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公示信息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站内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接到大平台客服电话?小心骗局
      “您好,这边是京东金融客服,近期您有资金周转的需求吗?”  “您好,这边是360借条客服,查询到您有在我平台申请额度没有审核通过对吧?”  “我们这边平台有新开通的特邀渠道,今天办理,可享优惠政策,并可以马上提现……”  名字听上去是不是很正规?大平台借贷解燃眉之急,应该很靠谱吧?怎料,这竟是假客服的骗局,分文未借到,反而散尽钱财,还欠下巨额债款……  广东省兴宁市公安局全力推进“净网2021”专项行动,深化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近日,在梅州市反诈联勤作战中心指导支持下,成功捣毁一假冒“京东金融”“360借条”客服实施网络借贷诈骗的犯罪团伙。  目前,打着“低息、无抵押、秒放款”幌子的网络贷款骗局“层出不穷”,还有些诈骗分子为提升可信度,伪装成一些大平台客服,层层布局,引人上钩,骗尽钱财。  今年4月20日,兴宁市坭陂镇戴某下载“360借条”注册账号进行贷款操作,按客服指引转账解冻费等费用被骗9000元;今年5月,坭陂镇史某接到自称贷款专员电话,根据指引下载“360借条”进行贷款操作,转账所谓“会员费”“资金解冻费”共被骗12万余元……  据了解,这些诈骗分子假冒“京东金融”“360借条”平台客服,以“快速、优惠办理短期无抵押贷款”为诱饵,采用以收取高额服务费、会员费、刷流水提升信用额度以及操作超时、操作有误需缴纳保证金等套路,逐步侵吞被害人财产,甚至使被害人陷入犯罪分子精心设计的诈骗套路,不惜借款操作,高筑债台。  今年6月,根据梅州市反诈联勤作战中心下发的涉电诈线索,兴宁市公安局成立专案组,充分运用智慧新警务深入研判分析,发现该线索涉案手机号,涉嫌实施网络借贷诈骗。  办案民警对涉案手机号及其相关信息流进行分析,逐步排查出由石姓兄弟组织管理的多个诈骗窝点。同时发现,每个诈骗窝点有5到8人不等的团伙成员。经过进一步梳理涉案人员的资金、信息流向,警方随即掌握了该组织团伙作案工具、手机卡以及话务业务提供者李某等信息。至此,一个由业务及工具供给、人员组织、话务运营三方组成的“网络借贷”诈骗犯罪团伙浮出水面。  警方发现,该团伙组织架构清晰,分工明确,由李某提供手机卡等作案工具及话务业务信息;石姓兄弟购入手机卡等,同时在本地网站、公众号招聘“客服话务员”;黄某彬、赖某彬等人负责工作指派,组织话务员在窝点内进行诈骗操作。  通过对涉案人员的严密排查,兴宁警方全面掌握所有窝点所在位置和嫌疑人相关信息,发现该犯罪团伙成员分布省内外,窝点主要集中于兴宁城区一些小区、自建房出租屋里。  9月24日上午,兴宁市公安局在梅州市反诈联勤作战中心支持下,集中警力,组成8个抓捕小组,兵分七路赶赴浙江、兴宁黄陂以及兴宁城区多地开展统一收网行动。在当地警方的全力配合下,一举端掉6个诈骗窝点,抓获以石姓兄弟等人为首团伙成员23人,成功捣毁该网络贷款诈骗团伙,查获大批手机卡、银行卡、手机、电脑以及POS机等作案工具。  据了解,大部分团伙成员是通过朋友介绍、网络兼职加入犯罪团伙,通过短暂培训后,就开始根据“剧本”,假装“京东金融”“360借条”平台客服,电话诱骗目标添加“放款专员”为好友,提供一对一“服务”,进行进一步诈骗。部分成员甚至觉得自己只是打个电话,未直接进行交易,并不涉嫌违法犯罪。  警方提醒,挑选兼职工作时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成为不法分子的“帮凶”,充当诈骗团伙“话务员”,将涉嫌诈骗、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罪名,必将受到法律惩罚。  目前,该犯罪团伙中21名团伙成员因涉嫌诈骗罪,已被兴宁市公安局依法刑拘,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11/30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当心这些“电诈陷阱”
      11月20日,甘肃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提醒广大市民防范网络游戏、冒充购物客服、其他非接触性、贷款办卡等类诈骗。网络购物需谨慎,退款是假,骗钱是真,凡是接到电话自称要为你理赔退款的,不论是购物平台客服或快递服务客服,都是诈骗。一旦被骗,请立即拨打96110报警。  网络游戏类诈骗  11月12日,榆中县N学生在某平台找人一起打游戏,不久便有人添加他,自称是一名主播,可以带N学生玩游戏并送他皮肤,N学生添加对方QQ账号后,对方通过视频通话让其在其母亲手机上注册新QQ账号,并添加了新注册账号进行视频通话,对方让其打开第一部手机上的微信,点击“我”-“支付”-“收付款”进行操作,输入支付密码就可以领取皮肤,N学生在对方的引导下重复输入了10次支付密码。其母亲发现后,对方以退款为由让其母亲用其父亲的手机进行了相同的支付操作,N学生父亲发现被诈骗后立即报警,被诈骗金额共计13000余元。  省反诈中心提示:一些不法分子以游戏代练,免费送皮肤等幌子诱骗未成年人落入他们设计好的陷阱,只有家长和学校日常对学生积极进行电信诈骗案例宣传和反诈意识的教育,才能避免孩子尽可能少上当受骗。