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提示】谨防学历培训机构虚假宣传三套路
近日,经调查询问多家学历提升培训教育机构,发现不少机构虽然在其官网没有“免考包过”的介绍,但其销售人员在介绍时仍称可以“无需上课”“免考包过”。有机构工作人员称,现在国家不让说“免考包过”,合同里也不会写,但只要选择全程托管服务,和“包过”是一个意思,托管就是“免考”。 套路一:宣称报名“零门槛”交费后发现上当了 有些选择学历提升的学员自身基础较差,担心提升学历门槛较高,而为了消除这些学员的顾虑,不少机构纷纷以零门槛或者低门槛为由吸引消费者,但消费者一旦交费才发现这些许诺都是泡影。 一位网友通过黑猫投诉平台投诉称,自己通过某公众号看到广西一所大学学历提升信息,由于自己英语基础较差,便咨询“老师”能否免考英语。 与这位“老师”几次沟通后,对方宣称考试难度不大考前会给范围,并且不用考英语包过学位,诱导这位网友分期缴费。缴费4480元后,这位网友才发现收款方是深圳一教育机构,此前与他沟通的“老师”也并非大学老师,且仍需要考英语、考试难度也不小,这位网友认为遭到该机构诱导、欺诈。 查询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相关规定后发现,这所大学的成人高等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须至少包含5门学业水平测试课程,其中公共课程《大学英语》须参加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并无免考相关规定。 套路二:揽客时称“无需上课”上课后才知被忽悠了 选择学历提升的学员多数已经工作,为了招揽这些用户,“无需上课”“快速拿证”成为部分学历培训机构的揽客“秘籍”。 15日,曾在一教育机构报名成人自考的学员陆秀云(化名)说道,她是听同事推荐的这家机构,正好自己想提升学历,就加了对方工作人员的微信。陆秀云向对方表示,自己平时工作忙没时间参加课程就想考个证。这位工作人员回复她,考证不需要上课,考试非常简单,甚至考生“只要露个面就行”。陆秀云担心自己没时间刷题,对方又称,刷题非常轻松,只有几百道,“和考驾照一样”。 陆秀云回忆,在电话中,对方工作人员多次以报名通道马上关闭为由催促自己报名,“先把名报了把钱交了,剩下的我再告诉你怎么做”。报名时,工作人员给陆秀云一个分期付款的二维码,称国家支持成人教育可享受免息,付款后也没有任何后续费用。但当她付款后却发现自己和一小额贷款公司签订了委托扣款协议,合同显示,借款年利率为14.99%。 陆秀云说,交钱后她才发现实际情况与工作人员宣称差异巨大。所谓“不用上课”实际要上16门课,“刷几百道题”成了一千多道,“没有任何后续费用”则成了每门课考试都要再交48元考试费,共计要再交768元。 套路三:提供“全托管”“包过”服务实际上宣传并无真实依据 为了让学员放心交费,“免考包过”“考不过退款”也成为不少学历培训机构揽客套路。一网友通过黑猫投诉平台投诉称,某培训机构付款后不履行承诺,其上传的课程顾问朋友圈截图显示:“有想不用学习、不用考试、直接拿证的抓紧联系我。” 10月15日,有网友向该机构一名工作人员咨询了学历提升的课程,对方推荐了北京某理工类大学的成人自考班和北京某外语类大学的远程教育课程。对方称,该远程教育课程时长为两年半,报名后不需要学习相关课程,只需要“交钱拿证”,课程费用报价18000元,最低价14400元,并表示该机构与学校有签约,相当于一个校外学习中心。在该工作人员的描述中,远程教育课程服务相当于托管服务,“校外学习中心的老师会帮助学员去挂课,写一些作业,你只需要配合线上刷脸,所以这个课程的费用也略高。” 北京另一学历培训机构工作人员介绍称,如果学员想要获得学士学位证,还需要参加学校的学位英语考试和毕业答辩,“有一定难度”。