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公示信息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站内文章
  • 丹东的队员来了 就像给我们吃了定心丸
    大连媒体、医疗人员点赞我市援助队伍丹东的队员来了就像给我们吃了定心丸“7月28日6时,来自大连的1万份核酸检测样本从沈阳通过严格的冷链运输,经过特设绿色通道,安全顺利到达丹东市疾控中心。检测人员早已准时待命,并将以最快的速度,在两天内全部完成样本核酸检测。”连日来,大连媒体连续报道了我市支援大连抗击疫情队伍的情况,大连新闻传媒集团微信公众号“大观新闻”在报道中写道:“7月23日18时30分许,丹东市援大连新冠病毒核酸应急检测队和流调队抵达我市,成为最早抵达大连的医疗援助队伍之一。”“DLTV大连新闻”在报道中说:“……他们(丹东队员们)已经熬了3个通宵,和我市医务人员一起完成核酸检测两万多份。”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检验科主管技师孙雅娴接受采访时说:“丹东的队员来了,就像给我们吃了定心丸。他们真把我们的事儿当做自家的事儿,忘我的工作精神也深深感染了我们。”该院检验科主任刘明开说:“在丹东支援队员的配合下,我们迅速地提升了检验能力。没有他们的大力支持,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两万多份的标本检测。”大连媒体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报道了我市援助队员的工作状态。“大观新闻”这样写道:“为了减少进出实验室穿脱防护服可能造成的风险,往往连续数个小时长时间、高度集中注意力进行操作,累了就在实验室找个地方靠一下,喘口气、缓一缓……累极了,鞋都顾不上脱。在实验室的临时休息区,疲惫的队员们倒头就能睡……”首批丹东援大连新冠病毒核酸应急检测队队长、丹东市中心医院检验科主任闫高波、流调队员王瑞超等接受了大连媒体的采访。闫高波说:“我们中午接到通知,从报名、筛选、确定名单到调用设备物资,不到两个小时。队员年龄最大的44岁,最小的27岁,大多都是来自丹东各医院的专业组长。”王瑞超向大连媒体记者表示:“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处置的技术越来越完善,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们有信心和大连人民共同打赢这轮疫情阻击战。大连,丹东为你加油!”丹东市卫健委主任隋玉琳在接受大连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年初疫情发生时,以及高考生复学期间,大连都给予了丹东极大帮助。“大连本轮疫情时刻牵动着丹东人民的心。丹东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大连的事就是丹东的事,全市必须全力驰援,与大连人民同舟共济。丹东与大连之间不仅仅有城市之情,更有兄弟之情、战友之情!”
    07/30 诚信建设万里行
  • 看美丽边城丹东 繁荣乡村致富经
    7月18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采访团奔赴丹东市,在东港市北井子镇獐岛村、东港市北井子镇海鹰村、宽甸满族自治县双山子镇黎明村、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河口村等地进行采风。獐岛是中国万里海岸线东端起点第一岛,陆域面积只有1.2平方公里,人口不足700人。1998年以前,村集体负债2800万元,成为全镇最穷的村。如今的獐岛,公共服务日益完善,产业经济日渐繁荣,村民生活逐步提高,从昔日闭塞落后的小渔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2016年3月起,村党支部开展规范化建设,建立责任体制,将上项目、干实事、谋发展作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第一要务”,从全村挑选年富力强的党员在生产经营的关键岗位上担任领导职务,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其成为村里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近年来,獐岛村以农村党建工作为基础,依托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实现了党建工作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结合当地优美的海岛景观,积极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产业,以捕捞、养殖业为两翼的海岛绿色产业,引领渔民增收致富。獐岛村逐步改善岛内基础设施建设,从陆地引水进岛,修建引水管道40公里,岛上电话普及率100%,宽带入户率50%,街道硬化率100%,全村100%改建环保厕所,农村医疗事业和教育事业得到全面保证,合作医疗投保率100%,所有街道都安装了节能灯。现在,村集体资产超过2亿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1400万元,全村人均年收入超过6万元。由于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民生、文化、生态等各项事业也不断进步,建起20000余平方米的滨海文化广场,拥有大型客船5艘、快艇2艘、气垫船1艘、登陆艇3艘、专用码头3座,建成80余家渔家乐式旅店、10座高档宾馆。