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公示信息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站内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警惕!最新涉疫骗局又来了
      近日,一些地方接到群众报警,称遇到涉疫诈骗,遭受经济损失。今天,梳理了一批新型涉疫诈骗类型,揭露不法分子的诈骗套路,提醒广大群众擦亮眼睛,避免上当受骗。  骗局1:冒充“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实施诈骗  不法分子自称是疾控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拨打电话等方式,询问受害者有无接种新冠疫苗,如果已接种疫苗,就按数字“1”键;如果还未接种,就按数字“2”键。受害者按要求操作后,手机被屏蔽,银行账号、密码等APP信息等被窃取。  警方提醒:这是最新型的涉疫骗局,请广大群众提高警惕、加强防范。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会通过电话,核对个人疫苗接种情况,但不会要求群众操作数字键进行确认。在未核实对方真实身份的情况下,不要按照对方要求操作手机。  骗局2:花钱购买核酸检测“快速通道”有一些着急做核酸检测、又怕麻烦、不愿意排队的群众,盲目相信有核酸检测的“快速通道”,不法分子就以“加价最快半小时拿到核酸检测结果”为名,对他们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我国的核酸检测结果,是由经卫健部门认证的、具备资质的医院或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核酸检测根本没有所谓的“快速通道”,不要轻信网络上的小道消息和所谓的“私人渠道”。  骗局3:合伙投资生产“新冠疫苗”骗局  不法分子在社交软件、网络直播等平台,广泛发布帖子、私信,声称有内部渠道可购买“新冠疫苗”,或者有资质可以合伙投资生产“新冠疫苗”,诱导受害人在其提供的平台、APP上进行投资转账。  警方提醒:这种诈骗类型,其实就是投资理财诈骗的一种。群众一旦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所投资的资金往往是无法提现,或者全部亏损。  骗局4:冒充“权威部门机构”发送诈骗短信  不法分子冒充“权威部门机构”,将诈骗短信包装成防疫提示,内容包括预约疫苗接种、3小时做核酸、意外保障到达等等,诱导群众点击含有“钓鱼木马”的链接,一旦点击,资金就被骗走。  警方提醒:不管如何包装短信,只要含有陌生链接,就不要轻易点击。看到此类信息,请马上删除。  骗局5:冒充“疫苗接种普查调查员”骗你刷单  不法分子冒充“疫苗接种普查调查员”,申请与受害人加微信好友,将受害人拉入各种微信群,实施刷单诈骗。  警方提醒:疫苗接种与网络刷单做任务没有任何关系。一旦有陌生人申请好友,并将你拉入刷单微信群,请立即退出并删除。
    09/28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股票“生财之道”却是骗子的圈套!
      轻信网友网上投资理财,初尝甜头后,以为找到了生财的门道,结果多次投入百万余元,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  8月初,王先生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声称是某证券公司职员,邀请王先生一起“发财”,刚开始王先生并没理会,但连续几天都接到类似来电,利益面前王先生还是心动了。  “8月3日到16日之间,基本上买了七八支股票,有些走势还是比较好的,是为了骗取信任,随后在群里面有一个叫助理的让上直播,就是每天上直播课,让你产生利润之后信任他们。”  王先生先是依照微信名为“小雅”的人所说,加入了一个企业聊天群,里面大概有100余人,多是咨询和交流与证券相关的信息。起初,王先生还只是处于“观望”状态,但是,在看到群里发布一些涨势不错的股票后就“陷”了进去。王先生自以为找到了“生财之道”,殊不知自己已经掉进了骗子的陷阱,就在他首次投资30万元并获利2万元后,带他入群的“小雅”告诉王先生,以后有任何投资理财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向她咨询。一来二去两人渐渐熟络起来,虽然只是“网友”,可对于“小雅”的建议王先生很信任。  “她推出了一个链接,让下载她们这个VIP通道的APP,名字叫领雁创享版,让在里面买卖股票,说在这里面可以让利润增加,说投资的钱要在里面大概12天才能提取,在这期间能够有44%的利润。”  