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公示信息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站内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当心:警惕团建采购类新型诈骗手段
      年终岁尾,不少单位会组织团建,如果你是商家,接到一笔大订单,期间需要你帮忙垫付,采购一些物品,你会想到这是诈骗吗?日前,大庆市林甸县公安局紧急发布警情通报,提醒商户,警惕团建采购类新型诈骗手段!  近日,大庆市林甸县一商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打电话的人自称是学校老师,因学校开展团建,要在商家所经营的饭店订桌。  二人互加微信,谈妥订桌事宜后,对方要求帮忙订购指定品牌的“佛跳墙”。商家按照对方提供的号码,添加了厂家微信,对方称对公账户需要两个小时以后才能到账,要求商家先垫付30000元。商家信以为真,垫付后发现被骗,随即报警。  林甸县公安局紧急预警,商户要小心采购类陷阱。  现在冒充军警购物类诈骗,开始转变成冒充学校教职工或政府工作人员实施诈骗。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主动联系商家,提出购买物资需求,获取信任后,谎称还需采购一批商家短时间无法制作或采购的特定物资,以“不方便联系供货商”“可赚取差价”为由,诱导商家代其联系虚假“供货商”采购,以达到诈骗目的。  警方提示:正规单位都有明确的采购规章制度和流程,如果无法核实订货单位是否正规,要仔细甄别“先垫付订金”“付款后再收货”等要求,广大商家切勿贪图小便宜,切勿转账汇款至陌生账户,一旦被骗,请立刻报警。
    01/29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当心!被“老板”拉入群聊
      打工人最怕老板突然拉群,不仅会被安排工作,还有可能会被骗,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财务,突然被“老板”拉入群聊,并催着你汇款,你会听话照做吗?稳住!这极有可能是骗局。“老板”发令,财务急转4笔钱款被骗。  “我平常反诈意识挺强的,真没想到自己会被骗!头一次碰到冒充老板来诈骗的,而且时机掌握得恰到好处。”时至今日,王女士(化名)依旧想不通自己当时是如何被骗的。  今年25岁的王女士(化名)是杭州一家私企的财务。1月18日下午3点多,她正在工作时,公司老板突然走进办公室,并亲自告知其当天下午的工作安排。正是老板的这一趟“告知”,让向来谨慎的王女士放松了警惕。  王女士说:“我们老板亲自来到办公室,告诉我说当天下午要去和另一家公司老总谈业务,让我做好转账汇款的工作准备。我们公司日常转账、汇款的对接,是用一个特定的QQ账号操作,这个账号基本都是我在登录运营。特别巧合的是,我们老板刚走,还没过几分钟,我打开手机,看到该账号被拉进了一个QQ群聊中。”  因为日常里转账、汇款工作都是用公司特定的QQ账号进行沟通和交接,看到群聊中的成员后,王女士也并未再进一步核实。  “群聊中除了我自己之外,有一位是冒充我们老板账号的,头像是老板照片、昵称是老板的名字。还有一位则是在冒充和我们公司谈业务的老总。我没有进一步确认他们的身份,毕竟几分钟前才和我们老板当面沟通过,他也提起谈业务、转款等工作安排,我信以为真!”王女士说。  群聊中,两个骗子开始假戏真做,谈起了“业务合作”。王女士说:“刚开始他们两个就一直在说合作的事情,还给我安排活,让我查一查公司的账目……我全部一一照做了。后来冒充老板的骗子就发话,安排我汇款,并且一直在催我加急汇款。第一笔我转出去了27万元、第二笔转出9万8千元……”  据悉,王女士一共转账汇款4次,共计被骗91万余元。直到被公司的财务经理发现,并进一步和老板核对后,才知道已经被骗。  目前,此事已报警处理,警方正在调查侦办中。  警方提醒:  杭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提醒广大财务人员:  1.在向陌生账户汇款时,请务必当面、电话或视频向企业负责人确认汇款事项。特别是“企业负责人”通过QQ联系,要求尽快汇款时,请甄别其身份的真实性,严守财务管理制度。  2.近期,公安机关发现,冒充领导诈骗的骗子,还会借助木马病毒远程控制财务人员电脑,获取信息后实施诈骗,更有迷惑性。  3.请广大企业,加强网络防护和病毒查杀,防止被骗。  4.如遇诈骗,请拨打反诈专线96110及时止损。
