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公示信息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站内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政策解读
  • 构建新型监管机制的重要举措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于构建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推进市场监管治理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笔者认为,这一新型监管机制具有以下优势:  从无差别监管向差异化监管转变。  “双随机、一公开”是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8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中要求在全国全面推行的一种监管模式。“双随机”就是建立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的抽查机制。抽查的具体方法是,通过摇号等方式,从市场主体名录库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从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中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同时,将查处结果及时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开。“双随机”之一就是从市场主体名录库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同时,监管部门需依法制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凡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一律不得开展随机抽查。这一做法可以有效防范监管部门对市场活动的过度干预,杜绝权力滥用,预防监管人员利用执法寻租。以随机方法确定监管对象和监管频次,与以往基本上依靠举报、新闻媒体报道、社会舆论、事故、日常性检查、监管人员的直觉等方法确定监管对象和监管频次相比较,应该说是一项非常大的改革和进步。但这一方法因是从市场主体名录库中确定监管对象,在确定重点监管对象和监管频次上也存在着一定的无差别性、盲目性。  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则是按照信用风险状况对企业实施自动分类,由低到高将企业分为信用风险低(A类)、信用风险一般(B类)、信用风险较高(C类)、信用风险高(D类)四类。在信用风险分类的基础上,监管部门能够按照企业信用风险高低,主动确定监管对象和监管频次。《意见》要求,对A类企业,可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除投诉举报、大数据监测发现问题、转办交办案件线索及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根据实际情况可不主动实施现场检查,实现“无事不扰”;对B类企业,按常规比例频次开展抽查;对C类企业,实行重点关注,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对D类企业,实行严格监管,有针对性地大幅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必要时主动实施现场检查。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的基础上,再结合“双随机、一公开”中的随机确定执法检查人员及公开查处结果,更有利于达到监管的目的、提升监管的效能。  从粗放式监管向精准化监管转变。  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最大特点在于监管对象的精准化。  首先,由市场监管总局建立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实现全国范围内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标准的统一。这一指标体系主要由企业基础属性信息、企业动态信息、监管信息、关联关系信息、社会评价信息等构成。同时,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还可以在全国性指标体系框架下,因地制宜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市场监管各业务领域也可以结合本领域特点,参考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建立专业型分级分类指标体系。根据其重要性及影响赋予不同权重,并根据监管实际不断更新调整,持续优化完善。  其次,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全面、及时归集企业信用风险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企业登记注册、备案、股权出质登记、知识产权质押登记、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失信主体名单、抽查检查等信息;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侵权假冒治理、价格执法、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消费者权益保护、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领域的企业信用风险信息;抽查检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等涉企信息。  最后,按照信用风险状况对企业实施自动分类。省级市场监管部门统一负责对本辖区企业进行信用风险分类,按照信用风险状况由低到高将企业分为ABCD四类。  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企业信用风险信息收集的全面性、及时性,保证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市场监管部门可以根据企业信用风险状况和监测预警结果,精准地、主动地确定监管重点、监管措施、抽查比例和频次,分配监管资源,有效破解监管任务重与监管力量不足的矛盾。  在保证底线监管的基础上体现区别监管原则。  《意见》充分考虑到不同企业、行业、业态的情形,要求在保证底线监管的同时,在监管的原则上区别对待。  对于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安全,以及潜在风险大、社会风险高的重点领域,在按照现有规定实行重点监管的同时,要统筹行业风险防控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强化业务协同,实行全链条监管。  