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公示信息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站内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警惕“客服”诈骗升级致多人中招
      “您好,我是XX网客服,您购买的XX商品有质量问题,我们给您双倍赔偿……”不少市民接到过这样的诈骗电话。但随着骗术的不断升级,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诈骗已经衍生出诸多不同诈骗手法。8月29日,广东东莞警方通报“客服”诈骗套路升级案例,提醒广大市民要提高警惕性。  近日,沙田镇一女事主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称该女事主XX“白条”和“金条借款”额度信息泄露,如果不使用XX“金条借款”的话,可以帮其取消功能。  骗取女事主同意后,对方又称该女事主需要在银行正常贷款几笔资金,以提高信用额度,才能注销“金条借款”账号。在对方的引导下,该女事主先后三次转账至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后该女事主感觉不对,发现被骗,但已损失25.4万元。整个过程看似简单,但市民深陷其中,一旦不够冷静就会上当受骗。  警方提醒:一、核实身份官网认证。如接到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的电话,不要轻信,应返回原购物、贷款等官方平台或拨打官方客服电话,联系工作人员核实情况。  二、拒不透露个人信息。身份信息、银行账户、验证码、各类密码要小心保管,绝不透露。  三、不加好友不开视频。如对方要求添加私人社交账号或至各类视频会议软件进行共享视频等协助操作,一定要果断拒绝。  四、绝不转账、借贷。如对方要求操作转账或者进行借贷,统统不要理会,一定是诈骗。  五、谈及征信切勿慌张。个人征信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任何人无权删除或修改,如对个人征信存疑可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询。
    08/31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关注重点群体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重侵害人民财产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严峻,已成为发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广、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  今年4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全面提升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能力水平。自全民反诈专项活动开展以来,人民法院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依法从严惩处,高压之下,此类犯罪针对的对象呈现向五类特殊群体蔓延趋势,需引起足够重视。  一是“小网民”因认知能力较低成为诈骗分子重点关注对象。在移动手机日益普及的今天,中小学生在学会拼音、识字的情况下,就足以用手机聊天、交友、刷网络短视频等,成为网络大军中的“小网民”。这类“小网民”在其他家庭成员的耳濡目染下,能熟练使用微信、QQ等聊天软件,也普遍懂得用微信、支付宝转账,但是因为其年龄小、认知能力低,缺乏防备意识以及对手机支付流程的掌握,容易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新对象。二是被骗人群急于挽损,反而容易成为目标。由于电信网络诈骗团伙组织的愈加严密化、分工的精细化、赃款转移的迅速化,且大部分诈骗团伙分布在境外,所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受害者追赃挽损的比例一直较低。因此被害人常常面临案件得以侦破,但被骗钱财却难以追回的局面。此时,一些犯罪分子正是利用被告人急于找回财产的迫切心理,在网络发布“黑客追赃”“网警拦截”“维权专家”等信息,诱使被害人二次上当受骗。三是企业不规范制度下财会人员成犯罪分子理想目标。一般来说,企业财会人员享有拨付大额钱款的权力,而企业为了日常管理方便,通常采用微信群、QQ群等具有群聊功能的软件进行日常工作部署,部分公司还会采取部分人员密件通知、大群人员广泛通知的管理模式,犯罪分子正是利用这种公司管理模式,盗用或者伪造公司老板、负责人的私人账号,并以此群涉密、严谨外传等相关内容作为掩盖,将公司财务人员纳入群聊,再以保证金、业务款、资金拆借等日常汇款理由进行诈骗。如2021年四川省宜宾市某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财务人员夏某,在接到同事电话后加入某社交平台工作群,按犯罪分子冒充的虚假董事长的安排,将公司582万元转给诈骗团伙。四是网络平台上拟实施治安违法行为的群体被紧盯。网上招嫖、办证、删帖等游走于灰色地带的事项更容易成为滋生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沃土,行为人为了达到嫖娼、办假证、做假数据等违法行为主动到网上找寻方法,就会落入犯罪分子设下的陷阱,被骗取保证金、手续费、路费等财物。同时,犯罪分子利用行为人担心自身违法行为被发现后受到处罚、名声受损的心理以及诈骗金额较小等因素肆意作案,使得该类犯罪较于其他诈骗犯罪具有得手成功率高且不易案发的特点。五是网贷模式下年轻网贷人群成潜在目标。当前,网络借贷平台成为民间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90后”年轻人在面临着房贷、车贷及其他多元消费需求叠加情况下,经济压力较大。于是,在认为自己对互联网、电子商务熟悉的基础上,他们将目光投到手续简洁、放贷快、利息低的网贷平台。