为了环保,全岛处于原始自然状态,没有重工业,只有5辆机动车。村里制订了一系列“村规民约”,规定岛内每年植树造林、不饲养污染环境的家禽、不砍伐植被……村里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打造新的旅游增长极,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獐岛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最美渔村”“全国民主管理示范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示范村”“全国十佳休闲农庄”等称号,2016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在东港市北井子镇海鹰村,依托滩涂和浅海资源,依靠发包虾池,村集体虾池年收入近660万元,贝类养殖场年收入300余万元。2018年,海鹰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300万元,2019年达到2000多万元,在有村集体收入后,海鹰村把大多数的收入用在村民的福利方面,比如对本村年满55周岁的女同志和60周岁以上的男同志,每个月都发养老补贴。每年春节,村里都给村民发福利分红,春节前为村民购置水产品、购物卡。村里有孩子被大学录取,也会给予相应奖励。目前,海鹰村还开发了双峰岛赶海拾贝体验区,发展旅游。在距宽甸县城西北约60公里的大山脚下,有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宽甸满族自治县双山子镇黎明村。村民崔树林的家是座漂亮的红砖别墅,崔树林告诉记者:十几年前,黎明村还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村。地处偏僻,交通闭塞,基础薄弱,深度贫困,年人均收入不足几百元。2007年,村里的入驻企业发展野山参产业,引导有条件的农户种植野山参,农户出地出力,企业出技术、管销售,10多年来,村民人均年收入翻了10倍以上。如今,黎明村的野山参基地种植面积达5万亩,野山参存苗量近10亿株,野山参产量占国内野山参总产量约7成,是“中国野山参种植面积最大的基地”。在黎明村,企业还依托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开发天桥沟森林公园。村里有200多户农民创办了农家院餐厅,成立了辽宁省第一家乡村旅游合作社。很多员工白天在企业上班,晚上回到家里当老板,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攀升。东北抗联第1军(司令杨靖宇)军部旧址陈列馆、东北第一个乡政府——四平乡政府、崔家大院等20余处抗联遗址也坐落在黎明村。如今,黎明村村民传承发扬吃苦耐劳的抗联精神,以“公司+农户”模式,综合开发当地野山参产业项目,依托旅游开发公司,延长产业链,打造人参酒、药材、食品和康养产业链,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致富。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河口村总面积18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4.6万亩,森林覆盖率97%。村内林木品种繁多,中草药、山野菜遍布山野,鸭绿江纵贯全境。该村是鸭绿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尤以数万亩桃林为广大游客所知。国家实施兴边富民政策以来,河口村开启了产业新篇。形成了爱国主义教育文化、田园文化、赏桃花文化、旅游文化、民俗文化等五大特色文化。河口村坚持发展原生态绿色农业,开发生态旅游产业,先后开发了鸭绿江边桃花节、辽东特色山珍采摘节、边境游船观光、朝鲜民俗村体验、长河岛异域风情、江心岛异国风光、红色景点之毛岸英学校、红色景点之河口断桥、红色景点之志愿军馆、河口特色大铁锅炖鱼等特色旅游项目,打造出“河口旅游”品牌。河口村民依托村里的生态优势,发展万亩桃园和田园农家乐,日接待游客近万人。
    07/29 诚信建设万里行
  • 致富路上“小步快跑”
    7月的凤城市宝山镇岔路村,露地蓝莓正值盛果期。7月24日,在村集体经济示范基地内,村民们正在采摘蓝莓。采摘队队长张媛媛告诉记者,当天来摘果的有30多人,以妇女和年纪大的村民居多,村里每天会按工作量发放工资。可张媛媛却说:“村里账务透明,我们都希望等采摘季过后一起结算,那样又能存一大笔钱。”张媛媛家有5口人,她和父母、丈夫都在村集体经济示范基地打工,家里还种着刺槐等树苗,全家一年的收入有20多万。“现在生活比以前强太多了。”张媛媛说。在岔路村,像张媛媛这样的村民不在少数,他们见证了岔路村这些年的发展变化。岔路村距凤城市19公里,桓盖公路从村中穿过,交通便利。可昔日的岔路村却是有名的贫困村。2007年,时任岔路村党支部书记王忠有开始主持工作,他以党建工作为抓手,保证各项工作件件有专人抓,样样有专人做。同时,着力解决村民的烦心事。很快,路有人修了,事有人办了,村民的气也顺了。2013年,王忠有因病去世,新一届村“两委”继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提高村集体收入为重要抓手,通过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2015年,村“两委”以村部改造为契机,将新村部中的600平方米作为门市出租,为村集体增加资产200多万元,每年收益3万余元。