利益驱使下,王先生并没有核实“小雅”身份的真实性,也没有查看证券公司的营业执照,从8月26日开始到9月7日期间,通过这个APP前后分11次投资了104万元。  王先生:“工作人员给的转账账户一共有3个,在转的时候我就问什么时候能提现到账,工作人员说2万元以下是当天到账,超过2万是第二天到账,但是我9月9日提过现,到9月16日一分钱都没有到账过。”发现事情不对劲后,王先生再联系小雅就没了回信,之后,就连教他如何投资的微信群也被人举报无法进入了。目前,王先生已经向辖区派出所报了警。  防骗提醒:要做到四个“不要”  1、不要被暂时的高利率迷惑双眼,切勿相信只挣不赔的“买卖”,避免落入网络投资理财诈骗陷阱。  2、不要轻信互联网平台上陌生人发布的荐股、释放内幕消息之类的信息,不加入全是陌生人的“投资群”,不轻信“营业执照”,不做“国际盘”,这些都是骗子的惯用伎俩。  3、不要轻易下载陌生人推荐的无法验证是否合法合规的理财平台,更不要向平台注资,这些都是骗子搭建的非法钓鱼网站。事主也许会在前期获得短暂小额收益,一旦投资数额巨大,网站就会出现无法提现或打不开的状况,此时骗子会编造各种借口让你继续投钱,甚至直接拉黑卷款潜逃。  4、不要向陌生的对公、个人账号汇款转账,一旦遭遇诈骗,保存好汇款或转账时的凭证,并立即报警。
    09/28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警惕!刷单的新型诈骗方式
      买电影票可以获得返利?9月18日,甘肃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生活中,市民对类似“免费领取”“扫码领红包”“刷单赚钱”等字眼应保持警惕心理,做到不参与,不转账,远离诈骗陷阱,时刻牢记96110反诈专线。  冒充客服诈骗  近日,J女士接到一名自称银保监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J女士现在不是学生,其贷款账户需要注销清空,以免影响之后的贷款办理。由于上学期间的确在学校办理过学生贷款,J女士便相信了对方的话并添加其微信。之后,对方引导J女士将名下资产先汇集到一张卡上,并在某视频会议App与J女士实时共享屏幕,在视频中要求J女士证明自己现在已具备还款能力,征信无不良记录等。其间,J女士收到一条验证码信息,由于正在视频便没有在意短信。结束视频对话后,J女士发现自己银行卡内的16万元全部被陌生人转走,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对于不清楚的号码,不要轻易接听。呼吁广大群众在官方应用平台下载安装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打开来电短信检测功能,实时发现诈骗信息。  冒充学校老师诈骗  近日,U学生在家接到了一名自称是某财贸学校招生办老师的电话,对方称U学生寄往学校的快递有问题,并核对了快递单号的后四位及所寄物品信息。随后,U学生按对方要求下载了某会议App。加入会议后,看到屏幕上显示有学校校名及校徽,U学生便给对方提供的账号转了快递保证金,并缴纳了学费和住宿费。退出会议后,U学生始终未收到回复,在联系学校后才知道被骗,损失1.2万余元。  省反诈中心提示:遇到类似情况,不要听信对方的一面之词,一定要找官方联系人咨询。  刷单刷信誉诈骗  近日,M女士刷视频时在评论区认识一名男子,该男子经常和M女士谈心,并透露自己有轻松赚钱的方法。9月初,该男子引导M女士下载某影视App,在上面充钱购买电影票。刚开始M女士每买一张电影票可以获得1%的返利,提现成功的M女士加大了充值金额,共计充值约1.7万余元。第二天,她发现无法打开该App,该男子也失去了联系。M女士发现被骗后,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生活中,对于类似“免费领取”“扫码领红包”“刷单赚钱”等字眼应保持警惕心理,做到不参与,不转账,远离诈骗陷阱。
    09/23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当心落入网贷骗局圈套