如遇诈骗,可拨打96110报警。  其他非接触性诈骗  11月13日,秦安县R先生报案,称自己的孩子在上网课时用手机在网页上下载了一应用程序,下载后该应用程序显示需要注册账号并输入支付密码,其儿子遂将父亲的微信绑定于该账号,并且输入了微信钱包的密码,保存后R先生的手机突然黑屏,并且一段时间内无法开机。等R先生开机后发现,自己的手机已恢复出厂设置,并且微信绑定的银行卡及零钱包内的几万元全部被转走,R先生立即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不要随意在网页上下载来历不明的软件,一旦涉及填写支付密码,账号绑定时需要相关联账号的登录密码等都请谨慎对待。如有疑问,请拨打96110咨询。  贷款办卡类诈骗  11月14日,兰州市红古区W先生在刷某短视频平台时看到一则贷款广告,就填写了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随后便接到自称是该平台“客服人员”的电话,在其指引下W先生被拉到某付宝群聊并下载了某联金融APP,之后对方以需要购买会员才能拥有额度、需要刷银行流水才能放款为由,W先生分五次将10万余元打进了该“客服人员”提供的银行账号内,W先生始终无法提升该金融APP内的额度,发现被骗后前往派出所报案。  省反诈中心提示:如需贷款或者办理信用卡,不要随便相信短信上的广告或自己在网页上办理,在正规银行及金融平台办理既保险又安心,凡是要求收取保证金、刷流水及办理费用的都是骗子,如遇诈骗,可立即拨打96110反诈专线。  杀猪盘类诈骗  11月1日,兰州市A女士通过某聊天软件认识一名男子,通过几天的网聊后A女士与对方确立恋爱关系。11月5日,对方称其表哥在某网络平台上班,知道该平台的系统漏洞可以理财返利,A女士便按照对方发送的二维码进入网页并进行注册,A女士通过手机银行向该男子提供的指定账户转账一万余元,连本带利获得一万两千元。A女士见操作简单,赚钱方便,连续按照对方指导进行操作,共转账近七万元后无法提现,发现被骗后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网络交友需谨慎,杀猪盘类诈骗案例往往骗子都以交友为名义,建立起男女朋友关系后诱骗受害者在虚假网站投资,此类诈骗往往耗时较长,被骗金额高。如有疑问,可立即拨打96110反诈专线进行咨询报警。  冒充购物客服类诈骗  11月15日,天水市K女士接到一通电话,对方询问K女士近期是不是在某短视频平台上购买过化妆品,K女士回复对方购买过,对方称该化妆品里面含有激素和化学物质,让K女士停止使用该化妆品,现在平台进行假一赔三的理赔,让K女士加"客服"微信,具体理赔流程将在微信指引操作,后K女士添加对方发来的“客服”微信,在"客服"引导下进行理赔,“客服”人员以K女士微信中病毒为由,分两次将K女士绑定在微信上的钱转走,K女士发现被骗遂报警,共计被诈骗5000元。  省反诈中心提示:网络购物需谨慎,退款是假,骗钱是真,凡是接到电话自称要为你理赔退款的,不论是购物平台客服或快递服务客服,都是诈骗。一旦被骗,请立即拨打96110报警。
    11/24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杀鸟盘”陷阱?沈阳警方公布最新骗局!
      “杀猪盘”已经被我们所熟知,可是“杀鸟盘”您听说过吗?11月22日,沈阳公安反电信网络犯罪查控中心,公布了这种比较新的诈骗手段。  所谓“杀鸟盘”,取“笼中鸟”之意,指无稳定工作,收入不高,长期生活在家中或相对封闭空间的人员,例如宝妈、全职太太、学生等群体。该群体与外界接触较少,又想通过互联网来获得一定的收入,因此“杀鸟盘”大多是指利用“刷单返佣”这样的高回报诱惑,让你入套。  市民林女士(化名)在抖音上看到一条刷单兼职广告,只要“添加订单员微信就可以轻松刷单赚钱”。  林女士在添加了订单员微信后,经过简单交流,订单员便把林女士拉进了一个5人的微信群,在群内林女士看到了其他成员发出的接单以及高回报相关信息。  在订单员的指引下,林女士完成第一单501元的小额刷单,三分钟之内便收到了本金及佣金。于是,林女士又刷了第二单,金额3001元的单子,林女士又收到了本金及佣金。随后,订单员向林女士推荐了一个30001元的大单,称这个单子完成后可以获得6000元的佣金。这时,订单员指出林女士没有看清任务,3万元的单子分成了二笔转账,导致后台数据对不上,必须要补单再刷3万元才能提现。此时,林女士已经没钱了,便找朋友小李求助,小李了解完情况后,意识到林女士被骗,遂报案。  警方分析:  “杀鸟盘”诈骗者容易使人决策出现偏差。很多受骗者对骗子产生初始信任,是源于诈骗分子提供了可以获得“金钱报酬”的信息,使受骗者处于高动机的心理状态中,其决策和判断往往就呈现出简单化的特征,直接选择相信骗子。  当受骗者得到小额的回报之后,与诈骗分子建立的初始信任,变成了深度信任,进而对骗子开始言听计从,步入更大陷阱中。  当受骗者准备提现时,骗子往往会制造一些危机情境或事件,如“账户异常”“未遵守刷单规则”“刷十连单解冻账户”等。在危机中,规避风险是人进化来的本能,此时个体能够利用的认知资源变少,因此会更加依赖直觉和本能来进行决策。
    11/24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警惕“天降大奖”坑害消费者