对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企业要参考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实施包容审慎监管,确保监管更加科学有效。根据企业信用风险状况动态调整监管政策和措施,对信用风险低和信用风险一般的企业,给予一定时间的“观察期”,探索推行触发式监管,在严守安全底线前提下,给予企业充足的发展空间;对信用风险高的企业,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严格监管措施,防止风险隐患演变为区域性、行业性突出问题。  《意见》出台的目的,是要在全面建立并持续优化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机制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研判企业违法失信的风险高低,能够针对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开展抽查检查,并对企业风险隐患及时预警,以实现监管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因此,其无疑是一项实现精准监管、有效监管、智慧监管、公正监管目标,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市场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胡锦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01/25 政策解读
  • 《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政策解读
    11/12 政策解读
  • 《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规定》政策解读
    11/12 政策解读
  • 国家医保局:企业价格招采失信行为如未及时纠正 失信评级将累加至升级
      近期,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指导中心发布了《价格招采信用评价“严重”和“特别严重”失信评定结果》,公开曝光5家企业严重失信行为,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近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指导中心负责人就价格招采信用评价工作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  负责人指出,截至9月中旬,有5家企业因“回扣”金额高或失信影响大被相关省份定为“严重”失信,相关医药产品被当地中止挂网采购;有14家企业存在给予“回扣”等失信行为,按规则被定为“中等”失信,相关医药产品被“亮黄灯”,在医疗机构下单采购时,平台会给予风险警示;有50家企业失信情节较为轻微,被定为“一般”失信,受到提醒告诫。  负责人介绍,国家医疗保障局于2020年8月28日发布了《关于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以省为单位、以医药集中采购机构为主体,全面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总的看,该项制度进展顺利。截至2021年1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制定了落实信用评价制度的具体政策,公示了失信事项目录清单、信用评价操作规范和裁量基准。整体上,医药企业对信用评价制度认识到位、积极响应、主动配合,绝大多数企业第一时间向省级集中采购机构提交了书面承诺。目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集中采购平台现有挂网医药企业均已提交守信承诺。  “信用评价制度建立后,各级集采机构认真抓好落实,对于失信企业及时给予评级处置。被评级后,绝大多数失信企业能够正视并积极纠正自身存在问题,主动采取降价等措施来修复信用,各企业已开始认识到带金销售等不正当营销行为的危害性并逐步与之切割,为营造风清气正、诚信为先的行业氛围发挥了积极作用。”负责人表示。  有医药企业反映,企业员工个人以及代理企业、经营企业作出的“回扣”行为,不应由生产企业承担失信的后果。对此,负责人指出,价格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着力点不仅是对“回扣”行为追责,更是对企业价格失信行为进行评级处置。无论是谁给的“回扣”,用于“回扣”的钱都会成为药品价格的一部分。而被“回扣”垫高的价格既不公平,也不合理,更谈不上诚实信用和质价相符。因此,医药生产企业作为价格行为的责任主体,自然也要承担价格失信的后果。  “价格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设计给失信企业提供了修复信用的机会,企业可以采取终止相关失信行为、主动剔除产品价格虚高空间、主动退回不合理价款等方式来进行信用修复。从实践看,多数企业采取了降低产品价格等方式来修复信用。”负责人表示。  在失信企业纠正不合法不合规行为时,负责人提醒企业要注意:一是对于“一般”或“中等”失信的后果要足够重视。这种惩戒是有延续性和累加性的,如果没有及时纠正,后续新形成的负面影响会导致评级结果累加乃至升级。如5次“一般”失信将累进成“中等”失信,3次“中等”失信将累进成“严重”失信。二是要用好信用修复规则。如对于“回扣”行为,企业可用的修复措施既有退回不当收益,也有降价剔除价格虚高空间。一些企业认为可以用退款代替降价,实际上退款措施是回吐前期的不当收益,对于后期高价行为没有修复;而降价是纠正虚高价格,避免造成新的危害。所以在信用修复的问题上,退款不能代替降价。此外,信用评价制度中规定:失信企业在法院判决或行政处罚生效之日起30日内,应向案件发生地的省级医药集中采购机构提供书面报告。如未报告,将给予一次“一般”失信评级。特别提醒有关企业要及时报告相关情况,避免失信评级累计。  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按照国家医保局的统一部署,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指导中心将认真抓好制度落实:一是定期通报失信行为的案源线索,督促指导各地用好用细用实。同时,研究探索多部门信息共享途径,提升信息多元互动效果。二是依规定期在国家医保局官网“价格招采信用评价”专栏公布“严重”和“特别严重”失信的企业,强化社会监督,加大警示力度。三是及时总结各地实践经验,适时修订失信事项目录清单、信用评价的操作规范和裁量基准。
    10/25 政策解读
  • 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解读《家政兴农行动计划(2021-2025年)》
