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公示信息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站内文章
  • 用忠诚守护节日平安
    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全市公安机关广大民警、辅警坚守岗位,用忠诚守护节日平安。全市共受理各类案件178起,同比下降33%,其中刑事案件下降50%,治安案件下降29%,未发生重大有影响案事件。全市公安机关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部署要求,将做好“双节”期间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公安工作主题主线,从严从实从细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成立了相关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工作方案。节前,多次召开全市公安机关“双节”工作部署会,开展社会治安统一清查和“两类人员”集中抓捕行动。节日期间,加强社会治安管控工作。组织警力对重点区域、行业场所等开展了全面大检查,对发现的不稳定因素立即整改。同时,在繁华商业区等公共场所采取公开巡逻、流动巡逻、视频监控相结合等方式,及时打击、有效震慑了各类现行违法犯罪活动。“四警联勤”、“便衣”、市局机关下沉警力,加强对景区、重点路段、繁华街道、商业场所、公交线路等的巡逻工作,有效遏制了“两抢一盗”等侵财犯罪案件的发生。对全市公共娱乐场所进行不间断治安滚动排查,对涉爆涉枪单位、存放剧毒化学品单位、销售管制刀具商业网点进行全方位安全检查。据统计,“双节”期间,高铁累计来丹客流量10.6万余人次,通过高速公路进入丹东城区的车流量累计34.1万余台次、人员约107.6万余人次,离开丹东城区车流量38万余台次、人员约119.4万余人次。针对客流较大的情况,交警部门全警参战,在重点路段通过远程控制、远端分流、断流、导流等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强高速公路出入口和重点路段的交通疏导工作。事故处理警力和车辆全部配置在交通重点部位,对一般性交通事故尽可能适用简易程序处置,及时发布节日期间的重点路段路况信息。节日期间,断桥、凤凰山、宽甸河口等重要景区日平均游客数量近万人次。针对各景点人流剧增的情况,各级公安机关不断完善景区工作措施,指挥中心不定时进行应急拉动演练,确保遇到突发事件能高效处置。针对市区沿江一线欺骗游客非法收取停车费及倒卖网上预约抗馆参观校验码非法牟利等行为,治安、内保支队组织属地公安机关开展打击行动,抓获违法人员9人,行政拘留3人。各属地公安机关与应急管理消防部门协作配合,全面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同时,协调消防部门在景区周边、大型商场等人员密集型场所设置执勤点、驻勤消防车。广大公安民警、辅警在守护平安的同时,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赢得广泛赞誉。10月2日21时48分,交警指挥中心接到外地游客报警求助,一名18个月大的婴儿不慎被开水严重烫伤。指挥中心迅速指令高速三大队、振兴二大队派警车接力护送,同时通知医院做好紧急救治准备。因患儿伤情严重,需转至沈阳盛京医院救治,指挥中心指令现场交警将求助车辆引领至丹阜高速丹东站,由高速交警接力护送至通远堡服务区,转交给本溪交警。10月6日上午,外地游客张女士、李女士在宽甸花脖山景区走散,李女士求助执勤的牛毛坞派出所民警,民警沿着景区山路经过近一小时的寻找,找到了张女士。
    10/09 诚信建设万里行
  • 迎国庆 志愿服务在行动
    “需不需要我帮你们拍张合影?”10月4日,在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看到两位游客正在四处张望找人帮忙拍合照时,818义工站站长花建东主动走到跟前,帮夫妻俩拍了一张合影。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于国庆节前夕正式开馆,中秋、国庆佳节期间迎来旅游高峰。818义工团队在9月末开始招募志愿者,30日在抗馆进行了集体培训,熟悉抗馆《参观须知》和《预约流程》。自10月1日开始,每天上下午各有8位志愿者,身穿818橘黄色义工马甲,佩戴绶带,引导游客。有不少外地游客赞叹道:“来丹东旅游真贴心,丹东人真好。”“大家都积极主动踊跃报名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放弃休息以及和家人团聚的时间,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家乡发展尽一份力。”花建东说。“同志您好,为保证行人安全,江边步道禁止骑自行车,请您配合一下。”10月4日上午,天正下着雨,在丹东鸭绿江断桥景区附近,一位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正在督导行人文明举止。连日来,从断桥到月亮岛的沿江步道上,每天都有一支“小红帽”志愿者队伍分区域值守、巡逻,对放风筝、无人机拍照、随地扔垃圾、违规遛狗、在步道骑车等可能发生危险或不文明的行为开展文明督导工作。