      点击抽奖按键,瞬间弹出“你中奖了”!偶尔参与平台抽奖就被“大奖”砸中,有机会用10%的钱购买原价成千上万的高端商品……看到这些场景,很多人会羡慕那些中奖的“幸运儿”。然而,这种“一抽就中”式抽奖营销,背后可能暗藏玄机。  据媒体报道,有消费者使用完共享充电宝后,平台页面弹出一个抽奖提示,点开后随即出现一则“恭喜你获得一等奖,获得高端智能AI扫地机器人2300元优惠券,限时领取”的提示,只需再支付380元即可领取某品牌的扫地机器人。消费者完成支付一周后,收到了从广东深圳发货的扫地机器人。有受骗的消费者表示,这款扫地机器人特别轻、质量一般,“充电几小时,工作十几分钟”。业内人士指出,这些商品在电商平台上的高价都是虚标的,商品的成本实际上很低。  归纳类似事例的特点,一是中奖易,只要参与就能中奖。二是机会多,随时都能碰到。三是门槛低,零成本参与。四是奖额高,奖品原价动辄几千。最后一点,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中奖者需要支付一定费用才能拿到奖品。当然这笔费用和奖品所标示的价格相比差距巨大。这类低配置、高价位,通过抽奖等方式诱惑消费者购买“高价值”商品的促销方式,本质上是虚假的“有奖销售”行为。  商家之所以设计这样的套路,就是利用了人们贪图便宜的心理。其实人人都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但面对“天降大奖”却未必都能保持清醒。互联网时代,薅商家羊毛似乎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行为,但是也可能羊毛没薅到,自己的“手套”甚至“外衣”却被无良商家薅走了。  警惕消费陷阱,避免交“智商税”,最根本的一条是保持理性。商家是要图利的,赔本的买卖没人干。面对突如其来的“幸运”,消费者要多个心眼,问问自己“凭什么”,以免让虚假的利益冲昏头脑。  以“抽奖”为名进行促销活动,且销售的是质次价高的产品,商家应已构成消费欺诈,依照《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的相关内容,应由市场监管部门查处。如果商家在电商平台上架抽奖中涉及的商品且以较高的标价展示,并没有依据和实际交易,则构成了价格欺诈,消费者可以向物价部门及平台进行举报。与此同时,消费者也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在购买“中奖”商品时擦亮眼睛,避免上当。
    11/22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千万注意了! “朋友圈”里的诈骗陷阱
      轻信朋友圈里卖迷药的广告,天津一男子被骗后心有不甘,以同样的方式竟然骗取了10人一万余元。近日,高邮警方在固定证据后,赴天津成功将其抓获。关于利用微信实施诈骗的防诈宣传不断,为何还屡屡有人上当受骗呢?  在“朋友圈”买迷药被骗行骗者原来也是上当者  10月24日,家住高邮临泽的李先生(化名),来到辖区派出所报警求助,称自己被人骗走了3500元钱。民警了解详细情况后得知,原来前几日李先生看到有人通过微信发布了一则广告,称自己有迷药卖。好奇心一直比较强的李先生立即来了兴趣,他称总听人说迷药,也不知是不是真的,就想买一点来找个小动物试试看是不是真能迷住。就这样,他按对方要求支付了3500元钱。谁知,过去了好长时间对方也没货发出,也不退款,他估计是被骗了,只好来报警求助。  接警后,辖区派出所当即立案侦查。通过受害人提供的嫌疑人微信账号、微信聊天信息,以及微信转账记录。警方经过进一步侦查,迅速确定犯罪嫌疑人为高某禄,天津武清人。之后通过对其资金流水进行研判发现,一笔来自上海的3500元微信支付,疑似受害人转账,后与上海警方联系确定核实。  近日,在证据充分案件情况清楚的情况下,高邮警方办案民警前往天津联系当地公安将其抓获,后犯罪嫌疑人高某禄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经初步审讯得知,高某禄曾经因为同样的情况被别人骗过。后在2021年8月至10月期间,以同样的方式称自己有渠道购买迷药,用自己微信小号发布虚假广告,只收款不发货的方式进行诈骗,共计诈骗10人,涉案金额为16500余元。目前,此案还在进一步审理之中。  微信成骗子行骗的“工具”手段层出不穷  从警方了解到,现如今,微信使用率极高,所以诈骗分子也瞄准了这个“阵地”。很多用户常常参与的一些游戏、活动、互动等,都隐藏着被骗的风险,比较多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集赞换奖品,不少商家为了在短时间内积聚人气,用伪劣商品或虚假信息号召大家集赞抽奖,等到兑换时,又百般刁难,甚至直接消失不见,有人还因此泄露了个人信息,后果就严重了。  筹款治病,伪造重病、伤残或是家庭遭遇不测等信息,在互联网筹款平台上发起爱心捐款,实为诈骗。由于部分互联网筹款平台监管不到位,此类骗局多有发生,仔细甄别,多加核实,在正规渠道捐款,都可以避免上当。  投票得奖,先关注账号,然后绑定手机,提供姓名等信息后方可投票,其实是满满的套路,让参与者提供个人信息。等全部提交之后,骗子就会拿着你的信息,编造车祸、病重等各类谣言,向你的家人实施诈骗。  帮忙砍价,朋友间帮忙砍价,是微信上很常见的玩法,但来历不明的链接不仅买不到想要的东西,更可能被骗走个人信息,遇上要你填写姓名电话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的活动时,就要注意了,一旦你输入的姓名、电话、住址、银行卡信息被泄露,被不法分子盗取,威胁个人财产安全。  