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公示信息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站内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警惕诈骗套路——航班“退改签”
      又到冰雪旅游出行季,航班退改签的骗局又蠢蠢欲动,收到航班取消或延误可领取补偿的短信,千万要核实清楚。诈骗分子往往先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乘客信息,然后冒充航空公司称“航班延误”“机械故障”等可领取补偿,通知受害人配合办理退费或改签,从而骗取钱财。  套路揭秘  1.获得信息,博取信任。骗子先是通过非法渠道获得乘客的航班信息,而后以其预订的航班延误、故障等理由,需办理改签、理赔。因准确报出了身份证号、姓名和航班信息,很多受害人就轻易相信。  2.下载软件,屏幕共享。骗子会要求受害人下载聊天软件App,开启屏幕共享或语音聊天,手把手指导受害人操作。  3.套取信息,诱导转账。诈骗分子以需要刷银行流水为由,让受害人将几个银行卡内的钱汇集在一张卡内向不明账户转账,或让受害人输入银行卡信息,逐个点开手机银行App,并通过屏幕共享获得受害人手机验证码,在受害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刷走银行存款。  警方提示  1.当接到航班取消或变动需要改签或者退票的电话或短信时,一定要通过航空公司客服电话、官方网站等多方渠道核实。  2.出行时务必要通过官方途径订购机票,正规平台办理退票不需要在退费前支付其他费用,退款一般返还至原支付渠道。  3.当对方要求下载视频会议软件,并进行屏幕共享时,一定要果断拒绝。  4.保护好个人的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涉及财产安全的重要信息,不要随意透露给任何人。
    12/25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警惕预付费旅游产品陷阱
      据《武汉晚报》报道,近期,有不少市民通过市民服务热线、城市留言板等渠道投诉反映:某些旅游公司以发展会员、办理VIP、交钱送高额旅游产品返利等名义,诱导有出游意愿的消费者签订需要一次性缴纳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产品合同。消费者签订合同交钱后,旅游公司以种种理由不履行合同,消费者要求退款不仅拿不回钱还要支付高额违约金。为此,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所属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发布“告市民游客书”,提醒消费者小心预付费式旅游产品陷阱。  近年来,旅游公司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发售预付费式旅游产品的情况较为常见。冬季是旅游淡季,旅游公司发售预付费式旅游产品,让旅游淡季变成“囤旅游”的旺季,有利于旅游公司在淡季储蓄“冬眠”的资本,来年春天旺季时,可以更好地“满血复活”。可以说,发售旅游预售品是品牌传播的契机,有利于扩大品牌认知。  对消费者来说,预售较平时更划算,对商家而言,预售旅游产品也有利于提高淡季销售业绩。预付费式旅游产品本是可以让各方皆大欢喜的事情,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  产品预售关键是要能做到互惠互利,一些商家显然诚意不够。比如,有的预售券很难退款或兑现,一些商家宣称的预售商品非常诱人却附加“周五周六和法定节假日均不能使用”等条款,而且会标注在不醒目容易被消费者忽视的地方;有的旅游公司后期还会出现负责人失联、公司人走楼空等现象,让消费者交的钱打了“水漂”,有的还有非法集资之嫌。  值得注意的是,预付费消费侵权纠纷近年来时有发生。要防范预付费消费风险,避免预付费式旅游产品打着预存越多、优惠越多的幌子将消费者当成韭菜“收割”。  对此,消费者要理性消费,增强防范意识,不被免费低价、赠送物品等诱惑忽悠,避免掉进陷阱。对于旅游预售产品,消费者要抱谨慎态度,尽量选购“临近”“小额”的预售产品;要仔细阅读相关条款,尽量选择可靠的商家,避免被坑。  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预付费式旅游产品的监管,规范旅游预售业务,督促旅游公司规范经营,加大对违法违规商家的打击力度,避免无良商家浑水摸鱼,别让预付费式旅游产品成为“空头支票”和消费陷阱。
