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铜陵:根治欠薪工作成效显著
记者从铜陵市人社局获悉,今年以来,铜陵市压实监管责任,完善制度机制,坚持源头治理,以解决工程建设领域欠薪为重点,推动各项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落实落地,确保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工资。前三季度,全市共受理各类涉及拖欠农民工工资信访投诉229批次,清偿农民工工资2828.4万元,惠及农民工1758人。 突出工作重点,开展专项整治。今年春节前,市治欠办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成立7个督查组,分赴县区和重点行业对冬季专项行动和欠薪问题化解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今年上半年,市住建局牵头开展了建筑市场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市人社局、行政执法局等部门共同参与,分两组对全市建筑市政项目开展农民工实名制和工资支付等市场行为专项检查。今年9月至明年春节,铜陵市将全面开展集中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行动,集中排查、整治欠薪隐患。 加强信息化建设,实行全过程监管。2021年12月铜陵市完成了省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系统本地化部署,现已将126个在建工程项目纳入系统监管,目前在建项目工资专户、工资保证金、维权告示牌等基础数据录入比例达100%。市智慧监察系统开发完成,现已上线运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和工资支付预警监管能力明显提升。强化失信联合惩戒,严肃查处违法案件,用好用足行政与司法衔接、信用惩戒等手段,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各项制度措施。今年以来,通过人社网站向社会公布10起“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欠薪案件,对3家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用人单位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对4起涉嫌恶意欠薪案件移送司法机关查处。 加强示范引领。围绕根治欠薪工作中存在的痛点难点问题,按照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将根治欠薪工作从“抓监管”向“监管与激励相结合”转变。通过组织开展无欠薪示范工程项目创建评选活动,立标杆、树示范、促典型,为下一步创建“无欠薪示范行业”和“无欠薪示范县区”打好基础。
11/17 专项治理
- 国家网信办查处135款侵犯个人信息合法权益App
近期,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App以强制、诱导、欺诈等恶意方式违法违规处理个人信息行为,国家网信办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依法查处“超凡清理管家”等135款违法违规App。 经查,“超凡清理管家”等55款App存在强制索要非必要权限、未经单独同意向第三方共享精确位置信息、无隐私政策、超范围收集上传通讯录等问题,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性质恶劣,依法予以下架处置;“东方头条”等80款App存在频繁索要非必要权限、首次启动未提示隐私政策、未告知相关个人信息处理规则、默认勾选隐私政策、无法或难以注销账号等问题,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依法责令限期1个月完成整改,逾期未完成整改的,依法予以下架处置。 国家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始终坚持依法管网、依法治网,持续强化个人信息保护领域日常监管,不断加大执法工作力度,坚决维护人民群众个人信息合法权益。
11/09 专项治理
- 国办:集中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 切实减轻市场主体负担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其中,对落实好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作出具体部署。 方案提出,用“放管服”改革办法加快释放政策效能,推动各项助企纾困政策第一时间落到市场主体,简化办理程序,尽可能做到直达快享、“免申即享”。各级政府包括财政供养单位都要真正过紧日子,盘活存量资金和资产,省级政府要加大财力下沉力度,集中更多资金落实惠企利民政策,支持基层保基本民生支出、保工资发放。严厉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行为。 具体举措包括:一是落实好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进一步优化经办服务流程,健全部门协作机制,实现企业“即申即享”。优化增值税留抵退税办理流程,在实现信息系统自动推送退税提醒、提取数据、预填报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退税提醒服务,促进留抵退税政策在线直达快享。 二是2022年底前在交通物流、水电气暖、金融、地方财经、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等重点领域,集中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切实减轻市场主体负担。