    01/29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航班延误可领取补偿?警惕机票“退改签”骗局
      据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公安消息,近日,不少人订购机票后突然接到航空公司“客服”电话或信息,以“航班延误”“机票改签”等理由诱导进行“理赔”“退费”操作。  案例一  近日,顺庆居民王先生接到自称航空公司“客服”的电话,对方表示王先生的航班因故延误,将“退费”。随后,对方告知王先生,“退费”前需向指定账户转账“验证”购票信息,并“承诺”操作完成后返还包括理赔金额在内的全部资金。信以为真的王先生多次向对方转账12万余元。  案例二  近日,顺庆居民唐先生订购机票后接到一通自称“同程旅行”工作人员电话,对方声称因航班延误将对唐先生订购机票进行改签,并赔偿“改签费”。信以为真的唐先生按照对方指示下载“微会议”,登录对方指定的“会议室”,并在对方诱导下接受“屏幕共享”。随后,唐先生提供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进行“理赔”操作,却发现银行卡内资金被多次转走8万余元。  案例三  近日,顺庆居民王女士接到自称四川航空公司“客服”的电话,对方声称因“操作失误”把王女士机票“改签”,将对其进行“赔偿”。随后,在对方诱导下,王女士提供银行卡号、交易验证码等信息“验证”购票信息,先后被骗11万余元。  受害人遭遇的系机票“退改签”骗局。  套路揭秘  获取信息,骗取信任。诈骗分子首先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包括受害人姓名、身份证号、登机时间、航班班次等在内的乘机信息。在受害人登机前的一天或更长时间,冒充航空公司、订票网站、旅行社等工作人员,通过打电话或发信息的方式联系受害人,并通过精准提供受害人乘机信息的方式骗取信任。  提出理赔,设下陷阱。初步骗取信任后,诈骗分子会以“航班延误”“机票改签”等理由主动提出“退费”或“理赔”。随后,诈骗分子会以“验证”账户信息、购票记录等幌子诱导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号或接受“屏幕共享”,进而将受害人一步步带入预设的陷阱。  诱导转账,实施诈骗。接下来,诈骗分子会以“转账验证账户安全”“刷流水确保理赔通道畅通”等幌子套取交易验证码、诱导转账,或者通过“屏幕共享”获取交易信息,最终转走资金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  出行请务必通过正规平台、网站订购机票,切莫点击陌生的购票链接、轻信低价购票信息。  当接到“航班延误”“机票改签”等电话或者信息时,务必通过航空公司、购票网站的官方电话、网站等渠道进行核实。  切莫轻易接受任何人“屏幕共享”的操作,妥善保管个人身份证、银行卡、交易验证码等信息,不要随意提供给他人。
    01/16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警方侦破直播间系列诈骗案 查获涉案直播账号1.3万多个