她坦言,现代远程网络教育如果想要顺利毕业是需要学员花费时间上课和考试的,但如时间有限又想拿到毕业证,机构可以提供“全托管”服务。 这位工作人员介绍,所谓“全托管”服务,就是学员在完成现代远程网络教育的课程申请后,所有的课程、作业及考试,机构都会安排人代替学员完成,从入学到两年半后拿毕业证,全程不需要学员做任何工作,学员无需上课,免考包过。 面对从严的政策监管,一机构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国家不让说‘免学免考’了,在我们的合同里不会出现‘免学免考’‘包过’这样的字眼,但实际上也和包过没什么区别,只要你配合我们的流程,完成五次刷脸就行。”当提出关于学员权益保障的质疑时,对方称,与学员签订协议时不会标明“免考”和“包过”。“现在讲免考和包过是违规的,但托管的形式其实就是免考,到时间就毕业,学信网终身可查”。 所谓“免考包过”真的如此吗?经查询后发现,陆秀云选择的培训机构曾三次因违反《广告法》受到处罚,最近一次是因为在产品名称中设置“93%通过率”的宣传内容却无法证明该通过率的计算依据及真实性。在投诉平台上,有网友投诉称,报名前培训机构称全程托管,学员参加网络课线上考试即可,但报名后机构却以各种理由表示目前没有网络课,考试还要去外地参加线下考试。 对此,教育专家表示,机构宣称“免考包过”是典型的虚假宣传,应该严查以正本清源,并加强信息公开的力度,避免“劣币逐良币”。同时,专家提醒受教育者,选择学历继续教育,也应该转变观念,不能有花钱买文凭的心理,更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
10/20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开学季易中招的安全风险,你了解多少?
新学期伊始,对于赴国外留学的中国新生而言,背井离乡、独自生活,社会经验不够丰富,安全这根弦急需绷紧。新生可能会遭遇的风险有如下几个。 1、电信诈骗风险 此类骗局常常是骗子假冒“使馆工作人员”“移民局官员”“中外警察”等威胁、恐吓留学生,要求转账“协助办案”“自证清白”,否则就会被遣返回国。此外,还有代缴学费给返点、假票贩子、换汇诈骗等骗局。 新生对海外的执法流程、去哪儿换汇等还不够熟悉,容易被骗。此外,新生身处陌生环境,还会感到好奇、紧张等,这些情绪易被人利用,进而被骗。 这类骗局该如何防范?首先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不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比如虚拟绑架等就是利用熟悉隐私信息攻破心理防线;其次要知己知彼,随时了解最新的诈骗套路;第三,要守住底线,非法打工等违法的事不做;第四,要通过正规渠道进行购物交易,别贪小便宜。 2、租房风险 海外高校宿舍房源相对较少,不少学生需租房或跟人合租。2018年,一名赴英留学的中国学生想在出国之前先把房子租好,通过论坛认识了一名自称租期未到但想要转租的二房东,这名二房东提供了房屋的具体地址、实拍视频和租房合同,这位同学同意租房并付了300英镑保证金。然而,收到保证金后,这个所谓的二房东就把这名中国同学给拉黑了。 国外租房的通常流程是先预约看房,之后申请租房,中介再从看房人中选出他们认为最合适的一个。只有被选中的看房人才能租到房子,也就是说,并不是你看中某套房子就一定能租到。这时候就会有骗子利用学子们急于租房的心理,设计一些租房陷阱,比如假房源、假房东、假中介。 如何才能既省钱又快速租到靠谱的房子?可在出国前多找几家留学目的地有资质的中介公司,通过中介网站多选几套心仪的房子,同时预约入境后最近的看房时间。另外,在签租房合同时,一定看好规定和条款,明确权利和义务,该维权时一定要维权。 3、校园社团霸凌风险 在大学里加入社团,可以扩大社交圈、助力自己快速融入校园,甚至有助于今后的职业发展。