    12/25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刷单任务莫轻信,小心“高额回报”垫资
      近日,常州市民周女士报警称:接到陌生电话,对方称自己是某招聘网站的工作人员,看到周女士的求职信息,称可以提供工作机会。周女士加了对方微信并点击对方给的链接下载App,起初对方称完成文字录入工作可获佣金,后推荐点赞关注小任务。  此时周女士发现做小任务赚钱更快,遂继续跟着客服做高额回报的垫资任务,刚开始两单拿到了返利,第三单开始,客服称其操作错误导致账号冻结,周女士按照客服要求转账解冻,结果对方索要的金额越来越大,意识到被骗报警求助,共计损失9万余元。  诈骗手段  诈骗分子会通过短信、电话联系受害人,以招聘兼职的名义要求受害人线上办公赚佣金,刚开始通过一些“文字录入”、“点赞点关注”之类的小任务骗取受害人的信任,随后以“高额回报”诱惑受害人做大额垫资任务,再以“操作失误、账户冻结”为由让受害人多次转账解冻,直至受害人意识到被骗。  警方提示  网络刷单是违法行为,凡是需要先行充值或垫付资金的刷单行为都是诈骗。不要轻信来路不明的微信、电话和短信,不管对方使用什么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面对突如其来的转账、汇款要求,务必要谨慎,一定要核实清楚,千万不要随意转账、汇款。
    12/20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别信!这是年终盛典类骗局——“年终遇见礼”“感恩有你”
      日前,家住北京丰台的张大爷说,他在没有网购的情况下,收到了一份来自山东济南的快递,里面只有一个信封和两张宣传单,上面写着“年终遇见礼”“感恩有你”等硕大字样及抽奖方式。  通过查看各电商平台后,各平台从未举办类似抽奖活动,公安机关也表示,这是新型的“年终盛典”类骗局,市民切莫上当。  张大爷提供的一张宣传页上印有一封盖着“电商平台活动专用章”的感谢信,里面措辞混乱,语病连连,其中一段写道,“电商平台迎接年终来临之际,在各购物平台随机抽取66888名在购物平台有着5年以上的购物记录的活跃用户参与3重豪礼(所获得的任意产品都无需任何费用包邮到家)的专场活动。”  在另一张宣传页上,印着“3重豪礼”的抽奖方式,即刮开覆盖膜后,扫描二维码领奖。张大爷刮开之后看到,“3重豪礼”分别为价值399元的燕之屋燕窝70gx5瓶、价值38.8元的鲁花花生油1Lx1瓶、微信现金红包20元。  宣传页强调,“3重豪礼”均免费,均由美团或饿了么同城免费配送,30分钟送达。张大爷平日里接受过反诈宣传教育,看到还要用微信或支付宝扫码领取,便放下了手机。  在宣传页上写着“年终遇见礼”的活动由京东、天猫、淘宝、美团等企业主办,但上述几家平台客服均表示没有举办类似活动,请不要轻信,并提醒,“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不要扫,也不要给陌生人转账汇款,避免产生损失。”  上海、河北和陕西等地均有收到“年终遇见礼”快递的群众,都是黑色的小包裹,两张宣传页一模一样,刮开覆盖膜后的“3重豪礼”也完全相同。有网友扫描二维码之后立即跳转网页,并让其输入个人信息和地址,好在这名网友意识到不安全,没有再继续操作。  和“年终遇见礼”类似,近期“淘宝网年度盛典”“京东年度盛典”的快递也在全国各地陆续出现。除了相似的“感谢信”和“刮刮卡”,有的包裹还附上筷子、纸巾等小礼品。对此,淘宝在12月5日郑重声明,从未搞过任何“年度盛典”相关的活动,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如果你或者你的亲朋好友(尤其是老人),收到了打着‘淘宝网’名义的不明包裹,那一定是诈骗!”  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自己也曾收到过类似的快速。  警方提示:  房山警方提示,上述骗局与之前的“刮刮乐”诈骗类似,只是换了一个“新马甲”,最终目的是将受害者拉入诈骗群后,让受害者下载软件或是关注店铺,诱导其参与“非法刷单”“购物返利”等活动。  市民当收到陌生快递时,不要轻信。如果发现不是自己购买的物品,可以及时联系快递公司相关部门处理。如果因为好奇心扫描了二维码,也不要添加所谓的客服、下载陌生App,更不能随意将收到的验证码发给陌生人。  如果收到涉嫌诈骗的陌生快递,可以将相关线索提供给公安部门,也可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提供反诈线索模块进行举报。一旦发现自己遭遇诈骗,请保留好证据,报警求助。
    12/11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当心:“加油卡”暗藏骗局!