      “我刷到前十名了!”如同中大奖一样,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市民何某开心不已。在他花了3000多元给直播间主播刷礼物后,憧憬着将获得一部价值8000多元的手机。于是,他逢人便说:“人家客服给我打了电话,核对了收货地址,说3天之内会给我快递单号。”  一名老年粉丝在直播群刷礼物受骗的背后,警方经过抽丝剥茧的侦查,竟然挖出了多个相互关联的在多个平台直播间行骗的团伙。截至2024年1月8日,警方已抓获犯罪嫌疑人142人,查获涉案直播账号1.3万多个。  直播间主播收礼物后失联  事情还要从头说起。  当时已经退休的何某,闲来无事总爱拿着手机看直播。2022年8月,他无意中进入一个直播间,主播宣称,粉丝只要在直播间停留一段时间,就会获得主播送出的礼物;粉丝如果再给主播刷一些礼物,还有机会获得一部某牌手机或者平板电脑。  在直播间里,最小的礼物是“飞机”,价值298元;最贵的礼物叫作“嘉年华”,价值3000元。何某盘算了一下,刷了几个“飞机”。  主播接着又告诉粉丝:“只要刷的礼物总价高,进入刷榜名单,肯定可以获得礼品。如果粉丝刷礼物总价值排名前十,能获得一部价值8000多元的最新款某品牌手机。”何某一直想换一部新手机,于是又花费1000多元购买虚拟礼物送给主播。随后,他被主播拉到另外一个直播间里,这个直播间不对一般粉丝开放,只有刷到一定数额礼物的粉丝才能被邀请进入。  何某不断地在这个直播间里给主播刷礼物,不知不觉间刷了3000多元,终于进入刷榜名单前十名。在给主播刷礼物的同时,他还看到不少粉丝留言称,自己拿到了价值不菲的礼品。他还接到了直播间客服打来的电话核对快递地址。这都让何某更加确信无疑,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然而,3天后,并没有人和何某联系,他拨打直播间客服电话,发现自己竟然联系不上对方了。  对何某来说,3000多元是他大半个月的养老金,感觉上当受骗的他向直播平台进行投诉并报警。由于他刷礼物时正在火车上,同时也向铁路警方报了案。  团伙成员分工合作骗粉丝  接到报案后,西安市公安局、西安铁路公安局立即对案情展开分析研判。民警调取涉案账号相关数据后发现,此案背后可能远不止一个受害者。  在西安市公安局刑侦局的牵头下,西安市公安局灞桥分局与西安铁路公安局组成专案组,开展侦查工作。  民警初步侦查发现,犯罪嫌疑人涉嫌通过某直播平台进行直播诈骗,涉案金额35万余元,涉及受害人7000余名。  专案组侦查员在梳理完上述7000余名受害人相关记录后,调取了该直播间在直播时的相关视频,经过多次反复对比确认,确定了诈骗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窝点位置及作案手法等。  调查发现,该不法团伙分工明确,除了直播间里的主播外,还有成员在一旁负责烘托“气氛”,有的成员则负责引流等,诱导粉丝进入直播间刷礼物,比如有团伙成员担任“托儿”,在直播间发言说“我刷了多少,我已经收到礼物,是真的iPad或者手机”。  警方经侦查,确定了以李某为首的涉案团伙。办案人员还发现,除了李某团伙之外,案涉其他多个在不同平台直播间行骗的不法团伙。  专案组根据前期研判情况,组织警力赴外省打掉3个直播诈骗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多名,累计涉受害人1.2万余人,涉案金额257万余元。  民警又经过一个月的分析比对,发现了涉案诈骗团伙在作案时使用的直播账号、支付账号等资料,挖出涉及全国多个省市的犯罪嫌疑人142名。专案组随后将扩线情况汇总后逐级上报至公安部,组织发起全国集群战役。  直播账号来自黑灰产业群  警方经侦查发现,诈骗团伙的线下“直播间”大多租的是民房,陈设非常简单,他们冒充珠宝店、酒店老板,利用打赏小额礼物寄送某品牌手机的话术实施诈骗行为。固定的话术、直播间氛围的烘托以及粉丝的留言,让受害人对直播间的送礼物、高额返现宣传信以为真。  民警还发现,主播在直播间直播时,还会利用PK引流的方式把自己直播间的粉丝介绍到其他的直播间,从而继续在其他直播间实施诈骗。  “在一个直播间里,粉丝当天刷够一定数量的礼物后,就不能再刷了,因为再刷的话容易被监管平台发现,所以,我们会介绍粉丝去另一个直播间继续刷礼物。”犯罪嫌疑人李某供述。  据办案民警介绍,在诈骗团伙的操作下,即使每个粉丝打赏的数额不多,但随着引流观看人数逐渐增多,他们的不法收入也会越来越多。值得注意的是,犯罪嫌疑人不会使用自己实名注册的短视频账号进行直播,通常是以100元到300元不等的价格在一些黑灰产业群里购买账号。  警方在后续走访取证时还发现,由于个案涉案金额不大,许多受害人嫌麻烦、怕丢人,不愿意配合警方工作。  为了推动案件侦办,民警耐心打电话或上门做受害人工作,尽量缓解受害人的心理负担。随着越来越多的受害人站出来,由何某报案引发的这起诈骗案规模越来越大。截至2024年1月8日,警方已抓获犯罪嫌疑人142人,查获涉案直播账号1.3万多个。  办案民警提醒说,虽然案件得以告破,众多犯罪嫌疑人也落入法网,但仍有不少群众深受电信网络诈骗的毒害,归根结底,这一切都是贪欲惹的祸。而对于诈骗者,贪欲也将他们自己送入法网。
