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公示信息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站内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代购演唱会门票”诈骗 警方提醒谨防三个“套路”
      有内部购票渠道、发送虚假网站链接、伪造高仿门票……辽宁省大连市近期发生多起“代购演唱会门票”诈骗案件,当地警方提醒,在购买演唱会门票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票务平台,避免通过不明来源网站或个人进行购买,仔细鉴别门票上的防伪标识、二维码等信息。  据大连警方介绍,部分诈骗分子在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发布“代购演唱会门票”虚假信息,与购票群众取得联系后,要求使用支付宝等方式支付票款,再以“备注信息有误”等理由,要求持续付款实施诈骗。  大学生小姜在正规渠道未买到某明星演唱会门票,于是在微博上搜索演唱会门票信息,发现一名用户发帖称有票,便与对方私信联系。对方让小姜提供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随后发来一个链接要求通过支付宝付款。小姜按要求操作后,对方称小姜忘记填写备注信息,并未收到款项,要求再次转账。小姜再次转账后,对方又以“备注信息格式出错”为由不予出票。小姜在申请退款时意识到被骗。  大连警方提醒谨防三个“代购演唱会门票”诈骗“套路”:一是在演唱会官方开始售票前,诈骗分子发布“有内部购票渠道”“可以买到非常紧俏的门票”等虚假信息,并以定金、辛苦费等各种理由要求支付价款;二是演出开始前,诈骗分子编造“已买到票但有事去不了”“跟对象分手不想去了”等原因,在一些二手交易网站“含泪转让”,收到钱就拉黑;三是诈骗分子事先潜伏在微信、QQ等社交软件群里,发布门票销售信息,通过发送虚假网站链接或伪造高仿门票实施诈骗。
    04/18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警惕免密支付安全隐患
      随着科技进步,网购平台纷纷设置“免密支付”功能,给消费者带来便捷体验的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近日有消费者反映,不知何时开通了免密支付功能,直到手机频繁收到账单,才发现平台账号已被盗。  一些平台和商家在推广免密支付时,往往采用小字提示、默认勾选等方式,导致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开通了免密支付。有的平台还通过立减1元等方式诱导消费者开通。当消费者意识到问题并试图关闭该功能时,却往往面临操作复杂、难以找到取消入口等问题。  织密消费者权益保护网,不能让消费者糊里糊涂“被免密”。平台、商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醒目方式明确告知消费者免密支付的开通条件、风险及取消方式,同时优化取消流程,确保消费者能够轻松关闭该功能。  规范才能让免密支付走得更远。市场监管、工信等部门以及消协、行业协会要加强对免密支付侵权问题的关注,健全监督治理机制,通过约谈指导、立案查处、责令整改、通报曝光等方式对相关平台、商家进行制约、惩戒,推动行业自律,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与市场秩序。  还要加强支付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提高消费者对免密支付功能的认识和理解,帮助消费者做好风险防范。消费者自身也应提高警惕,加强保护意识,定期检查账户交易记录。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警并通过银行或平台挂失账号,及时修改密码,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04/15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警惕“黄金托管”非法金融骗局
      买金条、打金饰、攒金豆豆,随着金价飙升,消费者对黄金投资、黄金饰品的热情也持续高涨,不过,火热行情下,暗藏不少风险隐患。近期,以“黄金托管”为名的非法金融活动有所抬头,损害消费者权益,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为此,山西省处置非法集资领导组办公室4月7日发出提醒,广大消费者要高度警惕此类陷阱,谨防财产损失。  反复购买、托管,收获了一打“证书”,却没有见到黄金的踪影。近日,一则黄金加盟店“跑路”的消息曝出,令人哗然。随着金价的拉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意识到,黄金是一种很好的积累财富的方式。不过,以“黄金托管”为名实施的非法金融活动,却极具风险。  