犯罪分子正好利用网络贷款软件市场混乱、可以全程通过网络操作避免线下见面等特点,制造出虚假贷款软件、贷款信息、还款信息等内容进行诈骗。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笔者认为,各部门单位应继续完善多方联动的立体化全民反诈工作体系,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纳入社会综合治理推动诉源治理,在依法惩治电信网络犯罪的同时加大追赃挽损力度,突出重点领域监管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创新宣传形式手段提升普法实效。  一是构建立体化全民反诈工作格局。完善“党委政府领导、部门通力协作、全民共同参与”的反诈工作体系,建立打击、预防、研究等一体化工作机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健全完善风险管控,做好源头防范。银行系统要设置风险交易等级监控,将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违法犯罪人员纳入失信主体,严格监管账户资金流转;通讯运营商要严格落实用户实名制,对电话卡存在异常频繁呼叫及时通报公安机关;网信部门加强网络平台监管,建立健全行业主管、企业、用户三级责任制,落实日常监督、实名注册、举报渠道等工作措施,加大对涉诈平台处理力度。  二是加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综合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高发,折射出网络治理、社会治理尚有一些亟待改进的地方。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的地域性特点,公安机关要加强犯罪源头地综合整治,及时发现、铲除犯罪窝点,建立线索推送、举报渠道机制,清除本地涉诈黑灰产业。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一步筑牢预警劝阻“防火墙”,提升预警信息监测发现推送能力。网络运营商、互联网信息提供者要切实增强防诈反诈主体责任意识,主动参与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综合治理工作。相关部门要推动建立数据互通互享,强化数据集成分析研判,实现由个案办理向类案治理模式转变,及时发现网络治理的“死角”“盲点”。司法机关要加强案件反向审视,推动制度建设,为社会治理、网络监管提供方案,协同推动诉源治理。  三是打击犯罪与追赃挽损齐头并进。公检法机关要坚持全链条纵深打击,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的组织者、策划者、骨干分子加大惩治力度,同时也要加强电信网络诈骗关联犯罪惩治力度。另外,要强化追赃挽损工作,做到打击犯罪与追赃挽损“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将追赃挽损工作贯穿案件办理的全过程。深化司法行政机关和银行之间的交流合作,建立二者间的快速反应机制,简化司法行政机关查询、冻结资金的审批手续。要通过资金流向发现处置线索,依法及时扣押涉案相关财物,阻断诈骗资金的转移和处置,最大限度挽回被害人损失。此外,司法行政机关还要对涉案财产查扣情况通过官方媒体进行定期通报,让被骗人群及时了解追赃进展。  四是加强重点领域个人信息监管保护。各单位要严格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加强重点领域内个人信息的监管,对通信、银行、保险、房产、酒店、物流等领域可能被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利用的重要信息,要实施重点监管和保护,监管部门要督促相关领域企业强化主体责任,主动承担个人信息保护职责,对违法违规行为及时严厉查处。严肃打击个人信息非法交易产业链。在用户实名制登记背景下,对任何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物联网卡、银行账户、支付账户等非法行为及时采取惩戒措施或移送司法机关处理,铲除诈骗犯罪的上游生存土壤。  五是聚焦精细全面宣传提升法律意识。公检法机关要扩大宣传面,建立全方位、广覆盖的反诈宣传教育体系。把握好电信网络反诈宣传教育的重点受众,结合受害群体分布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例如,针对前述五类重点人群,可以将防诈知识作为中小学扩展延伸课程,提高“小网民”识骗防骗能力;引导行业工会加大对企业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防诈知识培训,规范企业财务管理;通过及时发布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以案说法、以案普法,反诈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企业等以喜闻乐见形式帮助群众准确识别诈骗犯罪手段。
    08/29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谨防冒充“交管12123”发送短信的新骗局
      8月25日,兰州公安交警提示驾驶员注意,一种新型诈骗出现了。  如果收到“交管12123”发来这样的信息:“您的高速E卡已限制使用,请8月22日前到......签署,未签署将清除账号”。看到这样的信息,可要小心了这个链接里面有猫腻。今日有驾驶员就收到这样一条短信,短信号码显示“+001069007092”。该类诈骗与此前的“医保卡停用”、“ETC禁用”、“社保卡尚未完善”等等都属于短信诈骗。  兰州公安交警提醒:  如果“交管12123”真的给你发信息,请记住短信号码一定是12123开头的,一般是12123+省份代码或12123+地市代码。比如甘肃的短信号码一般为“12123620”等形式。类似的提醒短信绝不会要求你点击网址,更不会让你输入个人隐私信息,请务必提高警惕。  如果收到不知真伪的短信,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核实。一旦发现被骗,请及时联系银行挂失和更改密码,保障资金安全,并在第一时间报警!