但是,有些社团确实充斥着不良风气,这就需要学子们用心咨询和甄别,比如可以在学校论坛上先了解某个社团的历史和风评,如果加入社团后觉得不舒服或是受到了侵害,要果断退出,千万别碍于面子硬撑到底。 4、校园派对性侵风险 初到国外新校园,需要尽快融入,难免会参加一些派对之类的活动。但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了解邀请方,谨慎赴约;其次,赴约时一定与信得过的人一同前往,最好是同性,相互照应;第三,谨慎饮用酒或饮料,离开视线的饮料不要再用,防止被人下药。如果达到饮酒年龄,想喝酒,建议只喝没开瓶的啤酒,可以一直攥在手里对嘴喝;不喝时,用大拇指盖住瓶口,防止被下药;如果感觉酒劲比往常来得早,要与朋友迅速离场,也可以找校警,请其护送回家。 总之,出国前要在安全方面做足准备,防患于未然。
10/19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抖音点赞返利?小心掉入诈骗陷阱
“急招短视频点赞员,在家工作就能轻松日赚一两百元”是不是很心动呢? 先别忙着激动,你可能上了骗子的贼船!近期就有不法分子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发布信息,以点赞、刷单返现等方式实施诈骗。 案例一: 岭背镇的谢女士在微信接到陌生人申请加好友,对方让其给抖音视频刷赞赚佣金,谢女士按照对方的提示,赚取了第一笔佣金,尝到甜头的谢女士想继续接单,对方便要求她下载一款名为“Motor”app,她下载并注册了账号,“派单员”便让其向指定账户转账1500元,作为保证金,然后按照对方要求下注赚钱,当谢女士按照对方的要求完成转账后,对方又以个人信息填错为由,继续要谢女士向指定账户转账5000元,又告知其任务为连单,还要转账,她因此知道自己被诈骗,被骗损失6500元。 案例二: 赣州市蓉江新区高校园区一居民接到一自称是顺丰快递的人添加事主微信,然后将事主拉入一个福利微信群,刚开始叫事主做一些在抖音点赞的任务可以领取到一些小额的红包。后来群主在微信群内发送一个链接(无链接)让事主下载一个彩信平台,称更方便的做任务,登陆平台后,将事主拉入一个叫抖音商家任务群,刚开始让事主做点赞任务,后面询问事主是否想盈利更多的钱,然后让事主点击彩信平台上的“发现”进入一个买期数、彩球、大小的网页,然后群内的导师叫事主买大,事主就充值了五百块钱,事主就投注了一百元事主赚取了一百元,群内的导师就问事主想不想赚取更多的钱,现在有300-5000元的任务单,问事主想选择多少的任务,事主说选择五百元的,然后事主在对方的引导下进行了三次充值都盈利,在事主准备提现的时候对方叫事主不要提现继续充值5000元,投注之后事主询问对方可以提现嘛,对方称还要在做一轮的任务,这时事主意识被骗,共计损失6500元。 案例三: 宽田乡肖女士在网上看到一则广告,刷抖音点赞便可赚取佣金,心动的她,按照对方提示加入了一个群聊,群聊中,一名“客服专职”人员让肖女士先垫付押金才可接单,肖女士便信以为真通过银行卡转入对方账号4800元,后发现被骗。 “抖音刷单”诈骗“三步曲” 1、骗子会在贴吧、微博、各大视频平台、QQ、微信上广撒网,广发抖音刷单信息,若是有人感兴趣,加了好友,那么就陷入了“刷单骗局”的第一步! 2、为了取信于受害者,任务导师会主动来私聊,请受害者试做一单,先给一条抖音作品点赞,并给予一个小额的红包奖励。 3、在逐渐取得信任后,任务导师会说想要赚更多的钱,需要加入VIP。此时,不少受害者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交了钱,一旦交了钱,便陷入了骗子的套路深渊。 警方提醒: 1.凡是点赞刷单兼职,都违规违法,请勿参与! 2.凡是点赞刷单兼职,都是诈骗! 3.凡是要求下载APP参与点赞、刷单的,都是诈骗! 4.如果遭遇不退还本金的,第一时间报警!