据介绍,此类非法金融活动的手法主要表现为:消费者在黄金珠宝公司的门店购买黄金珠宝后,不提取购买的金条实物,而是与黄金珠宝公司的门店签订收购、委托等合同,由珠宝公司的门店代为保管,珠宝公司门店给签订托管合同的消费者减免相应手续费,并承诺托管时间满足一定的期限后,可收益相应的黄金数量,这个收益往往明显高于银行同期收益,到期后可续签或退还金条实物。  此类骗局造成的损失金额巨大,受骗人群众多。为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消费者在购买前应注意三点:首先,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出台的《关于黄金资产管理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黄金资产管理业务是指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接受投资者委托,将受托的投资者财产投资于实物黄金或黄金产品的金融服务。其次,对黄金资产管理产品投资的实物黄金应当进行登记托管,登记托管服务仅限金融机构和上海黄金交易所等经国务院、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的黄金交易场所提供。再次,黄金资产管理产品仅限金融机构发起设立,黄金销售门店等企业不能开展此类业务。根据《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消费者投资黄金珠宝等需要谨慎,切勿盲目追求高收益而忽视风险。  提醒消费者,应培养正确的投资理念,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信息甄别能力。如不慎被骗或遇到可疑情形,应及时保留聊天记录、转账记录、银行账号等关键信息,第一时间向当地有关部门举报或向公安机关报案,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04/10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警惕宠物“免费领养”套路
      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宠物“免费领养”套路越来越多,让不少爱宠人士深受其害:有消费者要免费领养一只宠物,却被强制绑定各种消费要求;有人签订了宠物用品购买协议,每月固定消费,结果发现宠物不停地生病、宠物用品质量低劣,自己面临一旦违约则需支付高昂违约金的限制等。  伴随着宠物经济快速发展,“免费领养”的宠物售卖模式在全国兴起,而也正如媒体所报道的现象,其背后的套路也越来越多,让不少爱宠人士深受其害。例如,在某第三方投诉平台以“免费领养宠物”为关键词搜索发现,投诉量达100多条,投诉内容包括商家虚假宣传、捆绑销售、引导消费者借贷下单却未告知每月扣款等。  具体来看,有的人士自己是奔着免费领养去的,结果却变成了贷款买宠物。有网友分享过自己签订《宠物领养协议》的惨痛经历:“被免费领养广告吸引,去领养了宠物,很冲动地签了合同:连续15个月,每月在规定的App花费248元购买宠物用品。但中途出了意外,宠物没了,店家让我重新换一只领养,但签了协议,只能继续履行。”  对于上述,需要多加警惕。以“免费领养”的方式进行宣传,实际让消费者支付项目类繁多的费用,或诱导消费者预付款,属于虚假广告行为。爱宠人士既要加强对此防范,谨防被套路,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领养机构或者宠物店进行领养,选择宠物时仔细询问核对信息;同时,一旦权益被侵害,要第一时间依法维权。  平台责任不能缺位。据受访专家表示,平台应当切实履行其作为互联网平台的建设者、管理者、运营者的角色责任。事实上,确如前,平台起到引流作用,但不能忽视自身的责任。平台对商家资质及宣传内容负有审核义务,甚至更有必要建立投诉、举报和争议在线解决机制,内部监督检查制度以及承担相应的安全保障义务,以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从市场监管角度来讲,既要给新业态“观察期”,又要严守安全底线。一方面,开展日常性抽查,对存在的物“免费领养”套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刹住宠物市场中的这股不良风气;另一方面,也应加强消费警示,提起消费者注意,并建立对平台的常态化监管机制,督促平台履行审核义务,维护消费者权益。  终归而言,宠物领养本身并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但绝不能以侵害消费者权益为代价。如宠物店以免费领养为由引诱领养人不断缴费,可能构成诈骗罪,受害领养人可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对于宠物店应该清楚此其中的利害关系,不能以身试法。当然,更为期许的是,宠物“免费领养”能够口惠实至,这也正需要行业本身强化自律。
    04/10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小心网络直播诈骗陷阱!