    08/29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当心落入骗子冒充“京东金融”诈骗陷阱
      大兴公安分局昨天通报,近期有骗子继续打着“京东金融”旗号猖狂诈骗,有事主被骗137万元。  案例有网贷记录需要清理?被骗137万!  事主邓某接到自称京东金融客服的电话,称受中国银保监会委托需要对非法网贷进行清理,并声称查到邓某在网上有贷款记录。在邓某否认后,对方便说有可能是别人通过非法手段或者渠道利用邓某信息进行过网贷,并要求邓某必须配合进行清理,随后向邓某邮箱内发送了带有银监会字样的假文件和工作证。  经过一系列洗脑操作,邓某按对方要求下载网络会议App,一步步进行贷款、转账,对方还称审查后资金随后会原路返回。最终邓某被骗137万余元。  揭秘骗局主要针对学历较高且重征信人员  针对学历偏高且重视征信的人员,一旦听到会影响自己征信等字眼很快就能引起事主的注意力。  冒充身份多为京东金融客服工作人员,或其他大平台金融产品客服以及银保监会工作人员,使被害者更容易相信对方的“官方”身份。  当事主邮箱内收到带有银保监会字样等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工作证后,在前期提到非法盗用事主身份或提高贷款额度、征信信息等,就可以让事主上钩,完全相信对方身份。  事主完全相信后便会顺着对方思路走,且对方还一再保证资金验证后会原路退回,以此来完全消除事主顾虑。  对方多数会通过各种聊天软件共享屏幕或电话中的实时通话来指导事主进行贷款或转账,让事主没有单独思考的时间。  对方永远会以差一点点为借口,让事主继续贷款转账,直到事主无法承担至醒悟为止。  提示听到“征信”二字不要慌  市民生活中注意保护好个人隐私,听到“征信”二字不要慌,有疑问寻求官方或警方的帮助;转账之前动动脑,不轻信、不转账。总之,凡自称“京东金融”等客服以影响征信、需注销账户、调整利率为由,让您下载软件、共享屏幕填写信息的,均为诈骗!96110反诈专线来电务必接听!
    08/25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万能“神药”?别被骗子忽悠了
      最近,你和家人朋友有没有收到这条提示性短信——“凡以养老服务、养老项目、养老产品、以房养老、养老保险、养老帮扶等为名骗取老年人钱财就是诈骗!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不断增加,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老年人群体。他们利用老年人辨识能力不强、渴望健康、权益保护能力弱等特点,以销售“养老产品”、代办“养老保险”、提供“养老服务”、宣称“以房养老”、组织“养老旅游”等名义进行诈骗,严重侵害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那么,针对老年人的骗局通常有哪些形式?不法分子是如何一步一步实现诈骗的?老年人要如何警惕和防范此类诈骗套路?如何提高防骗能力?  近几年,卫生健康领域涉老诈骗屡有发生。一些经营者把准老年人大多有基础性疾病,重视生命健康的心理,“黑诊所”“假义诊”“假白大褂”打着“祖传秘方”“神秘配方”“包治百病”的幌子,使用“长寿”“黄金”等词汇渲染产品功效,误导老年消费者购买产品,诈骗老年人钱财,危害老年人健康。  诈骗套路  此类违法犯罪主要表现为通过提供免费旅游观光、情感陪护、虚假宣传等手段,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会议营销、养生讲座等方式,诱骗中老年人购买价格虚高的保健品或者假冒伪劣产品,涉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和普通诈骗。  案例一:包治百病的“神药”实为淀粉!老人被骗数十万元  据广东政法,近日,广东广州天河警方捣毁一个特大养老诈骗团伙,抓获以周某(男)为首的犯罪嫌疑人62名,捣毁门店及窝点13个,现场查扣现金26万元,冻结资金200余万元,查获电脑、手机、“保健品”等一大批。  2017年底,邓伯(化名)经过天河区仙某堂门店,看到店铺能免费测量血压,于是进店测量。随后有店员给邓伯把脉,并称他有肾虚、肾亏等疾病。在店员的游说下,邓伯体验了中药包敷疗,感觉挺舒服,再加上店内有不少老人都在做,他十分放心。  2017年底到2022年5月这4年半的时间里,邓伯多次到店里免费测量血压,并购买了一些中药包敷疗的疗程。在做中药包敷疗的过程中,店员不断称邓伯患有多种疾病,需要吃各类“保健品”。为了让邓伯相信诊断结果,还专车接送邓伯去听“专家、老教授”举办的讲座。  在讲座中,“专家”推销各种高价的“保健品”,称包治百病,可放心购买。一来二去,邓伯在仙某堂门店共花费40万元。  “经我们检验发现,他们售卖的产品极少一部分为普通保健品,一部分为淀粉类制品,其余的还有‘三无’产品。没有一种属于药品,都不具备治疗病痛的作用。”民警表示,团伙售卖的产品不仅对老人的基础病无效,还价格昂贵。一款拿货价为500元的产品,团伙成员以10800元的高价出售给老人们。  “更恶劣的是,他们为了售卖产品,会建议老人停止正规医院开具的药物,大量购买产品。