      一张“加油卡”,暗藏风险?  11月29日,厦门警方发布公告称,纵通科技(全称“纵通(厦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该局已对总经理张某美等9名犯罪嫌疑人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对于涉案资产资金进行追缴、冻结,其他涉案人员等,警方正在追查中。  警方称,投资人可凭本人身份证明、相关合同协议、交易明细凭证等书面材料就地向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或派出所报案,也可将报案材料扫描上传至警方邮箱,或邮寄至思明公安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  “加油卡”暗藏骗局  厦门警方警情通报显示,为依法打击惩治犯罪,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厦门市公安局思明分局已于2023年11月13日对纵通(厦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立案侦查。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之中,进展情况将依法适时公布。  11月中旬,该案受害者开始在网络中发声。据受害者反映,纵通(厦门)科技有限公司经营“i慧生活”线上商城,相关不法人员以“加油卡充值套餐可获返利”为噱头,吸引投资者到线上商城进行充值和购买旗下“车油宝”产品。  有受害者称,该公司表示,假设购买57000的“车油宝”加油卡,公司将分六个月进行返现,每个月返现金额1万元,以此方法计算,客户在半年后能拿回本金,还能获利3000元。然而,许多投资者购买“车油宝”后,“返利”并没有如约发放,在线上商城购买的产品后期也未发货,才惊觉被骗。  目前,警方未公布涉案金额,网络中受害者反映的受骗金额在几千至几万元不等,甚至有受害者声称受骗超百万元,除虚假宣传外,该公司还诱导客户以信用卡及抵押贷款的方式购买产品。  纵通科技官网介绍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旗下品牌有i慧生活、慧生活、爱慧生活、车管家、爱禧窝等,公司定位于汽车后市场垂直领域。据悉,在案发前,该公司在福建、广东、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等百余个城市均有业务开展。  天眼查信息显示,纵通科技法定代表人为廖富华,监事为张月美,二人为该公司主要股东,分别持股65.7%、24.3%,厦门中聚纵通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10%。  该公司注册地址为厦门市软件园二期望海路57号202室,网传图片显示,该地址目前已人去楼空,大门紧闭。  年内多家公司“爆雷”  除纵通科技外,下半年以来已有多地警方通报涉嫌非法集资、非法吸存案件:  11月21日,深圳市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专班办公室在深圳金融办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风险提示称,香港上市公司中国鼎益丰(现已更名为“中国投资基金公司”)存在非法集资风险。  公告显示,近期该办接到群众反映,“鼎益丰”关联主体,通过茶会、晚会、读书会、上市发布会等线上线下活动,宣扬“肽”“光波磁电疗法”等产业概念,以“禅意投资法”等吸引投资人认购“鼎益丰”关联主体的“原始股权”或“期权”,存在非法集资风险。目前,相关投资活动已出现“返利延期”“合同到期未退款”“难以兑付”等情况。  10月11日,辽宁大连瓦房店市公安局发布警情公告,公布大连山海慧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山海慧集团)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的最新侦办进展。  通报称,警方已对涉案资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经查,山海慧集团实际控制人周某峰等人从事非法集资活动,非法占有、挥霍、滥用集资款,扰乱金融秩序,数额巨大,性质恶劣。近日,检察机关以涉嫌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依法对周某峰等人作出批准逮捕决定。  