      上海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有关情况。据介绍,今年以来,上海警方深入开展“砺剑2024”系列专项行动,持续严厉打击、严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全市电诈案件既遂数和立案数在去年实现“五年连降”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双下降”,同比分别下降15.5%和20.8%。依托前端预警和资金防阻体系,上海警方已上门提醒劝阻7.3万余人次,拦阻涉诈转账2.9万余笔,直接避免经济损失5.1亿余元。  从接报案件情况看,电诈案件以冒充客服、虚假购物、刷单返利三种类型为主,占比近70%,假冒熟人、虚假贷款、冒充公检法等类型诈骗也时有发生。随着直播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诈骗手法,如恋爱交友、虚假网络购物、直播售课、投资认购、直播引流等诈骗。  对此,上海警方坚持问题导向,紧盯新动向、新手法、新变化,依托“砺剑2024”系列专项行动,全链条打击利用网络直播实施的诈骗犯罪活动,不断挤压此类犯罪生存空间,全力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源头治理、齐抓共管。上海警方会同相关平台,启动专项治理行动,强化事前风险防控,在加强部门监管、企业主体责任的同时,通过定时巡查、集中整治等方式,针对直播黑灰产等问题进行重点打击,不断营造良好的网络直播环境。  ——打早打小、深挖扩线。上海警方通过警情分析、线索汇聚、类案串并,全面分析发案趋势,同步开展信息梳理等工作,全面摸清直播开发平台与下级代理商之间关系网,厘清诈骗团伙各层级组织人员架构,深挖诈骗团伙及其关联人员,力争一网打尽。  ——集中收网、集群打击。上海警方通过现案着手、旧案梳理、多维扩线、集中收网等举措,结合团伙人员构成,对查明真实身份的嫌疑人逐人制定抓捕方案,确保打击精准。  当心以下几类网络直播诈骗陷阱:  恋爱交友类诈骗。诈骗分子以“网络主播”身份,打着恋爱、交友等幌子,使用事先准备好的话术,将受害人引流至直播间内观看直播,并通过“线下见面”等暗示诱使受害人陷入桃色陷阱,让受害人在直播间给其充值送礼,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虚假网络购物类诈骗。诈骗分子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发布“优质”的保健品、收藏品等信息,吸引受害人购买,进而通过发送虚假链接、邮寄以次充好商品、虚假发货等方式骗取钱款。直播间内“观众”大部分都是骗子的“马甲”,帮助营造商品紧俏的氛围。诈骗分子一旦发现观众对直播发表不利言论,就立即将观众禁言、踢出直播间。  直播售课类诈骗。诈骗分子往往利用受害人渴望快速赚取收益的心理,通过直播平台发布传授“账号运营”“直播带货”技巧的“卖课”信息,吸引受害人主动联系。起初,诈骗分子会收取小额“买课费”,让受害人正常观看回放课程,或发送一些临时链接以供学习。当受害人放松警惕、增加信任后,再诱使受害人支付大额“买课费”,然后将受害人拉黑删除。  投资认购类诈骗。诈骗分子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大量视频吸引目标人群,虚构商品、虚构商品价值,诱导客户购买。例如,近期常见的“玉石直播”类诈骗手法,不法分子直播开“翡翠原石”过程、水军辅以炒作,承诺“升值”后高价回收或帮助转卖,吸引受害人投资认购,从而骗取钱财。  直播引流类诈骗。引流团伙通过购买、控制大量短视频平台账号,发布提前制作好的相关视频和引流二维码,再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增加曝光率,吸引用户前往其他平台或添加客服联系方式,客服则通过话术层层设套,获取用户信任,进而实施刷单诈骗、裸聊诈骗等。  警方提示:群众在网络上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培养健康的上网习惯。对任何自称主播、主播助理或平台客服,并主动添加好友的人都要仔细核实,切勿轻信。网络购物时,不要脱离平台监管,不要在来路不明的网站、软件上投资理财,对于陌生人发送的二维码、不明链接切勿随意扫描、点击,谨防被骗。