但因为产品没有任何治疗效果,导致不少老人病情更加严重。”据天河区公安分局预审大队民警介绍,店内所有看诊的“专家”均无正规的医师资格证。  案例二:老人花2万元买的“神药”,竟是“三无”劣质茶包  云南长安网近日公布一起涉养老诈骗案件。今年5月,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分局接到87岁老人毛某求助:因轻信广告,自己花费2万余元购买了号称可以治疗各种疾病的中药包。  收到货后,毛某发现中药包无任何商标标识、使用期限等。看着这些包装粗糙的“三无”产品,毛某心里犯了嘀咕,不敢轻易服用,遂主动联系卖家退货退款,但对方早已联系不上。  接到报警求助后,红塔分局刑侦大队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调查。耗时数月连续奋战,通过深度研判分析,警方初步锁定河北平泉市杨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摸清该人具体行踪后,侦查民警立即赶赴河北平泉实施抓捕行动,并于7月9日在当地警方的大力配合下成功将杨某某抓获归案,并为受害人毛某全数追回被骗养老金2万余元。  经初步调查,该团伙所骗被害人涉及全国各地,涉案价值7万余元。经初步鉴定,这些价值不菲的治疗“神药”实际只是一些成本价值几块钱的劣质茶包。  案例三:“冰丝凉席”能治病?假的!  近日,河南省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养老诈骗案例,不法分子虚构廉价“冰丝凉席”可以治病,诱骗老年人购买,骗取40余名受害人近2万元。  为攫取利益,2018年7月份,艾某某伙同程某某经过预谋后,决定以健康养生、治疗疾病为噱头通过网络购进一批廉价席子到乡下出售。2018年9月份,二人以每床65元的价格在网上购进一批“冰丝凉席”,并雇佣司机驾车到南召县某镇所属的两个村进行销售。  期间,艾某某等人为扩大影响,打开销路,采取送礼品的方式进行宣传,吸引众多农村留守老人前去围观。艾某某二人利用部分老年人患病渴望恢复健康的心理,借机虚构该款凉席由中药浸泡,有治疗关节病、偏瘫、“三高”等疾病功效的事实,诱骗老年人购买。  2018年9月8日,艾某某等人在南召县某镇某村骗取15名村民现金6300元后逃离现场。9月10日,在某镇某村再次骗取29名村民现金12180元后,被南召县公安局刑事拘留。  南召县法院审理认为,艾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伙同他人采取虚构所销售凉席具有治疗疾病的手段,骗取多名被害人的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判决被告人艾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并处罚金五千元。  案例四:伪装成“名医”“教授”夸大疗效推销药品  河南省政法委近日在中原盾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消息称,河南郑州警方摧毁一针对老年人进行网络诈骗团伙。  “我被骗了!我在网上购买了一种治疗脑血管病的药,我本来是轻度脑病,可以自己走路,但吃了两个疗程药后,病情反而加重了,现在站都站不起来,只能躺在床上。”近日,河南省郑州市公安局经开分局接到群众电话求助,求助人是80多岁的田某。  经初查,民警发现,田某从未与销售方见过面,问诊、推销、付款等都是通过电话咨询,在网上完成购买手续后,由快递公司发货。民警通过田某提供的快递信息、电话等,分析调查后发现,药品寄出地址是虚假地址,固定电话的装机地址也人去楼空。民警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位于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某公司院内的郑州某商贸有限公司。  6月9日,郑州市公安局经开分局副局长耿现庭带领专案组民警迅速出击,将郑州某商贸有限公司23名员工成功抓获,现场查获笔记本电脑、账本、话术单、银行卡、药品等相关涉案物品。  民警经讯问发现,该诈骗团伙经过伪装,针对老年人群体精准实施诈骗活动。该团伙在新媒体等平台投放广告,广告中经过所谓的“专家”“教授”的专业讲解和“被治愈患者”的“真实感受”来夸大药品疗效,一旦有人“心动”拨打购买电话,销售员便会采用固定话术进一步宣传夸大药品疗效,谎称药品可以有效治疗脑梗、偏瘫等脑血管疾病,通过花言巧语来取得老年患者群体信任,再以高于进价10倍以上的价格将药品出售。  经查,该案被害人涉及全国各地1970人,涉案金额460余万元。目前,23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诈骗罪已被刑事拘留。  案例五:“神药”可防癌?实为普通“压片糖果”  近日,湖北十堰茅箭警方成功捣毁一养老诈骗窝点。据悉,这起养老诈骗案涉案资金160余万元,200余名老人受骗。  今年7月,十堰市公安局茅箭区分局平安义警队员在辖区巡逻时,发现某处居民楼有老年人频繁进出。他们大多空手进,然后拎着保健品回家。义警队员将这一情况报告给社区民警。经前期摸排,民警发现,该楼可能存在养老诈骗窝点。  7月底,经过缜密侦查,办案民警联合辖区派出所一举捣毁该养老诈骗窝点。