      近日,商务部、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等14部门印发了《家政兴农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负责人就《行动计划》进行了解读。  一、《行动计划》出台的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政策举措,决战脱贫攻坚。到2020年底,我国成功消除绝对贫困,夺取了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达3000万人,具有就业容量大的特点。2017年9月以来,商务部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主动谋划作为,大力实施“百城万村”家政扶贫,会同相关部门完善工作机制,搭建供需对接平台,组织企业与贫困地区进行供需对接,建设劳务输出基地,出台就业、创业、培训、保险、金融、信用建设等支持政策,累计带动85万贫困地区劳动力从事家政服务,取得积极成效。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商务部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深入调研和总结前期家政扶贫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家政兴农行动,会同13个部门制定了家政兴农行动5年计划。  二、新时期家政兴农行动的总体思路  《行动计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实现巩固拓展家政扶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与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统筹保障城市和乡村家政服务需求,以家政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破解困扰家政兴农和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堵点痛点,促进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城乡家政服务消费需求,助力乡村振兴,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在基本原则方面,坚持平稳过渡、有序衔接,巩固拓展家政扶贫成果,逐步将支持范围扩大到有意愿、有能力的农村劳动力;坚持统筹城乡、突出重点,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重点,在带动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事家政服务的同时,促进家政服务下沉;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推进,聚焦家政服务和家政兴农工作中的堵点痛点,系统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与就业帮扶;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更加注重发挥市场作用,广泛动员各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在主要目标方面,实现到2025年,家政扶贫成果进一步巩固,家政服务对带动就业、保障民生的作用明显增强,家政服务品牌化、信息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有效提升,优质家政服务有效供给显著增加,人民群众对家政服务满意度稳步提高。  三、《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行动计划》共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提出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第二部分是任务举措,提出了三个方面的7项22条工作举措。第一是出得来。强化重点人群帮扶,完善村级公共服务,加强动员引导。加强供需双方对接,促进家政服务下沉,畅通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让有意愿从事家政服务的劳动力能够顺利外出就业。第二是留得住。加强技能培训,完善培训政策,强化人才培养,加大表彰激励力度,提升从业能力,畅通职业上升通道。维护家政服务员合法权益,提升职业保障水平,加强关心关爱,让家政服务员更加安心、更有保障的从业。第三是干得好。规范员工制家政企业和平台家政企业用工,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标准认证,健全信用体系,进而规范从业环境,让服务员服务更加规范。培育家政服务品牌,推动业态融合发展,促进数字化赋能,推动家政服务业品牌化、规模化、数字化、便利化发展,通过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提升就业质量。第三部分是保障措施,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督指导、营造良好氛围等方面提出要求,确保家政兴农行动取得实效。  四、《行动计划》有什么特点亮点?  一是系统全面。《行动计划》工作内容既立足巩固家政扶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加强对脱贫人员、返贫监测对象和农村低收入人口等重点人群的帮扶支持,又兼顾促进行业提质扩容,从供给数量、供给质量、供给方式、供给秩序方面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既带动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事家政服务,又促进服务下沉,统筹保障城乡家政服务需求。既从服务供给角度,促进农村劳动力出的来、留得住、干得好,又从服务需求角度,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提供方式,以需求引导供给。  二是措施丰富。立足新发展阶段,围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从家政兴农的各环节提出一系列工作举措,覆盖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到城市的全流程,不仅让农村劳动力能就业,还要好就业、就好业。在巩固家政扶贫成果方面,提出加强返贫监测,及时帮助有意愿从事家政服务的返贫监测对象就业。在扩大家政带动就业数量方面,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等工作机制,加强家政劳务输出基地建设的政策支持,推广和便利线上供需对接,明确就业、创业、培训、金融等支持政策。在提高就业质量方面,通过返乡入乡创业和发展县域家政服务业支持就近就业;加强劳动报酬、社会保险、休息、职业伤害等权益保障,通过“情暖童心”行动、“雨露计划”关爱家政服务员家庭子女,多方式加强对家政服务员的评选表彰,发挥行业新模式新业态作用丰富就业形式。  三是针对性强。在深入调研和总结前期家政扶贫工作基础上,针对家政扶贫和家政服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针对家政服务员出不来的问题,提出加强农村动员引导,完善基层就业服务,让农村劳动力能出来;优化从业环境,加强关心关爱,提高职业保障,让农村劳动力愿意出来、放心出来。针对部分企业反映的培训问题,我们会同相关部门提出加大对企业开展培训的支持力度,大力开展家政职业经理人和师资培训,强化培训留人作用,加强培训后就业状况监测。针对服务质量和秩序问题,在提升从业人员技能素质的同时,从规范用工、完善标准、开展服务质量认证、健全信用体系提高行业规范化水平,加强行业监管。针对行业发展出现的品牌化、信息化、融合化趋势,提出培育行业品牌、推动融合发展、促进数字化赋能等举措,首次针对家政平台企业提出研究推进家政领域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权益保障工作,推动互联网平台企业合理承担家政领域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方面的责任。  下一步,我们将发挥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作用,推动相关部门密切协同,指导各地抓好工作落实,强化宣传引导,确保家政兴农工作取得实效。