    04/07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免费”“买一赠二”……年轻人、老年人注意新骗局
      近年来,免费医美和保健品返利成为一些骗子进行非法集资的忽悠手段。  年轻人要当心“免费”医美新型骗局  当一个年轻人为如何在人群中“闪闪发光”而犯愁的时候,她看到了免费体验热玛吉的广告:“价值28000元的热玛吉,现只需充值6万元,就能免费体验。充的钱将在一年内全部返还!”  年轻人动心了。可是一下充值6万元,年轻人手边没有这么多现钱。“好心的”美容机构为“顾客”思虑周全,表示可以提供配套的贷款服务。  于是年轻人开始体验“免费”医美项目。充值以后,年轻人发现原以为“一本万利”的项目成为噩梦的开始。她只体验到一次2000元的项目,在约定的返款日也只收到几百元,没多久发现美容院已经转让,工作人员也失联了。别说免费体验了,贷款来的6万元还得按时还本付息。  这就是打着医美旗号的非法集资。别轻易相信充值就能免费体验的事情,更没有还本付息高额返利的好事。想医美的朋友得对自己负责,除了找正规机构以外,更要理性消费,警惕“医美贷”,毕竟变得更美不仅仅只是外在的光鲜亮丽。  老年人要当心  打着“寄存代售保健品”旗号的非法集资  年轻人需要警惕上述的“免费医美”骗局。老年朋友们则要当心一种打着“寄存代售保健品”旗号的非法集资。  “大爷大妈,这是免费的鸡蛋”“叔叔阿姨,我们下午有免费的专家义诊”“干爹干妈,天冷了得多穿点”,这些都是骗子吸引老年朋友上钩的前奏曲。  别小看这些小恩小惠、嘘寒问暖,时间一长,骗子就可能取得老年朋友的信任。之后骗子就开始忽悠他们高价购买一些保健药品或保健仪器了。  “叔叔阿姨,您别看要几万块,疗效是真的好”“我们买一赠二,其中一份您拿走,另外两份就留在这里销售,只要卖出去,我们第一时间就按照您投入购买的这些钱,来给您返利,返利会每个月都递增的,最多能达到200%”。  您算算这得多少钱?这么惊人的利息!真的有这种好事,骗子为什么会便宜别人呀?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骗钱。  如果老年朋友买了这些产品,不仅钱赚不到,高价买来的保健品,也都是一些假冒伪劣产品,不耽误病情就不错了!而骗子已经将钱拿到手,开始跑路了。  这些骗子的招数,其实都是抓住了一些人的小贪念,让人以为赚到了,最后却失去的更多。别相信特效保健品等的宣传,更没有买保健品还能赚钱的生意。老年朋友要科学保健,身体不舒服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  投资要小心  不要想着天上会掉馅饼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李梁在接受中国经济网的采访时分析称,医疗领域的集资诈骗主要包括三类——投资美容、健康投资、境外医疗。非法集资诈骗的方式多种多样。实际上,正规的医院不存在会给返利的情况。投资诈骗往往宣称有高额回报。  按照《刑法》规定,从事非法集资可能涉及两个“罪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两者的本质区别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而集资诈骗的行为人主观上则具有非法占有所募集的资金的目的。上述两个案件都存在非法集资诈骗罪的行为。  李梁提示广大人民群众,如果感到有很大的利益回报,要咨询一下身边的家人、朋友,或者到派出所、司法机关去了解一下情况。李梁指出,诈骗罪的被骗人往往都是“自愿”的,没有被强迫的,所有的骗局都是抓住了被害人贪小便宜的心理。投资要小心,不要想着天上会掉馅饼。
    04/07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AI造谣引发担忧 “技术之恶”谁来管
      近日,网络上热传一则“十大致癌卫生巾黑名单”,其中包括护舒宝、苏菲、娇爽等知名卫生巾品牌,附文称这些产品被检出含有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具有潜在的致癌风险。这一消息引发广大女性消费者的关注和担忧:难道连这些大品牌都不靠谱了吗?  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上海网络辟谣官方微博称,这份榜单并非监管部门检测的结果,而是由AI技术生成的虚假信息。更令人遗憾的是,部分网络博主未经核实,出于吸引流量、博取眼球目的,对这份假榜单进行了解读和传播,进一步加剧了谣言的扩散。  