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公示信息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站内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当心!直播间“三无产品”对老年人下手
      近日,网红主播“秀才”被封号,他有千万级粉丝量,以中老年女性为主。在此之前,他曾被网友举报涉嫌欺诈。这次封号后,另一位与“秀才”粉丝数量相当,但多受中老年男性欢迎的女主播“一笑倾城”也备受争议。  二人不久前在直播间展开了一场“世纪PK”——3小时收获超2000万人在线观看。有网友称,“一笑倾城”有一60级的榜一大哥粉丝,这意味着这个大哥至少为此消费了2000万元。目前,“一笑倾城”的账号已停播。  千里寻爱、重金打赏……这些不可思议的追星举动正发生在中老年的互联网世界里。如何让中老年人享受精彩的网络世界的同时安全“冲浪”,成了亟须解决的问题。  “退货的速度跟不上我奶奶被骗买的速度”  最近,黄灿因为自己的奶奶在直播间购买大量“三无产品”而感到头疼。  “他们编造那些剧本,天天老爹老妈的,说船沉了有一批金子低价给他们,我奶奶信得很。”黄灿说。  黄灿称,她的奶奶在短视频平台上关注了好几个账号名字中带有“百姓家”关键词的主播,并在这些主播推销下购买了大量商品,前后大约花了5000多元。收到后,她发现都是一些假黄金和三无保健品。  黄灿无法说服自己的奶奶,只能收到货后第一时间退货,但如果时效过了也退不了。“退货的速度跟不上我奶奶被骗买的速度,真无奈啊!”黄灿把这些事发在社交媒体上,发现许多有长辈的人都有类似的经历。  点进其中一部分主播的账号,这些人在直播间并不是直接带货,而是讲述情景故事,在其页面左上角还显示“虚构剧情”的标识。  此前,有媒体曝光过部分主播在直播间上演苦情戏局中局的现象。  主播PK,粉丝上当?  买到“三无产品”还有可能进行退货以减少损失,但如果是被诱导进行直播打赏,老人们的钱财便很难再被追回。  今年8月,杨清发现父亲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向一名叫“东方唢呐~战神”的主播转了4900元。  “这个主播在直播间说帮他打PK,给粉丝返现,私下加微信,发私信找我父亲要银行卡号。”杨清称,父亲今年60多岁,平时多一人居住,关注“东方  唢呐~战神”大概有1年时间,并且只给他进行过打赏。  原因是这名主播告诉老人,打赏的钱会进行分成,事后再返现。“钱转过去,人就被拉黑了,再也联系不上了。”在杨清看来,这是明显的欺骗行为。她找到平台,对方承认主播存在诱导行为,但是对于杨清父亲已打赏的费用却无法退回。  事发后,杨清还曾报警,但警方表示,这不属于刑事案件,无法执行。“平台让我自己找网红,我们都联系不上了,怎么找?“她说。  有律师呼吁平台提供适老化网络服务  有数据显示,短视频平台上41岁以上用户占比近四成,51岁以上用户占比近两成,月度线上消费能力超2000元。中老年人群俨然成为具有相当实力的互联网用户。骗法多样、维权困难……老年人如何在互联网世界自处?  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夏海龙律师向中新网表示,平台一方面有责任监管平台主播,如规范主播行为、审核主播资质等;另一方面,平台也应针对老年人用户提供适老化的网络服务,比如对涉及财产、人身安全等内容应突出提醒。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建议,平台应针对中老年用户特征,建立相应算法模型,在不当内容出现时进行系统提示、内容限流等。
    09/28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曝光违法医美广告不只是“形象惩戒”
      “快速、直接、精准解决衰老下垂”“效果立竿见影”……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曝光了12起涉医药领域广告违法典型案例,其中多起案例涉及医疗美容领域,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美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注重变“美”,医美市场这块“蛋糕”也越做越大。德勤中国发布的《中国医美行业2023年度洞悉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预计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消费金额有望实现20%增速,且未来四年预计市场将保持15%左右的年复合增长。不过,在医美市场规模较快增长的同时,违法医美广告、医美纠纷案例也在增长。  不久前,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5月共监测到有关医美消费维权舆情信息90769条,其中,有关营销宣传问题信息32029条,占比35.3%,在相关问题中占比最大。可见,违法医美广告日益成为造成医美消费纠纷的重要推手。在此次曝光的12起案例中,违法医美广告也占有较大比重。这些问题都在提醒消费者,要擦亮双眼,理性看待各类医美广告。  广告在市场中具有“桥梁”作用。由于很多消费者都是通过广告知晓医美项目,进而来选择医美机构和医美项目,于是部分医美机构便在广告上动起歪心思,通过发布夸大疗效等违法医美广告来吸引消费者。如北京一家医美机构广告就用“一次热玛吉解决5大衰老问题”“效果立竿见影”等广告词来获取消费者的信赖。