    10/12 政策解读
  • 《辽宁省自然资源领域省与市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政策解读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自然资源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20〕19号)精神,优化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划分,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省和市财政关系,形成稳定的各级政府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制度,促进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为建设美丽辽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省政府制发了《辽宁省自然资源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一、起草背景  2020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自然资源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20〕19号),明确了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范围和支出责任,要求省级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合理划分自然资源领域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做好相关改革工作。  按照国家方案要求以及《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省与市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6〕76号)的精神,起草了我省《方案》。  二、重点内容  1.总体要求。主要阐明方案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2.主要内容。参照“国办发〔2020〕19号”文件确定的地方财政自然资源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改革范围,对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自然资源产权管理、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生态保护修复、自然资源安全、自然资源领域灾害防治、自然资源领域其他事项七个方面9个事项的省与市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进行了划分。  参照国家划分模式,将我省自然资源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分别划分为省级财政事权、省与市共同财政事权、市财政事权3大类。原则上将受益范围覆盖全省或对全省具有重大牵动作用的自然资源领域事务确认为省级财政事权,由省承担支出责任;将跨区域、外溢性较强或者难以明确区分受益范围的自然资源领域事务确认为省与市共同财政事权,由省与市共同承担支出责任;将市域范围内的自然资源领域事务,以及由市以下政府部门承担更加方便、有效的其他自然资源领域事务确认为市财政事权,由市承担支出责任。  3.配套措施。主要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投入保障、推进市以下改革方面提出了要求。
    09/08 政策解读
  • 解读|《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为进一步完善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全面深化“信用浙江”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各地各部门编制形成《浙江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将《规划》解读如下。  一、编制背景和过程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是省政府确定的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是对“十四五”时期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出的总体部署,是推动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规划。《规划》编制起草工作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前期研究。2019年6月底,省发展改革委、省发展规划研究院、省信用中心联合成立课题组,先后赴省级相关部门、各地市,以及江苏省等地实地调研,形成《规划》前期研究成果。二是组织编制。2020年5月,成立专班,基于前期研究成果和各单位专题材料,起草形成初稿。先后赴杭州、宁波、衢州、湖州等地实地听取意见建议。省发展改革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规划》编制工作。综合各方意见,形成了《规划》(征求意见稿)。三是征求意见。先后三次征求11个地市和40个省级部门意见,并网上公开征求意见。2月20日,组织召开专家咨询论证会。四是修改完善。根据反馈的意见建议,逐条吸收采纳,反复修改形成《规划》(送审稿)。4月12日,经省政府专题会议审议通过。根据专题会审议意见作进一步修改完善。  二、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规划》基本框架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包括“十三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回顾、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第二部分是主要任务,包括建成信用“531X”工程2.0、建成信用分级监管机制、建立信用保障市场畅通机制、建立信用赋能社会有效治理机制、实施信用建设十大工程等。