鸭绿江沿江一带是市民徒步锻炼、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外地游客必到之处。合作区公安分局商旅边境派出所于今年4月初组建了“小红帽”治安巡防队。这支队伍的志愿者中,有浪头镇江畔社区的社区志愿者,还有818义工站志愿者。他们除开展文明督导工作外,还负责化解各类矛盾、搜集社会舆情、服务解答各类求助和咨询等。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61岁陈玉芳说:“我们义务来做这些,就是想为美丽家乡丹东的旅游秩序,贡献自己一份力量。”9月26日,蒲公英义工站组织志愿者到鸭绿江断桥开展卫生清扫活动,以此缅怀先烈,牢记历史,迎接国庆中秋“双节”的到来,为家乡的旅游事业尽一点绵薄之力。蒲公英义工站志愿者带着水桶、抹布等工具,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清洗活动。有的用抹布擦洗大桥,有的用长长的胶皮水管接上自来水冲洗桥头雕塑,有的爬上碉堡和大炮,擦洗表面的浮尘,有的沿着鸭绿江断桥擦拭坐椅和栏杆。“看到那闪闪发光的栏杆和迎风飘扬的国旗,就觉得参加这样的活动感觉特别自豪和光荣。”志愿者李响说。十一期间,蒲公英义工站每天都有20多位志愿者沿着鸭绿江边捡拾垃圾。10月1日,在江城大街十纬路等路口,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头戴小红帽、手执小红旗、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就是郑树山义工站的义工,他们不仅引导行人、非机动车按交通指示灯文明出行,还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孩子过马路。从5月末起到现在,郑树山义工站已组织500余人次参与协勤,为维护丹东良好的交通秩序尽一己之力,受到社会的普遍赞誉。记者景媛媛
    10/09 诚信建设万里行
  • 辽宁支援武汉雷神山医院医疗队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9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发布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英雄群体的先进事迹,辽宁支援武汉雷神山医院医疗队作为全国单次派出规模最大、最早支援武汉雷神山医院的医疗队,不顾危险,与时间赛跑,同疫魔较量,用生命护佑生命,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庚子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辽宁医务工作者主动请缨、逆行而上,仅用4个小时就组建起支援武汉雷神山医院医疗队。丹东派往支援湖北的医疗队共44人,其中第三支队伍的28名队员便是支援雷神山医院A3病区的。丹东派出支援湖北的都是各医疗机构的中坚力量。第三支医疗队的28人几乎都有中级以上职称,来自市中医院的刘刚、市人民医院的刘震、东港市中心医院的姜明、凤城市中心医院的吕述明、凤城凤凰医院的代晓红等均拥有副高以上职称,是本地名医。他们在A3病区奋战的53天,他们不仅全力救治每一名患者,不顾一切与死神“赛跑”,还在国家标准方案基础上,较早提出运用中医疗法救治患者,根据每个病人的特点提供个体化治疗,创造了一个个生命奇迹;坚持身心同治、中西并重,将先进的医学理念应用到患者的治疗中,想方设法照顾病人的情绪,给他们战胜病魔的勇气和信心。3月31日,丹东援武汉雷神山医院的28人会同援襄阳疾控队两人,零感染胜利返回家乡。他们在雷神山医院的无私付出,给当地百姓树立了良好的“东北老铁”形象。如今,辽宁支援武汉雷神山医院这支“建制最大、投身最早、建设最快、收治最多,死亡最少”的医疗队获得中宣部授予的“时代楷模”称号,丹东援湖北第三支医疗队荣誉共享。
    09/25 诚信建设万里行
  • 整治“野广告” 城市肤靓百姓心亮
    “现在走进楼道,打从心里觉得亮堂。”9月20日,家住福民开放管理小区的宋良栋,摸了一下粉刷已有1个月的走廊墙壁,高兴地说。以前,仅半个月,“野广告”就会贴满墙面和房门;如今,因为“野广告”治理给力,监管到位,所以整个单元的住户陆续粉刷了自家走廊墙,让老旧的楼道褪去“牛皮癣”,换了“新肤”,又着“新装”。去年,我市重拳出击治理城市“野广告”乱象,累计清除小广告、小张贴5万余处,设立集中张贴栏近600处,依法处理数百人,从而消除了许多安全隐患,市容市貌得到极大改善,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得到提升。家住永昌社区的朱秀华说,原先在小区里,路边的路灯杆子、垃圾箱上、楼体低矮处的墙面上……“野广告”到处都是,房门上的广告一层又一层。后来,“穿警服的来铲,社区的也来铲。铲掉以后,还有人管,现在没人随便贴了。”走在遛弯的路上,“野广告”很少见了。“这有个小告示栏,有用的便民信息可以贴在这里。”朱秀华说,这些广告规规矩矩地贴在指定处,既整洁,又实用,找家政、装修之类的信息也方便。