当时,窝点内只有几名老年人,涉案嫌疑人不知所踪。民警询问在场的老人,他们此时还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  据了解,该窝点的负责人是48岁的江西籍女子王某。她冒充“农科院”推广部主任,对老年人进行虚假宣传,然后推销售卖假药。  警方很快发现嫌疑人王某的藏匿地点。随即,民警驱车远赴江西,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在吉安市永新县一处租住房内,将嫌疑人王某抓获。  经讯问,民警发现,该诈骗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员工”上岗前会经过“专业培训”。为了体现其“专业性”,嫌疑人专门针对老年人制定“话术单”。他们通过所谓“农科院专家”讲解和“体验者”的“真实经历”来夸大保健品的疗效,声称产品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癌、长命百岁”等功效。利用花言巧语取得老年患者群体的信任后,他们将普通的“压片糖果”冠以“桑蚕基肽”的名号,以每份4000元的高价进行售卖。  如何识破保健品类养老诈骗套路?  不法分子往往瞄准老年人渴望健康的心理,打着根除疾病,药有奇效的幌子推销保健品,他们往往夸大保健品的作用,使用让利、附赠等优惠,借机推销能够“包治百病”“延年益寿”的高价保健品,骗取老人钱财。  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神药,而且保健品是特殊食品,不能代替药物,宣传保健品有疾病治疗、预防作用,都是法律所禁止的。  一旦陷入保健品骗局,老年人损失的不仅仅是养老钱,严重的还会耽误病情。  要识破保健品类骗局其实并不难,首先要警惕各种以免费为名的保健品推销活动,不轻信、不购买;其次要养成正确的就医看病习惯,不要相信所谓专家的夸张宣传,更不要相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老年人在购买药品、保健品和医疗器械等产品时,一定要去正规药房、医院等具备合法资质的地方。若无法鉴别产品真假和价格是否虚高,请告知子女陪同购买。
    08/24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从“无门槛拿证”到“高薪挂靠” 新职业培训暗藏新骗局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近两年,一批新职业走进大众的视野。新职业意味着新的就业机会,不少人想抓紧考取从业证书,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然而,一些培训机构以“山寨证书”诱导求职者缴纳高额费用。系列报道《网络招聘乱象调查》第二篇:从“无门槛拿证”到“高薪挂靠”,新职业培训暗藏新骗局。  廖先生对碳排放管理工作抱有兴趣。今年年初,他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看到,不少培训机构推广相关的就业机会。在咨询了几家机构后,他了解到,只要报名参加相关课程的培训,通过考试、拿到证书,培训机构就会介绍碳排放管理的兼职工作。一家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他,参加培训、考取一本证书大约需要几千元,而拿到证书后,通过机构介绍的兼职,可以赚取5万元到10万元。  由于机构承诺考取证书后保证可以兼职,廖先生就缴费报了名,开始上课。不过,他参加的培训几乎就是走个过场。“就是刷一些课,他会给你一个网站,然后去里面刷课时,而且这些课不需要自己去听,把时间刷满就好了,走个流程。培训课很快,我们基本上半天就能刷完了。”廖先生说。  半天就能学完全部课程,这是怎么做到的?原来,秘诀在于同一时间打开多门课程的网页刷课时。相比之下,考试就更容易了。廖先生告诉记者,“线上考试,就会给我们发答案,我们带着答案去考试就好了”。  不用学知识、考试抄答案,这样的培训和考试靠谱吗?取得的又是什么证书呢?廖先生说,从4月份考完试到现在已经过去3个多月,传说中的证书迟迟没拿到。他每隔几天就会催问这家机构,对方拖延至今也没给出明确说法。  无门槛入学,短时间拿证,高薪“金饭碗”唾手可得,类似的话术在多家培训机构的广告语中屡见不鲜。刘先生交了近3000元报名费,准备考取培训机构所说的“含金量极高”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被告知等待考试通知后,他在网上搜索关于家庭教育指导师的信息,发现这个所谓的极具含金量的证书,并不是人社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只是某些网站发放的培训证书。  刘先生说:“后来我才了解到,那证书主要是技能培训证书,不是职业资格证书。技能培训证书跟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根据他后来跟我说的内容,不用学习,他都可以给你发高级的培训合格证书。”  当前,市场上有关新职业的培训信息五花八门,其中一些宣称证书“可以挂靠”。