第三部分是保障措施。  (一)“十三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回顾。总结我省“十三五”时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效及存在问题。  (二)总体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主题主线,贯彻落实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决策部署,坚持依法依规、问题导向、综合集成、社会共建原则,以迭代提升信用“531X”工程为主线,以“全方位诚信、全数据入信、全社会用信”为目标,健全信用运行机制,深化行政、社会、市场领域信用应用,构建全社会良好的信用环境,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提供信用支撑。  (三)发展目标。以数字化改革为统领,全面建成信用“531X”工程2.0,实现主体全覆盖、数据归集优、社会应用好。建成科学化指标体系、精准化信用监管体系、多层级评价和法制化联合奖惩体系,迭代提升全省一体化智能化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加快形成行政信用分级监管机制、信用保障市场畅通机制和信用赋能社会有效治理机制,着力打造以“两省两高地”为标志的“信用浙江”升级版,全社会信用环境明显改善,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四)主要任务。包括五大任务:  一是以建成信用“531X”工程2.0为重点,打造信用数字化先行省。围绕打造信用“531X”工程2.0,构建数字化供给和应用完整信用链,全方位支撑数字化改革。主要包括构建数字化信用运行机制、健全科学化公共信用指标体系、构建数据双向开放共享体系、构建多层级信用产品体系、打造全省公共信用总枢纽、完善互联互通信用网络体系等六个任务。  二是以建成信用分级监管机制为重点,有力推进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建设。通过事前实施信用承诺,提高政府办事和公共服务效率;事中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提高政府监管精准性;事后实施信用联合奖惩,提高违法失信成本,全面助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提升政府监管和政务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主要包括健全信用承诺机制、完善信用监管机制、规范信用奖惩机制等三个任务。  三是以建立信用保障市场畅通机制为重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枢纽。通过全力推动生产、流通、消费、金融财税等环节(领域)信用建设,全面增强市场循环畅通能力,推动形成全方位全要素、高能级高效率的双循环格局。主要包括加强生产环节信用建设、加快流通环节信用建设、拓展消费环节信用建设、创新金融财税领域信用建设等四个任务。  四是以建立信用赋能社会有效治理机制为重点,加快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通过运用信用手段,聚力提升基层治理、网络空间等重点领域治理能力和社会主体自律自治意识,助力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主要包括提升基层治理领域信用智能预警水平、加强网络空间领域信用综合治理、加强生态环保领域信用建设、加强社会民生保障领域信用建设、加强教育、科研、知识产权领域信用建设、提升社会治理自律自治水平等六个任务。  五是以实施信用建设十大工程为重点,打造“信用浙江”升级版。通过实施信用建设十大工程,以行政、社会和市场等领域为重点,推进信用应用向全域拓展,全面实现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整体提质,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主要包括实施信用数字化提升工程、实施诚信政府表率工程、实施重点机构人群诚信提升工程、实施社会诚信环境提升工程、实施乡村诚信建设提升工程、实施信用服务市场培育工程、实施信用长三角一体化工程、实施信用试点示范创建工程、实施信用素养提升工程、实施权益保障提升工程等十个任务。  三、《规划》的实施保障  按照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深化系统观念、系统方法,全面创新理念、手段、方法、机制、文化等5种思维”的工作要求,《规划》提出了四方面保障措施,确保《规划》有效落实。一是在组织保障方面,进一步完善信用浙江建设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加强信用工作指导和规划实施监测评估。落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机构,促进规划有效实施。二是在制度保障方面,加强信用建设重点环节制度和标准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我省信用建设规范化、法治化水平。三是在人才保障方面,建立健全信用管理职业培训与专业考评制度,推动高校信用管理相关专业和学科建设,组建省级社会信用专家智库,加强专业人才和基础人才培养力量,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智力支持。四是在资金保障方面,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项目的资金支持。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信用服务业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各领域。  链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06/04 政策解读
  • 解读|天津市公安局制定出台《天津市保安服务行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