然而,这种广告具有夸大成分。我国广告法明确规定,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的规定。法律之所以如此规定,就是因为包括医美在内的医疗活动是十分严谨的,个体差异很大,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绝没有100%的有效和100%的安全。如果贸然宣称产品的功效良好、安全性高,则容易误导消费者。  此外,还有一些医美机构通过制造容貌焦虑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进行医美,进而获取利润。比如,此次曝光的天津一家医美机构就在其视频号中发布了题为《颜值在这个时代有多重要?变美不踩坑变富不迷路》的广告,制造容貌焦虑。此外,当事人还存在利用患者的名义、形象为医疗美容项目作推荐、证明等违法情形。最终,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对其作出罚款20.01万元的行政处罚。  这些曝光的违法案例,不仅直接点出了违法企业的名字,而且列举出违法事实,还披露了行政罚款数额。这对违法企业既是一种“形象惩戒”,也对其他医美机构具有警示教育意义。应该说,行政处罚让违法企业付出经济代价,而点名通报则让违法企业的“美丽形象”荡然无存,消费者会对其比较警惕甚至用脚投票。  除“形象惩戒”外,曝光违法案例也给爱美的消费者上了一堂常识课,即发布违法广告的医美机构是缺乏合规经营意识的。所以,准备整形美容的消费者,在选择医美机构时,可以对照广告法规定判断其广告是否规范,对广告违法的医美机构应当警惕,这是避坑的有效办法。另外,曝光医美广告违法案例对各地广告监管部门也具有指导作用。  医美行业的经营是否合规,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变美之旅是否安全。这需要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对医美广告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既加大主动监管力度,也要鼓励公众举报违法广告,保持对违法医美广告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让消费者在变美的过程中少些纠纷、多些安心。
    09/26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听歌“掉入陷阱” 男子被骗32万元
      如今,电信诈骗分子无所不用其极,他们潜藏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就连爱听歌的人也被盯上了!这不,西湖区有一名男子就“中招”了!  案件回顾:  轻信“投资平台有漏洞可以赚钱”,男子损失32万元  今年9月,西湖区的李先生在家中闲来无事,就打开QQ音乐打算听听歌放松一下。突然,他收到一个名为“小美”的陌生私信,对方称也喜欢听音乐,发现李先生歌单和自己的爱好挺相似的。于是,通过简单了解,李先生便和小美加上微信,双方都觉得挺投缘的,一来二去就熟络了起来。  没过多久,小美告诉李先生自己哥哥是搞金融的,她也投了点,最近她哥哥无意中发现某个投资平台存在系统漏洞,如果抓住这次机遇就可以大赚一笔。但是,最近她工作非常忙,没有什么时间和精力去盯着平台操作,希望李先生能代为管理她的理财账户。李先生觉得对方还挺信任自己,便欣然答应了,并点击对方发来的链接,下载理财APP。  李先生在管理账户期间发现,按照对方所说的操作真的可以“稳赚不赔”,于是李先生逐渐心动了。与此同时,小美说漏洞可能就会修复了,李先生一听,也想抓住这次机会投资。思来想去,他向小美提出了也想跟着投资赚一笔的意愿。  随后,李先生马上注册了账户,并开始跟着对方投资。前期投资时,李先生并未完全相信对方,于是他进行了几次提现,都成功提取了,赚了一些钱。接着,小美开始怂恿李先生加大资金投入,称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于是李先生将自己所有存款陆续投入。没想到,当李先生想提现时,对方以平台正在维护无法进行提现为由,要求李先生缴纳个人所得税,转账后李先生发现,系统依旧无法提现,而且他发现对方将自己拉黑,这才意识到被骗了,共损失32万元。  骗术分析:  通过网络交友让人放下戒备  现在诈骗分子非常狡猾,会通过让受害人作为旁观者的角度,以代为管理理财账户为诱饵,让受害人看到诈骗分子源源不断地赚钱(实则是虚假平台),大部分人心痒难耐之下就会主动要求跟着投资。此类诈骗前期引流方式,都是通过各种软件交友开始的,目的就是让受害人放下戒备。  反诈知识学习:  1.网上遇到“良人”,对方的嘘寒问暖让你以为是真爱?对方的嘘寒问暖只是为了了解你的性格、喜好,套取你的个人信息,为你量身打造骗局!  2.对方说有内幕消息、投资平台漏洞、可以稳赚不赔的好项目。这都是骗子的惯用伎俩,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些均为电信网络诈骗!  3.虚假投资理财APP无法在应用市场上架,只能通过点击链接或者扫描二维码的方式下载,通过此类方式下载的APP十有八九就是诈骗!  4.网上交友需谨慎,可借助“国家反诈中心APP”的身份核实功能来核实对方身份。  5.“96110”是全国反诈预警劝阻专线,如遇到“96110”来电,说明您可能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请及时接听!