“加大力度、持续整治、久久为功、务见成效”,这是今年市公安局对整治“野广告”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作为主要责任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关于2020年加大力度持续整治“野广告”这一城市“牛皮癣”的指示,市公安局坚持打击整治清理和宣传警示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持续、深入组织全市公安机关扎实开展“野广告”打击整治专项行动。截至9月16日,全市已抓获嫌疑人员793人,行政拘留1人,批评教育792人。通过行政拘留和批评教育,既形成了高压震慑,又收到了明显成效,巩固了“野广告”整治成效。“治理‘野广告’已经是我们常态化的工作了。”9月23日,振安公安分局民警周小刚说,该项工作在执行中,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够拘留的一律拘留,不够拘留的一律进行严肃批评教育。5月27日,我市开展了一次全市“野广告”专项整治集中宣传和清理活动,治安支队与各属地警力共同清理了辖区内的“野广告”,解答群众疑问,发放《全民齐上阵清理野广告》倡议书4000余份。“‘野广告’要从根源上治理,坚持以教育为主的原则,我们为此一直在努力。”治安支队公共秩序大队教导员梁卫说,为了禁贴“野广告”的思想深入人心,他们让张贴、喷涂“野广告”的人员签订保证书,并对其进行清理、清除“野广告”的实践教育。对抓获的嫌疑人员,严格要求其必须清理“野广告”一片或一天,既减少了城市张贴、喷涂的“野广告”存量,又教育了当事人,警示了旁人,提升了广大市民的文明意识、守法意识。截至目前,已累计批评教育792人,收到保证书792份,清除“野广告”4691张,成片清理“野广告”76.5㎡,取得了明显的整治成效和社会效果,全民参与整治的浓厚氛围逐渐形成。此外,市公安局始终把广泛深入的宣传,作为打击整治“野广告”的一个有力抓手,持续通过新闻媒体,广泛、深入宣传整治“野广告”的措施、成效,及时教育引导市民群众不张贴、不喷涂“野广告”。截至目前,已在传统媒体刊发稿件18篇,新媒体发稿38篇,反复发布《丹东市公安机关于清理整治野广告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倡导广大市民不印制、不发放、不张贴、不喷涂各类“野广告”,动员市民主动检举、揭发、举报各类张贴、喷涂“野广告”的行为。通过广泛宣传,不能贴、不敢贴、不喷涂“野广告”的思想认识已在广大市民心中形成,为持续开展专项整治奠定了群众基础和舆论氛围。与此同时,全市各机关单位、企业以及很多志愿者队伍,自发参与这项工作,利用周末等时间,组织清理和宣传活动,为全市治理“野广告”工作助力,起到了良好的引导示范作用。记者王俊
    09/24 诚信建设万里行
  • 丹东日报社、丹东发布获“全国城市党媒践行‘四力’先进单位”称号
    9月23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召开的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2020年年会上传出好消息,丹东日报社、丹东发布荣获“全国城市党媒践行‘四力’先进单位”称号。近年来,丹东日报社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践行“四力”,不断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打造现代传播体系,构建新闻宣传强势平台,在媒体融合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实践,唱响丹东好声音,传播力、影响力不断提升,为丹东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据了解,此次年会由中国报业协会指导,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办,红河日报社承办,《城市党报研究》杂志社协办。来自全国70余家党媒的160余名社长、总编和编辑记者齐聚一堂,共话党媒融合发展。大会同时启动了“美丽蝶变——全国党媒社长总编看红河”新闻采访活动。
    09/24 诚信建设万里行
  • 丹东一人登上 “中国好人榜”
    9月17日,中央文明办发布2020年2月至7月“中国好人榜”,我市贾淑芳榜上有名,荣获“助人为乐”中国好人。56岁的贾淑芳是辽宁红色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毛岸英学校名誉校长、市工商联副主席、省北京商会会长。2011年5月,贾淑芳加入郭明义爱心团队,并组建郭明义爱心团队分队,爱心团队人数近千人。2014年5月,贾淑芳积极响应“千企扶千村”号召,开始帮扶宽甸青山沟镇钟家堡村,已累计为钟家堡村筹集和捐款约200万元。自2013年担任毛岸英学校名誉校长以来,贾淑芳多方筹措资金350万元,帮助学校改扩建,改善办学条件。2019年10月,她组建了辽宁红色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传播家乡的红色文化。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贾淑芳向市慈善总会捐款5万元,用实际行动参与抗击疫情。多年来,贾淑芳助人为乐,奉献社会,获得辽宁省劳动模范、省“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09/22 诚信建设万里行