转发免费送,部分商家为了扩大自身影响,用转发免费送的噱头骗取用户转发,然而送出的东西,可能根本就是批发来的低价便宜货,不仅使用时不安全,你的转发甚至会让身边的朋友也上当受骗。  警惕!“朋友圈”不法分子“趁虚而入”  虽说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但提防诈骗的提示信息、新闻报道也不断,为何还是有人屡屡被骗呢?  相关专业人士表示,对于朋友圈各种诈骗手段,大家也并非毫无防范意识,而不法分子往往利用难以改变的心理定势,在受害人毫无察觉时趁虚而入。非常典型的表现就是贪小便宜的心理。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本身没有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多数人在提供自己的信息给“商家”时,可能完全没有意识到那些是自己的个人信息,只是想对方要给自己邮寄礼品,询问住址和相关信息理所当然,而不去核实对方是否是真正的商家。另外,在朋友圈中点击一些来路不明的链接时,往往会弹出获取权限的页面,大多数人可能不加细想就点击同意,其实个人信息已泄露于无形。如此种种,在许多人看来理所当然、不需细想的瞬间,已经给不法分子提供了不小的漏洞。  对此,警方提醒广大群众,大家一定要格外警惕,不要相信动动手指就能赚大钱的把戏。需要预付保证金、先行垫付资金的兼职基本都是骗局。对于可以轻易获取高额回报的工作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轻易点开网上不明链接,防止泄露个人信息,万一被骗,一定要在第一时间保存证据并迅速报警。
    11/19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免流”套餐名不副实,警惕商家的“话术陷阱”
      近年来,移动通信业快速发展,网络流量成为用户选择通信套餐的重要指标。于是,有的运营商推出“免流卡”等服务,宣称用户每月只需支付十几元,就可“免流量”使用多款手机程序。然而,有不少读者发现,使用这类套餐后,每月流量费用不仅没有下降,甚至“见底更快了”。  所谓“话术陷阱”,是指商家或营销机构为诱导消费创造更多消费的需求,精心“编织”一套消费主义话语体系,让顾客不觉不知地深陷其中,不由自主地按下“立即购买”按钮。  以通信套餐“免流卡”为例,产品宣传海报上称,月租只要19元,套餐内100余款手机程序都可以“免流量”使用,套餐外流量则按照1元1G的标准收费。然而,再往下翻页面,点击“资费详情”4个小字便会发现,所谓“免流量”并非不消耗流量,也不是免收流量费用,而是指所涉及的100余款手机程序可以使用一定数量的“专属流量”,一旦流量消耗超出限值,就会按照套餐外流量收费。  明明是有严格限制的“专属流量”,却在宣传中声称“免流量”,这难免会对消费者产生误导。若免流量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商家或营销机构在宣传时,就应当在显著位置提醒消费者,来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否则,涉嫌虚假宣传与价格欺诈。  电信企业凭借“话术陷阱”,进行虚假宣传,能来带来可观的营业收入。但企业要想长远发展,是通过拼产品拼服务拼质量,一点一点打造出来的。而“话术陷阱”打造出的所谓“免流量”,是“一锤子买卖”的功利短视行为,如此骗人营销手法,很快会被人们识破,注定不会走远。  实际上,对于这种行为,我们有充分的法律条款依据来惩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价格法》也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若违反的话,依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法相应条款,则会被处以相应罚款,情节严重的还会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对于名不副实的“免流”套餐,只凭媒体曝光,进行公开揭露的“软约束”还远远不够。职能监管部门要主动出击,积极介入,将调查情况等作为执法线索,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等法律法规,对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违规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不能总是让消费者“困在通信套餐‘话术陷阱’里”。
    11/19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警惕假冒快递客服的种种骗局 以快递“丢失”之名行诈骗之实