      近日,互助县西山乡一男子因急需用钱,在网络上进行申请贷款2万元,结果没有贷到一分钱,反而被骗5.8万元。  2021年9月16日,互助县西山乡某村村民马某因急需要用钱,便在手机网页上搜索网上贷款信息,后从网页下载了一款叫“微粒贷”的APP。下载成功后,马某便用自己的手机号注册了一个账号并绑定了自己的银行卡,马某在该APP平台上申请了20000元的贷款后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微粒贷”的员工,该员工说马某的贷款已经审核通过,现在就可以提现。接完电话后马某便进行提现操作,但系统显示马某绑定的银行卡账号填写错误,需要6000元的认证费,之后“微粒贷”客服通过微利贷APP给马某发了一个网址链接,马某点击链接下载了一个叫“微聊”的聊天软件,尔后按照客服的要求添加了一个微聊好友,对方让马某将6000元认证费转到其提供的一张银行卡上,马某便将6000元钱转至对方提供的银行卡。  转账成功后,马某就进行提现操作,系统提示因马某转账时系统出现故障,马某绑定的银行卡被冻结,需要再转26000元的解冻费,之后马某再次将26000元转给对方,转账成功后对方称可以提现,马某又在“微利贷”APP上进行提现,系统又提示马某操作失误,对方又称财务部门无法正常下发贷款,让马某再转26000元钱,财务部门就可以按照要求下发贷款并会返还马某之前转账的钱,马某通过对方提供的账户再次将26000元钱转给对方,后马某进行提现操作,但无法提现,马某意识到被骗遂到刑警大队报案。  公安提示:网上贷款注意甄别,请到正规贷款平台。声称随便可贷几万几十万,不需要征信,要交担保金、流水资金的贷款,都是诈骗。网贷平台以填错收款卡号、网贷申请频繁、支付超时、账户出现异常等任何理由,声称申请人账户被冻结,并要求转账才能解冻的,一定是诈骗。发现被骗请第一时间报警,争取止付时间。
    09/23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在线教育“套路”深
      开心地交了学费,却发现合同条款里“暗藏玄机”;高价分期购买了心仪课程,学着学着竟然发现“断档停更”;愤怒地申请退费时,竟发现“不符合退款条件”……近年来,在线教育行业背后隐藏的风险与陷阱渐渐暴露出来。  2021年初,A机构的廖老师劝还在犹豫的小黄赶快报名,否则“初中以下学历招生补录政策与自考档案通道即将关闭”。小黄在交了预付款后,为无法负担高昂的学费而苦恼,廖老师又“贴心地”提示他不需要一次付清,在A机构报名就可以享受“分期付”学费。  还没有搞清楚课程费用分期支付和分期贷款的区别,小黄便稀里糊涂地开通了“分期付”。因所贷金额数与应交学费金额一模一样,小黄并没有发现自己已经“被贷款”。且在小黄忽视的合同角落里赫然写着:“学员缴费前请谨慎考虑,报名后无法定或约定情况,培训机构不予退费。”  学习一段时间后,小黄发现他的老师并不太负责,对他提交的课程作业、提出的问题,老师总是爱答不理。随着时间愈久还款压力也越来越大,小黄在了解更多之后发现,分期付款原来是一种信用贷款,并不是他想象中的课程费用分期付,需要负担较高的利息,且如果不能按时还款可能影响他的个人征信。A机构不仅对他报名诱骗、诱导贷款,且教学质量差,小黄遂愤怒地将A机构告上法庭。  从广州互联网法院获悉,自2019年以来,该院共受理“在线教育”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件175件。其中,143人开通学费分期贷,占比81.7%;98人反映报名课程是因接到了电话推销;11人未被审查学历即被推销人员劝说报名本身学历并不能参与的考试培训课程;还有多家被起诉的在线教育机构本身竟无教学资格,还宣称能帮伪造“毕业证”。  法院提醒广大在线教育机构,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端正市场行为,以教育教学为主要导向,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和手段经营管理。
    09/22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警惕落入“饭圈”诈骗陷阱
      近年来,国内偶像产业发展迅猛,粉丝群体数量日渐庞大,不断衍生出打call、CP、白嫖、本命等各种追星热词,这些用语被广泛传播形成“饭圈文化”。铁粉儿们给爱豆花起钱来,那是毫不手软,挥金如土,一些不法分子趁虚而入,将黑手伸向涉世未深、容易冲动的学生粉丝群体。  今年五月,初中生小余(化名,13岁)被名叫“S亚轩”的网友拉进“TNT粉头亲建”QQ群。在群里有人冒用“时代少年团工作人员”的身份发消息,称“给每位粉丝发10次68元的福利红包,只需加QQ进行审核可”。单纯的小余看见群里有3000名粉丝,没有起疑心,并按照对方指引制作68元的收款码给对方,后又被诱导使用其母亲的手机进行多次转账,直到转账金额达23042元,小余才察觉被骗。  今年7月,常州一名13岁的女生小丽加入了自称是自己偶像的应援团,从群里得知偶像要举办粉丝见面会,需要制作一些应援海报,于是她很积极交了108元钱参与了应援活动,几天后,群主联系小丽又以各种理由先后让其以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转账了31800元。事发后第二天,小红觉得事情瞒不下去才告诉了父母,而此时小红已经被这个应援群拉黑了。  警方提醒:喜欢偶像无可厚非,学生、年轻的粉丝们一定要理性追星,量力而行,不要被“明星爱上我”之类的谎言迷昏头脑,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时刻提高警惕,涉及转账、汇款等金钱交易时,务必核实信息,涉及大额资金要告诉父母或老师。同时家长、学校一定要进行正确引导,多给孩子普及防骗知识,听到子女提出借手机的要求,务必了解详情,并保管好自己手机的支付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谨防孩子上当受骗。