2017年,村里用争取到的省财政扶持资金200万元,购买了近200平方米的门市房用于出租,每年村集体增加收入10万元,提升了自身的“造血”能力。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2017年,村“两委”成员以个人名义贷款,合资盘下了村里的一处蓝莓园。大家商议,赔钱了算自己的,挣钱了就交给村里。从此,岔路村开始发展小浆果产业。从2018年开始,岔路村建设400吨冷库,新建了草莓、蓝莓温室大棚47座,以发包的形式优先租给村民。村“两委”党员带头承租大棚,在村干部的示范作用下,村民们纷纷发展产业项目。如今,这些大棚已基本承包出去,同时带动了200余名村民就业。岔路村将村集体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精准扶贫等工作,一部分用于发展农业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剩余的按照产权制度改革有关规定,给村民分红,做到发展成果与民共享。在村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岔路村的生活环境也在逐步改善:新建大桥两座,新建饮水井6口,路基改造22000米,硬化道路15000米,村道两侧栽植绿化树3000余株,安装路灯141盏,建成文体广场两座,全村设立垃圾站100个……2019年末,岔路村集体收入达到80万元,村集体资产近10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8500元。岔路村党支部书记郎庆利说:“我们就是要按照‘小步快跑’的发展策略,依靠较小的投资规模、快速的滚动来实现产能增长,进一步增加集体收入,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07/29 诚信建设万里行
  • 丹东第二支流调队支援大连
    7月27日傍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4名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出征大连,这是我市派出的第二支支援大连的流调队伍。当日中午,市疾控中心接到通知,再组织一批流行病学调查人员支援大连抗击疫情。得到通知后,该中心流调人员纷纷请缨。最终,由传染病科王瑞超、冯驰,艾滋病科朴延姬,消杀科孙胜福组成我市第二支援大连流调队。当天17时,疾控中心为该流调队举办了简短的出征仪式。由于队员携带的物资多达10只旅行箱,疾控中心便派车将他们送往大连。据悉,王瑞超此前曾支援湖北襄阳。
    07/29 诚信建设万里行
  • 12名“白衣战士”驰援大连
    7月23日傍晚,随着丹东至大连的高铁缓缓驶出铁路丹东站,丹东援大连新冠病毒核酸应急检测队伍和流调人员队伍踏上了援大征程。检测队伍由市中心医院、第一医院、传染病医院和三县(市)中心医院的10名队员组成,流调队伍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两名队员组成。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驰援大连的队员都是各单位的业务骨干,携带了96孔提取仪、96孔扩增仪、灭活孵箱、加样枪及枪头、检测试剂等设备物资。从报名到筛选,从确定名单到调用设备物资,仅用了不到两个小时。
    07/27 诚信建设万里行
  • 鸭绿江边万亩桃园 助力村民小康生活
    日前,记者随“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采访团走进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河口村,采访当地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助力村民奔小康情况。河口村与朝鲜隔江相望,是鸭绿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尤以数万亩桃林蜚声海内外。先后获得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荣誉称号。依托自身优势,河口村积极发展万亩桃园和农家乐,村民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当被问及“你认为的小康生活是怎么样的”时,村民王忠武说:“一家人在一起和和睦睦、健健康康的就是最重要的。每个人心中的小康生活标准可能不一样,但是我认为小富即安。现在政策好,只要肯出力,没有苦日子。”5年前,王忠武辞去公职回到家乡,和妻子管理起自家房前屋后的二亩桃园,并经营着名为“闲舍庭院”的民宿饭庄。本着“将生活当成生意,把生意做的有点诗意”的初衷,他们的生活和生意都有声有色。去年游客量大的时候,他们偶尔会将网上平台的房间全部关闭,不接待客人,只为了一家人围坐着吃一顿自制火锅、看一场幕布电影、与5岁的小儿子做游戏。据村党支部书记冉庆臣介绍,河口村总面积18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4.6万亩,森林覆盖率97%。村内林木品种繁多,中草药、山野菜遍布山野。河口村坚持发展原生态绿色农业,积极开发生态旅游产业,先后开发了鸭绿江边桃花节、辽东特色山珍采摘节、边境游船观光、朝鲜民俗村体验、长河岛异域风情、江心岛异国风光、红色景点之毛岸英学校、红色景点之河口断桥、红色景点之志愿军馆、河口特色大铁锅炖鱼等特色旅游项目,打造出“河口旅游”品牌。河口村现有居民850户,3100人,有约200家农家乐。全村现栽植燕红桃树20000亩,每年春天这里便成了粉红色的花海,吸引国内外游客接踵而至。