陕西省宝鸡市政府也发布了山海慧集团的相关通报,据悉,该公司在全国多地设立分支机构及门店,以提供免费或低价旅游为名,通过线下销售年化收益率8%-14%的“康养类理财产品”,依托线上商城销售旅游及养老年卡,承诺到期返本付息,向重点群体特别是中老年群众非法吸收资金。  深圳市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专班办公室提示,请广大群众增强风险意识,谨慎选择投资理财渠道,不参加不具备金融从业资质的主体举办的各类金融产品宣传集会,对高收益、原始股权、期权等投资项目保持警惕,切莫掉入非法集资陷阱。根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的规定,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
    12/04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稳赚不赔?警惕非法彩票骗局
      近期,今年全国不少地方出现了一些非法彩票骗局,尤其是网络非法彩票诈骗,此类非法彩票诈骗案的侦破难度颇大。因此需要提醒广大购彩者,根据相关规定,目前,国内坚决禁止擅自利用互联网销售彩票的行为。如要购买彩票,请到国家正规彩票实体店购买,以免掉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网络彩票均属非法  “近期,一个朋友在某网络彩票平台被诈骗10万元,短短两天内被骗子多次忽悠竟毫不知情。网络彩票诈骗的套路到底是怎样的?”这是某知识分享平台上一个浏览量超过60万的话题,共获得86个回答。不过,很多回答都没有明确这一点:在我国,彩票发行由财政部审批,由民政部、国家体育总局下设的彩票管理中心组织发行,一般都是以实体门店方式进行销售。  目前,我国禁止互联网销售彩票,所有宣称能投注的网络彩票平台均为非法彩票。请大家务必牢记这一点,但凡看到这样的网络平台,马上点击退出,并打电话报警。  过往案例有这些套路  “我只是想在网上兼职挣点零花钱,结果却被吸引入坑玩网络彩票,浪费了时间,也没有挣到钱。”  “我是被熟人拉进群里的,我看他们天天中奖就心动了,结果群里的人其实都是骗子找来演戏的。”  “朋友请我帮忙玩几天,我发现来钱快,而且基本不亏,后来就自己也开户去玩,就这样掉入陷阱。”  深究案例就能发现,那些拉他们进群、请他们帮忙的熟人朋友,都是骗子早早埋下的“钉子”,他们获取信任后再针对受害者的心理弱点设下各种陷阱,以利诱之,这正是网络非法彩票诈骗套路的根本。  购彩切勿轻信和贪心  之所以总有人掉入网络非法彩票的陷阱,皆因他们相信网络非法彩票宣传的高回报,相信自己可以从中获利。面对网络非法彩票陷阱,我们必须牢记六个字:不轻信、不贪心。千万别相信什么“高回报”“稳赚不赔”,包括宣称“破解某网络彩票网站漏洞,大家一起去薅羊毛”等,这些往往都是骗局。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  有的人心存侥幸,觉得这些诈骗陷阱往往会先给出一点“甜头”,“我能不能先拿了甜头再走”?答案是: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一些非法网络彩票平台在用户充值或中奖后,要么没有充值中奖记录,要么想退款或提现奖金极其困难复杂,常常出现页面错误或多次提现无法成功。甚至还会在提现过程中设陷阱,要求缴纳保证金、解冻费等才能提现,一旦受害者发现上当,骗子就直接关闭网站逃之夭夭。  所以,千万别碰非法网络彩票。如果想买彩票,请认准正规彩票实体店。正规的中国体育彩票实体店标有中国体育彩票标识,店内还有体彩中心颁发的《中国体育彩票代销证》,并加盖体彩中心公章。
    12/04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金额达6000余万元!警方破获特大涉汽车贷款诈骗案
     近年来,汽车骗贷案件呈多发态势,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多地发生,有的案值过亿元。一些跨省作案的诈骗犯罪团伙大量招募职业“背债人”骗贷买车,异地上牌,再转手洗白销赃,造成汽车金融公司不良贷款增加,影响汽车市场健康发展。  近期,山东德州乐陵警方侦破一起特大涉汽车贷款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7人,涉及全国24个省份,贷款诈骗金额达6000余万元,现已全部移送审查起诉。  买豪车转手倒卖骗车贷逾期不还  一些人在其他省份购车后,来到山东德州乐陵车辆管理部门办理上牌业务,且几天内即将车辆过户。这一可疑动向引起了乐陵警方的关注。  “我们分析了乐陵车管所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的车辆挂牌情况,有97辆车系外地人在乐陵挂牌。”乐陵市公安局经侦大队负责人说,购车的周某某没有正式工作,其银行账户却有大量资金流水,并购买了奔驰、奥迪、红旗等汽车。  办案民警从卖车的汽车金融机构走访了解到,这些人全部用分期付款购买车辆,所购车辆90%出现了还款逾期。  2022年6月,周某某在为价值70多万元的奥迪A8L上牌时被警方抓获。据了解,周某某是这一诈骗链条中的“背债人”,在圈内也被称为“白户”。周某某供述:“我没有固定收入。中介对我进行‘包装’,然后以我的名义购车骗取金融贷款,将车卖掉后按比例分红。”  乐陵市公安局经侦大队负责人介绍,犯罪团伙大量招募“背债人”,为他们注册公司、虚假购买房产进行征信包装,随后以他们的名义在4S店“低首付”“零首付”购车。之后,通过伪造购车发票和证件手续,异地挂牌将车辆“洗白”,并以优惠价格向二手车商转手销售,剩余贷款不再偿还,造成汽车金融公司损失。  乐陵警方依托侦办的“6·02”汽车贷款诈骗案,分析研判出涉及全国24个省份的“背债人”207人,涉及车辆227辆,贷款诈骗金额达6000余万元。  这一新型犯罪呈现职业化犯罪特征,涉及范围广、涉案价值大。  2023年2月,山东枣庄警方破获一起汽车贷款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6人,20多家金融机构被骗贷。  2022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法院判处一“首付购车”诈骗团伙4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五年十个月至一年六个月不等的刑罚。此外,北京、上海、广东韶关、甘肃兰州、安徽合肥等地也侦破了类似案件。  揭黑色产业链运作套路  据了解,骗贷倒卖新车犯罪已形成完整的黑色产业链。犯罪链条上有组织者、贷款中介、“背债人”、假证窝点和销赃汽贸公司等角色,他们分工明确、行为隐蔽。  把“背债人”包装成优质购车人。乐陵市公安局经侦大队负责人介绍,由于部分中老年、残疾人等群体对个人征信不重视或贪图小利,诈骗团伙专人负责从全国各地招募此类人员许诺好处,并以虚增资产、伪造资金流水等方式进行“包装”,培训专业话术,伪造出“资质良好”的假象,顺利骗取贷款。  办案民警介绍,按照正常流程,贷款购车后,放款机构工作人员和购车人一起前往车管所上牌,并用机动车登记证书做抵押。犯罪团伙购车后,利用伪造的购车发票等材料,独自去外地车管所蒙骗工作人员要求上牌;在放款机构催促他们办理抵押时,他们会以各种理由搪塞、拖延。  骗贷购车运转迅速,几天即过户。在车管部门顺利挂牌后,这种被“洗白”的车辆过户至销赃汽贸公司,或由汽贸公司低价销售给不知情的购买人,实现非法获利。  办案民警说:“只要有人想买二手车,诈骗团伙就像拧魔方一样,和贷款中介、‘背债人’、制假窝点、销赃汽贸公司立即联系沟通,匹配出购车、卖车的链条,最快3天就能交易过户。”  购车后不久就断供,车贷、车辆追回难。业内人士介绍,为延缓骗局被识破,背债人购车后不久就断供,一般以个人或公司经营困难无法偿还为由,拒不偿还剩余贷款,造成民事纠纷假象,逃避公安机关打击。德州警方说,挂牌“洗白”的车辆很快又被转手,涉案车辆很难追回。  据犯罪嫌疑人供述,该类犯罪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存在。某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法务部门工作人员说:“诈骗团伙流窜性很强,在一个地方遭到打击后就换个地方骗。目前我们每个月还会有新发案件,数量居高不下。”  完善交易流程堵上漏洞  目前,乐陵警方已搭建汽车贷款诈骗嫌疑车辆挖掘模型,挖掘出500余条涉及汽车贷款诈骗的可疑线索。乐陵市公安局主侦人员建议,金融、公安、车企等部门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如果出现“快进快出”或短期多次购车且过户频繁等异常情况,能够及时预警。  警方提醒:为了达到诈骗获利的目的,非法中介分为多个步骤,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最终让“背债人”陷入深渊。大家需要警惕起来,千万不要在稀里糊涂的情况下变成了诈骗团伙的“背债人”。  面对诈骗分子的“神通广大”,消费者还是要多加小心,千万不要贪图方便,不了解其中“套路”,千万不要去触碰。要记住,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11/23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误入“找关系”陷阱 被诈骗后为追钱款入“新局”