实际情况如何?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说:“可能就是给您瞎保证的一些东西,比如证书下来说推荐公司包括帮你把这挂出去,其实真正能挂靠的就是资格类证书,其他类的也没什么太大的用。”  事实上,一些新的职业领域目前还没有设立职业资格准入。面对培训机构用“山寨证书”来招揽生意、诱导缴纳高额费用,求职者该如何分辨?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提醒,技能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有本质的不同。如果培训机构给出“保过、给证书、高薪挂靠”等说辞,求职者要格外警惕。  “这种职业培训证书,它不是一个资质,并不是说你一定具有哪一种能力,只是说你参加了这种培训而已,跟职业资格证书是有区别的。当然这种职业培训证书也不是说每个单位都能够下发的,只有一些国家权威部门颁发了办学许可证的学校或者培训机构才能够颁发职业培训证书。这样的广告宣传,实际上都是违反广告法的规定的。”陈音江说。  那么,如果求职者已经交了费、报了名、考了试,却没有拿到证书,这笔报名费还能要回来吗?陈音江说:“如果培训机构宣传经过了培训就可以拿到证书,但是考生如果交了报考的费用后又没有获得相应的证书,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虚假宣传的行为,消费者的知情权受到了明显的侵害,可以要求培训机构退还相应的培训费用。如果协商解决不了问题,也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者主管部门投诉,请求他们调解。如果调解还解决不了,也可以通过申请仲裁或者到法院去起诉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08/22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盗用信息注册微信?警惕此类网络诈骗
      盗用女友身份信息注册微信账号,与追求者开展“婚恋交往”,在甜言蜜语中捏造“没钱用”,3个月骗取5万余元。  8月18日,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检察院通报一起涉婚恋诈骗案,被告人朱某被当地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五千元。朱某表示认罪服判。  承办检察官介绍,2020年5月,朱某无意中发现被害人小王(化名)正在追求其女友,便趁女友不备,盗用其身份证信息注册微信号添加了小王,并以虚假身份与其聊天,两人很快成为网上恋人。没多久,朱某便操作微信号以“没钱用、购买化妆品、交房租”等为由,频繁向小王借钱、要钱用于自身消费。随着金钱和感情的投入,小王越陷越深。直到2020年8月,小王没钱转账时,朱某又以“双方不合适,还是分手吧”为由,将小王的微信删除,并注销了该微信号。  去年9月,朱某的女友回到咸宁老家,王某便上门讨要借款,“恋爱借钱”一事东窗事发。朱某坦承是假借女友的身份要的钱,但是自己没钱归还。小王于是向公安机关报案,朱某畏罪自首。  前不久,咸安区检察院以朱某犯诈骗罪向咸安区法院提起公诉。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朱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构成诈骗罪,依法作出以上判决。  “使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进行网络诈骗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危害性,骗子往往利用网友或者现实生活中亲朋好友之间的信任进行诈骗。”承办检察官提醒,在日常交友中,要树立正确的婚恋和交友观,对交往不深的人员提出的帮忙转账、借款、提供担保等要求要十分谨慎,避免遭受感情和钱财的双重损失。
    08/22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小心,这是捆绑式电信诈骗!
      “疫情防控”人员和“公安机关”在“前后脚”打来电话,告诉你卷入一场诈骗案件,要求你转账进行“资金核查”,这是真的吗?  事实上,当你对此信以为真的那一刻起,你才真正地卷入一场为你谋划的诈骗案中。  典型案例:  为深入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辽宁省大连市警方加强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的同时,多措并举加大预警防范力度,不断提升反电诈工作的成效。日前,西岗公安分局白云街派出所成功劝阻一起冒充“防疫”人员电信诈骗,为群众挽回损失,及时止付25万元。  日前,白云街派出所接到报警,报警人称其母亲王女士可能正在遭遇电信诈骗,请求民警帮助。民警孙鑫阳、袁子皓立即上门开展工作,并电话联系受害人,但电话一直打不通。几经周折,民警最终通过报警人联系上王女士。