10/18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中消协:警惕“以房养老”理财骗局 小心钱房两空
近期,北京、广东、河南等多地出现借“以房养老”概念进行非法集资或者转移老年人房产的案件,受害者损失惨重。10月13日,中消协发布消费提示,提醒老年人小心投资理财圈套。中消协称,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我国老年人一般都会存有一些积蓄。一些不法分子就利用老年人掌握的理财知识和信息不充分等特点,打着各种项目的旗号,以“高额回报”为诱惑,布下了层出不穷的诈骗“套路”。很多老年人禁不住诱惑中了圈套,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据中消协介绍,“以房养老”理财骗局的基本套路是,忽悠老人将房子抵押贷款,然后将贷到的款项投资于号称每月可得10%-15%的高息“理财项目”,老人将房产处置权交给理财公司。最初每月老人能收到相应的回报,但没过多久,不光收益和本金得不到归还,连自己的房子也被强制过户,老人“钱房两空”。据媒体不完全统计,仅北京地区陷入涉房理财陷阱的房主就超3000人,且大多为老年人。对此,中消协建议老年消费者:一要主动学习投资理财知识,明确投资理财不同于银行储蓄存款,各种理财产品均存在一定的风险。并积极与子女沟通,重视听取他们的意见。二要去银行、保险公司等正规金融机构购买理财产品。仔细阅读理财产品说明书或者理财合同,了解理财产品的类型、风险等级、是否保本、预期收益率、投资方向或挂钩标的、流动性安排等详细情况。三要按照要求进行风险承受能力测评,结合测评结果挑选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注意适度投资、分散风险,既不要“押上全部家当”,也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四要警惕高息理财项目,远离非法集资。不轻信商家任何“低门槛、高回报”的宣传,不购买通过理财群、旅游、讲座、电话或者上门推销的理财产品,不购买资金去向不明、投资业务不清、先交钱再找项目的理财产品,防止血本无归。此外,中消协还就其他领域消费进行提示:购药要选正规渠道,保健食品认准蓝帽;警惕低价旅游陷阱;远离非法会议营销,防范各种电信诈骗;消费之前做足功课,遇到纠纷理性维权。
10/14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稳赚不赔丰厚回报?网上理财被骗近百万!
网上投资能够圆你致富梦,不仅帮助你购买理财产品,还可以保证你稳赚不赔。你信了吗?原以为很快就能赚大钱,结果到头来竟是空欢喜。近日,山东省莱西警方便破获这样一起以投资理财为名实施诈骗的案件,共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冻结涉案资金60余万。 今年9月14日,莱西市公安局梅花山派出所接到群众刘某报警称:2021年8月初,其点击陌生短信链接下载了一款“**彩票”App,后在App平台承诺可以稳赚不赔的情况下,开始在App内购买小数额余额宝理财,小试“牛刀”后,果然赚取了一定的钱款,于是便逐渐加大了投资额度,往对方提供的多个银行卡号转账,结果投资到几十万元后发现,之前转入的钱款已经无法提现,并且对方仍以交违规操作保证金、解冻冻结账户为由要求继续打钱,直到向对方支付了共计90余万元,刘某这才意识到可能被骗。 接到报警后,梅花山派出所立即会同新型犯罪研究作战中心对案件展开调查。通过一系侦查工作发现,欧某坚(男,30岁,广西苍梧县人)、苏某生(男,28岁,广西苍梧县人)、王某洁(女,34岁,河北省保定市人)、谭某(男,28岁,湖北省恩施市人)有重大作案嫌疑。随后,民警围绕嫌疑人员展开调查抓捕工作。在多地公安机关的协作配合下,9月22日,警方在北京市朝阳区将嫌疑人王某洁抓获;9月23日,在广西苍梧县将嫌疑人苏某生和欧某坚抓获;10月8日,在浙江省温州市将嫌疑人谭某查获。同时,共冻结涉案资金60余万。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投资理财需谨慎,不要轻信陌生链接和陌生人花言巧语,转账前应通过多种途径去核实对方身份,不要被所谓的“稳赚不赔”“丰厚回报”蒙蔽双眼,继而上当受骗。如果一旦发现上当受骗,一定要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警。
10/12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用租车APP投资,竟然落入长期陷阱!