    09/26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当心!AI换脸新骗术
      扫二维码、连Wi-Fi这些咱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有可能会泄露你的个人信息,甚至骗走你的钱!网络安全和咱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这里送你一份网络安全知识手册。  首先,要谨防钓鱼链接。我们平时在扫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观察,很多不法分子会将恶意二维码贴在真实二维码前面,如果不慎扫进去,就会进入恶意网站,有可能泄露个人信息或被偷偷开启手机后台权限。  第二,当心电信网络诈骗。骗子在网络上发布高薪兼职等信息,引诱受害者参与,再通过“套路”不断鼓动受害者投钱;或在网络上打着交友名义获取信任,诱骗受害者投资、资助。所以,在网络上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记住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任何让你转账的陌生人都是骗子。  第三,警惕AI换脸骗术。随着AI技术的发展,犯罪团伙也紧跟潮流,利用AI进行诈骗。比如说AI换脸,骗子利用这个技术,冒充诈骗对象的领导、亲人、朋友等重要关系人,在视频通话中实现人脸替换,骗取受害人信任后实施诈骗。  那该如何防范呢?首先,要确认身份,不能仅仅因为一通电话或者一段视频就轻易相信。其次,不要轻易在网上泄露自己的社交圈子和私密照片,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09/18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警惕养老“智慧理财” 防范非法集资风险
      近日,张大爷受朋友邀请去听取了一个智慧养老项目的宣传,现场的工作人员向张大爷介绍并承诺只要参加了他们的智慧养老项目,接下来不仅每月能拿到分红,老了还能入住湖景公寓。张大爷酷爱热闹,平常也热忠于买点理财,一听对方所说的收益,就很是心动,立马在现场缴了50000块钱。第二天,张大爷果然收到了100元的分红,顿感养老有了保障。欣喜之下,张大爷决定去和老友李大爷分享,邀请他也一起参加。李大爷听后,觉得这个项目有一定的风险,本想规劝张大爷要提高警惕,以免被骗。结果还被张大爷嘲笑,认为他过于谨慎,放着这么好的收益都不要。在连续5天收到分红后,张大爷就再也没收到过销售经理发放的红包了,起初张大爷还淡定,又等待3天后依然没有分红,这下张大爷终于坐不住了,赶紧拨打了销售经理电话,但此时已显示是空号,这时张大爷才恍然大悟……  “智慧养老”、“安心养老”、“消费帮扶”、“乡村振兴”……近年来,很多的非法集资诈骗分子虚构投资项目,以低投入高回报为诱饵,侵占投资人资金。消费者务必随时保持警惕,做到“四看三思等一夜”法,即:  四看:一看融资合法性,除了看是否取得企业营业执照,还要看是否取得相关金融牌照或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二看宣传内容,看宣传中是否含有或暗示“有担保、无风险、高收益、稳嫌不赔”等内容。三看经营模式,有没有实体项目,项目真实性、资金的投向去向、获取利润的方式等。四看参与集资主体,是不是主要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体。  三思: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二思产品是否符合市场规律。三思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  等一夜:遇到相关投资集资类宣传,一定要避免头脑发热,先征求家人和朋友的意见,拖延一晚再决定。不要盲目相信造势宣传、熟人介绍、专家推荐,不要被高利诱惑盲目投资。
    09/18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校外培训“猫腻”多 广东省消委会教你如何“避坑”
      8月28日,记者从广东省消委会获悉,今年5月,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消委会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校外培训“平安消费”专项行动的通知》,在广东全省范围内组织各级教育部门、消委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项行动。根据专项行动部署,广东各级消委会积极开展校外培训社会监督,着力完善消费纠纷处理机构,有效提高消费投诉处理效能,合力维护学生及家长合法权益,上半年广东全省各级消委会共处理教育培训服务消费投诉13813件。  近日,广东省消委会收集整理了一批校外培训消费维权典型案例,组织法务部门和律师进行专业点评,并向社会发布,希望通过生动典型案例的剖析,提升大家法律认知,共同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案例一:赠课退费遇阻力,诱导消费应警惕  消费者杨小姐分别于2020年9月和11月两次在广东一培训机构帮小孩报读补习课程,共计19.47万元。因初三毕业后不再有上课需求,杨小姐要求将剩余课程(普通赠课9课时;VIP60课时、赠课24课时;疫情返课6课时)作退费处理,但机构以按合同规定赠送课时不予退费为由,仅同意退VIP60课时,其余赠课一律不退费。多番沟通无果后,杨小姐向广东省消委会投诉。经广东省消委会反复协商调解,双方最后达成共识,培训机构将全部剩余课程(含赠课)分两期予以退款。  点评  部分教育培训机构在宣传时一味强调买得越多送得越多,课程单价越便宜,诱导消费者购买超出其实际需求的课程包。