      被诈骗后,有受害人为了追回钱款病急乱投医,急于“找关系”、寻“捷径”,以为是“高人”在帮忙追钱款,殊不知是被带入“新骗局”。  近日,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就审结了一起以“谎称可以帮助‘托关系’‘走后门’但需要支付费用”的方式实施诈骗的刑事案件。  被害人王某被一理财公司诈骗人民币100万元,该公司被立案侦查后,被害人王某的大额被骗款迟迟未被退回,王某病急乱投医,便动起了“花钱追款”的歪脑筋。  2021年11月,王某先是在自己的朋友圈子中寻找所谓人脉广的好友,再借好友面子组局,历经艰辛方得以结识自称有能力找有关部门追回钱款的“能人”——贾某、甄某。搭上关系线后,王某前后两次约饭局与二人详谈如何追回被骗款及所需具体费用。殊不知自己正在走入新骗子的圈套,万元款项又将落入他人腰包。  饭局中,贾某、甄某自称关系硬,认识不少领导,自己的亲戚也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有路子能追回款项,但需要王某事前支付费用人民币6万元,如若追款失败则退款人民币4万元。在二人一唱一和的忽悠下,王某逐渐放下戒心相信了二人的实力,遂按对方要求取现金人民币6万元交予贾某。  然而靠“托关系”“走后门”自然无法追回被骗款,贾某、甄某未能按承诺办事,也不向被害人王某退还费用。最终,被害人王某于2021年11月7日向派出所报案。经公安机关侦查得知,除王某外,被告人贾某还以谎称有关系找工作、办北京户口等类似方式,骗取被害人李某某、张某某钱款,三被害人共计损失人民币86万元。  通州法院于2023年10月12日,公开开庭审理贾某、甄某诈骗案,经审理认为,被告人贾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伙同他人骗取公民财物,数额特别巨大;被告人甄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伙同他人骗取公民财物,数额特别较大,二被告人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  经过法庭审理,二被告人在最后陈述时均表示深刻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向被害人道歉。  通州法院根据二被告人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及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等,判处被告人贾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一万元;判处被告人甄某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  宣判后,二被告人均表示服从判决,不上诉。  法官提示:本案系被告人以谎称“有关系”可以追欠款、找工作、办理户等类似方式,骗取多被害人钱款的诈骗案。近年来,各种因“托关系”“走后门”产生的诈骗案件屡见不鲜,不法分子往往以编造身份背景、人脉关系等方式,虚构办事能力,夸大自身能力,以能够帮助办理各种事项为由,反复以类似手段骗取多人钱财。不仅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更损害了国家公职人员的声誉,影响国家机关的形象和权威。  此类案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系不法分子利用部分群众面对事关自身重大利益事项时病急乱投医的冲动心理,遂能以提供“捷径”为诱惑,轻易得手。在此提醒广大人民群众,千万不要相信所谓的“特殊渠道”“有关系”等说法,对通过“找路子”帮忙办事要提高警惕。事实上,骗子的身份一经核实很容易露馅,“能人”编造的天花乱坠的谎言也经不起推敲,如能按照正规渠道反映诉求,遵循合法途径解决问题,则可不给骗子可乘之机。
    11/21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当心!假扮“大师”进行诈骗