王女士对民警的话半信半疑,直到民警出现在她面前,她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原来王女士当晚接到自称是“疫情防控”人员和“公安机关”的电话,告知其卷入一场诈骗案件。王女士信以为真,在骗子的指导下,打开某视频软件,并按照骗子指示将筹集的30万元集中转去一张银行卡。通过该视频软件,王女士还向骗子泄露了自己数张筹款的银行卡卡号和密码。  了解情况后,民警立即带王女士赶往最近的银行进行查询和止付。由于及时,王女士几张银行卡里还有25万余元未被转走。王女士迅速与赶到的女儿商量,将泄露账号密码的几张银行卡内全部钱款转至其女儿名下银行卡内,确保了资金安全。  民警向王女士讲解了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和方式,并现场帮她下载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提醒她以后不要轻信陌生来电和信息,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大连公安提醒:  1.疫情防控电话基本都是本地手机号或固话电话,可以回拨,诈骗电话多为境外电话不可回拨。  2.疫情防控电话会询问市民姓名和近期行程,不会索要银行卡或验证码。诈骗电话最终目的是骗钱,在电话中提到资金问题的是诈骗。  3.疫情防控电话会通知市民抓紧时间进行核酸采样等,但绝不会要求转账或“资金核查”。
    08/19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警惕“跨国黄昏恋”骗局!近期多名中老年人被骗
      记者从朝阳反诈中心获悉,最近一段时间发生了多起“跨国黄昏恋”骗局。受害人大多是6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骗子从国内婚恋网站上“钓鱼”,钓到后通过微信或QQ联络“感情”,然后以给受害人邮寄的现金包裹被海关冻结等各种理由骗钱,有的受害人被骗走了近百万元,还觉得自己遇到了一生真爱。  近日,朝阳反诈中心民警王佳接到一位市民的求助,称母亲可能遇到了电信诈骗。求助人的母亲是一名知识分子,60岁左右,已经离异。她通过婚恋交友网站结识了一位“美籍华人”,对方自称是做石油生意的。  两个人认识后互加了微信,男方给女方发来一些照片和视频,很快两个人谈起了恋爱,平时也经常用英语进行交流。男方许诺,不久就会来中国和女方一起生活,到时候还要在北京买房子,女方很快“沦陷”,以为自己遇到了真爱。  网恋过程中,男方不断跟女方要钱。或者以给女方邮寄的现金包裹被海关冻结,需要缴纳保证金或解冻费;或者以生意上出现一些问题,需要资金周转,变着法儿地让女方给他汇钱。陷入恋爱中的阿姨不仅掏空了自己的积蓄,还进行了网贷,并向亲戚、朋友借钱,这样才被子女发现,怀疑她遇到了电信网络诈骗。  由于母亲对“恋情”执迷不悟,不肯相信对方是骗子,甚至为此跟家人闹翻,子女实在没有办法才找到王佳,希望她能让母亲清醒一些,不要再给对方汇钱了。  鉴于受害人陷得太深,一般的劝说恐怕无用,王佳便以警方正在侦办一起跨国网络交友诈骗案,发现受害人跟这起案件有牵连切入,逼得受害人说出了整个交友、汇钱的过程。  据王佳了解,此时受害人已经被骗走了将近100万元,而且钱款汇入的账户都是境内账户,其实不难分辨真假,但受害人往往深陷其中,被蒙蔽了双眼。通过进一步做工作,受害人终于相信自己遇到了骗子,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王佳介绍,类似手段的“跨国黄昏恋”骗局近期已令多名60岁左右的中老年上当受骗,有两位男性受害人也在所谓的“跨国网恋”中产生了巨额损失。  王佳提醒中老年人,网络交友一定要谨慎,那些还没见过面就谈钱的,一定有诈。不管对方是以什么理由用钱,千万不要上当。
    08/16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警惕!预售商品背后的套路
      “太气人了!”等了近20天,赵女士还是没有等来她期待的衣服。而消费者吴婷购买的预售产品,也遭遇了商家单方面更改发货日期的尴尬。  记者调查发现,最初小众领域的预售已沦为“万物皆可预售”。然而,“预售”的真假、发货、售后等均有不少套路。  糟心事二十天等来一场空  明明写着付款后15天之内发货,等了近一周却仍没有动静。联系商家客服,迎接她的都是“机器人”,这是北京的赵女士此前购买预售商品时遇到的糟心事。  对于预售,赵女士并不陌生,之前买过的商品也基本能在约定时间顺利拿到。然而这次,她在某电商平台一家女装品牌店购买了一件外套,当时约定付款后15天之内发货,但此后商家却一拖再拖,发货遥遥无期,联系商家也颇为曲折。  “后来联系平台官方客服。客服告诉我,他们联系商家,得知商家根本没有货,所以发不出来。”赵女士无法理解,既然没有货,为什么每天还都在做预售。“这种行为挺让人生气的,有的商家就是拿预售当幌子。”她说,自己之前买的预售商品基本都是5天、7天左右发货,这次不仅不发货,售后体验感还很差。最终,在等待近20天后,平台介入之下,赵女士得以退款并获得10元优惠券。  类似购买预售商品的糟心经历,不是个案,有的消费者还被商家随意更改发货日期。之前,吴婷在某拼单软件购买了预售食品,付款后显示“此商品为预售商品,6月11日发完”。