消费者后续因课程包超出需求提出退费时,经常因赠送课时不予退费等限制条件与培训机构发生纠纷。目前,国家相关政策已对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作出相关规定,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且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超过5000元。各培训机构应严守政策限令,不得以“充值赠送”“大额优惠”等方式诱导超时段、超限额收费。  案例二:擅改课程拒退款,理由竟是课程过期  深圳消费者薛先生于2021年11月为孩子购买了一美术机构素描专业课程,花费3279元。后因缺乏素描专业老师,机构经常擅自更改培训课程,把素描课改成漫画等其他课程。薛先生不满意机构做法,要求退还剩余课时费用,机构却表示薛先生所购课程已过有效期,直接拒绝退款。薛先生认为其报名时并未被告知课程存在有效期,机构不应以此理由拒绝退款,在多次沟通无果后向深圳市消委会求助。后经深圳市消委会全力调解,培训机构为薛先生办理了退款。  点评  本案中,培训机构在未与消费者协商的情况下,擅自更改课程的培训内容,违反双方约定,导致消费者培训目的不能实现,依法应承担违约责任,按照消费者的要求退回预付款,但培训机构却以课程已过有效期为由一再推脱。根据《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课程有效期条款属于法定的格式条款,培训机构在使用格式条款时,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履行期限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并按照消费者要求予以说明。但培训机构未就课程有效期条款履行告知和说明的义务,消费者对有效期并不知情,因此,该条款对消费者不发生法律效力,机构不得以此为借口逃避法定责任。  案例三:机构撤场不退款,此种行为应纠正  珠海消费者朱女士2021年9月起先后花费22705元和40164元为孩子购买了金宝贝早教课程和早托班课程。2023年3月,朱女士接到早教机构撤场通知,让其到另外两家店上课。朱女士认为原来选这家机构是看中其离家近且店面较大、老师素质不错,而另外两家店均不具备相关条件,于是要求退回未使用的餐费、课时费共计23241元,但早教机构只同意退一半费用。珠海市消委会介入调解后,早教机构仍坚持只退一半费用,最终案件调解无效,消委会支持消费者通过其他方式进行维权。  点评  消费者购买早教课程时,已就服务地点、价格等重要内容与早教机构达成约定,早教机构因撤场通知消费者前往其他门店上课,其行为属于变更合同。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合同双方协商一致才可变更合同。本案双方未能就变更内容达成合意,因此不发生合同变更的效果,原合同继续有效,如早教机构不能按原合同履行,应承担违约责任。现实中,商家确实可能遇到因经营调整等客观原因无法履约情况,但此时应积极与消费者协商,寻求解决方案,如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则应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履行退费责任。本案中早教机构单方直接变更合同、拒绝依法退款的行为,明显已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给予整改纠正。  案例四:报班后还要买校服,强制消费遭抵制  2023年2月,河源消费者陈女士在一艺术培训中心为两个孩子报名口才班,购买了200节课时共计8560元,后续该培训中心要求陈女士再缴纳每人138元的校服费用。陈女士对商家未在报名缴费时告知要额外缴纳校服费用的行为表示不满,要求商家退还剩余44节课程的费用,遭到商家拒绝。后经河源源城区消保委工作人员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最终该培训中心为陈女士退回剩余课时费用,陈女士对此表示满意。  点评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本案中,培训中心并未事先说明购买校服相关事项,后续单方要求消费者额外缴纳校服费用,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此外,根据教育部等十三部门2022年发布的《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且不得超过5000元,本案培训中心的收费已违反国家政策。  案例五:课程未完欲退费,未签名消课引争议  2021年7月,东莞消费者李女士为小孩在一培训中心报名参加乐高课程培训。2022年9月,由于个人原因无法继续参加培训,李女士提出退费,双方对剩余课时产生争议。根据培训中心规定,学员每上完一节课,需家长签名确认消课,但培训期间机构并没有让李女士签名消课,而是授权学员代签确认消课,李女士对此也表示较大不满。双方协商无果后,消费者投诉至东莞市消委会。经消委会反复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顺利完成相关退费事宜。  点评  本案中,培训机构未严格落实每节课家长签名消课的内部规定,是导致双方产生课时争议的直接原因。为避免产生纠纷矛盾,校外培训机构应根据教育部等十三部门2022年发布的《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的要求,全面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并严格按照合同内容以及内部规范程序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履行合同过程中,培训机构也应主动关注消费者的反馈和评价,认真听取消费者的意见建议,及时整改不合理不合法不规范的经营行为。