      王先生在上海经营着两家店铺,虽然生活中难免会有各种不顺心,但总体还算平稳。直到一位“大师”出现,说要帮他“转运”……最近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松江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令人匪夷所思的刑事案件。  2021年的某一天,王先生在和好友朱某的微信聊天中,朱某说到自己“最近出了车祸诸事不顺,多亏请了佛牌保佑,才能化险为夷”,并进一步询问王先生是否也要“求个佛牌保平安”。  恰好王先生也觉得自己最近生意不顺,身体还出了点问题,便经朱某推荐加了某“大师”微信。初一照面,“大师”仅凭王先生的生辰八字,便推断出了王先生的很多信息,甚至隐私情况,王先生从此对“大师”深信不疑。  之后,王先生多次向“大师”购买佛牌,共计花费40余万元,却并没有等来好运。是不够虔诚吗?再次求助后,“大师”说要有转运仪式:比如要在一小时内啃完三斤辣鸭脖、磕完五包香瓜子或者一晚上吃完五包热辣火鸡面等,如果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运气就会被“反噬”。  急于转运的王先生按照“大师”传授的方法一一尝试,尽最大努力却都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做到,只能再次求“大师”化解。“大师”遂以为王先生在泰国办“去晦气”仪式、点天灯、诵经祈福等为由,要求王先生支付点灯费等。王先生二话不说便转钱。“大师”还告诉王先生,朱某的磁场可以帮王先生去晦气,要多和朱某在一起,朱某听闻也非常乐意帮忙,二人几乎同吃同住,后经“大师”“提点”,还向朱某支付了一定“磁场利用”费,同时按大师要求把转账记录及聊天记录都删除。  就这样直到2022年底,王先生已经卖房卖店,还借了不少钱,运气没转,有车有房、家庭圆满的他早已“骗无可骗”。在身边好友的纷纷劝说下,王先生终于如梦初醒选择报警。  原来,所谓的“大师”就是好友朱某假冒的。佛牌其实就是其从网上低价购入高价卖给王先生,还故意设置了诸如规定时间内啃完鸭脖等“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诱导王先生继续“去晦气”骗财;至于删除聊天记录、转账记录,那都是为消除证据。“我不知怎么了,居然被这样的骗子搞到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王先生此时对着警察追悔莫及。  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2021年12月至2022年9月,被告人朱某向被害人王先生谎称泰国“大师”可以帮助其转运,后假冒“大师”与王先生微信联系,并通过前述诸多封建迷信手段,骗取王先生共计200余万元。  被告人朱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被告人朱某到案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依法从轻处罚。被告人朱某自愿认罪认罚,可从宽处罚。最终,人民法院对被告人朱某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  利用封建迷信实施的诈骗犯罪,一般有哪些行为特征?  1.诈骗对象多为中老年人群体或弱势群体。诈骗犯利用封建迷信实施诈骗主要针对目标一般是中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或遭遇身心挫折的人群,利用该群体更为脆弱或思想保守、本身对封建思想较为相信等特征,引被害人上钩。  2.作案手法常常“反智”、反常识。消灾转运、看风水、转运符、看运势、算姻缘等都是骗子经常操作手法,有些往往“反智”特征明显,以挑战常识的言行震慑被害人。在一起案件中,被告人让深受情伤的被害人“泡澡”,通过在泡澡水中设置“机关”,让洗澡水变黑,以证明其身上“有不干净的东西”等;然后又通过各类有预谋、提前调查行为塑造被告人的“出世”“先知”人设,一步步让被害人陷入错误认知,取得被害人深信后骗取钱款。  3.被害人被骗程度深,报警往往不及时。封建迷信类诈骗犯罪的被害人往往陷入错误认知后,对对方形成较高的信任,常常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识破骗局。甚至有一些被害人害怕因迷信被诈骗的事情传扬出去而被人笑话,从而拒绝报警、拒绝取证,纵容了犯罪行为的发生和扩大。  如何预防遭受封建迷信类的诈骗?  首先,以科学、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困局,才不会被所谓的“大师”“高人”乘虚而入,骗取钱财。其次,即使要寻求心灵慰藉,也要在正规场所、通过正规组织参与。最后,切忌“头脑发热”,转账前应充分考虑;如发现已经被骗,建议立刻报警并注意保留证据。
    11/16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假靳东”诈骗事件为何屡发生?