    01/11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警惕“外卖代购”诈骗!
      近日,有网友反映,自己在社交平台发帖需求外卖代购,“代购员”接单后没有交付代购的商品,被骗数百元。类似情况网络上出现不少,除了新发的“外卖代购诈骗”,更多的是传统的“代购诈骗”,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代购诈骗的三大套路。  案例一:伪造代购现场视频骗走女子近万元  陈小姐是一名银行职员,平常喜欢买包包。近日,陈小姐刷微博的时候收到一条私信,对方自称是意大利代购,有大量便宜的包包。陈小姐便添加了对方的微信进行联系,随后,陈小姐查看了对方的朋友圈,并看中了其中一款价值9800元的包包。  双方谈妥价格后,对方要求陈小姐先支付2000元定金。于是,陈小姐通过微信将2000元转给了对方。次日,对方发了视频给陈小姐称已经到专卖店买好了,让陈小姐支付尾款,看到对方发来的视频,陈小姐没有过多的怀疑,又通过微信把剩下的7800元转给了对方。  没想到,当陈小姐转账后,就发现微信被对方拉黑了。  案例二:代购的包还没收到就接到“理赔”电话  孙女士去年1月7日通过微信找人代购了一个包包,到了1月17日16时许,孙女士还没收到代购的包,就接到一个自称快递公司“客服”的电话。该“客服”称,孙女士购买的商品在过海关时出现破损,现在要赔偿给孙女士。  孙女士问对方如何理赔,“客服”让孙女士先在支付宝上添加其为好友,然后告诉她,需要把“蚂蚁借呗”里面的额度全部提现到余额宝,再扫描他发过来的公司二维码,随后退款通道将会打开。  为了获得赔偿,孙女士在这名“客服”的指导下一步步操作,分别在“蚂蚁借呗”、“美团贷”、“小米贷”3个网络借贷平台里借款共23000元,并通过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将钱款转给“客服”。  当“客服”又要求孙女士在“360借条”App上借款时,孙女士发现异常,与帮自己代购的微商联系后发现,自己购买的包包运输过程中并没有发生任何问题,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案例三:“好友”主动帮代购女子轻信被骗钱  今年2月,王小姐收到一条QQ好友发来的信息,对方称自己要到韩国旅游,询问王小姐是否需要代购什么东西。其实,这个“好友”并不是自己经常联系的QQ好友,王小姐也没过多怀疑,就让对方帮自己买点化妆品。2月18日,王小姐又收到对方发来的信息,称化妆品已经买好,但现在卡里余额不足,要王小姐先付钱。  当时,王小姐也没多想,便将2330元转给对方。  随后,对方承诺2月23日回国后把化妆品拿给王小姐,可王小姐等到3月1日,仍然没有等到“好友”联系自己,拨打真实好友的电话时,才发现好友的QQ被盗了。  套路一:货物以次充好  很多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微信上的“海外代购”选定自己心仪的商品,这些骗子会发给消费者事先准备好的购物视频、购物凭证,或者是物流信息,让消费者信以为真,认为自己购买的就是海外正品,殊不自己收到的就是骗子的“自家产品”。  套路二:收款不发货  收款不发货是较为常见的诈骗套路,骗子借着“海外代购”、“量多价优”等诱人信息,吸引着不少爱网购的女性朋友,对方会先向受害者发送一些“代购商品”的图片。在受害者选定了心仪的商品后,对方往往会要求受害者先行支付“定金”、“保证金”,随后又以“尾款”、“运输费”等理由要求受害者转账汇款,当骗取到一定金额后,受害者的微信便会被对方拉黑。  