      为贯彻落实《天津市社会信用条例》,进一步规范天津市保安服务行业市场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市公安局近期出台了《天津市保安服务行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旨在完善天津市保安服务行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现对保安服务行业实施分级分类管理。  《管理办法》自2021年4月25日开始施行,适用于在我市依法许可设立的保安服务公司、保安培训单位以及在天津市备案的外省市保安服务公司分公司,并明确规定了评价标准、认定程序、异议处理、结果应用以及监督管理等内容。  信用评价采取年度记分制,基础分为1000分,评价等级划分五个等级,评分950分及以上为A级信用优秀企业,评分850分至949分为B级信用良好企业,评分700分至849分为C级信用中等企业,评分600分至699分为D级信用较差企业,评分599分及以下为E级信用差企业。  按照《管理办法》规定,信用评价结果通过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发布共享,供政府、企事业单位等有关部门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资金和项目支持、表彰奖励等工作中查询和依法依规使用。对不同评定等级给予相应的激励和惩戒措施,对A级企业的激励措施包括诚信典型公示、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列为财政性资金和项目支持选择对象等八项;对B级企业的激励措施包括开辟绿色通道、信用加分、优化检查频次等六项;对C级企业的激励措施包括开辟绿色通道、优化行政监管安排等三项;对D级企业的惩戒措施包括限制新增保安服务项目、信用公示、加大现场执法检查频次等七项;对E级企业的惩戒措施包括撤销荣誉称号、列为重点监管对象等十项。  《管理办法》出台后,将进一步提升天津市保安服务行业整体水平,通过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促进天津市保安从业单位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履行守法诚信义务,助推企业打造“天津保安”过硬品牌,为保障天津市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05/17 政策解读
  • 解读|有效发挥社会信用在支撑“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积极作用
      近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为有效发挥社会信用在支撑“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积极作用,以信用承诺制为基础构建“极简审批”模式,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黑龙江省关于推行行政审批信用承诺制的实施意见》。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朱江,省司法厅副厅长陈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刘晓东,哈尔滨新区党工委委员、松北区委常委王佳现场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和公众关心的问题。  发布会上,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江做主旨发言。他指出,近年来黑龙江省积极探索“承诺即开工”“办照即经营”“承诺即换证”“准入即准营”“共享即惩戒”等信用承诺制改革,总结积累了实践经验。为及时将这些改革成果固化为政策措施,实现从点上探索向面上普及推广转型,放大信用承诺制改革综合效应,在全省加快构建以信用承诺为基础的极简审批服务模式,推动审批流程革命性重塑,不断提升审批政务服务供给效能,让企业和群众办理更方便更快捷更满意,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实施意见》,对全省推行行政审批信用承诺制作出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  第一种类型—容缺式受理。明确申请人申请办理行政审批事项,法定条件基本具备、主要材料齐全,但部分材料欠缺且符合容缺受理情形的,行政机关应一次性告知其需补齐的材料及承诺事项,申请人作出书面信用承诺后,行政机关可以容缺受理审批。  第二种类型—告知承诺制。明确对已经梳理公布的实行告知承诺制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事先告知其可以采用告知承诺制方式办理,申请人自愿作出书面信用承诺并按要求提交材料的,行政机关应当当场作出行政审批决定。  第三种类型—承诺即开工。明确新建工业项目实行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制度的,申请人取得“标准地”使用权后,书面承诺可以达到“标准地”控制性指标和审批条件的,行政机关可直接发放相关证书,项目即可开工建设,在竣工验收前办结所承诺的行政审批事项即可。  第四种类型—办照即经营。明确对符合信用承诺制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申请人在取得营业执照、书面承诺符合许可条件并提交相关材料后,即可取得相关许可并从事相应生产经营活动,实行“准入即准营”,有关部门要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申请人提供满足许可条件的指导服务。  第五种类型—承诺即换证。明确申请人依法取得的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等有效期届满的,诚信经营状况良好,不存在因违法经营而被立案调查或经营期间未受到行政处罚,且不需要现场核查的,申请人提交换证(照)申请和相关材料并书面承诺符合许可条件,即可延续或者换发证(照)。  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推行信用承诺制的实践路径。坚持用改革办法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让守信者享受更便利审批服务,对失信者实行“共享即惩戒”,推动形成标准公开、规则公平、阳光透明、预期明确、信用监管的治理模式,不断提升行政审批效率。  一是明确信用承诺制具体内涵。申请人依法向行政机关申请办理行政审批事项时,行政机关一次性告知其审批条件和需要提交的材料,申请人就其符合审批条件、按约定提交相关材料及违背承诺自愿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等内容签署信用承诺书,能够通过事中事后监管纠正不符合条件行为、有效防范风险、不会产生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实行信用承诺制审批。  二是界定信用承诺制事项范围。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意识形态安全、公共安全、金融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以及重要涉外等风险较大、纠错成本较高、损害难以挽回的行政审批事项不适用信用承诺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设定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的,严格按国家规定执行。  三是明确信用承诺制适用对象。对实行信用承诺制的事项,申请人可自主选择是否采用。申请人不选择或者无法承诺的,行政机关不得强制要求,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实施审批。申请人有较严重不良信用记录或曾作出虚假信用承诺的等情形,在信用修复前不适用信用承诺制。  四是规范信用承诺制工作流程。主要是梳理公布承诺事项清单、编制承诺细则及规范文本、明确告知内容和承诺内容等,依托全省政务服务网、信用中国(黑龙江)和各地各部门网站向社会公开。严格规范告知、承诺与公示,受理、审查与决定,加强事中事后核查,建立协同核查机制,推动信用信息协同共享,建立信用档案,实行“共享即惩戒”信用监管等举措,建立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流程。  五是强化信用承诺制的组织保障。明确要求把信用承诺制改革工作纳入营商环境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建立督察情况通报制度和改革容错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市地发挥首创精神、先行先试、探索创新依托新区和自贸试验区发挥制度创新优势,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为全省提供有益借鉴。注重及时收集企业和群众对信用承诺制工作及成效的评价意见,持续深化改革创新。