11/02 专项治理
- 七部门:严格信用监管 切实清理明星广告代言全链条各环节乱象
按照中央宣传部文娱领域治理有关工作部署,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广电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电影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明星广告代言活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强化行业管理、加强监督检查、严格信用监管、倡导社会共治、做好宣传引导,切实清理明星广告代言全链条各环节乱象。《指导意见》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在规范明星广告代言行为方面,《指导意见》明确依法诚信代言。明星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做到依法、依规、诚信开展广告代言活动。不得为法律禁止生产、销售的产品(含禁止提供的服务)进行广告代言;不得为未使用过的商品(未接受过的服务)作推荐、证明;不得为无证经营的市场主体或者其他应取得审批资质但未经审批的企业进行广告代言;不得为烟草及烟草制品(含电子烟)、校外培训、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进行广告代言;不得违反其他法律法规对广告宣传的有关规定。广告代言过程中,不得泄露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不得夸大商品功效;不得引用无从考证的数据;不得对其他经营者进行商业诋毁;不得对产品的价格、优惠条件等作引人误解的宣传;不得对资产管理产品直接或者变相宣传、承诺保本保收益或者以预测投资业绩等方式暗示保本、无风险、保收益等;不得对借贷类金融产品一味宣传低门槛、低利率、轻松贷,引发消费者误解。 在规范企业选用明星开展广告活动方面,《指导意见》明确确保广告内容真实。企业选用明星进行广告代言,应当向明星提供相关广告脚本并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金融产品广告,应当主动、充分披露产品信息和揭示风险,严格遵守金融行业管理部门有关金融产品营销的规定。相关商品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的,企业要主动向拟选用的广告代言人提示代言风险。企业提供给代言明星体验、使用的商品,在质量、价格、交易条件和服务品质等方面应当与提供给消费者的保持一致。 同时,企业选用代言明星前,应当对明星从业情况、个人信用等进行充分了解,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自觉抵制选用违法失德明星作为广告代言人。严格遵守广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选用因代言虚假广告被行政处罚未满三年的明星作为广告代言人。
11/02 专项治理
- 辽宁:积极推进涉企违规收费问题排查整治工作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精神和省政府领导批示要求,经报请省政府同意,辽宁省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涉企违规收费问题排查整治工作。 交通物流领域对港口环节、船公司和船舶代理环节、堆场环节、公路领域、互联网道路货运平台等五个方面收费问题开展源头治理;行业协会商会领域对全省1872家行业协会商会收费问题开展“回头看”,抽查检查行业协会商会266家,督促指导235家行业协会商会减轻企业负担约5532万元;金融领域派出三个工作组,累计派出140人,清退违规收费逾460万元,对相关责任人实施纪律处分3人,经济处罚7人;省市场监管局牵头成立了联合检查组,对沈阳、丹东、盘锦、葫芦岛等4个市开展实地督察检查。
10/28 专项治理
- 山东:强化部门联动 推动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工作走深走实
山东省各级各部门按照《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要求,建立了分工明确、部门协同、上下同步的工作机制,聚焦五大领域,加强组织领导,深入摸排整改,推动各项惠企政策全面落实。 截至目前,交通物流领域发现部分收费不规范问题,对发现问题坚持立查立改,深入剖析违规收费产生原因,进一步健全制度措施,完善长效机制。水电气暖领域重点围绕清理规范建筑区划红线外接入工程收费、建筑区划红线内有关收费、已纳入定价成本的相关收费、非电网直供电环节不合理加价、其他不合理收费等五个方面进行自查自纠,对发现的部分非电网直供电主体加收费用问题均已第一时间督促整改,并退还用户多收费用。地方财经领域按照“强化协同治理、强化联合惩戒、强化标本兼治”要求,建立全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领域问题台账,扎实推进复查整改,对违法违规收费行为“零容忍”。省财政厅抽调骨干力量,派出8个复查组,对15个市级、30个县级单位进行现场复查。金融领域坚持查摆问题与整改落实并重,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对已经整改到位的,举一反三、查漏补缺,防止边清边冒、前清后冒。经过自查、督导、二次自查和查缺补漏,全省自查发现问题279个,涉及企业1174家,均已责令整改并清退相关费用。行业协会商会及中介机构领域通过季度工作部署讲评、月工作调度统计、省市“双联共建”等方式,对会费收取、垄断性和强制性经营服务收费、偏高收费等行为实施全方位监管和重点抽查检查。全省共有2020家协会商会主动减免降低收费1.84亿元,通过为行业争取帮扶政策减轻企业负担3.74亿元,推动本行业企业为其他市场主体让利减轻企业负担20.84亿元。