套路三:代购要理赔  消费者个人信息被代购商家泄露,或被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后。骗子会冒充快递公司客服,以“运输过程中商品破损、丢失”等理由,“承诺”向受害者进行“赔偿”,之后不法分子向受害者发送所谓“快递理赔”链接,诱导受害者在上面填写个人银行卡信息,或者直接让受害者通过网商贷款,从而实施最终的诈骗。  警方提醒:代购商品,买家承担了几乎所有的风险,很容易造成买家“钱货两空”的结果。网购时不要被网上低价促销的商品所诱惑,最好选择正规的电商平台。在付款时,一定要尽量选择货到付款的方式。在无法辨别交易是否真实时,千万不要轻易在线付款。
    01/08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警惕!“本地号码”也可能是诈骗电话
      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严重侵蚀了社会诚信和法治秩序,给受害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心理创伤。为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电信诈骗案件的认识,提升人民群众反诈、防诈意识,现从法院审理的电信诈骗案件中精选部分典型案例向社会公布,旨在通过以案释法,提醒大家妥善保护好身份证、银行卡和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捂紧自己的“钱袋子”,同时也警示大家远离电信诈骗,切勿因一时大意或贪图小利,沦为诈骗分子的“帮凶”。  案情摘要  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被告人姚某在“蝙蝠”聊天软件上认识境外诈骗团伙负责人黄某,在黄某的指挥下,姚某在镇江当地收集手机卡、安装转换线、安装拨打电话的设备,使所有从境外拨打的诈骗电话均转换为镇江本地的号码,从而降低被害人的警惕。经查,共有三名被害人共计被骗752129元,被告人姚某获利35613元。  处理结果  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被告人姚某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对被告人姚某尚未退出的违法所得35613元继续予以追缴。  典型意义  电信网络诈骗方式层出不穷,犯罪分子采用新犯罪的速度更新较快,例如本案中,姚某采用的方式就属于新型的诈骗方式,很多市民看到外地的电话号码可能会挂断,本地的就会放松警惕,因此,提升自身的防诈、反诈意识更为关键。在此提醒广大人民群众,切勿贪图蝇头小利,任何需要转款、汇款的行为需三思而后行。
    01/04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警惕烧钱的“野鸡竞赛”
     微信朋友圈里,经常会看到各种投票链接。你有没有想过,这看似平常的投票,也有可能成为诈骗分子利用的工具?  据央视新闻报道,江苏一诈骗团伙虚构“少儿艺术之星大赛”,他们把孩子作品做成链接,供家长发朋友圈拉票,热度上升后开设刷礼物通道,骗家长投票充值,引诱家长们刷钱攀比。该团伙开展2500多场所谓比赛,上万名学生参加,收益1400多万元!近日,3名主犯因犯诈骗罪被判刑。  一场子虚乌有的“少儿艺术之星大赛”,何以引得全国20多个省份上万名家长被骗?答案很简单,骗子深谙家长心理,先以免费参赛请君入瓮,再以花钱投票层层设套,最终导致诸多家长深陷其中、欲罢不能。  据报道,这个诈骗团伙先是漫天撒网,向各地艺术培训机构比赛邀请,他们表示,这是一场全国性的网络公益比赛,不收取任何费用,家长只要将链接发到微信朋友圈里,让亲朋好友来投票就行。从艺术培训机构的角度看,如此“授人玫瑰手有余香”无疑是一件好事。从家长的角度看,既然不收取费用,各种奖项自然是多多益善。  骗子的狡诈之处正在于此——参赛门槛有多低,后续的竞争就有多“卷”。于是,为了替孩子刷一个好名次,有些家长一掷千金,甚至为此盲目攀比、暗自较劲。至此,不少家长已经忘记了“参赛”的初衷。