?就是将传统评标室改造整合成分散工位制评标室,对评标专家实行有效隔离和拆分。“评标过程所需材料的传送、物品的供给都由机器人完成,有效解决了评标过程中的‘人情标’‘讨论定标’等乱象。”张高炜说,分散工位制评标,实现了专家“不见面”、同室不同标、全程可追溯,评标工作更加独立、客观、公正。  招标投标领域的一系列改革举措,优化了营商环境,提高了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河南润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广涛在中标西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后,深有感触地说:“现在的投标流程方便快捷,专家评标更专业更高效,希望监管部门持续优化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进一步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
    2025/01/22 专项治理
  • 四部门:启动院线电影版权保护专项工作
      2025年春节将至,多部电影作品将集中在院线放映,受到权利人、产业界和社会公众广泛关注。记者日前从国家版权局获悉,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工作部署,营造健康有序的春节观影环境,护航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版权局、国家电影局、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近日联合部署开展院线电影版权保护专项工作。  据介绍,院线电影版权保护专项工作聚焦事前防范、事中监管、事后处置三个关键环节,通过加强重点作品预警保护、积极开展宣传引导、加大线上线下监测监管、依法查处院线电影盗录传播案件,尤其是重点查办诱导、教唆未成年人进行偷拍盗录和网络传播侵权盗版等违法行为,加强院线电影版权全链条保护,进一步维护良好的电影市场版权秩序。
    2025/01/21 专项治理
  • 最高检:部署开展治理欠薪冬季专项行动
      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日下发《关于检察机关参与开展治理欠薪冬季专项行动的通知》,部署开展检察机关治理欠薪冬季专项行动,要求立足“四大检察”基本法律监督格局,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引领,依法做好检察环节治理欠薪相关工作,以法治力量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通知》强调,全国检察机关要依法履职,以“如我在诉”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欠薪案件,加强风险源头防控,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依法惩治恶意欠薪犯罪,有效发挥刑罚的惩治和震慑作用,最大程度帮助农民工追讨欠薪,注意区分恶意欠薪犯罪与一般欠薪违法行为,准确把握罪与非罪界限。做好民事诉讼监督和支持起诉工作,高质效办理涉农民工权益案件的虚假诉讼监督,做实做优支持起诉,切实保障农民工依法享有诉权、有效行使诉权。规范开展涉农民工权益保护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抓好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的应用,对在履行行政诉讼监督职责中发现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不行使职权的行为,依法督促纠正。积极稳妥开展涉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公益诉讼检察工作,通过个案办理推动类案监督促进综合治理。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确保农民工投诉“有门”、维权“有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
    2025/01/20 专项治理
  • 司法部:“公证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司法部高度重视为民服务工作,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办证“难繁慢”问题,组织开展2023年至2025年“公证提质增效三年行动”,着力提升公证服务水平。记者日前从司法部获悉,该项行动开展两年来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受到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  据了解,“公证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开展的第一年,司法部围绕“公证减证便民”,突出一个“减”字。据统计,2023年,司法部向社会公布规范33类81项证明材料清单,删减不必要的证明材料116项,删减证明达29.3%,有效解决循环证明、无谓证明等问题。为积极推动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2024年,司法部部署开展了“公证提速增效”活动,突出一个“快”字。推出压缩办证期限、拓展“一证一次办”、推进“一事一站办”等7项提速措施;制定提速清单,将出具公证书的期限由15个工作日分别缩短至5个或10个工作日,“高效办成一件事”公证事项范围扩充至31类84项,受到了各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充分肯定。  另据了解,2025年,司法部将部署开展“公证规范优质”行动,突出一个“好”字。即,采取规范公证执业秩序、优化办证点设置、拓展创新公证服务领域等具体举措,实现公证服务质量更好、服务更优、群众满意度更高,推动整个公证行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
    2025/01/16 专项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