这起事件揭示了AI技术在信息制造领域的潜在风险,也让我们看到了网络环境下谣言传播的不良后果。AI技术的发展无疑为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伴随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在信息传播领域,AI的介入使得信息的生成和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但同时也增加了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的不确定性。如何确保AI生成的信息真实可信,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变得尤为重要。我们不能仅仅依赖于技术的自我修正,更需要培养一种负责任的信息态度,包括对于任何信息的来源进行核实,对于未经证实的消息保持谨慎态度,以及对于谣言和虚假信息进行批判和抵制。  需要指出的是,网络表达的自由不应成为谣言传播的温床。网络空间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舆论场,其开放性和匿名性为公众表达提供了平台,与此同时,也使虚假信息的传播有了可乘之机。当一些博主为了流量和利益罔顾事实、不负责任地传播虚假消息时,网络空间的公信力便受到了严重损害,并且推波助澜地直接将“技术之善”导向了“技术之恶”。  从AI复活到AI造谣,技术的中性论早已被现实所打破,技术的善恶其实取决于使用它的人。当AI被用来复活逝去明星成为生意,当AI被用来制造和传播谣言使人恐慌,它便成为了侵犯个人权益、损害社会诚信和公共利益的“作案”工具。我们不禁要问: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我们是否忽略了技术伦理和网络表达的边界?我们是否加强了技术的伦理约束和监管?  是时候给狂飙的AI套上笼头了,以确保它在法治和伦理的轨道上安全运行。在AI日益渗透我们生活的今天,我们必须警惕技术对人的异化和操控,必须始终将保护人的权利和尊严放在首位。毕竟,只有可信、可靠、可控的人工智能,才能让每个人成为技术进步的受益者。
    03/29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警惕以“特供”标识欺骗消费者
      公安部近期公布了多起非法制售“特供”酒案例。一些不法分子将成本低廉的散装白酒勾兑、灌装,打着“特供”“专供”幌子,以高价卖出牟取暴利。  早在2013年,有关部门就印发通知,严禁中央和国家机关使用“特供”“专供”等标识。2022年,公安部等6部门发布《关于禁止销售“军”字号烟酒等商品的通告》。可以明确,目前网上网下销售的带有“特制”“内招”以及“军队特供”“军品专营”等标识、字样的商品均系非法产品,所谓“特供”是不法分子用来欺骗消费者的套路。  为什么这类非法产品屡禁不止?一方面,制售假酒犯罪成本低、获利空间大。从公安部公布的案例来看,价格几元一斤的低端白酒经过“特供”包装,竟能以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一瓶的价格卖出,其中的暴利让不法分子不惜铤而走险。另一方面,是“撑面子”“抖派”等畸形消费观作祟,一些消费者认为“特供”酒能体现身份,对此趋之若鹜,甚至知假买假。  这些所谓的“特供”酒,不仅欺骗消费者、侵害其合法权益,扰乱正常市场秩序,还贬损政府和军队的形象、公信力,引发社会矛盾,滋长不良风气。  近年来,公安机关对以“特供”“专供”名义非法制售假酒犯罪开展集中打击,破获了一批重大案件,“特供”酒泛滥势头得到遏制。但也要看到,这类犯罪链条长、环节多,团伙化特征明显,且常与虚假宣传、商标侵权、互联网售假、危害食品安全及非法印刷等行政违法行为交织关联,需要公安机关会同相关部门联动执法,深挖源头开展专项整治的同时,建立监管执法长效机制,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彻底斩断产供销犯罪链条。  在有关部门撕去市场中各类“特供”标识的同时,消费者也要从观念上破除对所谓“特供”的迷信,保持理性,提高辨别能力,切莫盲目跟风,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03/29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免费”的化妆品小样,满是“狠活儿”?