虽然以助力孩子展现“少儿艺术”为初衷,随着花钱刷票的持续进行,更像是一场家长疯狂烧钱的“行为艺术”大赛。  通过虚构赛事来攫取不义之财,诈骗团伙被绳之以法可谓咎由自取。回顾此次事件,不仅提醒家长们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同时也提醒家长们以一种更加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各种少儿比赛。  为人父母,都希望为孩子的未来提供更多助力。本着技不压身的原则,有些家长觉得培训班多多益善,对于各种不明觉厉的奖项,也是来者不拒。在这样的背景中,一些唯利是图的骗子也觅得了“商机”。近年来,各种“野鸡竞赛”时有出现,不仅加重学生负担、破坏教育生态,而且隐藏诈骗风险、扰乱社会秩序。对此,教育部曾郑重提醒:凡未列入教育部公布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的均属违规举办的“黑竞赛”;所有竞赛的结果均不得作为中小学生招生入学依据,也不得作为中高考加分项目。  抵制违法违规的“野鸡竞赛”,首先就要更加理智地看待竞赛的价值和意义:无论什么样的竞赛,都是为了展现才能,而不是比拼财富。任何以“烧钱”为表现的“竞赛”,本质上就是一种欺骗——就算花钱能买来奖项,又如何能买到孩子的未来?
    01/02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警惕!“蛋仔派对”来袭,这种诈骗专挑孩子下手!
      近年来,新鲜有趣的网游层出不穷,其中一款名为“蛋仔派对”的游戏,很受青少年喜爱,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游戏,诱骗未成年人上钩,引诱他们一步一步走向诈骗陷阱。  案例一:  12月15日,小陈同学在爸爸手机上玩“蛋仔派对”时,收到一个昵称为“蛋仔派送员”的私信,对方向小陈说只要添加QQ好友,就可以领取“蛋仔派对免费皮肤礼包”。小陈添加对方QQ后,对方向他发来一条领取蛋仔皮肤的链接。小陈点击后,手机突然弹出一个窗口,消息显示由于小陈同学是未成年人,涉嫌违规领取游戏皮肤,要罚款5万-20万元。消息还显示,如小陈同学不及时处理,还要抓他的父母坐牢。  小陈同学看到这个消息后被吓住了,随后在骗子的诱导下,下载了“腾讯会议”和“云闪付”App,并绑定了两张家长的银行卡。在对方的引诱下进行了一系列操作,连收到的验证码也截屏发给了对方。完成操作后,对方又让小陈同学将截屏信息及联系的相关信息删除。后来,小陈同学的家长在加油时发现卡里没钱了,才知道孩子被骗的事。经小陈同学的父母统计,一共损失了6.3万余元。  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案例二:  在10月22号这天,河南新乡有一对父母拿着银行卡去家长拿着银行卡准备去取钱,结果发现账户余额仅剩200多元,与卡内原本存的金额相差很多。  家长的第一反应是遭遇到了诈骗,于是赶紧去公安局报了警,警察建议他们先去银行办理一下挂失,查询一下流水。  这一查流水,打印出了整整22页,付款金额从几十元到几百元,最高一笔达到了2万元。支出总计17.8万。交易网点只有一个,是——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警察猜测,这笔钱可能是被孩子用来充值游戏了。家长经过调查后,发现这些钱确实是通过游戏充值掉了。其中有12万多花在了“蛋仔派对”游戏上,有5万多花在了“迷你世界”游戏上,还有一笔钱花到了“华为音乐商城”中。  家长立刻联系到了平台,被平台告知说:你先填“未成年退费申请”,但是按照要求填写后又以孩子知道支付密码为由被驳回两次。后来,平台给了答复说要派工作人员来实地查考一下。游戏账号是女孩偷偷拿奶奶的身份证号注册的,注册只需输入身份证号码和姓名,不需要人脸识别进行确认。并且在后续玩游戏和充值的过程中也不需要人脸识别,并且没有任何的短信消息提醒。  女孩表示:“蛋仔派对”一个月会上新很多皮肤,一上新的就想买,感觉很好看,买完新皮肤就跟自己买完新衣服心情一样,一个皮肤大概四五十还有几百的。