      11月8日,演员靳东微博发文称,收到数十位朋友发来的关于“假靳东事件”的报道信息。“假靳东”屡屡行骗得手,也引发了很多人的反思。心理专家表示,这与中老年人的认知水平跟不上时代发展有关,需要多关注其精神需求。  靳东回应“假靳东事件”  靳东在文中提及,“不禁想问,这些年网络平台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生活、工作上的便利、信息沟通、交流上的方便、经济上的收入、资源共享,思维上的改变等等,好处多多,但带来的负面的问题呢?炮制流量、吸引眼球、真假难辨的碎片化信息,错综复杂满天飞的谣言,毫无实质内容的视频输出艳俗内容,垄断行业等等,无人问津。”  靳东表示,网络平台带来许多负面问题,任何进步都不应以牺牲一个国家的优良品质、传统、根基为代价。这不仅是一个个人问题,也是我们共同生活的社会问题,是起码要守住我们的底线的问题,是一个事关我们每一个人的问题。  此前,靳东以风度翩翩的形象走红。2022年热播的现实主义法治题材电视剧《底线》中,靳东曾饰演一个既严肃又风趣的基层法官:他在一桩桩案件中维护公平正义又不失温暖;和一群基层法院人以专业素养和高情商同老百姓沟通,接地气、办实事;同事之间志同道合又免不了“斗嘴”“拆台”。如此兼具正义和烟火气的法官,又一时间颇圈粉。  影视形象深入人心的同时,却令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10月27日,上海市静安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王某等人提起公诉,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以王某为首的犯罪团伙自2022年5月至今年6月间,共诈骗张阿姨等多名被害人30余万元。  据了解,张阿姨是演员靳东的忠实粉丝,闲暇之余喜欢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有关靳东的照片或视频。2021年10月,张阿姨被拉入了一个名为“靳东明星”的粉丝群。从2022年2月开始,张阿姨就在群里不断给一个名字为“靳东”的用户充值打赏,不久后,“靳东”以谈恋爱的名义加上张阿姨的微信。聊天记录显示,对方发了很多含有“我会娶你”“我想你了”等字眼的信息,而张阿姨也在对方的一声声甜言蜜语中逐渐沦陷,直到案发,张阿姨都不相信对方是骗子。  中老年女性为何屡中招?  “假靳东”骗局曝光后,靳东工作室第一时间发布声明,称靳东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未开设账号,涉事账号是假冒,已涉嫌侵犯靳东肖像权、姓名权,工作室将通过法律途径追责。随后,抖音公告展示已将部分涉及“假靳东”的账号封禁。靳东理智剖析道:“首先让我看到的是社交网络管理的混乱,也让我们必须要思考中老年人的情感满足与社会规则之间的平衡。”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江苏·南京12355心理专家智库成员、南京交通技师学院思政高级讲师韩宁告诉记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记忆力衰退、求知欲也会降低,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认知水平也会跟不上时代发展,所以会出现被骗的事情。其实老年人不只被“假靳东”骗,可能其他人也会骗到老年人。  最需要关注的是,老年人的信任感缺失,或者是具有一定孤独感,他才会去相信他愿意相信的,弥补年轻的时候没能做到的事情。面对趁虚而入的“假靳东”们,就会产生崇拜心理。此外,老年人对于网络信息还有一种害怕错过的心理,也导致其被骗。
    11/13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