    04/21 政策解读
  • 解读|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之我见
      随着以“双随机、一公开”(以下简称双随机)监管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模式的全面推行,市场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发生重大变革,监管效能得到有效提升。近年来,北京市延庆区紧紧围绕“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规范监管行为、提升监管效能”总体目标,加快建设延庆区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着力完善双随机监管工作机制,建立由政府主导、市监牵头、部门联动、统筹推进的联席会议工作机制;推动区级各部门深入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建成“两库一单”,双随机抽查工作已趋于规范化、常态化。2019年国务院对北京市双随机监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延庆区作为迎检代表之一受到督查组的好评。作为该项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笔者发现该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提出自己的浅显见解,旨在抛砖引玉。  问题一:履职边界与尽职免责标准不够完善。目前双随机监管机制尚未建立统一科学的问责免责体系,基层监管人员对检查到什么程度才算履职尽责存在疑惑,对检查对象未被抽到或抽查时未查出问题是否免责最为关心。虽然《国务院关于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意见》(国发〔2019〕5号)和《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通知》(国市监信〔2019〕38号)提出了“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的要求,也对“追责”和“免责”进行了明确,但从近几年频发的市监干部被“背锅问责”的情况看,主要是因为上述文件只是《意见》和《通知》而不是法。尤其目前一些地方和领域在推行双随机抽查的同时仍部署“全覆盖”、“地毯式”巡查;一些部门规章仍设立日常巡查、频次监管,一旦发生重大恶性违法行为,基层监管人员仍会被追责问责。  建议措施:目前急需从国家层面进行立法,构建与双随机监管机制相匹配的责任机制,建立精准监管事项和履职免责清单,为双随机监管机制提供法律保障,并建议由最高检、最高法和纪检监察等部门予以确认,防止出现“监管双随机,追责全覆盖”的畸形体制;要对“抽查名单之外的无投诉举报经营主体发生重大违法行为时,监管人员是否免责”等具体情形进行明确,消除基层监管的无限责任顾虑,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放心履职。  问题二:双随机监管与其他监管方式不够融合。目前一些部门未能将双随机监管与其他监管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和融合,在监管方式的选择上存在“一刀切”和“两极端”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将双随机监管夸大化绝对化,认为双随机监管能包打一切,用双随机监管取代一切监管行为;排斥双随机监管的基础性地位,仍然坚持推行传统的“全覆盖”、“地毯式”巡查模式,为了“双随机”而“双随机”。  建议措施:建立健全以“双随机”为基础、“重点监管”为补充的并行监管机制。强化信用监管,充分运用信用分类分级监管功能,根据信用等级确定监管重点和频次实施有针对性的差别化监管,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强化“互联网+监管”与事中事后监管工作高度融合,全面厘清部门监管职责边界,实行执法监管和部门协同监管事项清单化,强化依法行政,避免履职缺位、错位,强化规范执法,减轻因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给企业带来的负担;在此基础上,要加强投诉举报、转办交办、数据监测等反应出问题的针对性检查,既做到监管形式多样化,又做到重点突出、针对性强。重点监管是基于以上工作基础上形成的不断持续更新监管对象经营状态的一个动态过程,从而保证市场主体库的完善性,确保双随机抽查对象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问题三:各抽查部门间的协同配合不够顺畅。双随机监管机制是市场监管领域、乃至整个行政执法监管领域的一项系统性工程,它不是某个部门的双随机,当然也不是市场监管局的双随机,而目前作为牵头部门的市场监管局,从行政职能上对其他监管部门既无管理权也无考核权,所以在协同调度上存在很大困难;再加上各部门在认识程度、监管标准、职权范围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很多部门习惯在本部门的监管职责范围内“单打独斗”、“各自为战”,不愿意与其他部门进行联动配合;再加上有些政府部门的组织领导作用发挥不够好,在构建有效统筹和协同推进机制上举措不足,由此导致了各抽查监管部门间的协同配合不够顺畅。  建议措施: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完善统筹推进机制,制定出台相关规范指引;从省市级层面进一步明晰部门权责清单,将“双随机抽查系统”与“互联网+监管”系统高度融合,依据职责职权自动形成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由区(县)级政府统筹部署,抓好工作落实,并依据考核细则对全区(县)执法部门抽查情况进行考核,区(县)级监管部门通过落实上级对应部门的抽查任务,并在区(县)级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完成双随机抽查任务,通过建立市、区(县)两级横向、纵向立体考核机制,全面推动工作开展。  问题四:各监管系统间的有机整合不够科学。