近日,山东省黄岛公安分局接到市民彭某报案,其使用某租车APP软件进行投资,3个月的时间里投入26万余元。但最近这款APP却突然打不开了,客服也联系不上,彭某这才意识到被骗。 办案民警调查发现,彭某遭遇的是一种骗子长期做局,引诱受害人上钩的新型骗局。 今年6月20日,彭某在家里闲着没事用手机翻看某同城网站上的文章,看到一篇标题为《某某租车如何实现坐在家中就能轻松赚钱》的文章,介绍某租车平台打造的一款“线上租车、线下出租”全新智慧租车APP。会员只需充值车辆押金到平台,平台为司机从业者垫付营运车辆押金和租金,司机从每日的营收中提取部分收入给到平台,平台再分利润给到会员。彭某看到文章中说有保险(担保)公司为平台提供全额担保,这是一个安全放心的汽车租赁共赢平台,一下子就心动了。 彭某扫描文章中的二维码,下载了某租车APP,添加了一名客服的QQ,就开始参加虚拟租车返利。谨慎起见,彭某先做新手任务,充值600元,一天之后返利4元,一天之后他就提现了,果然到账604元。彭某又试了试6000元的租车,租了10天,每天返50元的利息,10天之后又真的返利了500元,他觉得某租车APP靠谱,便放开手脚做起来。大约3个月的时间里,彭某在平台上投资的车价格越来越高,累计充值了26万元,期间提现了6万元。 9月22日,彭某想把APP上账户里约10万元盈利提现,结果发现这款APP突然打不开了,QQ客服也联系不上。一开始,彭某觉得可能是软件问题,过了两天后,某租车平台APP仍然打不开,QQ客服也一直不回信息,他这才意识到被骗,于是报案。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宅在家里真的就能享受“收租”生活吗?彭某的经历已经给出了答案,这是骗局。吸引彭某投资的这篇文章在网上仍然能够搜索到,文中鼓吹“在家躺着,钱就会进你口袋了。”“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宅在家里租赁车辆,秒变车行老板。”但是扫描这篇文章中的二维码,显示因包含恶意欺诈内容,已停止访问。 警方提醒: 不同于一般的电信网络诈骗,彭某遭遇的这种骗局迷惑性更强。一般的电信网络诈骗往往是在短时间内行骗,受害人很快就会意识到被骗。这种投资类骗局,骗子放长线钓大鱼,受骗者一开始会尝到盈利的甜头,甚至数额还不小,而且也能够真的提现。随着投入的增加,盈利也越来越多,但是这些盈利往往被受骗者继续投入到平台里。当骗子吸引到足够多的受骗资金,就会关闭平台跑路。
10/11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电信诈骗花样多,这些“坑”千万别踩
近日,兰州一男子遭遇电信诈骗损失3万余元后,又被一个自称能追回被诈骗钱款的“程序员”骗取了7万元。9月25日,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诈预警,提醒市民面对虚拟网络需谨慎对待。 案例1:虚假服务诈骗 9月16日,兰州市S先生报案称自己又被骗了。警方了解得知,S先生今年8月底曾遭遇一次电信诈骗,被骗3万余元。S先生一直想追回损失的钱,便在某平台发布了寻求追款帮助的信息。不久,S先生便收到一条私信,对方称自己也被骗过,后来一个“程序员”帮他找回了被骗资金。S先生便添加了对方提供的“程序员”微信,向“程序员”发送被骗网址链接、转账卡号、个人信息后,“程序员”发给S先生一张截图,显示S先生名下资金可以追回28000元。S先生便给其转账2000元作为报酬,结果对方称S先生转账未备注,需重新转账。多次操作后,对方说由于自己的卡被S先生频繁转账,已被冻结资金,S先生必须先帮其垫付开卡费。就这样,S先生陆续转账7万元后才意识到自己再次被骗了。 省反诈中心提示:经历过电信诈骗后,应及时将被骗资料提交警方,吸取教训防止再次被骗。请广大网友牢记,要求线上转账,并且以各种理由要求再次转账的都是骗子。如遇电信诈骗,请立即拨打96110报警。 案例2:投资理财诈骗 近日,白银市T先生接到自称是某证券公司客服的电话。由于T先生一直在该证券公司炒股,便听信对方并被拉入一个炒股群里,群里有“老师”每天推荐股票。T先生按“老师”推荐购买股票,小金额买入后获得不菲收益。一段时间后,该“老师”向T先生推荐了一个炒股App。T先生在此平台陆续充值70余万元,抛出所有股票后平台显示新股提现需等待10天。T先生在等待提现的日子里接到了白银市反诈中心的电话,才知道被骗了。 