      你有没有接到过自称淘宝、拼多多等平台或某快递公司的客服电话?以购买的物品出现质量问题或丢失之名,要给受害者进行理赔甚至多倍赔款,随后要求当事人扫描二维码,填写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利用退款赔偿名义实施诈骗。在“双十一”前后,“网购”类相关诈骗现象进入高发期。  冒充网站购物平台和快递公司工作人员诈骗有很多套路,为何这种手段屡屡得逞?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又如何被泄露?深圳警方和法律界人士详解诈骗陷阱并为你支招。  “我卡里的1.2万元被扣走了”  “我银行卡里的1.2万元就这样被盗刷,在联系对方的时候发现,对方迅速把我拉黑了。”深圳市民陈女士在谈及自己因购物被诈骗一事,至今仍气愤难平。她说,自己前一段时间在网上购买了物品,11月6日11时许,有人给她电话,自称是韵达公司的客服人员,说其快递由于物流的原因导致丢失,现在要进行理赔。  面对这种情况,陈女士没有多想,就在对方的要求下添加了自己的微信和支付宝账号。“对方还发了他的工作证给我看,我也深信不疑。然后他就教我如何操作,他问我银行卡有多少钱,我就告诉他有1.2万元,他还让我把微信余额发给他看,随后就被告知理赔的金额会退款到余额通里面,半个小时就到账。之后,他用支付宝发了一个代付码给我,让我点进去付款,还让我放心,说这个是保证金,等理赔结束就退回给我。”陈女士说,很快她的银行卡里就收到了840元的理赔金额。  就在陈女士以为一切都是“正常”时,在当天午饭期间,她就发现银行卡里的1.2万元被扣了,她形容当时完全“晕头了”,随后她就意识到自己被骗,等再联系对方时已被拉黑。  这类“网购”电信诈骗活动,诈骗分子首先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当事人电话和购物信息,比如快递信息和订单信息等,随后冒充电商或物流客服详细说出相关购物信息,从而获取信任。  “刚开始就知道是骗局了”  林女士说,11月4日,她接到某快递公司电话,告知其快递丢失主动提出理赔195元,并准确地报了快递单号。随后,林女士在核实后发现,两者信息完全吻合,于是她就相信了对方。这是首要的步骤,林女士完全防松了警惕。接下来,她在添加了对方微信后被拉进一个群里。“随后,对方和我语音通话,让我搜索下载一款飞书app,我下载后利用自己的手机号码注册账号,对方就让我打开共享屏幕,而后对方通过微信电话报了银行卡给我,说向里面转一笔钱,并承诺按照对方操作,金额是不会转过去的,我觉得对方是在给我理赔,就完全按照对方操作,并输入了支付密码,最后被骗了3500元才意识到上当了。”  从深圳警方获悉,在每年“双十一”前后,遭遇冒充电商客服的网络诈骗进入高发期,“受害者多以网购的年轻人为主。”  但在这类实施诈骗活动中,也有一些人可以及时识破对方的企图从而避免了上当受损。市民游先生说道,前段时间,他接到一个自称“中通”快递人员说,由于快递中间环节出现问题,游先生的网购物品丢失,主动来核实信息并进行理赔。  “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骗局。”他说,他接到的来电显示是境外号码。其次,他已经查询到邮寄商品正在途中,属于“正常状态”,怎么可能货品已经“丢失”?在被识破“骗局”后,对方准确地报了游先生的家庭住址,并威胁称,“我要和你上门谈谈。”随即,游先生果断地挂断了对方电话。  网购个人信息泄露为何屡禁不止  冒充网站购物平台和快递公司工作人员诈骗有很多套路,在诸多环节中形成一条黑色利益链条。其首要的因素是,作为消费者的个体,他们个人信息是如何被泄露出去的?  游先生认为,假冒快递人员能准确地掌握他的电话和家庭地址,很可能是问题出在了邮寄商品的商家。也有一种情况是,“在中间的某个环节,我的个人信息被泄露出去了,肯定是有一方出了问题,但信息如何被交易,则不得而知了。”  深圳基层民警孙警官说道,“现在很多人收到快递后,直接就把外包装扔掉了,在其上面,都会贴一张‘快递面单’,用来记录发件人、收件人及货物种类等信息,其中还包含收件人的姓名、电话、家庭住址等隐私信息。在你随手丢掉这些包装的时候,这可能被不法分子成批地出售。”他说,一张看似简单的快递单背后,可以延伸出很多个人信息,进而可以找到消费者的个人微信、支付宝等账号,还有家庭或工作地址,甚至可以分析出他们的消费能力。  孙警官说,诈骗分子在获取个人快递信息后,通常冒充“电商客服”或“快递员”,有的用电话打听到当事人不在家,随后谎称有到付快递放在家门口,通过短信发送收款码收取钱财实施诈骗。他说,其中“网购理赔类”是目前比较高发的诈骗类型。他坦言,在网购快递中,出现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十分复杂,涉及到的环节过多,这些因素都给打击信息交易犯罪活动带来了很大难度。  泰和泰(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肖润谈到,以“异常订单处理”为代表的网购理赔诈骗之所以无法根除,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屡禁不止,这些原因是复杂的,个人信息保护环节繁多,往往涉及到多个企业,难以形成完整的保护链条,以淘宝为例,一次完整的交易涉及到消费者、淘宝平台、淘宝卖家、支付宝、快递公司五个角色,排除消费者,其他四个角色都是独立的企业,他们对信息安全保护都有自己的做法。  “在这其中,究竟是哪个企业泄露了消费者个人信息都无法得知。”肖润说,消费者受骗后往往面临着维权难的困境。但他相信,随着今年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生效后,会有所改观。