    09/22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大学生兼职小心落入“暑培”陷阱
      9月3日,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云中城的华商教育总部,发现华商教育租住的1408室大门紧闭。有3名装修工人正在室内施工装修,一名装修师傅说道,他们一周多前就已开工,前一任租客已经搬走。  如果不是掉入所谓的“暑期培训”兼职陷阱,赖永兴或许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个叫六硍镇的地方。小镇被农田包围着,少有过往车辆,抬头望去,“山外有山”,奶茶店是镇子上最热闹的地方,常常挤满了人。  赖永兴是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准大三”学生,今年6月,偶然得知朋友要去江西华商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开办的暑培班做辅导老师,他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既能挣学费,还能锻炼自己”,便报名加入。  这个暑培班的教学点设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六硍镇,赖永兴一行5人,一路换乘火车、大巴、飞机、私家车,几经辗转来到这里,开始为期15天的招生和30天的教学工作。  上午是语数外大班课教学,下午是精品班和一对一辅导。45天里,这个由4名“教师”,一名“校长”执教的教学点,创下了6万余元的“营业额”。可至今5人也没能领到兼职工资。  赖永兴说,华商教育先是以“财务在外地为由”拖延时间,最后干脆表示,公司亏损严重,拒发工资。“在广西,这样的教学点就有20多个,多数兼职学生没有拿到工资,公司在广东、福建等地均设有多个教学点。”  十几天里,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几乎尝试了所有能想到的维权途径:学校、人社部门、教育局、市场监管局、派出所、市长热线……可追回兼职工资的愿望却一次次落空。  近年来,一些教育机构打着“暑期培训”“勤工俭学”“社会实践”的幌子,招募在校大学生,去往广西、广东、福建、湖南、江西等地的乡镇,开办辅导班。即将结课时,又以“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开销过大”等为由克扣、拒发工资。  经调查发现,一些机构往往今年注销公司,拿钱跑路,来年换个马甲注册后又卷土重来。  连日来,在江西华商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学了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南昌市礼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掌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南昌帮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博迪益学堂等多个教育机构兼职的大学生陆续发来求助信息,反映他们暑期在教学点打工不但没领到一分钱报酬,还倒贴路费、生活费的遭遇。  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的民事裁定书显示,2020年仅学了么教育在江西就有5起劳务合同纠纷。事实上,这些机构大多没有教育培训许可,有的甚至没有营业执照,办学前负责人会去一些乡镇提前踩点。一名学生说道,“教学点几乎都在乡镇,镇上管理宽松,即使违规开展教育培训也不容易被查到。”
    09/15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街头抽奖抽中电动车竟是圈套!