      商家搭配产品正装赠送的化妆品、护肤品试用装(俗称小样),潜藏怎样的风险?很多人可能一无所知。  近日,有消费者反映,在使用商家赠送的化妆品小样后,前几天效果明显,但又过几天,出现面部发红发痒且愈加严重。将小样送检,结果显示小样汞含量超标1万多倍。经调查鉴定,生产方因缺少精细化操作标准,每瓶小样汞含量都不同,有的竟超标4.3万倍!  不合格的小样,背后满是套路。一些商家利用消费者急切变美的心理,往小样中添加正装产品没有的化学成分,以规避监管,再将其“免费”赠送给消费者,以正装、小样配合使用效果更好为名,引诱使用,制造“有奇效”的假象,促使消费者复购。其实小样成本早已暗含在正品当中。功效不够,“狠活儿”来凑,随意“加料”的不合格小样,伤健康,也伤钱包。  “免费”不能免责。根据《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以免费试用、赠予、兑换等形式向消费者提供化妆品的,应当依法履行相关的化妆品经营者义务。利用“爱美之心”,以“免费”之名变相捆绑销售不合格产品,损害消费者健康和权益,必然受到惩罚。耍“小聪明”,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商家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必须守规矩、走正道。  小样虽小,但不能成为监管盲区。包装小巧,本应标注的商品标识易被忽视;以赠送等流通渠道为主,路径较为隐秘;一些进口产品缺少中文标识,难辨真伪……观察行业,监管还存在“蛮荒地带”。不能因为小样之“小”,商家就自我降低要求,监管就放松懈怠。功效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为行业立规矩,使监管有力度,让规则长牙齿,才能确保整个行业守住安全底线,提高产品品质水位线。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合格小样问题也启示我们,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能忽视细节。越是细小处,越能展现一个行业的发展水平、健康程度,也越能体现我们监管的精细化程度和实际效果。透过一个小样,解决一类问题,方能筑牢安全的堤坝,营造良好消费环境,更好造福广大消费者。
    03/26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警惕贷款陷阱,教你如何识别骗局
      近些年,网络金融诈骗持续高发,尤其是贷款骗局,不法分子打着“正规机构、无抵押、低利息、包提额”等虚假宣传旗号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从中收取高额手续费。如何识别这些陷阱呢?有相关机构为大家总结了三种常见的贷款骗局,以及四种防范措施。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贷款骗局主要有三种:  1、假冒正规金融机构  不法分子伪装成正规的金融机构,在网上发布贷款信息,制作虚假App,误导消费者。而这类山寨产品一般都有高额利息,并且会向消费者收取诸如保证金、审核费等。  提醒大家,不要从陌生人发来的链接或广告网页上的链接直接申请贷款,谨防落入不法分子设置的陷阱,申请贷款产品还是要在官方渠道上申请。  2、内部渠道,快速下款  信用贷款产品对个人征信有着极高的要求,这就导致一些征信不佳的消费群体被不法分子盯上。他们打着“内部有人,可以快速下款”的旗号,诱骗消费者缴纳高额代理费。消费者在急于解决当下困境的情况下,极容易上当受骗。  其实,任何金融机构不存在所谓的“内部贷款办理渠道”,每个人的申请方式都是统一的,贷款产品的审核,人工更是无法干预,完全由风控系统判定,只要你的综合评分达到要求,就能成功下款,且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  3、低息贷款  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无抵押、低利息、不查征信、免担保等都是骗子的手段,虽然每家贷款产品的利息有高有低,但明显低的离谱的一定要当心。  如何判断产品是否正规呢,业内人士表示,最好做到“四查看”:  一是查看产品背景:贷款产品背后的公司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该产品是否正规,消费者可以查询公司的工商登记信息,以及到该公司官网上查看;  二是查看公司资质:提醒大家,一定要了解放款公司是否具有相关资质。一般正规的金融机构都是具有放款资质的,那种来历不明的贷款产品一定要谨慎;  三是查看收费情况:正规贷款产品在开通前不存在任何费用,如果在贷款前就以“保证金”“解冻费”为由,要求提前转账的,消费者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四是查看合同:申请贷款过程中,一定要详细查看签订的贷款合同,了解息费标准、还款条件等等。  贷款是一种解决资金问题的有效方式,但在选择贷款机构和申请贷款时,一定要谨慎选择,避免遭遇贷款诈骗。如果遇到可疑情况,一定要及时报警,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03/25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