当记者提及是否知道这些钱在生活中能用来做些什么,女孩表示不知道自己花的是“钱”。  爸爸感叹说:省吃俭用留下的钱一下子全没了,在游戏里充值也太容易了,没有任何的短信提醒,哪怕是多一个人脸识别确认也行啊。  据悉,女孩家里是卖拖把的,一个只能赚几毛钱,家庭收入并不高,这笔钱也是攒了很久,准备用来还账的。因为是用的奶奶手机充值,事发后奶奶每天都很自责,现在睡前不吃药根本睡不着觉。  案例三:  杭州叶先生11岁的儿子偷拿外婆的华为手机玩“蛋仔派对”游戏,迷上了“氪金”抽盲盒,从一块钱充到六百多,一天最多充了六七千块,在10天内充值了40370元。  案例四:  河南南阳一个12岁的女孩趁爷爷买作业本付款的时候偷偷记下了支付密码,仅用一天的时间就给“蛋仔派对”充值了31笔,都用来买了卡通人物皮肤,累计充值金额为19000元。  案例五:  现在甚至还出现了一种专门的“蛋仔诈骗犯”,冒充“蛋仔派对”的客服,让孩子添加微信,然后用所谓的“充值送皮肤”活动,对孩子进行诈骗。  而且如果诱惑不成功,他们还会恐吓、威胁孩子,让孩子在恐惧和害怕中被他们操控。  广东东莞陈先生13岁的儿子,在用他手机玩游戏时,突然跳出一条信息。一个名叫“蛋仔配送员”的人跟他说,可以免费送游戏里的皮肤,要孩子添加他的QQ领取。  正当他操作领取的时候,又跳出一条对话框说小陈是未成年人,涉嫌违法领取游戏皮肤,要罚款5-20万,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抓他的爸爸妈妈去坐牢。同时骗子也发来了一些手铐、警车什么的图片。  在骗子的威逼下,又让孩子下载了一些软件,还让孩子添加了爸爸的银行卡信息。这一番操作之后骗子又发过来一张“验证二维码”,让孩子用爸爸绑定银行卡的微信扫了一下。结果爸爸银行卡里的36万就都被转走了。  警方提示:  1、关注孩子的上网情况  孩子们涉世未深、阅历不足,而网络空间纷繁复杂,骗子为了行骗,更是巧舌如簧,花样百出,孩子们很容易上当。家长要格外关注孩子平时的上网情况,引导教育孩子不要轻信网络上陌生人的花言巧语,不轻易扫陌生人发来的二维码,更不能把验证码发给别人,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设圈套的机会。  2、保管好支付信息  请家长保管好手机,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以及第三方支付机构如微信、支付宝账号付款码,谨慎开通免密支付、快捷支付等功能,切不可为了一时的方便而忽略了安全隐患。一旦发现被骗,立即拨打110报警。
    12/29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公安部提醒!这类投资项目,全是诈骗
      今年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向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违法犯罪发起凌厉攻势,共破获案件260余起,打掉犯罪团伙180余个,涉案金额15亿元,取得明显成效。  据了解,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违法犯罪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诈骗团伙通常打着国家、民族旗号,通过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编造国家相关政策等手段,虚构“民族资产解冻”“养老帮扶”“精准扶贫”等投资项目,诱骗受害人缴纳“项目启动资金”“会员报名费”投资入股,以此非法募集并骗取钱财。随着公安机关打击力度不断加大,此类违法犯罪出现一些新情况新特点。  当前,诈骗团伙大多转移至境外,开发专门的App推广虚假投资项目,通过网络群组寻找代理人、发展下线,利用网络会议培训“洗脑”,谎称只需几十元就能获得高额回报,诱骗受害人在网上签订协议、购买商品参与投资。