发生纠纷时,也不应逃避责任,而应积极与消费者协商,设身处地为消费者着想,及时妥善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只有切实尊重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培训机构才能获得消费者的最终认可和信任,才能走得更加长远。  案例六:试听不满意不退费,消委会要求兑现承诺  阳江消费者罗小姐2022年11月20日在一酒店会场为女儿报读了一个儿童全脑开发课程,共支付3980元。当天晚上,罗小姐经多方面考虑,认为不太靠谱,便前往会场要求退款,销售人员说服罗小姐让孩子先试听一节课,并承诺试听后如不满意即可全额退款。12月3日罗小姐的孩子试听完课后表示不想参加,但商家却以超过退款期限等各种理由推托,不愿意退款,甚至提出扣除老师的工资和提成后才能退还剩余费用,双方多次协商无果。经阳江市消委会多次调解,商家同意扣除试听课时费用后退还罗小姐剩余费用。  点评  商家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诚信经营,按照与消费者的约定履行义务。本案中,商家既已答应消费者试听不满意可全额退款,就应恪守承诺,给予消费者退款。但商家不仅以各种理由推脱责任,甚至提出让消费者承担老师工资、提成等费用的无理要求,违背诚实信用原则。校外培训消费的退费纠纷时有发生,若商家不能履行约定,应积极按照消费者要求承担退费责任,不得借口推脱,也不得故意设置退款门槛,更不得要求消费者承担不合理费用;若消费者因自身原因要求退款,商家在要求消费者赔偿相应损失时,应当有充分明确的证据支持,不得随意扩大损失金额。  案例七:培训质量不如预期,联合约谈成功退款  2023年6月,肇庆四会市消费者谢女士在当地培训机构招生老师的引导下,花费2380元为孩子购买AI英语培训课程。培训过程中谢女士发现培训机构随意频繁更换上课地址,且培训方式只通过网上自学并没有老师现场辅导,与合同约定及推介宣传的教育理念不符,谢女士深感失望,提出退学退费要求,遭到拒绝后投诉至四会市消委会。四会市消委会反复进行调解,并联合教育部门约谈培训机构负责人,最终机构在扣除掉已上课程等相关合理费用后,为谢女士退款2000元。  点评  本案中,消费者与培训机构签订了服务合同,就教学质量、教学时间和教学方式等培训服务内容作了明确约定。培训机构理应积极如约履行自身义务,保障消费者的孩子享受优质的培训服务,但其实际提供的培训服务与双方合同约定及其宣传的教育理念严重不符,导致消费者的孩子无法享受预期的教学活动,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培训机构未能依约提供培训服务,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本案消费者的退费要求合法合理,理当获得支持。  案例八:多次试课仍不合适,调解成功获得退款  消费者吴女士于2022年5月在清远英德市一文艺创作有限公司为小孩报名参加舞蹈学习,总共花费2060元(32节课时),在购买课程时培训机构承诺将根据学生基础匹配合适班级。但报名后4个月,小孩通过多次试课均无合适班级学习,于是吴女士向英德市消保委投诉,请求协助退款。经调解,培训机构同意扣除7节课程费用后,将剩余1609元退还消费者。  点评  本案中,培训机构在消费者报名缴费时承诺将根据学生基础匹配合适班级。该承诺构成双方约定,培训机构如无法履行,应依法承担违约责任。商家的口头承诺在日常消费中比较常见,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商家作出口头承诺后消费者接受的,该承诺即构成合同,对商家及消费者均具有法律效力,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履行该承诺。但在维权实务中,口头承诺存在无法举证的现实难题,一旦商家拒不承认,消费者往往因无法提供证据而难以维权。因此,为了避免纠纷及举证不足需承担不利后果的法律风险,建议消费者在商家做出口头承诺时,尽量要求商家就该口头承诺出具书面文件,或者将口头承诺列入书面合同;如都不能实现,则可以采取录音录像等方式留存证据。
    09/12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网络诈骗盯上游戏玩家,有哪些套路?如何破解?
      近年来,游戏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娱乐方式之一,与此同时,有一些不法分子抓住可乘之机,哄骗游戏玩家上钩,让他们一步步走入诈骗的“陷阱”。  今年暑假以来,全国多地已经发生多起网络游戏诈骗案件,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同时,有关部门和地区、相关平台和企业也在探索总结一些针对性反诈举措。  网络诈骗盯上游戏玩家  2023年7月,浙江温州蒲州街道某小区发生一起诈骗案。王某在家中玩网络游戏时加了游戏好友社交账号,对方称王某的游戏账号违规异常,需要信息验证来解除异常。王某根据对方指示,将奶奶手机里身份信息及收到的各类验证码发给对方,第二日,王某母亲发现手机验证码过多才察觉,发现共被骗10万多元。  2023年7月,广东佛山的小文(化名)刷短视频平台时看到免费送游戏皮肤的视频,于是扫描视频二维码添加了对方的社交账号。添加后对方打开了视频通话,让小文拿父母的手机来操作,声称“只是走个流程,不会产生费用”。小文按对方要求拿到了爸爸的手机并打开了支付宝付款码,随后对方扫了三次付款码,共计损失6488元。  2023年8月,湖北远安县鸣凤镇的张某某在用奶奶的手机玩网络游戏时,使用“TT语音”与一陌生人聊天,对方以赠送游戏皮肤为由,诱导张某某添加其社交账号好友后下载“腾讯会议”APP并开启屏幕共享,随后对方操作张某某奶奶的手机,要求张某某添加其家人的银行卡,对方通过屏幕共享获取验证码后,将该银行卡内2.99万元转走。  2023年8月,江苏新沂市的小陈刷到一条游戏视频称,加入社交群就可以免费领取游戏皮肤,小陈大为心动,第一时间加入该群。