      不要钱,免费送数据线、耳机,还能抽奖拿平板电脑、品牌电动车……遇到这样的“好事”,你是否心动?近日,有海口市民反映称,海口大英路一家名为“智慧购物商城”的门店组织人员进行街头派送,并诱导消费者充值消费。这其中暗藏怎样的玄机?  近日,在海口大英路附近发现门店附近有多名业务员向过往行人招手,以此向行人示意赠送手中的耳机、数据线等小礼品。上前询问如何免费获得小礼品时,现场业务员却称:“我们这个小礼品只赠送给女性,不赠送给男性。”  前来兑奖的吴女士说到自己在回家途中遇见该店发传单的业务员,令她没想到的是,自己竟成了“幸运儿”。  吴女士称业务员表示希望她可以通过手机扫码的方式为该门店点个赞提高一下人气,并且表示点赞即可进行抽奖。吴女士点赞后系统跳转至抽奖页面,她竟直接抽中了一个“品牌电动车名额”,业务员此时也表现得很是惊讶,一边称赞她手气好,一边告诉她现在电动车名额仅剩一个,可进店领取。  吴女士也将信将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店里,谁知进店了解后才知道,想要领走电动车,得先充值6000元。进店后,一名工作人员告诉吴女士,领取电动车首先要在店内消费满6000元,如果不消费,也可以在一个商城App上注册成为会员并给会员账户中充值6000元,6000元的消费期限为10年。可吴女士表示,抽奖时业务员并没告诉她这些。  面对这种情况,该店店长陈先生说道,充值是个人意愿,门店并不会强迫顾客进行充值,更不会让顾客强制性消费,至于扫码点赞抽奖,也只是门店开业的一种营销手段。在门店附近及店内还有多名业务员,可采访完后,业务员竟全“消失”了。除此之外,已经有十多名消费者在该门店充值,并有人进行消费。  当天,海府路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接到投诉后来到现场调查此事,在执法人员的要求下,陈先生与业务员电话联系后,抽奖二维码发到了陈先生的手机上,大家扫码后发现,界面中并不能找到该店铺的点赞页面,其中一个“试一试手气”的跳转窗口点开后,直接转盘抽奖界面。  抽奖界面不仅没有详细的活动内容和兑奖条件,在活动说明的倒数第二条竟还有“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的字样。  对此,执法人员表示,该门店的抽奖方式不符合相关规定,没有明确告知消费者兑奖流程,存在诱导消费者进行充值消费的情况。  当天,执法人员责令门店立刻停止这类扫码点赞抽奖诱导消费者充值的行为。对于预付卡充值的问题,责令其到商务部门进行备案。否则将会通知商务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09/13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小心“屏幕共享”成诈骗陷阱
      近年来,随着线上会议的广泛运用,“屏幕共享”逐渐普及,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被不法分子利用以实施新型诈骗,出现在“冒充公检法”“快递理赔”“网购退款”“注销校园贷”等各类骗局中。  9月8日,北京银保监局发布金融知识普及月系列活动第二则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奏响防范四部曲,远离“屏幕共享”骗局。  近日,沙女士接到“00”开头的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她户籍所在地的“警察”,让她登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网站查看“逮捕令”。对方称,目前案件由警方侦办,要求其添加办案民警QQ接受调查。沙女士登录网站后,一看到“逮捕令”,心里顿时慌起来。而后,对方以查验资金流水为由,要求沙女士下载某视频会议软件App,打开“屏幕共享”功能,登录银行账户,将余额展示给对方查验。对方并没有让沙女士转账至“安全账户”,而是让她将钱转至其本人名下另一张银行卡,沙女士完全信任对方并进行转账。过程中,对方获取了沙女士的脸部认证,进而直接盗转了沙女士银行卡内资金。  据了解,目前“屏幕共享”还出现在“快递理赔”“网购退款”“注销校园贷”等诈骗套路的环节之中。  原来,“屏幕共享”功能会把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全都记录下来,并同步让对方看到,不法分子可以实时监控用户手机的所有操作,不仅包括输入密码、解锁的过程,还有弹框显示短信、微信、其他App推送的内容。由此,不法分子就轻松获得了受害人的银行账户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等,从而转走受害人卡内资金。  防骗提醒  首先要知风险。与陌生人“屏幕共享”存在极大风险,对方能清楚地看到出现在自己屏幕上的所有内容,需保持警惕,切勿轻信不法分子说辞,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其次要不共享。