10/25 专项治理
- 银保监会:防止以金融创新为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日前,银保监会财险部向各银保监局、各财险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合规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督促财产保险公司加快健全合规管理机制,堵塞合规风险漏洞,补足合规监管短板,提升行业依法合规经营能力。《通知》要求各公司要加强涉众型保险产品评估及合规审查,加强关键信息披露,防止以金融创新为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通知》具体要求涵盖严格履行合规管理主体责任、健全合规治理架构、完善合规制度流程、加强财务会计管理、盯紧重点风险领域、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加强合规管理的监管等8方面内容。 在健全合规治理架构方面,《通知》明确,各公司要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管理,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要依法规范大股东行为,督促其依法履行义务、规范使用权力,防止越权干预公司正常经营管理。要严格执行关联交易管理有关规定,坚决防止大股东操纵掏空机构和违规利益输送。 《通知》提出,各公司要盯紧重点风险领域,加强承保理赔关键环节管控,不得以任何形式拒保交强险,不得挪用、截留、侵占保险费,不得给予或者承诺给予合同外利益,不得拖赔惜赔、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或者牟取不正当利益,不得利用开展保险业务为其他机构或者个人牟取不正当利益。要强化重要岗位关键人员管理,严防利益输送和道德风险,管住人、看住钱,筑牢制度的防火墙。 在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通知》提到,各公司要加强涉众型保险产品评估及合规审查,加强关键信息披露,防止以金融创新为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要加强对中介机构、服务外包机构等第三方的管理,规范从业人员的销售行为,持续改进保险理赔服务。要强化消费者信息安全保护,健全客户投诉处理机制,促进争端解决、溯源整改。 在加强合规管理的监管方面,《通知》要求,各银保监局要加强非现场监管,强化监管数据治理,持续深化大数据技术应用,建立健全防范数据造假长效机制。要加强现场检查,紧盯机构内控合规风险点,对同质同类问题屡查屡犯、边查边犯的加大查处力度,不断提升行业合规经营水平。
10/18 专项治理
- 云南:重拳打击整治养老诈骗
10月11日,记者从云南省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总结会上获悉,在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中,云南省依法严打养老诈骗违法犯罪,重拳整治侵害老年人群体合法权益的涉诈乱象,专项行动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云南省群众对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的满意度达96.0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坚持打击为先,有效震慑了养老诈骗违法犯罪。针对“六类”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突出“稳、准、狠”要求,建立举报线索定期转办、研判分析、核查反馈、挂牌督办和双移交、双负责机制,对涉养老诈骗违法犯罪和其他违法犯罪同步开展核查,对违法犯罪和行业治理问题同步开展核查,确保每一条线索核查处置到位。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共接收、摸排线索1062条,办结率98.07%;全面起底近5年来全省养老诈骗未破积案,共立案查办养老诈骗刑事案件194起,破案185起,破案率95.36%,打掉犯罪团伙18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28人,追回赃款1.71亿元。 坚持标本兼治,有效压缩了养老诈骗违法犯罪空间。网信、民政、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市场监管、银保监及各地处非部门和政法机关始终把开展整治规范作为专项行动的重中之重,紧盯8个行业领域涉诈问题隐患,加强大数据监测和网格化摸排,对排查出的问题隐患逐一建立台账、评估风险等级、强化分类处置。全省共排查发现涉诈问题隐患1024个,整治完成965个,整治率94.24%。 坚持预防为本,有效提升了老年人群体的识诈防诈反诈意识。