进群后她按提示添加管理员QQ私聊,对方给她发了一个带有游戏封面的二维码,并要求小陈扫码如实填写“调查问卷”。小陈填写提交后,网页跳转出提示框,称小陈“操作错误,触发了风险,需要她在三十分钟内辅助操作解除,否则会被罚款1万元”,还“温馨”提醒小陈“找个没人的地方,拿家长的手机操作进行解除,不要让家长发现”。小陈不敢告诉家长,就听从对方的“指导”拿起父亲的手机一顿操作。其间不仅将各类验证码一一告诉对方,还通过扫码支付进行了4次转账,当母亲发现时,已经被骗了39989.01元。  不少网友感叹,为何如此拙劣的诈骗手法,竟然也能行骗成功,加强游戏玩家的反诈教育刻不容缓。  对此,《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张小峰律师认为,部分诈骗者利用了玩家社会经验不足、防骗意识较差的特点。而一些不法分子绕过网络游戏平台,在其他社交平台上引流诈骗。这种诈骗手段不仅可以更广泛的传播诈骗信息,并且会造成信息隔离,规避游戏平台的防欺诈监测打击设施。  五花八门的“套路”,值得警惕  今年6月,公安部公布十大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其中之一就是“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诈骗”:诈骗分子在社交、游戏平台发布买卖网络游戏账号、道具、点卡的广告,或免费低价获取游戏道具、参加抽奖活动等相关信息。待受害人与其主动接触后,诈骗分子以私下交易更便宜、更方便为由,诱导受害人绕过正规平台与其进行私下交易;或要求受害人添加所谓的客服账号参加抽奖活动,并以操作失误、等级不够等为由,要求受害人支付“注册费”“解冻费”“会员费”,得手后便将受害人拉黑。  梳理多地警方通报的典型案例发现,近年来网络游戏虚假交易类诈骗案件不断增多,常见的诈骗方式主要有:一是高价收购游戏账号,犯罪分子在一些社交平台发布收购游戏账号的广告,以“高价、便捷、第三方平台担保”等信息诱骗受害人,诱使受害人登入案犯指定的虚假交易网站进行交易,同时在虚假交易网站上以各种理由(交押金、银行卡账号输错被冻结等)要求受害人充值才能提现,当受害人充值完成后,又以其他理由(系统故障等)需要受害人充值更多金额,直到受害人发现被骗;二是低价销售游戏装备,犯罪分子利用某款网络游戏,进行游戏币及装备的买卖,在骗取玩家信任后,让玩家通过线下银行汇款的方式,待得到钱款后即食言,不予交易;三是在游戏论坛上发布提供代练信息,待得到玩家提供的汇款及游戏账号后,代练一两天后连同账号一起侵吞;四是在交易账号时,虽提供了比较详细的资料,待玩家交易结束玩了几天后,账号就被盗了过去,造成经济损失。  业界人士透露,一些不法分子专门锁定《和平精英》《王者荣耀》《蛋仔派对》《剑网3》等大DAU(日活跃用户量)游戏,尤其针对其中的年轻用户作为诈骗对象。他们以“免费赠送皮肤”“领取官方赠送皮肤礼盒”为诱饵,哄骗玩家绕开拥有较强未成年保护及监管系统的游戏平台,通过第三方社交平台与未成年用户重新建立社交关系,以“官方代充”“账号解封”“未成年人操作违规”等利诱、威胁性质的诈骗话术,逐步引导用户通过扫码、告知验证码等方式,转移受害人银行账户中的资产。  反诈正当时: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各平台联合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按照中央宣传部、公安部联合部署开展的“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有关要求,国家反诈中心就编写制作了《2023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以下简称《宣传手册》),详细梳理10类高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特点和诈骗手法,给出了相关提醒和建议。针对“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诈骗”,《宣传手册》发布了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相关作案手法,并提醒“买卖游戏账号、道具请通过正规网站平台操作,私下交易均存在被骗风险”。  近期,多地警方凝心聚力侦破多起涉网络游戏诈骗案件:上海金山警方在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中通过缜密侦查,捣毁了一个专门以游戏装备网络交易为诱饵的诈骗团伙;海南海口警方辗转4000多公里,成功侦破一起以低价收购网络游戏角色皮肤为由的网络诈骗案,涉案金额达150万;山东滨海警方成功侦破一起以买卖游戏账号方式实施诈骗的案件,当场查扣涉案电脑1台、手机14部、上网卡11张等作案工具;江苏公安也联合网易公司,合作破获一起以送游戏皮肤名义实施网络诈骗案件,成功抓捕犯罪黑产团伙。  依托各自在反诈专业影响力、数字交互能力上的优势,近期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守沪喵”联合《蛋仔派对》首次在游戏领域展开防诈合作。双方积极探索将“守沪喵”反诈IP与《蛋仔派对》IP创新联动,打造IP角色与常见诈骗场景融合的漫画内容,推动反诈科普以更加轻松活泼、生动有趣的形式走近游戏玩家,全面提升游戏玩家防范网络诈骗的意识。  据悉,《蛋仔派对》还基于网易游戏行业首推的AI巡逻员系统,上线了“诈骗预警-诈骗阻断-诈骗举报”等三大核心反诈产品功能,可在游戏内24小时不间断地识别、切断、核实及封禁疑似诈骗的不法行为,为打击网络诈骗产业链提供技术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已累计发送超147.7万次定向反诈提醒,拨打15.4万次智能外呼反诈提醒电话。  