  • 情与法并用 执行款到位
    面对生效裁判文书,被执行人不仅拒不配合执行,甚至在干警协调时企图对申请执行人一方“动手”……这是近日发生在振兴区法院接待室里的一幕。针对被执行人拒不配合的情况,振兴区法院执行局坚持以善意执行为前置举措,以执行威慑为强力保障,双管齐下,一举将55万元执行款项成功执结,有效地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该案原告刘某、伯某和被告王某系经营伙伴。2019年3月,刘某、伯某和王某合伙投资经营一家养生会所,后因经营问题产生纠纷,故签署提前终止合作协议。按照约定,王某应返还刘某和伯某约55万元,王某不还,于是双方对簿公堂。经振兴区法院依法公开审理,判决被告按约定返还相应款项。判决生效后,王某态度十分强硬,原告多次要求其履行生效判决无效后,向振兴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振兴区法院执行局依法向被执行人王某发出了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采取线上财产查控和线下调查并行的方式,及时对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进行了查询。考虑到双方系合伙关系,可能有缓和的余地,执行干警多次做王某的思想工作,劝导王某讲求诚信,看在友情与道义的份上,及时配合法院履行执行义务。然而王某不仅无动于衷,甚至一度情绪失控,在法院接待室企图动手殴打申请执行人一方。执行干警及时制止,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向其讲清法律后果。在强大的执行威慑下,王某终于认识到了自身错误行为的严重后果,向干警和当事人诚恳致歉,并写下悔过书,表示愿意积极配合法院执行,将55万元执行款项一次性全部给付。最终,该案得以成功执结。记者张丽娴
    09/16 诚信建设万里行
  • 市委宣传部命名孙景坤“丹东好人·时代楷模”
    经市委批准,市委宣传部命名孙景坤同志“丹东好人·时代楷模”荣誉称号。9月9日上午,市委宣传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光荣院和元宝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同志共同为孙景坤同志颁发了荣誉证书。孙景坤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冲锋陷阵、不怕牺牲,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两次,并被授予解放东北纪念章、解放华北纪念章、解放华中南纪念章、解放海南岛纪念章和抗美援朝一级战士荣誉勋章,曾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在和平建设时期深藏功名,回乡务农,担任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第一生产队队长,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在家庭遭遇困难时,不向组织提要求、要待遇,艰苦朴素无所求,用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誓言。为大力学习宣传孙景坤同志的先进事迹,弘扬孙景坤同志的崇高精神,中共丹东市委宣传部决定,命名孙景坤同志“丹东好人·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孙景坤同志为榜样,坚守初心、对党忠诚、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不断汇聚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正能量,为推动丹东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09/10 诚信建设万里行
  • 开辟致富路 葡萄满庭香
    在振安区同兴镇,提起张克德和王波夫妻俩,可以说是人人羡慕。这几年,两口子种葡萄、学技术、扩规模,用勤劳的双手开辟出一条致富路。9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同兴村张克德的家,老远就看到院落内开满粉色、红色的花,院子里干净整洁,除了树苗就是干活儿的工具。今年66岁的张克德和爱人王波正在自家的茉莉香葡萄大棚里忙碌着。“今年受雨水影响较大,收益不如去年。”张克德停下手里的活计,向记者介绍。张克德以前一直在外打工,赚不了多少钱,还挺辛苦。“全家就靠他一人的收入维持。”张克德的爱人王波说,家里一双儿女那时候都上学,日子过得挺紧吧。2015年,年近60岁的张克德回到家乡,在村里的帮助下,种植无公害小柿子,但是收益一般。后来,在经过多方考察后,他发现茉莉香葡萄生长周期短、果实价格高、市场需求稳定,于是决定转向种植葡萄。种植新品种就需要学习新技术,张克德和爱人立刻与种植户取得联系,学习技术。