基于该法第69条的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如果消费者在网购后遭遇个人信息泄露,电商平台应当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否则将应承担责任。“这一规定有助于解决消费者举证困难的问题。”  同时,他还表示,该法畅通了消费者维权通道,对企业及相关责任人罚款上限的规定也是一大亮点,它大幅提高了个人信息泄露的违法成本,能够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  警方和律师为你支招  深圳警方表示,在冒充客服类电线网络诈骗中,诈骗者精心策划,带有很大的“迷惑性”。他们通过不法渠道骗取当事人信任,添加理赔客服微信,诱导他们入群,扫描二维码,让当事人下载不知名软件,点击链接,填写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联系方式,进行身份验证。孙警官说,诈骗者快速查询到当事人支付宝或银行卡有没有钱,如果有钱就直接转走,此时当事人会收到验证码,说确认后就可以退款,当他们把验证码发给诈骗者,卡里的钱就会被系统自动划入对方账号。  他提醒,遇到这类问题时,当事人首先要核实对方身份,可以联系电商或网店的客服进行确认是否有货品丢失。“电商平台的官方客服不会主动添加消费者的微信,一切操作都应该在正常的渠道进行。同时,千万不要下载或点击不明网站链接。”  广东省瀛尊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余祖舜律师说,发生快递丢失延误时,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或短信等信息,如果不慎陷入不明链接的网络诈骗,消费者要在第一时间报警拨打反诈骗专线(0755---81234567);其次,消费者要及时保留证据,在资金已经被支付转移的情况下,尽快报警。  他还说,由于网络诈骗源头复杂,有些犯罪团伙甚至在境外,给警方侦查带来很大困难。“目前警方在处理此类网络诈骗上,已经加大对为网络诈骗提供银行卡、手机卡等信息犯罪的刑事侦查力度,从网络诈骗的‘工具’上遏制此类活动。”余祖舜谈到,同时,从事电商平台和快递的企业应该按照要求,对从业人员加强职业操守、服务规范、作业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采取有效技术手段保证用户信息安全。
    11/16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在直播间抢到的商品真的便宜吗?当心这些套路
      流量见顶的“双11”,正从“平台大战”演变成“直播大战”。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在电商直播中购买过商品的用户已占整体电商直播用户的66.2%,直播电商消费习惯逐步养成。今年“双11”,电商们抓住直播带货良机,以让利、赠品等形式纷纷挤进知名网红的直播间;而那些没有挤进去的,要么自己在平台上直播,要么邀请一些不太知名的主播做直播。  价格低廉、购物便捷、秒杀福利、补贴红包……直播间的这些噱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直播购物。然而,调查发现,主播素质参差不齐、虚假宣传、价格误导等现象引起诸多消费者吐槽,在营销套路、平台规则的裹挟下,消费者要抢到真正划算的商品越来越难。  乱象一:饥饿营销价格误导  一盒面霜原价350元,直播间的价格也是350元,但会赠送一些面膜或者水乳等小样,将这些赠品的价格也算入面霜价,再告诉消费者:面霜打了折!  这是资深“剁手族”刘默(化名)近日在某“头部主播”直播间购物时总结出来的直播营销套路——将赠品的价格附加至商品中。  据刘默介绍,与往年“双11”的直播活动不同,今年各大直播间的商品价格普遍不低,尽管主播们高喊“家人专属福利”“全网最低价”“七折、六折、五折”,但许多商品的折扣是通过赠送小样或单品的形式实现的。  “举个例子,一瓶水乳预售188元后送价值60元的面膜,主播就说打了六八折,可这款面膜在全网都找不到价钱。而该水乳之前也只卖168元一瓶,感觉有厂商在借‘双11’狂欢清理库存。”经过一番计算,刘默最终放弃购买该水乳。  对于主播的这种行为,服装电商从业者爱园说:“赠品或小样并没有流入市场,价值也不太高,如果将赠品的价格加入商品中,其实是不太合理的。”  11月4日,观看了某女明星的一场“双11”直播。其宣称某品牌面膜平时需要18元/片,但在直播间购买价格为128元/50片,平均每片面膜2.56元。  同时进入电商平台搜索同款面膜,发现在该平台上这款面膜的售价为109元/40片,购买两件可以领取优惠券,最终可以198元的价格购买80片面膜,平均每片只需2.48元。  一份由申万宏源发布的“双11”化妆品全渠道比价指南也反映了直播间的价格并非“最实惠”:该机构详细对比了41款包含国内外品牌的美妆商品全网最低价,发现有16款商品的全网最低价是出自免税店或者官方旗舰店等渠道。  既然直播间价格并非“全网最低价”,为何一些消费者仍然会对直播购物趋之若鹜?主播们普遍采用的“饥饿营销”是背后原因之一。  北京某公司职员赵磊平常喜欢看抓鱼相关的视频和直播,近期他给关注的一位主播起了一个新名字“永远30秒”。“这个主播一边直播抓鱼,一边卖诱鱼剂,每次介绍时都说,只上架30秒,大家赶快抢购。几分钟后,又上架30秒。他直播一两个小时,会有无数个30秒。”赵磊对此有点哭笑不得。  刘默也遇到过类似情况。