“互联网+”监管系统能归集各部门的职责清单,“双随机”抽查系统可实施主体抽查监管,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能公示监管部门的监管信息和主体自行申报的相关信息,但各监管系统间彼此孤立独立,缺乏统筹联动,未实现有机整合融合,无法发挥监管合力和信用联合惩戒的最大效益。  建议措施:全面统筹综合考虑,将各监管系统建立联系,实现数据间的互联互通。通过“互联网+”监管系统确定各部门监管职责,然后自动确定“双随机”抽查系统中各部门随机抽查事项;通过各部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自动推送生成随机抽查计划并实施有效的监管,将随机抽查结果进行自动归集,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充分发挥监管合力和信用联合惩戒的最大效益。  问题五:抽查人员业务能力与监管要求不够匹配。双随机监管机制涉及多个监管领域和执法职责,因此对执法人员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机构改革“三合一”或者“多合一”后,导致部分执法人员因缺乏专业能力难以适应全领域执法监管的要求;另外,机构整合后监管力量的严重不足和监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以及基层干部老龄化、知识储备不足等现实问题,与需要适应的专业化信息化抽查工作差距较大;再加上,基层执法人员因对抽查的高标准严要求存在畏难情绪,从而导致其参与抽查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和消极应付等问题,上述原因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抽查效能。  建议措施:针对岗位职责、专业分工,研究制定执法人员专业分类标准,并对执法人员进行科学分类,建立统一的执法人员库,在合理范围内随机抽取执法人员,保障抽查工作的效能和水平;加大基层保障力度,强化业务知识培训,提升执法能力水平,切实打通基层人员短缺、队伍老化、专业结构不够合理等症结,为全面落实双随机监管机制提供坚实的队伍保障。  问题六:企业信用风险的分类分级不够准确。要实现“对守法守信者无事不扰”的目标,前提是需要对企业全领域信用风险进行分类分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差异化监管,提高监管的精准性。虽然目前一些省市正在进行分类试点,并研发了系统,但这些系统数据主要源于企业自行申报的信用信息和市场监管领域的日常监管信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信用评价不够完整。“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约束是全领域的,因此失信数据的采集也应当是全领域的,而不仅仅局限于市场监管领域的数据;信用数据不够准确。如果采集的数据本身不够准确,那基于此数据基础上的分类结果也就不够可靠;信用分类不够合理。在分类分级过程中,有的分类方法不够科学合理,导致分级分类结果不够精准有效。  建议措施:坚持立法先行。从法律层面对企业信用信息的概念、采集范围和标准、公开方式、使用范围进行约定,对信用评价的主体、依据和标准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推动建章立制。通过建立健全企业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应用、管理和公示等各类工作制度,实现信用分类分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构建全岗位立体化的社会诚信体系,倒逼企业诚信经营;明确分类指标。从主体信息、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用监管、年报公示、合规信息、舆情关联、经营能力等多维度多元化,构建分类指标体系,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进行智能化分类分级,分级分类过程中要秉持“不评价、不惩戒、不公开”的原则,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确保分类分级的完整性和精准度。  问题七:抽查对象结果的公示方式不够规范。由于受信息化程度等因素影响,目前各地对抽查对象结果的公示不够规范统一;抽查对象结果公示在设计上未针对不同需求对象而采取多元化、智能化、有针对性的分类展示功能,影响了抽查结果的关注度、利用率和影响力,导致出现为了“公示”而“公示”的情况。  建议措施:建立抽查结果公示具体标准和规范,从国家或省级层面对抽查对象结果进行标准化设计,进一步明确公示的主体、路径、内容、格式等信息,确保公示内容的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兼容性和公平性;建立多元公示结果查询途径,方便不同的群体和角色对公示结果的需求。比如,属地政府关注的重点是总体任务执行情况,包括成员单位工作开展情况、抽查对象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处置情况;成员单位需要重点关注本部门工作开展的总体情况,本年度谁抽查了、抽查了谁、抽查了什么事项、抽查结果如何;被抽查对象需要重点了解本企业被哪些部门抽查,抽查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行信用修复;而社会公众关心的则是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企业是否存在信用问题。另外,监管部门还要根据抽查结果确定下次抽查实施的重点和频次,作为科学制定抽查计划的重要依据,做到精准监管、靶向监管,从而实现“守法不扰、失信必管”的目标。  问题八:双随机监管的联合惩戒机制不够健全。双随机抽查机制设计的联合惩戒、联合制约等功能,因当前信息归集渠道不畅、共享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尚未真正落地,信用联合惩戒效果不明显、惩戒威慑力不大,多元化、立体化的联合惩戒格局尚未形成;《抽查细则》规定“对于不配合检查情节严重的检查对象,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其采取相应处罚或惩戒措施”,而在实施过程中对于“相关法律法规”和“处罚惩戒措施”以及由哪个部门去实施均未明确,致使该规定成为一句空话,导致目前对于“不配合的检查对象”没有任何应对办法,从而影响了抽查的公平性。  建议措施:通过健全法律法规,明确不配合抽查检查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如何处罚、谁来处罚、处罚后的信用惩戒有哪些;完善信用联合惩戒机制,建立信用联合惩戒的实施、响应和反馈协同机制,完善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管理与应用,促进信用联合惩戒的适用范围,进一步强化信用联合惩戒力度,真正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目标,进一步深化“全国一张网”的信用惩戒效果。(作者:北京市延庆区市场监管局胡晓轩宋德兴,发布单位:中国工商出版社新媒体部(数字出版部))
    04/13 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