燕红桃也成为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年产量约4000万公斤,产值约1.52亿元。村民吉洪洲是当地的种桃大户,山间桃园占地138亩。他于2010年创建吉兴家庭农场,面朝鸭绿江,背靠满山桃园,餐饮住宿区占地12亩。针对目前疫情对餐饮旅游业的影响,他的农场积极应对,开展网上认领桃树的计划,在经济效益和市场效应上取得了双赢。48岁的郎显坤是老郎家酒店的总经理。伴随着河口村的发展,老郎家酒店由小做大,从一个农家乐饭庄发展到如今的可以接待游客近千人的大酒店,每年能安排100多人就业。他还在酒店的院内无偿提供出售旅游商品的摊位,带动了十几户村民致富,同时在村里免费举办旅游服务培训班,向村里的年轻人传授旅游接待经验。现任宽甸满族自治县土地征收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的朱良昊,两年前来到河口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他感受到淳朴善良的村民们不怕吃苦、自力更生打拼出今天的幸福生活实属不易。伴随着生活越来越好,村民们的素质也越来越高。去年,他和村民王忠武一起创办了河口志愿服务队,队员有90余人,每周都会开展清扫垃圾、帮助孤寡老人等活动。志愿服务的项目也越来越多,包括疫情防控期间联防联控都有志愿者队伍的身影。“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阶段才会研究这些事。吃不上饭哪有这心思!”王忠武说。4岁时因意外而右臂截肢的他,用左手写下自己理想中生活的样子--过小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得大自在琴棋书画诗酒花。
    07/27 诚信建设万里行
  • 东港椅圈镇:种草莓一年回本两年翻身
    “我们村哪个屯都有几个年收入超百万元的草莓种植户,村民要是进城买房不是全款都会被笑话。”今年44岁的草莓老板蔡有贵憨笑着说。作为“中国草莓第一县”,东港市有80多年的草莓栽培史,近年来发展尤其迅猛。2019年,全市草莓生产面积达14.8万亩,产量23万吨,产值高达46亿元。椅圈镇是东港市草莓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有合作社包括家庭农场近百家。马家岗村村民蔡有贵原来种水稻,看到别人种草莓发了家,2017年,他通过借贷、政府补贴等方式凑钱建了6座草莓棚,没想到当年就回本了,且还有盈余。第二年,他又投资200多万元建了一个200多平方米的包装车间。“我家旺季每天草莓销售量2万公斤,一年纯收入200多万元,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我还雇了10个工人,他们人均年收入都超过5万元,在我们这,只要肯干,都能过上富裕的好日子。”蔡有贵笑呵呵地说。“原来家里穷,我们两口子靠出门打零工糊口,经常不知道第二天还有没有活干,睡觉都没安全感。”56岁的吴家村村民李盛飞告诉记者,自打开始种草莓,家里生活彻底变了样,两个棚子一年收入四五十万元,好日子越过越红火。位于吴家村的玖玖农场,是东港市单体规模最大的农场,有99座日光温室,共260亩净种植面积。“因为采用冷冻苗技术,全国最早成熟的草莓就在这产生,去年,第一批草莓卖上了120多元1斤的好价钱,而在7年前,最贵的草莓也只有9元钱。”玖玖农场场长徐岗自豪地说。东港草莓品质和价格的不断升级,源于集草莓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种苗生产及草莓保鲜包装技术研发为一体的草莓专业研发机构——辽宁草莓科技研究院和广大种植户的不断探索,这使当地种苗生产、草莓种植管理技术方面均领先全国。同时,东港草莓的包装、深加工、营销、物流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也越来越完善。在集物流装卸、集配仓储和生鲜产品加工等功能于一体的东港电商快递产业园,草莓能够第一时间封装、寄递,实现从“田间”到“舌尖”的快速对接。目前,东港共有9万户农民、2000多名经纪人、上百家企业从事草莓生产、加工和商贸。东港草莓连续多年被评估为全国最具影响力和最具消费者欢迎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现在的品牌价值已高达77.5亿元。
    07/27 诚信建设万里行
  • 新婚燕尔时 “披甲”援大连
    经历了5年的爱情长跑,2020年1月16日,他和她到民政局领取了结婚证,计划3月份举办婚礼。然而,仅仅3天后,我市阻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役打响。1月21日,她开始投入到没日没夜的流调工作中。农历腊月二十九,她和队友们对我市的第一例确诊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当时为疑似病例)。领证后的第一个除夕夜,她没有与丈夫一起度过,而是和同事们在一起忙碌……她叫庞亚男,今年30岁,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科的流调人员,也是此次援大连12勇士中最年轻的一位。流调人员是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侦察兵,“哪里有风险就去哪里”是他们的日常。无论是深夜还是凌晨,无论在市区还是乡镇,一旦出现疑似病例,他们便立即出发。无论路多远、工作多辛苦,回来第一时间就要撰写报告、上报检测结果,为指挥部决策和医疗机构救治防控提供依据。自1月21日至今,他们始终处于这样的状态。庞亚男的爱人在北京从事IT工作。他们原计划领了证,趁着春节好好团聚。