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与陌生人开启“屏幕共享”,不在“屏幕共享”的情况下打开支付软件、银行账户等操作界面或进行涉及输入密码、转账汇款等相关操作。另外,涉及本人面部、指纹、虹膜等生物识别信息等也千万不可泄露,避免重要信息被不法分子窥取。  第三要速报案。如发觉自己或家人可能被骗,请第一时间报警,善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请尽快致电银行客服热线办理卡片挂失,及时止损。  第四要勤更换。养成保护自身数据安全的习惯,建议在不同银行和不同网站中设置不同的用户名及登录密码,密码尽量复杂。同时,建议每个银行卡设置不同的交易密码,以防发生一个密码丢失,多个账户受损的情况。
    09/13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大学迎新季,这份防骗指南新生须注意
      近期,全国高校陆续迎来2021级“萌新”。但值得注意的是,往往此时也是不法分子行骗的高发期。他们利用新生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热情,套路涉世未深的同学们。人民网梳理了开学迎新季,骗子们的常见“套路”,一起来了解。  一、假冒学校名义诈骗  骗子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取新生信息,以学校名义给新生家长邮寄或发送“补充内容通知书”,谎称学校收钱,要求家长将钱款汇到指定银行账户。此外,还以学校老师名义给学生家长打电话,谎称其孩子在学校生病或遇到车祸,急需手术费等,向学生家长提供银行账号要求汇款或转账。  防骗指南:学校通知书一般一次性发放完毕,仔细阅读学校随通知书邮寄的正规入学指南。如遇诈骗电话,需跟学生本人进行确认;如果联系不上,可以向学校有关部门电话联系。  二、假冒迎新人员行窃行骗  开学期间各高校都有类似“新生接待人员”的志愿者帮助新生和家长。一些不法分子特意在车站、学校门口冒充接待人员,“热情”地帮忙看管皮箱等物品。等当事人放下警惕心后,再伺机通过“调虎离山”偷走行李。还有一些骗子假冒迎新人员,与家长、学生主动搭讪,以代交学费等理由趁机诈骗。  防骗指南:学校官方的迎新志愿者一般会身着统一的制服,有些还会佩戴带有校徽的志愿者铭牌,新生们务必要分清。同时,志愿者除了带路和发放新生物品以外,不会向新生索要任何财物。当陌生人对你过分热情时,应保持警惕,记得钱财等物品不要轻易离身。  三、冒充室友盗窃财物  新生刚入学进校,彼此之间都不认识,骗子“装扮”成同学与新生套近乎,趁新生放下戒备的时候,骗取或是盗走新生财物。  防骗指南:应想办法确认陌生人的身份,一般询问一下学号等细节,能较快帮助识破骗子。其次,务必将贵重物品随身携带,或者妥善存放。  四、假冒学长推销  在新生开学期间,一些不良商贩伪装成学长或学姐,向学生推荐与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产品。这些产品多半都存在质量问题,一旦售出就很难再联系上推销者。  防骗指南:对上门推销者陌生人的花言巧语不要轻信,购买日常用品最好到学校内外的正规超市等。  五、电话卡里暗藏陷阱  刚入学的大学新生来自全国各地。因为异地入学,很多同学会选择在当地买一张电话卡。一些同学在购买非正规经销商处的电话卡后,诈骗电话或垃圾短信便接踵而来。  防骗指南:办理手机卡要到正规的营业厅办理,过于昂贵或过于便宜的套餐也需要额外警惕。新生们也要严格保护自己的隐私,遇到需要转账的信息要先向有关机构电话求证。  六、兼职招聘诈骗  新生可能出于种种原因,想要从事兼职赚取人生的第一桶金。骗子抓住新生的这种心理,在网上或在校园内张贴虚假小广告,以“高薪招聘”兼职在校生的方式,骗取学生一定数额的押金、保证金等。  防骗指南:新生们想要勤工俭学不要轻信黑中介,他们通常都以骗钱为目的,应当提高安全意识。在与雇主见面时,建议提前与师生同学沟通,同时与同学结伴前往,以免上当受骗。  应聘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如应聘过程中遇到索要身份证、交押金保证金者,应立即转身走人。按照国家规定,用人单位招聘不应收取任何费用,凡有收费都视作违法。  七、校园借贷诱惑多  校园借贷陷阱在这两年逐步走入公众视野,诱导大量需要“快钱”的学生贷款,施加利滚利或者人身威胁、进行暴力催收等,滋生了大量学生自杀的悲剧。国务院、银监会已高度重视,整治校园贷乱象势在必行。  防骗指南:应当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盲目攀比,不贪图享乐。如果真的需要贷款要选择有正规许可的金融机构办理。妥善保管个人的银行卡、身份证等,拒绝出借等行为。如果真的遇到无法按时还款,应该及时向父母或者老师求助。如果有同学向你借款也务必问清楚去向。若发现同学落入了校园贷陷阱,请第一时间向学校反映或报警处理。
    09/08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