省反诈中心提示:不法分子打着荐股的幌子行诈骗之事,一旦“猎物”上钩便推荐自己设计的虚假炒股平台,骗取钱财。请广大网友牢记,投资理财一定要去正规银行及证券公司。 案例3:冒充公检法诈骗 近日,白银市Q女士接到自称某市公安局民警的电话。对方称Q女士涉嫌一起特大电信诈骗案件,现“嫌疑人”已被抓获,“嫌疑人”供出Q女士是其同伙,负责帮其团伙洗钱。Q女士必须立即配合调查,否则本人及家人的工作和生活都会受到影响,更会对孩子上学产生影响。Q女士信以为真,立即下载了对方推荐的一款视频会议App。Q女士登录该软件并接通视频后,两名身穿警服的人对她进行了询问,称该案件涉及政府机密,禁止将此事告诉他人,同时让Q女士连夜将其本人和家人的全部资金汇集后转至指定账户证明清白。Q女士转账后,对方又让Q女士贷款,验证Q女士征信是否正常,并要求其将钱继续汇集至他们提供的账户。Q女士在找亲友借钱期间,亲友提醒她可能遭到电信诈骗,遂报警。Q女士先后损失约110万元。 省反诈中心提示:请广大网友牢记,公检法系统绝不会通过电话办案。一旦接到此类电话,请立即拨打96110报警咨询。
10/11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做任务”有“高额酬金”?点赞兼职都是诈骗!
点赞2元一条、点赞+关注5元一条、点赞+关注+评论10元一条……这类赚钱广告让部分人相信“做任务”有“高额酬金”,从而落入骗局。桂林的张女士和蒋女士就接连陷入此类骗局,损失30多万元。国庆假期前,如遇到此类点赞、刷单的情况,可要小心点。 今年8月,桂林七星区的张女士报案称,她在一个视频平台上关注了一个账号,被对方引导下载了一个叫“共创公益”的App,可以抢单刷单。刚开始的小单,张女士确实得到了几十元的返利;后来,她分几次投入19余万元,刷单完成后却发现无法提现了。对方以操作超时、有借款记录、需缴纳个人所得税等借口,让张女士继续转账,但她已经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灵川县的蒋女士也遭遇了类似骗局。她在一个视频平台上收到一个陌生人发来的消息,对方说蒋女士的视频达到一定的流量了,可以做一些福利项目。然后给她发来一个网址链接,让她下载一个叫“全国优品”的App,并注册账号、绑定银行卡,还把她拉进了一个群。 起初,对方只要求她关注一些网红的账号并点赞,每关注一个加点赞可获得1—2元不等的福利。后来,她被拉到另一个任务群里,根据发布的一些任务在App里操作刷单。在操作过程中,对方说她操作多次出现了错误,导致订单作废要重新补单……意识到情况不对,蒋女士马上报警,但她已被骗约10万元。 民警表示,这类骗术有其特点。首先,他们通过社交工具向受害人发布“点赞刷单兼职”信息,往往以“工作轻松,工资日结、报酬丰厚”为诱饵,诱骗受害人添加微信或QQ账号。接着,把受害人拉入群,在里面分享获利的截图,让受害人“动心”。之后,任务升级,骗子开始实施真正的诈骗。 从“点赞”类任务变成“刷单”任务,需要受害人垫钱。当受害人投入了巨额钱款后,一部分骗子就拉黑受害人跑路。有一部分骗子则会让受害者找“客服”沟通,而“客服”会说账户出现异常,已被平台冻结,受害人要解冻需再充值一笔钱,以此再诱惑受害人投入钱款。 警方提示:刷单诈骗诱导性极强,常隐藏在各类兼职招聘推广中,以宅家高薪等诱饵引人入套。凡是点赞、刷单兼职,都是诈骗;凡是要求下载App参与点赞、刷单,都是诈骗。如果遭遇不退还本金的,要第一时间报警。
10/08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付费内推”骗局成风 求职时需擦亮眼
“互联网、电信、金融等企业校招社招‘内推’,直达团队,一步到位”“国内‘大厂’,职位应有尽有,‘内推’简历100%跟进有回复”……随着“金九银十”招聘季的到来,一条条付费内推的广告在应届生们的朋友圈、QQ空间等社交平台上病毒式传播。 所谓内推,即内部推荐,本是一种企业鼓励现有员工向企业推荐优秀人才的招聘方法,因为带有熟人推荐性质,往往被认为速度更快、成功概率更高。在英领发布的《2021未来招聘趋势报告》中显示,74%的中国受访者认为内部招聘在后疫情时代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内部人才培养、转岗和选拔所占企业投入资源的比例将越来越多。而这种企业对于内推的倾向性选择也让一些中介看到了“商机”,做起了买卖。 