她发现,主播会将商品分批次上链接,“第一批上了300件,卖完后有些消费者没有抢到,过一会主播会说跟商家协商补货,可以继续抢购,过一会再上第三次、第四次链接”。  直播行业从业者陈栋说,一些主播为了刺激消费,会制造商品非常难抢的假象,“比如主播说这件商品只准备了500件,但实际上卖出500件之后商品链接还在,消费者还可以继续购买”。  “直播是一种沉浸式购物,与搜索式购物的不同之处就是来不及比价。很多主播介绍商品的时间特别短,加上又极力宣称快没货了,诱导消费者匆匆下单,但消费者购买之后发现可能还有更低价。”陈栋说。  乱象二:憋单话术耗时耗力  除了价格误导外,一些主播在介绍商品时超快的语速、超短的时间也让许多消费者“迷失”在直播间。  刘默本来雄心勃勃地想要在今年“双11”鏖战一番,为此她早在主播上架商品预告时便提前做好了抢购准备。没想到,预售当晚“挤进”“头部主播”直播间的品牌、商品相当多,几乎所有主播都提高了介绍商品的语速,即便是普通“腰部主播”,介绍一款商品的用时也不会超过3分钟。  “还没来得及听清楚、看清楚商品长啥样,就过去了,在直播间要想抢到真正划算的商品越来越难了。”刘默吐槽说,为了不错过心仪商品,她只能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生怕一走神,链接就从眼皮底下溜走了。  有媒体统计,在10月20日“双11”预售当天下午4点到晚上8点的4个小时里,主播薇娅共讲解了341款商品,平均42秒一款商品;主播李佳琦共讲解了252款商品,平均57秒一款商品。  “信息密度如此大的商品介绍,对于消费者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和耐心度要求非常高。”陈栋说。  对于这种现象,有网友打趣说,自己在学生时代上课时都未如此认真地“听讲”。  在长时间的直播过程中,当粉丝没有耐心时,有的主播会设置一些秒杀商品或超低价商品给粉丝送福利,吸引大家持续关注。  但刘默从来没有抢到过这些秒杀商品,“比如说秒杀100件商品,可往往在上线那一瞬间,就已经抢购完了。真的是网络或手速原因导致抢不到,还是暗藏玄机?”刘默很不理解。  对此,陈栋给出了一种解释:“不排除确实是消费者没有抢到的情况,毕竟超低价商品大家都会抢,但也可能是主播故弄玄虚,实际上根本没有上这么多商品链接。”  据陈栋介绍,直播带货中有一种话术叫“憋单”,即主播在直播刚开始的时候向消费者介绍今天会有多少单是福利,几元钱就可以买到较贵的商品,但一直不上线,消费者等不下去打算离开时,主播又会说再过一会就上链接,等来等去,最后消费者还是拍不到。  “整个直播行业都在使用这种套路。”陈栋介绍称,在直播购物中,消费者的期待值被不断拉高,可下订单时却发现与自己的心理预期不相符,耗时耗力。  乱象三:质量不一素质不齐  虽然直播间有各种价格套路,有些商品价格的确实很低,甚至低于市场正常价格。  针对上述情况,爱园解释说:“商家为了销售库存商品,快速回笼资金,会选择低价出售。还有一些残次品、存有瑕疵的或者临近保质期的商品,商家也会以较低的价格出售。”  据爱园透露,由于直播行业销售量大、商品流转速度快、退换率高且价格低廉等特性,商家在生产时会生产不同批次的商品以面向不同渠道的消费者,“直播间的商品大多为流水线生产的商品,很多衣服都是简单剪裁、缝纫好之后就直接发货。像这样的商品,成本确实低,自然价格也低”。  “一些主播在介绍商品时有选择性和片面性,甚至会故意隐藏一些关键信息。”陈栋之前在某直播间购买一件衬衫,主播描述商品物美价廉,但等到货试穿时才发现与主播描述的完全不一致。  最后,陈栋选择忍气吞声,自认倒霉,因为“寻找售后赔偿或退换货会让自己更生气,售后回复的速度又慢又拖沓,非常考验耐心”。  而对于一些在直播间购买了海鲜、水果的消费者来说,售后维权之难更让人唏嘘。据爱园介绍,有些卖海鲜、水果的主播在直播时会打出超低价,但很可能最后根本不发货,甚至连人都找不到。过段时间,换个账号,主播依然能继续敛钱。  “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那些没有资质、自己带货的小主播身上。”陈栋在直播行业耕耘多年,他对此深有体会。  在陈栋看来,主播素质参差不齐也是导致如今直播行业乱象丛生的原因。“现在的直播体现出较强的草根化、平民化,不需要持证上岗,一些素质较低的主播也跃跃欲试。”  爱园则提出,专业素质低是一些带货主播“最坑人”的地方。  “有些主播对衣服成分并不了解,在介绍商品时会出现较明显的错误。比如,在介绍衣服的羊毛、羊绒含量、是否脱毛、是否起球等情况时,刚说其中含有羊绒,立马又保证说一定不会掉毛,这明显不符合常识。”爱园说,直播带货乱象亟待整治和规范。
    11/15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双十一套路满满,消费者不应输在信息差上