然而,等到6月中旬时,她发现商家仍未发货。询问客服后才得知,这款商品“7月8日前发完”。一脸懵的吴婷质问客服为何发货一拖再拖?却得到“收到仓库消息,临时改时间的”,且“不能保证具体发货时间。”对此,吴婷直言,商家只是拿产品太火爆来打发消费者,她并不接受这个说法。  记者发现,在多个平台上,都有网友吐槽和投诉预售商品延迟发货、不发货、更改发货日期等问题。在“黑猫投诉”平台,仅以“预售不发货”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就能查到5900余起投诉。其中,投诉对象多为电商平台、拼单软件、短视频直播平台及其入驻的商家。  算盘精买家担了经营风险  记者了解到,预售起源于一些小众服饰领域,至今从形式上却已发展成“万物皆可预售”,且预售的发货时间、质量等均呈现出鱼龙混杂、缺乏标准的一面。  由于这些行业和品牌的产能、成本、销量等因素限制,商家很难提前大量囤货。然而,随着直播带货和“网红经济”的发展,预售呈现出“遍地开花”之势。而这背后,风险更多转嫁给了消费者。  “最开始的预售,一般7天、10天发货,15天就算比较长的了,现在动辄一两个月。”白领吴玉萍说,自己经常在电商平台网购,发现不少商品的预售时间越来越长,最长的甚至都超过了45天。难怪有网友感叹,“夏天都来了,买的冬装还没到。”  在多个电商平台,预售产品不仅存在发货周期偏长的问题,在警示性标识上,不同平台商家对预售商品的标识也五花八门。有的商家在商品主页面标题中有“预售”二字,有的则并未有“预售”提示;有的以“×月×日前发完”替代,有的只是以小字隐藏在商品说明中。更有商家,玩起“×月×日前缺货”的文字游戏。  “为什么现在预售的产品越来越多?主要是降低了商家囤货和资金链方面的风险。”某网红服装品牌负责人刘美向记者介绍,预售首先要收取客户的钱,而且大多收取的都是全款。商家在拿到客户所付的款项后,再去对着人数差额联系生产,产销上的风险就相对小了很多。  除此之外,预售约定的时间,对于商家和工厂来说也是难得的缓冲期——尤其在近两年的疫情背景下。  “比如预售出去500件衣服,那我的目标就是做550件,有一个缓冲的时间和余地。不像以前,可能我生产了1000件,卖出去500件,库存还压着500件,压力得多大?”刘美认为,预售对商家和工厂的备货生产、物流周期等等都是有好处的,但“坦白说,对客户没啥好处”。  在降低成本、转嫁风险的同时,预售商品更存在偷工减料、货不对板的一面。  “预售火了,似乎什么都要套个‘预售’。行业内一些不良商家,预售展示的是一款,实际生产又偷工减料。”刘美介绍说,有的商家在预售阶段,给网友看的样品是这一款,实际上预售出来的货,又是另外一种材质的货品。“网上说‘我永远买不了你手里那一件’,就是因为预售商品的实际出货偷工减料了。”  假预售“低价让利”只为引流  服装、鞋子、化妆品、茶具、白酒、连环画册……“万物皆可预售”的背后,预售甚至被一些人当成了“挡箭牌”,大搞引流营销。原本应该是让利的预售,最终成为了骗人的把戏。  “这个预售彻头彻尾就是骗人的,白等了45天。到底算非法融资还是诈骗行为呢?平台前不久才把他账号封禁了。”今年年初,石峰在某短视频平台的直播间看到,主播正在吆喝“1元秒杀”,预售一款造型稀有的杯具。当时的约定条件是,关注主播后付款一元钱即可,约定付款后45天发货。在主播的热情推销下,石峰果断付款。  然而直到两个多月后,一直都在直播的那位商家,都并未发货。石峰多次联系无果,才感到自己和网友受骗了,“很多人都付款了,算不清有多少人付钱了。这就是骗局啊,骗了不少钱。”石峰表示,这次直播间里的预售经历,让自己明白有些预售根本就是虚假的。“反复投诉之下,平台给我强制赔了三倍,也就是3元钱的优惠券,打我账户了,但是我不会买他家东西了。”石峰说,对于预售商品的真假问题,平台有其审核责任。“再说了,预售时间太长了,你说十天半个月还可以,45天的预售周期实在有些坑人。”  “现在直播间确实有不少假预售。目的就是以预售的方式来引流。”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朱巍指出,这些预售大多以极低价格的“秒杀”“抽奖”“福利”等名头出现。然而最终却根本不发货,大不了退款,或者最多赔几块钱。“把预售当成引流的手段和产品,是把消费者当韭菜来割的。”  朱巍表示,各电商、短视频平台都有对预售把关审核的责任。对于不良商家,要列入“黑名单”,市场监管部门也要介入处罚。而短视频平台,尤其要对商家在直播营销的前后认真审核把关。对于假预售,发现一个就要查处一个。  “预售这一种模式,严格来说是不应该出现的。何况,一些预售行为的本身就是欺诈。《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中明文规定,不允许在没有货的时候就来搞预售,更不能搞虚假预售。”朱巍说。而对于一些商家和平台退款且以优惠券的方式赔偿消费者,他认为也是不行的。“《民法典》和《电子商务法》说得很清楚,符合要约条件的,就要达成要约合同,必须履行发货所购买实物的责任义务,而不能退钱赔优惠券来了事。否则的话,就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欺诈,更要受到严格查处。”
    08/16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