她冲上了疫情防控火线,团聚自然无从谈起。丈夫能做的,就是每个凌晨在市卫健中心门前接她下班。上了车,她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回到家倒头就睡。天亮了,他又送她赶往单位。过了正月十五,他回北京工作了,而她仍坚守在家乡的疫情防控第一线。计划3月份的婚礼也延期到5月。5月疫情防控虽然已经常态化,但疾控人员仍不容半点松懈,因而婚礼再次延期。在全民族同心抗疫的史诗画卷中,这绝非惟一一场被延误的婚礼。《人民日报》在全国范围内甄选了100对战“疫”新人,为他们在线补办婚礼,庞亚男夫妇正是其中之一。2020年5月20日10时08分,人民日报客户端盛大的婚礼如约开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为百对战“疫”新人证婚,刘敏涛、华少朗读父母家书,欧阳娜娜、李宇春、杨坤、吴青峰等各路明星或演出或送上祝福。在百对新人中,庞亚男夫妇是为数不多、仍分居两地的夫妻。百对新人亮相时,他们用的是拼图……哪个女人不想要一场完美的婚礼?在此生最重要的那一天,因为疫情,他们不得不留下遗憾。但谈及婚礼,庞亚男却很满足、很感恩,“这就是我心中最美的婚礼。”2020年7月23日下午,组派队伍支援大连的通知下发到市疾控中心,流调人员纷纷报名。庞亚男一边报名,一边微信叮嘱爱人:“别告诉爸爸妈妈。”组织考虑到报名人员的年龄、工作经验、日常表现等,优中选优,庞亚男入选。傍晚,丹东至大连的高铁缓缓驶出铁路丹东站,庞亚男和同事崔成伟踏上征程。24日23时04分,庞亚男再次穿上防护服,走上陌生的大连街头。当当日的流调工作完成,已是25日凌晨。这个夜晚,依旧没有和爱人互道晚安,只有紧张忙碌……
    07/27 诚信建设万里行
  • 7项补贴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7月20日,从市人社局获悉,为积极落实省、市鼓励就业创业政策,市人社局出台7项补贴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用人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招用2020届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按其为高校毕业生实际缴纳社会保险费(不包括高校毕业生个人缴纳部分)给予最长12个月的社会保险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招用2020届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按其为高校毕业生缴纳的最长6个月社会保险费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受理期限截至2020年12月31日。就业见习补贴。2020年丹东市就业见习指标300人。见习期3个月,每月给予每人1000元的基本生活费和每人150元的指导管理费,鼓励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应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对实现就业的按照每人2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就业创业服务补助。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发放范围包括我市高校已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应届毕业生、有就业意愿并积极求职的残疾高校毕业生、低保家庭高校毕业生。创业场地补贴。在创业孵化基地以外初次创业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给予每人3000-10000元补贴。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对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后缴纳的社保费,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技能提升补贴。企业新招用离校2年内高校毕业生,按月给予职业培训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其中,农村户籍和符合困难条件的,补贴标准可上浮20%。
    07/21 诚信建设万里行
  • 市信息中心:点对点造血扶贫
    “靠这块地,俺们今年可以多收入5000多元!”7月17日,宽甸满族自治县石湖沟乡宝山村80多岁的金正化和老伴格外高兴,在地里摘芸豆、挖土豆,准备运到县城里售卖。据宝山村村委会负责人介绍,金正化老两口都患有慢性疾病,常年吃药,村里给办了低保,日子过得很拮据。市信息中心在了解到金正化的情况后,同当地村委会研究制订了脱贫计划。考虑到老人的身体情况,市信息中心协调共建单位帮助金正化购买了种子、化肥、农药等物资,村里给落实了5亩土地,让他们种菜脱贫。目前,正是各类蔬菜上市的季节。有了这块菜地,老两口的年总收入预计可以过万元。市信息中心还根据实际情况,帮助村里的贫困户姜国学养观赏鱼、养猪,帮助贫困户金永杰养猪,目前相关项目已经全部到位,预计这两户年收入均可过万元。记者了解到,接下来,市信息中心还将继续开展点对点造血式帮扶,帮助贫困群众把产业发展好,过上自给自足的好日子。
    07/21 诚信建设万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