6月23日,人社部在致2021届毕业生的公开信中提到,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防范虚假招聘、乱收费、扣证件、培训贷等求职陷阱。与此同时,早在2017年不良求职中介宣传“付费内推保offer”这一骗局噱头时,各大名企便已就此不实招聘信息进行了郑重申明。然而即使如此,“天价实习”“付费内推”等话题还是屡屡成为网络热点。 招聘信息的不对称是“付费内推”屡禁不止的根源。当企业习惯于“内推”招人后,公开在招聘平台的招聘信息便会越来越少,求职者尤其是还未有过多社会经验的学生便会很难获得招聘信息,对于求职中介放出来的“付费内推”自然愿意咬钩。加上一些中介在社交平台上刻意制造的求职焦虑与发布的“一步到位”“100%跟进有回复”的诱人宣传,许多渴望名企实习经历的学生便自此踏上了所谓的“捷径”。 “付费内推”这一陷阱的存在,不仅反映出了部分企业内部与中介机构存在勾结,将本该公开放出的实习机会“待价而沽”;还反映出了当前高校就业指导的不到位,致使大学生被真假难辨的中介机构所蛊惑;更反映出了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环境中,这些被焦虑与名企标签所绑架着“入局”的大学生们的取巧心态。他们面临就业压力,想的并不是如何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而只是浮躁地盯着一纸名企实习证明,为自己以后找工作、考研、出国留学申请学校寻觅一块“敲门砖”。 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求职者自身不具备相对应的专业能力,就算这些求职中介最后信守承诺送来了一纸薄薄的实习证明,这又能代表什么呢?好的实习经历之所以会被认可,是因为实习的本质在于检验学生们学以致用的能力,在这段实习经历中所收获的才是大家所重视的。能力永远胜过履历,只要脚踏实地,找工作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再者,求职中介精心铺设的“捷径”本来也只是一个伪命题,当大家花钱就能买到实习证明、获得内推名额的时候,所谓的“捷径”也就不成立了。
10/08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学生欲找防沉迷漏洞,却入诈骗陷阱
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系统再次升级,游戏玩着玩着,忽然时间到了便强制下线,令人不爽!于是想方设法解除防沉迷系统,却正好给了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学生小王是某热门网游的粉丝,因为这类游戏都需要实名认证,并且向未成年人设置了游戏防沉迷系统限制,每次都玩不尽兴。今年9月10日,小王在“某视频app”上刷到一个视频说加群可以免费借号,随后他就加进了群。其中有一个QQ昵称叫“小九”的人私聊了小王,他说要用小王的微信号,然后就给小王游戏高级段位的号或者给小王转账88元,于是,小王便把微信号、手机号以及自己的支付密码都告诉了对方,这时小王并没有意识到被骗。 随后“小九”向小王要了一条验证码,小王告诉对方验证码之后,他又去看了一眼短信,发现验证码的内容是更改微信绑定的手机号,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被骗了。 警方提示: 1.不要轻信网络上一些声称可以破解防沉迷系统的广告,发布此类信息的都是骗子。 2.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反网络诈骗知识的灌输,提高孩子们的自我防范意识和甄别能力,避免孩子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3.尽量不要将支付方式和密码告诉孩子,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管理以及支付宝、微信、银行卡等支付方式的监管。 4.一定要保护好个人信息,切勿随意扫描二维码或向陌生人转账。 5.遭遇网络诈骗要第一时间报警,并保存与对方聊天、转账等记录的相关证据交由警方。
09/28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