      蹲定金、付尾款、凑满减、预售制……双十一的战线真是越拉越长了。有人惊呼这是欺诈,有人则戏称:“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价格二百五,一通操作下来,反倒比平时还要贵得多,百亿补贴原来补贴的是商家吗?”  怎么?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大促难道不是商家让利、消费者得益的吗?新浪财经做过一期街头采访,不少被访者称都曾遭遇过“先涨价后打折”的套路;豆瓣“不要买小组”上,不少人发帖质疑商家的“提价再打折”;有网友特意使用比价软件却被屏蔽……双十一在即,套路化的“提价再降价”的手段和“全年最低价”的噱头并不鲜见。引导消费者往下跳的价格陷阱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商家的利益驱使、平台的保障机制不完善、消费者的野性消费……然而最根本的还是买卖双方存在的信息差,带来了信息不对称和买卖双方地位不等,消费者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明降暗涨”的乱象似乎由来已久,信息不对称也在精心的程序伪装下愈发变本加厉。11月4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官网发布《中消协消费提示:“双十一”购物这六点注意事项请收好》一文,提醒消费者不可迷信双十一期间的“低价”。消协组织多年的价格监测和消费者投诉显示,有些商家会采取“先提价后降价”的策略,以此迷惑消费者,经过促销后实际到手的价格反而要贵于平常。有些商家还会设置复杂的满减和打折规定,让消费变成了“数学考试”,使消费者迷失于计算促销得利的迷雾而不可自拔。商家清楚知晓规则,但消费者却对规则一头雾水,信息的不同步容易导致消费者在双十一里失去知情权和选择权。消费者仍是这场比赛的运动员,而本应同为运动员的商家却摇身一变,享有了裁判的权利。  起初,双十一是为了促进消费、带来经济增长而设置的狂欢节,然而在当下,“众乐乐”的狂欢节是否变成了“独乐乐”?看似是消费者和商家双赢的双十一最后却变成了一场单方面围猎肥鱼、收割韭菜的活动。为此,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禁止采取先提价后打折”的工作提示,旨在规范网络交易市场秩序,让消费者心里有底。“堵”有了,“疏”又何在?信息不对称的本质是不平等信息的交换行为,是权责不对等的分配难题。如果消费者没有享受到应有的信息知情的权利,处罚禁令依旧弥补不了规则的漏洞。只有提高商品价格和促销手段的公开与透明,才能从源头上真正防治信息不对称。  双十一的价格战早已过半。面对可能存在的恶意凑满减退单行为,有的商家设立了专门的凑满减链接避免损失;面对繁杂的促销规则,消费者却一筹莫展,毫无头绪。只要信息不对称的鸿沟一直无法被填补,消费者的自我甄别和筛选能力就会永远输在起跑线上。
    11/11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网贷八千得还一万四?当心落入网贷平台的陷阱
      网贷8000元,提前还款需要支付本金、利息、担保费共计近1.4万元。这样的遭遇正在不少人身上上演。目前,虚假宣传、诱导贷款、“砍头息”等网贷乱象仍不同程度存在,不少借款人深陷网贷泥潭而不能自拔。  当下,直接扣除借款本金的“砍头息”已经较为少见,而以手续费、征信费、担保费、查询费、发款即需支付利息等名目变相收取“砍头息”的情况较为多见。  一些网贷平台涉嫌虚假宣传、违规营销金融产品,应当进一步加强监管和开展集中整治;借款人也要增强防范意识,避免上当受骗,当权益受损时要敢于依法维权。  去年10月,来自安徽的大二学生李子健(化名)从一网络贷款平台贷了8000元钱,约定分期12个月还款。贷款前,他特意咨询了该网贷平台的客服,确定除了利息没有额外的费用。然而,当年11月第一次还款时,除本息外,平台还要求其支付每个月550元的担保费。  感觉被骗,李子健要求提前还清贷款。网贷平台则要求其全额支付12个月的利息和担保费,加上本金,共计近1.4万元,且态度强硬。因害怕家里人知道自己在外举债和影响征信,李子健无奈通过向同学和其他网贷平台借钱还了这笔钱。  贷款5000元、实际到账4500元,而本金和利息都要按照5000元计算。这是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十里堡的张杨(化名)两年前的一次遭遇。那时,他刚离职又没找到工作,为付房租在一家较为知名的网贷平台申请了贷款。  李子健的遭遇,当前正在不少人身上上演。“当时仔细询问了对方有没有其他费用、利息高不高等,对方答复没有其他费用、利息低,我才贷了款。没想到签了协议后,对方立即以手续费为名扣掉了500元。”张杨回忆说。  这种出借人给借款人放贷时先从本金中扣除一部分钱的行为,叫作“砍头息”。2019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714高炮”高息网贷,“砍头息”也为人所熟知。  调查发现,当下,直接扣除借款本金的“砍头息”已经较为少见,而以手续费、征信费、担保费、查询费、发款即需支付利息等名目变相收取“砍头息”的情况较为多见。  “还有一些网贷平台要求借款人同步购买会员、保险等服务,或购买虚拟物品、商城商品等,这些都是变相的‘砍头息’。”上海中联(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郭小明说,收取“砍头息”的形式多种多样,判断的关键在于借款合同金额与实际到手金额是否一致,在贷款前或贷款后短时间内有没有其他的强制收费。  目前,虚假宣传、诱导贷款、“砍头息”等网贷乱象仍不同程度存在,不少借款人深陷网贷泥潭而不能自拔。多位专家指出,一些网贷平台涉嫌虚假宣传、违规营销金融产品,应当进一步加强监管和开展集中整治;借款人也要增强防范意识,避免上当受骗,当权益受损时要敢于依法维权。
    11/08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