中旭未来(贪玩游戏)推出了针对网络诈骗、提升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素养上线的《反诈英雄》公益游戏,通过游戏交互学习的方式为青少年用户普及防诈反诈知识。  张小峰律师建议,未来还应当建立起跨平台的信息共享机制,平台间分享涉及诈骗的用户信息和欺诈手段,并且与执法部门联动,以加强对不法分子的追踪和打击。从技术层面,应当建立起识别和监测诈骗的技术工具和算法的共享机制,提高各平台的监管能力。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同志此前表示,网站平台积极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在处置涉诈有害信息、整治电信网络诈骗方面发挥了作用。同时也要看到,一些网站平台还存在责任认识不到位、制度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一些社交类平台、短视频平台要落实信息内容管理要求,持续排查处置涉诈信息、群圈、账号;建立完善账号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异常账号,落实账号实名登记制度;建立完善涉诈举报机制,及时处置和反馈网民涉诈举报;对现有应用、业务、技术进行安全评估,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整改。对相关企业未履行风险控制责任致使群众受骗的,有关部门将依法追究责任。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积极引导未成年人,提高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09/08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谨防招聘市场“糖衣炮弹”
      以高薪为诱饵,虚假承诺“画大饼”,在合同中玩“文字游戏”,成立“皮包公司”挂羊头卖狗肉……近年来,招聘市场上的诈骗行为坑害求职者,不少求职者“未工作先破财”。招聘诈骗行为还扩展到更大领域范围,甚至呈现产业化发展趋势。这严重扰乱求职市场秩序,损害求职者就业信心,亟待严加防范并加大打击力度。  今年2月,四川省公安厅公布一起典型案例,犯罪嫌疑人胡某某成立四川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伙同17人专门针对在校大学生、应届毕业生和有培训需求的应聘人员,在求职平台上发布虚假高薪招聘信息,通过一系列套路陷阱,诈骗400余名求职大学生,涉案金额达131万元。  近期,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一起招聘诈骗案件,犯罪团伙利用被害人对证书性质的认知偏差,以高薪职位为诱饵,以必须持证上岗为由,骗取“学习证明”费用。从2022年4月至案发,该犯罪团伙骗取涉及内蒙古、河南、甘肃、重庆、云南、广东等地的多名受害人共计18万余元。  不法分子缘何屡屡得逞?首先是利用了求职者急于高薪求职的心理,他们许以优厚待遇等虚假承诺,让求职者步步落入圈套。其次,部分监管漏洞仍存,违法链条隐蔽致使求职者维权难。记者发现,一些招聘骗局在合同上只明确甲方权益以及乙方义务,而对于招聘公司许诺给求职者的种种承诺,并未写入合同,或是在合同中设置苛刻条件,致使求职者在后期发现公司未兑现承诺时,也难以从合同中找到维权证据。再加上不少受害人防范意识薄弱,社会阅历及求职经验不足,往往成为不法分子行骗的目标。  就业是民生之本,维护好、保障好求职者基本权益是招聘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坚实基础。  要识破不法分子利用“障眼法”设置的陷阱,关键是要加强对求职者的求职培训及反诈宣传,将宣传深入最基层,提高求职者防范意识。高校要加强学生求职风险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反诈骗能力。各平台加强对招聘单位的资质认证和信息发布人员实名认证,规范信息发布流程,建立招聘企业红黑榜制度,确保发布的信息真实、合法、有效。  此外,各相关部门间应健全信息交换机制,加强行政许可与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之间的沟通衔接,形成监管合力,指导和督促网络招聘平台完善信息发布审查制度以及投诉处理机制。对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的,要加大打击力度、依法严肃处理。
    09/05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我们该如何守护“简历安全”
      据媒体报道,近日从58集团内部获取的资料显示,58集团假借招聘之名,收集学生简历,高价卖给培训机构,后者以此联系学生群体卖课转化客源,58集团从中收取返佣。借此方式58集团一年多牟利超200万元,近20家企业向其合作采购简历。据介绍,58集团打包售卖的简历均来自新华英才招聘平台。对此,新华英才回应称,针对媒体监督情况,已第一时间成立专项调查小组彻查,对此类情况绝不容忍。  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过往经历、个人收入、亲属情况等等,相比普通个人信息,简历上的信息数据显然细致、具体得多。也因此,一旦泄露,轻则给求职者带来骚扰,重则将其卷入诈骗、带来财产损失。此次58集团被曝大规模、产业化兜售简历令人惊诧。如果情况属实,其行为实际上已经触犯了刑法,或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及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从目前披露情况看,58集团售卖简历至少有两个特点,一是为收集简历而收集简历。58方面将原本挂在58同城中的蓝领top企业职务信息虚设挂在新华英才网中,以招徕大学生投递简历。