此外,诈骗团伙还经常鼓动受害人到指定地点参加所谓“资产解冻大会”,获取所谓项目投资回报,使此类骗局更具煽动性、迷惑性,裹挟更多受害人被骗入局,严重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损害政府公信力,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危害社会治安稳定。  公安部对此高度重视,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专项打击整治行动,成功破获了“中国智造2025”“圆梦行动”“十四五数字经济”“盛世中华”“中国共富”“中华国际慈善基金会”等一大批重大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案件。同时,部署广西公安机关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持续开展源头整治,破获相关案件79起,铲除黑灰产窝点113个。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将进一步加大对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快破现案、攻坚大案、追捕嫌犯、追缴赃款,坚决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公安机关提醒广大人民群众:我国没有任何民族资产解冻类项目和组织,凡是打着民族资产解冻旗号让你投资的都是诈骗;凡是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委托”“授权”投资的都是诈骗;凡是声称缴纳数十元、上百元会费就能获取巨额回报的都是诈骗,请大家切实增强识骗意识、提高防骗能力。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凡是转发、鼓动、宣传民族资产解冻类信息,或者招募会员、组织人员非法聚集的,均涉嫌违法犯罪,公安机关将依法严厉查处。如发现类似违法犯罪线索,请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
    12/29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警惕诈骗套路——航班“退改签”
      又到冰雪旅游出行季,航班退改签的骗局又蠢蠢欲动,收到航班取消或延误可领取补偿的短信,千万要核实清楚。诈骗分子往往先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乘客信息,然后冒充航空公司称“航班延误”“机械故障”等可领取补偿,通知受害人配合办理退费或改签,从而骗取钱财。  套路揭秘  1.获得信息,博取信任。骗子先是通过非法渠道获得乘客的航班信息,而后以其预订的航班延误、故障等理由,需办理改签、理赔。因准确报出了身份证号、姓名和航班信息,很多受害人就轻易相信。  2.下载软件,屏幕共享。骗子会要求受害人下载聊天软件App,开启屏幕共享或语音聊天,手把手指导受害人操作。  3.套取信息,诱导转账。诈骗分子以需要刷银行流水为由,让受害人将几个银行卡内的钱汇集在一张卡内向不明账户转账,或让受害人输入银行卡信息,逐个点开手机银行App,并通过屏幕共享获得受害人手机验证码,在受害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刷走银行存款。  警方提示  1.当接到航班取消或变动需要改签或者退票的电话或短信时,一定要通过航空公司客服电话、官方网站等多方渠道核实。  2.出行时务必要通过官方途径订购机票,正规平台办理退票不需要在退费前支付其他费用,退款一般返还至原支付渠道。  3.当对方要求下载视频会议软件,并进行屏幕共享时,一定要果断拒绝。  4.保护好个人的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涉及财产安全的重要信息,不要随意透露给任何人。
    12/25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