结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社会治理实际,各地各部门通过采取“线上+线下”相融合、“传统+新型”相补充、“引导+警示”相结合的方式,延伸宣传触角,消除盲区死角,聚焦农村地区留守老人、孤寡老人、脱贫老人等群体精准开展宣传教育,努力实现宣传教育“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全省共普发涉养老诈骗公益短信1.69亿条,组织线下宣传活动4.62万场次,发放纸质宣传册1246万份,制发网络宣传作品4.62万个。 据悉,下一步,云南省将突出防范为先、预防为主,常态化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常态化保持严惩高压态势,常态化加强行业综合治理,常态化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推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工作制度化、长效化,更好维护老年人群体合法权益。
10/17 专项治理
- 中央网信办开展网络辟谣标签工作整治谣言乱象
近日,从中央网信办获悉,2022年8月以来,按照“清朗·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专项行动统一安排,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会同网络综合治理局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为依托,组织12家网站平台开展网络辟谣标签工作,对存量谣言进行全面梳理标记,对被标记的典型网络谣言样本及时通报曝光,最大限度挤压网络谣言生存空间。 专项工作期间,重点网站平台积极参与,对近年来平台数据进行深入摸排,全面梳理存量谣言样本3342个,涉及卫生健康、食品安全、教育就业、自然灾害等重点社会民生领域。经权威查证,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集中标记辟谣标签,予以公开曝光和警示。微博、抖音、百度、腾讯等网站平台依据权威发布开展全平台自查,对8万余条存量谣言标记辟谣标签。重点网站平台均开设辟谣专栏或专门辟谣账号,及时发布权威辟谣信息,对接触过谣言的用户,精准推送相关辟谣内容。 中央网信办相关单位负责人介绍,标记辟谣标签是网络辟谣工作的积极探索,是深入整治网络谣言乱象的重要举措。中央网信办将持续开展网络辟谣标签工作,不断健全联动工作机制,组织重点网站平台加大对网络谣言的辟除、曝光力度。广大网民可通过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提供谣言线索、查证网络谣言。
10/17 专项治理
- 四部门:启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22”专项行动
近日,国家版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四部门联合启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22”专项行动,这是全国连续开展的第18次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行动。自2005年起,国家版权局等部门针对网络侵权盗版的热点难点问题,聚焦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网络新闻、网络直播等领域开展版权专项整治,查处了一批侵权盗版大案要案,有效打击了网络侵权盗版行为,得到国内外权利人的充分肯定。 本次专项行动于9月至11月开展,聚焦广大创新主体版权领域急难愁盼问题,推动规范发展与打击惩治并举,开展4个方面的重点整治:一是开展文献数据库、短视频和网络文学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对文献数据库未经授权、超授权使用传播他人作品,未经授权对视听作品删减切条、改编合辑短视频,未经授权通过网站、社交平台、浏览器、搜索引擎传播网络文学作品等侵权行为进行集中整治。二是加强对网络平台版权监管,依法查处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电商平台销售侵权制品行为,坚决整治滥用“避风港”规则的侵权行为,压实网络平台主体责任,及时处置侵权内容和反复侵权账号,便利权利人依法维权。三是强化NFT数字藏品、“剧本杀”等网络新业态版权监管,严厉打击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美术、音乐、动漫、游戏、影视等作品铸造NFT、制作数字藏品,通过网络售卖盗版剧本脚本,未经授权衍生开发剧本形象道具等侵权行为。四是持续加强对院线电影、网络直播、体育赛事、在线教育、新闻作品版权保护,巩固网络音乐、游戏动漫、有声读物、网盘等领域工作成果,不断提升网络版权执法效能。 国家版权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专项行动将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通过推动规范发展与打击惩治并举,加强网络版权全链条保护,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促进创业创新、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版权工作支撑。
10/08 专项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