此外,58还在微信小程序和公众号收集简历,或打着“限时免费秋招训练营”的由头吸引大学生们;再就是专业化操作,能够匹配合作机构要求的画像类型(专业、院校、年龄段、学历等)筛选后打包,简历售卖单价也不同,单份简历报价在30-2000元不等,平均报价为140-250/份。  这些做法表明,售卖求职者简历本身,已经成为它的一项重要生意。无论是从流程设计,还是从其与“上下游”的连接看,均呈现出让人难以置信的产业化特征。特别是,有证据表明,58集团与购买简历的培训机构之间,均签有正规合同,且这些合同均通过了集团内部人力资源部和法务部的层层审核。这都让人怀疑58集团招聘的诚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亦规定,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数据,开展数据处理活动排除、限制竞争,或者损害个人、组织合法权益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此外,根据两高相关司法解释,非法获取、出售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等均属于“情节严重”,满足入罪标准。  此前,简历泄露问题也时有发生,但基本上限于“个体作案”。比如2019年5月,北京警方破获了一起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案,系一家科技公司非法从正规招聘平台上爬取简历;2021年央视315晚会也披露,在智联招聘平台,企业账户只要办理会员,就可无限下载用户简历。企业账户注册时,伪造的资质申请也可以通过。如今,平台企业连“漏洞”也不屑于钻了,直接跳出来兜售简历,这吃相未免也太难看了。  简历安全关乎个人信息安全,也关乎这个社会的公共利益。鉴于兹事体大,仅由平台自己查自己,显然还远远不够。此事目前仅就媒体披露出来的情形看,已经触目惊心,其背后是否还有更大隐情?是否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灰色产业链?均需要有关方面深入调查,回应社会关切。对于倒卖简历的行为,要形成法律威慑力,明确违法犯罪实施人、主要责任人和受益人承担连带责任,打击整个非法产业链条。  而从长远看,相关监管机构应切实担起监管责任,强化打击力度,严厉查处网络招聘服务中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曝光和处置力度。同时要完善制度体系,督促网络招聘企业严格履行求职者信息保护主体责任,营造更安全的求职招聘环境。
    08/31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网络传销再变异 怎么才能清除这颗毒瘤?
      缴纳会费“赚大钱”、低额投资“套白狼”……有人幻想天上掉馅饼,不料却是传销组织“画大饼”。近年来,借助互联网的便利性、快捷性,网络传销来势汹汹,不断产生“新变种”,有的甚至披着国家政策的“外衣”登堂入室,危害经济社会发展。  “人有两颗心,一颗是贪心,一颗是不甘心。”想一夜暴富的人很多,有的执迷不悟等发财,有的想火中取栗、赚一点就跑,但实际上,参加传销的人,没几个能完全弄懂“游戏规则”,想赚钱更是难上加难,大多血本无归、负债累累。重庆“魔幻农庄”网络游戏传销案、河南“美特美”网络传销案、浙江“拼拼有礼”网络传销案……一个个案例背后,是传销受害者的一部部血泪史。  传销一直是经济和社会的毒瘤。那么相比传统传销,新型网络传销有什么特征呢?其一是架构更加复杂庞大,受害者更多,比如“魔幻农庄”的注册玩家就多达15.8万人。其二是欺骗性、迷惑性更强,比如不法分子常歪曲利用数字货币、元宇宙、区块链技术等热门概念混淆视听。三是传播范围更广,得益于互联网的无边界特点,新型网络传销组织蔓延很快,呈现出“裂变式”增长态势,波及地域更多,有的甚至在境外架设服务器。也正因此,遏制此类犯罪面临很大挑战。  新型网络传销,行骗范围不受限制,“杀熟”“杀生”灵活自由,短时间内就能裹挟大量人员和资金,既严重损害公众利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也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面对生活中的“十面埋伏”,仅靠警方发现一起严惩一起、民众上当一次醒悟一次,显然远远不够,还必须出拳更快更重。“反射弧”太长,受骗的人就可能更多。  据了解,为进一步遏制网络传销发展蔓延势头,公安部近期已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网络传销犯罪集中打击行动,重点打击涉及重大民生问题和打着重大政策旗号的新型网络传销、跨境网络传销等传销犯罪活动。  有人称,网络传销已进入“3.0时代”。那么,除了公安机关集中打击、重点严惩之外,还需要筑牢社会免疫屏障,从而有效防范网络传销骗局。一方面,要针对新型网络传销的特点,善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和网监系统等平台,提升堵截能力和精准打击能力,力争实现对网络传销行为“露头就打”。  另一方面,各地要加强跨区域、跨部门的协调联动,形成全链条的打击合力。例如,公安机关与银行系统在技术与业务上双管齐下,加强支付安全管理,提升网络传销风险防范能力;执法部门与文化部门共同行动,发布典型案例,加强宣传,进一步普及识别网络传销的知识等。  “一入传销深似海”。对公众来说,也务必要保持警觉、提高防范意识。要知道,若真有好的商机,肯定早就有人下手,不会还在互联网上等着你。正所谓换汤不换药,虽然网络传销花样繁多,但本质上还是“上线瓜分下线投入资金”的圈钱游戏,手段依旧是“拉人头”。那么就要谨记,“入门费”不碰、“拉人头”不碰、“按人头抽成”不碰,不受高额利益诱惑,这样才能避免稀里糊涂掉进“坑”里。
    08/31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