张克德说,当时很多镇村都在大面积搞棚菜和无公害小柿子种植,茉莉香葡萄的前途到底咋样,他们夫妻也很迷茫。在考察完周边城市种植的茉莉香葡萄,掌握了相关技术后,张克德拿出积蓄,购买了1000棵葡萄苗。这一年的清明节,他家的大棚里迎来了“新住户”——茉莉香葡萄。尽管都是在大棚里种植,但葡萄和西红柿在种植过程中的技术却不尽相同。夫妻二人除了向有经验的种植户请教外,还上网搜集、自学种植要点。第二年春天,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那年葡萄的市场价是每公斤40元左右,收益比种植小柿子翻了好几番。”张克德说。看着张克德一家有了收益,振安区陆续有130多名农户开始种植葡萄,张克德经常到种植户家免费传授种植技术。“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许多人没有坚持下来。”张克德说,目前据他了解,丹东市现在种植茉莉香葡萄的农户非常少,但是市场需求量却很大,如果种植户能够形成产业,茉莉香葡萄有可能与草莓和蓝莓一样,成为我市小浆果的又一个地标性产品。这几天,张克德家的第一茬葡萄刚刚下架,收获了1500多公斤葡萄,收入7万余元。夫妻二人看着自家两栋大棚里葡萄架上绿油油的叶子和地上零星散落的葡萄粒,脸上堆满喜悦的微笑。张克德说,尽管现在是农闲时间,但是他们夫妻二人根本闲不住,忙活着给葡萄剪枝,又购置了100株大樱桃,今年准备给种上。这几年,夫妻二人还成为当地“党支部+农户”新型农业模式的带头人,带领周围的党员群众,用好品种、好管理获得好收益,以产业带动采摘业、娱乐业、民宿业的兴起。记者姜慕馨
    09/09 诚信建设万里行
  • 从吃不起方便面到年收入6万多元
    9月6日,天刚放亮,凤城市边门镇建设村的齐增荣便从炕上爬了起来,简单做了点饭菜,扒了两口饭,便来到自家的蚕场。趁着朦胧的雾霭,齐增荣不断穿梭于山间蚕场的柞树间,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这个以前连吃包方便面都困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成了村里的脱贫典型。短短5年时间,他是如何完成这个转变的?老齐嘿嘿一笑,点上一支“老旱”,打开了话匣子。今年57岁的齐增荣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曾经是村里种田的好把式,养蚕的“土专家”,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家里吃穿不愁。后来因为妻子身患重病,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了一大笔外债,最终,妻子永远地离开了。“媳妇去世那段时间,我感觉整个天都塌了,觉得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没有意思,自暴自弃了。”齐增荣说。从此,齐增荣饮酒度日,也不专心种田养蚕,生活水平急转直下,最后成了一名“连吃包方便面的钱都拿不出”的贫困户。“我能够脱贫,真的要感谢党、感谢政府对我的帮扶!”说起现在的生活,齐增荣感激地说。2015年,全市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边门镇政府在入户调查后,将齐增荣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指派包村领导和包村干部进行帮扶。帮扶人员与建设村的村干部一起上户了解齐增荣的家庭情况,令他们感到棘手的是,齐增荣不但没有脱贫信心,更没有致富意识。要从根本上解决他的贫困问题,必须激发他的内生动力。于是,镇村干部频频登门,不断与齐增荣唠嗑谈心。他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别人可以,为什么我们不可以?”为齐增荣讲述致富典型的故事,以身边人、身边事激励其重拾信心,帮助他树立致富意识。经过村镇领导讨论,结合齐增荣自身的优势和意愿,最终确定他家发展养蚕业。“人心都是肉长的,人家拿咱当自己人,咱也不能不知好坏,不懂冷暖。”齐增荣说,从那时候开始,他就下定决心,要重新生活,努力向上,积极致富。齐增荣始终将包村干部那句“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牢牢地记在心里,时常以此鼓励自己。2016年,他在村里承包了一大片蚕场,从仓库里翻出满是灰尘的养蚕工具,拿出仅有的1300块钱,打响了脱贫致富的“第一枪”。他购买相关书籍刻苦自学,还在上级单位的帮助下,多次参加市农业农村局举办的养蚕技术培训班,在养蚕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很大进步,养殖柞蚕的经济效益一路飙升。2019年,齐增荣通过养蚕收入6万多元,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是党和政府让我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甩掉了贫困的帽子,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接下来我要进一步扩大养蚕规模,提升养蚕技术,用奋斗换来更好的生活!”谈起未来,齐增荣信心满满。李旭东记者王洪满
    09/08 诚信建设万里行